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理论

2024-04-08

信息不对称理论(共6篇)

篇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税收征收管理

张季

信息不对称理论简介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行为人之间信息占有不同。

在市场经济初期,人们假设市场是没有缺欠的,将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崇备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市场的自由调节,反对市场干预,政府的角色是当好“守夜人”。西方二百多年的市场经济,由于垄断、通胀、紧缩、市场失灵、律动以及环境、人权、贫富差距等弊病,使人们看到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进而信息经济学开始流行。研究信息经济学的美国学者,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分别获得这两个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贡献是提出了买方和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当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时,仅仅通过价格的调整有时无法达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和卖方会做出各种经济决策的调整,以增进市场效率,从而使双方受益。

今天,信息经济学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假设,才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了改善市场功能,该理论为政府主动干预市场提供根据,“看得见的手”的介入,可以使市场经济趋于完善。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乃至延伸到行政管理领域和人们生活领域。税收的征收管理吸纳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从新的视角解释、认识,破解税收管理的问题。

税收征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原因

征收人和纳税人因为位置不同,所以对涉税信息占有不同,因而形成信息不对称。我国税制结构决定了90%以上的税收来源于经营性收入和所得,所以本文以相关经营性收入和所得的税收征管为探讨对象。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情况,提供就涉税信息管理方面正反两反面经典范例。增值税发票是增值税管理的关键环节,改革后的几年里,设计部分城市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发票登录金税网,大部分发票邮寄传递的核对程序,由于征管程序失效,发票监控措施失灵,一时假票泛滥,真票假开,偷税猖獗,大案不断涌现,全国因增值税发票偷税案判死刑者不下百人,增值税制似乎即将失败。2001年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全国实行微机开票上网、交叉集合比对,征管形势豁然开朗,近年税收高于GDP增幅的高速增长,税收管理的高科技网络支撑和发票比对办法功不可没。追其最终原因,败则败在涉税信息的失控,成则成在涉税信息的有效控制,这是我们税收征管工作的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当前税收征管难点是纳税人不实申报问题。主要表现为:比例颇大的零申报、负申报、低申报;应建账而不建账,建真假或几套账,有账却称没有账,账簿设置和核算不规范不完整;应开发票不开发票,用收据、信用卡代替发票,应取得发票而不索取,白条子入账以及“四小票”虚开等问题。纳税人如此作为的目的只有一个,隐藏涉税信息,规避税务检查,逃避纳税义务。纳税人以以上简单几招将税务机关拒之千里,低成本、低风险的轻易偷逃税收。偷税者得便宜卖乖,洋洋自得,税务机关无计可施,望偷兴叹。究其原因无非税务机关还没有找到切实有效发现纳税人真实涉税信息的办法,“疏于管理”只道出表面现象,从何处下手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才是问题的关键。

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不等同于税收征管效率提高,也不应为掩饰我们对税收征管质量的忧虑的理由。由于税收征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如增值税小规模和营业税纳税人不实申

报,商业税负,房产业税收,涉及“四小票”企业税收,税收优惠企业管理,企业所得税,个体税收都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对社会经济秩序,公平竞争,合理分配和国家调控能力亦将产生不利影响。

税收征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有着多重原因:一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结构后,外企、合资、股份、私企、个体经济大量涌现,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加剧了征纳矛盾;二是税收征管改革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对税收经济观,纳税服务、税收信息化的片面理解,偏离或淡化了征管质量意识。三是控制税源手段贫乏,征管能力弱化,应对措施不力,在征纳双方的博弈中,税务机关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议论了十年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至今仍没有的到根本的解决。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税收征管的瓶颈。瓶颈亦称瓶颈制约,系指一种形象化的现象。比喻一个瓶子颈部比瓶身部要细,因而限制了瓶内液体顺畅的流出,只能是缓慢的涓涓细流,不管瓶体多粗,容积多大,其流量都受制于瓶颈的大小。探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途径,消除瓶颈制约,税收流失问题才会找到突破口,税收征管质量才会得到质的提升。

税收流失是对税税收征管能力的挑战,一直也是税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难点和热点。国家税务总局谢旭人(前)局长认为:“及时发现和解决申报不实问题,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使国家税款的实际征收数不断逼近应证数。可以说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税源管理的水平决定了税收征管理的水平。”(注1)山东省国税局胡金木局长指出:“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建立税收征管的长效机制是不可少的,可以这样说,建立长效机制,比查补多少收入都重要。”(注2)江西省国税局曾飞同志认为:“我国税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过分追求征管模式化。片面追求征管改革模式化,只是从形式看似乎是改革了,而实际上‘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税收征管改革具体目标多变。在税收征管改革具体目标设计上提法不断变化,使征管改革走了一些弯路,增加改革成本。3.忽视调动改革主体的积极性在税收征管改革过程中,过分强调机器管人和制度管人,忽视了调动广大税务人员和纳税人主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增加了征管改革的阻力。„„5.税收改革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注3)这些对税收征管的深刻的见解和反思,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解决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税收管理的核心是税源管理,税源管理的唯一目标就是真实、完整、及时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的程度,其实质就是税收征管部门逼近客观涉税信息程度。如何能够控制、掌握纳税人的应税信息呢?

纳税申报是税务机关获得纳税人涉税信息的法定的基本的渠道。为了获得真实的涉税信系,首先要搞清楚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是怎样产生的。企业生产或经营过程是以资金流、货物流在人力、技术、设备条件下不断转换,而形成生产或经营成果的,会计以证明资金、货物变化的票据、凭证为依据,以账簿、报表为工具,核算、反映、监督这一过程即信息处理,由此可见,票据流与资金流、货物流如影相随,票据、凭证是信息的载体,账簿、报表是信息处理器。纳税申报是票据、凭证、账簿、报表的衍生物。所以票据、凭证、账簿的真实性是纳税申报真实性的前提。我们应当把税收征管的着力点,切入点、突破口放在对票据、凭证、账簿的管理上。

税务部门对账簿、凭证的管理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章税务管理中,第二节以六个条款规范了账簿、凭证管理。该法规定: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和发、有效凭证记账,进行合算。”;“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覆辙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较小的管理和监督。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区的发票。”;“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实用税控装置,不得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即其他有关资料。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即其他有关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同时该法第五章有四个条款规定违反以上规定的处罚措施。

征管法对税收征管体系设计了七个环节,即: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和税收保全、征纳税人的法律责任、税收救济。各个环节构成有机的统一体,任一环节的薄弱,都会形成木桶原理的短板效应。账簿、凭证管理是税收管理的核心环节,遗憾的是现实的税收管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除外)对账簿、凭证管理却是管理力度、管理措施、管理效率最差的环节。账簿和凭证管理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过去几次要求纳税人建账工作的失败,就是因为对凭证以及凭证与账簿管理脱节所至。

对账簿、凭证的管理是税管理基础性的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税收征管改革二十多年的基本教训,就是忽视了抓好账簿凭证管理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我们若要扭转税收征管局面,从根本上提升征管质量,税务部门下大决心、大气力,搞好账簿凭证管理是必由之路,尚无它途。具体办法是:要求经营性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1)开具、取得合法有效发票和凭证;(2)自制的会计凭证(如工资单、出入库单等)要登记详实、手续完备;(3)按纳税人规模大小或征管需要,经税务主管部门批准,纳税人分别设置粘贴簿、简易账、复式账,暂不能开具、取得发票和设置账簿的要由税务主管部门批准;(4)设立账簿的要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和核算;(5)按国家的规定领用、使用、保存、销毁发票、凭证和账簿。

(6)有关行业必须安装、实用税控装置。

税务部门对账簿、凭证的管理是经常的、大量的、长期的、严格的管理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1)建立和完善消费者索取发票的激励机制;(2)对要求开具、取得发票和设置各类账簿的纳税人,税务机关要有统一的原则规定,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扩大用票面和建账级次,待时机成熟,取消定期定额征收方式;(3)对有关行业推行税控装置;(4)税务主管人员负有管理凭证、账簿的基本职责,对纳税人凭证、账簿使用情况有监督检查权,对违规问题有处罚权。管理状况纳入干部工作考核内容。

我们期望通过加强对凭证、账簿的管理,可以取得如下成效:(1)突出凭证、账簿管理,充实税收管理员的日常管理内容,对反偷税的大目标有了具体化的举措。有助于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2)对凭证、账簿管理是抓住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关键,有利解决税收流失的顽疾。税收的日常管理中,核实容易,取证容易,处罚容易,降低税收执法成本,加大纳税人偷税成本,促进纳税人守法完税。税收检查中,有利集中更多涉税信息,方便税收检查。(3)发票的开具和取得形成的链条效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风气。

(注1):《税务研究》2007年五期《加强税收经济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 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注2):《中国税务报》2007年5月25日一版《建立征管长效机制比查补多少收入都重要》

(注3):《税务研究》2007年6期《略论我国的税收征管改革》

2007/10/22

篇2:信息不对称理论

[摘要] 由于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一度出现“民工荒”和农民工难就业现象同时并存,农民工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这是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弱等原因所致,因此,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晓对方信息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 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要承担风险, 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 使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和失灵的。本文把这一理论的内涵得以延伸,应用领域得以扩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解析,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卖方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当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农民工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业时,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农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转移的群体性,农民工就业难。当卖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农民工,但在招聘农民工时,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企业招工难,出现“民工荒”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工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难。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

农民工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就业信息的通畅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农民外出务工首先是一个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劳动就业环境(机会)、对城镇劳动需求信息、对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信息的认识与发现的过程。而这样一个信息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现代信息市场,而是乡土熟人关系网络。”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可靠性差, 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加之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中介体系,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近两年,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 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 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未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出现企业不知道农民工在哪里?农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扩大农民工就业。

2.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项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占了14.1%。这组数据能充分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介绍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断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劳务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强劳务中介机构在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协调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劳动力市场上,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是弱势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不够是导致其信息获取处在弱势的重要原因。“2004年, 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 小学文化程度占16%, 初中文化程度占65%, 高中文化程度占12%,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4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造成了他们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农民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寻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认识能力;第三:导致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信息反应迟钝,对网络信息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信息的宣传,培养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提高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能够占有较多就业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各种就业机遇,增加就业的机会非常重要。

三、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对农民工就业非常重要。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障碍,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篇3:信息不对称理论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法律,思考

20世纪30年代, 三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家揭示了了人类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并将此现象发展成一门学问。斯蒂格利茨的贡献是, 他主为金融市场的运行基础主浊信息, 如果没有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有关方面充分披露信息, 投资者就很难确定自己购买的公司股票真正价值多少。在股市中, 如果此现象经常发生, 则会出现崩盘。众所周知, 在证券市场上, 证券交易价格与信息紧密相关。根据证券定价效率理论, 证券的交易价格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完全反映”所有与证券价值相关的且可以获得的信息。同时, 任何新的相关信息都被准确、迅速地反映在价格里, 由此这种价格也代表了某一证券“内在价值”的最好判断。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的行为, 不仅欺骗了广大投资者, 而且扰乱了证券交易信息公开制度.我国证券业内历史上最大的丑闻莫过于宁夏的银广夏集团虚报业绩, 致其股票停盘。银广夏是当年的大牛股, 从股价到业线性均创下了令人眩目的记录;1999年, 银广夏每股盈利0.51元;股价从13.97元涨至35.83元。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表明, 从1999年开始在市场上散布的“利润神话”全系编造, 银广夏之所以欺骗数家基金公司与上市公司及股民, 原因在于该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人员以高科技为幌子编造并传播虚假的证券交易信息, 使其股票受到追捧。众多股民遭受重大损失。股市受到冲击也是巨大的。与此同日时, 股市连续暴跌.时至今日, 同样的事情仍在上演, 2005年, 科龙董事长顾雏军涉嫌虚构业绩以及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用于格林柯尔的收购而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在顾雏军之前, 人们已经痛心地目睹了许多同样耀眼的“明星”的陨落: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被捕的农凯集团董事长周正毅, 操纵“亿安股份”股价上涨21.5倍的集团董事局主席罗成, 一手制造“德隆系黑洞”的“神秘富翁”唐万新, 将健力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资本巨鳄”张海……

由于中国股市中企业招股上市的目的不是为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而主要是为了圈钱, 加上国有股“一股独大”, 因此, 新股刚上市, 就为日后二级市场的泡沫埋下了三大隐患, 一是伪造业绩, 骗取上市资格;二是虚增业绩, 以满足上市资格;三是以30~40倍的高市盈率发行新股, 以40~80倍的市盈率增发新股即在进入二级市场前, 就存在极大泡沫。一级市场的这个“病根”, 无论是经以往的额度制、就存在极大的泡沫, 一级市场的这个“病根”, 无论是在以往的额度制、审批制下, 还是在近年来的核准制下, 管理部门都一味姑息, 不治“病根”, 只抓“病症”。这足以说明, 中国股市弊端之一就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具体地说就是一方面虚假信息泡沫满天飞舞, 另一方面却是应该公之于众的信息未能充分地予以披露。银广夏连续几年伪造业绩, 造成股市虚假繁荣, 这与市场的监管者——政府的制度环境的不利有直接关系。在这种制度环境中法律政策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就是法律上应思考的问题之一。法律政策体系规定了一个国家整体的发展方向及欲采取的措施。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决定性的影响。法律政策一方面规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也制约了企业的经营投资行为, 同时也确定了政府的办事程度, 因此, 作为监管者的政府部门必须在这两方面都应负起自己的责任;一方面, 要坚持打击造假者;另一方面, 要强制上市公司充分披露信息。据记载, 银广夏事件中, 已有股民向相关当事人索赔, 但目前人们把目光仅集中在有关民事责任问题的探讨上, 而还应重视刑事责任主体的界定, 如该案的责任主体有两类;第一类为银广夏及银广夏内部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包括银广夏董事会董事局主席、董事长、董事、总裁、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和总经理等人员;第二类为银广夏外部人员, 包括审计银广夏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 为银广夏出具证明文件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他们的行为既符合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也符合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同时, 我国刑法第229条还原还专门规定了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这样通过法律师事务所的措施, 使股票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改善。

获奖者之一的阿克洛夫教授则指出, 在柠檬市场上, 只有卖方知道柠檬的质量而买方不知道, 因此, 出售低质柠檬的人将会通过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得到额外的收益, 而这些收益则来自出售高质柠檬者的损失, 其结果是低质柠檬充斥市场。在市场交换中, 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往往要比买方多得多, 政府部门可以不管企业经营, 但却不能不管企业的信息发布。在某种意义上说, 所有的“假冒”产品实际上都是企图利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来牟取非法利益, 制假者制造的是假信息而不是假产品。比如, 一瓶假冒的茅台酒, 它所假冒的不是茅台的实物产品, 而是茅台的品牌, 而“品牌”就是信息。制假反映了市场无效率的负外部性, 这种外部性指社会对市场结果的关注扩大到超出市场中买者与卖者的福利之外;它还要包括受到影响的旁观者的福利.由于买者决定需求或借给多少时并没有考虑他们行为的外部效应, 所以, 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调节并不是有效率的.利已的造假企业并没有考虑, 假成本增高, 因此, 除非政府阻止或限制它们这样做, 否则假货虑.所以, 政府部门“打假”不仅仅是缴获一批批冒伪劣产品将它销毁就算完事, 对造假者更有效, 更致命的打击, 就是要求企业向市场充分地披露真实的信息, 并帮助消费者更多地获取真实信息, 为此, 我国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将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行为及仿冒他人商品的装潢、标志扩及产地的行为统称为不正当市场交易行为, 并首先加以规范, 规定了三种不同的法律责任。此外, 完善非诉讼领域的行政执法环节, 真正使《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落到实处, 发挥立法目的及效用。现在每年都在搞“3.15”、“质量万里行”活动, 作为市场监管者的政府, 应充分披露市场信息, 使市场信息与消费信息对称, 才能使这种外部不利有望改观。

三位获奖者的经济学家中的斯彭斯教授认为, 由于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绝大部分消费者都缺乏这样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产品销售者就会进行干预, 提出全面的产品保修计划, 以体现自己的产品质量很好。他认为, 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 政府就应该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应加强对信息披露的市场监管, 建立一套信息披露监管制度, 规范信息的表达和披露。首先, 应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信息的审核, 以提高和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其次, 建立信息保险制度和民事赔偿制度;再次, 监管部门应制定反欺诈条款并规定必要的法律责任, 对恶意披露误导投资者的公司加以严惩。

当然“信息”是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对称”的, 如市场中政府既是信息的收集者, 也是信息拉生者, 因此, 易产生政府的寻租行为、腐败行为, 为了使其廉政, 各国都要求政府信息公开, 即正府各部门间的信息公开和政府向公众的信息公开。例如, 英国1994年进行“政府信息服务”的实验计划, 1996年公布“直通政府”计划, 并在绿皮书中提出以电子方式传送政府服务给社会公众。我国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法, 只是在某些法律法规中涉及以关于信息公开的内容, 如政府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 相应的制裁法规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总的来说, 条文少且分散, 只规定了应该公开, 没有规定公开的内容.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等.这种无法可依的状态, 使得公务人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能不公开就不公开, 因此制定信息公开法是当务之急。除此外, 有些“信息”也必须要保持一定程度, 一定时间内的“不对称”。如信息公开并不是以牺牲国家安全为代价, 公开的同时, 必须保守国家秘密, 用《专利法》等来保护, 又比如个人隐私, 这也是《婚姻法》、《民法通则》中探讨的问题, 也涉及到该域的立法, 应该有明确而详尽的法律来划清这方面的界线。对于政府哪些信息应公开, 哪些怎样保证公开, 哪些需暂时保密, 怎样保密, 也要法律详尽地界定。

参考文献

[1]高树枝:组织变迁与经济绩效.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 (美)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海泽文出版社, 1998年

[3]刘宪权阮传胜:“银广夏事件”的刑法思考.华东政法学报, 2002年第1期

[4]柴庆云等:信息文化:人类文明的新形态[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3

[5]董焱: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6]卢泰宏:信息文化学导论:IT会带来什么[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

[7]严康敏赖茂生:信息高速公路:面向未来的震荡[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8]董焱:开展信息文化学研究[J].未来与发展, 1998 (3)

[9]党跃武:信息文化简论[J].情报资料工作, 1995 (5)

篇4: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晓对方信息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 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 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要承担风险, 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 使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和失灵的。本文把这一理论的内涵得以延伸,应用领域得以扩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解析,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卖方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当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农民工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业时,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农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转移的群体性,农民工就业难。当卖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农民工,但在招聘农民工时,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企业招工难,出现“民工荒”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工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难。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

农民工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就业信息的通畅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农民外出务工首先是一个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劳动就业环境(机会)、对城镇劳动需求信息、对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信息的认识与发现的过程。而这样一个信息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现代信息市场,而是乡土熟人关系网络。”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可靠性差, 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加之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中介体系,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近两年,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 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 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未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出现企业不知道农民工在哪里?农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扩大农民工就业。

2.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项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占了14.1%。这组数据能充分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介绍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断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劳务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强劳务中介机构在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协调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劳动力市场上,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是弱势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不够是导致其信息获取处在弱势的重要原因。“2004年, 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 小学文化程度占16%, 初中文化程度占65%, 高中文化程度占12%,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4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造成了他们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农民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寻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认识能力;第三:导致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信息反应迟钝,对网络信息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信息的宣传,培养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提高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能够占有较多就业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各种就业机遇,增加就业的机会非常重要。

三、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对农民工就业非常重要。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障碍,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1)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农民工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创造硬件条件,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 电信企业对投资大、收益低的项目投资力度逐渐减小, 这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农村电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我国农村地区电信资费, 尤其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农村信息服务站的电信资费更应给与政策支持, 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必要条件。

(2)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农民工就业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我国的农民工就业基础信息平台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农民工就业网站还很少,基本上都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作用还没发挥到最大。这就要求政府积极推进覆盖乡镇、链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在全国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就业网络平台和人才服务网,以及时、准确反映农民工供需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制度和数据库管理制度,包括求职登记、招聘信息等,以使企业能及时、有效选择本企业所需农民工;要加强省区间劳务信息的交流协作,构建相对稳定、可靠的信息通道和共享的信息平台,以此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同时,政府还要对招工单位的用人情况、信誉程度进行监管,保护农民工利益,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各类服务组织参与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发挥公共信息渠道的作用。

(3)拓宽信息来源和渠道。政府可以综合利用宣传单、报刊、广播、书籍、电视、互联网、咨询专场等方式,广开信息发布渠道。同时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地理上是不通畅的。“这种状况, 不仅使资源配置不合理, 也使信息不完全, 价格信号不灵敏, 易造成市场大起大落。”针对这种情况要完善省、市、县(区)、乡(镇)、村5级劳务监测网络,最终形成纵伸到各社区、各乡镇、各自然村,横跨到各大中城市、各级主管部门、各个企业单位的全方位覆盖的劳务信息,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农民工就业。

(4)创新信息服务机制,加快信息员队伍建设。政府可以开通专门从事农民工就业的专线服务电话;举办农民工就业交流大会、企业招聘农民工大会等大型招聘活动;加快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就业的效果,因此加强信息员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其服务本领和服务意识,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纪律,使其真正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有效信息非常重要。

2.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一种专业机构来沟通各方的信息。政府是管理部门,主要从宏观上来把握,企业就用工而言主要从成本角度看问题,不会就农民工就业投入更多精力。因此劳资之间的信息沟通必须有另外的一种机构来实现——市场就业中介机构。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认为,通过发展市场中介,搭起交易双方之间的桥梁,可以减少交易费用,提高就业效率。因此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的功能,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信息,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就业中介机构应承担以下功能:第一:信息沟通功能,这是市场中介的主要功能。一般来说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在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为了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如果当事人直接去获取信息,就存在着一个交易成本,当交易成本达到足够高的时候较高时,当事人就会放弃这种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而去寻求其他途径,这就是中介组织存在的价值及其重要功能。第二:协调和管理功能,主要指就业中介机构在充分考虑双方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双方利益的代言人,从中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双方关系的相互协调。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以赢利为目的市场中介机构纷纷出现,这为农民工就业起到重要作用,但鱼龙混杂,某些中介机构还不规范,致使部分农民工上当受骗。因此,规范市场中介机构,积极发展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约束与限制那些违规操作的中介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3.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

“把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赋予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少年,对于开启民智、弱化信息化的分配效应、缩小数字鸿沟、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十分深远,同时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农民工的信息化是其顺利就业的重要方面,因此把获取信息的能力赋予农民工,对于扩大农民工就业意义十分深远。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强化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具体为,在技术层面上,使农民工能做到“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在教育层面上,培养和提高农民工的信息素养,培养农民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送信息、信息免疫的能力。

政府的信息宏观管理的不到位,市场劳务中介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不足是造成民工荒,阻碍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完善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相互配合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起相对合理、公平、统一的人才市场,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工顺利就业做出各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郑英隆:比较利益的递进追求:农民工演进的劳动经济学解读.经济学家,2007年地2期,第71页

[2]曾湘泉牛玲:完善劳动力市场规制,提高就业水平.中国劳动保障,2007年第1期,第19页

[3]王艳等:农民工就业渠道不畅的原因及其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第6期第60页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5]张兴华:农民工市场失灵及其矫正.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1期,第25页

篇5:引入不对称信息的新资本结构理论

新资本结构理论者一反只注重对税收、破产等“外部因素”对企业最有资本结构理论的影响,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信号”、“动机”、“激励”等概念,从企业“内部因素”来展开对资本结构问题的分析。从而把资本结构的权衡难题转化为结构或制度设计问题,从而给资本结构理论问题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诠释,使资本结构理论从此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称之为新资本结构理论。

关于新资本结构理论,我们用时间和内容两个标准来界定。从时间上看,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学术界关于资本结构问题的各种流行的观点和看法;从内容上看,在不对称信息这面大旗下大小门派众多,主要有四大主流学派:詹森和麦克林的代理成本说,罗斯与利和派尔的信号-激励模型,史密斯、戈斯曼和哈特的财务契约论以及梅耶斯和迈基里夫的新优序融资理论。

新资本结构理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认识到了不对称信息在资本结构决定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梅耶斯和迈基里夫的理论观点:

篇6: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程度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一方,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一是信息占优方面利用信息优势常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处于劣势方面要承担风险,从而使自己在面临交易中做出“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总结了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指出,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并强调指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然而,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了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与学校提供的大量毕业生之间存在匹配差异。因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下大气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进行分析,提供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用人单位拥有更多信息。其结果是:当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大学毕业生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当用人单位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人才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大学毕业生,但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对大学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出现企业招工难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大学生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

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表现

1.宏观层面上的表现

(1)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培养人才的目标已由精英教育转变到大众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美国高等教育专家马丁·特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大众化教育理论,认为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英才(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在9.8%左右,2006年增至22%,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因此,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2)从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方向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社会精英、“天之骄子”,而是社会普通劳动者。从1999年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1998年的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达到160万。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9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629万人,几乎达到1998年招生人数的6倍。大学扩招,全国从最初5%的毛入学率一跃到目前的27%,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10年中,“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事实上,在2002年中国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目标,实现了精英到社会普通劳动者身份的转变。

(3)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分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溃乏,大学生一向被视为“天之骄子”,光彩夺目,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稳定,收入不菲,素有“铁饭碗”之美谈。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进一步扩招,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由以前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所有的毕业生均需进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毕业人数增长了,就业机会在同比增长的同时,却相对减少;就业期望提高了,就业岗位质量却相对下降了,因此,双向转变(就业政策转变、就业环境转变)促使大学生务实地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回炉”现象雄辩地证明了就业理念与行为日趋理性。

(4)社会的需求状况发生了变化,企业用人不再是唯学历、唯文凭,而是创造社会效益、个人能力转变。用人单位用人观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学历论”转为“能力论”。用人单位开始抛弃过去那种“学历论”的人才观,如海尔集团在对待人才方面不是通过“相马”的形式,而是通过“赛马”的方式选聘合适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方式只看学历,以学历论能力,对大专以下的专门人才不屑一顾,事实证明,以“学历论”作为选聘人才的方式有不合理之处,因为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构成的,文化知识仅是其中一项而已。专业壁垒限制逐步淡化,招聘职位需求,不再专门为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在招聘职位时明确表示,专业不限、有从业资格证、工作经历即可。反映了用人单位在用人观方面发生了改变,从实际岗位出发选聘适合岗位的人才。

2.中观层面上的表现

(1)培养人才的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是培养与输送合格人才的阵地,是联结用人单位与学生的纽带。事实上,学校不能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设宽方通道,一方面,学校不了解当地经济状况,用人单位的用人情况,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同样,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怎样的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合乎他们的要求,不甚了解,没有很好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学校无力应付信息时代每日“爆炸性”信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如个别用人单位习惯于政府举办的供需见面会,还是人才市场的招聘会、如何让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分布情况和专业水平有充分认识等等。

(2)教学计划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不明确,不能适用社会需要。一般而论,高等院校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责任,目标过于宽泛、不明确,没有合理的市场定位,以致学生学习理论时间过长、理论过多,知识面太宽泛,而专业技能相对不足,到手实际操作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学校没有一个具体、详尽的定位,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不会被市场接受,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必然的现象。课程设置内容陈旧,实践性差。“应试教育、偏重理论”大学课程大部分是原理性教育,而不是案例性学习,更不是实操训练。学完一门课程绝大部分的学生只掌握到“理解”的层次,缺乏将理论转化成自身——大量的项目实践,学生求职时别人问“你会做什么”,他只能答“我学过什么”。学校制定出的教学计划仍然强调理论教学,结果是学生的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损失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实践性课程开设较少,且少数实践性课程也变成讲技术的课程,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3)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专业理论教学方面来看,教学方法单

一、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材中的各种例题、习题,没有和具体项目需求相结合,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对于学生其他素质、能力方面知之甚少,对个人特长与潜质没有完整、清晰的了解。

3.微观层面上的表现

(1)主体意识增强。一方面表现为自身身份认同,大学生自我认识到与一般劳动者之间的差异,即使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也不会放弃自我身份认同。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意识、主体价值观及价值取向认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积极评价。而大学生自身也是素以富有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而著称。在今天就业形势不甚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也以对社会的责任感而积极地应对这一社会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从自身出发,广泛联系用人单位,通过自荐、他荐的形式,甚至有的大学生通过“零工资”就业的形式,挖掘社会需求,解决社会整体就业形势难的局面。

(2)家庭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生活于“人缘、地缘、血缘”关系的熟人社会,社会关系简单;另一方面,经济还不能独立,加之有的家长管的太多了,使一些大学生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到毕业时还摆脱不了家庭的影响;此外,农村或边远贫困地区的毕业生,家长不愿让孩子毕业后再回到家乡。城市父母的工作不好的,就不愿让子女继承父母之业;相反,父母工作好的,就千方百计让子女回到身边来。

(3)从大学生本人来讲,职业目标模糊、职业意识淡薄。高考目标是进入大学求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入学后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缺乏对社会需求、专业培养目标的了解及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报考学校的专业、报考学校的培养人才模式存在着不了解的状况,加之缺乏对自身的理解,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所报考专业不感兴趣,个人特长与潜质不能正常挖掘与发挥。

三、就业信息对大学生就业观产生影响的机制

1.从大学一年级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始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对就业信息的重要性正确认识

(1)从认识层面来看:社会整体就业的状况,学历已不是大学生就业的通用敲门砖,技术型应用人才倍受用人单位青睐。现在,用人单位对技术型的人才需求量大,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受到青睐。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5%左右,与发达国家占20%~40%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在人才市场随处可见中专生打败大专生,大专生打败大学生的事例。因此,就业政策与就业环境的变化,技术型应用人才受到普遍欢迎的现状。

(2)从情感层面来看: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学生自主成才目标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需要什么,给予什么,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随着中国人事制度改革后,大学毕业生直接进人才市场,为大学生自主择业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状况的加剧,也给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才的培养的主攻方向不再以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精英的模式,而是应当转变到以培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方向上来。因此,从市场需求出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既节约培养人才的社会成本,也节约了培养人才的时间成本。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既不以“精英化”培养方式,也不以普通劳动者的培养模式,而是切实地通过实际训练在短期内能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3)从意志层面来看:创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实用的理念指导各项教学工作。大学生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声誉。“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和毕业生就业的生命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应当从市场需求出发,改革专业培养方式,革新陈旧的课程和内容,鼓励教师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代以之实操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培育集知识、能力、人际交往、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适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2.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面对现实,适应社会的择业能力

加强技能培训,课程与项目相结合,培养实际操作能手。以课程为先导,一个课程就是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课程与实际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以用人单位具体岗位目标为指南,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通过三至四年的训练,学生的各项技能均会有所增长。据调查,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来看,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65.9%),人际交往能力(56.8%),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47.7%)和外语能力(25%)。这就为加强技能培训与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通力合作,联合培训应用型人才。学校多到用人单位中走访调查,打破传统的“象牙塔”式的封闭教育风格,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沟通与交流,把用人单位状况、用人标准等向学生宣传、讲解。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培养人才的方案,在用人单位技术、设备、作息时间等条件允许下,将教学活动直接迁移至办公现场,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的愉悦。

坚持回访用人单位的制度,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全方位信息,建立高等院校、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对用人单位反馈的宝贵建议,及时与教学单位沟通,共同找差距,添措施,使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更加符合;找准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针对性地进行修正,达到社会的认同。

上一篇:乘上列车去画画美术教案下一篇:十堰东风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