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赏析

2024-04-09

鱼我所欲也赏析(通用8篇)

篇1:鱼我所欲也赏析

一、分析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二、问题探究

A、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1. 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

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 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6. 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7.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

“义”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

9. 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

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鱼我所欲也的课后题答案

2.鱼我所欲也逐句翻译

3.鱼我所欲也原文注音

4.《鱼我所欲也》疑难字词注释

5.《鱼我所欲也》复习纲领

6.《鱼我所欲也》重点内容识记

7.《鱼我所欲也》读后感范文精选

8.高中语文鱼我所欲也的复习题

9.鱼我所欲也 作者简介

10.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整理

篇2:鱼我所欲也赏析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鱼我所欲也翻译赏析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翻译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鱼我所欲也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正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篇3:鱼我所欲也赏析

一、言辞之美

《鱼我所欲也》气势磅礴, 感情激昂, 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 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从修辞的角度讲, 孟子喜欢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 使文章如长江大河, 滔滔不绝。其表现有二:1、语句排比而起, 连贯成篇。如:“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把它分成三个排比句, 加强了气势, 增强了感情, 显示了作者的义正词严和理直气壮。2、口若悬河, 列尽事理, 千言不穷。如在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后, 孟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其一,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欲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用两两相对的句式, 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其二,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用相互应衬兼反问的句式, 从反面论证在二者不可得兼的同时应该舍生取义。行文中铿镪顿挫的节奏, 整齐的句式, 读来朗朗上口, 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三, “由是则生而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用整散结合的句式, 从客观事实进行论证, 有一种鲜明的节奏性和优美的音乐感, 使人受到感染, 受到启迪。

善譬巧喻是文章语言艺术的另一显著特点。孟子善于用比喻来表达他的观点意见, 既有高度的艺术性, 又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以生活常理设喻, 精辟得当, 一语中的, 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 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逻辑之美

篇4:鱼我所欲也

美味,含脂低,高蛋白,营养高,新鲜,适合男女老少,且简单易做。下班时买一尾,让摊贩杀好,回来清蒸,淋一点蒸鱼豉油,立刻就是一道好菜。不吃饭也可以,吃完清洁一个盘子即可,不用准备很多东西。当然,也有做法极其复杂的,要看你的心情。

小时候家里几乎年年月月吃鱼,因为我的家乡乃是一个水做的城市。不仅近海,河就有三条,且湖泊无数。我经常在水边望着水草和游鱼发呆,有小朋友拿棍子去水里打鱼,那个时候鱼多而傻,经常有所斩获。海里的鱼是渔夫开着渔船打来的,早上倾泻在菜市场的摊位上甚至地上让人采购,便宜得从不珍惜。

吃了那么多年,却还是吃不腻。

鱼往往是刺越多肉就越鲜美。海鱼多是蒜瓣肉,然则海鱼没有河鱼那么鲜。所以古往今来,河鱼多清品,海鱼多厚味。川式的鱼肉做法,鱼的鲜混合花椒和辣椒的香,竟然十分相宜。椒盐或者红烧一盘带鱼,配雪白米饭,加一杯清新绿茶,是不是老百姓最好的一顿晚餐呢?

篇末奉献一个酥锅鱼,是无论帝王将相吃了都不会忘的一种做法。取一个深口的大肚砂锅,底层摆一层排骨(骨头即可,不要有肉),放一层小鱼(大约巴掌大小的那种河鱼),放一层葱,放一层海带结,再放一层鱼、一层葱,以此类推,然后倒入比较多的醋、酱油、油、糖,盖上盖子,放在灶上小火焖几个小时,打开盖子,热吃凉吃都没问题。趁热取一条,夹在白馒头里吃,骨头都几乎化了,而鱼肉羼杂了葱和海带的香气,简直令人酥软。也许这就是酥锅鱼的本意。

现代人啊,请忘记熊掌,让美味的鱼肉走上你的餐桌。

PS:当当网可以购买到《美食堂》畅销书《鱼我所欲也》和其他系列。

篇5:《鱼我所欲也》文学赏析及主旨

文学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正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作品原文

篇6:鱼我所欲也赏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1)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2)鱼,我所欲也:鱼是我喜欢的东西。欲,想要,喜欢。

(3)熊掌:熊的脚掌,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食品。

(4)二者不可得兼: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可得,同义词复用,能。兼,同时得到。

(5)者也:语气词复用,与“也”相同。

(6)生,亦我所欲也:生命是我需要的。亦,这里同“固”,本来。

(7)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8)舍生而取义者也:(我宁愿)舍弃生命而去求得义。而,连词,并列关系。

(9)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者,“所欲”是主语,“有”是谓语,“甚于生者”是宾语。于,介词,比。

(10)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干苟且偷生(的事)。苟得,苟且偷生的意思。

(11)死亦我所恶:死本来是我厌恶的。恶,讨厌,不喜欢。

(12)故患有所不避也:所以,祸害中有我不该躲避的。患,祸害。有所不避,有不该躲避的祸害。所,代“不避”的祸害。辟,通“避”,躲避。

(1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人们所喜欢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如使,假如,假使。之,结构助词,的。

(14)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么一切能够求生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人、事、物),这里是……的手段。

(1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假使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莫,否定副词,没有。

(16)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那么一切可以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呢?则,连词,表承接,就,那么。

(1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由,介词,用。是,近指代词,这。

(1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是故,由此。

(19)所恶有甚于死者:所厌恶的有胜过死亡的。

(2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非独,不仅。

(21)与贤者能勿丧耳:只是有道德的人丧失这种信念罢了。耳,而已。

(22)一箪(dān)食:一筐饭。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3)一豆羹(gēng):一碗汤菜。豆,古代盛羹汤的器皿,形似高脚盘。羹,用肉或菜做成的带汤的食物。

(24)弗(fú):不。

(25)呼尔而与之:如果吆喝着施舍给人家。呼尔,吆喝的样子。尔,为副词词尾。之,泛指“与”的对象,译作“人家”。

(26)蹴(cù)尔而与之:如果用脚踢着让人家来取。蹴尔,用脚踢的样子。踢。

(27)乞人不屑也:即使是乞丐也不屑接受。不屑,瞧不起。

(2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它合不合礼义就去接受它。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钟,古量器,六石四斗为一钟,这里极言其多。不辨礼义,即“不辨以礼义”,不按礼义来分别。

(29)万钟于我何加焉: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加,增益,这里指所获得的益处。焉,语气词。

(30)为宫室之美:为了自己住宅的华美。宫室,住宅,上古宫与室同义。

(31)妻妾(qiè)之奉:妻妾的侍奉。妻妾,正妻和小老婆。

(32)所识穷乏者得我欤(yú):(为了我)结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所,起指示作用。穷乏,贫困,贫苦。乏,缺少钱财。得,通“德”,名词作动词,感激。德我,认为我有恩惠。欤,助词,表示疑问。

(33)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情愿牺牲生命也不接受。乡,通“向”,从前。为,肯,情愿。

(34)为:动词,接受。

(35)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作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是,这些。亦,加强语气,无义。已,停止,结束。

(36)本心:指舍生取义。

相关试题及答案

一: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本文先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从正面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舍生取义”毕竟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行为,孟子认为“舍生取义”的前提是“二者不可得兼”;如果生和义可以同时兼得的时候,孟子认为则应该“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文中体现了孟子“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说。

[答]①比喻论证例。如: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的作用是论证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的事例比喻守义不辱。②对比论证。如: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向合今对比。③举例论证。如:一箪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论证以嗟来之食为羞。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从反面论证丧失其心。

4.怎样评价孟子的把道义看成人心所固有的的观点?

[答]这是唯心主义先验论,这是不可取的,但他认为为了道义而舍生是有道理的。

5.课文中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6.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答]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9.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答]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10.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答]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11.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二: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

(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4.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

15.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2.(2分)(1)通“德”,感激。(2)天性,天良。

13.(4分)(1)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4.(2分)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15.(2分)答题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言之有理即可)

三: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避(2)丧(3)皆(4)患

2.本段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接着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证这个论点。

3.你能说说文中“舍生取义”的“义”与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限定50字以内)

4.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欲有甚于生,故不为苟得也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由是则生而不用也/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蹴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C.所恶有甚于死者/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6.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是心”具体指的是什么?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故患有所不避也/且人患志之不立

C.非独患者有是心也/是进亦忧,退亦忧

D.同舍生皆被绮绣/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8.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1)选段中,作者将______比作鱼,将______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___________。

(2)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处的“大丈夫”与文段中的“_________”这个词意义相同。

9.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

贤者:_________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出自该文的成语是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

11.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避(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

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已的修养)

1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而取义”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阐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

D.文中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13.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1.(1)躲避。(2)丧失。(3)都。(4)祸患,灾难

2.生,亦……取义者也 正反对比论证

3.孟子的“义”指的是大义它事关人民,民族国家的利益(或是与进步的,正义的事业有关的仁义),而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有关的江湖义气(或只着眼于个人和小团体的无原则的私利)。

4.(1)(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会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2)(我)所喜欢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敢做苟且偷生的事。

(3)由此可见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5.A

6.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7.C

8.(1)生,义,舍生取义

(2)贤者

9.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文天祥:“人生自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10.舍生取义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

11.D

12.A

1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赏析: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告子上》,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什么是“义”呢?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是怎样提出和论证他的主张呢?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呢?孟子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以上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不过,上面的论证只是讲道理。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可见,孟子写这段话是有根据的。“所恶有甚于死者”,当面忍受别人的侮辱比死亡更令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篇7:品析《鱼我所欲也》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舍生取义”,那么你知道它的由来吗?它对你的人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孟子一起去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一、论证多样,情真意切

为了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加透彻,孟子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文章一开头就先设喻,“生与义”就如同“鱼和熊掌”一样,假如两者不可兼得时,我们的`正确选择是什么?由此作者摆出自己的论点,即“舍生取义”。接着,作者进一步推理,强调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东西,但并没有直接点明是“义”,又从反面进行假设推理,强调“义”的存在,这样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层层推进,升华主题。

第二部分作者举例说明义重于生──“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又说明义是普遍存在的,舍生取义,才是人的本心;第三部分则是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能使人丧失本心,见利忘“义”,作者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告诉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义”放在首位,做到“舍生取义”。

二、语言精练,句式多变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我们可以充分体会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语言精练。作者开始便采用形象的比喻,吸引读者的视线,这样讲述的道理显得生动而不枯燥,让人更易于接受。当作者对“向为身死而不受”的人,现在却接受了“万钟”厚禄的原因进行具体说明时,采用了排比,增强了语势。另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变换的句式,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是非明确,态度鲜明,并有多个问句渗透文中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增强了说服力。

学了这篇文章,我们又一次感受到孟子的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篇8:有生之年,爱我所爱,做我所做

这是我这几年来最悲伤的日子吧。老师的突然离去,我始料不及。我一直以为自己有时间,一直想不能对不起老师的声名,想等做好了准备、有成绩了就会去探望老师。可是,这永远成了我的遗憾,无法弥补……

和老师的最后一次见面是今天上午。病房中远远地望着老师,觉得他只是生了场病而已,我还有机会再聆听他的教诲。

从医院回到家,我突然觉得不能自抑,脑海中闪现的是老师与我的每一次交谈的场景。老师身体单薄,现在竟然要跟病魔做斗争,我流泪祈祷。

第一次,刚读研,给老师写邮件,表达想去北京的意愿,本以为日理万机的他不会回复,然而他亲自打来电话,言谈亲切,像父亲般温暖,并帮我安排好了去处。

第二次,与老师见面,在他成都的家。老师一双布鞋,他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挎着菜篮自己出去买菜,亲切地喊他小文,很温馨的一家。

第三次,在老师办公室,他要求我们做科学要有严谨的态度。

最近一次见面,在2007年的中秋。我硕士毕业刚刚工作,工作不理想,在忐忑中去看望老师。老师为我解惑,让我认真对待每一份事业,并邀请我去参加成电老师的论坛。我终因不自信没有参加,从那以后,我再没勇气去看望老师。

之后不久,师兄说,老师走了……我已泣不成声,于我而言。老师如同父亲。老师,对不起,老师,您走好。

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您的学生,也愿意做您女儿。即使没有来生,我也会在今生,竭尽全力爱我所爱的人,做我想做的事。我不会再退缩,老师,这是您对我的教导,谢谢您!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复习题纲下一篇:体育运动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