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纳的课堂反思

2024-05-13

卡罗纳的课堂反思(精选7篇)

篇1:卡罗纳的课堂反思

《卡罗纳》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卡罗纳课堂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卡罗纳课堂反思篇1

此时卡罗纳最需要的就是身边的人对他的关爱。这部分我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重点强调老师对他的关爱。比如: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学生说:“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的胸前”这个动作看出了老师把卡罗纳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他安慰。学生能从“拉”这个细小的动作感受到老师的母亲般的关爱。还有“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孩子,你要坚强哟。”老师一再让卡罗纳要坚强,可见老师更多的给予他的是鼓励,给他勇气,让他坚强的面对一切。我把这一句作为重点反复品读感悟,关爱更多的是给予别人面对困难的勇气,因为生活无论怎样还得继续,这既是卡罗纳需要认识的,也更是我们的学生们需要感悟的。所以我将这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还有学生也从同学,家长的动作中、眼神感受到了他们对卡罗纳的关爱。在教学这部分时,刚开始我是有意识的让学生从动作,语言,神情中感受爱,学生也了解了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的方法。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爱就在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里。

我还在拓展环节中:让孩子想象假设卡罗纳就在我们身边,假设有一天我们也会遭遇不幸,我们将如何面对?使学生获得思想感情的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这节课在结尾的地方设计一个写信的环节就有些画蛇添足。还有在感受关爱的时候,孩子们没有前以部分入情……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卡罗纳课堂反思篇2

《卡罗纳》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这篇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卡罗纳在遭遇到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热情地安慰他和默默地关爱他。本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

本组课文都是围绕爱这一主题来写的。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这组课文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卡罗纳》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感人,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大家对卡罗纳浓浓的爱意。为此,我围绕“爱”这一主线,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谈话讨论,畅谈母爱;二是初读课文,捕捉爱;三是研读课文,感悟爱;四是说话拓展,延伸爱。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所以在“初读课文,捕捉爱”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找一找“从哪可以看出失去了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句子,并让学生读一读,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使学生与卡罗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出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卡罗纳课堂反思篇3

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绝时,身边的人真诚、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卡罗那的那份伤、那份痛以及大家对他的爱,十分感人的一篇文章,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时,我从“关爱、勇气”这个点出发,紧紧围绕“卡罗那失去母亲的伤痛和他身边的人给予他默默的关爱”这一情感主线,通过“卡罗纳万分伤心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关心卡罗纳”的情景对比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此时身边人的关怀对痛失母亲的卡罗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此时的卡罗那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励,给他面对困难的勇气,让他坚强。而此时此刻,孩子们感受到卡罗那的伤痛越深,才会更好感受到卡罗那需要的关爱越重要。

在理解的卡罗纳伤心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再抓住卡罗那的神情、动作……深入课文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内心的悲痛。有的句子让孩子们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大胆现象,去体验卡罗那的悲痛欲绝。比如:“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我抓住“千叮咛万嘱咐”让孩子们想像母亲还可能对他叮咛什么?嘱咐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畅谈着母亲在世时的美好情景,而现实却和回忆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卡罗纳的可怜,伴随悲伤的乐曲,孩子们反复品读,真正把孩子们带入了情境。此时我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是痛失母亲的卡罗纳,大声表达出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让孩子们感同身受,更深刻感受到卡罗纳的痛苦。

篇2:卡罗纳的课堂反思

你好!

我从课本中得知你的母亲去世了,你内心的痛苦我们能理解。但是,你要坚强,你的母亲虽然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够看到你,在她心里依然爱着你。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去面对现实,过好你的生活。

卡罗纳,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你缺少母爱,但你可以用周围的爱来弥补。这些爱包括老师、同学、朋友和一些好心人的爱。那怕只有一句话,但它能让你内心的痛苦减轻。因为大家送给你的爱是温暖的、无私的、甜美的,这些爱都能帮助你,这是人间最珍贵的礼物。

卡罗纳,说了这么多,你也应该明白了吧!希望你读了我的来信能找回快乐,开心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祝你

篇3:卡罗纳的课堂反思

关键词:弗莱克斯纳,学术研究,科学,大学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是美国著名高等教育批评家和改革者。他不但提出了在高等教育思想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现代大学理念, 而且其教育实践亦成绩卓著。弗莱克斯纳创办了世界闻名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关于科学研究, 弗氏有其独特的看法并形成了较为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和阐释他的学术研究思想, 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弗莱克斯纳学术研究思想形成的背景

弗莱克斯纳学术研究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学术研究思想的形成既受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响, 又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1.高等教育领域过分功利化与学术水平下降引起弗莱克斯纳理性反思

美国于1890年实现了工业化, 到20世纪初期基本实现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完成, 一方面给美国人民带来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 也对美国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制度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物质的繁荣, 实用主义文化思潮的盛行, 都深深地影响了教育, 使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功利主义、职业主义倾向。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出现了过分功利化的倾向, 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弗莱克斯纳的广泛关注。他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 认为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是解决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关键。

2.个人学习实践与工作经历促进弗莱克斯纳学术研究思想形成

早年的弗莱克斯纳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 养成了热爱知识、崇尚理性的学者气质。中学时代, 他曾得到古典学科的学者阿什利.B.赫特的培养和语言学教授兴罗瑟斯的鼓励与指导。在这些伟大学者的熏陶下, 他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素养。

大学时代, 弗莱克斯纳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接受教育。这成为他“生命中具有决定性的时刻”。他说:“我那个时代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没有肤浅的观念——没有为那些不能被教的事情所开设的专门学院, 如新闻学院、商业学院、教育学院等”。[1]29-30当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由艳羡德国教育的吉尔曼先生主持的。吉尔曼以德国大学为榜样, 提供学术研究, 将发展科学知识作为大学的目的, 所以, 弗莱克斯纳由衷地赞叹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高等教育的起点”。[1]345

1906年, 弗莱克斯纳到柏林大学学习。柏林大学的求学经历使他真正体验了“大学是科学研究之所”的内涵。从1909年起, 受卡耐基教学促进会的委托, 他先后考察了欧美各国的医学教育。1930年, 在对欧美各国高等教育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后, 弗氏出版了《美英德大学研究》。该书较为系统地体现了他的现代大学理念和学术研究思想。

3.弗莱克斯纳学术研究思想的哲学基础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弗莱克斯纳属于理性主义者。他坚信人们凭借着理性之光能够认识外在的世界, 强调对永恒真理的追求, 对知识的确定性深信不疑。他主张, 为了保持知识的纯洁性, 知识应与市场和政治场所相分离。从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出发, 弗莱克斯纳赞同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了解生存的世界, 就像做一件好奇的事情一样。”[3]在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 人们更关注物质利益的分配和世俗机会, 并总是把有用与无用作为评判科学的标准。在对待有用还是无用的问题上, 弗莱克斯纳的见解是独到的。他认为, 整个科学史上有益于人类的大多数真正伟大的发现, 并不是由实用的愿望推动的, 而是由满足好奇的愿望推动的。[3]他还指出, 人们对现实功利性的追求, 束缚了科学研究, 影响了科学发展。因此, 只有加强无用知识的探索和研究, 才能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促进人类科学的整体发展。

二、弗莱克斯纳学术研究思想的具体内涵

纽曼认为:“大学是探索普遍知识的场所。”[4]在他看来, 教学是大学的唯一职能。而洪堡则认为, 大学具有对科学的探索和个性与道德修养的双重职能, 科学职能是大学作为高等学术机构的根本价值所在, 大学“自身的根本原则是在最深入、最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 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和道德教育。”[5]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弗莱克斯纳认为, “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属于大学”, 发展科学是现代大学的最重要职能。他的学术研究思想的具体内涵为: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属于大学;大学应该进行严肃的学术研究;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

1.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属于大学

弗莱克斯纳同意英国学者霍尔丹勋爵的看法, 即“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大学的学者和科学家都应关注下述四大任务:“保存知识和观念;解释知识和观念;追求真理;训练学生以继承事业。”[6]4他指出,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 在任何情况下大学都要承担保存知识和思想的责任。现代大学培养的是探索人类生活的现象并努力去理解它们的思想家、研究人员、发明家、教师和学生, 大学要明确应该做些什么, 能够做些什么。但学术水平的提高有赖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协调发展。

首先, 社会的理智发展需要发展社会科学。弗莱克斯纳认为, 由于社会变化节奏的加快, 以及物理和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 为社会科学寻找基础和提供研究方法的任务更为艰巨。大学必须注重理智, 必须接受这一挑战。他指出:“就基本认识而言……活动家即从政者与商人能提供的帮助也十分有限……惟一能担此重任的机构就是大学了。”[6]7他又告诫说:“如果社会科学要作为科学来发展, 他们就必须脱离商业行为、政治行为以及这样或那样的改革, 即使它们需要不断与各种商业现象、政治现象和社会实验现象保持接触。”[6]13

其次, 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这是因为, 人类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对于科学发展的潜力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理论成果的出现。科学在解决人类问题的过程中为自己创造了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研究者的合作以及优良的研究环境和设施, 大学正是进行这类研究的理想场所。

再次,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的发展。他从大学职能的角度指出:“我认为现代大学的最重要的职能, 是在尽可能有利的条件下深入研究各种现象:物质世界的现象、社会世界的现象、美学世界的现象, 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发现相关事物的关系。”[6]18他明确指出:“科学虽然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增加了我们的满足感, 并且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但同时也带来了自身所特有的种种危险。从而失去对各种有关的文化价值的洞察力。”[6]16科学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大, 人文精神也就越重要。

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说:“兴趣和理智不会阻碍科学家追求真理, 但它们在评价社会如何使用科学家所释放的力量时的确是起作用的。”[6]16与自然科学一样, 人文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也能产生实在的影响。因此, 现代大学应加强对人文学科的研究, 扭转人文教育薄弱的局面。他说:“所谓人文学科, 我不仅是指传统的人文学科, 还包括深奥的科学知识本身所固有的人文价值。”[6]15总之, 在弗莱克斯纳看来, 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属于大学。

2.大学的学术研究是严肃的

弗莱克斯纳是“纯研究”或“基础研究”的倡导者和捍卫者。他尖锐地批评了当时充斥美国大学的假研究或伪研究。他明确指出:“收集信息——即使是精确的信息——不是研究。收集大量的描述性信息——在家政学、社会科学和教育学领域这种做法相当普遍——不是研究。未经分析的和无法分析的资料、报告、检查、学校制度都不是研究, 在美国以外任何其他地方都不会称之为研究。”研究不是通过雇佣他人而是个人独自作出的静悄悄的和艰苦的努力, 它是目前人的思想在一切可利用的设备与资源的帮助下能够做的最艰难的事情。“课题必须是严肃的或具有严肃的含义;目的必须是没有私利的;不管研究结果对财富收入或物欲的影响多么密切, 研究者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6]107-108

按照弗莱克斯纳的观点, 研究本身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活动, 是一种精神追求。在研究过程中, 研究者完全摆脱物质利益的诱惑, 凭着对真理的追求, 以一种客观严肃的态度来开展自己的工作。尽管工作清苦, 但研究者应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纯粹的数据、资料和事实的收集不能称之为“研究”。科学的研究必须要有一种思想, 必须是严肃的, 必须“千方百计, 竭尽所能地追根寻源”。

弗莱克斯纳反对大学创办过多的研究所。他认为, 所谓的研究所只不过是许多平庸之辈的虚假合作, 研究所缺乏为真理献身的真正成熟的学者。他说:“大学里轻松自由的交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刻意安排的合作则令有真才实学的学者汗颜。它只能吸引平庸之辈, 绝不能吸引具有创造性思想的学者。”[6]103他指出, 国家需要的不是一个新的研究所, 而是一种促使各种学术交流轻松自由地进行的环境, 并通过招聘一流学者发展基础学科。

3.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

弗莱克斯纳认为, 大学作为学术的殿堂是有其氛围、精神和精髓的。大学的活动应是有内在智力和精神价值的活动。大学的生命力取决于“人”而不是“砖块和泥浆”。既然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 追求学术卓越, 学术自由应该成为大学的灵魂。换句话来讲, 大学应该成为“学者的乐园”——他们没有任何约束地、按自己的方式发展精神和智力的场所。

弗莱克斯纳认为, 大学要真正实现学术自由, 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 大学要严格选拔教师和学生。只有高水平的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发挥学术自由的威力。因此, 大学要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文化基础良好的学生。他反对大学过度扩大规模, 认为“规模不是民主精神的体现, 唯独质量才是真正民主的需要”。[7]他主张不分种族、宗教、地域, 只凭研究能力来聘任大学教师。他认为, 大学教师首先是一位出色的研究者, 即使教学能力不高, 也有能力成为大学教师。

其次, 大学要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充足的先进设施和资料。只有解决教师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和教学;只有物质上得到保障, 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更加充分地享受精神上的自由。

最后, 大学在行政管理上不要干涉教师的学术自由。他指出, 任何行政或管理的力量都不允许侵犯学者的精神自由。大学作为一种组织要有足够的灵活性, 以便为那些富于创造性的独特的个人提供适宜的环境。“这种环境极容易使人昏昏欲睡, 也容易使人出成果。重要的是像赫兹、麦克斯韦、蒙森和吉尔德斯利夫这样的人能在大学里找到各自的合适环境——这种环境极有利于他们自己的发展, 也有利于包括各种人在内的合作小组的发展。”[6]20大学应注重学术“大师”和“伟人”的追求。尽管如此, 他并不主张大学无组织。他只是主张大学应松散地将师生组织在一起, 这样既能保证个人独立的研究自由, 又能使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相互自由地交流。他指出:“大学在本质上是在追求智力目标过程中, 学者、教授和学生自然地混合在一起的自由的社会。”弗莱克斯纳认为, 他领导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体现了理想的大学组织的特征。总之, 为了保证学术自由, 大学应该适度组织而不是过度组织。

三、弗莱克斯纳学术研究思想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1.我国大学应该把追求科学和学术作为第一目标

我国一些大学热衷于追求市场利益和政治利益而漠视文化建设。大学比规模, 比校园面积, 比豪华气派的大楼。大学似乎热衷于迎合社会, 重权势轻气节, 重物质轻精神, 重操作轻思想, 重外形轻内涵, 重现实轻历史, 结果大学本身失去了文化的厚重。不少高校为了扩招, 圈占土地, 大兴土木, 大规模新建校区。

高校适度扩大规模是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但盲目扩张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后遗症, 实在令人忧虑。“不少高校都在负债运行, 陷入了‘扩招—贷款建校—再扩招换贷’的怪圈。据调查, 山东省教育厅直属23所高校贷款余额75.4亿元, 每年仅利息就高达4.3亿元, 随着还贷高峰期的到来, 部分高校运转已出现困难。”[8]“这种不仅欲速不达还会劳民伤财的超现实、违规律的大学定位, 实在是一种与大学理性极度不吻的浅薄。”[9]

大学的成长乃至成熟, 取决于大学内在文化精神的培养和形成。学术是知识和智力的源泉, 学术意味着知识和真理的探索、创造和传播。大学之所以神圣、庄严并受到社会的尊重、崇敬, 是因为大学是学术的象征, 大学因为学术区别于其他组织。支配着大学的根本是学术, 大学正是在学术这一本质特点上, 确定着自己存在的根据、自身与他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发展。我国大学应该坚守自己的学术使命——追求学术卓越, 不断发展科学。

2.我国大学学术研究应该加强其严肃性

我国大学无论在基础学科领域还是在应用学科领域产生了多少原创性研究, 除了与中国文化和历史、地理研究等相关的少数地域特色的学科, 在前沿科学领域, 能引领学术潮流并经常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的杰出专家仍然“凤毛麟角”。大学里充斥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其实很多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过分追求利益, 衍生出多样的虚假合作及伪成果, 以至于出现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反应。

大学科学至上、知识至上的严肃学术标准的缺乏, 导致学术是非真伪混淆、学术公平丧失。如果我们不能严格按公平公正的学术标准去选择探索和传播科学的人才并认定他们的成就, 那么, 发展与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的使命和学术荣誉, 就会落到那些对于严谨的、不带偏见的探索性研究没有兴趣, 从而无心于学术事业的人的身上, 学术浮躁甚至学术巧取豪夺的出现将不可避免。

大学究竟是以学术、真实为标准, 还是以金钱、权威、人情为准绳?大学若一切都向钱看、向权看、向情看, 大学若成为贩卖文凭、学衔及近亲繁殖、学阀称霸的机构, 学术还会有什么尊严和质量?大学还会有多少人潜心学问?客观的学术标准是科学的最高准则, 大学不应该追求以牺牲严格的学术标准换取学术招牌的急功近利, 这样不仅破坏了学术应有的准则, 而且会严重损害大学长远的学术利益。

3.把学术自由作为我国大学的灵魂

我国大学缺乏原创性学术成果的重要原因是, 行政权力干涉学术权力, 缺乏必要的学术自由。因此, 无论国家还是大学内部, 都必须保障大学及学者的学术自由, 这既是学术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学者应有的权力。哈佛大学之所以卓尔不群, 在世界大学中出类拔萃, 是因为其始终坚持探求真理和学问的大学核心价值。剑桥大学经久不衰的原因同样是其从未放弃“思想和表达的自由”。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 大学是以学科专业为基本单位、以知识传播和创造为目的、以个体智力劳动为特征的学术组织。学术成果无法以数量的标准衡量, 学术研究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决定了, 大学及其学者有学术自由权力。换句话说, 大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组织, 同时又是一个高度分权的组织。为了避免大学这一个性化特征极强的组织内部无政府化, 大学应加强科学管理。

我国的名牌大学如果想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杜绝近亲繁殖, 不囿门户之见, 广纳良才, 吸引一流学者, 并将提高教师待遇放在财政支出的首位。有了丰厚的物质保障, 学者们才能专注于发展学术, 创新知识, 进而提高大学的声誉。然而, 我国许多大学却将大笔资金用于校区建设, 教师的待遇却没有提高, 结果大学表面华丽, 而科研水平却平淡无奇。试问, 这样的大学又如何能享誉中外呢?

参考文献

[1]ABRAHAM FLEXNER.I Remember:The Autobiograph of Abraham Flexner[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1940.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14.

[3]ABRAHAM FLEXNER.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J].Harpers Magazine, October, 1939.

[4][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 (节本) [M].徐辉,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3.

[5]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7.

[6][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 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7]SACHIKO IWABUCHI.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Abraham Flexner and His Views on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TheJapanese of American Studies, No.15 (2004) .

[8]张晓晶.高校患上“消化不良症”[N].人民日报, 2006-05-15 (11) .

篇4:写给卡罗纳的一封信

你好!

自从学了《卡罗纳》这一课,我很想给你写封信,让你生活乐观。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富人,他来到穷人家去办事,发现穷人家穷得只剩下四面墙,但却和孩子们追逐欢笑。富人问:“你们这么穷,为什么高兴?”穷人说:“我们穷?我们只是没有钱而已。”

卡罗纳,这就是精神的财富,人生的乐观啊!人生不能缺少乐观,你得做一个乐观的人。

快乐!

王子冕

篇5:写给卡罗纳的一封信

你好!

你的妈妈不在了,但她正在天上看着你,她如果看见你那么伤心,肯定很愧疚。你要坚强,要乐观,你的妈妈看你生活得那么快乐,肯定也会很开心的!瞧,你身边有那么多朋友在关心着你,你应该和他们携起手来玩耍,把不快乐的事统统忘掉!

祝你

健康快乐!

陈智涵

篇6:致卡罗纳的一封信

你好!我是一名中国的小学生,名叫李宜真,很高兴能和你交朋友。

当听说你的妈妈去世的消息,我心里很难过,这真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我们一生中会遇到许多不幸的事情,但我觉得眼泪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请你不要过度悲伤,擦干眼泪,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你的妈妈在天堂希望看到的是坚强的`你。

看到悲伤的你,我多么想把你从悲伤之中拉出来。作为你的朋友真希望你能接受大家真诚的关爱和帮助。这些爱是温暖的、无私的,值得你好好的珍惜。

做为一个男子汉,我们不应该相信眼泪。希望大家的帮助使你早日摆脱伤心,让笑容重新回到你的脸上。

篇7:给卡罗纳的一封信

亲爱的卡罗纳:

您好!

我是苍南县宜山小学四年(3)班的一名学生DD杨成昌。我得知你的母亲去世了,你的这种伤心我也能体会,因为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虽然你的母亲去世了,但她仍然在天堂保护着你!你不要因为你母亲的去世,而失去希望、信心,你应该坚强起来,勇敢的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实,自由地开始新生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卡罗纳的课堂反思】相关文章:

马课堂反思04-08

生物课堂反思04-11

春课堂反思04-30

德育课堂反思05-08

美术高效课堂反思05-24

地理课堂反思范文05-25

聚焦课堂反思范文05-28

智慧课堂反思范文06-05

智慧课堂反思总结07-27

课堂的教学反思04-09

上一篇:考古通论 复习题下一篇:二下词语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