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品发展建议

2024-04-16

一县一品发展建议(精选5篇)

篇1:一县一品发展建议

关于宁洱县“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报告

普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按《普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收集上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工作的函》,现将宁洱县“一县一业”产业报告如下:

经分析,宁洱县“一县一业”发展产业为薄壳山核桃(碧根果)。

一、把薄壳山核桃(碧根果)列为宁洱县“一县一业”产业原由分析

薄壳山核桃(pecan),又名:美国山核桃,商品名:碧根果,因其坚果壳薄,光滑美观,仁丰易取,口感细腻,食味香润爽口。果实富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C、E等,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0%左右,是一般核桃的4倍。常食用能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健脑益智及润肌肤、乌须发,此外,还具有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抗衰老,预防前列腺癌等作用,所以也叫长寿果。

适应性分析:

薄壳山核桃喜热、喜水,在宁洱高温多湿环境下,薄壳山核桃表现出生长快、投产早、果壳薄、含油量高、果质细

2的发展,农户最缺的就是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渠道。企业最缺土地和劳动力,企业在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时最需要农户的支持和信任。双方在村委(合作社)的协调和监督下,企业和农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权利分明、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

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在宁洱为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发展量身定制了“农户+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村委(合作社)”创新共赢的“721”合作种植模式。

(1)农户出土地出劳力,占合作种植薄壳山核桃75%的所有权、70%的收益权。

出土地:用农户的房前屋后、田边地脚及与其它作物间套种的土地,充分利用了农户的土地资源,节约用地成本,劳动成本,避免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保护了环境。

出劳力:负责所合作种植薄壳山核桃的日常管护。(2)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出种苗、出技术、负责回收产品。占合作种植薄壳山核桃25%的所有权、20%的收益权。

出种苗: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免费给农户提供合作种植所需的全部优质种苗以及20%的补种种苗,并负责指导协助农户做好后续的品种优化及改良。

出技术: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实行1000亩以上规模设置一名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指导的原则。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全程参与指导合作种植农户管理养护薄壳山核桃。

负责回收产品: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按市场发展随行就市每年一订产品收购价格,负责回收合作种植的薄壳山核桃。

(3)村委会(合作社)负责监督农户与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占合作种植薄壳山核桃10%的收益权。村委会(合作社)负责监督农户与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调好双方的责权利关系,积极配合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做好原料产品的订量及回收工作。

三、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规模及现状

在宁洱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以“721”合作模式,已经在宁洱县推广种植53538.4亩薄壳山核桃,现少部分已经开始初投产,总共涉及到9个乡镇、72个村委会、662个村民小组,15156户种植户与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参与合作种植薄壳山核桃。其中建档立卡户1472户,现已有少部分已经开始初投产。

薄壳山核桃产业为新兴产业,种植周期长,6年后才能

五、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薄壳山核桃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与产业链发展相关的部门及种植户认识还不到位、种植周期长、涉及面广,6年后才能实现初投产,前期投入时间长不产生效益,导致部分种植户管理懈怠、甚至于放弃管理。

(2)薄壳山核桃前期种植无经济收入,合作方村委会在发动、宣传、引导协助上积极性不高。

(3)创新的721种植合作模式,与现有的政策性支持项目要求不匹配,项目实施难度大,争取项目支持困难。

(4)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在早实丰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科研技术保障上不够完善,与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府科研部门研发能力薄弱。

(5)我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经济实力弱小,打造薄壳山核桃全产业链,力不从心,特别是在科技研发及加工销售环节薄弱,再加上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所以在技术服务上也难以全面覆盖、精准到户。

六、为解决第五点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实做好做优做强全面精准有效的提升我县薄壳山核桃产业,千方百计促进薄壳提质增效,让种植户尽早增收,让宁洱县的薄壳山核桃产业早日为宁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强有力的贡献,为宁洱县贫困人民如期脱贫防止返贫奠定坚实的长效产业基础。特制定如下精准扶贫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一)、遵循原则

1、薄壳山核桃提质增效实施以覆盖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县721合作种植的贫困村、贫困户为主,镇、村、组、企全面配合推进,面积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户。

2、薄壳山核桃提质增效管护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将薄壳山核桃管护效益体现到贫困户当年收益中,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3、各乡镇打造1个10一50亩标准薄壳山核桃管护示范点,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促进薄壳山核桃产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尽快让我县的这张薄壳山核桃名片打响。

(二)、规划时间和区域布局

1、规划时间

①、第一: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 ②、第二: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 ③、第三: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

2、区域布局

全县规划实施薄壳山核桃提质增效乡镇6个,共计面积30000亩,占全县推广种植薄壳山核桃总面积53538.4亩的56.03%。其中:德化镇9000亩,涉及7个村,54个组,73

10成糊状,接着加入硫磺粉搅拌均匀,最后加入食盐搅拌均匀即成刷白液。刷白高度为主干部分1米至1.5米的高度,刷白时要做到均匀周到,大龄树要先刮除糙皮再进行刷白。

5、新植及查缺补植

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将死苗缺苗的部分在三个内补齐。

(四)、组织实施及管理

1、薄壳山核桃提质增效项目的实施,由各乡镇政府统一领导,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成立薄壳山核桃提质增效管护领导小组。项目建设前,各乡镇政府和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要求将管护任务分解到村到户,建立管护台账。县级主管部门根据管护台账进行技术指导,检查验收。

2、薄壳山核桃提质增效项目建设技术要求高,需要组织技术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村民参与实施薄壳山核桃提质增效管护工作,最大限度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提质增效管护,通过劳务投入,增加农户收入。

3、薄壳山核桃提质增效管护实行企业统一组织整形修剪、统一购买农资、统一技术培训。

4、薄壳山核桃树的整形修剪、施肥工作,每天整形修剪株数和施肥数量经农户签字、施工人员签字、村民小组负责人核实签字盖章、乡镇带队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确认。

5、各管护专业队要详细记录施工日志及管护培训参加人员及时间,并保留影像资料。

(五)、投资标准及资金来源

申请2011至2015推广种植薄壳山核桃提质增效面积30000亩,其余推广种植面积自筹解决,亩均预算500元/,连续投资三个共计预算资金4500万元,申请政府拔付。投资预算分项目参考标准为:

1、专用肥200元/亩;

2、整形修剪(含培训及其他)100元/亩;

3、病虫害防治(含刷白及1、2、3、4号专用药)100元/亩;

4、新植及查缺补植100元/亩(补植实生营养袋苗合10元/株,补植10株折合为1亩);

申请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基肥专用肥、病虫害防治药(含刷白及1、2、3、4号专用药)、查缺补植用苗、整形修剪工具、技术培训等实物性支出和技术补助。县财政局根据项目设计将资金拨付项目实施企业后,企业根据实施情况及时验收支付给务工人员相关费用。

(六)、验收办法

每个抚育阶段完成后,乡镇和实施企业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逐村、逐组进行自查,填写薄壳山核桃示范点抚育管护分阶段自查验收表。管护结束后,县级主管部门依据薄壳山核桃经济林管护台账逐村、逐地块进行抽查验收,出具验

314-

篇2:一县一品发展建议

黄云开

福建省屏南县农业局经管站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新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近年来,屏南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主要做法与成效

屏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村一品” 项目发展工作,将其摆上县里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发展“一村一品”项目专题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长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7月,中共屏南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抓好2011年事关全县发展大局10件要事的通知》,将“一村一品” 项目工程列入农村“六个一”示范工程之一。制定了《屏南县“一村一品”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屏南县实施“一村一品”项目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与主要措施。屏南县农业局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努力做好“一村一品”项目发展的牵头组织与业务指导工作,有效促进了全县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

各乡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纷纷成立了“一村一品” 项目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时选定了屏城乡上汾溪村、长桥镇半圳村、路下乡凤林村、甘棠乡浙洋村、熙岭乡塘后村、代溪镇北圪村、棠口乡贵溪村、双溪镇双溪村、寿山乡前圪村、岭下乡富竹村等10个村做为发展“一村一品” 示范项目专业村。

在“一村一品”示范专业村的典型示范与辐射带动下,屏南县“一村一品”农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2010年底,屏南县共有符合“一村一品”相关条件的专业村29个,占全县158个行政村(社区)的18.35%。其中:蔬菜瓜果类专业村12个,食用菌类专业村8个,林业类专业村3个,水果类专业村5个,农产品加工类专业村1个。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5624户,占专业村总

户数的69.42%;专业村主导产业总收入12594万元,占专业村农林牧渔总产值的74.92%。2010年,专业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510元,比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19元)多991元,增加21.93%。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的地方对发展“一村一品”农业的认识较肤浅,在指导、规划与投入上缺乏力度,资源和区域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2.2 整体产业规模小

目前,屏南县“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除了蔬菜瓜果、食用菌、水果、林竹等已具备一定规模外,农产品加工与服务等其他产业规模小,且零星分散,难以形成大市场,规模效益不明显。

2.3 产业链条短

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基地连接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户与市场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初级加工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2.4 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弱

虽然屏南县农业系统在农业信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各专业村迫切需要的各种信息、服务等还不能完全满足,对市场信息分析预测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2.5 资金投入不足

屏南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财力匮乏,产业投入不足,发展后劲有待增强。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屏南县“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6 品牌意识薄弱

“一村一品”专业村的主导产品规模总体不大,品牌效益难以体现,品牌建设积极性不高。对策

3.1 完善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一村一品” 工作的领导。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找准产业发展切入点,确定产业

发展方向,科学制定“一村一品” 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一村一品”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

3.2 强化科技支撑

一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二要加强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五新” 入村、入户,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三要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制订“一村一品” 主导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运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四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3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一村一品” 农业的发展。二要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使上规模、上档次、强带动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各种农民专业组织相联结,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

3.4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要围绕主导产业,以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等为重点,开展农村人才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切实为发展“一村一品”提供人才保障。

3.5 加大扶持力度

财政、税收、工商、信贷、保险等方面都要制定和落实扶持措施,推动“一村一品” 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加大支农力度,着力化解“一村一品” 发展的资金瓶颈。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业务,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提高“一村一品”专业村的抗风险能力。

3.6 抓好品牌培育工作

加快品牌培育,支持和鼓励示范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开展原产地保护、质量认证和商标注册,努力扩大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7 做好典型示范工作

篇3:一县一品发展建议

本文通过总结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和我国四川丹棱县“一县四品”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探索我国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1 日本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经验

“一村一品”最早发端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大批日本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涌入大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村出现衰退趋势。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日本开始了第三次新农村建设,这次活动又被称为“造村运动”或“造町运动”。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著名的就是1979年由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一村一品”运动的具体做法就是要求一个地方(县、町、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且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有名的拳头产品[2],以此振兴“1.5次产业”。“1.5次产业”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通过这个生产活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由于该生产活动是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概念,所以称为“1.5次产业”。实际上,“一村一品”是以村为基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有特色、价值高、影响力大的拳头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乃至更大的区域范围,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或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并不局限于农特产品,还涉及旅游和文化项目,它不但推动了日本农业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且还促进了地方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提升。日本这次“造村运动”的主要做法是:①培育农业产业基地和品牌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②政府加大对农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③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以及农村融资方面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日本农协的信用系统以略高于普通银行利率的优惠利率吸引农民存款,并以优惠条件向农户发放贷款,吸收了大量农村闲散资金[3],直接推动了日本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分县在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初期,在全县58个市、町、村共预计知名品牌143品目,但后来增加到了336品目,特别是香菇、麦烧酒和丰后牛肉更是享誉全国。大分县“一村一品”的崛起和地域振兴,不仅扩大了大分县的知名度,提高了大分县人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新日本制铁、佳能、日本电器等世界知名企业在大分投资办厂[4],带动了大分县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村一品”运动符合日本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民的客观要求,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一村一品”影响力的扩大,法国、德国、英国、韩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前往日本考察学习大分县 “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和做法,“一村一品”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和“灵丹妙药”。以发展中国家为例,泰国积极学习和引进日本“一村一品”的发展经验,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设立了“一村一品”委员会,由政府组织实施“一村一品”项目,在全国推广“一村一品”计划,重点是开发农村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5]。1992年,马来西亚也效仿日本“一村一品”的做法,开展了“SKSP”(Satu Kampung Satu Produk,一村一产品)运动,重点开发当地的食品、纤维、手工艺品、陶器和旅游服务等产品。2002年进一步扩展为SKSI(Satu Kampung Satu Industri,一村一工业)计划,实行方针是通过商业途径推动一个县的代表产业或服务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促进传统社会工艺文化的发展。

2 国内 “一村一品”的发展历程

由于“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具有鲜活生命力,在我国许多地区也已开始实施,并结合各自特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回顾国内“一村一品”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段[6]:①学习模仿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省份考察学习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发展专业生产、庭院经济,一批“专业村”和“专业镇”成长了起来。②多元化发展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开始由单纯的种养业生产向加工、营销等领域延伸,东部地区涌现了大量的第二、三产业和外向型农业以及多种经营的专业村镇,中西部地区也相继出现种养业等许多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较高的专业村镇。③实行一体化经营时段。2000年以后,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一村一品”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许多省份开始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借此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如陕西省制定了《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出台了扶持措施。据统计,目前陕西省已有1000多个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生产格局,这些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已占70%以上,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已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江西省为了加大力度扶持“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农村增收致富产业群,提高农民创业增收能力,设立了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担保资金,出台了《江西省“一村一品”示范点融资担保试点方案》。吉林省也在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吉林省“一村一品”的典型乡镇已达到了135家,“一村一品”典型村达到1555家[7]。实际上,目前“一村一品”已进入中央决策,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根据笔者调研发现,许多地方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把“一村一品”写入政府文件和产业规划之中。

3 四川丹棱县“一县四品”的实践探索

3.1 丹棱县新农村建设概况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区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水资源丰富。丹棱县总面积449km2,总人口16.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万人,辖5镇2乡(丹棱镇、仁美镇、双桥镇、张场镇、杨场镇、石桥乡、顺龙乡)71个行政村493个村民小组,是地处川西平原西南端的一个典型农业县。据统计,2010年丹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24元。丹棱县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四川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四川省省级生态县。

自2006年以来,丹棱县全面启动了整县推进新农村已建设工作。目前,全县57%的村建成生态文明村庄,集中连片整体打造新农村示范村35个,占49.2%。2010年7月,丹棱县在被四川省确定为“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县”后,制定了《丹棱县新农村村落民居规划》,启动了《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丹棱县共完成新村农房新建或改(扩)建402户,完成计划的100.5%,建筑面积达到78460m2,投资达8000万元;对106线沿线8个村、丹蒲路和丹夹路沿线5个村、生态园区6个村等19个村的农房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了房屋风貌整治的方案;启动新村建设31个,完成计划数19个的163.1%。启动聚集点建设104个,其中新建聚集点5个,完成了106线、丹蒲路、丹夹路3条道路沿线风貌改造1316户,投资1400万元。

丹棱县的新农村建设坚持以路、水、电、房、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改善农民生的产生活条件,着力破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依托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家园试点县建设,以实施“两池六改”(建污水湿地处理池、沼气池,改厨、改水、改厕、改圈、改庭园、改入户道路)建设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建设田园风光型、自然生态型和庭院经济型新农村。到2010年实现全县整体覆盖,目前已建成农村生态文明家园示范户3.4万户,占农户数的92%。同时,依托工程项目,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丹棱县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通社道路硬化率达到70%,入户道路硬化率达到60%;农村群众集中安全饮水人口达到95.5%;沼气池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89.6%,生活污水湿地池处理率64%;已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7个、省级农业生态园区8个。

3.2 丹棱县“一县四品”的发展现状

丹棱县产业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打基础,90年代扩规模,2000年后上档次”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丹棱县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以“果、桑、茶、林”为主的“一县四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其中果品重点发展柑橘、葡萄、脐橙、梨和桃等),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培育符合当地条件的水果、蚕桑、茶叶、竹木加工业四大特色产业。截止目前,丹棱县“一县四品”基地面积达到2.13万hm2,实现果农人均 0.15hm2、茶农人均0.18hm2、桑农人均0.06hm2、林农人均0.2hm2。全县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已达到2.5∶7.5,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40个,占全县总村数的57%,“一县四品”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1%(数据来源于《丹棱县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简介》),农产品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在品种布局上形成了4个产业带,以丹棱镇、杨场镇等坝区乡镇为核心的水果产业带,面积9000hm2;以双桥镇、仁美镇等丘区乡镇为核心的蚕桑产业带,面积2300hm2;以张场镇、顺龙乡为核心的茶叶产业带,面积2700hm2;以石桥乡、顺龙乡、张场镇为核心的竹木工业原料林产业带,面积6300hm2(数据来源于《丹棱县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见图1)。此外,丹棱县还利用“一县四品”特色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丹棱县以规模化的水果产业为媒介,以完善便利的基础设施为平台,以花为媒,隔年举办一次“齐乐桃花源·丹棱乡村游”大型旅游活动。目前,已建有农家乐7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7家),每年吸引20多万人次的外来旅游人员,仅2010年的乡村旅游收入就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400多元[8],直接促进了丹棱县旅游业的发展壮大。

注:资料来源于《丹棱县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3.3 丹棱县“一县四品”发展特征分析

丹棱县“一县四品”的发展模式是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已初显成效,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支撑作用。目前,丹棱县依托“一县四品”特色产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成立专业合作社达61家,其中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3家、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5家;带动农户3万户,占总农户的76.8%,成为“为农服务、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主力军。其中,丹棱县比较有影响力的农村合作组织有三峡情水果专业合作社、生态山地鸡业专业合作社、天帮水果专业合作社、大雅果业联合专业合作社等。②坚持走产业化的经营道路。丹棱县在“一县四品”特色产业打造方面培育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经营。在竹木产业上,有申宇木业、大雅木业等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在蚕桑产业上,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荣丝绸公司;在茶业产业上,建成加工企业金茗茶业有限公司;在水果产业上,扶持了红运橙、大雅枇杷等水果营销企业,提升了“一县四品”产业化水平。③注重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丹棱县在新农村整体推进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政府组织组织科技人员,分片包干,深入全县各乡镇,利用现场指导、网络培训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对主导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为“一县四品”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 对我国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从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到四川省丹棱县的“一县四品”模式,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启示。主要是:①“一村一品”的内涵在地域和产业上可以灵活界定。“一村一品”的概念仅仅是一个形象的提法,其内涵并非规定每个村只能发展一种产品,可以是“一村几品”或“一村多品”;同时“一村一品”中的村也是一个地域概念,可以是一个村、一个乡、一个镇甚至一个县。此外,“一村一品 ”中的主导产品不仅仅局限于农业,也可拓展至商贸、餐饮、休闲、文化等产业。因此,“一村一品”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不一定局限于某个产业或产品,从地域范围上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界定。②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走因地制宜、多样并存的路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地域差距很大。为了科学合理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实际的新农村规划,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绝不能搞“一刀切”。在借鉴吸收日本大分县和四川省丹棱县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特色的农村,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充分发挥各地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资源和科技为依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宜粮则粮,宜药则药,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开发模式[9]。③特色产业发展要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找到新农村建设长远目标和现实需要之间的连接路径,以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在今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农合组织和农业技术的支撑作用,结合各区域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已形成的产业集聚状况,加强区域规划,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合理布局[10],借助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品[11],提升农村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摘要: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通过总结日本等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村一品”的经验和做法,回顾国内“一村一品”的发展历程,以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的“一县四品”为例,对我国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提出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和四川丹棱县“一县四品”对我国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一县四品

参考文献

[1]杜文忠,唐贵伍.西部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3)∶1-6.

[2]李岩,申军.日本的新农村运动初探[J].农业经济,2007,(4)∶22-23.

[3]杨凌.日本的造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9-22.

[4]张永强,郊翔宇,秦含伟.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14.

[5]卢向虎,秦富.国外“一村一品”运动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J].世界农业,2007,(10)∶16-19.

[6]秦富,钟钰,张敏,王茜.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9,(8)∶4-8.

[7]国际在线官方网站.吉林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EB/OL].2011-10-14.http://gb.cri.cn/27824/2011/10/14/4985s3403182.htm.

[8]丹棱县党务公开网.一县四品强产业,合力共建新农村[EB/OL].2011-10-13.http∶//www.msdl.gov.cn/bencandy.php?fid=217&id=4194.

[9]江平.日本“一村一品”对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4,(12)∶140-142.

[10]余丽霞,张志英.四川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0,(11)∶41-44.

篇4:“精品云南 一县一品”

为加大我省各县、区、市名特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和帮助企业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拓展营销渠道。目前已经构建起“精品云南·一县一品”微信官方网站,将于近期开通启用。

共有81家“一县一品”企业在本届“商品(服务)采购大会”上亮相。云南画报社制作了“一县一品”专题会刊,在会场和多个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组委会免费设计并搭建了洽商陈列展示位,组织国内外知名采购商与一县一品企业进行了专业对口洽谈。此外,还组织了专题推介打造品牌,形成优势聚集效应,帮助企业走出去。

篇5:一县一品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耕文化,淮北平原,政府主导,资金保障,一县一品

淮北平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这里的传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渐行渐远,在时代转变和文明嬗变的历史节点上,建设一个以平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抢救性地收集、存留和展示传统农耕民俗文化遗物,加强农耕文化研究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

近年来,阜阳市各县市区相继建立了一批农耕文化博物馆,抢救性收集、展示正在淘汰和消失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农民生活用品,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原民俗农耕文化,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了子孙后代。但一些博物馆由于资金问题举步维艰,所搜集的文物正在经历着另外一种毁灭。同时,博物馆的趋同化态势过于明显,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一、政府主导让民俗文化得以复活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现代文明以颠覆的姿态走进我们的生活,人类的生存意识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耕文明似乎已经远离了我们,成了我们渐渐模糊的记忆。但是,在阜阳市,你会忽然发觉农耕记忆复活了。

据统计,目前阜阳市各县市区以民俗和农耕为主题的文化馆和博物馆,大约有10家左右,但多数规模较小,展品由个人搜集,其中规模较大且对外开放的有:阜南天棚农民公园、界首市砖集镇农耕艺术馆等,其中太和县三堂镇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由政府投资20万元建设,是阜阳市农耕文化馆或博物馆的代表。

该博物馆位于三堂集东一环路文化站三楼,是太和县首家以民俗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展厅面积260平方米,储藏室80平方米,现有展品300多件,展品包括农耕器具、粮食生产加工储存、炊事饮食、纺织刺绣等20多个种类,是淮北平原农耕民俗文化的全景图。

谈及创建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初衷,博物馆负责人李玉龙说,淮北平原的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已渐行渐远。为此,他们决定建设一个以平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抢救性地收集、存留和展示传统农耕民俗文化遗物。

从去年开始,三堂镇政府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捐献家中的老农具、老物件,文化站工作人员深入各村搜集相关物品。目前,博物馆展出的300多件藏品均来自民间,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求实,宁缺勿仿,宁旧勿新,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

2014年6月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正式落成开馆。作为该县首家以民俗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它对于民俗农耕文物保护研究、弘扬传统美德、教育子孙后代等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积极意义。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至12点,下午3点至6点,参观者可进馆参观。

纺车、织布机、木制大车……这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在30年前的农村尚能看到,如今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消失。古老的农耕文化,令前来参观的80后和90后们感到陌生和遥远,老人们却倍感亲切。笔者调研时,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

二、个别藏品在经历另外一种形式的毁坏

笔者在阜阳市五县三区调研时发现,目前该市的农耕文化馆、博物馆、公园等大致可分为民间自建和政府建设两大类。其中阜南县新村镇天棚集农民公园于2004年6月创建,2008年正式开放。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每每逢集、逢会,总喜欢来此逛一逛。最热闹时,一天接待上千名参观者。

当年,15个平均年龄70岁的农村干部,用一年半的时间搜集了900多件器物,除了农村生活、交通用具、农活用具等老物件之外,有32件物品极为夺目,它们拥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清两代。

不断出现的农耕博物馆、艺术馆等,让农耕文化的守护者们感到欣慰,但隐忧同样存在。以阜南天棚农民公园为例,其资金来源主要靠社会捐助,由于资金缺乏,无论展览设施,还是安保措施都十分简陋。

2011年6月,有人翻墙而入,砸坏文物展厅的锁,偷走19件物品。其中一尊出土自三峡的坐佛和一把古扇最为贵重,如今展厅内只剩下二者的照片。

除此之外,因为资金不足,公园管委会无法给一些文物安装玻璃罩,只能任其风吹雨淋,一些文物放在地上,参观者可任意触摸。

这些老物件搜集起来很不容易,在资金短缺、保护措施难以到位的情况下,公园内那些珍贵的老物件,正在经历另一种形式的流失或毁坏。

类似的情况在阜阳市颍上县同样存(下接第197页)在。为了留住老一辈人的智慧,展现传统农耕文化和时代生活变迁,颍上县黄桥镇彭集村村民曩道志建设了一个名为“老家”的传统农具收藏馆,里面收藏着他20年来搜集的860余件农具、生活工具等老物件。

曩道志和家人在颍上县黄桥镇上经营一家只有一间门面的文具店和照相馆,并不是很富裕。从调研的情况看,该收藏馆中的藏品种类较少、档次不高,且由于保存不善,损毁较为严重。

三、依托文化站,政府主导,形成“一县一品”

综合以上信息,笔者认为,目前阜阳市各县市区在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方面存在一定误区,存在效仿、跟风之嫌。为更好地保护淮北平原的农耕文化,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博物馆建设、管理体系。

我们知道,无论是博物馆的建设,还是后期的维护,均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支持。因此,各地可依托现有的文化站,由政府出面建设农耕文化馆,搜集展品。

同时,各个县市区应该根据自身地域、文化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方向,做出农耕文化的特色,走“一县一品”的路子。

以阜阳市颍上县为例,这里是管仲的故乡,花鼓灯闻名全国,而且地处南北交界处,文化既有南方的委婉,又有北方的豪放。因此,颍上县在建设农耕文化馆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扬长避短。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观点已得到政府层面的认可。目前正在实施的管仲农耕文化园项目位于颍上县建颍乡班草湖北湖区,总投资2.16亿元,分三期完工。

该项目将依托建颍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班草湖2000多亩林地、湿地,融合周边自然人文资源,推广管仲故里悠久的历史文化,创建以回归自然和养生休闲为主题、农林体验与湿地观光为特色的度假旅游基地。

太和县也把农耕文化视作一种资源,正在巧加利用,做出特色。谈及太和县投资20万元兴建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原因,太和县文广新局局长史兆军称,阜阳地处平原,不南不北,土地肥沃,属典型的农业区,加上交通发达,物流方便,几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和中原文化,出土的汉简、青铜器以及商代龙虎尊,见证着这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

上一篇:商都县小海子镇中心校先进班集体事迹材料下一篇:作文爱无价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