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2024-04-23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精选8篇)

篇1: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

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

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1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

(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5、受血者血标本的运输:

(1)标识好的血标本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送往输血科。

(2)紧急送检血标本应符合输血科紧急检测项目的相关要求,并在申请单上注明“紧急”字样。

(3)送外单位检测的血标本应有试管盖封口,同《疑难配血登记表》一起放入标本袋并密封,观察无血液渗漏后方能送检;若采取4℃条件送检,应避免该血标本与冰盒等接触发生溶血。

6、受血者血标本的交接:

(1)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按照3.2的要求对血标本进行检查,并仔细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等。

(2)确认无误后,由血标本送交人员和接收人员共同在《输血科血标本交接记录表》上签名并注明送检时间。

(3)如果应用实验室管理系统接收血标本,接收人员核对标本信息后,对血标本条形码扫描,系统将自动生成血标本接收电子文本。

(4)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执行“八不”接收原则:①血标本无条形码或填写不清不收;②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③血标本量少于2m1不收;④血标本被稀释不收;⑤血标本溶血不收(溶血性疾病除外);⑥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标记说明不收;⑦非医护或授权人员送血标本不收;⑧用右旋糖酐、聚乙酸吡咯酮、羟乙基淀粉类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说明不收。有干扰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的治疗时(如:脂肪乳注射等),应在该治疗前采集血标本备用。

(5)对认定不符合要求的血标本,输血科应进行记录,判断不合格性质,根据影响检测结果的程度采取让步接收或拒收血标本,并通知送检科室及时纠正或重新采集,不合格情况记录在《不合格血标本登记表》中。

7、供血者血标本的留取交叉配血时,供血者血标本应从与血袋相连的留样辫子中获得,留样时要注意保持血标本试管与血袋标识的一致性。

8、血标本的离心及检测具体执行各试验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

9、血标本的保存和销毁:(1)接收到的血标本不能及时检测时,应将血标本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一同放置于2-8℃标本储存冰箱内保存。

(2)血标本检测完毕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标本必须保存于2-8℃冰箱至少7天,以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追查原因。

(3)血标本按要求保存期满,由输血科工作人员审核后,按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具体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程》。

篇2: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关于临床输血反应处理规范和应急用血预案、采集血标本等制度的要求

一. 有临床相关具体制度与规范

(1)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2)有应急用血预案

(3)有用血申请流程,用血流程和输血管理流程

(4)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

二. 有相关制度、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

篇3: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小便标本,送检率

小便标本送检是住院病人最常规、最基本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机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也是完整住院病历的必备内容。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住院病人小便标本不能正确及时地采集送检,有的病人甚至到出院仍未留取小便标本。这样既影响了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病历完整性。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为提高小便标本采集送检率,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实施方法

CQI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法,在实际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可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是不断循环、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

1.1计划阶段

1.1.1确定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2010年9月护士会上讨论“10月—12月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结合三季度病历质量检查及每月护士会上反映的问题,确定“提高病人小便标本送检率”为10月—12月持续质量改进的项目。

1.1.2现状调查

调查2010年6月—2010年8月病历239份,小便标本送检213份,送检率89.1%,从入院到留取小便标本时间平均需要3.5d,医生对小便标本送检满意率为85.3%。

1.1.3原因分析

1.1.3.1病人方面的原因

邵小平等[3]对大小便标本采集送检不及时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病人对检验认识不足占39.27%,部分病人及照护者主观上不重视小便标本的检验,认为日常体健无需化验小便标本,标本容器随意扔放,照护者之间缺乏交接班而造成遗漏,少部分病人担心花钱而不留取,还有一些老年、危重病人留取标本需家属协助,有些家属怕脏怕臭而不配合标本的采集。

1.1.3.2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

部分护理人员对检验内容、目的、临床意义、注意事项等不够明确,对小便标本送检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床旁收集标本未落实,宣教不详细,护士交接班时重视病情交接而忽略对标本送检情况的交接,此外,护理人员检查督促不力,使一些年龄大、记忆力不好的病人忘记留取标本。

1.1.3.3医院管理方面的原因

检验科对标本未做到随时化验,标本留送、报告回馈流程不严谨:标本盒由办公班护士按医嘱写标签发放给病人,化验单由检验科送到各科室再由主管医师粘贴到病历上,没有设立标本送检登记本,使得标本未留、报告单缺失、送错等情况无法查询。

1.1.3.4事务中心因素

标本送检时间受限,不能24h随时送检,医院规定8:00、15:00统一收集标本送检,其余时间除急诊外均不送检,故非常规时间留取的标本无人送检。

1.1.4设定目标

病人、家属、护理人员重视小便标本送检的意义;小便留取送检率>98%;小便留取时间在2d内;医生对小便标本送检满意率>97%。

1.2执行阶段

1.2.1成立CQI小组

由全科所有护理人员共12人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3人,护士5人,并推荐了成员中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为组长,负责记录发现的问题及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加以督查。

1.2.2制定实施对策

1.2.2.1建立小便标本登记本

为了方便而有效地进行督促和床边收集小便标本,本科自行设计了小便送检登记本。其内容包括开医嘱日期、床号、姓名、检验目的、送检时间、收集者签名、标本未留原因、标本接收签名、报告单回收日期及签名。

1.2.2.2建立科学的小便标本留送流程

一个流程是一系列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完成的,体现在为病人创造有益的服务,全体人员应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4]。

1.2.2.3加强健康宣教

(1) 召开全体护士会议,强调大家要增强工作责任心,重视两便检验,向病人或家属耐心、细致地讲解两便常规检查的内容、目的、重要性、留取方法、注意事项等[5],使病人或家属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将留取小便标本健康宣教内容编入《健康服务指南》中,每间病房设立一册。 (3) 护士长、责任组长利用晚查房时间针对不同病人、文化程度给予适合的宣教,再次督促病人次晨留取标本及告知注意事项、放置位置。

1.2.2.4明确标本放置位置

在放标本篮的墙上张贴“大小便、痰标本专用篮”标识,在病人入院时详细介绍病区环境,视情况带病人或家属实地查看具体放置位置。

1.2.2.5即时化验

与卫生事务中心、化验室联系,小便标本随时送检,随时化验。

1.2.2.6其他

对个别怕脏、怕臭的病人或家属提供薄膜手套。

1.3检查阶段

针对所制定的目标,根据小便登记本每月统计小便标本送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护士长及责任组长不定期与病人、家属沟通交流,评价护理人员的宣教、督促留取情况,及时登记反馈,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标本送检的态度,利用晨会提问本科护理人员对小便标本留取的目的、注意事项,掌握情况。

1.4处理阶段

2010年12月,持续质量改进成员对此轮中发现的问题再次进行原因分析:如病人因换床而导致标本盒遗失漏取;工作忙时护理人员在留取标本后漏登记影响送检率。对此次出现的2个问题转入第2个PDCA循环去解决,如标本盒统一放置于床头醒目的位置,换床时护士及时更改标本盒上的床号,进一步加强送检回收登记。

2 结果

3 讨论

3.1实施CQI有效提高了小便标本送检率

运用CQI进行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同时由于全员参与,层层负责把关,使每位护士在质量改进中既是管理者又是实践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科室凝聚力[1]。实施CQI提高了护士工作责任心,增强了护士及时采集送检小便标本的意识,规范了小便标本送检流程,使小便标本送检率提高至98.4%,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实施CQI提高了医生对标本送检满意率

针对办公班护士工作繁琐,与病人交流少,责任护士对病人病情熟悉,与病人沟通多的具体情况,改成由组长发放标本盒,详细宣教留取标本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并监督执行,大大缩短了小便标本留取时间,提高了医生对标本送检满意率,提高了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

3.3实施CQI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实施CQI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护理质量,满足病人需求,提高工作效率[6]。通过查找问题,了解护理服务上的不足,实施CQI,护士在采集小便标本过程中主动到床边收集标本,加强了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护士工作责任心增强, 病人对护士服务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许丹萍.持续质量改进在显微外科缝针清点技术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 2009, 8 (4) :332-333.

[2]曹荣桂.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805-1841.

[3]邵小平, 徐英仙, 陈红英.住院病人两便标本采集不及时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04, 3 (4) :76-77.

[4]童盛华, 王青雯.出院手续流程的质量改进[J].护理学报, 2006, 13 (12) :70-71.

[5]张玉花, 王秀玲.对检验标本的实验前管理[J].河南医学信息, 2002, 10 (13) :61-62.

篇4:采集前列腺液标本送检应注意什么

康医生: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小便时总有解不尽的感觉,前天去公司医务室看病,医生检查我下体后说可能是前列腺炎,并建议我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同时采集前列腺送检验,以明确诊断。请问在采集前列腺液送检查时应注意什么?

申健(天津)申健读者:

采集前列腺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等,有利于前列腺炎的病原学诊断和临床治疗。正确的标本采集,是确保能查出引起前列腺炎真正病原体为前提。但许多患者由于采集标本时的人为因素,以致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现象,这些现象可误导治疗。因此,采集前列腺液标本送检验时,须注意:①清洗外阴,检查包皮是否过长,有无感染,以免标本受到存在于这些部位的病菌或其他它微生物的污染。②在没有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采集标本。抗生素进入人体后可在短时间内到达人体各组织器官内,从而抑制标本中的病菌等微生物,造成假阴性结果,使某些病原体漏诊。为此,凡因健康原因服用抗生素者,一般都应在停药三天后,再进行标本采集。③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前列腺液在体外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有利于某些病菌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造成标本中某些病菌或微生物的数量相对增多或减少,以致检验结果的分析与现有病情不符,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

康医生

红斑狼疮患者如何做好生活调养

康医生:

我的一位朋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激素),病情缓解,想了解在日常生活保养上应注意些什么,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张伟(陕西)张伟读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出现多系统和脏器损害的症状。因此,主要的针对性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需长期小剂量维持治疗,以免疾病反复发作。

药物控制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坚持生活调养,这不仅符合“三分治,七分养”的慢性疾病防治原则,并且是主动积极地防止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几点是生活调养中应努力去做的:

1,注意保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尽量避免吹风、受凉、淋雨、涉水等,尤其是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防寒,及时添加衣物。

2,避免强阳光暴晒和过多紫外线照射:目前已经研究证实,日光,紫外线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因之一,虽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l必须给予重视。在夏秋阳光充沛,紫外线幅射强的季节中,最好选择早晨或傍晚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散步、做体操及其他健身活动,尽量避免中午及下午阳光强的时间外出。必须外出时最好有遮阳器具,如遮阳伞等。

3,生活要有规律:首先要起居规律。特别是不能熬夜或睡得太迟,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每晚不少于7个小时。

4,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心理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良好心态有助于改善疾病,减少复发。反之,抑郁,焦虑,恐惧可直接或间接干扰机体免疫系统。甚至促使免疫应答功能紊乱而成为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

5,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由于患者抵抗力低和长期小剂量服用激素治疗,故较正常人更易受外来致病菌侵袭而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讲究个人卫生是避免皮肤、泌尿系统等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应做到定期洗澡、更衣、理发、剪指甲和勤洗手,每晚用温水洗脚,并坚持每日两次刷牙和勤漱口。

6,避免过敏反应,谨慎用药: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虽为自身抗体形成,但某些变态反应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Ⅲ型变态反应致免疫复合物的生成应当予以警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宣使用可能诱发病情反复的化妆品,药物,保健品,特别是磺胺类,青霉胺,肼屈嗪等药物应谨慎使用。如果患者原有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湿疹、哮喘等,应当积极防治,最好找出致敏品并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

怎样防治孩子睡偏头

康医生:

我的孩子出生时头型长得对称好看,可刚刚四个多月大,他的头部却不对称长偏了。孩子常向右睡,我听说这是睡眠姿势不当造成的偏头,还说如果长期发展下去会影响到头型、脸部及五官的健美。请问孩子的睡眠姿势怎么会影响到头型而导致偏头呢?怎样预防和矫正?

王慧(四川)王慧读者:

孩子出生后,头颅是正常对称的,但在婴儿期由于头颅骨尚未完全骨化,骨质密度低,骨髂发育又快,并且颅骨缝隙较宽。还有两个没有骨质覆盖的空隙即前囟和后囟,各个骨片之间的这些生长空隙,又有相当的可塑性,加上宝宝的颈部肌肉柔软尚无力转动相对较重的头部,所以在发育过程中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当某一方位的头颅长时间受整个头部重量的压力时,或不注意睡眠姿势,只朝一个方向睡,头部常被固定在一边着枕,时间长了头颅骨的正常形态则容易变形而形成偏头,造成头型不健美。

预防孩子睡偏头,首先要注意孩子睡眠时的头部位置,保持枕部两侧受力均匀。另外,孩子睡觉时常习惯于面向母亲。喂奶时也习惯把头转向母亲一侧,为不影响孩子颅骨的发育,母亲应经常和孩子调换位置睡觉,以免孩子把头转向固定的一侧。此外,还可在孩子头下适当垫些松软的棉絮等物,也可预防偏头的发生。

孩子睡偏了头,可采取以下措施及时矫正,年龄越小越易矫正。

经常变换睡姿。根据偏头的部位选择最合适的睡眠姿势,有意识地经常变换其头部的着枕位置。如“右偏头”取左侧卧位;“左偏头”取右侧卧位;“枕后偏头”取左右交替侧卧位。

用沙袋固定。若孩子习惯于某种睡眠姿势,对其纠正后的睡姿常不能保持长久,在睡眠中又重新翻回到原来早已习惯的睡姿,则可采用沙袋固定矫正。即用旧布做成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口袋,内装黄沙,并用两层布包扎以防漏沙。若孩子是“左偏头”,就让孩子朝右侧睡,反之,则左侧睡,井将沙袋置放在后枕部以作固定,让孩子的头部长时间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以利于矫正偏头。

还要注意预防孩子缺乏钙和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

康医生

婴儿睡软床好吗

康医生:

我为了防止小宝宝睡觉时碰伤身体。专门买了一张沙发软床给孩子睡,但听到这不利于的健康发育成长,果真如此吗?

陈琳(重庆)陈琳读者:

造型美观、舒适的沙发软床或弹簧软床虽然能让婴儿睡得好,睡得舒服,但长期给婴儿睡软床是有害的。因为婴儿出生后,全身各器官都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骨髂生长更快,婴儿骨中含无机盐少,有机物多,因而具有柔软、弹性大、不易骨折等特点。但由于婴幼儿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很弱,容易导致脊柱和肢体骨骼发生变形、弯曲,一旦骨骼或脊柱变形,以后往往较难矫治。医学专家对婴儿睡各种床的实验和调查表明,婴儿长期睡在凹陷的软床上,导致发生脊柱畸形的占60%左右;睡在木板床上的婴儿,发生脊柱畸形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要让

婴儿睡软床,并应从新生儿期就开始。婴儿理想而科学的睡床应当是家庭中的木板床、竹床或榻榻米。睡这类床,就可避免婴儿因长期睡软床而导致的脊柱畸形、骨骼变形。从而保障婴儿的健康发育成长。

康医生

剖腹产后为何更要做好避孕

康医生:

我怀孕已快八个月,医生检查后说,多种征象表明,生孩子时需作剖腹产才更有利于母子的平安。同事得知后忙向我提醒说,剖腹产后更要重视做好避孕。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应当如何避孕才安全、可靠呢?

吕燕(长沙)吕燕读者:

分娩生孩子有经阴道自然分娩和经剖腹产两种方式。现在,由于各种因素,剖腹产的比例呈上升之势。剖腹产后,产妇的子宫肌壁受创,若不慎在短期内再次怀孕而采用人流术或引产术,将使子宫壁再次受创,那是很危险的。

剖腹产是切开腹部、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保障母子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剖腹产作为一种手术,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它和其他手术一样有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肠管或膀胱邻近器官的损伤,术后尿潴留、肠粘连或膀胱粘连;在远期有可能引起慢性输卵管炎以及由此导致的宫外孕,还可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在剖腹产手术后,子宫壁上的刀口虽然已愈合,但在子宫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其疤痕代替了原来的肌肉组织。剖腹产后,如果忽视避孕在短期内过早地怀孕,为终止妊娠而施行人流手术、药物流产或引产手术。在手术中损伤子宫壁的危险性会更大,容易发生胚胎漏吸或子宫穿孔,会给妇女造成极大的伤害。再则,剖腹产后,子宫壁上的刀口在短期内愈合的效果不会很理想,过早怀孕后胎儿的发育。会使子宫不断增大、子宫壁变薄,可能发生子宫破裂、穿孔以及腹腔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可见,剖腹产后坚持做好避孕,对保障妇女的健康尤为重要。

剖腹产后避孕方法的选择极为重要,因为剖腹产对子宫肌壁损伤大,不能像自然分娩者那样在产后三个月便可放置宫内节育环,一步到位进行避孕。以母乳哺乳孩子者,在哺乳期不可口服避孕药、皮埋避孕药或注射避孕药,以免避孕药成分影响乳汁分泌和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产后哺乳者,最佳的避孕方法是使用避孕套,直到停止哺乳;未哺乳者或断奶后,可选用口服0号或1号或2号避孕药避孕。剖腹产后十个月以上者,无论是否哺乳,经医生检查适合放置宫内节育环的,均可放环,这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逆,一次放环能避孕多年的好方法。

剖腹产者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是放了环也并非就万事大吉。放环应选择稳固性较好的“T型”环,并且在放环后的头三个月、半年、一年各作一次B超检查,查看环的位置是否正常,以免放环失败而造成怀孕;此后,每年至少复查一次,直至将环取出。

康医生

康医生: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小便时总有解不尽的感觉,前天去公司医务室看病,医生检查我下体后说可能是前列腺炎,并建议我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同时采集前列腺送检验,以明确诊断。请问在采集前列腺液送检查时应注意什么?

申健(天津)申健读者:

采集前列腺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等,有利于前列腺炎的病原学诊断和临床治疗。正确的标本采集,是确保能查出引起前列腺炎真正病原体为前提。但许多患者由于采集标本时的人为因素,以致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现象,这些现象可误导治疗。因此,采集前列腺液标本送检验时,须注意:①清洗外阴,检查包皮是否过长,有无感染,以免标本受到存在于这些部位的病菌或其他它微生物的污染。②在没有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采集标本。抗生素进入人体后可在短时间内到达人体各组织器官内,从而抑制标本中的病菌等微生物,造成假阴性结果,使某些病原体漏诊。为此,凡因健康原因服用抗生素者,一般都应在停药三天后,再进行标本采集。③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前列腺液在体外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有利于某些病菌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造成标本中某些病菌或微生物的数量相对增多或减少,以致检验结果的分析与现有病情不符,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

康医生

红斑狼疮患者如何做好生活调养

康医生:

我的一位朋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激素),病情缓解,想了解在日常生活保养上应注意些什么,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张伟(陕西)张伟读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出现多系统和脏器损害的症状。因此,主要的针对性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需长期小剂量维持治疗,以免疾病反复发作。

药物控制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坚持生活调养,这不仅符合“三分治,七分养”的慢性疾病防治原则,并且是主动积极地防止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几点是生活调养中应努力去做的:

1,注意保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尽量避免吹风、受凉、淋雨、涉水等,尤其是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防寒,及时添加衣物。

2,避免强阳光暴晒和过多紫外线照射:目前已经研究证实,日光,紫外线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因之一,虽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l必须给予重视。在夏秋阳光充沛,紫外线幅射强的季节中,最好选择早晨或傍晚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散步、做体操及其他健身活动,尽量避免中午及下午阳光强的时间外出。必须外出时最好有遮阳器具,如遮阳伞等。

3,生活要有规律:首先要起居规律。特别是不能熬夜或睡得太迟,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每晚不少于7个小时。

4,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心理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良好心态有助于改善疾病,减少复发。反之,抑郁,焦虑,恐惧可直接或间接干扰机体免疫系统。甚至促使免疫应答功能紊乱而成为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

5,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由于患者抵抗力低和长期小剂量服用激素治疗,故较正常人更易受外来致病菌侵袭而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讲究个人卫生是避免皮肤、泌尿系统等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应做到定期洗澡、更衣、理发、剪指甲和勤洗手,每晚用温水洗脚,并坚持每日两次刷牙和勤漱口。

6,避免过敏反应,谨慎用药: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虽为自身抗体形成,但某些变态反应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Ⅲ型变态反应致免疫复合物的生成应当予以警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宣使用可能诱发病情反复的化妆品,药物,保健品,特别是磺胺类,青霉胺,肼屈嗪等药物应谨慎使用。如果患者原有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湿疹、哮喘等,应当积极防治,最好找出致敏品并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

怎样防治孩子睡偏头

康医生:

我的孩子出生时头型长得对称好看,可刚刚四个多月大,他的头部却不对称长偏了。孩子常向右睡,我听说这是睡眠姿势不当造成的偏头,还说如果长期

发展下去会影响到头型、脸部及五官的健美。请问孩子的睡眠姿势怎么会影响到头型而导致偏头呢?怎样预防和矫正?

王慧(四川)王慧读者:

孩子出生后,头颅是正常对称的,但在婴儿期由于头颅骨尚未完全骨化,骨质密度低,骨髂发育又快,并且颅骨缝隙较宽。还有两个没有骨质覆盖的空隙即前囟和后囟,各个骨片之间的这些生长空隙,又有相当的可塑性,加上宝宝的颈部肌肉柔软尚无力转动相对较重的头部,所以在发育过程中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当某一方位的头颅长时间受整个头部重量的压力时,或不注意睡眠姿势,只朝一个方向睡,头部常被固定在一边着枕,时间长了头颅骨的正常形态则容易变形而形成偏头,造成头型不健美。

预防孩子睡偏头,首先要注意孩子睡眠时的头部位置,保持枕部两侧受力均匀。另外,孩子睡觉时常习惯于面向母亲。喂奶时也习惯把头转向母亲一侧,为不影响孩子颅骨的发育,母亲应经常和孩子调换位置睡觉,以免孩子把头转向固定的一侧。此外,还可在孩子头下适当垫些松软的棉絮等物,也可预防偏头的发生。

孩子睡偏了头,可采取以下措施及时矫正,年龄越小越易矫正。

经常变换睡姿。根据偏头的部位选择最合适的睡眠姿势,有意识地经常变换其头部的着枕位置。如“右偏头”取左侧卧位;“左偏头”取右侧卧位;“枕后偏头”取左右交替侧卧位。

用沙袋固定。若孩子习惯于某种睡眠姿势,对其纠正后的睡姿常不能保持长久,在睡眠中又重新翻回到原来早已习惯的睡姿,则可采用沙袋固定矫正。即用旧布做成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口袋,内装黄沙,并用两层布包扎以防漏沙。若孩子是“左偏头”,就让孩子朝右侧睡,反之,则左侧睡,井将沙袋置放在后枕部以作固定,让孩子的头部长时间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以利于矫正偏头。

还要注意预防孩子缺乏钙和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

康医生

婴儿睡软床好吗

康医生:

我为了防止小宝宝睡觉时碰伤身体。专门买了一张沙发软床给孩子睡,但听到这不利于的健康发育成长,果真如此吗?

陈琳(重庆)陈琳读者:

造型美观、舒适的沙发软床或弹簧软床虽然能让婴儿睡得好,睡得舒服,但长期给婴儿睡软床是有害的。因为婴儿出生后,全身各器官都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骨髂生长更快,婴儿骨中含无机盐少,有机物多,因而具有柔软、弹性大、不易骨折等特点。但由于婴幼儿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很弱,容易导致脊柱和肢体骨骼发生变形、弯曲,一旦骨骼或脊柱变形,以后往往较难矫治。医学专家对婴儿睡各种床的实验和调查表明,婴儿长期睡在凹陷的软床上,导致发生脊柱畸形的占60%左右;睡在木板床上的婴儿,发生脊柱畸形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要让婴儿睡软床,并应从新生儿期就开始。婴儿理想而科学的睡床应当是家庭中的木板床、竹床或榻榻米。睡这类床,就可避免婴儿因长期睡软床而导致的脊柱畸形、骨骼变形。从而保障婴儿的健康发育成长。

康医生

剖腹产后为何更要做好避孕

康医生:

我怀孕已快八个月,医生检查后说,多种征象表明,生孩子时需作剖腹产才更有利于母子的平安。同事得知后忙向我提醒说,剖腹产后更要重视做好避孕。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应当如何避孕才安全、可靠呢?

吕燕(长沙)吕燕读者:

分娩生孩子有经阴道自然分娩和经剖腹产两种方式。现在,由于各种因素,剖腹产的比例呈上升之势。剖腹产后,产妇的子宫肌壁受创,若不慎在短期内再次怀孕而采用人流术或引产术,将使子宫壁再次受创,那是很危险的。

剖腹产是切开腹部、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保障母子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剖腹产作为一种手术,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它和其他手术一样有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肠管或膀胱邻近器官的损伤,术后尿潴留、肠粘连或膀胱粘连;在远期有可能引起慢性输卵管炎以及由此导致的宫外孕,还可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在剖腹产手术后,子宫壁上的刀口虽然已愈合,但在子宫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其疤痕代替了原来的肌肉组织。剖腹产后,如果忽视避孕在短期内过早地怀孕,为终止妊娠而施行人流手术、药物流产或引产手术。在手术中损伤子宫壁的危险性会更大,容易发生胚胎漏吸或子宫穿孔,会给妇女造成极大的伤害。再则,剖腹产后,子宫壁上的刀口在短期内愈合的效果不会很理想,过早怀孕后胎儿的发育。会使子宫不断增大、子宫壁变薄,可能发生子宫破裂、穿孔以及腹腔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可见,剖腹产后坚持做好避孕,对保障妇女的健康尤为重要。

剖腹产后避孕方法的选择极为重要,因为剖腹产对子宫肌壁损伤大,不能像自然分娩者那样在产后三个月便可放置宫内节育环,一步到位进行避孕。以母乳哺乳孩子者,在哺乳期不可口服避孕药、皮埋避孕药或注射避孕药,以免避孕药成分影响乳汁分泌和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产后哺乳者,最佳的避孕方法是使用避孕套,直到停止哺乳;未哺乳者或断奶后,可选用口服0号或1号或2号避孕药避孕。剖腹产后十个月以上者,无论是否哺乳,经医生检查适合放置宫内节育环的,均可放环,这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逆,一次放环能避孕多年的好方法。

剖腹产者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是放了环也并非就万事大吉。放环应选择稳固性较好的“T型”环,并且在放环后的头三个月、半年、一年各作一次B超检查,查看环的位置是否正常,以免放环失败而造成怀孕;此后,每年至少复查一次,直至将环取出。

篇5:手术病理标本送检流程

(一)快速病检手术标本(冷冻切片)送检流程

1.巡回护士准备标本袋,并在标本袋上填写病人一般信息。

2.打开标本袋,洗手护士或手术医生将病理组织标本放入标本袋,封袋。3.巡回护士在快速病检申请单的“术中所见”栏内填写由主刀医生口述的 术中所见。

4.核查并确认标本袋、病检申请单、麻醉记录单上病人信息是否完全一致。5.巡回护士将手术标本及病检申请单一起交给护工。

6.护工在快速病检手术标本登记本上填写相关栏目内容并签名。7.送标本。

护工将标本瓶、病检申请单、标本登记本交给转送人员,兰青接收、签名。

(二)常规病检手术标本(石蜡切片)送检流程

1.术毕洗手护士将手术病理组织标本交给手术医生。2.手术医生处理病检标本。

(1)将病理组织标本放入标本瓶,给病人家属查看。(2)填写标本袋上病人信息资料栏目及病检申请单内相关信息(3)将病理组织标本及病检申请单送至标本存放间。(4)填写手术标本登记本内栏目规定的信息,并签名。

篇6:血标本采集错误的预防

不同的检验标本需要不同的检验容器。采样所用的容器是否恰当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之一。常见的使用容器不当有以下情况:血清标本使用有抗凝剂的试管;全血标本使用干燥试管;血培养标本使用未经消毒的,密封不严的培养瓶或不按无菌技术操作造成容器污染而导致杂菌生长,培养失败。这些都是由于标本容器使用不当人为造成的错误。因此,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必须按要求进行采集和使用。同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时,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为: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动作应迅速准确。

采血的时机不当

血液中的很多成分易受饮食影响。血标本做生化检验,应在病人空腹时采取。但某些病例的空腹血也可使检验结果受到影响。常见原因是:取血前一天晚上病人大量饮酒或半夜加餐,均会使空腹血待测指标发生变化。取血前使用药物也会影响检验结果,在临床上常常遇到病人血糖浓度很低,可病人一般情况良好,调查发现病人输入大量维生素c,使血糖测定结果偏低;做细菌培养,在使用抗生素之后留取标本,会使培养阳性率降低。因此护士要根据检验内容,事先通知病人,向病人交代清楚有关的注意事项,严格掌握标本采集的适宜时机。

采血部位不当

临床上有个别护士贪图方便,直接从输液的针头上接上注射器抽血,或静脉点滴时从同一血管近心端采血标本,使检验标本含有大量新输入的液体;血气分析标本取静脉血送检;这些都会使检验结果与病人病情不符,因此对输液输血病人,采集血标本时应在对侧肢体采取。血气分析标本应采取动脉血。

采血量不当

取血时要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抗凝剂试管。不同的抗凝剂试管,要求的采血量不同,要注意抗凝剂与血液要有一定比例,不能过多过少,并将血液与抗凝剂轻轻摇匀。血抗凝剂过多,易造成血液稀释,结果偏低,样品渗透压改变,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抗凝剂过少或与血液未混匀,均可出现血液凝固或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往往给临床医生带来假象,延误了诊断和治疗。采血的方法不当

采集血标本所用方法可直接造成血液成分的变化,如抽血前止血带在病人臂上缚的时间过长或过紧,都会造成血液成分的变化。对于一些采血困难,缚止血带过长的病人,可以在针头刺入静脉后的短时间内放松止血带,等待数分钟再抽血。气体,易挥发物质,ph值等测定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注射器中事先装有灭菌的抗凝剂,取血后立即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中,尽量避免血液空气接触而影响血液成分含量或其ph值。血气标本采动脉血时最好是血液自动流入注射器内。另外,采血方法不当常可导致标本溶血而影响和干扰检测项目。红细胞内液的某些化学成分与血清浓度不同,红细胞内液浓度高时,溶血导致血浆中浓度增高,反之可产生不同的稀释作用。通常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注射器、针头及容器含水分;采血部位用酒精消毒后,酒精未完全挥发;反复皮下穿刺,甚至刺破血管;抽血速度过快,产生血泡并将泡沫注入容器;振荡血液时过于剧烈;两次抽血注入同一试管内等。因此,取血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部位皮肤消毒后应等皮肤干燥后再抽血,抽血后取下针头,将血液顺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避免将泡沫或用力将血液急速推入容器造成溶血。

篇7:婴幼儿血标本采集的技巧

2013-08-03 02:37:36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摘 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以提高采血成功率,降低溶血、凝血率的发生,减少重复采血带给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方法:按入院的单双号将150例婴幼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空针采血法。结果:静脉留置针滴血法与普通空针抽血法采集血标本,在穿刺成功例数、标本溶血及标本凝血的发生方面,经X2检验,P值均<0.05,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针采血可提高采血成功率,避免了真空采血后再次穿刺输液带给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标本溶血及凝血的发生,减少重复采血带给患儿的痛苦。关键词:婴幼儿;标本;采集

随着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已成为护理的目标。而临床工作中采用空针采血,往往随着患儿的哭闹、躁动使静脉采血标本的成功率降低,为提高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成功率,我院儿科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对150例婴幼儿采用了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行滴血法留取血标本,大大提高了静脉血标本留取的成功率,同时预防了溶血、凝血的发生,方便快捷,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现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 按入院的单双号将150例婴幼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排除了凝血功能异常及自身溶血性疾病。选择粗直且表浅的静脉。2 方法 2.1材料 山东威高生产的威海洁瑞24G直型留置针、肝素帽、透明贴膜、抗凝集试管、干燥试管、消毒用物、自动采血器、6号头皮针。2.2 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 选择头正中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按常规观察组穿刺方法,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在距穿刺点处1—2厘米处用左手食、中指按压留置针前端,以免血液流出,右手将试管直接放在留置针下,放开左手食、中指,使血液沿试管壁自然滴入试管至所需血量,再用左手食、中指按压留置针前端,接上肝素帽,用透明贴膜固定后,连接输液通道。2.3 对照组采用普通空针采血法 用自动采血针头器,按常规空针采血法穿刺头正中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采集所需血量,注人试管。然后拔除采血针。再行静脉留置针穿刺。.3 结果 静脉留置针滴血法与普通空针抽血法采集血标本穿刺成功率、发生溶血、凝血情情况见表1。

经X2检验,P值均<0.05,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讨论 4.1 静脉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的原因 因为婴幼儿年龄小、血管细、好动、不易固定,所以增加了采血操作的困难,同时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而真空采血,针根直,随着患儿的躁动很容易刺破静脉管壁使穿刺取血失败【1】。而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无毒PP聚丙烯材料,材质软,且具有柔韧性,在针根的引导下,进入血管后不容易刺破皮肤,从而提高了静脉取血的成功率。4.2标本溶血发生的原因 发生标本溶血的重要原因是采血时抽血负压过大,血液注入试管时速度过快过大引起的【2】,而普通空针抽血法采集血标本,如果止血带结扎不紧则不利血管暴露,结扎过紧则会加快注入血管的血液流速,真空采血的本身也较静脉留置针滴血的血液流速快。另外空针抽血法,由于抽血时带有负压,而且通常要用挤、捏等方法才能抽到所需的血量,所以很容易造成溶血【3】。4.3标本凝血发生的原因 采用真空采血时,很难控制好采血量,容易致标本凝血【4】。而静脉留置针采血使血液慢慢滴入,能很好将取血量控制在2ML,从而减少标本凝血的发生。

篇8: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关键词:检查,检验标本,采集,送检,护理干预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 每个病人每次住院均需完善各项检查及标本采集, 此项基础护理工作对帮助诊断、决定治疗、促进病人康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涉及各临床科室、配送中心及检验科等部门, 在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我们对本院肿瘤科住院病人的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工作进行缺陷原因分析, 针对原因, 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经过6个月的实施, 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整改前进行回顾性缺陷原因分析

对2006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 (简称整改前) 本院肿瘤科住院病人的血标本及各种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查找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的缺陷后, 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

1.1.1 原因分析

1.1.1. 1 病人因素

病人对检查和标本采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或存在偏差, 如:肿瘤病人近期多次住院或家庭经济困难等拒绝检查和标本采集;病人对检查和标本采集心理上有忧虑与恐惧;病人对护士交代的检查和标本采集注意事项依从性差, 如:饮食、运动、肠道准备等依从性差。

1.1.1. 2 医护人员

护士责任心不强, 执行这些护理项目时随意性较大;护士业务知识缺乏, 如:护士对影响血生化值的因素和造成溶血、凝血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不了解、不熟悉, 对各项检查的饮食及肠道准备等注意事项不熟悉;对病人健康教育工作未落实或不到位;这项工作需多人、多科合作, 但执行制度不严, 职责不明确, 存在沟通不良、互相推诿现象;这些护理项目是否执行, 没有执行时间和签名, 无据可查。

1.2 实施整改措施

1.2.1 加强护士职业教育, 强化专业思想

促进护士对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这项基础护理工作中的角色认识, 充分发挥护士在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中的职能作用。

1.2.2 重视护士相关知识的业务培训

护士是否掌握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的相关知识, 直接关系到检查和标本的质量。有学者[1]报告采血时病人心理上的忧虑与恐惧、饮食、运动、采血姿势、采血部位、止血带、采血量、采血及送血时间、标本的运送等都会影响血生化测定值, 如:一次标准餐后, 三酰甘油可增加50%,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增高20%, 血钾增高10%。高蛋白饮食会使尿素氮、尿酸的值升高较多。有学者[2]报告由于病人血管或护士穿刺技术所致的穿刺困难、抽血器具不合格、抗凝管使用不当、标本冻结放置过久、饮食等可造成溶血及凝血。做纤维胃镜检查者未禁食、禁水;做纤维肠镜检查者未做好肠道准备;做膀胱和子宫部位的B超检查者未储尿;活检组织未及时处理;血、尿及痰培养未注意无菌原则和采集时间等, 延误检查或标本采集, 甚至导致检验报告误差。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组织护士学习, 并运用于临床工作中, 以减少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缺陷。

1.2.3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建立奖惩制度

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保证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的质量。首先设计了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登记表, 内容包括姓名、床号、检查及检验项目、实施健康教育、采集人签名及时间、送检人签名及时间、接收人签名及时间。要求每项护理内容实施后, 由各科执行者在相应的执行栏里填上执行时间和签名。若采集人签名或送检人签名栏未注明执行者的签名及时间, 主管护士及护士长应及时检查并督促当班护士和病人执行。若病人拒绝执行或其他原因, 当班护士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处理。这种将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工作列入日常护理工作常规中, 是确保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这项基础护理工作有效落实的基本保证。若发生缺陷, 按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1.2.4 加强病人健康教育、规范病人行为

病人在检查及采集标本前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标本质量, 不规范病人行为可延误检查或标本采集, 甚至导致检验报告误差。因此, 护士应耐心地向病人说明检查和标本采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病人不能为了省钱而拒绝必要的检查和标本采集, 这样会影响其诊断、治疗和疾病康复;并耐心细致地向病人介绍检查和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1.2.5 加强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工作的管理力度

将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工作质量列入日常护理管理者的质量质控之中, 做到层层、班班质控, 强化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的环节质控及终末质控, 以减少缺陷的发生。

1.3 整改后进行分析, 并与整改前进行比较

科室整改后, 对2006年7月1日—2006年12月30日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病人标本及各种检查的资料进行临床观察且与整改前进行比较。

2 结果

肿瘤科住院病人各种检查及标本质量测量观察结果, 见表1。与整改前比较, 整改后本院肿瘤科病人检查及标本采集、送检缺陷率显著降低 (P<0.01) 。

3 讨论

3.1 规范了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程序, 保证了护理质量

我们设计并执行了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的登记表后, 使这些护理项目变成了必须实施的护理工作, 由随意执行变成了强制执行, 由不可控的软指标变成了可控的硬指标。使用登记表后, 病人、家属和护理管理者共同配合, 增强了护士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 避免这些护理项目执行时较大随意性;健康教育工作等得到落实, 规范了病人行为, 从而减少了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工作缺陷的发生, 提高了护理质量。

3.2有利于护理管理者检查与指导, 为法律提供了依据

病人检查和标本采集、送检登记表上有各科实施人签名及时间, 使护士及相关人员从无据可查的口头交接中解脱出来;且主管护士、护士长或护理部可以凭登记表检查每位护士是否按制度工作, 为护理管理者的检查与指导提供了依据。同样也能增强科室、护士的责任心, 利于科室与科室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的交接工作, 使护理活动有据可查, 一旦发生工作失误或医疗纠纷, 避免科室之间、护士之间互相推卸责任。

参考文献

[1]于新华, 马玉翠, 任凤英.临床采血标本质量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6) :55-56.

上一篇:乒羽协会招新工作总结下一篇:爱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