8《美丽的颜色》教案

2024-05-01

8《美丽的颜色》教案(通用8篇)

篇1:8《美丽的颜色》教案

《美丽的颜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 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简陋(lòu)炽热(chì)猝至(cù)窒息(zhì)吹嘘(xū)

沸腾(fèi)咽喉(yān)溶液(yè)触目(chù)踱步(duó)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

猝:突然。

窒息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 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 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背景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 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速读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 体的“通风罩”等。

3.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人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我认为她的工作非常辛苦。表现在①有时候一整天用差不多同等身高的铁条搅动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尽;②在院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凌乱,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③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是极累人的工作。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形象

认真 细致阅读本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1.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 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而“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2.第十二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 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了。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步骤四 探究写法 把握主旨

1.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比如“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等等。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灵活,跌宕生姿。

2.再次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交流点拨】这篇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感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我们仿佛置身于那残破的棚屋。看 到居里夫妇辛苦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当堂演练 达成 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 们过去只会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 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 事业。

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她从事科学工作所拥有的坚定信念上。学习本文后,谈谈你受到的最大启发。

【交流点拨】我受到的最大启发是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而过着艰苦的家庭生活,却能够以苦为乐,这使我想到了同学们喜欢盲目攀比。不是比学习成绩谁最好,而是比谁的家庭条件好,吃得好,穿的好,从而造成了 学习时间的浪费,我们应该学习居里夫人这种精神。

【附: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一(1-7)介绍居里夫妇研究工作的环境。

二(8-18)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中的艰辛与快乐。

三(19-25)居里夫妇提炼出来的“镭”闪射着迷人的光芒。

篇2:8《美丽的颜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探究居里夫人艰苦而又快乐的经历。

2、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体会语言中的情感。

3、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4、把握文章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批注等方法来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居里夫妇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媒体及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六年级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叫《跨越百年的美丽》,那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对,就是居里夫人。那有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女性呢?(学生回答)同学回答的很好,请同学们看看PPT,看看老师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PPT展示居里夫人资料)居里夫人是一位影响世界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今天让我们通过《美丽的颜色》这篇传记来更进一步的走近这位伟大的女性。(板书课题)资料链接: 玛丽·居里 , 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6月25日,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同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也是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个女院士,是居里学院的创始人。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二、背景介绍

1、艾芙.居里

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法国作家,她是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37 年出版其母亲的传记《居里夫人传》。

2、《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是艾芙.居里在居里夫人去世三年后写成的。这本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着重描写居里夫人的工作精神和崇高品质。

三、整体感知

1、之前,我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那在预习的过程中,同学们有遇到哪些不懂、不理解的词语吗?(学生回答)很好,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问题就要勇敢的提出来,大家一起去解决,这样才会进步。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件上的词语,横向阅读,每个词语读三遍,开始。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微(wēi)妙 简陋(lòu)燥(zào)热

炽(chì)热 沥(lì)青

骤(zhòu)雨

猝(cù)至 窒(zhì)息 吹嘘(xū)

咽(yān)喉 溶(róng)液

踱(duó)步 荧(yíng)光

2、解决了字词问题,现在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合作研究,通过艰辛努力,从而提炼出镭的过程。

文章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

第一部分(1~6):娄蒙路的棚屋。

第二部分(7~19):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20~26):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四、品味词句,感受人格美丽

(一)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对谁来说,“发现”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那么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前两个部分,看看这两个部分写了居里夫人发现镭的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明确: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注意把握主要事件以及能够体现中心的关键词)

体会“艰苦”

居里夫人发现镭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那这个“艰苦”指什么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有关于描写居里夫人艰苦的语句,看看到底艰苦在哪里。

明确:艰苦指(1)环境的恶劣。第2,3自然段,冬天夏天;室内室外。(这里的修饰词“简直”、“完全”、“一点儿”、“立刻”、“寒带”以及关联词“即使……也”等都可以表达环境的恶劣。)

(2)设备的简陋。第3段:“他们炼制……露天地里进行……不至于因窒息”

(3)工作强度大。第6自然段:“有时候整天……东西”

第10自然段:“她独自……工厂”。(单句成段,起强调作用,看起来更加醒目,使人印象深刻。)

第11段“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连续几个小时……材料”

第12段“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用了数字,还有反问的手法,说明沥青铀矿残渣中镭的含量特别低,从侧面反映出工作量非常大。

(4)技术落后,工作难度大。12段:“最困难的……分离出来”。

(5)“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出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句话说明这次科学研究的时间长,时间长的原因是因为难度大,这也说明了艰苦。

体会“快乐”

1、这样的“艰苦”的岁月,在居里夫人看来,是怎么样的?文中有一句话可以概括,是哪句话?

明确:“最美好且最快乐的几年”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读出“美好”与“快乐”?

明确:13段“这种抵抗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宁静和坚守让他们专心研究,这也是一种快乐。

14段“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新领域吸引住了”当科学家被吸引住了说明他们沉迷、沉醉于科学,这也是令他们快乐的事情。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科研上,全神贯注,以苦作乐,这也是快乐的体现。

3、这“艰苦”和“快乐”矛盾吗? 明确:不矛盾,因为“艰苦”指科研条件的艰苦,而“快乐”是主观感受上的快乐,是指居里夫人对自己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

(二)我们可以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还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那这说明了居里夫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或者说居里夫人拥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呢?

明确:1.坚定的信念和勇于接受挑战的顽强精神; 2.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3.时刻保持专注、全神贯注;

4.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并且任劳任怨。

(三)那我们再回到课题《美丽的颜色》,你觉得“美丽的颜色”五个字指的是什么?

明确:(1)“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是自然界神奇而美丽的颜色。(2)“美丽的颜色”指的是居里夫妇的美好的人格,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

五、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体会居里夫妇伟大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

六、作业

仔细阅读文章,感受语言中蕴藏的情感。思考一下这些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第2课时

一、感受语言,体会情感

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居里夫人的“艰苦而快乐”的研究生活,一起感受了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这节课,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居里夫人,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

1、在介绍作者的时候我们说过,她是居里夫妇的小女儿,那有这样一个身份,她写居里夫人和其他写居里夫人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是,作者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女性科学家,也是写一位自己崇拜、敬重的母亲。所以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除了蕴含着崇拜、敬仰的感情,还渗透着浓浓的爱意和柔情。

2、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读出来这种情感,或者说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这种情感?

明确:作者对居里夫人工作的一些细节了解得非常清楚,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写,真挚动人。比如:

(1)在写居里夫人艰苦的工作环境时,作者没有用一种同情或者悲哀的语调、语言来描写,反而用一些富有幽默感的语言进行描绘,如,“极其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士的工作。”等(2)第10段“她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除了写出了居里夫人坚韧的品质之外,还表达了作者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另外还隐含了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

(3)17段、18段“玛丽像热切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这些细节是只有关系极为亲密的人才能够得知的,流露出浓浓的爱意的温暖的情意。

(4)第24段“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她一个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这四个“转向”和她的姿势,都表现了女性科学家对科学发现的母爱一般的珍爱,这种爱,这种感情也是只有身为女儿的作者才能感受得到,能够表达的出来。

二、技巧探究

1、同学们现在看看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这一部分是对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吗?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有很多细节描写,如居里夫人的语言、动作等,都将女性科学对待科学就像对待自己无比珍爱的孩子一样的母爱一般的情怀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而且这些描写可以让文章更加的生动,更能让读者具体地感受到居里夫妇的喜悦、激动、幸福的心情。

2、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大量的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作者为什么这样做,是为了偷懒吗?对,不是,那是为了什么呢,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呢?

明确:这些部分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事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3、前面一篇文章《列夫·托尔斯泰》它作为传记的特点是传神的肖像描写、比喻夸张的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那本文作为传记,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明确:真实性、生动性、细节描写

三、总结

“美丽颜色”不仅仅是在说镭有“美丽的颜色”,还有居里夫人的光辉人格。这种光辉的人格是最美的色彩。镭的美丽,更是人格精神的美丽,这种美将是永恒的!

四、作业

学习本篇文章的传记特点,给同桌写篇小传。要求:

1、真实;

2、可以发挥一点想象,是文章更加的生动传神;

篇3:8《美丽的颜色》教案

难点重点:How to write‘My ideal school’.

教学方法:Reading and writing

教学程序设计:Step 1.Revision

Say something about school live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Revise comparatives.

针对self-assessment进行单元复习检测。

Step 1.presentation

Thin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How many subjects do you learn?lead out:physics.

2.What do you like about our school?Why/Why not?---

写作则需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经验, 激起学生的心理认知, 主动的探求,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自身的体验让学生更接近生活, 更有话可说, 听说为先, 并且为书写questionnaires打下基础。

Step2.practice

1.Finish Part A and read the whole sentences.

2.Say something about our school like this:

My school starts at---finishes---I think---is interesting.we spend---on---.I hope---Ask several students to make a short passage according to Part A.

学生熟悉写作素材后, 可以先试着整体组织和安排, 其中在口头写作中就会遇到各种问题,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及时纠正, 同时也为写作明确了方向。再者, 学生已经对以上句式非常熟悉, 在加上关键句的提示, 写作活动也变得更具体可操作性。

Step3.listening

What subjects can Daniel choose to study in his ideal school?

写作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 再听的过程中关键是如何捕捉文篇的整体布局特点。同时通过学生是否和Daniel达成共鸣来检验学生的听的效果。

Step4.Reading

Read Paragraph 1 and try to answer:

1.What time does Daniel’s ideal school start and finish?Why?

2.Do you enjoy studying in his school?

3.Books closed and 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

My___school at.We don’t and we have time for afterschool activities.We only have homework every day.Listen and retell Daniel’s school.

Teach the other paragraphs in the same way.

因为成功的写作起于仿写, 本人设置了精读练习,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和根据文意进行整合填空, 主要是引导学生先忠实于文本, 紧紧地依赖文本, 做到有效、必要的语言迁移。在用材上进行必要的取舍, 也是启示学生进行仿写的前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很自然的通过对比, 来“控诉”现实中学校的不足, 自然会有了自己的ideal school。这为下面的讨论和建构自己的理想学校埋下了伏笔。

Step5.Writing

Discuss and complete the table below.If you don’t like this school, please write an article about your ideal school.

这部分是写作的核心, 设置讨论就是要让学生合作探究, 进行认知上的创新活动。学生通过例文学习和笔头单句练习之后, 更加明确写作要求, 使写作活动水到渠成。

Step 6.Checking

Reprent some Ss’articles on the screen and check out their mistakes.Then report your answers.

写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看学生的文章是否符合课标的要求, 从内容到形式, 从语言到结构是否存在着一些错误, 以便进一步的补救。

Step 7.Homework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作业的设置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内容, 对写作活动进行强化。

篇4:羞涩,淑女最美丽的“颜色”

以前读书见到“欲语还羞”,就是不明白。现在才懂得,那是淑女的羞涩,是最纯正的少女味儿了。

红色的羞涩象征着女性,但它往往稍纵即逝,所以,自古女子就学会了使用红色的胭脂,起到了羞涩常驻的效果,有助于保持和强调她们的迷人特色。羞涩是爱情的颜色。当清纯的少女成长为淑女后,情窦初开的她们,脸上难以抹去的便是那一缕羞涩。它是一种青春的闪光、感情的信号,是被异性拨动了心弦的一种面部感应,是传递情感的一种特殊语言。

正如老舍所说:“女子的心在羞耻上运用着一大半。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片话。”人们常把爱情之梦说成是玫瑰色的梦,就连红杏出墙的风流、踏入艳遇之门的韵事都与红色有关,要么怎能被称为“桃色新闻”呢?由此可见,这个代表羞涩的“红”字想必都与情有联系。

羞涩朦胧,魅力无穷。康德说:“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其自然的召唤,但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伯拉克西特列斯的雕塑名作《克尼德的阿佛洛狄忒》和《梅底奇的阿佛洛狄忒》都是反映女性羞怯美的杰作。羞怯之色犹如披在淑女身上的神秘轻纱,增添了她们的朦胧之美。这是一种含蓄的美,美的含蓄;是一种蕴藉的柔情,柔情的蕴藉。

害羞是女性吸引男人并增加情调的秘密武器,出现得适时而又恰如其分,便成媚态,是一种女性美。如果一派天真的脸上突然泛起红晕,没有哪个小伙子不会动心,但要注意此态不可“使用过度”,否则有淫荡意味,那就走向反面了。下面就教你如何变成羞涩的淑女:

目光羞怯:那脉脉含情的目光,那嫣然一笑的神情,那仪态万方的举止,那楚楚动人的面容,有时胜过了千言万语。看人时,不时看看别处,这也是一种自然的羞涩。

穿高跟鞋:一双合适的高跟鞋配上薄丝高筒裤,会令你的双腿亭亭玉立,在男人眼中增加许多难以言表的羞涩魅力。

金属发夹:走在时尚前列的永远是那些名媛佳丽们,以模特儿为首的佳丽正掀起一股时尚新风——用特大号金属发夹别在秀发上,分外惹眼。把头发从顶端梳向一边,向后梳成马尾辫,然后别上一朵精美的“花”或者一只“大蝴蝶”,定会使你在百花丛中独树一帜,出尽风头。

适度裸露:女性的关键部位不宜露得太多,如何露得恰如其分,是一门大学问。对颈部有自信的女性,穿V字领的衣服,再搭配以金项链,即能衬托美丽的颈线;对肩部有自信的人,不妨穿着削肩、直筒型服饰;如果担心肩露太多,不妨缀缝一些花边或是搭配肩围;对胸部有自信的人,可以多解开一个衬衫的纽扣,穿透明衬衫搭配同色系的花边胸罩。对大腿有自信的人,宜穿迷你裙。若穿长裙的话,宜露出足踝。不时,像梦露那样牵牵被风吹起的裙角,虽然没有风。

培养神秘感:把自己塑造成带点神秘感的羞涩形象,让他觉得你永远是个谜,是一本永读不厌的书。比如,再向你心爱的男人诉说身世时,不妨只说七分,留三分让他有揣摩与想像的空间,这可是玩弄性感的一种妙招。

偶尔的孩子气:孩子气里有些天然的羞涩,它永远是捕获人心的手段,这也是孩子为何总是能够激起大人疼爱的原因。这一招偶尔用一次,还是十分有效的。如果常用,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会认为你童心未泯。

表现“脆弱”:为了满足男性天生喜爱护花使者这一职业,适当表现一下“脆弱”是必要的。这种“脆弱”最好的表现形式便是“爱哭”,因为所有的男人都怕被女人泪水打败。脆弱是羞涩的姐妹。

篇5:8《美丽的颜色》教案

1.运用批注法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文章语言中的情味。

2.把握传记文章真实性、文学性的特点。

3.了解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熠熠闪光,她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美丽的,正如她发现的镭一样,放射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这光芒照射了百年,并且越来越光彩夺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居里夫人的世界,来感受她那美丽而伟大的灵魂。

(板书: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设计意图】

通过对居里夫人简单的介绍,激发学生对她的兴趣,引导学生去了解居里夫人的伟大之处。

二、预习检查,整体感知

1.预学展示

作者简介;字词积累。(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字词清单”栏目)

2.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思考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示:以“人物+地点+事件”的格式进行概括。

预设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在娄蒙路的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镭的事情。

【设计意图】

通读概括,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三、批注阅读,品味语言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品味其语言特色并做批注赏析。

1.赏析式批注

课件出示:

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预设 这段话中“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是指居里夫人踏上了科学新征程,开始了对镭的研究;“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是指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之路上的收获,艰苦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但主观上感受的却是快乐。

师:就让我们顺着这句话,细读文章,看看居里夫妇经历了哪些艰辛,又收获了哪些快乐。

课件出示:

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

预设 把棚屋比作“温室”,写出了夏天棚屋内的燥热。“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棚屋的残破。写棚屋的燥热、残破表现居里夫妇生活、工作环境的艰苦,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从事繁重的、艰辛的科学研究,突出他们献身科学、乐观坚定的崇高精神。

课件出示: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预设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镭”的神秘性,以及提炼它的艰难。这里反映出居里夫妇发现“镭”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表现了……”的答题模式来赏析语句。

课件出示: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

预设 这里连用四个“转向”,最后定格在“他们的镭”上,仿佛一个慢镜头,把人物内心的激动、期盼清晰细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提问式批注

课件出示:

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设问1: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预设 这是一段细节描写,再现了居里夫人炼制镭时的情景,“在院子里”“被风吹”“周围的烟”写出了工作环境的恶劣;“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飘起来”、“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写出了她炼制镭的劳动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突出了她不畏艰难、热爱科学、乐观坚定的科学精神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品格。

课件出示: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设问2:这一句可否改为“四年过去了,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预设 不可以。原句运用顶真的手法,突出镭的发现之旅的漫长和种种不可预料的困难,说明虽然经年累月地超负荷运转,但居里夫妇始终勇气十足,坚持探索。改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设问3:第17、18两段,从居里夫妇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他们怎样的精神?

预设 居里夫人“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的神态,表明她对科学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心与期待。他们的对话是浪漫甚至孩子气的,似乎与严肃客观的科学研究格格不入,但这却恰恰表现了居里夫妇醉心研究、热爱科学的赤子之心。

设问4:第24段,对居里夫妇进行了怎样的描写?

预设 对他们的动作、神态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刻画。“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坐下了”“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这些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他们提炼出镭之后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尤其是居里夫人望着镭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足见她对科学的热爱和痴迷。

设问5:在叙事的同时,作者为什么要引用传主的话?

预设 补充历史细节,展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文章的叙事节奏,使行文更生动灵活。如第6段的引用,补充了他们在旧棚屋的生活细节,展示了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突出了他们坚定乐观的.精神和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第15段的引用,写出了居里夫妇在科研路上虽然孤独、困难,但二人相互鼓励,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并且和志同道合的科学家交流,体会到的是平静而专注的快乐,表现出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补充历史细节,展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文章的叙事节奏,使行文更生动灵活。如第6段的引用,补充了他们在旧棚屋的生活细节,展示了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突出了他们坚定乐观的精神和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第15段的引用,写出了居里夫妇在科研路上虽然孤独、困难,但二人相互鼓励,为了共同点目标而奋斗,并且和志同道合的科学家交流,体会的是平静专注的快乐。

设问6:根据本文和材料,你能概括出传主的精神品格吗?

课件出示:

补充材料一:居里夫人曾获得过许多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陶醉。一天,一位朋友应邀来到她家里做客,一走进屋里,就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拿着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在玩,不禁大吃一惊,说:“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可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这个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是想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补充材料二:镭炼制成功后,有人劝居里夫妇申请专利,垄断镭的制造以此获得财富。居里夫人却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究,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该借此来谋利。可是,她自己却因为买不起一克镭而无法进行重要的科学研究。

预设 坚定的信念;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时刻保持专注;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任劳任怨;淡泊名利。

3.总结传记特点

师: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总结传记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预设

(1)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

(2)为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有时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

(3)可以适当地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

(4)记录典型语言和关键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体会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质,感知传记文体的特点。

四、一语双关,聚焦文题

师:这篇文章在选入教材之前,曾经有三个题目――《镭的发现》《伟大的发现》《美丽的颜色》,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预设 最喜欢《美丽的颜色》。“美丽的颜色”一语双关,不仅指镭发出的光的颜色美丽,更指居里夫人高贵的精神品格、灿烂的人格魅力。

【设计意图】

在文字里畅游后再回看题目,学生的理解和初读相比,会更进一步。

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资料助读1:

课件出示:

居里夫人长期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恶劣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致使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了她的身体健康,最终得了恶性贫血白血病。镭射线在无声地侵蚀着居里夫人的肌体,她美丽而健康的容貌在悄悄消逝,逐渐变得眼花耳鸣,全身无力。

师:重病中的居里夫人,在你们心中、在人们心中还美丽吗?

资料助读2:

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师小结:镭有美丽的颜色,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更是具有美丽的颜色,而且这种美将是永恒的!希望你们永远记住美丽的居里夫人,永远记住居里夫人美好而崇高的人格!【设计意图】资料助读+追问,将学生对人物精神品质的理解引向了更深的层次。【板书设计】【设计亮点】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两大亮点:一是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做批注的方式,自主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情节,感受传主的精神品质;二是引导学生关注传记文体,体会传记的文体特征。教给学生阅读传记这一类文体的方法,即按照传记的方式去阅读传记,读出传记的故事、启迪、写法。

资料链接

居里夫人生平简介

M.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即人们常称的居里夫人。出生于波兰华沙。其父为中学数学和物理教师。1891年,她到法国巴黎大学学习,于1893年和1894年先后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考试。18,贝可勒尔发现铀盐可以放射出一种射线。M.居里开始探索其他化学元素是否具有类似的放射性。她发现钍也有这种放射性。在研究各种放射性矿物时,她发现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铀盐的要强几倍。她认为在沥青铀矿中一定存在着某种未知的、放射性很强的元素。于是她和P.居里(居里夫人的丈夫)在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和测定放射性的手段,在成吨的沥青铀矿中艰辛地寻找这种微量的未知的元素。终于,他们于187月发现了钋,同年12月发现了镭。钋(Polonium)的命名是为了纪念M.居里的祖国波兰。M.居里所开创的用放射性进行化学分离与分析的方法奠定了放射化学的基础。19,她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P.居里逝世后,她接替P.居里的工作,教授物理课。19,她最重要的著作――《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年,她提炼出金属态的纯镭。19,由于发现了钋和镭并提炼出纯镭的工作,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和她的女儿I.居里(I.约里奥-居里)一起,从事利用X射线为伤兵进行医疗诊断的工作。19,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所创建的镭研究所开始积极地活动起来,研究所逐渐成为当时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的一个主要研究中心。19,美国总统W.G.哈定代表美国妇女界赠送M.居里1克镭。1922年,当选为巴黎医学科学院院士。1932年,前往华沙主持波兰镭研所的开幕典礼。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M.居里得了恶性贫血白血病,于1934年在萨朗什附近逝世。放射性强度的单位居里是以居里夫人的名字命名的。

镭的主要用途

篇6:8《美丽的颜色》教案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居里夫妇的精神品质。

一.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简陋(LU)炽热(CH)沥青(L)

骤雨(ZHU)猝至(C)窒息(ZH)

吹嘘(X)搅动(JIO)筋疲力尽(JN)

镭(LI)钋(P)嘎嘎地响(G)

踱着(DU)气氛(FN)酸渍(Z)

荧光(YNG)轮廓(KU)小心翼翼(Y)

2.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1895

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克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

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并因此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比埃尔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现象,并提炼出金属态的纯粹的镭,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在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艾芙居里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该

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

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让读者体会到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

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二.情景导入: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

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发现镭的过程中,居里夫妇感受到了“极端的艰苦和微妙的快乐”;那么,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快乐”又指的是什么呢?

四精读课文,分析形象

1.精读课文,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居里夫妇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具体

材料说明。(用“我认为居里夫妇是一个的人,从文中可以看出来。”的句式回答。)

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

2.“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指居里夫人

热爱科学、不懈追求的态度和精神。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人类谋幸福!”她

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

颁发的奖章16枚;

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

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

坏的人。”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

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

贡献给了这门科学。

读到此我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这样一个毫无自私自利,全身心的投身于科学事业,无私奉献乃至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的女科学家,让

我们敞开心扉为她唱出最美的赞歌吧!

六拓展提升

为居里夫人写一段颁奖词。

环境艰苦

美丽的颜色工作繁重坚定信念献身科学无私奉献

篇7:8《美丽的颜色》教案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文件的打开。

2、学会颜料桶的使用。

3、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图画的涂色及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进行填色时,容易忘记图形是否封闭。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修改

记载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平常,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色彩绚丽的画面。那么,这些图画是怎么涂颜色的呢?我们首先打开保存的文件看看。

二、打开文件

进入“画图”,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打开。

在对话框中选择fangwen.

单击对话框打开按钮。

三、颜色的填充

给fangwen.填上美丽的颜色。

单击填充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工具。

将指针移到颜料盒中,选择蓝色。

将指针移到一个窗子中间单击,一个窗口就填好了颜色。

四、隐藏与恢复工具栏、颜料盒

1、检查菜单设置

2、隐藏工具栏、颜料盒

3、恢复显示工具栏、颜料盒

五、作业练习:

1、涂色

2、换色

篇8:8《美丽的颜色》教案

“领”在汉语中的解释为, 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颈部或引导。领袖一词指起表率作用的人, 但分开来说, 是指领和袖, 都是衣服的一部分。《史记》中有:“禹葬会稽, 衣裘三领, 桐棺三寸”。此时“领”的意思为衣领。领也可指颈项, 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中就有:“引领观其政”一说。而《晋书·魏舒传》中有:“魏舒堂堂, 人之领袖也。”此处的领袖含有表率之意。可见在汉语中“领”的含义已经从最初的具体服饰部件的名称, 逐渐发展出含有社会等级的抽象含义。

在英语中领子即collar, 意指衬衣或衣服的一部分, 环绕颈部竖立起来或折下来, 可见领子最初的作用是为了保护颈部, 而随着社会发展, 当西方社会进入到16世纪, 达官显贵颈项上所围的如层层折纸一般的拉夫领 (ruff) , 虽然做工复杂, 质地较硬且颇费布料, 却其能将个人身份和社会阶层表露无疑, 因此很受贵族男女的喜爱并成为当时的时尚。领子的作用已经脱离了最初的保护颈部的作用, 延伸出了新的功能, 即区分等级地位。进入20世纪, 这一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即区分领子使用者的工作种类和社会地位。

在1910年美国出版的《内布拉斯加新闻周刊》中就已经出现了白领一词。白领工作者 (white-collar worker) 指在办公室中从事专业劳动的人, 或称为脑力劳动者。白领代表脑力劳动或许和教会中的教士有关, 在中世纪, 身着白色硬领的教士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在当代, 白领工作者往往是政府或公司办公人员, 不需在室外工作或是承担较重的体力劳动, 因此不必担心领子会弄脏, 同时也能支付得起将衬衣送往洗衣店进行清洗的费用。白领一词在早期主要是指穿白色衬衣的男性工作者。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白领工作者的衬衫颜色不再仅仅局限于白色, 而出现了多种色彩。目前白领的职业范围包括了管理人员、会计、医生、律师、职员等等。白领工作者的学历相对较高, 工作较为稳定, 薪水领取方式主要以月薪方式为主。而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 白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职业分类, 更多的时候是形容一种和白领相关的状态。如房地产中所宣传的白领公寓, 是以白领为服务对象, 小户型精装修、拎包即可入住的酒店式公寓。又如1939年社会学家埃德温·萨瑟兰提出的白领犯罪这一词汇, 是指有体面和较高社会地位的人, 以欺诈的方法侵犯其在职业活动中基于地位和职业而建立的委托信任关系。

蓝领 (blue collar) 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蓝领阶层的、体力劳动者的。1924年, 在美国爱荷华州的《时报》中出现了蓝领一词, 认为蓝领是和白领相对的, 主要指工人阶级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者。蓝领真正开始使用是在20世纪30年代, 1945年这个词进入到美国《时代周刊》, 二战后开始被广泛使用。传统的蓝领工人主要由白色人种构成, 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包括矿工、机械工、水电工、木工、建筑工等等, 而传统的划定蓝领和白领的主要依据是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早期的蓝领工人会穿着蓝色的帆布或棉质的工作服, 选择这种服装, 一是布料质地结实耐用, 二是蓝色可以掩盖工作过程中沾染到的污迹。虽然被称为蓝领工人,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工作性质和公司形象的需要, 蓝领工人的工作服颜色以及工作职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工作服的颜色出现了深蓝、浅蓝甚至黑色、黄色、橙色等颜色。工作职位也扩展到了高级技工、司机、快递员、新型农民等领域。目前对蓝领工人的学历要求相较白领宽松, 但是某些特殊行业会需要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资格证书。蓝领一词在使用过程中, 已经逐渐超越了原有的体力劳动的含义, 延伸出了新的含义和用法, 如蓝领酒吧, 蓝领休闲等, 与所谓的富有小资情调、纤细精致的白领风格不同, 这里的蓝领强调的是具有蓝领工人特色的, 没有条条框框的, 自由粗犷的风格。

20世纪粉领工作者 (pink-collar worker) 一词开始出现。这或许和二战时期美国国内劳动力缺乏, 女性大量进入劳动力市场有关。在1977年出版的《粉领工作者:探索女性的工作世界》一书中, 明确了对粉领的定义。作者路易丝·K·豪认为粉领就是从事工作的女性, 其工作内容琐碎, 工作级别低, 晋升机会小, 所从事的的工作主要是秘书、打字员、护士、小学教师等传统行业, 并且工作收入要低于男性。需要注意的是, 与划分其他颜色领子的工作阶层的标准不同, 划定粉领标准的依据是性别。而这样的划分标准在一些人看来带有性别歧视的色彩, 因为这种划分过于强调女性所从事的传统职业, 在工作机会、职务晋升等方面对女性也多有限制。但是目前汉语中对粉领一词的词语感情色彩是中性的, 仍然保持着其基本意义, 即女性白领工作者。在西方文化中, 把粉色确定作为女性的标志性颜色也是到了20世纪才开始的。长期以来, 婴幼儿服装和用品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到了19世纪中期, 粉色和蓝色同其他众多颜色都出现在婴儿用品中, 但是这两种颜色对于使用者的性别并没有严格的区分。进入20世纪, 随着科技发展, 准父母们希望通过产前检查提前获知胎儿性别, 以便根据胎儿的性别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准备衣服、婴儿床等用品。婴幼儿用品公司为了满足准父母这一需求, 对其销售商品进行市场细分, 分别开发出了代表男婴的沉静安详的蓝色和代表女婴的温暖活跃的粉色系列用品, 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因此蓝色代表男性和粉色代表女性的观念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与粉领相近的词汇还有office lady、business girl。

金领工作者 (gold-collar worker) 原本是用来描述收入较低但是花销较大的年轻人, 他们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 成员主要由非裔和拉美裔构成。这些人大部分学历较低, 从事的行业主要有零售业、快餐业、酒店业和美容业。虽然在25岁之前, 他们相较于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龄人来说, 拥有更多的收入。但由于教育经历和学历的限制, 和拥有较高学历及知识技能的的工作者相比, 该阶层人群在25岁之后, 收入水平会停滞不前, 并且工作保障相对较差。另外一种解释认为, 进入20世纪80年代, 伴随着信息和高科技产业的兴起, 出现了从白领中分离出来的金领。罗伯特·E·凯利于1985年出版的《金领工作者》一书中, 将金领定义为在特定领域具有专业知识技术的劳动者。金领工作者主要从事诸如法律、金融等专业领域的工作, 他们一般都有一技之长, 对工作的各方面都十分了解, 在公司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甚至对公司的利润和收益都有直接的重要影响。他们的工作收入超过一般白领, 拥有较高的主动权和决策权, 人际关系较为广泛, 工作环境相对较好。

随着经济发展, 人们不得不面对地球变暖、环境资源日益枯竭的现实, 因此环保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在1976年, 帕特里克·赫弗南认为绿领工作者 (green-collar worker) 就是指从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人。绿领工作者的工作领域比较广泛, 包括绿色建筑、公共交通系统、能源的可再生和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管理、能源效率管理、生物燃料电池制造等等。绿领工作者在劳动分工方面的界限并不是很明显, 无论是和体力劳动相关的蓝领工作还是和脑力劳动相关的白领工作, 绿领都有所涉及。绿领工作者可以是从事绿色经济产业的蓝领工作者。例如建造环保型建筑, 或将传统建筑改建为环保建筑, 或者在绿色农场中生产有机食品、或者从事太阳能风能等相关设备的制造安装等。而从事绿色经济产业的白领工作者也可以称之为绿领, 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可以是绿色建筑设计师、环境生物工程师、环保企业的经理人等等, 虽然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分工不同, 但主要工作目的都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 建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统行业相比, 绿领工作者能够获得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职业上升空间。同时绿色经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在新的领域创造着新的工作岗位, 为绿领工作者带来更开阔的视野。

灰领工作者 (grey-collar worker) 的含义比较多。可以指虽然达退休年龄, 但是因为收入水平、工作需要亦或是个人价值实现等原因, 而继续工作的人。也可以指知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高级技术工人。还有观点认为灰领工作者是从事服务行业的人, 比如快餐店服务员、便利店店员、保安等等, 之所以这样认为, 是由于灰领的工作形式没有蓝领工作的群体性, 也没有白领的高收入和体面舒适的工作环境。就蓝领和灰领的工作技能来看, 蓝领工作者的工作技能可以通过短期培训获得, 而灰领工作者在就业之时就已经具备相关技能, 并可以直接将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去。

不得不提的还有无领工作者 (nocollar worker) , 主要是指从事IT行业的具有高学历的人。有观点认为, 无领工作者是白领工作者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和白领不同的是, 无领工作者穿着打扮随意, 以简单舒适的休闲服饰为主, 工作时间并不严格限制在朝九晚五, 工作方式也是灵活多样, 但是对行业嗅觉灵敏, 具有创新精神。典型代表如在历届产品发布会上总穿着黑色体恤衫的苹果公司已故CEO乔布斯。

上一篇:腾冲集体林权改革下一篇:大学语文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