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2024-05-09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通用6篇)

篇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1.易错字

忧郁(yōu) 瞬息(shùn) 伫立(zhù) 萋萋(qī) 幽寂(yōu)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

欺骗 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 侧重指用虚假的言行骗人。 言行骗人用“欺骗”;

恶劣欺骗用“诈骗”。

诈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侧重指用恶劣的手段进行骗人。

5.词语释义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该篇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成为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出处:】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从农村生活中吸取题材,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代表作品有诗集《波士顿以北》,还有《林间空地》《雪夜林边小驻》等。

【文题解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从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以此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未选择的路》:用“未选择的”修饰“路”,揭示了诗歌的切入点--他虽然写了已走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题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1825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是普希金在流放期间为邻居家的小女孩写的,题在她的纪念册上。

《未选择的路》首次发表在198月的《大西洋月刊》上。第二年作者又把它作为首篇编入诗歌集《山间低地》。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弗罗斯特读高中时就开始写诗,17岁发表了处女作。以后一直坚持写诗,但很少能发表,中仅在小刊物上发表了6篇。他抱着当诗人的梦想打算去英国发展。那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还是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未选择的路》一诗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21教育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诗人以普普通通的句子,通过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感受,向女孩提出慰藉。这首诗以劝告的口吻和平等的娓娓动听的语言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实,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发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诗歌的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通过设计分明的朗读教学层次,突出让学生在朗读感受中获得知识积累与高尚情感的熏陶感染,培养审美情趣。

《外国诗两首》应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区分诗中的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从而自觉接受思想教育。

本课为1课时。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朗读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两首诗。

2.诵读诗歌,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练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体验人间的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

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练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导入方法引领研学《假如……》自读《未选择的路》

导入一:音频型

[设计意图] 让学生听歌曲,解大意,明事理,引出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播放歌曲】“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太多不平事,请你不必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这首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的。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板书课题。】

导入二:文常型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诗歌这一文学常识,让学生在了解中外主要诗歌的基础上,导入新课,丰富学生的认知,启发学生热爱诗歌,喜欢诗歌。

大家已经接触到许多诗歌,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词典上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我认为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表现一种美的追求。《荷马史诗》表现了一种悲壮雄阔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即使是《恶之花》《死水》这样的诗篇,写了丑恶的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对逝去的美的留恋和对现实毁灭美的愤慨,这是一种追求之美。同样,我们可以从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写人生哲理的诗歌也同样是美的乐园。我们学习这两首诗歌,首先要去体会这种诗歌的美,通过我们的朗读,通过我们的体会,通过我们的品味来感知这种美。

俄国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国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一、方法引领

[设计意图] 通过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鉴赏诗歌,学会方法。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

【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四步”阅读法:一读,二品,三诵,四背】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旨在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含的道理和表现的手法。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二、研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学习这首诗,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品悟诗歌,理解诗意,获得丰富的诗歌学习体验。

(一)读。

1.听录音,划分节奏,把握语气。

2.师范读,生听读,把握读音。

3.自由诵读,组内齐读。

4.了解作者。

普希金,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国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但始终不渝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限的艺术魅力。

【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惨一生】

5.了解背景。

诗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这样不朽的诗篇的?

〔明确〕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二)品。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明确〕 特指在生活中遭遇的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怀恋。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悟、背。

学生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 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明确〕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明确〕 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明确〕 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学生朗读背诵诗歌,试着当堂背诵这首诗】

三、自读《未选择的路》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上面所学习的方法自学另外一首诗,让学生既获得诗歌学习的体验,又培养学生的语感体验。

(一)介绍诗人。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等。

(二)朗读诗篇。

1.听录音,划分节奏,把握语气。

2.师范读,生听读,把握读音。

3.自由诵读,组内齐读。

(三)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并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先朗读再由学生单独回答】

〔明确〕 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 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4.学了这首诗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 答案不求一致,言之有理即可。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地选择。

5.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明确〕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词句、语段中起作用。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在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正当年少的我们,也应该直面我们的人生,去思考人生的大问题。

1.背诵《未选择的路》。

2.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鲁迅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链接一:

《未选择的路》美点追踪

1.象征美:象征是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这首诗通篇采用了这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使之蕴含深刻的哲理。诗人以林间岔路象征不同的人生道路,人对路的选择即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2.哲理美: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的道路千万条,可惜我们不能“同时去涉足”,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必须做出选择。通过比较,你选择了其中一条,也就失去了再走另一条的机会,从此决定了你一生的道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诗人叹息人生的局限性。“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诗人慨叹人生短暂、事业无限。读罢这首诗,我们可以悟出两点:(1)既然我不能同时去涉足,那么在人生的岔路口我必须慎重选择;(2)既然我难以再回返,那么在已选择的路上我将努力走好。

链接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反思

当把这首诗拿到课堂与学生分享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激情导入课文之后,让学生先听录音感受诗歌,要求学生勾画做好标记,模仿录音去朗诵;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诵,并请个别学生朗读,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都很投入。在此后设计了一个问题:诗人在诗中阐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问题一抛出,本以为学生肯定是有话可说的,因为觉得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肯定有过那样或这样的困难,结合他们自己的体验来感受诗歌,学生的反应应该是激烈的。可是事实却相反,学生似乎没什么话好说,对于自己所遭受的挫折几乎没太多的感受。于是,我开始引导学生,比如考试失败之类的,并把有过的直接体验告诉他们。可是,我的引导并没有激起学生太多的表达欲望。

课后,我对此进行了思考,难道现在的学生都没有挫败感的体验吗?也许吧,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大多少了些风雨的洗礼。但是,反观自己的教学设计,亦是存在问题的。本诗是以“假如”开头的,普希金写给邻居的女儿时也是告诉她未来可能要经受的体验,对于课堂里的这些七年级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那问题的设计是不是也应该改为“未来时”呢--学了这首诗,你会对未来可能遭遇困难的你说些什么话呢?或者把问题设计得更加宽泛自由些: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感受?总之,不应该局限于学生狭窄的体验上,毕竟他们的人生经验是不丰富的。

《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

对于本首诗歌的教学,我精心分析了教材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从而设计了教学环节,力求按照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安排教学程序。本篇文章内容属于人生哲理诗,相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较为难懂,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该慎重,不能随波逐流,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因此,在教学中我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首先在导入上改变了以往的思路。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走路”的故事,如果你行进在路上正好遇到了岔路口,你该怎样走?你必须得选择一条,当你选择一条后,在走的过程中遇到了磨难,你有什么想法?学生答:“会想到自己选错了道路,会特别留恋另一条未选择的路,会调转头重新选择。”然后,我又讲道:“有两条道路,一条平顺,一条充满荆棘,你会选择哪条?”学生答:“充满荆棘的,因为它充满了挑战,可以磨炼自我。”接着我就对他们的回答加以肯定,顺势引入今天的课文:“其实人生道路的选择未必不是这样,一旦选择绝无回头的机会,因为时间已经过去,所以选择时要慎重。人生道路也是不平坦的,风雨会不期而至,你必须勇敢地面对。而且你的人生道路只有你能做主,不能随波逐流。”我没有去过多讲解,而是让他们一遍遍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主题思想。学生能在朗诵中体味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最后,我让他们展开讨论,人生道路如何选择?引导他们开始对于人生有更多的思考,能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能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最后,我结合上一首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设计了一个问题:抓住两首诗的主旨写一段人生的哲理。学生很容易就写出来了。“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叮咛和嘱咐。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相信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我们要慎重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路就在脚下。”这些环节的设置,真正落实了三维目标。

这节课的成功源于对教材文本和学生的精心分析,所以我认为:离开学情的教学是没有目的的,离开文本的教学是盲目随意的。

一、积累与运用

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涉足:蹚过水进入某种环境。

B.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延绵:延续不断。

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D.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2.按要求默写。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热烈向往与追求、勇于面对现实、拥抱苦难的诗句是:

(2)《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表现了“我”对已选择的路无怨无悔的诗句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使人容易接受作者的意见。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未选择的路》中所写的“路”指的是人生之路,也包括自然界的路。

D.《未选择的路》告诉我们,要慎重选择人生之路,不要随波逐流,要经过思考,独立选择。

4.阅读《未选择的路》全诗,回答问题。

(1)诗人笔下的路显然不是指行走的路,而是指 。

(2)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是因为这条路 ;  。

(3)下面的理解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 )

A.选择什么路反映什么样的思想性格,看得出来,诗人是位善于探索、勇于探索的智者。

B.林间分出的两条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诗人对它们都是向往的,只是“不能同时去涉足”,让他“久久伫立”。因为一旦选定了其中一条路,就失去了再走另一条路的机会。这里面透出了一丝淡淡的惆怅。?br>

C.诗人依自己的判断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但他并不因为不能走另一条路而后悔自责。他领悟到这是人生的必然性,甚至是某种不可摆脱的局限性,因此只能以从容平静的心态去接受它。原创作品

D.诗人告诉我们,他要从荒芜的土地上踏出一条路来,他坚信: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4)体会诗人在诗句“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类文阅读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

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5.《帆》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诗中的“帆”象征什么?“波涛汹涌,海风呼啸”和“碧流清澄,阳光灿烂”又分别象征什么?

6.一片孤帆在茫茫的雾海上航行为的是什么?(用诗中的语句回答)诗中这样写有何用意?

7.第一节画横线的两个疑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感受?

8.试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答案与解析】

1.A(“涉足”的意思是“进入某一种环境或范围”)

2.(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C(此路表面指自然界的路,实指人生之路)

4.(1)人生之路 (2)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人迹更少 (3)D(并非告诉我们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是指选择道路时一定要慎重)

(4)说明诗人的这种选择是理智的,他对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只因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后悔。

5.“帆”象征着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不断奋斗的人们;“波涛汹涌,海风呼啸”象征着奋斗路上的坎坷、艰辛和挫折;“碧流清澄,阳光灿烂”象征着奋斗路上的成果以及最终的胜利。

6.“祈求风暴”。 告诉人们要不断奋进,不要满足于现在的成就,要挑战自己,到达人生最终的彼岸。

7.强调了作者对身在异乡奋斗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示理解和同情。

8.文章的主题是努力拼搏,积极奋斗,不断挑战自我。

李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篇2: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学习目标】

1、了解外国诗两首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2、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预习自测】

1、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 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基础知识注音

忧郁(    )  镇 静(    )  路径(        )

瞬息(    )  涉足(       )  诱人(      )

幽寂(    ) 伫立(     ) 足迹(     ).萋萋(      )

污染(     )

【合作探究】阅读文本:

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4、从刚才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 “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

5、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

【解难答疑】

1、解释下列诗句加点词的意义。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反馈拓展】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欺骗(piàn)  忧郁(yù)   来临(lín)  镇静(zhèn)

B.瞬息(shùn)  怀恋(liàn)  涉足(shè)  丛林(cónɡ)

C.幽寂(yōu)    伫立(zhù)   足迹(jì)    诱人(yòu)

D.萋萋(qī) 污染(ǎn) 叹息(tàn) 路径(jìn)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和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

2、 能够流利的朗读、背诵本诗,悟出本诗歌中所蕴涵的哲理。

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初步掌握品味、欣赏诗歌的能力。

【预习自测】

1、走近作者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11岁父亲去世,随母亲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定居。在哈佛大 学肄业二年,曾前后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 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诗风质朴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诗集《山间》《白桦树》《西去的溪流》等。

2、走近文本

19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到异地去闯一条路,找一个生活水平比较低,但更利于写诗的环境。这样他们来到大海对岸的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的新家。不久之后,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很快就以其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美国著名诗人庞德特别撰文推荐,说它是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

【合作探究】阅读文本:

(一)整体感知

1、《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你还学过使用这种手法的课文吗?

(提示:诗人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是是象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含义(抽象的东西)寄托在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 得着)的物体上表达。)

2、理结构,本诗分四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二)、深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他为什么要选择这 条路?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条路?为什么?

2、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诗题却取为“未选择的 路”?本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解难答疑】

1、你怎样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句诗。请同学们列举你曾作出的一次选择。

【反馈拓展】

1、填空:《未选择的路》是     国诗人_______写的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哲理诗。“路”象征               ,诗中升华全诗旨意的诗 句是                   。

雷真民

篇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1.易错字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ú)

2.古今异义

阅十余岁(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阅十余岁(古义:年;今义:年龄)

尓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渐沉渐深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转转不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古义:只;今义:但是)

3.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4.一词多义

(1)为

(2)之

5.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应为“于上流求之”)

(2)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3)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纪昀(1724-1805),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纪昀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间辑修《四库全书》,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

【文题解说】

“河中”指地点,“石兽”指对象,题目的意思是倒塌在河中的石兽。题目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奇闻、乡野怪谈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这则故事用庙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的几种不同的结论,来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做出判断。

本文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笔记小说。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和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同时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教师讲授这篇文章时应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积累阅读经验、培养语感上,字词和语法不必作为教学的重点。另外,还要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故事进行深入探究,从而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

本课为2课时。

1.熟读课文,准确地翻译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4.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通过讨论探究,感悟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3.通过对比分析,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第课时

1.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新课导入补充文常预习诊断翻译课文积累词汇

导入一

[设计意图] 直接简述本文讲述的故事,为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倒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河兵说,应该去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一、补充文常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信息,为其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基础。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由翰林院纪昀以笔记形式编写成。主要搜集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流传于乡野的怪谈,或亲身所听闻的奇闻轶事。

二、预习诊断

[设计意图]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为学生疏通文意扫清文字障碍。

【课件展示,独立完成,教师明确,反馈矫正】

1.给下列字注音。

圮( ) 募( ) 棹( ) 杮( ) 湮( ) 啮( ) 溯( ) 欤(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曳铁钯

(4)湮于沙上

(5)尔辈不能究物理

(6)如是再啮

(7)不亦颠乎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明确〕 1.pǐ mù zhào fèi yān niè sù yú 2.(1)倒塌 (2)年 (3)拖 (4)埋没 (5)事物的道理、规律 (6)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7)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 (8)按照

三、熟读课文,准确翻译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边朗读边翻译全文,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自学文言文的方法。

1.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2)生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生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

2.翻译。

(1)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问题。

(2)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指导特殊句式。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当求之于上流(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于上流求之”)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省略句,“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4.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经历了十多年,寺僧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了呢?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四、积累文言现象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重点词汇,进行巩固强化训练。

【师出示课件,梳理出本文出现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明确答案后生整理入课堂笔记。】

1.古今异义。

(1)阅十余岁 古义: ;今义:

(2)阅十余岁 古义: ;今义:

(3)尓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今义:

(4)是非木杮 古义: ;今义:

(5)渐沉渐深耳 古义: ;今义:

(6)转转不已 古义: ;今义:

(7)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古义: ;今义:

〔明确〕 (1)经历/阅读 (2)年/年龄 (3)事物的道理、规律/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4)代词,这/一般为判断动词 (5)罢了/耳朵 (6)停止/已经 (7)只/但是

2.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明确〕 (1)棹: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 (2)暴涨: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3.一词多义

(1)为

(2)之

〔明确〕 (1)介词“被”/动词,成为/动词,认为是 (2)代词,指讲学家的这种观点/结构助词,的

直译文言文法。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熟记本文的文言现象。

2.熟读课文,为下堂课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第课时

1.熟悉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2.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2.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难点】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前情回顾梳理内容质疑探究指导背诵拓展迁移

一、前情回顾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翻译效果,为本堂课梳理文本内容做铺垫。

【生独立完成如下问题,教师判断学生对文本的翻译和词汇的积累情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

(2)竟不可得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遂反溯流逆上矣

〔明确〕 (1)河岸 (2)终了,最后 (3)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4)于是

2.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

〔明确〕 (1)寺庙的大门倒塌到河里,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 (2)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二、梳理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逐步理顺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此环节为下面更好地背诵课文做铺垫。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明确〕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3.仔细阅读全文,填写下列表格。

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第二种 僧 顺流而下 无迹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三、质疑探究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大胆质疑,集中释疑。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发问的精神。

【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在班内提出疑难问题,其他同学集中释疑】

1.质疑: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明确〕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说明遇事不能主观推断的道理。

2.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明确〕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质疑: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四、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 通过方法引领和检查背诵效果,提高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的背诵效率。

1.方法指导。关系背诵法: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

2.小组内开展背诵比赛。

3.规定时间,检查背诵效果。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希望同学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200字左右)

一、〔参考答案〕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办事凭自我经验,没有实际调查研究的错误。石兽掉进河里,寺僧以为水能漂物,石兽一定被冲到下游去了。讲学家认为石性重而沙性松,石兽深陷进河沙里。只有老河兵凭着他多年治河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石、沙、水三者的关系,得出石兽逆流而上的结论。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要正确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二、〔参考答案〕 新的思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

三、〔参考答案〕 略

四、〔参考答案〕 1.经历,经过。

2.终了,最后。

3.事物的道理、规律。

4.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五、〔参考答案〕 1.寻根究底

2.耳闻目睹

3.口是心非

4.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一、《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和《聊斋志异》一样有着重要影响的文言小说集。由于纪昀当时特殊的身份,加之为人通达、学识渊博而诙谐,另外他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追录见闻,忆及即书”(《滦阳消夏录序》)的写实手法,所以艺术风格独特。?br>

《阅微草堂笔记》共24卷,约40万字。包括《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该书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该书是纪晓岚十年心血的结晶,不仅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而且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思想倾向。如《滦阳消夏录》(六)第十则,作者就借山中“鬼隐士”之口,生动地描绘出幽冥世界亦如人间世道,充满了倾轧和追名逐利,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朽、相互倾轧。《滦阳消夏录》卷四则写“有两塾师邻村居,皆以道学自任”。在公开场合,他们“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暗里却互相勾结,丧尽天良,谋夺寡妇田产。

另外,《阅微草堂笔记》中还有不少篇章揭示了处于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及悲惨境遇。《阅微草堂笔记》有不少故事章节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朽和黑暗,道学家的虚伪和卑鄙。如官吏的营私舞弊、草菅人命;有的貌似正人君子,道貌岸然,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卑鄙下流。诸如此类,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作为乾隆皇帝身边的一个大臣,纪晓岚虽缺乏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但他忠实记录传闻的写作精神及其正义感,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了他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滦阳续录》(五)就讲到一件既令人心酸又使人深思的事情。河北沧州有个董华,家里穷得无立锥之地,以卖药卜卦为生,“一母一妻,以缝纫浣濯佐之,犹日不举火”。适逢这年又发生了大饥荒,更使董家雪上加霜,全家人奄奄待毙。无奈之下,董华只好“鬻妇以求活”。在这则故事里,作者对那个“万不得已而失身”的女子没有丝毫的指责之意,反添几分同情和理解,真实形象地展现了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外诸如《姑妄听之》卷二“河中寻兽”之类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也往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纪昀虽把《阅微草堂笔记》视为“消遣岁月”(《滦阳消夏录序》)的一部闲书,甚至也很难与《聊斋志异》相媲美,但它不蹈旧辙,自成一家,风格独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河中石兽》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教材中新加的一篇文章,让学生去预习,预习程度好的学生告诉我,他们读不懂。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它原是高中练习册所选的习题,可见这篇文章的难度。我原打算让学生合作来学习这篇文章,在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我带着大家逐字逐句地翻译,当然是结合课下注解,学生知道的由他们说,他们不会的由我来引导他们。这样一节课下来,领着学生诵读、翻译、背诵,感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中下等学生都能跟着思路走,并且能够记一些知识点。看来这种方式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在做练习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小组竞赛形式,同学们充满了斗志,通过检验学生掌握的还可以。

这篇文言文教学使我明白,对于难度比较大的文章,老师还是要领着学生借助课下注解,逐字逐句地翻译的,这样学生掌握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学生自己动了脑,然后老师又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总结,应该说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对于简单的文言文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合作,然后引导帮助他们完成。

在带领学生翻译完之后,引导学生思索这篇文章围绕着什么写了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但是我发现学生说全的很少,这样我领着学生看文章的标题,标题告诉我们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在写的过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最后作者通过他们的事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观点。经过一步步地梳理,同学们终于概括出了文章所写的内容,但是作者借此要表达什么思想呢?学生还是茫然,最后我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最后引导学生找出本篇文章议论的句子,探究文章的主旨。自我感觉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通过本节课,我明白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依据学情选择教学方法,然后,创设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学习得开心,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老师一定要敢于创新,这样你的学生才会敢于创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 为暴涨携之去( )

湮于沙上( ) 啮沙为坎穴( )

石必倒掷坎穴中( ) 溯流逆上( )

据理臆断( )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4.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 (A.水不能冲石;B.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

5.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行为,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二、课内语段阅读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

(1)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之”指代:

(2)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之”指代:

8.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

道理:

句子:

9.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性格特征。

10.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三、课外类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熟为汝多知乎?”

11.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1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1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15.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答案与解析】

1.pǐ zhào yè zhǎng yān niè zhì sù yì

2.C(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

3.D(前三者作代词用,最后一项作助词“的”)

4.C B

5.B

6.D(前两者的观点不正确,因为它不符合客观实际)

7.(1)讲学家所说的话。 (2)二石兽

8.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做出判断。

句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寺僧:不深思熟虑,主观臆断,盲目行动;讲学家: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空谈事理,脱离实际;老河兵:有实际经验,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10.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11.(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2.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

13.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

14.孔子不能决也。

15.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热远的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智慧多呢?”

李杰

篇4: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对比两首诗写法的异同。

4.学习作者坚强乐观的思想,正确理解人生的选择。

教学难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普希金、弗罗斯特的资料,搜集与挫折、路有关的诗句,结合“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挫折和迷茫呢?这个时候你是如何想和如何做的呢?给大家说一说吧。

对于这件事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我们来学习《外国诗二首》,看一下两位外国著名诗人对于这种情形有什么真知灼见,能带给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板书课题《外国诗二首》。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方法引导: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旨在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含的道理和表现的手法。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四、研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读。

1.听录音,划分节奏,把握语气。

点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shùn)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听录音,生听读,把握读音。

3.自由诵读,组内齐读。

4.了解作者

普希金,俄国伟大的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被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限的艺术魅力。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5. 55.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tú,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二)品。

1、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朗读?

点拨:本诗是作者用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所以应该用平等、娓娓而谈的语气,亲密和婉、热诚坦率的语调朗读。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点拨:指在生活中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身处逆境。指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的经历,也是指当时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的遭遇。

3、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点拨: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性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4、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点拨:体会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悟、背。

1、“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写出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点拨:理想与现实有很大的矛盾,心中有美好的理想,现实的世界可能是令人悲哀的,可能会感受到被欺骗。

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点拨:这句话表明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表明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体验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3、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点拨: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五、自读《未选择的路》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鲁迅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车到山前必有路”等等。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路”的诗。

2、介绍诗人

弗罗斯特,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代表作品有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有《少年的意志》 、《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3、朗读诗篇。

1)听录音,划分节奏,把握语气。

点拨: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2)师范读,生听读,把握读音。

3)自由诵读,组内齐读。

4、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点拨:这首诗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如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松柏象征坚强勇敢、竹子象征品节高洁、康乃馨象征母爱、红玫瑰象征爱情。

2)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并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点拨: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为什么诗人要强调“难以再回返”?

点拨:因为一旦做出选择,人生的道路就会依照所做出选择而前行,做出的选择是无法更改的。

4)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怎样的人生哲理?

点拨: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 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不要随波逐流,要经过思考做出独立自主地选择。

5)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21世纪*教育网

点拨: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和后悔,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六、对比阅读

请同学们对比阅读本课的这两首诗,说一说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点拨:两首诗写的都是对人生思考,前一首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一首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

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教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略带点惆怅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版权所有:21教育】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哲理抒情诗,作者以劝告的口吻和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怀。《未选择的路》也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希望我们能继续阅读外国诗歌,在外国诗歌中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的精华。

六、布置作业

1.在这两首诗中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进行背诵。

2.搜集与路有关的精彩诗句、俗语,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镇静    相信

向往未来    忧郁

怀恋

未选择的路

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惆怅---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政哥

篇5: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本文两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思乡的情感,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要注意仔细体会作者构思的手法以及文中所描写的意象。

一、朗诵全文,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虔信()惦念()镶嵌()深邃()

晨曦()潺潺()瞰望()黝黑()

2、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血┥

藉┥

颤┥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虔信

慰藉 颤抖

深邃

潺潺

瞰望

二、课文内容分析。

1、《祖国》一诗中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本诗第一句“我爱祖国,但有的是奇异的爱情!”是本文的中心句,在这里,作者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爱情”。

2、在《祖国》一诗的第一节中,作者连用了“无论……”这样表示让步的句子,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它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情”是无以替代的,是深沉的。

3、《祖国》一诗中,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本文中,没有写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情感,而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的。这“平淡的描述”更能够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4、在《黑人谈河流》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在本文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可以将其理解成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5、如何理解《黑人谈河流》一文中的“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在这儿,“我”不是某个具体的黑人,而是代表整个黑人的种族。由于黑人对“河流”(也即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和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这一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

三、问题思考。

篇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导引]

《诗两首》是献给母亲的歌。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丰富的想像,把孩子想像成一朵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通过描绘孩子的天真、活泼、快乐,与母亲三次的嬉戏,表现孩子沐浴着母爱,又回报母亲的纯真的母子之爱。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纸船》,写的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诗中采用象征手法,以纸船展开情思,寄托对慈母的无限眷恋之情。

学习过程中,可以多课外阅读泰戈尔、冰心的作品,深入领会诗文的深刻内涵,了解有关印度宗教信仰及摩罗的动人故事。《诗两首》都有很强的抒情成分,语句疑练、优美,可以在反复品读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典题例析]

例题一:联系《金色花》全文,对“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金色花很好看,很好玩。B、为了跟妈妈捉迷藏。

C、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D、金色花是开在圣树上的花,变成金色花可以为全家带来福气。

解析:此题检测的是学生对这首散文诗主题的把握。文中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A与B选项过于肤浅、表面化,选项D则没能很好地联系本文的写作实际,与本文主题不吻合。

参考答案:C 例题二:《纸船》一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解析: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诗题的拟定与所有文章的拟定题目一样,体现作者构思立意的匠心。诗歌的抒情性是诗这种文学体裁最显著的特点,但诗歌抒情常常是借助于形象的。诗人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参考答案: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集体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且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例题三:《纸船》一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解析:此题意在检测学生透过诗作的表面文字理解诗的主旨的能力。本诗写“纸船”的文字占了大部分篇幅,但“纸船”只是一个情感的寄托物,本诗的主旨在于抒发游子对慈母的深切眷恋之情。因此,点睛之笔是:“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此句中,“悲哀”和“泪”都体现了游子对远隔万水千山的妈妈的想念之情。这句诗直接抒发了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在太平洋舟中呼唤母亲,但愿母亲想到女儿离家后的心情。[课时训练]:

一、《金色花》作者是(国名)作家、诗人(姓名)。它是 散文诗集中代表作。《纸船》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原名,选自。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等。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笑嘻嘻()匿笑()祷告()嗅()罗摩衍那()..... 妄弃()抛下()倘若()沐浴()花瓣().....

三、下列各句中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D、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四、阅读

(一)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那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选文中“笑嘻嘻”、“摇摆”、“跳舞”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什么心理?为什么?

4、反复朗读“孩子,你在哪里呀?”和后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比较二者的语气以及当中所包含的感情。

5、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6、从全文来看,诗的主旨是要表现。

(二)纸船(参阅教材)

1、文中“我从来不妄弃了一张纸”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8、诗的第二小节中“有的„„有的„„” 表明纸船几乎是不可能到母亲身边,为什么她仍旧“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9、反复吟咏诗歌的最后一句,为什么是“含着泪”的?“爱和悲哀”又指什么?

10、这首诗的主旨是。

(三)金色花

⑴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记得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⑵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⑶无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⑷可这也并没有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无不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⑸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⑹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作,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⑺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⑻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⑼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⑽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稳,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⑾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⑿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棒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⒀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竞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⒁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⒂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⒃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1、根据⑷~⑺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12、根据⑶~⒀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 →

13、作者在第⒀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⑶~⒀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l)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1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纵观全文,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1)纵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2)横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1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诗两首》训练一

一、印度 泰戈尔 《新月集》 冰心 谢婉莹 《繁星》 《春水》、《寄小读者》

二、xī nì dǎo xiù yán wàng pāo tǎng mù bàn

三、C

四、(一)1.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是母爱的光彩,想像新奇巧妙。2.活泼、天真、快乐、可爱 3.孩子不想让妈妈知道。他不图妈妈夸奖,只求妈妈生活得更加快乐、温馨,所以只是撒谎、瞒着妈妈。4.前一句表现妈妈不见了孩子的焦急,后一句表现妈妈见到孩子又惊又喜,是对孩子的嗔怪。5.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仍不离妈妈左右,注视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妈妈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妈妈。之所以在妈妈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且匿笑,是因为他个性天真调皮,在和妈妈开玩笑,而并不是真的捉弄妈妈。所以不能说“我”是个坏孩子。其实“我”是一个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6.表现母子情深,孩子对母亲的喜爱、亲昵。

(二)、7.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的出门远行,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8.因为纸船能不能飘到母亲身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唯一方式,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排解心头的忧伤,才能充分地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9.表明作者思母之切 也是指对母亲的爱以及见不到母亲,思念母亲的哀伤。10.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沉的爱与思念。

上一篇:中国旅游发展报告下一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