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标本巨检工作规范

2024-04-16

病理标本巨检工作规范(精选4篇)

篇1:病理标本巨检工作规范

病理标本巨检工作规范

“巨检”是指对送检的病理标本进行肉眼观察。在巨检基础上,切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病变组织块作切片(即取材),是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时甚至对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一节巨检室的基本设施和人员

一、巨检室

(一)巨检室必须独立设置并附设标本存放室。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设备。

(二)巨检室应设有专用的巨检工作台、标本放置台、巨检器材及更衣存放处。

(三)巨检器材包括巨检刀、不同规格的镊子、医用剪刀、钢尺、探针、钢锯、手套、器械消毒及放置容器、紫外线杀菌灯等。

(四)标本存放室可采用密闭的桶或柜,其设计要求是:密闭,以减少福尔马林扩散;便于复查标本。

二、巨检人员

(一)巨检时一人取材,一人记录。记录人员一般由技术员承担。

(二)巨检必须由经过培训的病理医师操作,复杂的标本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巨检。一般情况下,阅片医师均应亲自巨检。

第二节巨检标本的接收程序及操作工作规范

一、巨检标本的签收

(一)接收标本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查对签收制度,如申请单与标本不符合、申请单重要项目填写不全或漏填、标本袋(瓶)未写名字或只有标本没有送检单等,应一律退回或暂不取材。

(二)送检标本应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特别要求者除外)。如果送检标本内未放置固定液,接收者应及时加入固定液并在申请单上注明。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的标本,影响制片和诊断,应拒收退回。固定液量至少应为标本体积的4~5倍,大的实体标本应剖开,空腔脏器如胃肠等应剪开后展平固定,以便取材前标本得以充分固定。

(三)标本可由固定人员签收,或由当日巨检医师或记录者签收,并及时进行编号登记。

(四)巨检时,每一例标本应在巨检前再进行一次核对,先登记、编号再取材,记录者应对申请单上的各项内容逐一加以叙述。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与送检医师联系,在取得联系前不宜进行巨检。若对标本的病变、解剖关系或送检要求等有不明确处,可邀手术医师共同参与取材。

二、巨检操作规程

(一)活检小标本

1.活检小标本应严格查对组织块数,并记录其中最大组织块的体积。体积的大小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cm3)表示,不能用“米粒大”、“针头大”来描述。例如:送检灰白色软组织3小块,大者体积0.2cm×0.2cm×0.1cm。

2.如果活检小标本采自不同部位并分装于瓶内,取材时亦必须分别编号例如A、B、C等,并在取材记录中说明A、B、C…所代表的部位。

3.胃、肠及纤维支气管镜等小标本可点染伊红液并以容易透水的薄滤纸包好置于组织盒内,以防丢失。

4.活检小标本原则上应全部取材,并在申请单上注明“已全取”。如果标本较多(如宫内膜),亦可选取部分组织,但剩余组织必须妥善保存一定时间,以便重取。

5.活检的皮肤或黏膜组织、息肉或乳头状物,应仔细辨认其方位,作最大垂直切面,取材应注意包括基底及周围切缘。

(二)手术切除标本 1.描述: ①描述内容应包括送检标本的脏器名称及术式(例如一叶肺切除术标本、次全甲状腺切除术标本、乳腺根治术标本等);标本的大小,如为管腔脏器,应分别测量长度、周径及管壁厚度;病灶的部位、数量、大小、与周围的关系、表面及切面的特征(质地、颜色、硬度等)、非病灶区是否正常等;必要时可画示意图说明。若为实体性肿瘤还应注明外形、有无包膜等。

②所有度量关系均用国标测量单位描述。

③病变描述常用词。质地的描述多用质坚实、坚韧、硬、嫩、脆、松软、鱼肉样等描述;切面结构多采用编织状、海绵状、半透明、胶体样或黏液样,质地均质或多样性,有无出血坏死,有无囊肿或囊性变等描述。如果有囊性病灶,应注意囊内容的性状、囊内壁的特征、有无乳头等。外生性或隆起性病灶须注意观察并描述是否为息肉状、乳头状或绒毛状,有蒂或无蒂,细蒂还是宽蒂或广基。脏器内的病灶要描述其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包膜;是否浸润性生长;是否为局限性或弥漫性、多灶性等。

④不同部位切取的组织块均应分别编号,并注明编号所代表的部位,例如:A表示切缘;B表示肿块+肺膜;C表示肺门淋巴结等。

2.取材:

①取材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取材的目的主要是明确病变的性质及病变的范围,取材的部位应选自病灶的不同性状区,以及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交界区。一般应避开出血坏死组织。肿瘤性病变还应检查切取包膜及切缘。取材的数量因病种不同而异,疑有隐性癌灶或诊断不明的标本(如前列腺偶发癌、甲状腺腺瘤包膜浸润、乳腺增生性质不明时等)应多处甚至全部取材。

②组织块的大小。病灶较大时,所取组织块大的可达3cm×l.8cm。组织块厚度一般为0.2~0.3cm,组织较致密者(如平滑肌、皮肤等)可稍薄,组织质地较松软、试剂易渗透者可稍厚。切取的组织块厚薄必须均匀,边缘应尽量整齐,如长方形、方形等。

③取材时需注意的其他事项:凡需观察包膜的组织,取材时必须注意完整切取包膜。如观察切缘,则切缘侧应保持原状而不可进行修整,有的切缘可涂以10%硝酸银或碳素墨汁以便于镜检者辨认;需指定包埋面者,应予标明;需脱钙的组织必须另行放置。取材组织内的线结应尽量取出。

④每例标本取材完毕后,应尽量作出肉眼诊断(印象),并签署巨检者及记录者姓名、日期,以便查对。

⑤每例巨检结束后,剩余标本应放回原来的容器,加装固定液;然后清洁台面及巨检用具,以免污染。巨检全部结束后,标本应按次序排好,放入标本贮藏桶或柜中,以便复查。存放的标本至少应保持3周以上方能丢弃,丢弃标本一律应焚化处理。诊断不明确或有其他问题者,应暂时保留;有教学或科研价值的标本,应在完成诊断和妥善处理后保存。

⑥特殊肿瘤及罕见病例,取材前宜对手术标本作表面及剖面摄影,并编号存档保存。

篇2:病理标本巨检工作规范

1、接收标本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查对签收制度,如申请单与标本不符合、申请单重要项目写不全或漏填、标本袋(瓶)未写名字或只有标本没有送检单等,应一律退回或暂不取材。接收活检小标本时,应仔细查对容器内有无组织块,如无组织块,应拒收该标本,以避免事后发生纠纷。

2、送检标本应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特别要求者除外)。如送检标本内未放置固定液,接收者应及时加入固定液并在申请单上注明。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的标本,影响制片和诊断,应拒绝回收。

3、标本可由固定人员签收,或由当日巨检医师或记录者签收,并及时进行编号登记。

4、巨检时,每一例标本应在巨检前再进行一次核对,先登记、编号再取材,记录者应对申请单上的各项内容逐一加以叙述。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与送检医师联系,在取得联系前不宜进行巨检。若对标本的病变、解剖关系或送检要求等有不明确处,可邀手术医师共同参与取材。

5、按巨检操作规程取材。

病理切片的镜检规范

1、在每一病例阅片前,阅片医师应首先查对切片编号及数量是否与申请单一致,若有不符必须查明原因,直至确认二者完全相符,方能阅片。

2、详细阅读病理检查申请单中的临床资料及巨检所见。

3、因切片或染色质量不佳等影响诊断时,应要求技术室重新制片。先用肉眼观察切片的特点及组织块数目,以免镜下阅片时遗漏小组织。

4、必须先用低倍镜(“4×”或“2×”物镜)有序地全面观察切片的全貌及结构特征,然后在高倍镜下选择性地观察细胞的特征。

5、当阅片后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时,应设法通过下述各种手段来解决:

进一步了解病史,检查病员 ☆

深切蜡块

选择相应的特染或免疫组化等技术手段辅助诊断 ☆

重新复查大体标本,必要时重新取材

若患者曾经作过病理检查,必要时应借原切片进行复查比较 ☆

通过上述措施仍难以作出诊断时,应请上级医师复片或送外院会诊

★病理诊断书的表述应力求严谨、恰当、扼要和条理清楚。★所有病理诊断书应由诊断医师亲笔签名,不要用名字图章

病理诊断质量控制规范

1、接收标本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查对签收制度。

2、取材严格按“病理标本巨检规范”进行。

3、镜检严格按“病理切片的镜检规范”进行,并详细描写镜下所见。

4、建立三级医生复片制度。

5、对于一些本科室尚难肯定诊断的病例,可由科主任决定是否送外院会诊或组织专家会诊。

6、按规范写出书面报告。

7、报告由报告医生核对无误后交专人送有关科室,并由收件人签收。

病理切片质量控制规范

1、负责组织处理的技术员从医生手中收标本时,必须清点查对,无误后签收。

2、组织脱水、浸蜡、包理、切片、染色、封片等,均应按技术规范进行,对每道工序,都必须查对组织数量,检查有否遗漏、丢失。

3、大小标本必须分开处理。

4、包埋或其它工序中,万一发现组织块标签脱落、相互混淆,技术员不能擅自认定。待切片出来后与诊断医生共同辨认。

5、根据切片量化的控制,专人负责更换试剂,以保证每一批切片的质量恒定。

6、每批切片完成后应按序排列并与申请单、组织块核对后交诊断医生签收。

7、对质量不佳的切片进行重新处理。

8、对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专人负责。当出现故障时,及时通知设备科或联系厂家修理。

9、对危险品专人管理。

病理切片操作规范

1、巨检结束后点清块数,记录签收。

2、组织包埋完成后必须进行清点蜡块数量。

3、大小标本分开固定脱水。

4、大标本固定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小标本不得少于3小时。

5、固定液必须及时更换,固定后必须流水冲洗;

6、固定、脱水温度不得高于37℃。

7、试剂必须及时更换。

8、切片厚度3—5微米。切片完整无污染,无皱褶。

9、胃镜、纤支镜等小活检组织切片必须作连续性切片,数量不得少于8张。

10、组织片贴附,应在除去标签位置后玻片的中间。

11、封固前必须经酒精充分脱水,二甲苯透明,湿封。

12、封片时不得有气泡,不得有树胶外溢。

13、标签必须贴于玻片左侧,编号字迹必须清楚。

14、制片工作一般应在24—48小时内完成。

15、切片完成后交付医师时必须按照记录当面清点。

档案管理操作规范

1、所有送检单病例均必须进行登记,如用计算机管理的,必须有文字打印材料及资料备份(以光盘刻录为佳)

2、在切片进入档案室时必须与医师当面清点,并作记录。

3、切片必须晾干或烘干后,才能归档。归档切片应按序排列。

4、蜡块必须在切面封上蜡后才能入柜。归档蜡块应按序排列,编号标签面应朝上,以利查找。

5、各种档案柜外面应写明年份和编号,以利查找。

6、各种送检单应及时清点,归类(细胞学检查、冰冻切片、常规切片、会诊切片等)。按年份和顺序装订成册入柜。

冰冻切片操作规范

1、接到标本后快速冰冻。

2、切片厚度6—7微米。

3、切片完整,无污染,无皱褶。

4、切片完成后立即固定。

5、染液,脱水液必须及时更换。

6、封固前必须经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湿封。

7、封片时不得有气泡,不得有树胶外溢。

8、标签必须贴于玻片左侧,编号字迹必须清楚。

9、制片工作一般应在15—20分钟内完成。

10、冰冻报告后及时将“冰对”组织放入固定液内。

免疫组化操作规范

1、设置单独的实验室。

2、必须有专用的冰箱,天平和pH计。

3、实验用玻片,器皿必须清洁。

4、试剂必须放入4度冰箱内,并注明有效期。

5、专用的脱蜡,脱水流程。

6、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

7、按各种抗体要求进行修复。

8、新抗体必须摸索出最佳稀释度。

9、孵育时间,温度根据各种抗体的具体要求操作。

10、DAB显色必须在镜下观察。

11、复染后经酒精充分脱水,二甲苯透明,湿封。

12、封片时不得有气泡,不得有树胶外溢。

13、标签必须贴于玻片左侧,编号字迹必须清楚。

14、制片工作一般应在24—48小时内完成。

15、切片完成后交付医师时必须按照记录当面清点。

细胞学操作规范

1、接到标本后应及时制作。

2、玻片必须干净。

3、正确采集标本部位。

4、涂片厚薄均匀。

5、涂片后立即放入固定液内。

6、体液离心后尽可能做到湿固定。

7、染液,脱水液必须及时更换。

8、封固前必须经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湿封。

9、封片时尽可能做到没有气泡和树胶外溢。

10、标签必须贴于玻片左侧,编号字迹必须清楚。

11、在24小时内完成报告。

篇3:手术室病理标本的规范化管理体会

1 存在的问题

病理标本切除后, 经盐水纱布包裹后易当医疗垃圾丢弃;病理标本所作的检查不同, 对保存液或固定液的要求不同, 错用保存液会导致标本无法进行相应检查;同一台手术有多个标本时, 往往会造成各小标间位序相混淆;病理送检单及标本签填写不及时, 外科医师常术前统一填好或术后统一填补, 多个标本与多个标签间易造成混淆与错配;电话报告冰冻切片的快速病理诊断易造成结果误传;病理标本交接过程中未建立登记制度, 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分清楚责任。

2 解决方法

2.1 加强业务学习, 增强法律意识

科室定期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 并且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更新观念, 让每一位护士认识到丢失弄错标本的严重性, 凡是手术标本应妥善保管, 询问医生是否留取标本以及做何种检查, 不可自行处理或丢失弄错, 标本放入标本袋, 正确填好标本签, 放置在病理标本处置室或送往病理科。

2.2 准确使用固定液

手术标本用10%的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固定液的量不得少于标本体积的5倍~10倍[1], 固定液要避免接触阳光, 以免引起化学变化, 丢失固定作用[2];新鲜标本作快速冰冻切片送检, 组织愈新鲜愈容易诊断, 日常病理工作诊断上遇到的困难和错误大多数是由于组织未固定前发生腐败变质, 所以新鲜标本要尽早固定, 以免发生死后变化。

2.3 交接及时认真

手术时取下的病理标本, 器械护士先用盐水纱布包裹好, 妥善放在器械台上某一固定角处, 并询问医生标本名称, 然后告知巡回护士, 巡回护士填写标本袋标签, 再和器械护士进行台上、台下交接。同台手术多个标本时如进行淋巴结清扫, 器械护士应及时递给巡回护士装入标本袋里, 并正确填写标本名称, 每一个标本袋标签应填写清楚, 避免淋巴结混淆, 病理报告显示肿瘤的扩散程度, 对手术后的后期治疗有指导意义。

2.4 填写准确

巡回护士提醒手术医师及时填写病理申请单, 配备专用的病理标本存放箱和病理标本登记本, 实行一本化填写病理标本程序, 多个标本由器械护士接取标本并与医生核对, 把病理标本分开放置, 巡回护士在浸泡病理标本前应再次与医生核对, 确定无误后方可放入病理标本存放箱内。

2.5 书面报告结果

我院每天都有要求快速冰冻的病理检查, 以决定手术范围与方式, 过去都以电话告知的方式传递病理信息, 虽未出现失误, 但却是个可怕的隐患, 医院为了杜绝隐患设立了传真机, 传递病理报告, 手术医师必须得到书面上的文字结果才有可靠的法律依据。

2.6 制定病理标本签名制度

建立标本送检登记本, 专人核对签名, 定人定时送检。无论快速冰冻切片还是常规病理检查, 标本都由专人亲自送病理科, 并与病理科人员当面交接, 并登记签名, 以示负责及备查。

3 体会

曾有文献报道在手术室发生过手术病理标本丢失的情况[3], 手术标本对病人的疾病治疗及病情预后有重大意义, 标本丢失或保存失败意味着无法确定疾病性质。因此, 标本的保存和送检每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4,5]。手术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只有提高对标本的管理认识并严格执行各项标本管理措施, 才能有效地保证手术标本的安全, 杜绝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

关键词: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

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19-79.

[2]李学依.现代病理与实验诊断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10-20.

[3]张雪芹.浅谈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3, 19 (9) :1494.

[4]徐艳娥.洁净手术部病理标本的管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8C) :2236.

篇4:病理大体标本的制作及管理

1 大体标本的选择

标本主要来自临床送检的病死动物尸体, 首先要由有经验的病理教师选择, 看标本是否可用于教学, 分清动物种类、病种、病变类型, 及时将标本固定于10%的福尔马林。据标本的大小、厚度确定固定时间。待标本固定彻底后, 立即进行标本的制作。

2 材料的选择

制作标本的材料很多, 但笔者认为最好用直径在3~4mm的玻璃棒作支架, 使用透明玻璃专用标本缸, 采用白色尼龙缝合线固定标本, 玻璃封盖胶密封。选择新鲜的无沉淀的中性10%的福尔马林液为固定液。

3 标本的制作方法

(1)首先准备好酒精灯、帆布手套、标本缸和玻璃棒,视所要制作的标本大小选择好标本缸, 在酒精灯上折好玻璃棒支架。(2)选择好预制作标本的观察面, 用尼龙缝合线将标本固定在支架上, 缝合时要将缝合线缝埋在标本内,不可暴露在标本病变的切面上。(3)将固定在支架上的标本斜放进标本缸内, 标本缸可以是方形、圆形,标本缸要大小适宜, 以免影响病变的观察。然后向缸内注入固定液,液面至少要超过标本上缘2cm。(4)将标本缸上口、四周用纱布擦试干净, 再用玻璃胶封口,封口时玻璃胶不要涂抹太厚, 否则会影响粘和度。(5)在封好标本缸的正面右上角, 贴上标本名称标签。

4 大体标本的管理

4.1 管理基本条件

根据拥有的标本数量购买带有锁具的标本柜, 必须有可放置标本柜的标本室和标本观察室。标本室除摆放标本柜外, 要留有一定空间, 供教师讲解和学生观察。

4.2 标本的基本管理

标本室要有专人管理, 标本室的标本要按动物、系统整齐摆放在陈列柜中,按顺序排开,贴上编号, 使学生容易观察学习。平时将标本柜锁好,定期打扫卫生。上课前按教学实习的顺序将标本摆放在实习标本台上。管理人员对所有大体标本要随时掌握教学使用情况及标本的损坏情况, 以便及时更换,补充损坏的标本,保持标本室、标本柜及标本的整洁,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5 经验总结

上一篇:赴边疆、基层工作欢送会毕业生代表发言稿下一篇:常见的记叙文有哪些类型和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