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一品汇报材料

2024-05-04

一班一品汇报材料(精选6篇)

篇1:一班一品汇报材料

无声的世界,因写画而精彩

——记聋六年级《一班一品》班级特色 前言:众所周知,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使得他们的语言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无法准确表达自己内心想法,词汇贫乏,言之无物,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弱等。为了提高聋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笔者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慢慢地摸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写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绘画的直观形象的功能,指导学生将一些要表达的内容先画出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画面内容进行写话,让学生在画中学文,文中绘画,直观形象,快乐学习。经过多年的尝试,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分析

聋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聋童无法通过听力来感受外界的东西,因此他们的学习比正常人显得困难重重,他们在学习上对直观形象的依赖性也就更强。他们有着很强的表演能力,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要让他们表演出来那是惟妙惟肖,可是如果让他们用书面语完整连贯地表达出来则很困难。

想象力差、词汇量的贫乏,使聋生难以生动地表达看到的画面。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使得他们的语言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聋生在写一句话的时候还较通顺,但到了写一段话的时候常常不知道句子的一些成分该放在哪里,写在什么地方,导致他们所写的一段话内容乱七八糟,没头没尾。

二、“写画”训练的意义

“写画”是利用绘画的直观形象功能,让学生在画中学文,文中绘画,直观形象,快乐学习。从图的角度来说,图是生活的一个缩影,是生活的局部,画图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学会观察生活。从学生角度来说,“写画”是学生非常乐于接受的一项教学活动,因为这项练习提供的内容较为活泼,以图为主,学生有内容可以写;同时又十分自由,是一项开放性的练习,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可以是写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对于教师来说,这项训练更有利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指导,提高不同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写画”训练实施目标: 写画是对学生所学习的词语、句式及其它相关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加强“写画”训练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一阶段(低年级):以课本中的图片为主,培养学生看图写词语和通顺的一句话或几句话的能力。

第二阶段(中年级):继续以课文中的图片为主,培养学生仔细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片的能力和先说后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内容增加一些仿写、续写、甚至自由创作的内容,让学生先画后写。

第三阶段(高年级):在完成课内写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生活为主,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写画作品呈现。

四、“写画”训练内容选择。

(一)课文生成,激发学生写画想像。

对于聋生来说,生活的范围很窄,不是学校就是家庭,所以他们特别害怕写作文,因为没有内容可写。这时就需要老师来帮他们寻找可以进行写话的内容。我们每学期学习的很多课文都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进行写画训练。所以每学期我们班有很多内容都是从课文生成出来的。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仿写、改写、续写、复述等,这也是学生特别乐意接受的一种写话方式。

(1)仿写课文:如学习了现代女作家萧红的文章《我和祖父的园子》,本文描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和祖父在园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课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字和画面都充满了鲜活的生活化气息,学生们在学习本课时被萧红文中描写的一些童年趣事所感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课堂上是一片欢声笑语。于是,我们班小作者们创作的图文并茂的写画作品《童年趣事》就这样诞生了。

(2)复述课文:《郑和远航》

复述的最大特点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故事内容,复述训练坚持得好,就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张口的习惯,长期训练复述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使每个学生能说会道、井井有条,而且促使他们围绕中心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相协调的能力。

本学期学习的课文《郑和远航》主要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为了向学生普及中国航海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我国古代人民顽

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有所感知;二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课文,并能够复述课文的能力。(3)课文延伸:《神奇的克隆》、《感恩父母》

想象是心的游戏,是不管和事实距离多大,只以自己为对象的任意的游戏。{法国-亚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聋校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大难题,写作时,学生素材贫乏,思路狭窄,写出来的作文单调、乏味,语句不通,结构单一,千篇一律。作为教师,应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展开想象的翅膀。

1、《神奇的克隆》主要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含义以及克隆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对于克隆话题,学生充满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于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我会克隆》,你想克隆什么,会发生哪些神奇的事情?学生们一个个开动脑筋,大胆想象。

2、《爱如茉莉》和《月光启蒙》都是关于亲情的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的深刻内涵,并学会用爱去温暖他人。学完本课后,引导学生从文中借鉴人物的描写方法,回忆父母亲平时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感受父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爱,完成写画《感恩父母》。

(二)经典童话,激起学生写画兴趣。

童话故事大多都是代代相传,经过别人搜集整理得来的。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想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显现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1、观看动画,记忆写画:《蝴蝶和蜜蜂》、《聪明的乌鸦》

2、阅读故事,写画复述:《粗心的小猫》、《萝卜不见了》、《小白兔不见了》

(三)命题作文,加强学生写画基础。

1、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命题作文应该是每一位学生写作训练中接触最早的作文式样,并且会伴随同学们整个的学习阶段。所以,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加强对这种式样的作文包括审题等方面的理解、分析,从而切实提高同学们对命题类作文的写作水平,是一个基础性的内容,对同学们扎实打好写作基础有积极作用,因此,每学期我都会结合教材上每个单元的作文要求选择适合学生的作文题目给学生布置几篇命题作文。

(1)观察身边人物:《我身边的小能人》(2)寻找生活乐趣:《我最喜爱的动画片》

2、半命题作文《家乡的------》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四)传统美德,加深传统文化观念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国家,而在我国文化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页叫中华美德。这些美德不但造就了许多杰出人物,而且还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空洞的说教,孩子肯定不喜欢听,也听不太懂,我先让学生们观看看这一类的动画片和书籍,让学生有个大概印象,在班会课上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说说这些人物身上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每学期我都会从传统节日及节日的来历这一个方面进行写画训练。学生们通过这样的训练都能非常具体地感受到这些人物身上的传统美德。最后从身边的故事寻找这些美德,再通过写画加以巩固。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

(五)身边故事,挖掘学生写画素材。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由于聋生对生活中的场景不留心观察,也就不会自觉地去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引导聋生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事,然后指导聋生去写一段通顺的话。聋生观察多了,训练多了,语言积累逐渐丰富,就一定能准确地表达出生活中发生的事。如元旦联欢会、讲故事比赛、观看电影等这些印象深刻的活动都是孩子们可以用来写画的好材料。

1、时令节日《植树节》《六一儿童节》

2、参观博物馆、参观好人馆、观看电影等社会实践活动

(六)假期生活,充实学生写画内容。

每学期的假期,我都会要求孩子认真观察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对自己来说比较有意义的事情,然后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写画作品展现出来,到开学的时候,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写画作业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通过他们的写画作业,可以感受到孩子在假期的各方面表现,对学生有个全方位的了解。

(1)课外阅读:《狐假虎威》、《武松打虎》、《上天的小海星》、《海洋联欢会》:说明了孩子们在假期已经学会了安排合理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并且能够很好地复述故事内容,达到了阅读和积累的效果。

(2)暑假生活:《哥哥做好事》、《帮妈妈做家务》、《懂事的小花》、《我帮妈妈倒杯水》:记录了在假期里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得到众人称赞的愉快体验;《快乐的一天》、《第一次钓鱼》:记录了在假期里发生的一些快乐难忘的事情,孩子们通过写画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也让老师更好地了解了孩子假期表现。

(3)美德故事:《提醒别人》:描写了一个安全意识非常强,记录了假期里和好朋友之间小故事,感受友谊的可贵;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七)自制画册,感受写画成功体验。

每个学期末是孩子们最开心地时候,因为他们可以自己整理一个学期的写画作品,自己设计画册封面并且装订成册。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庄重的做着这件事,看着他们歪着脑袋思考、低着头认真设计画册的样子,真是让人感动。每学期我班学生每人至少有十五篇写画作品,这一篇篇写画作品凝聚了孩子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快乐感受和成长经历,从这一篇篇的写画作品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努力付出和艰难的坚持,也让我看到了希望。相信这一篇篇写画作品见证着孩子们进步的足迹,这一本本写画作品成为孩子们毕业时最珍贵的礼物!

篇2:一班一品汇报材料

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坚持协商解决问题

——“一居一品”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含元西路社区位于八府庄南路12号,东邻西铁物资总段,西邻陕棉十一厂、太华路,南邻六合窑,北邻新兴路,在册总户数975户,总人数2187人,占地面积0.9平方公里。辖区有新城法院、八府庄小学、华润万家超市等8个单位。社区办公服务楼建筑面积160平方米,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在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积极努力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下,含元西路社区先后获得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先进党支部、充分就业社区、平安社区、绿色社区、‚六好‛和谐社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区标准化社区工会、市级文明社区等效多项荣誉称号。

我含元西路社区作为‚一居一品‛和谐社区打造工程的试点社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高度重视,根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将这项工作与社区其它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摸准社区建设自身规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围绕‚解决问题、突出特色、塑造品牌‛的指导思想,依托社区公约评议会的特点,确定将自治型社区作为社区的创建品牌,以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出发点,在原有基础上抓提高,在不断探索中求创新,全面建设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自治型品牌社区,现将社区这

社区公约评议会进行激烈讨论,力争社区公约评议会能多方位多角度体现居民自治,为民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对意见的收集和梳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经讨论,将社区公约评议会的运行程序规范为收集议题、选择议题、确定会议、议事表决、决策落实、反馈公开六个环节。

三、认真实施,充分发挥社区公约评议会的职能

(一)广泛宣传,强化居民自治意识

社区按照活动要求,通过办黑板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居民群众学习、宣传‚一居一品‛创建和谐社区的目的、意义和任务要求。社区结合自身特色,根据‚一居一品‛和谐社区打造工程的相关要求,做出活动计划,联系社区‚喜洋洋‛艺术团,秧歌队、锣鼓队等,紧密结合自治型社区创建的各项要求,认真安排了全年的活动轮廓,并结合社区党支部开放型党组织生活的活动安排,对2009年 ‚一居一品‛的宣传、教育及其它自治活动做了具体安排,做到每个月至少两次大型的相关活动,通过各项文体宣传活动,使‚一居一品‛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二)依托社区公约评议会开展社区各项自治活动,体现居民自治

社区以社区公约评议会为载体,积极探索居民自治的新路子,不断开拓创新,认真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彰显社区自治特

得到了大家的阵阵喝彩,活动让社区群众能够正确地认识智障人士,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智障人士的误解和歧视,让更多的人都来了解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进而提高全民的助残意识,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6月29日,在党的88岁生日来临之际,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全体党员举办了纪念党建88周年大型文艺活动暨入党宣誓仪式,大家欢聚一堂,庆祝党的88岁生日,在党旗前,大家高举右手对党隆重宣誓,重温党的誓词,表达对党的忠心,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力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建和谐社区。6月30日,在‚七〃一‛来临之际,社区慰问了一批老党员,为老党员戴明等人送去了米、面、油及慰问金,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对他从前为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表示了感谢和肯定。8月,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以‚创建文明新城‛为主题的活动,8月4日的‚‘创文明城市,建和谐新城’纳凉晚会‛及8月中旬的‚文明下一代,从青少年做起‛等活动都成为了辖区居民群众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问题。9月,经社区公约评议会讨论,社区特在社区会议室成立了‚含元西路社区电脑学习班‛免费为社区居民群众授课,提高居民业务水平,体现‚自我教育‛。

3、依托社区公约评议会充分解决居民提出的问题

2009年4月-5月,社区议事委员会成员在社区会议室召开了两次社区议事会。议事会中有一位党员提出了关于菜市场的管理

民为本作为立足点,就一定能得到居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通过会不断努力克服这些问题,多学习别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探索创建的新思路,真情面对社区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琐事难题,真诚帮助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社区议事委员会的作用,最大限度体现居民自治,广听民意,体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社区特色,从根本上把我社区建设成为具有自治型品牌特色社区特色的‚一居一品‛和谐社区。

篇3:一班一品汇报材料

一、“一班一品一特色”的界定和目标

(一) “一班一品一特色”的界定

“一班”指学校的每个行政班级, “一品”指一个品牌的体育运动项目, “一特色”就是把这个体育项目做出特色来。也就是说, 学校的每个行政班级自主选择一个运动项目, 并作为班级体育运动主打品牌, 提出班级和每个学生的锻炼目标和方案, 把它练精练好, 达到最高水平, 使该项目在学校内有极其明显的优势, 凸显班级体育运动的特色项目和活动品牌。

(二) 实施“一班一品一特色”的目标

1. 学生参与目标

引导学生全员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保证体育锻炼时间, 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2. 项目技能目标

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树立“健康第一”理念, 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

3. 体质达标目标

学生身体素质逐步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合格率在96%以上, 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身心满足目标

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感受运动的快乐, 提高综合能力, 丰富校园生活, 创建和谐校园。

5. 班级建设目标

营造体育锻炼氛围, 凝聚团队观念, 促进班集体建设, 丰富班级文化, 形成班级特色。

6. 学校发展目标

践行“乐学会玩”办学理念,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一批“乐学会玩”的学生, 为创建高水平学校打下基础。

二、“一班一品一特色”运行机制

(一) 项目选择机制

1. 基本程式 (见图1)

2. 具体步骤

(1) 学校开设“运动厨房”, 公布“运动菜单”, 供学生和班级选择 (见表1) 。在“项目选择”环节,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民主性。如, 五 (2) 班是学校跆拳道的骨干班, 已经练习两年了, 班主任周老师认为学生肯定会选择这个项目。谁知她的建议刚刚提出, 就遭到学生的集体反对, 他们觉得没有挑战性。于是遵从学生的意愿, 针对喜欢的几个项目进行投票, 结果足球的票数最多, 当周老师宣布班级锻炼项目为足球时, 学生一片欢呼。

(2) 班级根据学校提供的“运动菜单”自主选择项目, 并提出申报要求 (见表2) 。

(3) 班级项目得到学校同意后, 立即制定班级活动计划 (见表3) 。

(二) 操作运行机制

班级选定项目后, 除了配套方案、载体和标准引导活动的开展, 还需要好的制度保证实施。

1. 方案制定

校长是总负责人, 直接挂帅领导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督促体育组具体贯彻落实。

2. 专业指导

除班主任外, 还聘请校内外的专业人员指导。如, 竹竿舞以郑志龙校长为总辅导员, 腰鼓以钱浙老师为总辅导员, 空竹和跆拳道以外聘退休老人和场馆教练为总辅导员, 有的项目聘请特长家长为总辅导员。主要采取5种辅导形式, 即利用家长资源教学生、外聘能人教学生、内聘校内专长教师教学生、大学生教小学生和带班教师自己教学生。

3. 推进保障

全校动员, 分工负责, 定期开会商讨, 对班主任等人员进行培训。班级方面, 时机成熟后, 以召开班队会的形式, 向全校公开展示。学校开展主题式教育, 以校标大雁为吉祥物, 提出“我要飞得更高”的口号, 进行阶梯式、攀登式激励达标。

4. 条件保证

学校体育组负责场地划分、器材购买和保管。便于携带的器材, 则由班级学生自行购买和保管。

(三) 评价激励机制

在推行中, 每项体育活动都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在项目标准制定中, 体育教师初步拟订标准 (见表4) , 提请班主任审核, 并根据实际锻炼情况修改、再实施、再调整 (见表5) , 使学生既能“跳一跳摘到桃”, 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适度激励学生。

在“一班一品一特色”运行中, 不仅评价激励学生个人, 还对班级和班主任进行评价考核, 以此来检验活动成效。

1. 评定等级和标准

(1) 学生方面, 设定运动章、健将章、竞赛章及荣誉章四个级别, 进行攀登式争章活动。

运动章:学会该体育项目, 达到合格标准。

健将章:熟练该体育项目, 达到良好标准。

竞赛章:精练该体育项目, 达到优秀标准。

荣誉章:创新该体育项目, 代表班级、学校展示。

(2) 班级方面, 根据情况设定达标班、优秀班、示范班。

达标班:95%及以上学生达到运动章。

优秀班:85%及以上学生达到健将章。

示范班:50%及以上学生达到竞赛章, 并会创新该运动, 校内外展示获得好评。

2. 奖励措施

(1) 学校每月组织一次考核活动, 公示获奖学生名单, 举行隆重的颁章仪式, 颁发相应的奖章。

(2) 争得三个章的学生, 就有机会获得学校每学期一次的“体育阳光少年奖学金”。

(3) 班级获得相应级别荣誉, 学校授牌, 同时每一级别颁发不同额度的奖金, 用于班级体育运动经费。根据班级获得的荣誉级别, 学校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奖励, 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四) 推广辐射机制

只有推广每个班级的运动品牌项目, 才能发挥它的辐射功能, 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为此, 学校每月进行一次年级展示, 每学期都评定班级阳光体育运动特色项目, 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活力动动节” (见图2) , 向外展示班级体育运动特色。学校还设计了循环往复的锻炼计划, 使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多彩, 班级特色不断彰显。

每个学期后, 班级都可以重新选择新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这样, 每位学生6年内可以掌握12个体育运动项目, 学校可以拥有丰富的特色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将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 “乐学会玩”的办学理念也会得到具体的贯彻。

三、实施“一班一品一特色”的成效

(一) 实施“一班一品一特色”, 构建阳光体育运行机制, 学校体育呈现了一定的特征

第一个学期结束后, 经过考核和统计, 全校共778名学生, 争得运动章766人, 占总数的98.5%;争得健将章623人, 占总数的80.1%;争得竞赛章212人, 占总数的27.2%。全校23个班级, 最后评选出10个达标班、8个优秀班和5个示范班。学校体育呈现了如下特征, 一是全民性, 全校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参与了这项工作和活动;二是自主性, 各班可以自主选择项目, 灵活机动开展锻炼;三是目标性, 学生个体和班级都有争章达标目标, 进行阶梯式攀登;四是激励性, 学校对学生个体和班级有不同层面的评价奖励;五是推广性, 项目活动特点和班级学生的经验进行了校内班级间的推广与传承。

(二) 教师主动参与活动, 学生喜欢阳光体育运动, 家长支持教师、信任学校

“一班一品一特色”实施一学期后, 学校对全体师生、家长展开了调查, 反馈情况如下, 一是全校100%的教师了解活动, 95%的教师支持活动, 91%的教师积极参与了该项活动;二是54%的学生经常练习, 89%的学生喜欢学校开展的活动, 并有89%的学生认为对他 (她) 的身心健康帮助很大;三是60%的家长了解孩子班级的体育特色运动, 93%的家长支持这项活动, 43%的学生在家里也进行相应练习, 58%的家长愿意和孩子一起玩, 85%的家长认为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 对孩子身心健康帮助很大。

(三) 玩出品位和风采

在活动中, 还发生了一个故事。2012年9月开学的时候, 学校红十字会“壹基金”收到了一笔特别的捐款, 共计90元。这是六 (4) 班的5位学生, 利用在学校“一班一品一特色”活动中学到的娴熟轮滑技术, 在运河广场教低年级的一些学生学习轮滑。他们坚持了一个暑假, 象征性地收取了“义教费”, 即这次募捐活动捐出的90元钱。这90元钱, 来得非常不容易, 但是十分有意义。这表明, 学生不仅会玩, 还教低年级的学生玩, 并用这种积极的方式, 体验生活, 服务社会。应该说, 他们玩出了水平, 玩出了品位, 玩出了风格。

在实施“一班一品一特色”活动中, 衍生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内涵, 充分说明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活动, 还是一项内涵丰富的德育和美育活动, 学生的团结协助能力及班级文化精神都可以得到彰显。

篇4:一班一品 弘扬个性 助推发展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普遍现状

纵观当前的班级文化建设,多数教师能认识到班级的作用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有的只停留在浅层物质文化建设的认识与行动上;也有一线教师觉得文化建设是学校层面上的事情,跟自己无关,存在班级文化建设效果差异大的现象。

一是墙上文化很“丰满”,精神文化很“骨感”。这种“硬环境”的到位建设与“软环境”的严重脱节,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了一堆“死”的东西。

二是班级文化大“撞脸”。有的班主任为应付了事,从墙壁文化布置到制度建设,再到行为活动文化,只是复制加粘贴,全不考虑合不合“身”,有没有鲜活的个性。

三是这个班级有点“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如同温馨和谐的家,需要付出,彼此关爱,让人向往,使人眷恋。而有的班级没有良好的互动,缺了谁到场都无所谓,多数人无法融进班级主流文化中,只沦为班级文化的“看客”。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症结

1.对班级文化作用认识的缺位。我们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班级文化建设最终是要服务于全体师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好了,就应该带领学生去关注、认识、领会、应用,才能让“硬环境”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更好地为打造“软环境”服务,也才不会让其成为“死”的东西。

2.以人为本理念的架空。一是无视学生的主体存在。很多教育者尊重学生只是口号,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与定位。如对尚没学完拼音的一年级学生的板报全是方框字,这显然是应付于检查评比而已。又如无视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做事的欲望,搞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家长式文化建设。二是漠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小学阶段,越低年级的学生,其自主管理意识越欠缺,越需要老师“领着走”。学校管理者应放手让教师去尝试,多多包容他们的个性——想法与做法,而不能牵着班主任的鼻子走。

3.对活动文化的弱视。有人这样诠释文化:“行动了,经历了,认同了,就形成了文化。”很多人都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割裂开来,违背了人作为主观能动性的客观本质。其实,物质和制度是要靠人的行为活动,才能内化为精神层次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先为这些物质赋予文化内容。如让学生感知的不仅仅是墙上的一句名言,更重要的是名言上墙前,大家的激烈讨论和遇事时的鞭策激励。细到班级日常管理,大到参加学校层面的大型活动,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也不是优等生的粉墨登场,而是每位同学群策群力的结果。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文化是个性化的,不能复制的。”因此,要真正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的文化,就必须有所思考,敢于尝试,不断总结与坚持。作为学校管理层面则有必要提供一种载体,搭建一个平台,为师生自主创建班级文化创造一种民主、激励的氛围。我校的“一班一品”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基于这种文化建设理念提出的思考与实践。

1.人人都是开创者。儿童文化是一种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本身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这种非功利精神就是儿童文化的精神实质。五年一班将班级文化特色创建定为“看新闻,知天下”。采取了“人人参与每天看新闻并作简要记录,每天早读上课之前轮流参与5分钟新闻播报,全员参与评报”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养成每天必看新闻、播新闻、评新闻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自主思考的欲望与积极性。从而形成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班级精神文化。

2.人人都是建设者。在“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除了要积极地参与,更重要的是要从中体验到建设者的无上荣耀与激情,进而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文化。这是学生参与班级文化持续性建设的“保鲜剂”。以四年三班的“竖笛乐园”创建为例:刚开始,该班只是把目标定格在形成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竖笛乐园”。同学们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空余时间练习吹奏,并互相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后来,在学校举行的“六一”文艺汇演、“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校运会的风采展示上,他们总能别出心裁地展示这一特色文化,并在展示中不断提高。

在展示中享受成就的喜悦,在喜悦中激发更高的建设热情,在建设中凝聚团队精神,在团队精神中汲取成长的精华,这就是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经久魅力,这才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学生终身发展、见证学生终身发展的特色班级文化。

3.人人都能享受到成长。“在成事中成人”,叶澜老师说,“课堂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既然是成长的,必定就是动态的、生成的”。班级文化创建的过程同样留下“师生生命成长”的片片足迹。同为“知书达理”特色文化创建,六年一班将其定位于师生的文明礼仪成长,引导学生以书养性、以礼修身,开展“小淑女”“小绅士”评比活动,学生在待人接物、与人交往中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老师更是从中体验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所在。六年三班则重在引导师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学会认知、学会做人。

4.班班都是自己的唯一。着眼学生发展,立足班情实际,基于教师特点的特色班级文化创建,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程。在挑战的过程中,必将逐渐沉淀班级文化形成个性——“班级文化场”,促使师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互相影响、交融、渗透,并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氛围、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等健康向上的班风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协作精神。如今的“小雷锋班”个个是“小热心汉”;“雏鹰班”的同学们像雏鹰一样向着理想展翅翱翔,勇于挑战;课间十分钟、上学放学的路上、教室外、花园中总能看见“口琴班”同学侍弄“音符”的无穷乐趣……

学校借助“一班一品”个性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参与到学校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中,真正实现惠泽全体,又使班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班级文化一枝独秀、充满个性,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和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

篇5:一校一品汇报材料

---“一校一品”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切实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我校体育工作,根据《“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的通知》,现就我校开展“一校一品”工作做以介绍:

一、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康店镇礼泉学校位于镇北伊洛河畔,邙山脚下,风景秀丽。是礼泉村、裴峪村、扎峪村和庄头村四个村的合点布局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9728平方米,绿化面积1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5545平方米,活动场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1幢,学生公寓1幢,办公楼1幢,设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室、仪器室、卫生室等。校硬件设施基本完善。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8名,教师34人,由于我校是合点布局学,现有住校生54人。

我校认真落实上级文件要求,不断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师资培训、设施设备和器材不断改进完善和充实。每年的阳光体育运动、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趣味体育活动等如期开展。坚持每学期开设篮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其中篮球兴趣小组是学校近几年来一直坚持开办的校本课程。我校在2014年巩义市阳光体育运动篮球比赛中,女子篮球获小学组第一名,这一消息鼓舞了全校师生的志气,自此,孩子们喜爱上了篮球。学校领导综合分析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我爱篮球”这一活动的开展作为学校“一校一品”建设的项目。

二、体育艺术组织管理

“一校一品”特色建设领导小组组成及各成员职责: 组长:李开科(校长):负责以“我爱篮球”为内容的“一校一品”创建总体领导工作。

副组长:周丹丹(教导主任):负责以“我爱篮球”为内容的“一校一品”创建的具体管理工作。

组员:杨建库(体育教研组长):负责“我爱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完善,相关的训练、比赛活动的组织,各种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三、体育艺术课程设置

除了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上的体育课节数以外,我校每周又安排一节校本课程,由我校2名专业体育教师担任教学。

1、教学内容

(1)、篮球兴趣的培养(三四年级阶段)

(2)、基本打球技术、技能的培养。(五六年级阶段)

2、组织与教学步骤

(1)、教师每学期应认真书写教案。(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游戏、竞赛、参观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学期结束上交学校。

四、体育艺术教学条件

我校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完善体育器材室装备,进一步增添必要的体育器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大篮球基本动作的训练,切实落实组织好大课间活动,人人参与,做好篮球韵律操。积极参与市、镇举办的各项艺术活动。

五、体育艺术活动开展

我校积极响应和落实各级关于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强性格,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体做法是:

1、体育教学保证课时,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体育课程开齐开足,有两名体育教师,专业水平高。课堂教学中,要求每节课都要保证学生一定的运动负荷,练习密度,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2、课程辅助活动特色明显,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为更好的体现“人人不同个个精彩”的育人目标,我校开设的课程辅助活动中专门设置了体育活动版块,包括:快乐篮球、花样跳绳、乒乓球、毽球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选择,真正体现个性张扬。

3、大课间活动不断创新,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

去年,我校进行大课间改革,内容由原来的第九套广播体操改为篮球韵律操。我校体育教师自编篮球操,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同时,我校重力打造的篮球韵律操大课间活动参加巩义市课间操比赛,以浓郁的校园特色氛围,学生良好的篮球技能水平、动感十足的篮球操、快乐的课间活动得到市、镇领导及家长的一致认可,获得巩义市小学组二等奖的好成绩。

4、学生体育活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我校以“人人参与”为指导理念、以传统项目为依托、以“活、趣、新”为特色、积极进行学校体育活动创新。体育老师们动脑筋、想办法,在比赛项目上,改变了项目单

一、枯燥,设置了多种单项和集体项目融合,各取所需;在比赛形式上简化规则、突破局限,实行竞技与趣味并进的活动方式。每年采用传统运动项目与特色项目结合,年级活动与校级活动相依托,做到时时有比赛,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我校每年定期举行学生春季运动会,篮球活动月,田径运动会,还有乒乓球、羽毛球、毽球、花样跳绳等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5、阳光体育兴趣小组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普及与特长双赢。

阳光体育兴趣小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发现和培养具有体育专长的后备人才。既达到了普及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又培养了具有特长的体育后备人才,为学校参加各级各项体育比赛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每天下午放学后、早上早读前,操场上总是活跃着体育教师和篮球兴趣小组孩子们的身影,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苦练打球基本功,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

六、取得成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努力,换来的是骄人的成绩,连续三年来,我校的男女篮球队在巩义市举办的阳光体育篮球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2014年5月巩义市阳光体育运动中,女子篮球获小学组第一名,男子篮球获小学组第五名。2015年5月巩义市阳光体育运动中,女子篮球获巩义市一等奖。10月份在巩义市田径运动会中获六项单项奖,在全市排第16名。11月,我校录制的课间操荣获巩义市二等奖。2016年5月巩义市阳光体育运动中,女子篮球获小学组第一名,男子篮球或第六名。女子篮球连续夺冠,可喜可贺,是我们礼泉学校的骄傲。

篇6:一村一品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县自2003年提出并倡导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下面就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困难及发展意见等,报告如下:

一、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从2003年开始,在省、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支柱产业,激活农村市场经营”为目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03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县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乡2个(白莲专业乡一个,烟叶专业乡一个),专业村23个(其中白莲专业村10个,烟叶专业村13个),带动近10237户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70%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白莲、烟叶两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村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1280元,增长到现在的1900元左右,增长幅度在48%以上,打破了近几年以来增长幅度在10%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以来,我县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重新布局产业,充分发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县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白莲种植突出良种繁育,2003年开始,我县分别引进太空莲1号、3号、36号、建选17号,建立了以县农科所为龙头的优质白莲良种繁育基地。白莲种植面积从2001年前的4万亩左右,增至6万亩左右,实现产值8000万元左右。烟叶种植突出推行地膜覆盖、热烘循环烤房等新技术,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实现产值6500万元左右。二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2003年以来,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从2004年开始,我县分别在**、**两个乡成立烟叶、白莲两个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针对我县**乡农民烤烟技术较差,且白莲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水平较高、结合地理环境等优势,我县对**乡5个村大力推行白莲高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实施了白莲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跟踪服务指导。2006年,龙岗乡种植白莲面积达6077亩,实现白莲总产值165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超过全县人均纯收入22%。**乡的烟叶种植面积达1073亩,实现烟叶总产值154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1元,超过全县人均纯收入20%以上。由于这两大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加上受农产品市场经济的影响,**、**两个乡纷纷成立烟叶协会和白莲保鲜协会,大大加快了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进程。协会的建立,农产品的质量有了保证,规范了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民收入大大增加,农民种植农业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主导产业靠拢,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同时,“一村一品”也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县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我县已拥有白莲产品加工企业5个,开发白莲系列产品7个,主要有莲子奶糊、莲子薏仁糊、白莲速溶粉、莲子八宝粥、莲心茶、莲子罐头及白莲速冻保鲜等产品。到2005年白莲产品深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有利于跳出农业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跳出农村抓发展,推进产业富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二、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几点体会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关键在于抓好“四个重点”。

1、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和决心。“一村一品”工作能否有效地推进,首先取决于领导认识的高度和工作推进的力度。我县一开始学习推广“一村一品”经验,县委、县政府领导就高度重视,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执政为民、富裕农民”的重

大举措来抓。实践证明,没有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决心,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发展“一村一品”就难以取得明显成效。

2、关键在于培育、引进、壮大一批能够把“一村一品”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并努力付诸实践的带头人。我们围绕培育壮大“一村一品”带头人队伍,着重抓了三项工作:一是通过培训村支部书记,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2004年2月,我县对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集中培训,使刚刚换届的新一届“两委”主干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当好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领头雁,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群众打心底里信任的领头人、贴心人。二是支持本县农产品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种养龙头企业努力扩大规模,带动优势农产品生产,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农工商企业,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县是全国主要产莲区之一,港、粤客商纷纷来我县投资兴办白莲保鲜加工厂,启动白莲冷藏保鲜加工项目,形成了年保鲜加工白莲4500吨的生产能力。经过冷冻技术处理和保鲜加工的白莲后,贮藏时间少则15至20天,多的可长达6个月。由于保鲜白莲新鲜如初,保留了鲜莲的鲜味原汁及其内在的营养物质,因此备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价格上扬近一倍,产出效益得到明显增强。美国大成投资公司与**连心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投资3000万元开发生产高科技产品“莲心降火清咽含片”,苦莲心因此成为农民眼中值钱的“香饽饽”。县二食品厂通过外引内联,由**黑五类食品公司投资150万元改建100吨的藕粉生产线,生产的精制藕粉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乡红心地瓜种植面积500多亩,年产鲜地瓜370余万公斤,福建客商依托这一农产品资源优势,投资近100万元兴建红心地瓜干脯厂,年加工成地瓜干脯100万公斤左右,创产值250余万元,开发的“小蜜蜂”地瓜干脯荣获“**省绿色食品新产品”称号,产品俏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和港澳台地区。

3、关键在于着力解决市场、技术、信贷等发展难题,不断创新服务体系。发展“一村一品”,必须要有市场、信息、技术、人才、信贷等服务体系作支撑。我们为此主要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有效开展互帮互助。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可以有效提高信贷担保能力,协调规范产品市场价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增强开拓市场能力,从而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实践证明,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灵活务实有效,对破解发展中的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难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受农民欢迎。我县**乡具有悠久的白莲种植历史,针对当前鲜莲销售市场行情看好,鲜莲倍受消费者青睐的新特点,本着服务莲农、做大做强鲜莲产品销售的宗旨,在县农业部门和乡政府的引导下,于2003年6月筹备发起成立“**县**乡白莲保鲜经营协会”,经营鲜莲、草莲保鲜和销售业务,2004年2月,在县民政局登记注册。三年来,会员人数由成立之初的19人发展到现在的118人,会员分布区域由原来的**乡发展到我县的**、**、**、**、**等乡镇及**市的**乡、**镇,协会带动白莲种植户由原来的1000余户扩大到现在的8000余户,加入协会由当时的动员加入到现在的申请审批加入,基本实现“哪里有白莲生产经营,哪里就有协会的服务活动”。2006年以来,我县大力推进股权科学、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户、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化链条,目前合作组织总数已达到67个,其中规范化发展38个,还有一部分协会正在创建中,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市场准入水平。2003年开始,我县分别引进太空莲1号、3号、36号、建选17号,建立了优质白莲良种繁育基地。县设立了白莲品牌实施基金,县政府每年安排了2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基地建设、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深加工、品牌申报认证和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等。组建了白莲专业合作协会,通过招商引资,融集民间资本等形式,全县白莲生产、加工、销售总投入已达到5000万元以上。

三是开展部门定点挂钩服务,帮扶“一村一品”发展。农业部门和县直有关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产业指导、市场开拓、资金扶持、银行贷款、引资引智、税收优惠、品牌质量、科技服务等,上下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支持“一村一品”发展。

4、关键在于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始终将致富农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发展“一村一品”,目的是为了致富农民,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突破,要害是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农户与公司的对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项目、确定产品、培育产业,着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带动农户搞特色经营,推动“一村一品”的实施。

三、我县发展“一村一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

1、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建设“一村一品”,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一村一品”建设。这集中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方面。近年来,尽管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尤其是水利建设落后,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县70%以上的村民还停留在大田式粗放型蔬菜种植上,农业生产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3、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

四、今后发展“一村一品”的意见建议

1、强化领导体系。继续把发展“一村一品”工作摆在“三农”

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合力抓,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建立“一村一品”工作评优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集中抓好典型宣传。建议宣传部门将“一村一品”先进典型列入全年宣传工作重要内容,组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在发展“一村一品”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进行大力宣传,使“一村一品”更加深入人心,使推广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定期召开“一村一品”现场交流会,通过总结交流,从中发现好的典型,推广好的做法,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

3、建议上级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技能培训和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对基层农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扶持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力度,强化和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进和配置的“绿色通道”。逐步增加基层农业科研经费,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上一篇:中学宿舍内务评比方案下一篇:论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