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24-05-21

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共9篇)

篇1: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把全面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战略重点放在控制人口数量上,而人口素质的研究略显薄弱。目前从全国形势看,人口素质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称,也正是基于此,我们市人口计生委对我市人口素质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寻找改善我市人口素质状况的良策,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制订“十一五”规划,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一、我市人口素质现状

㈠人口健康素质

据统计,我市200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9‰,辽宁省为0.6‰。可见,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个千分点还多,由于这项是逆指标(数值越低越反映社会进步的指标)。,所以我市的形势不容乐观。

从平均预期寿命看,我市平均预期寿命为72岁,比全省平均预期寿命73.4岁低了1.4岁。

㈡人口文化知识素质

衡量人口文化知识素质水平的指标包括:识字率、平均每万人在校学生数和大中小学生构成。依据调查统计,我市人口识字率为94.83%,全省为95.34%,全国为84%;平均每万人在校学生数:我市为1397人,我省为1503人。以上数据显示,我市人口识字率较高,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较好,但每万人在校学生数中,我市中小学生在校人数和中小学生占学生总数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接近,浮动不大。

㈢劳动技能素质

衡量劳动技能素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专利申请受理量、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等。专利申请受理量主要是衡量劳动者的技术创新能力。2003年我市共受理专利申请310件,在全省十四个市中位次偏后,这表明我市劳动者的劳动创新能力还比较落后。

我市劳动者的文化知识结构偏低,初中文化水平以下占劳动者总数的75.63%,高中以上仅占24.4%,其中大专以上仅占4.8%。这说明提高我市劳动者素质的任务还很艰巨,短时间内还难以改观。

综上分析表明,我市的人口素质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同全国发达地区差距就更大。

二、导致我市人口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市人口素质处于全省中下水平,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㈠经济发展滞后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但直接影响人口素质的各个方面,而且会改变自然条件对人口素质的影响。因此,经济条件就成为决定人口素质的重要基础,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对人口素质的制约,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据统计,我市2003年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13美元,全省为1440美元,在全省排名比较落后。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为5607元,全省为72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37元,全省为2934元。

由此可见,我市经济发展在全省位居后列。这就决定了人口素质也相对较低。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其一,社会的生产方式是人口素质提高的根本原因;其二,劳动就业对人口素质有制约作用;其三,消费水平对人口素质起较大影响。实践证明,经济与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人口素质较高。据《2000年中国人口问题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县(即农村)15岁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率为21.3%,而镇15岁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率为8.58%,市15岁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率仅为8.44%。在这一年龄段中,农村的文盲率是城市的2倍多。从全国看,县一级15岁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主要是内蒙、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落后地区。据统计,人均GDp排在全国前5位的省分别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这五个省区的专利申请受理量都名列前茅。各地区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也与经济成正比关系,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也同经济增长有关。这一系列数据都说明,经济与人口素质之间成正比例关系。所以说,人均GDp在全省排位较为落后的我市,人口素质偏低的状况则不难理解。

㈡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体质、知识、思想的主要途径之一。无论早期教育、学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对于人口素质的提高,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就我市情况看,近年来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基本实现“两基”目标。教育改革和教育布局调整初见成效。到2003年底,我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319所,在校生达419000人,其中成人高校1所,在校生2154人,高级中等职业学39所,在校生50500人,初中入学率达99.1%,小学入学率达99.8%。从人均教育投入看,我市2003年为204元,全省为529元。由此可见,我市人均教育投入还很低。一切教育活动均依靠教育经费来支持,经费的短缺会严重制约我市人口素质的提高。

㈢群众求知欲不强

我市地处辽河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使其在全省享有辽北粮仓的美誉,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其他市可谓充足丰厚,自然灾害相对较少,加之近年来改革开放使我市的农业发展较快,人民已过上了不愁温饱的生活。但是由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滞后,民营经济比重偏低,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较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市经济发展,同时也抑制了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老守田园、不思进取、不思变迁的观念非常普遍。落后的生产方式使人们对先进文化技术的需要也受到压抑。技术就是资本的观念还未在大多数人中形成。尤其在农村地区,随着教育个人投入的连年攀升及就业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新读书无用论”在落后地区农民中还相当严重。加之农村教育水平整体落后,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教学环境相对较差,教学效果很难让农民满意。甚至对于有些农民来说,他们担心孩子智力投资落空,认为读高中与读初中对于种田来说没什么两样,由此造成部分农民子女读高中的减少。

据我们对农民抽样调查表明,初中文化水平人群中有一半对自身文化素质比较满意,而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绝大多数对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满意。这就说明了越落后越自满,越落后越不思进取,越落后越排斥文化素提高。

㈣群众对自身健康重视不够

我市近年来卫生事业发展较快,截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994个,床位7607张,卫生技术人员9332人,执业医师3337人,执业助理医师926人,注册护士2772人。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8个,卫生技术人员797人,妇幼卫生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236人,乡镇卫生院84个,个体诊所781个,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市各级政府比较关注卫生事业发展,重视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但是,就全体社会成员个人而言,对自身的关注和呵护相对冷淡。据调查,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情况下很不在意身体状况,仅有极少数人能够对自身健康较为关注,很少有人在没有患病情况下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这对人的身体素质提高极为不利。如果人们能够经常体检,预防在先,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就会做到防患于未然,不会危及健康乃至生命。另据调查,当人们患病后,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及时看医生。尤其在农村地区,一半以上的人病后不能及时看医生,能拖就拖,这对农民身体健康来说无疑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这里有经济条件因素,有就医不便的因素,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不够。即使在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城镇和城市,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患病后能拖就拖。这都表明我市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需要进一步提高,好多疾病都是由于时间的耽搁而加重了病情,危害了健康,错过了治愈的大好时机。

三、提高我市人口素质的若干建议

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使人的素质现代化。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

要。

㈠大力倡导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实行优生优育,一是提倡少生优生,提高婚前检查率,严禁近亲结婚,减少遗传病发生,减少痴呆傻等缺陷人口;二是应用遗传工程等先进技术,提高遗传素质;三是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改善营养状况;四是制定优生法规,保证人口质量;五是调动家庭进行孩子智力投资的积极性,实现由更多投向孩子数量成本向投资质量成本的转移。我们人口计生部门近年来在促进优生优育中做了大量工作。尽管如此,我市出生人口缺陷率仍较高,据2003年统计,全市出生人口20219人,出生缺陷率为4.2‰。为了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近年来,我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采取孕前投服叶酸、福施福等药物,进行孕期超声检查和产后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措施,出生缺陷干预取得初步成效。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加强领导,保证出生缺陷监测和实施干预所需的各种经费。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优势互利、相得益彰的运作机制。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既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战略问题。我们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责任感,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为铁岭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做出贡献。

㈡彻底转变传统观念

观念不是瞬息万变的“活”思想,而是相对稳定的带有思维定势性质的成熟思想。

人要现代化,先要观念现代化,提高人口素质,更新观念是其根本。当前,迭起的改革大潮和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正在无情地冲击着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靠天吃饭”“务农靠经验”“致富靠投机”等轻视人的素质提高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们的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必须注重培养人们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技术观念、法制观念及国际市场观念等新的观念。我们人口计生部门应发挥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势,发挥基层计生宣传服务网络健全的优势,在向广大群众宣传国情省情市情、相关法律法规、科学文学进步婚育观念、婚育科普知识的同时,帮助群众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等,使之从传统落

后的旧观念中彻底解脱出来。

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智育工作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农村教育事业,“治穷先治愚”,下大力气解决农村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育问题,同时要抓好成人教育,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劳动技能。

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就总体而言,我市的文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据2003年统计,全市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9个,文化站93个,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49.5万册,有市县级广播电台7个,电视台5个,广播电视覆盖人口95.29%。虽然从数量上看,我市的文化机构比较可观,但它的利用率较低,未能在广大群众中发挥令人满意的作用。因此,要提高我市人口素质,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挖掘文化机构的潜能,使我市的文化机构真正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不竭之源。同时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重视社区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占我市人口70%的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㈤引导群众关注自身健康,增加健康投资

为了确保我市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大投资力度。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康活动。目前,就我市广大人民群众而言,能够坚持天天健身的人所占比例很小,而且人们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各级政府要从提高人口素质的高度加大投入,多建一些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足球场及其它一些小型运动场所,经常开展一些全民性的健身活动,想办法激发人民群众对体育健康的热情,提高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参与意识,强化人民群众的愉悦健身行为,达到增强全市人民体质的目的。

总之,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部门以及社会、家庭的协同配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高人口素质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它需要经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篇2: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一、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我市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现状概括起来就是整体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基础差。据统计调查显示,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03299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0.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6 %,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3%,文盲与半文盲约占3.2%(与统计部门公布数字基本接近)。以上数据均低于全省平均值5-8个百分点。二是科技素质差。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农民接受科技教育的机会不是很多,有些农民有机会也不愿意参加;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生产技能培训的约为7.2%,低于全省平均值约2个百分点。三是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抽样调查100名农村劳动力显示,不愿离家外出打工的占38%,今后打算外出打工的占27%,家里因缺少劳动力原因不能外出打工的占25%。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的成因分析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造成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总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年龄在45岁以上的劳动力。这部分人大多就读在文革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学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就是应试教育和当前尚需完善的素质教育的制约。无论是前几年的应试教育还是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还是没有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农村中学尽管已经开始实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加之受中高考、专业师资缺乏、实验实习场地缺少、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分流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

3、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多数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民教育培训列入工作日程,制定长远规划,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具体负责;没有像关心和重视普教那样关心和重视农民教育,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不足;在政策的制定和舆论宣传上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关心、重视和支持农民教育的良好氛围;工作上存在的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的形式主义问题。

4、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培训体系不健全。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部门的各种职校及培训中心、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部分农职中学。这些培训部门一般只能集中在市里或乡镇举办培训班,很少能下到村屯。有些乡镇的农民文化学校形同虚设,一年几乎不开展工作。因此,培训资源略显不足。上述培训单位又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工作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培训条件也有很大差距。2001年以后,虽然市里明确培训工作由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但在实际运作中组织、协调难度还是相对较大,还没有形成培训工作全市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健全培训体系,以发挥其最大作用。

5、农民自身原因。主要是观念不解放,认为学不学一个样,主观上不求进取;有的农民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自身没能力承担参加培训学习的费用,有的家长还让没有完成初中学业的子女辍学;有的是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

三、提高全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要着重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灵活施策,标本兼治,实现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推进农村小康社会进程的根本目的。

1、切实加强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要组织和协调市里相关部门制定好我市农村劳动力科技教育培训规划,将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部门,规定完成时限,明确检查验收标准,并抓好督促落实。相关部门和乡镇要把培训工作纳入日程,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要把培训工作列入乡镇和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并由市里统一考核。

篇3: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现状,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随机抽查三个年级的300 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 万方数据库等电子检索手段以及在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和下载大量相关论文、资料及文件、法规, 同时还查阅大量最新的有关学校体育相关问题文献书籍。 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对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课开展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300 份, 回收285 份, 回收率91.6%, 有效份数275 份, 有效率97.5%。

(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要求, 对问卷调查的所得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 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由表1 可见,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说明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的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以班级授课和分组教学为主, 对于中学生来说, 这两种组织形式只适用于大部分学生。 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这两教学方法在中学还未被广泛应用, 因为中学体育的教学还是以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为基本原则, 虽然个别指导是一种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但是体育教师通过对个别技术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 学习效果确实不同。

(2) 体育课的教法手段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体育教学方法是根据体育的固有特点和体育教学任务, 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体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形成和提高动作技能的特点与规律。

由表2 可见,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较为丰富, 指导法中主要采用分解法和完整法, 这是中学体育教学基本的教学法之一, 但是分解教学法也有对教学不利的地方, 如在跳高教学中, 分解教学法会使学生的动作不连贯, 从而导致高度不高的现象, 而完整教学法也常常会使学生丢掉对运动技能中的一些细节。

(3)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分析。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就是以体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 为学生增强体质、 休闲娱乐、 建立终身体育意识而形成的具体内容。

由表3 可见, 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为60 米跑和接力跑, 这就说明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比较传统、创新性不够, 仅限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在新课程改革下, 并未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做出创新性的改变。

2.2、对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 体育教师的学历情况分析。

学历是指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经历, 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 而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能反映出体育教师能否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根据国家教委规定高中生专业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的学历。

由表4 可见,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多数能达到国家的有关规定, 但是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还是较少, 招聘高学历的体育教师能够增添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教学理论知识, 有助于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2)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了一节体育课的好与坏, 对课堂组织情况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体育课开展的现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各级各类学校要大力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经常举行一些教学评比活动对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很有效的手段之一。

由表5 可见,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是很突出, 仅有10.2%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很专业并对其所讲的内容很满意, 41.8%的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感到满意, 48%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很低并对其所讲的内容不满意。根据非常满意和满意程度52%的比例对比不满意程度48%的比例, 调查结果表明,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很满意, 教师的在教学中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3) 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分析。

由表6 可见, 12.4%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的教学态度认真, 26.5%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的教学态度比较认真, 61.1%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 这就表明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 因此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大部分学生对此而表示不满意。

2.3、对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学生上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 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态度分析。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而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所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由表7 可见,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学生对体育课所持的态度, 其中非常喜欢和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6.7%、31.3%, 一般喜欢和不太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2.9%、9.1%, 。

(2) 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目的分析。

由表8 可见,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目的具有多元化特征, 最主要的目的是健身和学习, 22.9%的学生选择了健身, 24.4%的学生选择了提高学习。 这就说明了学生主体对参加体育课的目的很明确, 多数学生的目的还停留在对学习的需求上, 应引导学生向体育运动的价值观、终身体育观等深层次方向发展。

2.4、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课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分析

由表9 可见, 14.2%的学生认为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能满足其需求, 14.2%的学生认为学校不能满足其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12.7%的学生持中立态度。 这就说明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学生在运动时的需求, 未能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所提出的标准。

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直接需求, 从而直接影响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 也同时影响学校体育课的进行。但是走访了解到,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活动场地十分不足, 并且进行锻炼的体育器材的维护却不是很好, 经常看到篮球框缺少篮网、许多乒乓球桌上没有球网, 使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锻炼, 即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抱有积极地态度, 但由于这些因素, 使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了信心, 也给体育教学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比较传统、创新性不够, 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化;

(2)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不是很积极,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积极性和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

(3)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很满意, 教师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有待提高;

(4)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第一中学体育场地设施不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一些器械的损坏后维修情况很差, 无法使学生正常进行体育锻炼。

3.2、建议

(1) 加强在校教师的体育意识, 建立他们的体育观念, 使他们意识到体育课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转变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并且学校要着重对待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

(2) 学校应检验体育场馆、场地、器材设施的效用, 充分发挥其设备的可能性效用和现实性效用, 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需要的适应度和满足度;

(3) 只有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理论素养及教学组织能力, 做到因材施教,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才能使体育课立足于学校体育服务于每名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敏, 胡发林.对中学生体育课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藏体育, 2006, (02) .

[2]禹健, 赵伟.南京市市区中学体育课现状调查分析[J].华章, 2008 (Z1) .

[3]龚文全, 李兵, 张凯.武汉市东湖中学体育课现状调查[J], 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8.

[4]秦纪强.对安徽农业职业中学体育课现状的调查分析[N].体育学刊, 1997, (03) .

篇4: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关键词:高尔夫 球场 草坪养护 措施

通过对龙山球场草坪养护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其草坪质量,草坪养护措施,养护计划,资金的投入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提高球场草坪质量。对草坪部每日工作内容作了统计分析。球场不同功能区域的草坪草种组成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球场草种适合辽北地区,以冷季型草为主,充分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草种,降低成本和管理强度。不足是色泽均一性不佳。

1 草坪质量现状

对草坪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对于龙山球场很重要,有助于了解草坪质量的动态变化。通过与谢总监交流得知龙山球场地草坪质量评定标准见表2。

表2 龙山球场地草坪质量评定标准

经实地观察以及参照表2与3得出:球场草坪自建设至今,未大面积重建,导致多数球道草坪草呈现衰老现象,其功能质量有所下降。果岭和高草区外观质量较佳,唯一不足是果岭光滑度较差,半高草区和发球台草坪质量均一性较差。高草区与沙坑周边草坪质量较佳。

2 龙山球场草坪养护计划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龙山球场不同功能区域的日常草坪养护计划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球场的果岭、发球台和球道是养护重点,考虑不同区域的坪用功能,在养护计划中突出重点,对草坪养护工作考虑周全、计划合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草坪修剪 龙山球场很大部分草坪机械是建造球场时购进,作业性能大大下降,特别是果岭剪草机,很难修剪出高质量的果岭草坪。另外,机械维护力度不足也是修剪出高质量草坪的瓶颈。通过与谢总监交流得知不同功能区域修剪频率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铁岭龙山球场从实际出发,根据草坪生長特性和坪用功能对草坪进行修剪。

3.2 草坪施肥 龙山球场草坪草除了早熟禾外,其他主要以冷季型草为主,冬季或早春,属于冷季草坪生长淡季,此时草坪草需要的营养不多。草坪施有机肥料,每平方米有机肥30g,施用复合肥。第一次施复合肥在四月中旬,第二次在6月上旬,第三次8月中旬、第四次9月下旬,每平方米施15-20克复合肥。

3.3 草坪灌溉 通过与谢振宇总监交流得知灌溉日常工作要求见表5。

3.4 草坪病虫害防治

3.4.1 病害防治。通过与龙山谢总监交谈得知:北方常见的草坪病害是腐霉病、夏季斑、币褐斑病、镰刀霉枯萎病。经我们调查发现龙山球场病害主要是腐霉病、夏季斑,其中腐霉病危害程度最大。球场已使用9年,土壤板结严重和边坡储水能力差。因此,球道边坡为多发地带,尤其是球道边坡病害较重,尤其是炎热夏季和干燥秋季为病发生的高峰季节。草坪主要病害防治工作的调查结果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龙山防治病害时间合理,重点防治北方常见病害,能够对症下药,主要以化学药物和生物药剂防治为主,农药配比和用药量基本符合标准,对环境影响较小。

3.4.2 虫害防治。经我们调查发现龙山草坪地下害虫主要包括地老虎,粘虫、草地螟等,地上害虫包括粘虫等。其中能对草坪形成害虫的是地老虎,粘虫。粘虫是最为严重的并且是球场每年的防治重点。因此草坪重点虫害防治工作的调查结果见表7。

由表7可以看出龙山球场防治虫害时间合理,能够有效地应用药物进行防治,但是防治方法单一,主要以化学药物和生物剂防治为主,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没有充分利用其生长特性进行防治,防治重点放在成虫上,同时注意防止球场外的成虫飞入球场。此类方法防治的优点是安全环保,缺点是效果不如化学药物而且耗费大量人力,但是可以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这样也在一定程上节约成本和降低药物的压力。

3.4.3 草坪草防治。目前龙山杂草清理主要是由草坪部完成,周一到周五都有进行。谢总监谈到:球场都受到一年生早熟禾的危害。由于一年生早熟禾以及匍匐剪股颖的极大色差,所以,早熟禾侵入使草坪外观质量下降严重。2013年龙山球场标准18洞的所有草坪养护费较少,草坪部在职的人数在23人。但是2013年龙山球场草坪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

4 龙山球场草坪养护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见表8)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草坪呈现衰老现象,土壤板结严重。草坪机械老化。草坪养护缺乏信息管理化,草坪总体质现状不容乐观。

5.1.2 草坪修补和杂草控制效果好,修剪和灌溉较科学。病虫害防治方法科学。缓释肥没有合理利用。

5.1.3 球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有效利用丰富水资源,节约球场用水开支。

5.2 建议

5.2.1 购买草坪机械,进行球场局部改造以及充分利用球场资源。

5.2.2 建立本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本部门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

5.2.3 增加打孔切根次数来改善土壤板结,增加养护经费,秋季进行一次土壤测试。

5.2.4 在病虫害和杂草防治方面,采取多种手段进行防治。重视对一年生早熟禾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崔建宇,张洪彬,慕康国,胡林,李琦.不同有机改良物质对果岭草坪草生长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0(02).

[2]杜彦强,孟燕.冷季型草坪的春季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1(04).

[3]卢晓平,赵艳红,修宗敏.冷季型草坪的春季养护管理[J].现代农业,2007(04).

篇5: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 民营企业的现状

在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成立于2000年以后, 大部分属新建企业。各企业因行业性质不同, 生产经营范围不同, 经营理念不同, 企业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从产业划分来看, 第一二产业居多。其中, 通过对抽取的26家企业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 2013年底固定资产总额242亿元, 工业生产总值390亿元, 实现利润总额26.6亿元, 上交税金20.4亿元。

部分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现已成为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 多项产品获得专利权。如:铁岭中油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07年“卡箍型快开盲板”获自主知识产权, 该公司有百项技术改造和科研项目, 其中有13项填补了国家空白, 28项获国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省、市管道局科技进步奖;辽宁凯尔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大豆烘干装置、水平裂管式燃煤热风炉、固定管板式燃煤热风炉等产品生产项目上获得专利;辽宁方兴绿色产业集团精制米有限公司2005年已经通过IS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同时企业产品被中国食品协会确认为“全国食品行业知名诚信产品”;铁岭阀门特种阀门有限公司生产的多项产品获科技成果奖, 其中金属硬密封蝶阀等六大系列产品, 是该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领先水平新产品, 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 2004年被省政府评为“辽宁省信誉知名企业”, 2005年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

可以看出, 我市民营企业在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 着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发展呈现出良性上升态势。但是,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 对我市民营企业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困难

2.1 融资难度较大, 融资成本过高。

民营企业多属中小企业, 据调查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中自我积累占绝大部分, 多数经营者几乎无法获得稳定的追加资金, 只能依靠内部渠道, 如企业留存收益和主要业主的投资;外部融资渠道中, 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所占比重不大, 其主要原因是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并存: (1) 对民营企业贷款,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银行为了规避不良贷款的风险, 对民营企业贷款极为谨慎, 即使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也很少予以考虑, 特别是国有银行与民营企业经营规模不对称, 造成银行对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利率浮动过高。 (2) 民营企业分布广、数量多、经营方式灵活, 客观上不利于银行对其实施有效的债务跟踪监控, 造成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态度不积极。 (3) 民营企业因无抵押, 贷款信誉不高, 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单位, 造成融资渠道受限。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只有少部分企业因规模较大, 效益较好, 融资条件比较容易实现。其他企业融资难度都很大。

2.2 政策落实有“断层”, 上下对接有偏差

全民创业是我市实施的“五大战略”之一, 是振兴我市经济的重要举措。但是落实民营企业优惠政策过程中仍存在“断层”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一是有些企业因对税收优惠了解不到位, 而失去了享受优惠的机会;二是由于高新技术领域、技术成果商品化、技术创新等优惠政策门槛高, 只有个别具有规模的企业享受得到。如北方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享受到企业技改贴息资金403万元, 科技资金35万元 (其中:省20万元、市15万元) , 辽宁凯瑞特钢有限公司已经享受到市级科技资金60万元。 (2) 税收优惠政策运用不灵活。很多民营企业不懂得纳税筹划, 不能灵活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为自己争取税收利益。

2.3 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能力差

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 有些民营企业在经营上缺少战略思想, 只顾眼前利益, 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大部分乡镇民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 技术力量薄弱, 更谈不上专门的研发队伍。研发实力低下, 客观上受制于企业规模小, 技术人才缺乏, 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观上民营企业主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存在畏惧心理, 不愿意冒险投入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制约了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2.4 企业人才资源不足, 企业管理不尽规范

民营企业尚未形成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 大都没有走出“家庭式企业管理”模式, 组织结构多采用集权制, 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由合伙人或单一法人掌控, 虽然组织灵活, 经营富有弹性, 但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及管理人才, 及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营销人员, 管理水平较低, 导致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新技术应用滞后, 生产成本难以降低, 影响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2.5 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社会化机构少

服务水平和层次低, 难以为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上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与信息供给, 企业的发展在政府和社会层面上缺乏足够的扶持与引导。

3 民营企业的期盼

民营企业的期盼有: (1) 经营资金、技改资金、节能资金、科技资金短缺, 需要财政担保、贴息帮扶。如辽宁东北丰专用化肥公司现有商业银行贷款2000万元, 需要贴息支持;辽宁神农塑料有限公司需购进生产环保产品设备贷款100万元;辽宁远大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正在申请4项专利, 在节能资金和科技资金两方面需要贷款支持, 开原市亨泰精细化工厂、铁岭创奇专用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都需要资金支持。 (2) 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搭建引智平台, 为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财会管理人才。 (3) 财会人员急需进行业务培训。 (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技术支持。 (5) 有些企业属招商引资企业, 没有享受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6) 有的企业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应及时得到落实。

4 对发展民营企业的几点建议

4.1 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改善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 直接融资;设立民营企业发展基金会, 增加融资渠道;鼓励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 以租赁方式为民营企业融资;发挥贴息、技改和担保资金引导作用, 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2 在优惠政策上向民营企业倾斜

建议政府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 制定支持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降低高新技术及科技研发项目优惠政策门槛, 让更多的企业得到实惠。

4.3 建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

以网络为平台, 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扩大企业知名度, 提高信誉度、提升创新能力, 拓宽企业发展的道路;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会计核算, 做好预算分析和成本控制,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降低融资风险。提升服务水平, 在项目审批、融资服务、创业引导方面, 真正为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筑起绿色快捷的通道。

4.4 搭建引智平台

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库, 制定大学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优惠政策, 引导、支持大学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发展, 帮助企业发现人才, 用好人才, 留住人才。

4.5 建立民营企业产业集群, 形成产业链, 引导企业逐步由家庭式经营方式向合作式经营方式转变, 形成主导式产业体系

总之, 我市民营企业发展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但是在看到民营企业对我市经济发展贡献度逐步提升的同时, 应更加仔细地思考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部门将对这次活动中走访的民营企业实行长期跟踪服务, 在担保、贴息、政策宣传、会计人员培训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 力争更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创优企业发展环境, 为增加我市财政收入做出积极贡献.

摘要:了解民营企业现状, 特别是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现状, 找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现存问题, 才能从财政政策的角度出发, 对民营企业发展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扶。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民营企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篇6: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摘 要: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社会需求的增长,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作为护生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因市场需求和服务第一的原因,对护生的专业技能比较重视,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出现不少问题。

关键词:护生;人文素质现状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疗行业的发展,对护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作为护理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因为市场需求及服务第一的原因普遍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在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素质现状,笔者于2015年5月,对齐鲁医药学院、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枣庄职业学院的三年制高职护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方法和对象

1.1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期间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问卷是在专职老师的主持下,以统一闭卷作答的形式完成。问卷调查共分为三个部分:

①高职护生个人基本情况;

②高职护生对人文素质培养的态度;

③护生自身人文素质情况。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forWindows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1.2 调查对象

以齐鲁医药学院、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枣庄职业学院护理系三年制一年级至二年级的高职护生为调查对象。在300名调查对象中,其中男生31名,占总数10.3%,女生269名,占总数89.7%。调查对象中,其中大一学生占49%,大二学生占51%。调查对象中98.7%的为共青团员,群众为1.3%;高中来自理科班的为133名,文科班为140名,来自中专的27名;来自农村的194人,占总数的64.7%,来自城镇的106名,占总数的35.3%。在调查对象中,是独生子女的人数为123人,占总数的41%。

2 调查结果

2.1 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客观评价

37%的同学认为“非常欠缺”和“比较欠缺”,32.7%的同学认为“不欠缺,但不满意”,认为“满意”的占27%。

2.2 对人文素质的重要性的认识

在调查中发现,7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84%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对今后的工作重要,77%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人文素质教育,只有5%的同学表示不愿意参加人文素质教育。

2.3 人文教育参加情况

人文教育包括人文课程、实践活动。问及“护生选修人文课程的目的”问题,68%的同学首先选择“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21.3%的同学将“养成健全高品位的人格”放在首位,6.3%的同学将“追求人生真谛、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放在首位,将“陶冶高尚情操”放在首位的占3.7%;关于艺术活动参与,有27%的同学表示未参加过任何艺术活动,在校期间参加过一种艺术活动的占47.7%,参加过两种艺术活动的占17.7%,参加过三种的占5.7%,参加过三种以上活动的只占1.7%;在问及在校是否发表过文章时,77.3%的同学表示未发表过任何文章;课余时间的活动,21.3%的同学选择上网,29%的同学选择唱歌、音乐,6.7%的同学选择运动健身,7%的同学选择阅读书籍。

2.4 公民道德情况

护生在“在任何情况说话都不带脏字、在任何场合都不随地吐痰、在任何公共场所都不乱抛弃废物及在会场、考场都自觉遵守纪律”等约束自己方面的公民道德情况表现很好,做不到的同学占的比率较低;面对突发倒地的市民,选择“积极上前帮助”的占58.7%,选择“袖手旁观”的占10.3%,选择“不确定”的占31%。

2.5 护生职业素质情况

对护士职业态度中,选择“很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69.7%,选择“一般”的占28%,“不喜欢”的占2.3%;在了解护士职业中,45.3%的同学表示“很了解”,50.3%的同学表示“了解一点”,4%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在面对医疗界“红包问题”时,只有47.3%的同学表示坚决抵制,绝不收取,52.7%的同学表示看情况而定;在问及对患者的问题时(多选),选择一项职责占8%,选择两项职责的占17.3%,选择三项职责的占16.7%,选择四项职责的占24.6%,33.3%的同学选择五项职责;”面对突发性传染病,如果要求上前线的问题,44.3%的同学选择上前线,41.3%的同学选择“不确定”,14%的同学选择“拒绝上前线”;面对精神病人或传染病人,选择“很害怕,不上前”的占17.3%,选择“不确定”的占31.7%,选择“没有好感,能躲则躲”的占2.3%,48.7%的同学选择“像普通患者一样耐心对待”;面对非常苛刻的患者时,66%的同学选择“会耐心为他提供服务”,21%的同学选择“做该做的,不必额外照顾”,13%的学生选择“不确定”和“不予理睬”;在问及“面对经济困难的患者”,选择“很同情,在能力范围内尽力无偿帮助他”的占60.7%,20%的学生选择“爱莫能助,只能随他去”和“有点嫌麻烦,能不接收这种患者就不接收”,44%的同学会积极呼吁争取各种帮助。

3 分析与讨论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护生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意愿较高,意识到本身存在的问题,但是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不高;护生在公民道德、自身约束方面表现优异,但是牵扯到利益问题时,公民道德意识比较薄弱;护生的信仰存在迷茫;护生的职业素质方面,对职业的认知比较欠缺,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护生的人文素质,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各种环境的熏陶,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护生信仰迷茫离不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西方思潮的涌入;护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和职业道德的薄弱,与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的重视分不开。因此,21世纪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要特点,在这个世纪,人才竞争逐渐激烈,为了更好地培育适合医学模式改变和社会发展的“高”、“专”护理人才,需要社会、家庭、高校、护生的全体动员[1]。

参考文献:

篇7: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高职体育教师的素质的现状与分析

1 . 1高职体育教师年龄结构调查

从我省普通高校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整个人数分布呈逐步下降趋势,队伍趋向年轻化。20~30岁的教师62人,占总数的33.1%;31~40岁的教师55人,占总数的29.4%; 41~50岁的教师42人,占总数的22.9%;50岁以上的教师28人,占总数的15.1%,其中40岁以下的年青教师人数最多(117人),所占比例最大(72.5%),反映了我省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雄厚。年青教师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且大都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这些都为我省高职体育运动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见表1)

1 . 2高职体育师资来源情况调查

调查中得知,我省高职体育师资情况可分为体育院校教师、师范院校体育专教师、非体育专业教师。非体育专业的高职体育教师高达10%,这些人中以50岁以上居多。我们对目前从事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师进行“您目前担任的体育课程是否为您上大学时主修专业”的调查中,57.9%的教师选择了“否”。同时由于现在高校扩招和合并,有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解决高职体育师资缺乏的问题时,补充进来了一些非高职体育专业的教师。但是其教学水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不能很好的推动高校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见表2)

1 . 3高职体育教师的学历现状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我省普通高校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具有硕士学历的30人,占16.5%;本科学历的116人,占63.7%,博士人数为0。其中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而硕士以上学历教师人数过少,整体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人才缺乏。今后我省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点应是通过多种渠道提高高职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增加硕士的比例,实现博士学位“零”的突破。(见表3)

随着近十几年各高职院校合并和学生扩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对师资要求也相应提高,各高校招聘了大批的青年教师。近年各高校加大对体育师资培养力度,一部分年青高职体育教师在毕业几年后,通过专升本和在职研究生学习提升了学历。而现有的具有专科学历的都是将要退休的老教师。

1 . 4高职体育教师科研情况调查

体育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体育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是完成好教学、群体活动、训练竞赛各项工作的有利保障。高职体育任课教师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科研能力。以科研带动教学,形成科研和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对我省近20所高校体育部高职体育教师近3年的科研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有公开发表高职体育方面论文的人数为134人,其中发表5篇以上的28人;3~4篇的52人;1~2篇的35人;没有发表的19人。参与课题研究的36人,没有参与的为98人。从公开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的数量与层次来看,副教授成果最多,其次为讲师,助教的科研能力最为薄弱。总体表现为学术研究气氛不浓厚,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这些现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年青的体育教师参加工作年限少,理论、经验还有所欠缺,缺乏科研意识。年轻教师是将来承担我省高职体育教学、科研的生力军,应加大对他们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科研意识。青年教师要利用高校有利条件,加强高职体育理论和教学研究,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对科研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可实行导师制。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副高级职称教师在近3年来没有科研成果,通过访谈得知这一部分教师认为在职称上再上一个级别难度太大,并且搞科研费时、费力、费钱,因此放弃了科研上的努力。他们的这种思想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 5裁判等级和运动技术水平情况调查

裁判等级、技术水平情况能够反映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训练水平的高低。通过高职体育教育裁判等级调查显示,具有一、二、三级裁判依次为24.1%、51.3%、8.5%,国家级及以上裁判等级的教师只有6%,没有裁判等级的教师占11.1%;通过高职体育教师运动等级调查显示,竞技一、二、三级水平的教师分别为18.7%、52.4% 和26.2%,健将级级别的教师占2.6%,无技术级别的教师占12.1%,这说明我省高校职体育教师的裁判等级、技术水平等级相对较高。(见表4、5)

2提高高职体育教师素质的途径

2 . 1进一步加强高职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高职体育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和个性特征直接影响在校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因此要想教育好学生,各高校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与提高,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 . 2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机制

据调查,我省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专业体育教师严重缺乏,学历状况偏低,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了我省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提高。高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体育师资的培养,加强与体育院校的横向联系,组织教师进行体育业务培训,多形式、多渠道开办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班, 从而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

2 . 3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省体育教师中硕士学位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5%。与其它学科众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相比,体育教师自身应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为此作为管理部门要在体育教师学历层次上下功夫,逐步补充硕士以上体育毕业生任教并引导和鼓励青年体育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博士学位,以改善人才结构,优化教师队伍。高职体育教师应跟上高校快速发展的步伐,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学历学位。

2 . 4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高校受教育体制的影响,高校教师实行终身制。这样就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思进取。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发表论文和课题立项的积极主动性就没有以前高。

因此,各高校应深化教师聘用制度改革。根据高校体育项目的特点,尊重教师个性,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合理的竞争和激励机制。通过良好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提高教师素质的良好氛围与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 . 5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

科研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许多中青年体育教师对于科研重视不够,为评职称拼凑论文章,不主动参与体育科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的举行体育学术交流活动和培训班,在进行职称评定时,加强对科研论文质量的要求。成立体育学科课题组,由高职称老师带领中青年老师积极开展课师研究,并对重大和优秀课题实行表彰和奖励。

摘要:本文从调查湖北省高职体育教师的素质出发,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后提出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对策,从而为提高高职体育教师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篇8:人口素质与受教育程度现状分析

从人口素质的外延来看,主要是“三要素”和“二要素”之说两种。传统的“三要素”论认为,人口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三个方面,并认为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中心。“二要素”说则认为,人口素质只能由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成。其理由是:如果把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进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衡量尺度,难以进行人口素质的国际比较。从目前的认识来看,无论是“三要素”说还是“二要素”说都认为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口受教育程度对人口素质的决定性作用。

人口受教育程度性别差异、城乡差异显著。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间不同性别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分城乡和性别受教育程度人口分析表明,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男性比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乡村人口和女性在教育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不同年龄段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对不同年龄分组的受教育水平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发现不同年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在几个年龄段人口中,男性受教育年限普遍高于女性近一年。

各地区人口受教育状况差别较大。全国不同省、市、自治区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差别比较大。200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可分为三类,其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9年以上的省市为第一类,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广东、山西和吉林属于第一类;平均受教育年限在8年以下的为第三类,包括重庆、福建、四川、安徽、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和西藏9个省、市、自治区;其余省份平均受教育年限在8年到9年之间为第二类。从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看,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的文盲人口很多,成为国家发展的沉重包袱。

科教兴国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要由人去掌握,这就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造就的首要因素是教育。作为政府的一种投资,教育的回报是任何投资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教育投资被认为是“一本万利”的投资行为。

实践证明,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与生育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生育率和提高人口素质。这是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育龄妇女更能够冷静、客观地对待生育的成本和效用,以及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她们作出的生育决策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

我国目前的人口教育现状,应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即扩大高中阶段的教育规模,努力做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提升人口文化素质水准的迫切要求,为经济发展储备人才。

当前,我国人口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时期,人口素质的提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把经济发展中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和人才优势,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从主要依托物质资本逐步转向依托人力资本上来,才能够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9:关于铁岭市人口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 河南农民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还较低

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末河南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文盲占4.8%,小学程度占21.5%,初中程度占60.8%,高中程度占11.2%,大专及以上占1.7%。2007年末河南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占26.3%,而2004年河南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占28.67%,2007年与2004年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有—定的提高。调查表明,全省农村农民文化程度整体偏低,这不仅制约了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制约了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并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农民本身文化素质的整体偏低,致使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太少。

1.2 农民有要求技术培训的愿望,但不能满足需求

农民有要求技术培训的愿望,但因财力支持不足、技术培训缺乏等原因,使农民难以实现提高技术素质的要求。根据郑州牧专暑期新农村建设服务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显示:本地没有提供的占52%;费用太高,没有能力支付的占20%;对上述技术不信任的占9%;没有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占10%。从原因上看,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业技术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也反映收费的项目与农民的现实状况不相适应,以及农民的文化素质及接受能力也有待提高。

1.3 发展经济意识有所增强,但小农思想依然存在

面对多元化经济成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广大农民的市场、经济、发展、竞争和开拓意识有所增强,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一些故步自封、求稳怕变、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受不良风气影响,一些生长在安逸环境中的农村年轻人,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喜欢追求一时的致富和享乐,出现不守信用、欺诈坑骗等现象;宗族观念、重男轻女、争强斗狠、攀比浪费思想在有些地方比较严重;迷信菩萨、求神拜佛之风一度比较盛行。

1.4 文化公共设施、文化娱乐生活有所改善,但整体水平低

当前,河南省农村文化公共没施有所改善,有些农村文化公共设施水平还较高,但全省农村文化公共设施整体水平差、普及率低。据郑州牧专暑期新农村建设服务队调查数据表明:全省农村中有图书阅览室的村占14%,有娱乐室的村占22%,21%的村曾组织过体育比赛,农村订阅报纸杂志的家庭占29%;能上网的占21%,使用有线电视的占35%;43.4%的农户没有任何文化娱乐活动,26.7%的村每年有1~2次文娱活动,26.1%的村每年有3~4次文娱活动,只有3.9%的村每年有4次以上的文娱活动,说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缺乏。另外,据调查,农村黄、赌、毒、卖淫嫖娼甚至帮会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对农村有极恶劣的影响。

1.5 法制观念有所加强,但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较弱

随着“四五”普法结束和“五五”普法工作的展开,河南省广大农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还非常有限。如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重要法律。但据郑州牧专暑期新农村建设服务队调查得知,大约只有26.3%的农户了解此法。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法律素质还不高,在一些地方,农村宗族械斗、小偷小摸和寻衅报复、抹牌赌博等影响社会治安和损人利己的事件有时还较严重。有些外出务工人员多数尚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时还因为不善于用法律解决问题导致一些很小的民事纠纷最后激化成刑事案件。

1.6 农民的社会保障得到改善,但仍不健全

城乡收入存在差距。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和农民人均纯收人分别为11477元和3851元。城乡收入比由2000年的2.4扩大到3.0,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差距。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7826元和267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871元和153元。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突出成就,农民参合率达80%,是全国最多的省份,河南省乡镇卫生院改造走在全国前列。但总体来看,河南省医疗卫生发展依然相对滞后,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而卫生机构数仅居第8位,特别是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低于全国0.38张,比东部地区低0.47张,比中部地区低0.13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低于全国0.53人,不仅低于东部沿海省份,而且低于中部地区的山西、湖北和湖南。河南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虽然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农村低保仍处在试点阶段,仅有62.8万人享受到农村低保。农村社会福利事业虽然有发展,但还不能真正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 新时期提高河南农民素质的策略

2.1 加强领导,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对新型农民的培养

首先,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强化各级政府对农民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把农民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的重要序列,列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政府任期目标,并把它列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内容。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强化监督与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使农民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各级领导要深刻理解新型农民含义,要切实转变领导思想观念,把以往片面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建设的“政绩观”,转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上。把培养造就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当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基础工程来抓,着眼于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和坚强保障。

2.2 构建新农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知识素质

首先,要突破原有的农村教育观,突破“三教统筹”,树立大农村教育观,拓展农村教育的内涵,实行“六教统筹”,即农村学前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高中教育,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的统筹,建立健全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以农村基础教育、农村高中教育为主体,以农村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为基础,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成人教育为两翼的农村教育体系。其次,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按照教育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改革教育体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要依据农村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多层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2.3 实施农民科技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首先,要整合有限培训资源。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的技术优势、农业部门的网络优势、教育部门的阵地和教学、设备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计划、项目和专业。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科技支撑、农民自主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机制,抓好订单、定点、定向培训,使广大农民都能掌握l~2门实用技术。其次,要实施“五大工程”。就是要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营造全社会“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能素质。第三,要培养三类人才。就是要加快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劳动技能人才。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促进农民整体技术技能水平快速提高,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本领、会挣钱的新型农民。

2.4 加强道德建设,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农民。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广大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故步自封、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程度。其次,要用形势、政策教育农民,提高农民政治敏锐性。大力提倡农民经常读书看报、看电视、听新闻、广播,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形势和省情、市情、区情,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履行好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思想上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第三,要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我国传统道德的优势,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实施“道德新风进农家”、评选美德“十星级家庭”等活动不断引导农民讲文明、讲礼貌,规范农民的道德行为,逐步在农村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气。

2.5 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首先,要建设一支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加强对农民文化骨干的培训。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要拓宽农村文化人才渠道,广泛动员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熟悉农村生活、有一定文艺专长的青年学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其次,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视进万家和万村书库工程。大力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努力实现县有功能完备的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性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第三,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要坚持贴近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广泛开展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等活动。要继续开展“三下乡”、“心连心”等活动,鼓励专业文艺团体、群众团体把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农村,把欢笑送给广大农民。

2.6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首先,开展“三进”活动。即开展法进课堂、法进农家、法进现场活动,向农民开展农业法、合同法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训,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与他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意识;通过送书送报、送小册子、法律咨询、法制讲座等,使广大农民受到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使农民群众更加自觉地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当农民群众间出现各类纠纷时,要以此为课堂对群众宣讲好相关政策法规,使广大群众从中受到教育,增强依法办事水平。其次,要增强农民依法维权的能力。要进一步搞好村民自治,健全农村民主管理、监督等制度,扎实抓好村务公开工作,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推动基层民主有序发展,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积极引导农民敢于和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净化社会环境,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置身于法制整肃、风气清淳的社会环境之中,从内心深处敬畏法律,自发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成为一代知法守法的新型农民。

2.7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首先,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努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增加对农村基本医疗卫生设施的资助,使农民逐步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加强对农民卫生环境建设,做到农村卫生、绿化、环境好,为农民真正安居乐业创造物质条件。要广泛开展优美乡镇、卫生村和卫生农户的创建活动。其次,要加强科学生活知识教育。要通过各种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常识,使农民群众逐渐接受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科学生活知识,自发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第三,要改善体育设施,进一步推进农民健身运动。要挖掘和整理特色体育项目,开展农村多种多样的体育和健康运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冬生.新农村视角下的新型农民培养问题探析[J].长白学刊, 2008, (2) :108-110.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 (2008年)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3]聂飞.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08, (3) :19-21.

[4]魏玉红.提高辽宁省新型农民素质的探讨[J].农业经济, 2008, (4) :79-80.

上一篇:十年毕业感言下一篇:房屋以物抵债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