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中的虚词

2024-05-07

《鱼我所欲也》中的虚词(共10篇)

篇1:《鱼我所欲也》中的虚词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者也:语气词复用,与“也”意思相同.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莫:副词,没有.

死亦我所恶 亦:副词,与前有所不同,这里是“固然”“本来”的意思.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同意复用的假设连词,“假使”的意思.

贤者能勿丧耳 勿:副词,不.

呼尔而与之 尔:语气助词.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介词,后面带三个并列短语.

所:起指示作用.与:通“欤”,语气助词.

篇2:《鱼我所欲也》中的虚词

A、表判断(肯定,用于描述景物,介绍人名)B、表陈述(解释)

C、表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1、环滁皆山也(助词,表判断)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助词,表判断)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助词,表判断)

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助词,表判断)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助词,表判断)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助词,表陈述)

7、故自号醉翁也(助词,表陈述)

8、在乎山水之间也(表感叹)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助词,表陈述)

10、山间之朝暮也(助词,表判断

11、山间之四时也.(助词,表判断)

12、而乐亦无穷也(表感叹)

13、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助词,表判断)

14、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表陈述)

15、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助词,表判断)

16、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助词,表判断)

17、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助词,表陈述)

18、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助词,表判断)

19、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助词,表判断)

2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感叹)

2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助词,表判断)

《醉翁亭记》中而的用法多种多样,“而”的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并列)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承接)

3.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递进)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承接)

5.日出而林霏开(承接)6.云归而岩穴暝(承接)

7.野芳发而幽香(承接)8.佳木秀而繁阴(承接)

9.水落而石出者(承接)10.朝而往(修饰)

11.暮而归(修饰)1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承接)

13.往来而不绝者(修饰)14.临溪而渔(修饰)

15.溪深而鱼肥(并列)16.泉香而酒冽(并列)

17.杂然而前陈者(修饰)18.起坐而喧哗者(并列)

19.已而夕阳在山(承接)2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承接)

2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承接)2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转折)(转折)

2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承接)(转折)

3、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代词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连词

篇3:英语写作中的常见虚词失误分析

英语写作能力是外语教学中强调的一项核心技能, 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颇具规模, 主要集中在4个领域:a.二语写作过程研究;b.二语写作结果研究;c.二语写作环境研究;d.二语写作教学研究。错误分析作为二语写作结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多年来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出发, 错误是将二语习得者习得的语言与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 进行比较, 从语法性 (grammatically) , 可接受性 (acceptability) , 正确性 (correctness) , 和适宜性 (felicity) 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得到的结论。

在我国二语写作研究发现, 中国学生英语作文在词汇使用上, 表现出以下特征:英语写作主要依靠低级词汇, 高级词使用较少。冠词的错误率较高, 第二人称代词、语篇虚词、连接词和形容词的使用存在过度现象, 而在Because引导的状语从句, 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和that引导的动词宾语从句, 以及说服动词的使用上存在使用不足的情况 (王立菲, 2005) 。从中不难看出, 在各种错误中, 虚词使用失误在失误总量中占有相当比重, 并且导致虚词使用失误的原因又很复杂。集中围绕英语写作中常见虚词使用失误展开论述, 分析了失误的类型和可能导致失误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对二语写作教学提出了几点简单建议。

2 常见虚词失误类型

英语中词汇按其表达的意义, 分为语法词 (grammatical words) 和词汇词 (lexical words) 两大类。语法词是指相对词汇词而言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而更多的是用来连接句子中的各种成分, 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因此被称之为虚词或功能词 (functional words) 。常用的功能词有冠词、介词、代词和连词, 此类词的数量较少并且稳定, 所以也被称之为闭类词 (closed-class words) 。

在最初接触英语的几年里, 学习者都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里碰到了绝大部分的功能词, 而且在言语产生中学习使用它们。但是接触这些功能词的频率虽然很高, 中国英语学习者始终觉得它们难以掌握。其根本原因是功能词的主要意义是功能性的, 结构性的。它们在语篇中起着一种黏合词语的作用。而从认知的角度看, 学习者在掌握一种新的语言时, 往往要依赖于意义。意义越不确切的语言现象, 学习者掌握起来就越感到困难。

2.1 缺词型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大都从概念出发, 在形成表述内容阶段, 60%的内容由母语生成, 然后找相应的表达方法。所以缺词最多的是功能词, 特别是限定词 (冠词) , 介词。据初步统计, “英语写作中因冠词的缺省而导致的失误占省略型失误的60%左右, 且多集中在定冠词的缺省上, 代词、连词、介词等结构词的省略占24%左右” (桂诗春, 2003:176) 。

冠词缺失:

例a和b中缺省定冠词the, c和d中缺省不定冠词a。

介词的缺失:

例a、b、c和d中缺失的介词分别为:with, out, over和of。

关系代词的缺失:

例a、b、c和d中缺失的介词分别为:what, we, how和who。

连词的缺失:

例a、b、c和d中缺失的连词分别为:and, or, though和because。

2.2 冗余型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写作中反映出来的冗余型失误占失误总数的3.28%, 在冗余型失误中2/3的失误表现在连词、介词、冠词和代词等结构词上 (杨惠中, 2005:108) 。

冠词冗余:

介词冗余:

关系代词冗余:

连词冗余:

2.3 替代型

替代失误就是用错词, 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种失误在一定上下文中从语法角度看是正确的, 但在语义上却讲不通, 在个别情况下, 情况相反。虚词的替代失误与错误概念的形成以及汉语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有关。

介词替代失误:

例a、b、c和d中应该使用的介词分别为:in, as, on和in。

关系代词替代失误:

例a中, 主语应该由It担当。英语和汉语的反身代词在用法上有所不同。英语中的反身代词仅做动词和少数介词的宾语, 有时也做名词和代词的同位语, 不能单独做主语。在汉语中, 反身代词既可做宾语也可做主语。例b中, 修饰change的应该是形容词no而不是nothing。例c中, 从语义判断, 这是一个as引导的非限定型定语从句, 关系代词as指代的是后句的整个内容, 所以使用代词it欠妥。例d中代词it指代不明。

连词替代失误:

例a中的because of应该为because, 因为在此只有because才能引导从句。例b中, 前后两句的关系不直接, 后句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外面的世界对我们 (学生) 非常重要, 而是为读者提供了相关的额外信息, 所以可以考虑换为since或for。例c中的and应替换为but: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例d中的but前后分句之间是增补关系, 因此可以考虑换为and。

3 虚词失误的原因

笼统地讲, 造成上述虚词失误的既有语言应用 (performance) 方面的原因也有语言能力 (competence) 方面的原因。前者主要是因为语言习得者在使用语言中由于语言处理的原因 (例如记忆不清楚, 运用时不小心) 或使用交际策略 (回避策略) 所犯的错误, 这些错误经人指出或经二语习得者自行检查后, 可以改正过来。这类错误也常被称之为失检型错误 (mistakes) 。后者是指二语习得者不具备相关的语言知识或能力而导致的错误, 通常不能自行改正。这类错误被称之为失误型错误 (errors) (杨惠中, 2005:1) 。具体来讲, 错误根源可能属心理语言学范畴, 涉及第二语言知识系统的性质和学习者在语言生成和使用方面遇到的困难。

3.1 中间语的不完整性

上述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虚词失误是将中国学生习得的语言与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 进行综合衡量、比较得到的。学生在这里使用的英语既不是汉语的直接翻译, 又不是将来要学好的目标语, 而是处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过度性语言, 即中间语 (interlanguage) 。这种中间语不是任意的, 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则自成系统, 具有自己的特征。写作是学习者构造中间语, 理解规则, 运用规则, 在有限的规则中生成和理解无限的句子的过程。而中间语对目标语规则习得的不完整性就必然导致错误, 当然这种不完整性会随着中间语水平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和递减的趋势。

以冠词的缺失, 冗余和替代失误为例。英语中仅有两个冠词: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尽管这是英语中数量最少的词类, 其使用频率却很高。其使用和所指的概念关系密切。在表示限定概念时, 不定冠词a/an通常含有泛指意义, 而定冠词the具有特指意义。不定冠词 (a/an) 的使用规则:在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之前使用。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明确哪些名词可数或不可数, 哪些名词在何种意义时可数或不可数, 哪些名词在特定情况下应该省略不定冠词, 哪些不可数名词有时又有单数形式却并非易事。另外, 英语中还有一种和冠词相关的现象:零冠词, 即名词短语中冠词意义却无须使用冠词的情况, 这使得冠词的用法更令人难以捉摸。可见, 冠词的使用与否和使用哪一个冠词取决于四个因素:a.名词的性质;b.名词使用的语境;c.说话人对冠词功能及使用规律的掌握情况;d.说话人在言语表达时的选择趋向。在言语表达过程中, 对冠词使用规则的掌握稍有疏忽都会引起失误。而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间语中, 这部分能力是不完整的。

一些连词和介词的缺失, 冗余和替代失误也是, 由于中间语中此类词使用规则的不完整导致的。如:介词缺失例b、d和替代失误例d是因为固定词组只记住一部分或记忆有误。连词缺失例b前半句和后半句是隐含并列关系, 不该省去并列连词or。介词冗余例c是因为忽略了介词后面的anytime和anywhere的词性是副词。

然而, 就像James (1998:176) 所说:“Ignorance is the cause of all errors”。中间语的非完整性最终归因于二语习得者对目标语某方面的无知或知之甚少。由于此种原因产生的失误可以归结为语内错误 (intralingual errors) 。

3.2 生成策略失误

对母语在写作中的功能, 母语的参与量和母语影响的作用、路径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一大特点是依靠母语思维、母语思维参与二语写作的全过程, 并在二语写作中起着多重作用 (王立菲, 2005) 。字面翻译 (literal translation) 是母语通过直接路径参与二语写作的体现, 即学习者用母语生成概念, 然后将用母语生成的概念再逐字翻译成目标语, 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过程中 (尤其是初级水平英语学习者) 常采用的一种文本生成策略。

在虚词失误的例子中, 可以找到字面翻译生成策略的影子。

关系代词缺失例b、d逐字翻译为:

我们希望能于你们建立长久的业务关系。

这里的许多学生学习没有计划。

连词缺失例a和冗余例b逐字翻译为:

很难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虽然美国参与联合国军很重要, 但是不是必须的。

介词冗余例c、d逐字翻译为:

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找到淡水。

我们从几年前就开始学英语。

中国学生习惯了从汉语 (母语) 入手, 往往是一碰到生词或陌生的概念, 就急于找出其汉语意思 (即汉语翻译) , 然后, 当需要使用时, 又把汉语翻译成英语。这样, 就形成了二重翻译, 先是学习时的英译汉, 再是使用时的汉译英。众所周知,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原文与译文之间多少存在着差距, 而且, 有些语法特点和细微的语义差别是翻译所不能传达的。所以, 两次翻译就意味着对原义的两次改变, 这样很可能生成不恰当的英语表达。

3.3 英汉语言的差异

如果说, 字面翻译是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虚词失误的策略性原因, 那么英汉语言的差异则是操纵这一切的幕后黑手。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诸多不同, 英民族重理性, 重视逻辑思维, 而汉民族重悟性, 注重辨证思维 (刘红, 2005) 。这种思维上的差异也必然体现在与思维有密切关系的语言身上。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即常用各种形式手段 (如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和介词等) 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 注重显性接应, 注重结构完整, 注重以形显义。汉语造句采用意和法。即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 注重隐性连贯, 注重逻辑事理顺序, 注重内在意念、意义, 注重以神统形。因此, 汉语的形合手段比英语的少得多, 没有英语所常用的那些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 介词数量少, 大约只有30个, 句际间没有英语那么多的粘合剂。

关系代词缺失例b所示的关系代词we省略实际上是没有重复形式主语而导致的结构性失误。英语句子中嵌入的关系从句在结构上要求有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从句的主语必不可少, 这和关系从句通过后置的方式来修饰名词有关。在汉语中, 名词的修饰语无论是单一的词还是短语均放在该名词的前面。在这种情况下, 语义上相当于英语关系从句的短语是不需要形式主语的, 如“他是交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当这句话被译成英语后, “研究生”的修饰语“交通大学毕业的”就必须以从句的形式置于被修饰的“研究生”之后。如果把在翻译过程中修饰语位置的转换和结构的要求分开看, 英语中关系代词的省略失误可以说明中国学生仅仅注意到了汉英句子转换过程中修饰语的位置问题而忽视了英语后置关系从句的结构要求。

在关系代词省略的例c中, 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短语no matter时, 往往忽视后面应该跟一个wh-类的代词。这种普遍性失误是受了汉语“无论”一词用法的影响。汉语中的“无论”后面不一定非得通过一个疑问词来和其他句子成分衔接, 如可以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在连词冗余失误例b中, 中国学生使用though…but的错误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中文复句偏正结构特点, 学生在生成英文句时, 受到了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直接套用了母语的句式。同样, 学生还常常写出一些比较奇怪的连词搭配, 如:rather…but, no sooner than, too strong that (用来表达强调效果) , too strong that (用来表达递进关系) 。这些搭配对于中国人来讲, 可能不会造成太大的理解困难, 但对于西方人来说, 可能会莫名其妙, 造成逻辑混乱的印象。

4 结论

由于虚词是小词类,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都没有将它们列为重点, 然而从语言交际目标看, 虚词又起着构建大的语言单位的关键作用。语篇层面的逻辑意义理解和表达离开虚词很难达到交际的目的。从这个意义来讲, 虚词的研究和教学有特别的意义。从以上的分析和虚词失误归类讨论中,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此, 我们提出, 除了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外, 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虚词的教学和训练:a.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检索常见错误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分析、改错,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错误, 以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改正错误;b.坚持语境中的教学原则:虚词使用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语篇能力的提高, 而语篇能力又涉及到意义的选取和组织。但在句子以上层面上的意义组织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完成。教师在平时讲解课文时、分析阅读理解、操练写作时, 要重视语篇的分析, 从语义上的连贯和形式上的衔接入手, 向学生讲解一些语篇衔接连贯的知识, 培养学生识别和应用语标记的能力;c中英语言结构的对比会有一定的帮助:教师既要看到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又应看到它的正迁移作用, 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各个层面上对比分析, 解决外语教学中的“两张皮”问题, 让学生真正从认知上掌握英汉语言的差异;d.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展虚词教学:在进入到中级或高级水平时, 应考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增加复杂关系功能词的讲解和训练, 可以通过合并句子或短语的方式等教学。

摘要:针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虚词失误进行了分析, 对错误进行了归类, 并深入分析了导致错误的三种原因, 以此为基础, 对今后英语写作课教学提了一些简单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失误分析,英汉语言差异,生成策略

参考文献

[1]James, C.Language Transf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王立菲.我国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现状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

[3]桂诗春, 杨惠中.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杨惠中, 桂诗春, 杨达复.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刘红, 邓鹂鸣.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J].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报, 2005 (1)

篇4:奈曼方言中的虚词“来”

关键词:来 动态/时态助词 语气词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草原南端,南与辽宁省接壤,东与吉林省相邻,扼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奈曼方言属于北京官话中的朝峰小片。“来”在普通话中是趋向动词,而在奈曼方言中除了做动词外,还可以做虚词中的动态/时态助词和语气词。

一、动态/时态助词

王启龙先生根据汉语的语义功能把助词分为动态/时态助词、结构/关系助词、比况助词、数量/范围助词、替代/总括助词和语气助词六类。奈曼方言中的“来”可以作动态/时态助词。王启龙先生对动态/时态助词的说明与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对动态助词的说明基本一致。

(一)动态助词

太田辰夫认为:助词“来”是由动词“来”产生的。原来是做了某事来到现在场所的意思,后来“来”成了附加的,就把重点放在了过去曾做某事上了。“来”做动态助词时相当于“了”、“过”。

“‘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形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1]奈曼方言不说“了”,“来”就相当于动态助词“了”。如:

1.我在那儿干来两天就走了。

2.我在那儿呆来七天。

3.比原来胖来一圈儿。

例1和例2中的“来”字前面是动词,例3“来”字前面是形容词,“来”后面多是数量短语作补语。

“‘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2]奈曼方言中“来”也可以当动态助词“过”用。如:

4.这儿前些天冷来一阵儿。

5.他说来回家,可没说跟你一起回呀?

例4中“来”字前面是形容词,后面是数量短语,例5中“来”字前面是动词。“来” 后面不能带助词“的”,例如,“现在我才想起老师说过的话”,不能说成“现在我才想起老师说来的话”,只能说“现在我才想起老师说的话”。普通话中助词“了”和“过”有时可以互换,只是它们所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了”和“过”可以互换的地方都可以用“来”替换。

(二)时态助词

6.他来来你再交给他。

“来来”中第一个“来”是动词这里不讨论,第二个“来”是时态助词,这个时态助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时态助词“时”或“后”。奈曼方言在表示“来时”或“来后”的意思时除了说成“来来”,还可以说成“来前儿”。奈曼方言把表“时候”的意思都说成“前儿”。这里的“前儿”和没被儿化的“前”表义完全不同。“前儿”表示的时点,而时态助词“来”表示的是时段,即事情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其实“来”、“时”、“前儿”和“后”不仅可以表示时态义,还兼表假设义。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时间关系句往往含有条件关系,而且有些时间关系句兼有假设之意。”所以以上四个时态助词也可以叫假设助词。

二、语气词

语气词“来”产生于初唐,唐代已有大量使用。现在普通话中已不用这个语气词,只有个别地方方言中还有其存在。语气词“来”在奈曼方言中的使用具体情况如下:

(一)指明某种事实,说明某事或动作已经成为过去的存在

7.那事儿已经过去来,别提来。(表示请求、厌烦的语气)

8.我昨天去来。(对过去行为存在的确定)

9.我去过他家来。(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或完成某行为,这种行为有时会让别人感到惊讶)

10.他家东西可贵来,别去他家买。(带有主观上的强调、夸张)

11.昨天谁来来?(表疑问语气)

12.他姓啥来?(这里的“来”表疑问语气。有人认为它相当于“来着”,其实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来”表示由于对方插话从而使自己忘记了什么,希望得到对方的提醒,而“来着”并不表示希望得到对方的提醒,只是说话本人自问而已)

(二)表示要做某事

这里的“要做某事”表示“过去要做某事”和“将来要做某事”两种。

13.我想去找你来呢,你就来来。

这句话中划横线的两个“来”字都是语气词。第二个划线的“来”属于上面(一)中情况,这里只讨论第一个“来”字。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把“呢”分为三种语义加以解释。他认为“呢1”表示时态,“呢2”表示疑问,“呢3”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这里用的是“呢3”。语气词“来”、“呢3”连用表示过去要做某事,但它们没有语气的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去掉其中任意一个都不会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这也就是说“来”除了表示要做某事之外,还可以和“呢3”一样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这句话中表示出说话人带有一种夸张的语气,因为说话人心里到底想还是没想做某事只有其本人知道。“呢3”在奈曼方言中都读成[ni],“来”、“呢”放在一起正好押[i]韵,二者连用也是追求韵律感的需要。

14.你咋才来呀?我刚想去找你来呢?

后面这句话也是“来”、“呢3”两个语气词连用表示过去要做某事,但它们有语气的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呢3”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重点语气。如果这句话只用一个语气词“来”,那么它只简简单单表示过去要做某事,加上“呢”之后就能表示说话人对对方有一种不满情绪。

15.明天我就能回家来!

“来”表示将要做某事。

由例11、例12、例13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过去”、“将来”距“现在”的时间是短暂的,由“刚”、“就”可以看出来。

(三)假设发生的情况

这里的“假设”包括“假设过去发生的情况”和“假设将来发生的情况”两种。

16.假如当初我跟他走来,你回咋办啊?(假设过去发生的情况)

17.假如将来我跟他结婚来,你会参加我们的婚礼吗?(假设将来发生的情况)

(四)提醒、催促别人

18.走来走来,他们都等着你呢!

19.起床来,一会儿迟到啦!

(五)表感叹语气

20.这天儿真是太好来!

21.你也太笨来!

22.那孩子也忒笨来!

“来”用来表感叹语气时,只能用在带有“忒”和“太”的感叹句中。因为“忒”、“太”的韵尾是[i],“来”的韵尾也是[i],这也是追求韵律感的需要。奈曼方言用“忒”的感叹句中,“忒”和“太”可以互换使用。

(六)“来”用于否定句中

23.我今天不去来,明天再去。

24.把这些东西拿着吧!——不来不来。

例23“来”字用在动词后面,例24直接用在否定副词后面,“不来”其实是在“不”和“来”之间省略了动词“拿”,这是语言经济原则驱动下的省略。

(七)表示新情况的出现

25.下雨来,明天再走吧!

三、奈曼方言中大量使用虚词“来”的原因

奈曼方言中大量使用虚词“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古代用法的沿用,在古汉语中“来”就可以用作助词和语气词,所以在现在的一些地方方言中还有所保留。二是追求韵律感。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中认为舌位低的元音发音比较响亮,而在所有的单元音中a舌位最低,a和i组成前响复元音,在句中或句尾用“来”都会有一种韵律感。

注释:

[1][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第43页。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罗骥.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M].成都:巴蜀书社,2003.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江蓝生.近代汉语研究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王启龙.现代汉语助词及其再分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7]刘义青,劳丽蕊.句末助词“来(来着)”研究综述[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1).

[8]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赵玉红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116029)

篇5:《鱼我所欲也》中的虚词

近几年来年,文言虚词是安徽省每年高考的必考题。试卷均沿用往年惯例,有一半语句选自课本,另一半出自试卷,这降低了答题的难度。但对农村中学而言,文言虚词的教学依然有相当大的难度,在高考中不失分依然很难。文言虚词复习,必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熟透课内的文言文。为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能取得实效,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备考:

1、明确考纲要求,摸清考查趋势;

2、明了考核要点,找准复习的切入点;

3、全面系统归纳,整理备考知识。现作一一分析:

一、明确考纲要求,摸清考查趋势。

自1997年起,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明文规定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至今已明朗地规定为18个虚词。这几年考情契合考纲要求,提醒我们要重视考纲,既要全面复习又要突出重点虚词。纵观几年来各虚词的考查,我们发现有两大考查趋势:

一、“以”、“之”、“而”、“其”、“乃”、“为”、“于”、“则”是高频率出现的虚词。

二、选句有轮回现象,集中在必修上,兼顾选修。

二、明了考核要点,找准复习的切入口。

(1)考虚词用法及意义:

要求选出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这种考核提法占命题的绝大多数。在辨析时,要先看词性,再辨意思。因为词性异,意义异。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先辨其用法再辨意义,就可迅速筛选出正确答案。

(2)考虚词的常见义与特殊义

有关虚词的学习要求,《考试大纲》这么规定:能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中的用法”即常见用法,它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从2007年高考试题看,四川卷B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项“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乃”与“其”分别译为较特殊的“竟”和“一定”。其余虚词均为考常见用法常见义项。因此,复习应牵住常见用法常见义项这一牛鼻子,避免在冷僻难的用法义项上劳神费力。

(3)考查寻同析异两种题型

研析近几年高考真题,命题专家绝大多数选择辨别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这种寻同题型。虚词辨析不相同主要可分为词性同、意思异与词性异、意思异两大类型。

(4)考核选文与课文句子组合辨析

高考试卷均是选文与课文句子组合辨析。它一半出自课内,一半选自课外,以此考核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请看2012年安徽高考试卷,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遂发愤以卒

木欣欣以向荣 B.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乐山之上

D.既为方伯所

秦王为赵王击。分别出自《归去来兮辞》、《师说》、《赤壁赋》、《廉颇蔺相如列传》。因而,文言文复习必须紧紧抓实课文,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辨清熟悉语句中虚词的用法及义项。

三、全面系统归纳,整理备考知识

1、领悟语法知识,夯实理论基础

判别虚词的用法依赖于扎实的语法理论基础。有了这个前提,就可在第一时间里辨别出词性是否相同。如不懂语法,就会产生模棱两可、左右为难、难以定论之感,既费时又费力。有了这个理论指导,我们就能在具体的语句中划分出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就知晓充当这些句子成分的常见词性,就能依据虚词的位置辨别出其用法。总之,有了这个理性指导,辨别词性用法可事半功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梳理知识网络,归纳系统复习

充分利用参考书、课本,作常见虚词用法意义的归纳,从用法、意义、例句等方面作一个全方位的知识整理。在梳理中要突出虚词的常见用法及典型例句。如近六年高考出现频率最高的“以”字第一至六册中义项与例句的归纳: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及其他,今译为“拿、凭借、按照、用(凭)什么身份”。

典型例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若亡郑而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然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偿城恐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2)起提宾作用,今译为“把”

典型例句: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梅以曲为美。(《病梅馆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齐曰:必在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原因,今译为“因,由于”

典型例句: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爱公子财。(《信陵君窃符救赵》)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促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4)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和处所,今译为“在、从”。

典型例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自京师冒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今译为“和、与”。

典型例句:(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今译为“而”或不译。

典型例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2)表示承接关系,今译为“而”或不译

典型例句: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3)表示目的关系,今译为“而、来、用来、以致”。

典型例句: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4)表示因果关系,今译为“因为”。

典型例句: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同上)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同上)

(5)表示修饰关系,今译为“而”或不译。

典型例句: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以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精选复习习题,训练迁移运用能力。

可利用往年的高考真题,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应重视课后虚词的归纳练习,重视重点语句、小片断文言文翻译练习以提高辨析词性的能力,强化句式意识,强化依句析义意识。

4、归纳历年虚词的考点考句,避免无谓的失分。

篇6:《鱼我所欲也》中的虚词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备考之理解虚词在句子中的含义。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指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能够理解并加以解释说明,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些用法。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每组都有一个选自课本的用例,这就要求考生把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和课内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这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直接考查虚词的题目占主流,翻译题和其他题间接涉及虚词理解的也有不少。

知识梳理

一、了解常见虚词

1.掌握《考纲》要求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18个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补充掌握教材中常见的其他文言虚词,如: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遂、惟、已、矣、犹、哉、见……

3.关注一些双音节的虚词,如:得无、否则、何况、何其、然后、虽然、可以、由于、然则、已而……

二、熟悉虚词类型及用法

1.一词多类。一个虚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对此要分清用法及意义。如“之”: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与之俱出;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其中例①是动词,译为“往”;②是代词,译为“他”;③是助词,译为“的”;④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词多类多用的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所、哉等。

2.同类异形。这一类虚词在文言文中也较多,要注重积累和区分。如表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

3.特殊虚词。特殊虚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要注意分辨。①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尔(而已)。②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看最后一词的意义和用法。③古是两个单音词,今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可以”等。

备考方略

一、关注命题特点及趋势

1.虚词考查仍然是一个重点。2006年高考17套试卷中有12套试卷单独考查了虚词的用法,2007年高考18套试卷中有13套试卷单独考查了文言虚词,没有单独设题考查虚词的试卷,也在翻译题中考查了虚词的用法。2008年虚词单独命题仍是一个热点。

2.考查的范围以《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为主,兼顾考查了其他一些常见的虚词,都来自于高中语文课本要求掌握的虚词。如2007年高考中,“乃”、“因”、“其”、“以”在多套试卷中考查到了,而“咸”、“已”、“至”等考纲规定之外的常见虚词也考查到了,因此在备考中不仅要关注考纲中的18个虚词,还应注意这18个虚词之外的常见虚词。

3.考查形式上,仍是选择题,分值为3分,设题是在一组题目中对一个虚词同一词性不同意义用法的`辨析,一句是选文当中的,一句是课文中的。这些用法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具体语境和不同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

二、掌握解题方法

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在答题时一定要分清它是实词还是虚词。例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被创流血,至难也/碧水东流至此回

· ·

B.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若风之摇草木

· ·

C.百工维时,庶绩咸熙/少长咸集

D.明好恶以示之/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

·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高考辅导《文言备考之理解虚词在句子中的含义》。所考查的并没有局限于通常所说的18个常见虚词,但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正确答案是C项,句中两个加点的“咸”都是副词,译为“全、都”。其他三项,A项的两个“至”字,前者是虚词中的程度副词,译为“极,最”;后者是实词中的动词,译为“到”。B项的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前面的“刻肌肤, 皮革”;后者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的两个“以”字,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为“来”;后者是介词,译为“凭借”。

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因此,我们既要辨明它的词性和用法,更要辨明它的意义。例如2007年高考浙江卷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然后变风发乎情/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

B.定国且不我怨/臣死且不避

· ·

C.又以病止酒/梅以曲为美

· ·

D. 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

解析:答案是B项,“且”均为连词,译为“尚且”。A项第一句中的“乎”为介词,相当于“于”;第二句中的“乎”为介词,译为“比”。C项第一句中“以”为介词,译为“因为”;第二句中“以”为介词,译为“把”。D项第一句中“焉”为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第二句中“焉”为兼词,译为“于此”。

3.结合语境。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因为有些虚词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它的几个意义可能都可以用来翻译该句。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第9题C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C.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 ·

解析:都是连词,如果脱离语境,两个词都可以译为“可是、但是”,但我们结合前一句的语境分析,“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就可以判断第一句表承接,译为“那么”;第二个表转折,译为“可是”。

三、明确复习策略

1.课文是基础。我们复习时应在通读教材文言课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熟悉上述课文,力求字句过关,做到能准确理解,流畅翻译。

2.18个文言虚词是重点。《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列举了应该掌握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常见文言虚词,对于这些虚词均应亲自动手,下足工夫,,借助教材并参考有关工具书,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其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

3.练习是关键。复习时,适当做一些练习题是必要的,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提高判断能力和解题速度。所做练习题可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夯实基础性质的练习题,练习题的材料应是来源于课本;第二个层次是做迁移理解性质的练习题,搞课外文段阅读,题目可仿照高考试题编写,课外和课内相结合。

篇7:谈小学生作文中的虚词误用

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 对小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虚词方面的错误进行分析, 总结其中的规律,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将有助于小学生语言的规范, 对教师教学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生作文中虚词误用的几种情况

1. 不该用虚词而用了。

即根据句子的结构或意义不需要使用虚词的却用了, 结果使句子显得啰嗦、生硬, 甚至不能准确表达意义。如:

(1) 有一天, 在XY森林里新搬进两个居民是小白兔和“熊瞎子”。 (《小白兔智斗熊瞎子》) 句子中, 方位短语“XY森林里”本应作主语, 但在前面加了介词“在”, 成了介宾短语, 失去了作主语的资格, 应去掉。

(2) 我正在努力改掉了不认真听讲的坏毛病。 (《老师, 我想对您说》) 谓语前的时间副词“正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后面的时态助词“了”表示动作的实现, 二者意思矛盾, 不能在谓语前后同时使用, 应该去掉其中的一个。

2. 该用虚词而不用。

根据要表达的内容, 句子中应该使用某个虚词而没用, 造成句子各部分的关系不明确, 意思也不清楚。如:

(1) 一会儿放学了回到家我今天做的事记录下来。 (《日记》) 这应该是个“把”字句, “今天做的事”是记录的对象, 是动作的受事, “我”是动作的发出者, 是施事, 在施事和受事之间应加介词“把”。除缺少介词“把”之外, 这句话还缺少必要的标点。

(2) 有一次我过生日, 妈妈培养爱心, 就给我买了一只小乌龟。 (《可爱的小乌龟》) “培养爱心”是妈妈给我买小乌龟的目的, 应在前加上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了”, 句意才能表达清楚。

3. 该用这个虚词而用了另一个虚词。

这是指根据句子的意思, 本来该用虚词甲, 却用了虚词乙, 造成了所使用的虚词与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这首先包括一些同音虚词顽固性地错用, 最典型的就是三个结构助词“的”“得”“地”随意乱用。结构助词主要用来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的”是定语的标志, “地”是状语的标志, “得”是补语的标志, 各表示不同的结构关系。其中表示定语关系的“的”还可以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组成作用相当于名词的“的”字短语。为了增强语言的准确性, 避免歧义, 我们有必要学会分辨它们的用法。如:

(1) 我按着妈妈说地做, 把碗冲了一下。 (《我学会了洗碗》)

(2) 秋天, 真是一个丰收的好季节, 有许多食品, 人们忙的跑来跑去。 (《美丽的小山村》)

(3) 它刚说完, 风就呼呼的吹了两口气。我们统一穿着粉红色上衣精神抖擞的等待着。

介词“按着”后面只能接名词性结构, “地”应改为“的”, 构成“的”字短语, 和介词组合成介宾结构, 作谓语“做”的状语。例 (2) “跑来跑去”用在谓语“忙”的后面, 补充说明“忙”的情态, 应用助词“得”。例 (3) 两句都是用在谓语的前面, 应用状语的标志“地”。

除此之外, 虚词之间的混用还表现在其他虚词之间。该用这个虚词却用了另外一个, 这种情况是小学生整个虚词误用中最典型、出现得最频繁的一种。

(4) 小燕子在南方排着队飞回来了。 (《光彩夺目的春天》)

“回来”是一个趋向动词, 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 而“南方”是小燕子飞回的起点, 应用介词“从”。

(5) 有时候我用牛奶给它喝, 剩菜剩饭给它吃。 (《我家的小猫叫“小白”》) 他喜出望外地回来, 用一根缝衣针烧红, 弯成鱼钩。 (《金色的鱼钩》)

上面两句“用”都应改为“把”。前例“牛奶”是“喝”的受事, 后例“一根缝衣针”是“烧”的受事, 都是典型的“把”字结构。

(6) 但西瓜的价格很便宜, 而人们都爱吃。 (《西瓜》)

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关联词语用来表示分句和分句之间的结构、语义关系, 句子结构较为复杂, 对小学生来讲掌握起来更为困难, 频繁出现这方面的错误也是很正常的。

二、小学生作文中出现虚词误用的主要原因

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种种虚词误用, 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第一就是虚词本身的特点。前面我们说过, 虚词在汉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虚词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学习起来要比实词困难得多。虚词意义空灵, 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 只有语法意义, 在语言中不能单用, 只能依附在实词或语句上。每一类虚词有一定的共性, 但几乎每个虚词还具有自己突出的个性, 有自己的特殊用法, 学习起来应该一个一个地掌握。第二, 中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决定了他们的形象思维明显优于抽象思维, 这也决定了对本身就比较难于掌握的虚词学习起来更为困难。

三、对小学生出现虚词误用的对策

对于小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虚词运用方面的问题, 据我们了解, 目前主要有两种处理态度。

大多数教师持不予理会的态度, 他们认为汉语是小学生的母语, 学生们早已具备了这种语言的心理机制, 身处在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之中, 有大量的实践机会, 出现语言方面的错误只是特定年龄阶段出现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 语言和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问题自然就会消失。对此, 笔者不完全同意。虽然学习母语不能像学习外语一样, 主要靠围绕语言知识和规则进行反复、大量练习, 但是为了能够辨别语言表达的正误, 为了能够正确地、规范地运用语言, 还是需要懂一些必要的语言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第二学段小学生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况且, 这些问题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完全消失, 在成人高考作文中出现虚词误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也有少数教师对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用很严格的标准进行评判, 结果造成病句满天飞, 学生不敢再轻易开口, 而对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 进行过多的理性讲解, 大谈特谈每一个虚词的每一种用法, 反复地搞一些机械的字、词、句的训练, 使学生陷入文字游戏之中不能自拔。这种做法也是欠妥当的。的确, 青少年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出现不论实词还是虚词方面的错误, 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且一个阶段内一些语言错误消失了, 另一些语言错误又会出现。笔者不赞成对学生的错误“有错必纠”, 主张多从积极方面进行引导, 让学生能够随着语言技能水平的提高, 能自动地消灭自身的一部分语言错误。

篇8: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诗歌中的虚词对诗歌主旨的表达、情感的抒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宜忽视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比如杜甫的《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通过虚词“自”以及“空”的运用,渲染涂抹出情感层次,将自然美景同失落怅惘的情感对立起来,抒情效果极为突出。与台阶相映的草再碧也没有人欣赏,隔着树叶传过来的黄鹂的叫声再动听也没有人听。这不仅写出了诸葛亮死后的寂寞,表现了杜甫对一代伟人死后寂寥的不平,而且也间接地写出了杜甫自己当时的失落惆怅之感,他是由诸葛亮的身世想到自身的境遇,从而产生共鸣。再如他的《滕王亭子》中的“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一句,前句写墙外,后句写阁中,墙外景色依旧,还是当初的“竹色”;而阁中却不见当年的热闹,只有阵阵松声自响。经过两个虚词“犹”、“自”的点染,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流溢而出。

再看李商隐《柳》诗中的两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虚词为“已”“又”二字,它们不仅串联起前后两个意象“斜阳”与“蝉”,又深化了诗人对秋柳稀疏衰弱的悲叹之情。“已”“又”二字使诗句的嗟叹之意顿重,情亦转深。陆游《小园》诗中的两句“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陶诗”“微雨”“锄瓜”通过“未”“又”两个虚词串联起。卷何须终,随意翻读,起止由心,一个“未”字,诗人闲适之情顿显,“微雨锄瓜”紧承而来,一个“又”字,便将诗人惬意恬适的情怀活画出。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虚词在诗歌中作用突出,关系重大,切不可轻忽以对,漠然视之。它的作用,笔者认为,至少关系意境之氛围,关系情感之表达,关系主旨之体现。下面结合实例加以叙述。

一.虚词关系意境之氛围。虚词出现在诗歌之中,有助于深化意境氛围。如:高蟾的《金陵远望》:“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诗人高蟾于日暮时分登上了金陵城头,看到了“浮云归晚翠”“落日泛秋声”的情景。浮云向晚,落日斜照,暮山翠色深深,寒蝉凄恻声声,曾经的帝王之都在这样一派苍茫而浓重的暮色的包围之下,也同样显得暮气沉沉,萧条凄清。诗境暮色浓重,萧瑟颓败。而“曾”“犹”二虚词,则将这些情景带入更宏阔的背景之中,诗人并没有将这些景观放置于眼前的一时一地中,而是将之融入广袤的时空里:金陵城曾经伴着“浮云晚翠”,现在还叨陪着“落日秋声”,曾经现在,古今交织,六朝旧事,繁华几何,而今萧条不堪,一如往昔,“曾”“犹”二词使金陵城平添了几多道不尽的历史沧桑感,也加深了诗人对金陵城历久弥败的伤感之情。如果没有“曾”“犹”这两个虚词,诗境恐怕会单薄许多。

二.虚词关系情感之表达,有助于强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行人临发又开封”的虚词“又”字就强化了作者表达的情感:家书写成封好之际,似乎已经说完;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这“临发又开封”,与其说是为了补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这一“又”字很好地显示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三.虚词关系主旨之体现。有些诗歌甚至将主旨体现点倚重于虚词,细品虚词有助于我们体味情感,把握主旨。如:贾至《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诗的一、二句描写了一幅草木繁茂、桃李花开、生机盎然、明媚动人的美景。三、四句通过虚词“不为”、“偏能”,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怨春之情,诗人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之吹愁而去;不说自己因愁而百无聊赖,却反过来说春日惹恨,诗意委婉曲折。

以上看法或许不够成熟甚至有所偏颇,但虚词在诗词中俯拾皆是,大家在鉴赏古诗词时,若能把诗中提及的虚词认真地咀嚼一番,相信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篇9:《鱼我所欲也》中的虚词

关键词:翻译,理解,从心所欲,不越矩

对于“翻译是什么”,许均学者给出这样的定义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既然涉及到意义,就不能不提及理解。

任何翻译,都会经过理解和表达两个环节,而理解更具基础性,因为一个文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表达出来。

文本被创作出来,并不意味着完结,后续过程还包括读者(包括译者)对的阅读和理解。对于理解这个环节, 许钧学者主要提出“从心所欲”还是“不越矩”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心所欲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其阐释活动始于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杨武能指出译者是“最积极、最主动、最富于创造意识和钻研精神的读者”。[1]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时刻都应如萨特所指出的那样,“意识到自己既在揭示又在创造,在创造过程中进行揭示,在揭示过程中进行创造,确实不应该认为阅读是一项机械的行为,认为它像照相底板感光那样受符号的感应。”这就是说译者作为一名特殊读者,在理解过程中,要“从心所欲”,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2]

译者要“从心所欲”,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是字义复杂难解,字有种种不同方式的意义,一般包括直指的意义或字典的意义,上下文决定的意义,联想的意义,声音意义,历史沿革的意义和习惯于的意义。[3]因此,译者想要透彻领悟原文,就必须参透这几种意义,而对这几种意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辞典意义,要“从心所欲”,大胆“猜测”字词背后的意义,这样译出的文章才能真正达到“信”的维度而摆脱原文的“枷锁”。例如,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书名的翻译。“红”在中文中象征着吉祥,热烈和显贵,也有用来指代闺秀的。“楼”意味着达官贵人的府邸。由此一来“红楼”二字便可指代大家闺秀和她们的府邸。在《红楼梦》中,“红楼”二字意指宁荣二府,亦可指代整个封建王朝。“梦”表达出了人生如梦的意思,也预示着显贵悲惨命运和社会的腐败。[4]要将其中的意义翻译出来,译者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心所欲”。

二、“不越矩”

译者“从心所欲,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得去理解,他要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也就是“不越矩”。自由总是与限制相伴产生,谈及权利,意味着责任,而强调自由,也同样意味着限制。[5]这些限制条件,主要包括“原作”“作者意图”、“文体风格”等等。

谈起翻译,自古“忠实”二字就被摆在显眼的位置。无论怎么译者怎么“从心所欲”地去理解原作,但是始终不能偏离原作的框架,天马行空得想象,否则那就不是翻译,而成了创作。原作与译者的思绪就好像放风筝,不管风筝飘得多高多远,始终有一跟线在约束着它。翻译不同于抽象画派,脱离自然,完全“从心所欲”。

原文作者写作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意图,文本总是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如《报仁安书》中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作为译者的读者在理解原文时必须尊重作者的意图,不能在“从心所欲”中随意歪曲作者的意图。

文体风格是理解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译者的读者在理解原文时,只有区别不同的文体,才能对文本作出正确的理解。在文学语言中,不仅各类各体并存,而且作家们经常利用不同语类,文体的转换与对照来达成特殊艺术效果。[6]译者试图诠释原文的时候,要注意原文的文体风格,不能带着小说的标准去理解诗,当然也不能带着诗的标准去理解散文。用诗意去解诗,才能有对“唯草木之零落兮,恐没人之迟暮”的 :

I thought on the things growing,on the fall of their leaves,feared for the fairest,her drawing towards dark.

篇10:试说虚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张力

一、迈向深入深处

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这一首名作,学生对其中的爱国情怀十分清楚明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继续大讲特讲诗人的爱国情怀,想必学生会鸦雀无声,“毕恭毕敬”,而且这也不符合开启学生心智的要求;那么,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拨动这一潭平静的湖水,让它泛起涟漪呢?对此,孙绍振老先生在其《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的扉页题词上写道:“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在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读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①孙先生的话朴实深刻,入木三分,为我们语文教师在迷途中点亮了一盏航灯,每每见之,我的心不禁感慨万分!是啊,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要让学生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拨开浓雾感真情,登高望远,体察那庐山真面目,感悟那“一览众山小”,也许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所以,面对学生自认为“一望而知的东西”,身为教师的我们不是要重复学生的“已知”,而是要拨动学生的“无知”。我们该做的是推陈出新:如何在学生已知的琴弦上拨动他们未知的心弦,令他们耳目一新,使他们心生震撼。基于《假如我是一只鸟》这首诗歌的情境,我们只要抓住诗句中“然后”这一虚词就可以推波助澜,掀起学生的心底狂澜,让他们深刻地领悟到诗人看似“一望而知”背后的万钧雷霆。我们可以运用“最后”与“然后”作比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思考,咀嚼出“然后”的意蕴:

细细品味“然后”一词,我们会发现,它写出了诗人对死亡的无所畏惧,从容赴死,刻画了一个爱国者坦然迈向刑场的慷慨从容的气概。他让我们想到了“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想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想到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更让我们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烈!而“最后”给人的感觉是奋斗到了终点的日暮图穷,冷落萧条。

于是我们可以围绕“然后”抛出问题:

“从‘然后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将‘然后改成‘最后可以吗?”

让学生思考发言,挖掘虚词“然后”所蕴藏的深意,深入感受文章的中心,感受诗人那气冲斗牛的爱国豪情。这样,作为教师,我们挖出了文本的深度,达到了深度教学;作为学生,他们体会到了诗歌在平淡易懂的表层下所蕴藏的雷霆万钧,万绿丛中所蕴藏的一点深红,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无穷魅力,使他们懂得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关注“虚词”这一小角色的大功用。终于,在教《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时,我的努力获得了收获。

当我引导学生对“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作句式变换时,我的学生变出了“这一片湖哪里是我的家乡啊?”“这一片湖怎么可能是我的家乡呢!”等句式。

我引导他们思考:我们以前都说反问句或感叹句语气强烈,表达的情感更加激烈,那在此处作者为什么不用反问句或感叹句?

有的学生说是因为诗句中的“该”字起到了反问句或感叹句语难以企及的作用。我让他们分析这个“该”字的深意,一会儿就有同学做了精彩的发言:这个“该”字表达出了诗人心中的一种沉痛,压抑,苦闷惶恐和难以适应。他觉得这片湖不像是他的家乡了。他的家乡应该是——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指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可现在的家乡变为了灰烬,变为了血和泥。花再也不开了,嫩柳枝再也不发芽了。色彩没有了,芬芳散尽了。一个“该”字,看似无力,实则写出了诗人压抑,苦痛,撕心裂肺,欲哭无泪的情怀,如果去掉“该”字,运用反问句“这一片湖哪里是我的家乡啊?”或感叹句“这一片湖怎么可能是我的家乡呢!”则难以传达这种情怀,所以,这个“该”字有一字定山河的功力。

我让他们试着用发抖的声音朗读,试着传达诗人那压抑,苦痛,撕心裂肺,欲哭无泪的情怀。学生们读得相当出色,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

课后我想,如果不是在教《假如我是一只鸟》时对“然后”一词地引导和品析,学生未必能在此处有这么好的品味与发挥。

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若能“善待”虚词,关注虚词,往往能让我们进入文本的深处,挖掘出文本的潜质,从而引导学生拨开山重水复,进入柳暗花明,驱动他们自认为“已知”的“麻木”心灵,为在平淡中投入一颗智慧石,注入一泓清亮泉,射进一缕暖阳光,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于平淡中生惊艳,于无声处奏响大音。

二、牵一发而动全身

虚词除了培养学生语感,深入理会作者情感,挖掘文本的深度之外,有时它还能统率三军,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总领作用。我们抓住虚词,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鲁迅《社戏》一文,如果我们按照通常的教学方法——理清层次,然后分析文意。不仅费课时,而且会将文章的内在情感打破,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造成对作者情感理解的割裂。所以不妨抓住虚词,长文短教。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过那夜似的好戏了!”此句中有两个“再”字,充分流露出了作者对“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的爱恋与怀念。所以,我们可以抓住这两个虚词“再”字设计问题:

两个“再”字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喜爱与怀念“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呢?

围绕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从文章中去探究豆好吃,戏好看的原因,这样做虽未分析文章结构,但只要学生发现了“受到优待,看戏难得,途中景美,偷豆有趣,公公送豆”等细节是豆好吃,戏好看的原因之后,文章结构不理自顺了,更为有利的是,以最快的速度直切要害,把握情感,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效率!

虚词似乎与鲁迅特别有缘,不仅是《雪》和《社戏》,他的《藤野先生》同样可以通过抓住虚词,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如果说,每一篇课文就是一座文学的殿堂,那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来到这一座座殿堂的门口,交给学生开启大门的钥匙,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在语文的殿堂中学习语言、体验文学、感悟人生。在此过程中,虚词是一把开启大门的钥匙,一根不可或缺的支柱。让我们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重视虚词这一不应被忽略的角色吧!关注虚词,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别有洞天!

————————

注释

①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上一篇:前台接待员的工作职责和流程下一篇:形成性学习评价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