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前理解

2024-04-11

论审美前理解(共13篇)

篇1:论审美前理解

审美前理解论文

以往的解释学研究多关注前理解对于理解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决定性的。这种研究的对象其实只是前理解的一个阶段,即从泛历史、泛语言、泛文化向着有所指的语言、有所联系的历史转化的阶段。在此阶段,前理解是意向性的。而在此之前,在没有与对象形成主客体关系之前,“这一个”主体与对象的关联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不论是归于语言,还是归于历史,都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本文认为,由前理解向理解的发展,并不是仅仅前理解决定的单一向度,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前理解决定对象,对象又反作用于主体,触发具体的前理解,具体的前理解再与对象进行交流,达成新的理解。理解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由宽泛向具体缩拢的过程。前理解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终的,在理解中没有任何因素可以独裁,一切都要由所有的参与因素共同确定。

如果说以往的研究侧重前理解在理解中的作用,本文则试图对前理解本身进行分析。我们的出发点是,最原始的理解是如何形成的,语言、传统是如何形成的?这是以往的解释学所忽略的,但在文艺学领域,提出这个问题,对于审美理解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我们从前理解中析出人的能动因素,并把它作为审美理解的出发点与目的地。历史、语言、前理解是作为它的承担者、记录者,理解活动其实就是本质力量不断选择自我印证的形式、不断探索自我印证的方式的实践过程。

我们把前理解作为传统、语言与现实的结合点来展开论述。

海德格尔提出了先在结构,把它分为先有、先见、先识三个层次,为前理解研究定好了基调。但其“正确进入循环”的观点也为后来研究者的发挥留下了宽阔的空间。加达默尔发展了海德格尔的理论,对正确进入循环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他区分了理解活动中主体本身的情况、事情本身的情况及这两者所共处的传统。提出真前见与伪前见的分别,并强调传统对于正确进入循环的积极意义。姚斯继承并发展了前辈的“前理解”学说,提出了“期待视域”这一概念。他提出了“三级阅读视野”:初级的,审美感觉阅读的.视野;二级的,反思性的阐释阅读的视野;三级的,开始于期待视野的重建的“历史的阅读”。我们认为,在审美理解中,姚斯所提出的初级阅读视野比二级、三级更具有意义和启发性。也更加在现象学意义上贴近主体本质力量的原初样态。

对于以上论点,我们分别从语言与存在,当下与历史,主观与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语言符号乃至客观事物是半自足的,它之所以被命名为存在或被视为对象,都是主体当下参与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更象是存在的房产,只有当作为主体的人去建筑它、装饰它并且入住以后,才算是“家园”。传统特性是历史性的存在。而当下则以挑剔的眼光审视着历史,尽管它的大部分(仅仅是大部分)都是由受传统的影响,但传统并没有因此而成为当下的主人。传统不是当下的目标,而只是主体当下活动的记录者。

能动之我是理解的出发点,动力与目的。一切理解活动都对这个我而有意义。能动性的根本在于实践活动中主体本质力量与对象的在源初意义上的一致。理解活动本身,就是主体我在开拓与创新寻求自我印证的活动,理解的结果是作为历史与语言的相对稳定的东西的形成。而理解活动的最终目的却不在此,而在于主体我的自我印证的要求的完全实现。

前理解有三重含义,一是前在的理解,即主体心灵的能动性、判断力、理解力;二是语言、传统、历史;三是由主体依据当下情况选取出来的当下判断的前提。主体现实的存在方式规定着理解力展开的可能方向。理解就其根本而言,乃是现实与其所负载的可能性的统一。

在与对象接触之前,主体已经是具有理解能力和相应知识的主体,他向着可能的方向来筹划自己的理解。理解能力通过后退与开拓,确定对象。我必须有所寻问,对象才会有所诉说。如果说寻问是一种自我敞开,那它首先应该是一种自我肯定。不是前理解确立了对象,也不是对象确立了前理解,两者是意识作用下的相互确定的。

艺术的理解并不以理解到的内容为目的,而是以理解的自由为目的,以主体境界的豁然开朗为目的。审美前理解也是由传统、语言、符号、经验等等沉积而成;由能动的心灵根据现实环境的要求来决定突显哪一部分。但艺术的前理解结构仿佛更加纯粹,它尽管也对对象提出要求,但这种要求只是形式的,而且主体从来不希望在形式中得到什么,因而不被对象所迷惑、束缚。主体在理解中也有情感期待,但这种期待却是清净的,主体不会随着情感的升起而迷失了自我。

对于作者原意的看法其实涉及到对于前理解的看法。如果读者要在作品中搜寻某种意义的话,他的前理解一定是有所指的活动的。而在我们看来,前理解的对于意义的执著将严重地妨碍心灵自由的实现。这是因为,艺术的理解是在对于对象整体的观照下,前理解自身的整体展开,而一般的理解则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展开。这其实是功利与非功利的差别。

禅与艺术相通之处在于,都从有限的形式中达至无限的意味。严羽以禅喻诗,为我们打开了诗论的新天地。此时,我们看到前理解在审美理解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加达默尔式的,完美的理解要求与传统达成一致(能不能真正达成,如何保证都是问题)。另一种是毫不拘滞,在有限中发现无限的自由,这是禅的方式。

人的本质力量是审美的最初动因和最终目的。我们认为,一切艺术理解,都是由人做出的并且是为人的。而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相对于其他社会现象,比如道德,传统,语言,艺术等等,人的生存实践具有绝对的优先性,一切文明必须作为人的存在的记录才有意义。因此,我们突出强调人在现实条件下的生存要求,强调心灵能动性对于审美理解的决定作用。

篇2:论审美前理解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千古称颂了。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所谓 初级关怀 ,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 终极关怀 ,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 终极关怀 的高度加以理解。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自有其 终极关怀 的重要意义。那 一岁一枯荣 的生命历程,就像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燃起新的希望。一首40个汉字的短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 终极关怀 。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古人的 终极关怀 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 代偿功能 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

(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有删改)

12 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 选择题答题区 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 终极关怀 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具有终极关怀的艺术作品,能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升华。

B.艺术品总能上升到 终极关怀 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C.欣赏一部歌剧比看一部美国大片更具价值,因此更能得到终极关怀。

D.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E.文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包含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与追问。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价值便现在情感慰藉方面,并不表现在伦理教化方面。

B.遭受异化痛苦的人更需要具有初极关怀的艺术作品。

C.《赋得古草原送别》语言通俗易懂,所以被人们传颂至今。

D.中国古典艺术能给异化的显示人生以审美观照,给人以情感的慰藉。

14.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呢?为什么?(4分)

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

篇3:论审美前理解

关键词:备前陶器,文化,审美特性

一、备前陶器的历史沿革和主要特征

(一)质朴古拙的备前陶器

具有一千多年的备前烧是日本常滑烧、濑户烧、越前烧、信乐烧、丹波烧六大千年古窑之一,其历史也最为悠久。备前烧以冈山县备前市伊部一带为中心,因烧制地而取名亦称“伊部烧”。备前烧的基本外在特征是,拥有深暗古雅的褐色胴体,多姿多彩的窑变效果,粗犷浑朴的器形(图一)。

备前烧的历史悠久,其烧制工艺源于被称为须惠器的原始土器。在六世纪中叶,须惠器烧造技术从朝鲜等地传到冈山东南部牛窗町一带,927年随着延喜式窑的建成,开始在邑久郡等地广泛烧制须惠器(图二)。到平安时代末期的十一世纪,逐渐形成独立的制陶风格,之后在平安时代后期和镰仓时代初期,开始在备前町伊部的西北熊山利用山体斜坡修建穴窑,主要烧制供寺院用的瓦、祭祀用品和生活用品,由于曾作为贡品进奉朝廷,知名度开始大为提升,其地位也随之开始确立。

(二)备前陶器的魅力及主要特性

备前烧全靠火焰和手艺烧制陶器,陶工一般利用火的烧成机理,通过调控窑内温度来影响炉窑中的泥土以及薪木灰发生的“窑变”,使烧制的陶器表面出现芝麻釉、栈切、绯襻等色彩迥异的效果,给人的视觉产生强撼的冲击力。这种由自然和陶工创造出来的陶器与施釉的陶瓷相比自然古朴、富于变化,尤其是备前烧的每一件作品都不都是按照人为意愿而完成的,基本属于大自然的产物,故具有形色各异巧夺天工的效果。

备前陶器不但古朴美观,其魅力还在于密切于生活,并升华为有艺术气息的器具,被用作为茶具和花器。首先,备前烧一般为手工制造,未上釉的陶器给人一种质朴温馨、典雅厚重的感觉,自古就是供奉朝廷的奢华讲究用品,也是追求雅趣之人的收藏对象。尤其是,在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备前陶器结实耐用、有利于身心健康等说法,而备受众人欢迎。[1]其次,茶陶文化在桃山时代大肆流行,虽然部分陶器受中国和朝鲜文化影响开始施釉,并追求明快和华美,但备前烧和美浓、伊贺、唐津等茶陶仍然强调个性美,其中粗犷、质朴、带有淡淡反璞味道符合“和寂空雅”的禅境,受到千利休等茶人的推崇。此时的备前窑在主要烧制日用生活陶的基础上,为适应以武士为主的上层社会对茶道文化的崇尚,转而生产茶用道具,并很快成为茶陶艺术的领军者。尤其是备前陶那古朴感觉和歪扭的造型极为符合“佗茶”的审美,被广泛用于茶碗、茶入、水指(盛装清水的容器)等茶道之中,并最终成为美术陶艺的优秀代表。

二、备前烧审美特征探析

(一)窑变产生的变幻美

据日本《大辞林》及《陶艺用语大辞典》,所谓“窑变”就是在烧窑过程中,火焰的性质发生某些变化而致使应该还原的地方出现氧化,或者燃料灰落到器物上而造成的釉色变化甚至使器物的形状出现某些变形。诸如有名的天目茶碗中的“兔毫斑”、“曜变”和“油滴”就是经典的窑变而倍受瞩目。

就备前烧而言,最具有古雅魅力的就是芝麻釉、栈切、牡丹饼、绯襻等的窑变给人的视觉效果。与施釉的陶瓷相比,没上釉的备前由于在1000至1300度左右的温度慢慢烧制而使其质地比较坚硬,同时因窑变而产生的色泽和纹样千变万化,使人能够感受到古老陶器所蕴含的魅力。

这里不妨结合日本两位陶界名人的作品,赏析其艺术特征。首先看一下长时间引领备前陶器界潮流,被授予人间国宝称号的伊势崎淳作品“备前黑德利”(图四)。该件作品从细颈到肩部落下红木灰而完美地发生了窑变,使该作品就好像从上往下涂洒了金色釉药,色泽较为靓丽,富有质感。同时该作品的底部因吸收了陶窑的热能和烟气而使局部窑变后呈黑褐色,其深沉的色调与上部窑变的金色釉相呼相称,使作品整体呈厚重质朴的感觉,不愧为窑变效果鲜明的备前烧作品。

再看一位人间国宝大师藤原启的作品。藤原启是继金重陶阳之后第二位获得人间国宝称号的备前烧陶艺大师。他吸收了镰仓和室町时代的古朴和豪放风格,多创作大方明快的陶艺作品。下面这个备前茶碗作品充分沿袭了藤原启豪放大方的作品风格,整体感觉厚重有力(图五)。该作品因为使用铁元素较多的备前土,并在接触空气较多的情况下发生氧化反应,而使作品的大部分地方产生“绯色”效果。同时胴体分布有较明显的芝麻状釉,一些浅白色芝麻斑点好像不经意敷在釉上,使作品在沉稳厚重的同时,显得活泼洗练、协调优雅。从整体看来,该作品由于恰到好处的窑变,使得绯色和芝麻釉搭配合理,色彩明快,是难得的艺术性很强的陶器作品。

三、结论

回顾日本室町末期到桃山时期的陶艺史,不难发现存在着与世界陶瓷发展不太相同的一些现象。其一,回归土器制陶。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陶瓷历史都是起源于土器,继而往高温烧陶、施釉陶器、瓷器方向发展。然而在室町时代末期,提倡草庵茶的日本茶道匠师开始关注高温烧陶而产生的闲寂美,把烧制的具有粗犷味道的陶器用于茶会的花瓶或茶具,促进了茶陶生产。这一趋势虽然也出现些曲折,但日本重视陶土所能体现的个性,有回归陶土器的风潮。其二,因草庵茶而出现的“织部样式”。所谓“织部样式”就是形状左右非对称,以抽象纹样为特点的具有桃山文化特点的茶陶样式。该样式以美浓烧为代表,涉及信乐、伊贺、备前、丹波、唐津、萨摩等,是日本具有的独特样式。这两种现象表明,虽然受来源于大陆文化的影响,但日本的陶器仍然具有一些独特的审美意识。

篇4:音乐审美:体验重于理解

音乐何须懂:音乐不能直接传达视觉性和概念性的内容

记者:对多数普通大众来说,听听通俗歌曲还行,要是真被请进音乐厅听起严肃音乐,一般多少都会发憷,怕听不懂被人笑话。您一直致力于严肃音乐的普及工作,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周海宏:很多古典音乐、严肃音乐之所以难以被接受,仅仅是由于它被人们认为是属于“严肃音乐”的范畴。

这种音乐被专家们告知是具有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之类的内容,因此不能简单地听,而必须具有广博的音乐知识,要用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正确地欣赏。正是“严肃”的面孔和“深刻”的要求,使许多听众对人类最优秀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敬而远之的心理。在这种不正确的审美观支配下,音乐普及工作把许多听众推到了音乐艺术的大门之外。

记者:您曾说“学音乐的也听不懂音乐”,您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周海宏:我们总是要从音乐当中听出视觉性、概念性的这种压力让我们听不懂音乐,而实际上音乐不能直接传达这种视觉性和概念性的内容。其实我们搞音乐的人——音乐专业工作者也听不懂音乐!对绝大多数乐曲的所谓解说其实包含着很多解说者个人主观想象的成分,甚至许多作品的标题都是后人加上去的。欣赏者根据“解说”、“标题”来揣摩音乐的内涵时,往往一片茫然,从而引起沮丧的情绪。这也是造成人们普遍认为严肃音乐高深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搞音乐的人和那些真正喜欢音乐的人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从不管什么内容懂不懂的问题。音乐欣赏其实非常简单:闭上眼睛,打开耳朵,放松地去听,享受音乐之美,别想“懂”与“不懂”的事。

音乐理解何须正确: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音乐当中获得丰富的感受

记者:在音乐欣赏中,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是否最重要?

周海宏:我举个例子,傅聪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声望的钢琴家,他的国学修养特别好。作为客座教授,他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学中,经常用唐诗宋词解释音乐作品。有一次他给学生讲18世纪奥地利的作曲家莫扎特,傅聪教授这样讲:“你听听这段,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个主题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用中国古诗解释莫扎特,其实越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越是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同一首作品,不同演奏家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音乐有三度创作的概念,作曲家第一度,演奏者第二度,听众第三度。普通听众其实没有必要在意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与作曲家的意图吻合。因此,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音乐当中获得丰富的感受。

幸福人生需要良好的“感性能力”:个人感性素质的提升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条件

记者:我们知道您一直致力于严肃音乐的普及推广,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周海宏:我们知道,小孩子都喜欢甜品饮料,而成年人则更青睐于略带苦味的醇厚饮品。同样,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仅有通俗音乐是不够的。严肃音乐超越了简单的感官愉悦,触发心灵深处的感动和全身心的震撼。

篇5:坚守传统审美阅读理解附答案

①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②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③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④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融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⑤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来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

⑥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表现。

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

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

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B.《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融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C.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

D.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3.根 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学人物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

B.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C.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

篇6:理解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

理解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

审美现代性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文艺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背景之一.从现代性概念的发生来看,审美现代性始终都是现代性观念的内核.因此,清理出包裹在现代启蒙进步主义之下的审美现代性概念,并把握其内在矛盾,可以为中国现代性的理论积累提供重要的价值参照.另一方面,从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现状来看,挖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现代性理论资源,深刻理解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对更好地把握审美现代性这一现代性话语的本质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陈鹏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刊 名: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NZHO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1(4)分类号:B83.02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现代性 本土资源

篇7:论审美前理解

谈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画教学、构图教学、创作教学、欣赏教学、素描教学等方面通过分析联想与想象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及鉴赏能力,进而达到对学生审美理解力的培养和提高.

作 者:卢宏飞 作者单位: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12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5)分类号:G40-014关键词:学生 审美理解力 培养

篇8:论审美前理解

古诗词教学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教学。古诗词讲究的是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创造渲染, 文字简洁, 跳跃性强, 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 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 在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前提下理解、审美、记忆。学习古诗词如果脱离了这些, 仅停留于机械记忆, 那么, 最终结果是记得快, 忘得也快。说到底也只是为应付考试罢了。因此, 笔者在教学古诗词时, 采取了一些方法, 旨在让学生学得牢、用得活。

一贴近自然, 构筑意象

意象的选择是诗歌创作的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 组合意象, 把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 继而创造出“意与境和谐”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在教学盛唐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时, 全诗描绘的是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 用语平淡无奇, 叙事自然流畅, 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 然而感情真挚, 诗意醇厚, 有“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 由于笔者任教的学校地处苏北农村, 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于是利用课余时间, 接近自然村落, 采集农村风光。不同季节, 景致殊异, 于是选取了深冬、初春、盛夏、深秋四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段, 分别拍摄了一组照片, 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农村特有的美景, 尤其是初春和盛夏这两组, 充分展现了绿树环绕村庄的诗意美, 让身处其中的农村孩子眼睛为之一亮, 不相信这就是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就在这眼睛为之一亮的时刻, 老师顺势推出了“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的诗句, 学生由衷感叹, 似乎这诗句道出了大家心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限赞叹。

但凡涉及自然景物或寻常之物的诗作, 教师都可先尝试构筑意象, 再引导发挥想象, 接着道出机关奥妙, 学生豁然开朗。例如, 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有以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 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 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 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 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学中, 通过一组画面的展现, 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二对比拓展, 生发情感

通过对比, 有利于记忆的加深、理解的深刻。在学生欣赏了家乡美景、感触了绝佳诗句后, 再向大家推出一组城市的画面: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空气污浊, 绿树稀疏, 与农村风光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引导学生课后搜集积累有关家乡、城市的诗句, 课上交流, 教师总结。经过比较, 学生对农村、对家乡的感情有所加深, 对描写家乡的情绪油然而生, 从小溪写到绿树, 从景美想到人美, 从写景再到抒情, 原本熟视无睹的家乡风光在孩子们的笔下焕发生机。在一次描写家乡美的作文训练中, 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借鉴了古诗名句, 而且运用得恰到好处。

三发挥想象, 学习模仿

古诗词言简义丰, 有很强的画面感, 笔者常常提醒学生, 品析诗歌时, 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把语言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树上的积雪, 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 诗人特地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 在色彩的调配上, 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 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这样的色彩美、构图美都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 否则很难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和无穷意蕴。

笔者认为, 品诗的目的不在于写作, 但偶尔带领学生仿写却是有价值的。仿写, 犹如飞机的滑翔, 它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翱翔的前奏和必经过程, 有用有效, 何乐而不为?最为可贵的是, 在仿写中, 孩子们的想象、联想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为了培养孩子们联想、想象的习惯, 每学一首古诗, 笔者都及时地引导孩子们做这方面的训练, 最有效且最有趣的莫若引导孩子们与诗人对话了, 通过这一训练, 走近了作者, 走进了诗歌。

篇9:寻找文体切入点,深化审美理解

无论是普通文章还是文学作品,被选入阅读教材的都是文质兼备的文本,有浓厚的感情因素和优美的形象因素,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语言或有着华丽之美或有着朴质之美,结构或有着开篇明义的坦率之美或有着一波三折的含蓄美,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美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陶冶情操,丰富情商、发展心智。不同文体的美的内容不同,不同文体带来的美的体验不同,要深化学生审美理解,教学中教师就要寻找,也要教会学生寻找恰当的切入点。

议论文、说明文教学应由分析结构人手。文章突出的美是简约之美,一是因为文章语言的简洁精当,无论是叙事、说理、介绍事物,作者都会使用精确客观的词汇,层次分明而且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二是因为文章表现世界的直接,作者要拨开纷繁芜杂的细枝末节,将世界中事和物最本质的特征提炼出来,尽可能再现世界的真实面貌,体现出世界的秩序。无论说明多少成分,涉及多少事例,作者都会借助结构安排将之按顺序、有层次、合逻辑地组织起来,让读者在这些经络中简便快捷地获得信息。在这类文章的教学时,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分析人手。文章中基本的结构有这样几种:一是纵式结构,记叙文按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按时间先后安排记叙的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认知心理,便于读者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说明文按照事物形成过程、人们观察事物的过程,由内到外,或有外到内,由局部到整体安排说明顺序。议论文按人们思维发展的逻辑规律安排论证顺序。二是横式结构,记叙文按事件构成或人物活动展开。说明文按事物的组成部分、若干方面分别说明。议论文按总论点的不同层面分若干小论点展开。三是综合式,即纵横交织结构方式。抓住文章的结构,可以清楚材料与主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了解事物各个部分、各个层面与事理整体之间联系,从而准确清晰把握文章要说明的对象、讲述的道理。分析结构可以体验文章的开合之美——由总而分,由分而总,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归为整体;舒展之美,内容次第展开。层层深入,如山水长卷逐渐伸展。

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应该由“诵读造境”入手。诗歌和散文虽然在文体特征的很多方面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着韵律的和谐之美。诗歌和散文教学的切入点应该是通过诵读造境。因为篇幅的限制,诗歌这种文体将可传递感情的媒介都拿来使用,诗歌的音韵、节奏本身就成为一种倾诉的语言,具有了表意的功能。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首运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二字,声音轻而长;“觅觅”两个入声字,声音短而重,声音由缓慢到急促,将寻人而不得的焦急表现出来;“凄凄”“惨惨”“戚戚”音调逐次降低,又多是声音不能响亮发出的“q”声,三组字音似寻不到人、仓皇失措的女子发出的呜咽抽泣、低声叹息,让人未读完全诗就已进入诗歌凄苦、寂寥的氛围之中。

诗歌语言所包含的信息不是直接宣泄于语汇表象,而是蕴含在语汇的深层结构之中。诗歌中的情感是弥散性的,阅读诗歌不仅要解释作者要传递的语义,而且要通过进入诗人用语言营造的情调氛围中体悟到某种特殊的意味。如李白的诗歌,诗人的豪放豁达不只是在庐山瀑布之中、黄河之水中,也不是在猿啼中,而是在这一系列意象所建构的整体意境中,这些情调、意味往往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必须借助诵读去整体感知。

散文是抒情强烈的美文,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无论是咏物还是叙事,作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抒发情感,将自己展露给读者,语言中包含着强烈的情感,景与情、事与情融合交织在一起,也恰恰因为它是真性情的真切流露,作者行文如天马行空无所羁绊,往往有着一气呵成的整体气势和转承自如的流畅感。散文语言更是美不胜收,句式上长短结合,韵律上骈散结合,喜欢用排比、对偶使文章在变化中有整齐之美,语汇或自然质朴,如清水出芙蓉;或绚丽灿烂,如锦缎华彩;或娓娓道来,平和从容;或妙语连珠,气势逼人。正因为散文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含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和丰富的文化韵味,一言一句都含有和谐的韵律和节奏,散文教学伊始,也需要像诗歌教学一样,通过诵读感知整体意境。

篇10:高二《前赤壁赋》阅读理解教案

①举酒属客 (属—嘱 劝酒)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凭借)

③山川相缪 (缪—缭 盘绕)

④举匏尊以相属 (属—嘱 劝酒 尊—樽 酒杯)

⑤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凌乱。)

⑥击空明兮泝流光 (“泝”同“溯”,逆水而上)

(二)一词多义

望: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2西望夏口(向远处看,动词)

长:1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2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然:1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白:1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2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歌:1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2歌曰(歌词,名词)

3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名词)

适:1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2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3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5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6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三)虚词归纳

⑴之

纵一苇之所如(去,往)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助词,的)

⑵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篇11:论审美前理解

2.(共3分,黄伟涛建议表态1分,阐述2分,同学们注意答题规范,关键点是“为……作铺垫”)不离题。(1分)这样起笔,是为去天安门前看升旗从情绪氛围上作渲染,为提议凌晨去天安门前看升旗从情感上作铺垫。(2分)

3.(共6分)“未曾料到”指的是“把这个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2分);“未料”指的是“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2分)。“吃惊”是因为一向身居闹市、失去应有的激情和冲动的“我”,面对始料不及的人们观看升国旗的热情,内心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憾。(2分)

4.(共2分,语文阅读作文专题博客博主提醒要注意“联系文章内容”)尽管自己是一名普通公民,仍然不敢忘记为国分忧。

5.(共2分,伟涛提醒可以从“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入手)表露了他们为祖国的日益富强而骄傲,为自己曾为伟大祖国艰苦创业、作出贡献而自豪的爱国思想感情。

篇12:论审美前理解

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是指语文课的头三分钟时间, 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上讲台或演讲, 或说见闻, 或谈感受, 或朗读诗词美文, 或猜谜语等。

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的教学模式由来已久, 采用过的教师不计其数, 但能坚持的似乎不多, 能透彻理解这种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可能更少。

有的老师认为, 课前三分钟演讲效果不佳, 特别是对农村学生来说, 他们本身就很腼腆, 一年下来, 改观很小。所以这些老师往往坚持不到两年就取消课前三分钟活动了。

有的老师认为, “演讲”类活动的参与面难以得到保证;“读书”类活动仅停留于“读”而不“消化”;表演类的效果不佳;唯有辩论类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但真正能参与进来的学生恐怕不多。

有的老师认为, 语文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 (尤其是高三) , 这三分钟只能“让位”了。于是, 课前三分钟活动或时有时无, 或干脆取消。笔者认为, 这些都是对课前三分钟活动缺乏正确认识而引起的。

二、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笔者的理解是, 首先, 课前三分钟活动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新课标的培养目标, 也是时代的要求。学生腼腆、害羞, 不敢大胆上台演讲、表演等都属于自信心不足、心理素质不够好的表现。而要改变这种状况, 非学生身体力行不可。心理学还告诉我们, 心理素质可以带动或制约其他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不够好, 尤其是自信心不够强的学生, 其语文成绩、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不会稳定。课前三分钟活动费时不多, 如果搞得好, 学生能从中收获自信心, 何乐而不为?

其次, 课前三分钟活动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 大家一致认为, 在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中, 最差的要数“听、说”能力了。当前,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人际关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 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 显得尤其重要, 张志公先生说:“会说话, 就是财富, 会说话能使人通往成功之路。”可见, 强化学生“听、说”的意识与能力实在是当务之急, 而其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则非课前三分钟活动莫属。

再次, 课前三分钟活动是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正如心理素质可以带动或制约其他素质的发展一样, 人的“听、说”能力也可以带动或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听、说”能力低下的学生, 其“读、写”能力会因缺乏基础依托而导致发展缓慢。相反, “听、说”能力强的学生, 其“读、写”能力会因“会听”得来的有效信息和“会说”得来的强大信心而获得迅速、稳定的发展。课前三分钟的说话训练不仅仅是一个口头表达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训练、逻辑训练以及文字表达, 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它使教学双方处于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氛围中, 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课前三分钟活动也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整理、写作直至表达的过程, 这本身就是在锻炼学生, 并不是浪费时间, 也无须给教学任务让路。

三、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反思

多年的实践, 笔者的感觉是:利用课前三分钟, 学生既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视野, 又提高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为他们成功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许多老师放弃搞课前三分钟活动的现状又让我反思,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容易放弃?课前三分钟活动如果出现问题, 为什么不去想对策反而因噎废食呢?比如, 三分钟演讲时绝大多数学生是听众, 难免有部分学生浑水摸鱼乘机发呆或者聊天, 笔者的做法是让所有学生准备一本专用的摘录本, 记录每次听到的值得记录的经典故事和语句, 教师定期检查。另外设置半分钟到一分钟的点评环节, 要求学生针对刚才的发言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或者针对知识性的内容作即时的效果反馈, 这样一来, 坐着的学生也都在这三分钟里全神贯注了。

篇13: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关键词】审美理解力;理性情感;表现技能;美术符号;审美意味;审美活动的开展

人虽有爱美的天性,但并非是人生来就懂得美,会欣赏会理解美。一个几岁的孩子本能的会喜欢某种颜色。或爱听某些乐曲,但他却不可能去喜欢齐白石的画与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深厚的思想感情,作者的经验,感受和风格。一个几岁的孩子,是绝对不可理解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理解力。

一、对美术知识和表现技能的认识和理解

三年级就其从绘画发展期看,正处于陈述的符号期与陈述的写实期的承前启后的阶段。这时的学生,作品还充满了天真的幻想,淳朴的造型,大胆的表现力,对绘画报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热情。我在上,《有趣的色彩》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分别在玻璃杯中盛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然后将红色水慢慢注入到黄色水中,再将蓝色水慢慢注入到黄色水中,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到颜色变化。还有我利用上课时,让学生说说星空的色彩,景象,然后提问:那如何来表现发光的星星呢?随着问题的提出,很多同学想到了用黄色,白色等浅色去画星星。但用白色的蜡笔作画,在远处根本看不见。如何又快又清晰地去表现星星的亮呢?当我提出用水彩的蓝与紫去表现时,学生将信将疑,当画面呈现在面前,再仔细回想时,学生顿时醒悟。从而明白了蜡与水不容的特性,同时也对美术的表现技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对各种美术符号象征意义的理解

一些形体、线条、色彩等符号,在美术中往往都赋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例如,红色象征庄严,绿色象征生命,水平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稳定感等。然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大多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决定颜色形态,很少顾及深层次的含义。在美术作业批改中,需发现有些学生偏爱明亮的颜色。有些学生,偏爱灰色调。因此,在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性,初步理解这些符号的象征意义。我把颜色同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想象:如很多学生都将红色与血、火、太阳甚至还将交通的信号灯、消防车等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让他们产生联想,将颜色同人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中为什么要用到这些不同的颜色,它们又各代表着什么呢?这时的学生,思维活跃,说出了红色在节日里可代表吉祥,幸福。交通信号灯表示停止。消防车的红代表着危险等不同的含义。

三、对审美意味的理解

所谓的审美意味,是指事物或者是艺术品的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的审美特质。对审美意味的理解,主要靠对形式的把握能力,同时有涉及到个人的经历,情感等因素。因此,在教学《小提包》一课中,假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为自己选择怎样的提包呢?这也就为学生设计制作提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也就是在设计中,不仅仅要着眼于图案的常规排列、色彩等因素,还得考虑顾客的心情。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设计出了许多漂亮的组合图案,而且还注意到了在折纸包时的整洁、挺括,以及为提包设计出了不同形状的手柄:有挖空形的、有穿绳形的更有自己设计剪制的手柄。课后,通过讲讲,说说,自评等环节,让学生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四、审美活动的开展

美术教师除了上好美术课以外,还可以开展各种与美术相关的兴趣小组、艺术沙龙或定期举办艺术节或与学校的德育部门一道舉办一年一度的艺术夏令营、艺术冬令营等课外艺术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参观现代建筑、现代企业及现代设备设施等,引导学生认识科学与劳动创造的美,认识科学与美术的联系。

美术教师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使者,其本身的审美素养更应丰富深厚。美术教师除了应该具备精良的专业知识外,还要通过不断努力地学习,发展自己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之一,教师的人文修养十分重要,只有孜孜不倦地遨游学海的老师才能信心十足地引领学生带着审美的眼光理解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寻求美、认识美、感悟美、传递美。

参考文献:

[1]张洁著.《美学怎样才能成为美学》

[2]周继尧等著.《课堂美学初探》

上一篇:公司补助管理制度下一篇:描写爸爸和我的故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