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堂反思总结

2024-05-24

赤壁赋课堂反思总结(精选8篇)

篇1:赤壁赋课堂反思总结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小编收集了《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篇1

《赤壁赋》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篇2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篇3

当我看到要讲的是《赤壁赋》时,心里很矛盾,因为这一课很有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

但我觉得呢里的多媒体设备真是太老了,出现状况,又不能及时弥补,有点不好,以上是我对这次作课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说一句:“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整的,也很难成熟,我就是爱将公开课。”

篇2:赤壁赋课堂反思总结

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篇3:《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刚才我们提到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又被称作“情文”,常以真情来打动读者,有关这一点,谁能来举个例子? 不拘古代和现代。

生:《项脊轩志》。文章围绕项脊轩写了作者生命中挚爱的几个女人:祖母、母亲和妻子。文章寄情于叙事之中,情之真,意之切,令人为之动容。

生:再如李密的《陈情表》,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 家境的孤苦和 祖母对孙 子的辛勤 抚养, 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天朝征召的原因, 表达了对晋武帝的由衷感激之情, 同时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理由,悱恻委婉,感人肺腑。

生: 我来举一个现代散文的例子,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中刻画的父亲的背影引起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共鸣,因为真切,所以感人。

……

师: 同学们刚才的阐释使我们明白:“真情”是散文的“命脉”!也是好文章流传千古、历久弥新的奥秘之所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赤壁赋》,赏析的切入点便是作 者自文中 流露出的 情感, 请同学们在听读和自读时都要留意这一点。

(师生一起轻 诵为朗读 做准备,然后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学生集体读,小组分段竞赛读。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解决字音、停顿、韵脚等所有出现的问题, 直到大家读得顺畅、优美)

师: 刚才我们已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的诵读, 现在我要考考大家读得结果。本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单一的还是多变的?大家自己先说一说

(学生分小组热 议片刻 )

生: 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是变化的:先是“乐”,然后是“愀然”之后又是“喜”。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齐声把课文再读一遍, 体会体会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

(学生齐声诵 读 )

师: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文章一开始就写到作者:“乐甚”,请问他因何而乐? 同桌可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声议论 )

生:因为周围的景色。

师:周围怎样的景色?能否用原句概括一下?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还有没有?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 这是同一时间段看到的景象吗?

生:不是,有时间的推移。前一种景象是月出前, 后一种是月出后。

师:分析得太好了!这两种景象在抒情主体(作者)心中引起的情感反射相同吗? 同学们互相说一说。

(学生同桌或 前后桌窃窃私语片刻)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月亮出来前周围的景象。这时正是初秋时节, 所谓清风就是初秋之风。初秋的风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我觉得是“爽朗”。“水波”即“秋波”,秋水,澄澈透明。总之,此时周围的景物给人一种爽朗、澄澈之感, 这是作者心情愉悦的原因。

师:说得好。但周围的景象是动态的、变化的, 月出后眼前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作者的心境有没有随之变化?

生:有,变得更爽了。(其他学生笑)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 因为他快乐得产生了幻觉,幻觉中他“凭虚御风”“羽化登仙”了。

师:的确,泛舟赤壁、醉心美景、飘飘欲仙的感觉让他觉得太快乐了。所以他就毫不掩饰地把这种快乐表达出来, 这就是苏轼的本性啊。请问他是怎样来释放、宣泄他的快乐之情的?

生:喝酒。

生:还有唱歌。

师:但是我们的印象中酒好像是用来解愁的,你能举些例子吗?

生: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生: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生:李白的“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

师:可见酒果然是解愁之物,人在苦闷时首先就会想到它。但人们在快乐时更爱喝酒, 这叫什么呢?

生(齐声):助兴。

师: 能举些借酒助兴的诗句吗?

生: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生:苏轼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生:晏殊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师:不错,大家的积累挺丰富学习本来就是融会贯通、潜移默化的过程。这里苏轼不仅借酒抒怀,还在月亮之下纵情高歌,这不禁让我们心向往之。请大家按自己的理 解找个旋 律把歌词 唱出来。

(学生笑做一 团、唱作一 团 )

师:看见这样的歌词,我们作为读者也会产生一种错觉: 今天晚上在月亮之下,在孤舟之上,纵情放歌的人不是苏轼, 而另有其人,请问此人系谁?

生:仙人。(其他学生大笑,师亦笑)

师:有无其他答案?我们发现苏轼的歌词和谁的诗很像?

生:屈原。

师:对呀,苏轼似乎是在进行一场模仿秀, 他模仿的对象是屈原。假如这个命题成立,同学们思考一下, 苏轼为何此时此地要模仿屈原?

生: 可能与作者此时的境遇有关。他现在被贬在黄州,处境艰难, 这与处于流放中的屈原何其相似?

师:用白居易的一句诗说,他们……

生(抢答):同是天涯沦落人。

师:大家堪称天才。(学生笑)但苏轼秀屈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都被贬、被流放吧?还有没其他原因?

(学生思考、议论 )

生:有,可能是因为有相同的情怀。

师:这怎么讲?

生:苏轼的歌词中提到了“美人”,和屈原诗中的“美人”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都指“君王”。他们即使被贬也心系君王,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

师:是的,即使被贬心中依然装的是君王、装的是天下,这正是二位古圣先贤的相通之处啊! 可见, 这用来释放快乐之情的歌声已经带上了淡淡的忧愁, 而且很快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忧伤, 文中怎么称这种忧伤的, 大家从下文找一找。

生:“愀然”。

师:何谓“愀然”?

生:忧愁凄怆的样子。

师: 为什么沉浸在快乐中的苏轼情感出现了如此大的落差?表面上看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客的箫声。

师:这是怎样的箫声?

生 (齐诵):“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师: 概括提炼一下这是怎样的音乐?

生:悲伤。

生:悲怆。

……

师:作者为“饮酒乐甚”而歌,客为这释放快乐之情的歌声“倚歌而和之”,吹奏出的却是渗透了忧伤的曲调。人说“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莫非客不懂苏轼耶?

生:因为懂,才倚歌和奏出这样的音乐。

师: 你的意思是苏轼的快乐只是表象, 难掩他内心巨大的忧伤,也就是文中所谓“愀然”。

生:是。

师: 那我要问大家的是苏轼因何愀然? 因为被贬黄州官太小了、薪水太低了吗?据说苏轼被贬黄州, 担任了一个类似于本地民兵自卫队 副队长的 职务 ,(学生笑) 薪水极低, 全家人不足于糊口, 所以他就在居所东边的坡上开辟了一 块土地种 植菜蔬以 自给, 还戏谑地给自己一个号———东坡居士。是这个原因吗?课文中有无提示? 大家互动一下。

生: 我觉得苏轼此时不是因为身份卑微、生活清苦而内心痛苦。具体原因我还没找见。

师:谁来帮帮这位同学。

生: 好像苏轼是借客的口吻表达出了他痛苦的原因。我找到了这两句话“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太聪明了!作者“哀”的是什么?

生:生命的短暂。

生:人生苦短。

生:吾生之须臾。

……

师: 为什么人生短暂让作者内心痛苦? 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无类似情感的流露?大家想一想,比如同期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生(受到启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师:其实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中也有类似的诗句。

生:人生易老天难老。

师:既然人生易老,那就努力奋进,何必长吁短叹呢?

生: 他现在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师:说得好。用作者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话来讲,他现在成了一个什么人?

生:闲人。

师: 既然是闲人, 皇帝不待见,在这偏僻俚俗之地虚度时光、难有作为,苏轼每念及此,就会悲从中来。可见这是他愀然的原因了。他怎样让自己走出阴霾、迎来暂时的阳光?

生: 用一番富有哲理意味的话。

师:对。大家把这一段齐声读一遍。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找出你认为表现作者真正释然的句子。

(小组交流 讨论 )

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

师: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生观让作者真正释然了、快乐了。感受得深、解脱得快,恐怕这正是苏轼的魅力之所在吧。

师(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沿着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接近了苏轼的心灵 (只能说是接近而非走进),试图了解这样一个高贵的灵魂。苏轼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字字珠玑、浑若天成的锦绣文章, 更有魅力的恐怕是他的思想、他的性格,也就所谓的人格魅力。他倾倒众生,留给我们“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我们将永远缅怀他!

反思:

篇4:赤壁赋课堂反思总结

[关键词]自主学习苏轼乐观旷达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24

一、设计思想

《赤壁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预习、交流、讨论等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点文言现象及实词句式;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通过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深入理解作者的心境、蕴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3.情商培养目标。了解苏轼的旷达思想,學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笑对人生。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么面对命运的捉弄,苏轼又是如何选择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苏轼的千古名篇《赤壁赋》,看一看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苏轼有着怎样的情怀。

(二)预习交流:分享初读感受(略)

(三)学生质疑

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结合课文注释和课后练习,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提出来,教师整理展示学生中有代表性的问题。

(1)同样面对明月清风、良辰美景,苏子饮酒乐甚,而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苏子因何而喜,客人因何而悲呢?

(2)苏子是如何安慰客人,由悲转喜,怎样从“水与月”中获得了人生感悟的?

(3)当初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的讨论意义当如何认识?

(四)分组合作

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发表见解。教师点拨。

(五)展示提升

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发言,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言之成理即可。

(1)苏子之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乐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赏心:“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在);由个人短暂(寄蜉蝣)自然(长江无穷)感触生悲(人生短暂);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 在客的心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抑或霸气的英雄,他们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都轻轻地走了,“而今安在”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2)苏轼从明月、江水的变与不变入手,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既是亘古不变的,又是实时更新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水的流逝,月的盈虚,让人感到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苏轼的伟大在于目光更远大,视野更开阔,他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人类社会,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肯定。自然的博大让人感到自我的渺小,而人生的意义恰恰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世间万物有所取舍,可以用广阔的胸襟拥抱自然,感受自然给予的美好,在失意的生活中寻找诗意,让自然安抚躁动不安的内心,让美景抚慰受伤的心灵。

(3)主客问答的真实性其实有待商榷,“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两种矛盾对立的心态。“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一个是深受道家浸润,旷达的,主张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苏轼;还有一个是躲在客人身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积极入世而饱受打击的苏轼,这个苏轼悲观失意,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饱受心灵与肉体双重打击,体会着暮年功业未就的苦楚,感叹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渺小。无论达观与悲观都是最真实的苏轼的心灵映射。苏轼没有倒下,也不会倒下,无论他的痛苦如何强烈,内心巨大的力量总是支持他毅力不倒,这正是苏轼的伟大之处。

(六)总结深化(略)

篇5:《赤壁赋》教学反思

这一周我们在学习文言文,高一的学生们一提到要学文言文就头疼,特别是知道《赤壁赋》还要求全文背诵后,就更痛苦了,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热情,在备课时我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本课有非常大的兴趣呢?怎样让学生爱上这篇文章爱到不背会誓不罢休呢?想了很久我决定从本课的作者苏轼入手。

要说苏轼吧,学生们并不陌生,初中就学过不少苏轼的诗词,如果我只是简单的介绍苏轼,估计不少学生对他还是停留在初中时的认知。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有一种手法是知人论世。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你对某一首诗歌的作者了解比较多,在理解欣赏诗歌时相对就容易些。同理亦然如果学生对苏轼了解比较多,在理解本课时相对也会容易些。但是,只是了解苏轼,不是欣赏崇拜,怎能爱屋及乌,从爱苏轼到爱他所写的文章呢?我决定让学生崇拜苏轼甚至让本就崇拜苏轼的爱上他!

有了这个想法,我决定从导语入手。一个精彩的导语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李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有一个人,一度下狱,三度被贬。但是他既没有像贾谊一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一样归隐田园。他是――苏轼!还没等我说完啊,全班学生都齐声回答,他们得意洋洋的望着我,好像再说:“这也太简单了,今天要学这一课,当然知道是苏轼啊!”好既然大家对苏轼这么熟悉,我就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我在课件上我展示了诗人苏轼,词人苏轼,文章苏轼,书法苏轼,官员苏轼,美食家苏轼,兄长苏轼,丈夫苏轼……这些其实是考察学生对苏轼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前几个问题学生们非常顺利的答出来了,什么在诗歌方面与陆游并称苏陆,豪放词开拓词境,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个好官修建了苏堤。下面作为兄长和丈夫,苏轼怎样,就是我煽情的补充。

篇6:《赤壁赋》教学反思

之前我的上法是先疏通字词,然后再讲解内容。我的依据是,学生对于文言文最大的障碍在于文言的理解,所以,只要疏通了字词之后,文言文就变成现代文了,理解起来就会顺利许多。

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依循了这种方式,后来发觉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四:一是像前赤壁赋这种文章篇幅较长,一个个字翻译过来,杀伤课时太厉害,至少要花去两节课,一个学期四、五篇古文下来,必定造成课时紧张。二是这样的上法实在太无聊,课堂气氛极为沉闷,自己上的又没劲了,学生也倒下一大片。三是市面上的翻译书连篇累牍,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后来我试着在上课之前便让学生翻译课文,他们照样可以借助参考书一字不落地翻译出来。四是我以为他们通过翻译,可以把古文当成现代文来读,但实际上,即使疏通了文字之后,学生对于课文照样隔膜,甚至能够背诵了,也未见得亲切。这一点,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显露无疑。

后来试着将文与言结合起来说,发觉不仅推进速度快很多,而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大概他们终于觉得老师在讲一些翻译书上没有的东西了。此外,“会翻译”和“能理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之前上古文,有点天然降低了古文的难度,就是觉得翻译过关,古文搞定大半,其实并非如此。现在看来,在课堂上,把关键的字词点出来,进而带动内容的理解,可能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结合趁热打铁,最少疏离感。至于翻译的作业,大可提前至课前完成,在课上只要点出一些翻译的难点即可。

还有一点反思就是上课的节奏把控,有时候上课很急,就比如第一次试讲,感觉学生怎么什么也不知道,于是便急于代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是听到学生嘴里奔出一个自己想要的词句,便急忙接口,唯恐学生再旁逸斜出。后来第二次试讲,这样的情况便少了很多,第三次则几乎没有了。事后反思,原因有二:一是问题的设置本身有问题,母问题下面没有子问题,也便没有梯度,没有渐进,没有思维的过程了,毕竟能够一步到位的学生是少之又少的。而且真的为了求顺利找一个学霸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么课堂还有多大价值呢?二是教师心里没底,没有足够的自信来接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更别说进行适当的引导了。这样牵着学生走的做法,实则回避了实质性的问题,很难让学生沉浸到课堂中去。

篇7:《赤壁赋》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赤壁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赤壁赋》教学反思1

这次选了一篇古文,探索了古文的上法。

之前我的上法是先疏通字词,然后再讲解内容。我的依据是,学生对于文言文最大的障碍在于文言的理解,所以,只要疏通了字词之后,文言文就变成现代文了,理解起来就会顺利许多。

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依循了这种方式,后来发觉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四:一是像前赤壁赋这种文章篇幅较长,一个个字翻译过来,杀伤课时太厉害,至少要花去两节课,一个学期四、五篇古文下来,必定造成课时紧张。二是这样的上法实在太无聊,课堂气氛极为沉闷,自己上的又没劲了,学生也倒下一大片。三是市面上的翻译书连篇累牍,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后来我试着在上课之前便让学生翻译课文,他们照样可以借助参考书一字不落地翻译出来。四是我以为他们通过翻译,可以把古文当成现代文来读,但实际上,即使疏通了文字之后,学生对于课文照样隔膜,甚至能够背诵了,也未见得亲切。这一点,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显露无疑。

后来试着将文与言结合起来说,发觉不仅推进速度快很多,而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大概他们终于觉得老师在讲一些翻译书上没有的东西了。此外,“会翻译”和“能理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之前上古文,有点天然降低了古文的难度,就是觉得翻译过关,古文搞定大半,其实并非如此。现在看来,在课堂上,把关键的字词点出来,进而带动内容的理解,可能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结合趁热打铁,最少疏离感。至于翻译的作业,大可提前至课前完成,在课上只要点出一些翻译的难点即可。

还有一点反思就是上课的节奏把控,有时候上课很急,就比如第一次试讲,感觉学生怎么什么也不知道,于是便急于代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是听到学生嘴里奔出一个自己想要的词句,便急忙接口,唯恐学生再旁逸斜出。后来第二次试讲,这样的情况便少了很多,第三次则几乎没有了。事后反思,原因有二:一是问题的设置本身有问题,母问题下面没有子问题,也便没有梯度,没有渐进,没有思维的过程了,毕竟能够一步到位的学生是少之又少的。而且真的为了求顺利找一个学霸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么课堂还有多大价值呢?二是教师心里没底,没有足够的自信来接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更别说进行适当的引导了。这样牵着学生走的做法,实则回避了实质性的问题,很难让学生沉浸到课堂中去。

最后,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而不是流于形式。高效的预习作业会大大节省课堂的时间,也是了解学生知情结构的最好途径。我甚至觉得,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设定,要看学生预习作业的境况而定。

《赤壁赋》教学反思2

由于现在的高中教材选用了大量苏轼的作品,当然,学生对他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了,因此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赤壁赋》的学习。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学习,发现异同点,应该说,就课堂效果而言,效果还算不错的。

首先,我让学生来背诵前赤壁赋,勾起对赤壁的回忆,加深对苏轼的认知,从而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其次,我让学生动起手来,扫清本文阅读障碍,让每位学生都有事,都能做成事。

再次,让学生进行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大家一起来探究本文的思想主旨。

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下一阶段,要想办法调动这些人的学习积极性。

《赤壁赋》教学反思3

【设计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类文章借对山水风物的描绘,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对这类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会为主,让学生了解本文诞生的背景,了解苏轼这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重在启发、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蕴含在文字里的感情,从喜欢这篇文章开始,喜欢苏轼。思考苦难、坎坷给生命带来的价值;思考当有一天世界以痛吻我时,我该以何相报。

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很注重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的探究,独立的表现,课后的延伸,我想把一颗种子埋进学生的心里,可能现在看不见他们的不同,但也许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这颗种子就会生出根,发出芽,甚至长出一棵参天的大树。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文体知识,督促学生读懂本文的字词句含义,并自主对内容进行梳理。

2、启发、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并表现本文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意蕴。

3、让学生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达观态度,从而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诵读 合作探究 延伸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你课前的学习和阅读,说说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黄州 赤壁 苏轼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才与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谁能根据我们自学方案中的资料,点出这个案子的关键。

冤案,文字狱

余秋雨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于是,在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当他再一次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太过平静,他却突然之间把自己化作了千古绝唱。

二、逐段品读文章,梳理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思想,并用声音传达自己的理解。

1、学习读第一段,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画面和人物活动?

明确:画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面对此情此景,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容、洒脱、自由、高雅……

作者也写了他置身此境的感受,那就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诵读实践:

请试着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我们对文本的感受。

提示:注意重音、节奏,读出意境。

点评:随堂

2、学习第二段 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饮酒乐甚”是对第一段的概括,那第二段作者的情感是否发生变化了?

明确:由乐到悲。

什么触发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诵读实践:

请试着读出这种感情上变化。

提示: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点评:随堂

3、展示自学成果,学习第三段

梳理内容:

解释“愀”的含义。

容色改变。

苏子容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扣舷而歌——正襟危坐。

“客”的这段话联想到了历史人物曹孟德,主要想到他的哪些事迹?

文治、武功

与赤壁相关的失意和得意的经历

这个联想的目的是什么?

和现实的自己形成对比

合作探究:

对比曹孟德的一生,“客”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这个悲有几层含义?

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命短暂、平凡、渺小而宇宙江月无穷,岂不悲乎?

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这样的悲,用 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诵读实践::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英雄与凡人的对比?我们的人生也是短短的几十年,平凡而渺小,能读出共鸣吗?

提示:注意内容和情感的关系:铺垫——转折——悲凉、深沉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4、学习第四段

梳理内容:苏子也觉得宇宙的无穷值得羡慕吗?他的观点你理解吗?

而又何羡乎?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水与月自变化的角度来看,不能有一刻的永恒,这一刻的水已经不是上一刻的水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月自然也不是上一刻的月了。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物无尽,我也无尽。

永远流逝,永不消失,盈虚有变,皓月长明。我如何无尽?

我价值的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人类的大我是生生不息,与万物同在的。

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

此时的苏子已处在不辨水天,无尽空明之中,全然不受时空局限。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

“而又何羡乎?”一句该怎样来读,轻而易举又重若千钧。

这一段话里还有怎样的胸怀?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共适清风明月。

不祈祸福、忘怀荣辱、超脱死生、旷达自适,与清风明月融为一体,实现了人生的圆融。最难得的是此刻的苏子被记录了下来,成为后世莫大的一笔财富。清代古文家方苞曾经这样评价《赤壁赋》:“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诵读实践:谁能为我们读一读苏轼实现了人生超越后坦荡的襟怀。

提示: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5、学习第五段

客喜而笑,宾主尽欢,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东方既白。

三、学习总结

时间:月出——东方既白

情感变化:乐——悲——喜

诵读心得:注意重音、节奏。

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四、课外阅读

我给大家找到了几篇跟苏子相关的文章,“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希望我们能将对苏轼的品读延伸下去,延伸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由“乐”而起,极“乐”而收,两次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2、你在本文中能读出“乌台诗案”与被贬黄州之事对苏轼的影响吗?

3、有人说苏轼去的地方叫赤鼻矶,跟赤壁远着呢,他犯了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呢?

4、“客”是真有其人吗?他在文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苏子与客本质的不同在哪里?

5、理解苏轼的胸怀对你有影响吗?老师提供的相关文本,你会选读哪一个?

《赤壁赋》教学反思

我在选课参赛的时候,决定选《赤壁赋》一文,是个艰难的决定。本文是经典中的经典,有过无数次的被解读;本文由景入情,由情悟理,思想深刻,背景广阔;本文以赋为体,主课问答,应突出诵读;本文又是以文言文为载体,应强化理解。一时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畏首畏尾,总怕设计漏洞百出,割裂了学生与文本,但又不愿调换内容。

我考虑到本文文体特征,先定下了诵读这条主线,为帮助学生诵读,我将课前自主学习的设计精细化,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文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小组交流成果,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理解,也增强学生的信心。课堂主要以引导,帮助为主,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的景、情、事、理。课后延伸阅读是我的另一个设想,读懂本文是本课的目标之一,读苏轼是我设计的更高目标。作为文化经典,苏轼不可复制,如果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引起学生对苏轼的阅读兴趣,那我总觉得是一种遗憾。

我的这一节课,完全是一节生成课,学生不是我所带的学生,尽管彼此有些陌生,但他们一次又一次给了我惊喜。我对学生的表现是满意的,我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还有遗憾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予以指导。

《赤壁赋》教学反思4

“知人论世”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让学生掌握好这把钥匙是尤为重要的。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对写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绍,所以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时显得不是很困难。在课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决作品的思想意义甚至文化等较深层次的问题。前提是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在语言的赏析上,有学生提出“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这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有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有认为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我对后一个回答评价道: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由此可见,只要学生积极思考,有时会给老师意外惊喜。

《赤壁赋》教学反思5

赤壁赋原文:

壬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赤壁赋》文徵明书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樽以相属(zh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u)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教学反思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4)文言文教学要重诵读,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熟读成诵。

《赤壁赋》教学反思6

我自己比较喜欢苏轼,也看过一些苏轼的作品和关于他的介绍评论文章,欣赏他的旷达人生,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起来,让我更能坚强的面对困难。我想让学生学这篇课文也有许多收获,所以做了很多准备。

这一课上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自学阶段的基础文言现象很多同学没有整理全,只有三分之一的好学生能掌握。这要靠检测巩固,还得是反复训练。

二、诵读遍数不够,学生只满足会读课文。韩博士要求读六遍课文,学生达不到。即使读也只是为默写,只读不思。

三、苏轼思想本来就是难点,学生对三、四段内容理解不到位。主客问答,苏子思想矛盾的变化,天地万物的辨证关系,苏轼是如何解脱的这些问题学生不好把握。

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所以在学完之后,从大师身上没学到多少精神。

从我自身谈起也有不足之处,我还是放不开手对学生估计高,所以有些失望;引导不到位,学生讨论不出来,有时直接自己讲,学生被动接受。

这节课的收获:写作素材的积累,参看高考优秀作文,引用苏轼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论述,一事多用,灵活多变。

《赤壁赋》教学反思7

这一周我们在学习文言文,高一的学生们一提到要学文言文就头疼,特别是知道《赤壁赋》还要求全文背诵后,就更痛苦了,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热情,在备课时我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本课有非常大的兴趣呢?怎样让学生爱上这篇文章爱到不背会誓不罢休呢?想了很久我决定从本课的作者苏轼入手。

要说苏轼吧,学生们并不陌生,初中就学过不少苏轼的诗词,如果我只是简单的介绍苏轼,估计不少学生对他还是停留在初中时的认知。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有一种手法是知人论世。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你对某一首诗歌的作者了解比较多,在理解欣赏诗歌时相对就容易些。同理亦然如果学生对苏轼了解比较多,在理解本课时相对也会容易些。但是,只是了解苏轼,不是欣赏崇拜,怎能爱屋及乌,从爱苏轼到爱他所写的文章呢?我决定让学生崇拜苏轼甚至让本就崇拜苏轼的爱上他!

有了这个想法,我决定从导语入手。一个精彩的导语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李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有一个人,一度下狱,三度被贬。但是他既没有像贾谊一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一样归隐田园。他是——苏轼!还没等我说完啊,全班学生都齐声回答,他们得意洋洋的望着我,好像再说:“这也太简单了,今天要学这一课,当然知道是苏轼啊!”好既然大家对苏轼这么熟悉,我就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我在课件上我展示了诗人苏轼,词人苏轼,文章苏轼,书法苏轼,官员苏轼,美食家苏轼,兄长苏轼,丈夫苏轼……这些其实是考察学生对苏轼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前几个问题学生们非常顺利的答出来了,什么在诗歌方面与陆游并称苏陆,豪放词开拓词境,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个好官修建了苏堤。下面作为兄长和丈夫,苏轼怎样,就是我煽情的补充。

作为兄长他对弟弟怎样?初中学过他的词《水调歌头》,在本词的序中写着“兼怀子由”,苏轼很爱自己的妻子,在妻子去世后他在妻子墓旁亲手种下三万株松树寄托哀思,在妻子去世十一年后梦到亡妻写下了悼亡词之首《江城子·忆梦》。说到这里已经有同学情不自禁的背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的至情至真感动了无数人,苏轼的乐观洒脱也为人敬佩。在面对三度被贬的人生困境时苏轼以自己坚强的品格遗世独立,本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千古名篇——《赤壁赋》,一起欣赏苏轼笔下黄州赤壁的风光。

下课后我想了很多,语文课的导语要求短而精炼,而这节课的导语介绍苏轼太多,太长,切题慢,但是我想让学生们了解苏轼多一些,起码从我这里了解到不一样的苏轼,在有限的课堂很难分享更多关于苏轼的事情,但我想给学生心中埋下一棵兴趣的种子,给学生心中留下一点星星之火,原来苏轼这么厉害,原来苏轼这么深情,苏轼究竟有多少吸引我们的故事和诗文呢,想知道吗?一篇课是说不尽的,苏轼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他如山间的明月,他如江上的清风。

《赤壁赋》教学反思8

拓展之一:比较阅读《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立即将《同步作业》第14面上的《后赤壁赋》找出来,再与课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读,学生都很投入,大约十多分钟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了。经过梳理,得出如下结论:

前后赤壁赋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不同之处:

1、描写的季节不同,景物特征也不同:

前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一派新秋之景。

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是初冬景象。

2、夜游的起兴和游程不同。

3、思想内容不尽相同:

前赋表达的是一种旷达的情怀。

后赋有因苦闷而超脱尘世的思想。

4、写法也有所不同:

《前赤壁赋》作者以自己出面,发表一通议论,写的是舟中发生的实事。

《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俨然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

这样一拓展,同学们不仅对教材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作者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境遇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拓展之二:请同学找出课文中的对偶句。

这一小活动立即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找出的对偶句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学生找的对偶句很多,这也说明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深的认识,于是我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将这些句子抄下来,多记多背多积累。

这节晚自习,我的学生过得很充实,我也感到很快乐。

《赤壁赋》教学反思9

上完课后,有一份释然,多少明白了些傅雷“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这句话的含义;亦有一份沉重,经肖老师等专家的指点,发现自己课堂之浅薄。

“一堂好课应该呈现从徘徊到突围的精彩,有挣扎、有冲突、有交锋,然后从缝隙间突围,师生均能从文本和课堂获得突围的快感。”肖老师的话语让我感到很温暖,也促醒了沉醉在自我设计中的潜意识里的我。是啊,远方的风比远方更遥远,距离让我更坚定的成长。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写“月”的句子,并就你最有体会的一句阐述自己的理解。”提问过于机械和呆板,进而使整堂课略显呆滞,缺少灵动,课堂缺少深化的容器,却一直生成在教师的言语里。教师自己仿佛已沉醉于课中,却无法引领学生入境,甚至局部都没有,勉强确实是没有幸福的。

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整堂课都在赶场,频率快,节奏快,看似行云流水,实则走马观花。缺少“点”上的细化,徘徊一词虽已让学生感悟了,但联系诗境不够,矛盾场的渲染不够,学生的生成就不够,学生其实是成长在自己的思考之中。当然,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停留在“接招就走”的形式层面,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自己也没有随文本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需改之。

“以文率言”的课堂模式显然忽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堂上意识到了却没有很好的落实。没有言的积累,何来文的感悟突破,“以言固文”也许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针。注重人文味的同时却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文言文“雅”的书卷味,淡化了学生的文言感悟和文化熏陶,苏轼的儒道佛思想只字未提。

反思,则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这堂课也多少让我找到了一点自信,这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宽慰。是命运把我们抛到了路上,且行且拾且习且思。

这堂课尝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古板模式,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

一、我觉得我这堂诵读课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注重诵读形式多样化本堂课有齐诵、自诵、范诵、脱稿朗诵、全体背诵等多种诵读方式

2、教师的诵读指导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诵读方面,我下了一些功夫,设置了“诵读三境界”、“诵读提示”等教学环节,并且针对每一段、每一层甚至每一句的诵读,都设置了渐进式的诵读指导,层层深入,指导学生,让学生逐步达到诵读的目标要求。

基于课堂时间和课堂容量问题,为了更深入地完成目标,我考虑我的诵读课不以诵读段落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所以就是《赤壁赋》也没有实行全篇诵读教学,而是选取了前三段,将第四段放在课下落实,我觉得这样也符合高效课堂不必要面面俱到的要求

3、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诵读课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容易,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是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大忌,所以,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设置了层进式教学指导,问题设置也极为明确,让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在一堂课中逐步加深,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参与,又符合教学规律。

(2)、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对学生的诵读予以指导和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指点下真正有提高;允许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看法或诵读的合理之处——诵读是有个性化的,绝对不允许千篇一律,统一要求运用某种腔调来诵读,那样做就违反了教学规律。

二、学生表现方面

1、优点

这堂课学生总体表现良好,具体表现在:

(1)齐诵声音响亮,回答问题声音清晰,所有的问题都是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共有有十多位学生。

(2)敢于质疑,敢于谈出自己的诵读看法。

2、问题

(1)回答问题的学生仍然偏少,据老师们统计,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十多位,其中有的学生主动站起来两次,但一些学生仍然有畏惧心理,只能做到认真地听讲、思考,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心存顾虑。

解决方法:

(1)继续推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勤思,多表现。

(2)多创设课堂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

(3)解决学生畏惧心理,让他们从内心“放下”顾虑,培养心理素质,展现自我。

(4)教师以身作则,善于表现,教出自己的个性风格,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赤壁赋》教学反思10

当我看到要讲的是《赤壁赋》时,心里很矛盾,因为这一课很

有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

但我觉得呢里的多媒体设备真是太老了,出现状况,又不能及时弥补,有点不好,以上是我对这次作课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说一句:“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整的,也很难成熟,我就是爱将公开课。”

《赤壁赋》教学反思11

这节公开课我主要围绕全文的情感变化来展开,抓住直接描写情感变化的字词,按照其演变推进来梳理全文脉络。

首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字词,即“乐——愀然——喜”,再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作者“因何而乐、为何而悲、喜在何处”,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讨论导致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基本把握住了全文脉络,使整堂课能够围绕教学重点“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条主线来展开,重点较为突出,故而思路会相对清晰。

此外,在各个板块的衔接上,比较注重衔接语的设计,使课堂整体上能够连贯自然地进行。

但是,这堂课也存在了很多不足,首先是对学生的信心不足,遇到自己认为相对较难的问题,会不自觉地就开始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相对不足。以后在课堂上要学会适当放手,有些问题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从而得出结论,使其能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并且,课堂中学生回答之后,给予的点评力度不够,要适时予以回应,和学生真正互动起来。

另外,语速过快,大大加快了课堂节奏,使得学生想要跟上会有点累;并且问题设置过于碎片化,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使人应接不暇,加重学生上课负担,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囿于教师思路,缺乏自主性。而问题的过于碎片化,容易使得课堂内容分析显得零散,对重点的情感“乐、悲、喜”点得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改进!

《赤壁赋》教学反思12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

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但我觉得呢里的多媒体设备真是太老了,出现状况,又不能及时弥补,有点不好,以上是我对这次作课一点不成熟的看法,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说一句:“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整的,也很难成熟,我就是爱将公开课。”

《赤壁赋》教学反思13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材料,依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赤壁赋》教学反思14

高一的学生正是培养习惯和打地基的最佳时期,所以老师一定要在抓基础上落实好。再有对文言基础知识点的落实。对于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要注重文,但是基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就要注意对言的处理,只有言的内容落实好了,文言文教学才能水到渠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言的梳理上我用了三个课时,这样在第四个课时理解全文时学生才会事半功倍。

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师才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叶圣陶)在高效课程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教师更要注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体验者; 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教师精心组织,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教师巧妙设计,让学生成为创造者;教师灵活调控,让学生成为反思者。课堂上用加分来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两篇文言文《劝学》《师说》中的文言现象,踊跃发言,这一点收效很好,学生不但学会举一反三,还学会了积累整理相关知识点。

《赤壁赋》教学反思15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的作品,黄州成就了苏轼文学的顶峰。苏轼曾经在在他的诗中提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潮州儋州”。《赤壁赋》是汉代文赋的代表,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曾指出“《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感很强。在我看来,这样的文章其实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背就行,在反复地背诵中,其中的很多道理自然而然就能够懂。说实话,这篇文章自己在讲前几遍的时候,并不是特别懂,尤其是主客问答的部分,现在比之前理解的深了那么一点吧。

本节课设计的思路,主要有四个方面,“赏文本”、“析文言”、“悟文理”、“体文情”。“赏文本”角度,主要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介绍这篇文章,让学生熟悉这种文体。“析文言”主要是讲解文章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这一部分其实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学。“悟文理”从主客问答的角度,来看待苏轼的自我开导。“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客悲的焦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就是“物是永恒的,但人生是短暂”的,苏轼用“水与月”的变与不变,来进行开导。当客提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时,苏轼就提出了要享受当下。“体文情”主要看苏轼在儒佛道三家思想影响之下,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旷达乐观。

篇8:《赤壁赋》用典赏析

政治斗争往往你死我活, 非常残酷。普通老百姓对政局随便发点牢骚一般无所谓, 因为起不了多大作用, 可苏子却是才高名重。王安石开始变法了, 新势力正在发展需要扶持, 他却指出了变法措施中不合理的地方, 于是被贬出去了;司马光们好不容易扳倒了变法派, 正在论功行赏且都考虑到了曾经“有功”的苏子, 调他回京, 正是飞黄腾达的好时候, 他却又不合时宜地说, 王安石变法中也有合理的地方呀, 你们怎么全给废除了呢?司马光们当然不爱听, 于是, 刚被捞上来的苏子又被贬出京城去了。这位只合在政治清明时期施展抱负的巨子, 却一次次挫折在政治斗争的漩涡, 能不伤感!好在他能看开, 不仅能看开, 而且一下子看开出了前后《赤壁赋》等一系列不朽的诗文名篇。

正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率性与狂放, 正如李白“醉后”做文之“曾令龙巾拭吐, 御史调羹, 贵妃捧砚, 力士脱靴”。才华已然绝世招嫉, 却还要一而再地招惹新旧权贵, 于是, 便是硬生生一个“乌台诗案”。虽是保住了这颗高贵的头颅, 但终被远窜。

此时的苏子, 有话还能直说?此时的苏子, 有话还敢直说?可是, 心中的块垒若不尽吐, 难保不会郁抑得吐血。于是, 苏子在泛舟于怒卷千堆雪的辽阔江面, 在倾吐千古慨叹时, 竟不惜“堆砌”典故。

就人而有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曹孟德。东汉末年, 起于战乱, 唯才是举, 迅速崛起, 掩有江北, 孙刘联手, 方可勉强与其战个平手。那时的曹操, 论文领建安, 论武“故一世之雄也”, 论政则“挟天子以令诸侯”, 有如此成就与功业的一代枭雄, 亦有赤壁一战的灰飞烟灭, 且“而今安在哉”!联想自己, 映射自己, 折射自己, 心中不能不释然:区区“乌台诗案”, 就算是自己遭受了蚊虫的无情叮咬, 一旦想开了, 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地而有故垒赤壁。这个昔日“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古战场, 曾经演绎过多么雄壮的英雄故事, 而今,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安静得一如这恒久的岁月。滔滔长江水尚且如此, 更何况我区区苏东坡呢?

在事而有赤壁鏖战。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赤壁是一个充满了传奇与想象张力的魔方。曹孟德、诸葛亮、周公瑾、孙仲谋, 哪个不与赤壁有关, 哪个不是充满了传奇成就了功业的英雄, 可是, 胜了又如何, 败了又如何?且这些曾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们, “而今安在哉”!与他们相比, 自己所受的这些许委屈, 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物而有孤月。此时在黄州的苏东坡, 与曾经众星捧月, 僧俗皆友, 开心唱和的昔日相比, 孤独窘迫到了什么程度?他以《卜算子》略表心迹:“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虽超凡脱俗, 孤悬碧空, 却孤而不闭, 甘洒清辉于人间———此时的东坡, 处境与心境, 当与此孤月相同吧?

有出处之词语, 诸如“明月”“窈窕”“美人”。可以认为, “诵明月之诗”中“明月”一典出自《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舒懮受兮, 劳心慅兮。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大致可以翻译为:“月儿当空洒清辉, 佳人一如月儿美。身姿柔曼步舒缓, 思念不得心躁烦。”也可以认为, “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窈窕”则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而“美人”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屈原。合起来一分析, 便可发现, 若认可“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这种说法, 也是可以讲得通的, 因为孟德是从君王的角度抒求贤若渴之情怀的, 引用则显然有怨君王“不识贤”之意。与其他的联系在一块儿, 思路就清晰了:既有追求美好又恬淡自安之意, 又有如屈子般婉转表达出渴望被君王赏识而有所作为的幽怨情怀。所以, “哀而不伤”, 还是文中主情调。

至于有出处之佳句“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除了婉致幽怨, 又是全文藉操抒志之有机部分, 暗起抒情纽带作用, 又与开篇即营造出的空明意境呼应。

上一篇: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下一篇:体育课一年级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