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颜色教学

2024-04-14

美丽的颜色教学(精选8篇)

篇1:美丽的颜色教学

《美丽的颜色》的课堂实录

(该课获2016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贾龙弟/执教、整理

(平湖市黄姑中学,浙江嘉兴314203)

一、由美导入,走进文本世界

师:同学们好!今天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出示相片: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知道这是谁吗? 生1:居里夫人。

师:你怎么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美女是居里夫人呢? 生1:因为她手里拿着镭。

师:观察得很仔细!居里夫人美,镭也美!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

二、题目切入,体会美丽情感

师:课文都读过了吧?我问问大家,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个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笔标出来。生5: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

师:对,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一起先把这个部分朗读一下(“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生齐读。投影出示:

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地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

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师:第一次对话,先自由朗读,然后分角色读。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来读,有请我们的居里夫妇。(生笑)(两位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读文中的叙述语,两位同学配合默契,语调温柔,充满期待)

师:先采访一下玛丽,你觉得应该念出怎样的情感? 朗读的女生:我感觉应该是“热切的好奇”,满怀期待。师(转身问男同学):你感受到了玛丽的热情期待吗? 朗读的男同学:感受到了(腼腆的笑)。(其余学生也笑了)

师:那你刚才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回应你的爱人的呢? 朗读的男同学:也很期待,是理解,感觉很温暖。师:为什么感觉很温暖呢?

朗读的男同学:感觉好像和我在谈论„„(不好意思说)师:是什么?

朗读的男同学(鼓起勇气):是即将出生的孩子长得怎么样。(生笑)因为这里的“它”加了个引号,就是说“它”是有生命的。

师:你读得很仔细!关注到了标点。是啊!居里夫妇就像在畅想肚子里的孩子长相如何?怎样漂亮?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期待!好的,谁来念念第二次? 生6念。

教师念前面的句子:穿过院子„„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营造说话时神秘、宁静的氛围。师:你读到了什么? 生6:期待。

师:这里仅仅是期待吗? 生7:激动、兴奋。师:她为什么激动兴奋?

生7:因为她将要看到“它”的美了。师:你怎么知道她将要看到了呢? 生7:因为她说“不要点灯”。师:哦,你读出了言外之意。

生8:“轻轻地笑了笑”,因为她心里已经有数了。师:你从玛丽的神态中读出了她的内心所想。

生9 :因为她问她的丈夫“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说明她已经预料到奇迹要发生了。

师:你是从玛丽的问话中读出了言外之意的,很好!总之,一句话,就是玛丽已经确信他们的孩子马上要降生了,就在今夜!居里夫妇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次写“美丽的颜色”的句子一起朗读一下。学生齐读。

师:很好!大家重读了“不仅„还”,读出了感叹号的情感意味。看来,对于“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哪三个阶段? 生8: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情不自禁的惊喜。

师:是的,居里夫妇的宝宝终于降生了,“它”有美丽的色彩,“它”是谁? 生齐声:镭。师:(再次出示前面的图片)对,原来居里夫人深情凝望的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这真是自然界神奇而美丽的颜色。(板书:镭)

三、品读词句,感受美丽人格 ㈠学会概括叙事性文章的内容

师:但是,“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前半部分又在写些什么?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

生9: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和如何工作的。师:其他同学呢?

生10: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过程。

师:很好!这位同学比前面同学进步了,我们概括记叙性的文章的时候必须要把握主要的事件,是吗?在这位同学的基础上,谁还能概括得更好一点? 生11: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艰苦过程。

师:不错,在事件的基础上加上了“艰苦”,突出了事件的中心。但是,仅仅是“艰苦”的过程吗?(学生不能回答)

师:说明我们还没有把文章读懂,我们一起来把文章的第一段朗读一下,你会有新的发现。生齐读第一段。

生12:应该是,居里夫妇探索镭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师:看来大家达成了共识,叙事性文章的概括,不仅需要把握关键事件,而且需要把握能体现中心的关键词语。这是一个“艰苦”,但却又是有“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㈡品读词句,体会“艰苦”

师:那么,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阅读课文,圈点勾画,进行批注。(生圈点勾画,进行批注)

生12:“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我感觉他们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非常”?

生12:“差不多”、“才能”,说明非常寒冷。师:能从一些修饰词语的角度去品读,很好!还有吗?

生13:“完全”、“一点儿”、“立刻就”这些词语也能说明天气寒冷。生14:“寒带”也能说明天气冷到了极点。

师:这些都是从修饰词语的角度来品读的,还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读一读呢? 生15:“即使„„也”说明炉子再热也没用,冷到了极点。师:很好!还能从关联词的角度去品读。生16:“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一般工厂人都是很多的,但是这里玛丽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说明人手缺乏。

师:工作负荷大。大家还有没有发现,这个段落只有一句话,我们称之为“单句成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17:强调,看起来醒目,印象深刻。师:嗯,工作环境差、工作负荷大,还有吗?

生18:“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用了数字,还有反问的手法,说明沥青铀矿残渣中镭的含量特别低,从侧面反映出工作量非常大。

师:好的,镭的神秘难发现,这位同学既从词语的角度,又从修辞的角度进行了品析。

生19:“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做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从“而且”、三个“没有”中可以看出他们条件简陋,工作艰难。

师:关注了关联词“而且”,三个“没有”,关注了句式,强调一无所有,但他们却创造出了奇迹,文中用了一个词,叫什么? 生齐声:“由无中创出有来”。

生20:“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从“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和“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看出工作条件艰苦。

师:这位同学是从细节中看出了条件的艰苦。有意思的是他没有提到“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这个细节不能说明条件艰苦吗?

生21:能,说明风大,因为是院子里。前面说到如果不在院子里,在棚屋里的话,也要打开窗子,否则就会“被烟窒息”。

师:这位同学能够联系上文来分析,很有道理。看来居里夫人不得不让长发飘起来呀!

生22:“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可以看出居里夫妇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提炼镭越来越困难,但是对镭的探究却坚持不懈。

师:能不能改成“过了一年或两年”?

生23:不能,原文可以增加文章的字数。(生笑)师:看来你写作文经常用这样的方法增加字数的,是吗?

生23(也笑了):不是,开玩笑,我觉得改了后就看不出时间的漫长和工作的艰难了。

师:是啊,本来估计几天就可以提炼出镭的,却一个月还没完成,想想几个月应该可以完成了吧,但一年还没完成,漫漫长路,何时才能有结果呢?如果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增加字数,那值得表扬!(生笑)好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探索镭的艰苦,工作条件的差,工作负荷的大,镭的神秘难以发现,这些都让我们读出了一个“苦”字。板书:苦。㈢品读词句,体会“快乐”

师:但这样的“苦”的岁月,在居里夫人看来,却是怎么样的? 生齐声:“最美好而且最快乐”。板书:乐。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美好”与“快乐”?

生24:“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说明他们的日子很愉悦。

师:为什么“愉悦”呢?看看这个句子,关键是哪个词?

生24:“专心”,没有干扰,能够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美好而快乐的。师:嗯,这个句子中还有其他词让你觉得他们快乐吗?(生不能回答)出示投影:

感谢这种意料的发现,……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

师:哪一个人称代词特别多?(生恍然大悟):我们!

师:是啊,几个句子放在一起,就很明显了,“我们”说明什么?

生25:说明他们很相爱,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互相扶持做事是美好而快乐的事情。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26:“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两个人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再苦也是快乐的。

生27:“感谢这种意料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科学家就是要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当他们被某样事物“吸引住了”的时候,那应该是快乐和美好的事情。

生28:“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对于科学家来说,宁静的环境能让他们专心工作,这比任何豪华的居室都要宝贵。师: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居里夫妇的快乐是“微妙”的吗? 生29:因为他们的快乐来之不易。生30:因为他们的快乐是两个人的快乐。

生31:因为他们的快乐常人是无法体会到的快乐。师:是的,这种快乐只属于居里夫妇。因为-----生32:居里夫妇相亲相爱的美德。生33:居里夫妇乐观奉献的精神。生34:居里夫妇坚韧顽强的探索精神。

师:一句话,因为只有居里夫妇经历了别人没经历过的艰难,在艰难中表现出的高贵人格,所以才能体会到别人并无法体会的快乐。所以“美丽的颜色”还指----生35:居里夫妇的美好的人格。

师:这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板书:人格。

四、比较体会,读懂美丽“这一篇”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个部分里,写传记的人好像有点偷懒,文章中大段大段地“抄袭”了居里夫人的生前笔记中的话,这些段落可否删去? 生36:不能,这些是真实的写照。师:为什么是真实的写照?

生37:因为这些都是她母亲自己的话,更真实。生38:母亲的话也证明作者所说的话是真实的。师:哦,相互印证,能否举个例子?

生38:比如第12节中作者写道 “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而下面13节中居里夫人自己也说被“吸引住了”,也写了对科学的的热情和互相扶持。

师:好的,我们把这两节连起来读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生齐读)

师:我们再把13节这个部分改成作者的叙述来读读看(“我们”改成“他们”)。师:面对玛丽的诉说,你感觉怎么样?

生39:我在读的时候,就在想作者他怎么什么都知道,有点陌生,感觉还是让玛丽自己说更真实可信。

师:是啊,让居里夫人的女儿来说毕竟隔了一层。板书:真实性。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玛丽后来写道”的话,在课文的后半部分都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老师把后半部分改了。投影出示:

玛丽后来写道:“那天晚上,我们又去实验室了,打开门,看到了镭在发光,我们终于找到了。”

(学生朗读比较)

生40:不行,这样我们就不知道居里夫妇的对话细节了。生41:原文的描写更具体生动。

师:也就是说,这些具体的细节还是需要的,它让我们能具体感受到居里夫妇的幸福与快乐,是吗?板书:生动性。师: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吗? 生42:传记。板书:传记。师:知道大家为什么要看传记吗? 生齐答:因为真实。

师:不像小说都是虚构的是吗?那为什么传记看起来不枯燥,还可以吸引人呢? 生齐答:因为真实又生动。

师:同学们,这就是传记的美丽和魅力!

四、再次朗读,升华美丽人格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读读后半段的“美丽颜色”,体会其中的幸福快乐。(“‘看哪„„看哪!’”至结尾)

师:是的,“永远记得”,因为镭不仅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自动发光的仅仅是镭吗?

生43:还有居里夫人的光辉人格。

师:是啊,这种光辉的人格是最美的色彩。事实上,镭射线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全身无力。投影出示居里夫人衰老的相片。她还美丽吗? 生齐声:美!

师:镭的美丽,更是人格精神的美丽,这种美将是永恒的!再见!

附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人格 苦

传记:真实性

生动性

【执教感言】

共性与个性齐飞内容共形式一色

---------我教《美丽的颜色》

贾龙弟(平湖市黄姑中学,浙江 嘉兴 314203)

2016年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采用的是现场抽签,12小时独立备课上课的形式,没有后援,这更能考验一个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虽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但这次就是面对一篇课文,还是让我有些心慌,幸运的是我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的依据是文体,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教学就是一种文体思维,我们不仅要把握文本的共性,更要把握文本的个性,把共性和个性有机地融合起来,做到共性与个性齐飞。《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它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传记,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关于传记,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传记,因为传记不像小说可以虚构,具有真实性;为什么喜欢读传记,因为传记不仅真实,而且很生动,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和生动性是传记的特点。这是所有传记的特点,是共性,落实到《美丽的颜色》“这一篇”传记,这种“真实性和生动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这就需要把握这篇传记的个性。仔细阅读《美丽的颜色》,我发现这篇传记能体现真实性特点的地方很多,比如传记作者的事迹介绍、别人评价、具体场景的逼真描写等等,这些特点一般传记也有,要把握这篇课文的真实性个性似乎还不够。再细读就发现,作为居里夫人的女儿,大量引用了母亲日记中的文字,让传记对象自己站出来说话,这种真实的感染力是其他传记所没有的,这就是这篇传记的独特个性。再读文章,我又发现,这种引用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却消失了,代之于生动的描写、叙述和抒情,这又是属于这篇传记的个性特点。在共性中发现个性,在个性中不忘共性,这是依体解读应遵循的原则。

基于文本共性和个性的教学设计,必须聚焦文本的语言形式,做到内容共形式一色。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教学设计的核心。这篇传记的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自然要读懂“美丽的颜色”的含义,一般的学生读过之后就能说出“美丽的颜色”的表层含义是指镭的颜色,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能说出它的深层含义。即使这样,学生也仅仅是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对于语文学习来是远远不够的,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言:“语文教学既然本质上就是语言(言语)教育,那么我上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是通过浮光掠影的阅读、一知半解的猜测,还是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于是,我就聚焦文本语言,“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来理解美丽的颜色含义。

设计中首先关注的是文本的后半部分,这是因为这个部分三次出现了“美丽的颜色”,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这是指镭的颜色,是自然界中的美丽颜色,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个部分集中体现了这篇传记语言的生动性特点。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了分角色朗读、情境朗读和集体朗读的朗读形式,体会居里夫妇对镭如对孩子般的深切情感,并对传记语言的生动性特点有了切身体验。

其次,关注了文本的前半部分,这是因为这个部分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居里夫妇的人格光辉,而且这个部分的语言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又集中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学生自主批注的方法进行品读,同时注重品读方法的提升,引导学生关注句式、程度副词、关联词、标点、前后文关联等,学生沉入文本语言,读出了居里夫妇无私无畏、乐观奉献、坚韧顽强、互相扶持等品质,这些崇高的品格集中表现了人性的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

最后,在前面两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关注比较前后两个部分在语言表达的明显不同,以互换的方式体会不同表达形式的作用,体会传记的共性特点---真实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读出“这一篇”传记是如何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形式来体现这些特点的,从而读出“这一篇”传记的个性魅力。

在课堂的最后,我再次投影居里夫妇因为镭射线而变得未老先衰的相片,和课堂开始投影的居里夫人的美丽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我问:“她还美丽吗?”学生异口同声的一个“美”字,让我深受感动。是的,自动发光的不仅仅是镭,还有居里夫妇的人格魅力,还有被这种人格美深深感染的可爱的学生!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一幅天水相接,浑然一体的美景,同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做到“共性和个性齐飞,内容与形式共色”,才会是美的!

篇2:美丽的颜色教学

原创: 刘虎

姓名

刘虎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美丽的颜色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中的困惑

传记作品阅读是部编本教材八上第二单元的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传记性作品,又能从传记作品中获得精神养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大部分传主的生活年代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很多学生对名人传记有相当的隔膜。教学中老师要辅助其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名人的了解和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过程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并完成一篇随笔《我所了解的居里夫人》。提前的预习思考,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题目“美丽的颜色”入手,引导学生思考题目的字面含义和引申含义,与题目含义契合的正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概括全文的主要故事性内容,思考分析科学家身上的精神品质。由此构架起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讲解分析题目的字面含义时,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后半部分内容,鼓励学生运用分角色朗读,情境朗读和齐读等方法揣摩人物情感和语气,进而体会传记性作品的语言的生动性。分析题目的引申含义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前半部分内容,运用跳读、浏览、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方法找出体现科学家精神品质的相关语句,并做具体的分析。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也能从引用的相关语句中感知传记性作品的真实性。最后,老师又向学生点明了传记性作品的“四性”,即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统一,故事性与启示性的统一。很好地引导学生认识传记性作品的特点,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探究结果

篇3:美丽的颜色教学

在颜色词教学中,并不是所有颜色词都列入教学范围,以下将着重讨论“黑”、“白”这两个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因为这两个颜色词除了基本意义外,其派生词中都体现着丰富的义项,这些义项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想要认识并理解这些义项,就必须充分掌握它们的派生词,原因就是出于对掌握留学生对汉语颜色词的认知程度, 以及对汉语颜色词文化内涵的理解的考虑1。

二、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分析2

(一)汉语颜色词“黑”及其文化内涵

《说文·黑部》3中记载 : “黑 , 火所熏之色也。”许慎提出“黑 ”是会意字 ,其字形是由上半部的窗户和下半部分的“炎”组成的,“炎”代表着火,是燃烧的意思,两部分组成了会意字,意思就是火烧到窗户,留下了烟灰。在以后的岁月中, 经过不断演变,字形越来越像现在的“黑”字字形。

从“黑”字的字源分析,我们不难得知,“黑”最初的本义指烟灰,而不是如今人们理解的纯粹的颜色词。“黑”的语义是在不断变化中逐步演变为纯粹的颜色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黑”的义项是 :

1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呈现的颜色。

2黑暗。

3秘密的,非法的。

4坏;狠毒:~心。

5象征反动:~帮。

6姓。

黑的义项很多,派生词也很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黑的基本义与派生义。如这些词有的由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形成,对其解释有助于学生理解。黑的派生词:黑帮、黑户、黑货、黑马、黑名单、黑幕、黑道、黑店、黑锅、黑钱、黑社会、黑市、黑心、黑暗、黑白。

“黑”之所以被人们赋予憎恶、讨厌、恐惧的感觉 ,与人们自古以来对“黑”的认识有关系。农耕社会中,农业对人们来说是唯一的寄托,当天色黑下来的时候,人们无法继续在田地里耕种,而且那时人们的生存环境很单调,所以只能等着黑暗过去。在黑暗中还要担心野兽的袭击,这就使人们产生了对黑的恐惧感,长久以来就产生了对黑色的厌恶感。所有以上因素,导致在人们心中,“黑”是一个代表消极意义的词。

在当今社会里,人们通常会用黑色代表死亡和失败。正因为对“黑”这种长期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人们忌讳的颜色。当然,“黑”也有“勇猛、深沉、正直”这样积极的象征意义。人们通常会说“黑脸包公”,这是因为相传他皮肤较黑,但是,这里说的“黑”,表面上看来是因为他的肤色黑,实际上是在赞扬他公正廉明的品德。所以现在人们一说到“黑脸包公”,实际上指代那些清廉有作为的官员。因此分析“黑”的内在含义时,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讨论。

(二)英语颜色词“black”及其文化内涵

在西方国家,黑色是丧服的颜色,所以节日时穿黑色是不礼貌的。在14世纪欧洲发生过一场灾难,这场灾难横扫整个英国,死伤无数,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人们称它 为“the Black Death”, 用“black”代表灾难和死亡。同 时他们坚信“black”和恶魔有关 , 背叛者犹大头 上就有“a black apertureabove his head ( 黑色光圈 )”, “Jesus appears in black whentempted by demons. (耶稣被恶魔诱惑时也是以一身黑衣出现的)”,所以西方人认为“black”一定是和邪恶有关的。

“Black art”和“black magic”指恶魔为了蓄意伤害人而拥有的魔力。“A black guard”,“a black hat”指对人很苛刻、很不友善的人。“Black-hearted” (黑心),“black deeds”(做黑事,也就是坏事),“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和“a white lie”相对的“a black lie”指为了伤害某人而故意说的谎言。“Black out”和“black future”都和黑暗有关 , “black out”指因停电而造成的黑暗,也指一个人突然失去知觉,还指因特殊原因不能随便报道某种信息而造成的困境,“black future”指几乎没有希望的未来。

(三)汉语颜色词“白”及其文化内涵

《说文》中有记载 “白 , 西方色也。阴用事 , 物色白”。关于“ 白”的造 字义 , 朱骏声先 生认为“ 白”像太 阳刚升起 时发出的光芒,在“日”上加上一撇“光芒”就成了白。正如古书上记载的 :“锐顶象日 始出地面 ,光耀如尖 锐 ,天色已白 ,故曰白也。”5

根据以上记载可以看出,“白”是与具体事物有着联系的,最初它并不表示一种颜色。

《现代汉语词典》中“白”的解释是 :

1像霜或雪的颜色, 是物体被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照射,各种波长的光都被反射时呈现的颜色。

2光亮;明亮。

3清楚;明白;弄明白。

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如:空白。

5没有效果;徒然。

6无代价;无报偿。

7象征反动。

8指丧事。

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

10姓。

“白”在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不吉利的义项 ,人们通常会把“死亡”、“恐怖”等意思与“白”联系起来。无独有偶,这种不吉利的联想源自于人们长久以来的生活。另一种认为因为发洪水时白浪滔滔,洪水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使“白”成了一种不祥的预兆6。除了具有贬义的象征色彩之外,白色给人一种纯净、高洁的感觉,有着丰富的正面积极的寓意。如人们会用“白衣天使”形容护士,“清清白白、洁白无瑕”都是对人的品格和外貌的正面形容。

(四 )英 语颜色词 “white”及 其文化内涵

对于中国人和西方人,白色的文化内涵都差不多,代表明亮、纯洁和天真。白色的文化内涵表现在他们的习惯表达上,如“a white witch”是指为别人存善心的 、为别人做 善事的巫婆。 “A white hat”指的是善良的人,“a white sheep”是种比喻手法,指坏人里的好人。“A white magic”指的是好心、善心。白色还有纯洁、清白、无辜的意义,如“white-handed”指的是这个人是诚实的、清白的,“mark one’s name white again”有使人清白、重新为某人获得荣誉之意。

“White”除了有明亮、纯洁和清白、善良 ,公正等意义外 ,还有别的意义,如一整天都觉得很开心很幸运,可以说这天是“awhite day”,或者“a day with a white stone”。和平的、没有流血的战争可以称之为“white war”,a white knight”是指一个人或公司为防止自己被其他公司控制而把自己的钱财全部投入到生意上,“the white moment of life”指的是人生路上成功的一段时期。

三、结语

篇4:羞涩,淑女最美丽的“颜色”

以前读书见到“欲语还羞”,就是不明白。现在才懂得,那是淑女的羞涩,是最纯正的少女味儿了。

红色的羞涩象征着女性,但它往往稍纵即逝,所以,自古女子就学会了使用红色的胭脂,起到了羞涩常驻的效果,有助于保持和强调她们的迷人特色。羞涩是爱情的颜色。当清纯的少女成长为淑女后,情窦初开的她们,脸上难以抹去的便是那一缕羞涩。它是一种青春的闪光、感情的信号,是被异性拨动了心弦的一种面部感应,是传递情感的一种特殊语言。

正如老舍所说:“女子的心在羞耻上运用着一大半。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片话。”人们常把爱情之梦说成是玫瑰色的梦,就连红杏出墙的风流、踏入艳遇之门的韵事都与红色有关,要么怎能被称为“桃色新闻”呢?由此可见,这个代表羞涩的“红”字想必都与情有联系。

羞涩朦胧,魅力无穷。康德说:“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其自然的召唤,但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伯拉克西特列斯的雕塑名作《克尼德的阿佛洛狄忒》和《梅底奇的阿佛洛狄忒》都是反映女性羞怯美的杰作。羞怯之色犹如披在淑女身上的神秘轻纱,增添了她们的朦胧之美。这是一种含蓄的美,美的含蓄;是一种蕴藉的柔情,柔情的蕴藉。

害羞是女性吸引男人并增加情调的秘密武器,出现得适时而又恰如其分,便成媚态,是一种女性美。如果一派天真的脸上突然泛起红晕,没有哪个小伙子不会动心,但要注意此态不可“使用过度”,否则有淫荡意味,那就走向反面了。下面就教你如何变成羞涩的淑女:

目光羞怯:那脉脉含情的目光,那嫣然一笑的神情,那仪态万方的举止,那楚楚动人的面容,有时胜过了千言万语。看人时,不时看看别处,这也是一种自然的羞涩。

穿高跟鞋:一双合适的高跟鞋配上薄丝高筒裤,会令你的双腿亭亭玉立,在男人眼中增加许多难以言表的羞涩魅力。

金属发夹:走在时尚前列的永远是那些名媛佳丽们,以模特儿为首的佳丽正掀起一股时尚新风——用特大号金属发夹别在秀发上,分外惹眼。把头发从顶端梳向一边,向后梳成马尾辫,然后别上一朵精美的“花”或者一只“大蝴蝶”,定会使你在百花丛中独树一帜,出尽风头。

适度裸露:女性的关键部位不宜露得太多,如何露得恰如其分,是一门大学问。对颈部有自信的女性,穿V字领的衣服,再搭配以金项链,即能衬托美丽的颈线;对肩部有自信的人,不妨穿着削肩、直筒型服饰;如果担心肩露太多,不妨缀缝一些花边或是搭配肩围;对胸部有自信的人,可以多解开一个衬衫的纽扣,穿透明衬衫搭配同色系的花边胸罩。对大腿有自信的人,宜穿迷你裙。若穿长裙的话,宜露出足踝。不时,像梦露那样牵牵被风吹起的裙角,虽然没有风。

培养神秘感:把自己塑造成带点神秘感的羞涩形象,让他觉得你永远是个谜,是一本永读不厌的书。比如,再向你心爱的男人诉说身世时,不妨只说七分,留三分让他有揣摩与想像的空间,这可是玩弄性感的一种妙招。

偶尔的孩子气:孩子气里有些天然的羞涩,它永远是捕获人心的手段,这也是孩子为何总是能够激起大人疼爱的原因。这一招偶尔用一次,还是十分有效的。如果常用,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会认为你童心未泯。

表现“脆弱”:为了满足男性天生喜爱护花使者这一职业,适当表现一下“脆弱”是必要的。这种“脆弱”最好的表现形式便是“爱哭”,因为所有的男人都怕被女人泪水打败。脆弱是羞涩的姐妹。

篇5:美丽的颜色 教学反思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不全面,在教学中往往遇到的重难点不易解决。如果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使教育生活化,学生更容易接受。在认识几种颜色之后,让学生找一找、看一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颜色,师生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学生乐于去做,更容易达到教育目的。

2、以“练”为主。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练”的课堂。整堂课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从“老师想考考同学们认识几种颜色。(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试着自已学习)”到“边认识颜色,边积累词语。”再到“请同学擦亮你们的小眼睛,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都有哪些美丽的色彩。”最后“出示美景录相,学生用学过的颜色说词语。”给学生创设一个愿说、乐说、会说的一个情境,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3、在课堂的设计中我新增了两个部分。一是课的开始增加了听声音拍手,训练学生感知声音的有无。二是课的结尾增加了个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我们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难度,这不光考学生有无听到声音,而且还要把听到的说出来。这两部分内容应该是长期坚持下去的。

不足之处:

1、结合图意边指图上颜色边学词语的时候,没注意到有的学生红、黄两个词没有发准音。应该借助汉语拼音,区别复韵母的不同。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已学的一些词语,教师给学生以提示,培养他们联想说颜色的能力。例如: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大米是什么颜色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

篇6:《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1、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2、体会作者对人物生动细致的描写方法,并分析概括居里夫人的形象;

3、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教学重点:

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镭和居里夫人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因此,想要获得这项殊荣难度很大。而世界上有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自己所热爱、痴迷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第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她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人公——居里夫人,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了解她鲜为人知的故事吧!

二、背景介绍

1.居里夫人(1867—1934)

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教师家庭。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1903年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5年,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移葬于先贤祠。她还是“居里学院”创始人。

2、写作背景

艾芙居里(1904—20xx),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居里夫人去世3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居里夫人

“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爱因斯坦

三、预习检查

字词速查:简陋(lòu)骤雨(zhòu)窒息(zhì)沥青(lì)

轮廓(kuò)炽热(chì)吹嘘(xū)踱步(duó)

猝然(cù)燥热(zào)酸渍(zì)小心翼翼(yì)

筋疲力尽(jīn)

词语解释:炽热(火热而猛烈)燥热(干燥炎热)

吹嘘(夸张地宣传)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

四、品读词句,感受美丽人格

1、默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课文哪些地方体现出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是“艰苦”的?品读并赏析,体会居里夫妇在科学探索道路上遇到的艰苦。

(明确工作环境、实验设备、工作强度、工作难度)

例如: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了寒带。

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3、面对极端艰苦的工作,在居里夫人看来是怎样的?你从哪些地方读出的?

4、本文在叙述中不断插进居里夫人的笔录,联系上下文,谈谈这些引用的话作用?

(明确文章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一方面增强传记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更能直接地表现出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对比中,更加凸显出居里夫人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四、品读对话,体会美丽情感

1、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文章以“美丽的颜色”为标题,而含有“美丽的颜色”的句子出现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快速浏览这部分,画出含有“美丽的颜色”短语的句子。

2、分角色朗读,感悟居里夫妇三次对话中蕴含的对“镭”的情感。

3、品析句子,体会作者对人物生动细致的描写方法,进一步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的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过‘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④她小心翼翼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总结:传记不仅具有真实性的特点,还可以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这一部分,作者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五、课文小结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的工作情景,全文以“极端的艰苦”与“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形象表现出居里夫妇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同时,在传记中恰当地引用了传主的笔录以及对细节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传神展现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六、推荐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传》——艾芙·居里

《玛丽·居里:她的一生》——苏珊·昆

七、板书设计

苦与乐人格魅力

篇7: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学习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

3、揣摩文中关键语句,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学习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的精神;感受科学家朴实恬淡的人格魅力。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学习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的方法。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的精神;感受科学家朴实恬淡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圈点勾画法、积累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走进文本世界

居里夫人说:“我丝毫不为自己的生活简陋而难过。使我感到难过的是一天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之快。”为什么居里夫人会因为时间的飞逝而难过呢?因为她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写的就是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的工作情景。

【设计意图】引用居里夫人的名言导入,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她热爱工作、淡薄名利的精神品质。

二、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炽热(chì)

镭(léi)猝至(cù)冻僵(jiāng)窒息(zhì)钋(pō)......吹嘘(xū)荧光(yíng)轮廓(kuî)踱(duï)沥青(lì)骤雨(zhîu)......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筋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颜,面容。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作者链接

艾夫·居里:法国科学家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艾夫·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却潜心于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三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4、资料链接

(1)居里夫人: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镭和钋。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2)关于《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夫·居里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的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记录。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5、文体链接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人物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一是真实,二是生动。

【设计意图】学习人物传记了解人物传记的相关知识以及人物的生平简介是十分必要的。

三、题目切入,体会美丽情感

1、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五个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笔标出来,并揣摩一下居里夫妇的情感变化。

明确:文中出现了三次“美丽的颜色”。情感变化: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情不自禁的惊喜

2、居里夫妇眼里的“它”是谁?

明确:是镭

【小结】原来居里夫妇深情凝望的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这真是自然界神奇而美丽的颜色。

【突破方法】采用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揣摩居里夫妇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从文题切入,使同学们能体会到“美丽的颜色”的浅层含义是指“镭的颜色”。

四、品读词句,感受美丽人格

1、快速阅读课文1——19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艰苦而又有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2、品读词句,体会“艰苦”

居里夫妇的工作是极端艰苦的,但他们在工作中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极端艰苦”是指居里夫妇的工作条件。请你说说从文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极端艰苦”来?

【温馨提示】品读词句要注意文中的关键词句,如:运用修辞的句子,关联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等等。

明确:“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残破的棚屋和简陋的设备、室外炼制的严寒等等。在这样“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里,居里夫妇更加艰苦地劳动着、探索着,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而又极其乐观。

3、品读词句,体会“快乐”

文章第一段中这样写到“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那么,极端的艰苦如何带来“极大的快乐”呢?(1)找出文中摘引玛丽·居里写到“快乐”的语言。(2)玛丽·居里为什么会感到“极大的快乐”呢?

明确:我们可以摘引居里夫人的笔录来回答这个问题。如“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然而我们生活中最好的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等等。正是因为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痴迷科学,才使之产生了顽强忘我的动力,故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会给她带来“极大的快乐”。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痴迷科学的精神。(3)思考用“美丽的颜色”作为文题,有什么好处?“美丽的颜色”指什么的颜色? 明确:“美丽”是本文的主线,既指发现的“镭”的颜色的美丽。同时,“美丽”还是居里夫人端庄形象的象征,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着、淡薄名利、刚毅顽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的象征。“美丽的颜色”不仅指镭的颜色,还指居里夫妇美好的人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中的富有表现力词句,让学生体会到“美丽的颜色”的深层含义是指“居里夫妇美好的人格”。

五、再读课文,了解传记的特点

本文在叙述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进一步增强了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这与人物传记最大的特点——真实性是相吻合的。同时,这些笔录也直接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行文更加生动。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笔录,体会笔录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传记的特点。

六、拓展阅读,升华美丽人格

阅读《我的信念》中的一段话,再次体会居里夫人美丽的人格。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延伸阅读《我的信念》,让学生深入认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七、课堂小结,分享居里夫人的名言。

人类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对于这种人说来,无私地发展一种事业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们不可能去关心他们个人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设计意图】再次分享居里夫人的名言,让学生学习居里夫人美丽的人格。

八、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居里夫人传》 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 ↘ 艾夫·居里

温馨的期待 ↖

↗ 热爱科学 神秘的确信

人格 →

痴迷科学 情不自禁的惊喜

↘ 献身科学

传记:真实性、典型性、生动性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传记,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及体会到传记真实、生动的特点。本文的真实性体现在文中大量引用了居里夫人日记中的文字,让传记对象自己站出来说话,这种真实的感染力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这种引用的文章没用了,代之以生动的描写、叙述和抒情。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本文的生动性,必须聚焦文本的语言形式。这篇传记的题目是“美丽的颜色”,那么引导学生体会“美丽的颜色”的含义也是十分必要的。大部分同学读过之后就能说出其表层含义是指镭的颜色,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能说出它的深层含义。即使这样,学生也仅仅是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对于语文学习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言:“语文教学既然本质上就是语言教育,那么我上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是通过浮光掠影的阅读、一知半解的猜测,还是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于是,我从文题切入,首先品读20——26自然段。同学们很自然地能体会到“美丽的颜色”的浅层含义是指“镭的颜色”。此外,本部分集中体现了这篇传记语言的生动性的特点。

其次品读1-19自然段,因为这部分集中体现了居里夫妇的人格光辉。那么要让学生体会到“美丽的颜色”的深层含义是指“居里夫妇美好的人格”,我就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中的富有表现力词句。而且这部分的语言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又体现了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篇8:《当颜色被禁止的时候》教学

师:班主任让大家必须穿校服?你们怎么想?为什么有很多同学不愿意?

生1:统一穿校服, 有利于培养大家的团队精神, 突出学校的整体形象, 增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

生2:我认为学校不应该要求学生每天穿校服, 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穿服装的自由。我们也在乎自己的形象, 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是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需要。

【意图:通过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穿校服”话题, 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交流场”。】

二、整体回顾, 抓梗概

师:我们都看过这本书了, 你发现封底的一段话了吗?自由读,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封底的文字:“一个彩色的国家永远是一个幸福的国家。”老总统说。但是新的总统呢?他权力欲极强, 爱虚荣, 想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占为己有。任何人都不许穿华丽的服装, 一切都要变成灰色。房屋涂成了灰的, 盛开的鲜花被拔掉。“从今天开始, ”他说, “要禁止所有的颜色。”没人再敢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就好像所有的墙都有耳朵似的。总统唯一不能摧毁的就是彩虹了。似乎只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件事:一个巫婆。她是一个聪明的老女人

生:我发现这段话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意图:通过封底一段话的阅读, 让学生懂得:阅读, 要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梗概。】

三、讨论话题, 悟哲理

话题一:一个彩色的国家永远是一个幸福的国家。

师:这句话是老总统说的。为什么彩色的国家是幸福的国家?请再看看图画书的1到4页, 读读文字, 看看图, 谈谈感受。

生1:彩色的国家是幸福的, 人们是自由快乐、充满活力的。

生2:总统来到百姓中间, 把百姓当作朋友。彩色的国家是平等的国家。

生3:彩色的国家是快乐的国家, 和谐的国家, 人们的心情是彩色的, 快乐的。

【意图:彩色的国家为什么永远是一个幸福的国家?让学生阅读相关语段交流, 让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正内涵———自由、快乐、平等、幸福、和谐显现出来, 让学生从原汁原味的话与画中触摸到“彩色”的真正内核。】

师:类似的话, 新总统也说过:“一个彩色的国家是一个幸福的国家, 但除了我之外, 不允许任何人幸福!”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他很自私, 只允许自己幸福, 不允许别人幸福。

师:人们叫他———独裁者。让我们继续读书, 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独裁者的, 画家是如何画独裁者的。

生1:作者是围绕“他权力欲望强, 爱虚荣, 阴险狡猾……想把所有美丽的东西都占为己有。”这句话展开对“独裁者”的描写的。

生2:节日全部自己定。独裁者的节日, 却是老百姓的难日。

生3:独裁者的幸福是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之上的。

师:请大家看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生:那幅图让我很压抑。

师: (出示句子) 大家的眼中除了黑色和灰色, 就是灰色和黑色。后半句不是重复多余的吗?

生:作者是强调颜色被禁止后的单调。

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马车?

生:那是对比手法, 独裁者的马车越豪华, 显示老百姓的生活色彩越单调。

【意图:图画书阅读不仅是读懂故事, 更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经意地点拨不仅让学生加深对语段的理解, 还能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

师:他禁止的仅仅是颜色吗?还有哪些内容吸引了你?

生1:他禁止的是人们的思想。

生2:图上最吸引我的是那嘴巴里的监狱, 画家用夸张手法画出了一张扭曲的脸:眉毛、脸蛋、下巴都拧在一起, 简直不像人, 而是一个魔鬼。

生3:引起我注意的是奖章。本来是总统给臣民颁发奖章, 独裁者却给自己颁发那么多的奖章。他心里只有自己。

生4:他禁止的是人们的行动。

师: (出示图) 墙上的耳朵你看到了吗?这是一双倾听的耳朵吗? (窃听) 如果你被这双耳朵窃听, 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1:我会感到难受。

生2:我不敢说话了, 会感到不自由。

师:这就是那堵高墙, 你还看到了什么? (偷看的眼睛) 如果你处在这双眼睛下, 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1:我会感到紧张、压抑、浑身不自在。

生2:我觉得禁止颜色的国家是禁止了自由、快乐、行动、幸福的国家, 是一个痛苦的国家。

【意图:学生掌握图画书阅读的基本方法:阅读文字、画面,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感受独裁者的丑恶嘴脸和人们的痛苦内心。】

话题二:他唯一不能禁止的是彩虹。

师:他的禁止命令完全成功了吗?

生:没有, 他唯一不能禁止的是彩虹。

师: (出示彩虹图) 为什么彩虹的颜色无法被禁止?

生1:彩虹在天上, 它不受任何人的控制。

师:这是作家最有智慧的地方, 利用“彩虹”无法禁止的特点, 让故事发生转折———老女人出现了!

【意图:书中作者最高的智慧点, 教者应该让其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话题三:老女人的智慧。

师:请大家再读下面的故事, 你认为老女人智慧在哪儿?

生1:她终生收集药草, 研究它们的功效。只有她知道怎样使总统的眼睛变得黯淡。

师:她不是巫师, 而是一位科学家。

生2:她“笑了笑”“平静地说”说明她胸有成竹, 丝毫不惧怕新总统的淫威。

师:她不是巫师, 而是人们的救世主, 她让颜色重新回到了人间。《当颜色被禁止的时候》是一本很好玩、很有意思, 也的确是很有哲理的图画书。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智者”, 想想书中的其他人“智”在哪里?任选一个来说一说。

生1:老总统“智”在一心与臣民分享快乐, 为老百姓谋福利, 这种幸福是永远的, 他受到人们的爱戴、敬仰。

生2:老总统的臣民“智”在与老总统共处, 共同享受幸福。

生3:独裁者的臣民“智”在“迎合”独裁者, 因为说真话会坐牢, 所以他们不说、不敢说。

生4:最后新选的那位总统顺应民意, 和人民一起把独裁者和迎合者赶出国门。

四、深入思考, 写彩色

师:大师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哲理, 它是那样美妙, 那么自然亲切地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想一想, 作者只是在写遥远的总统的故事吗?我们的生活中有“新总统”“老总统”“老女人”吗?

生1:有。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总统”, 当我们和大家一起追求自由、幸福时, 我们就是“老总统”;当我们自私, 只为自己着想, 让别人一味执行自己的想法时就是那位“独裁的总统”。我希望自己成为智慧的“老女人”。

生2:这样的故事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就像课前我们谈到的穿校服的事, 为了管理方便而一味让学生穿校服的老师是不是也是那位“新总统”呢?我们不能一直穿校服, 可以在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时穿校服, 平时穿自己喜欢的衣服。

师:你现在就是一位“智慧的老女人”。作者的智慧在于他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编写一个故事表达出来。我们生活中这样的问题有很多, 但你想到这样写了吗?我们可以说:彩色的课堂是幸福的课堂, 彩色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 彩色的学校是一个幸福的学校。你能否学学大师, 自己也来编一个故事呢?

上一篇:关于物业公司消防演练程序11下一篇:平安创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