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的信息不对称

2024-05-01

银行系统的信息不对称(共6篇)

篇1:银行系统的信息不对称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末我国中小企业将要突破2300万家,企业数量占全国注册企业数的99%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企业的60%和40%左右、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全社会的75%,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越重要。近几年中小企业虽然迅猛发展,但困扰它们进一步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以我国银行业的龙头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6年4月末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虽达到了1000亿元,但还不到其贷款总量的3%。究其原因,大部分理论界人士认为,银行在与中小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形成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它使得银行产生惜贷和慎贷心态。2005年7月28日银监会发布《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贷款意见》),虽然就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提出一些要求,但具体如何开展仍要银行自身去做,银行应主动考虑该做什么,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坐等帮忙,方能取得良好效果。笔者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认为银行通过自身努力同时借助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合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可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状况。

一、建立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解决“人”的问题。客户经理制是现代商业银行在开拓业务经营中建立的以客户为中心,集推销金融产品、传递市场信息、拓展管理客户于一体,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贷款意见》第五条明确要求“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实行客户经理制,在具体管理中,实行‘四只眼睛’原则,每两位客户经理共管一批客户。” 在私营企业发展发展的浙江台州,中小企业已成为该市的经济主体。台州市商业银行循着“额小、面广、期短、高效”的信贷方针为台州市中小企业服务,致力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在全国中小企业普遍 “贷款难”情况下,该行的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率达到了80%以上,100万以下的贷款户占其全部客户的94%左右。2005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已由建行初的13.1%降到1.7%,当年实现净利润1.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48.2%,具备了连续不断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能力。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据该行董事长陈小军介绍,客户经理制是该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渠道。具体做法是,到客户中去,让客户了解银行,让银行以客户关系为导向而非以数据处理为导向的灵活管理来获取软信息,以此印证客户财务指标,实现客户信息的充分披露。台州市商业银行运用客户经理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方面取得了成功,笔者认为其主要在于:(一)科学地认识客户经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客户经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信贷员演变而来,因此,有许多人认为客户经理就是原信贷员的翻版,只是称谓的变化。实际上,客户经理制与信贷员制有着本质区别:信贷员制是以银行为中心,体现的是银行对客户的支持;而客户经理制是以客户为中心,体现的是银行为客户服务的理念。

(二)科学地管理客户经理。以打造一支善打硬帐、能打胜仗的队伍目的出发,银行必须在任职资格、选拔聘用、专业培训、业绩考核等方面对客户经理进行科学的管理,发挥客户经理最大效能。[!--empirenews.page--]

(三)科学的工作方法 客户经理在工作中做到“诚、勤、细、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诚”,就是要讲诚信。在与客户打交道时真诚相待,言行一致,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赢得客户信赖,换取客户诚心。所谓“勤”,就是勤谈,勤跑。与客户经常沟通与交流,了解客户的动向,知晓客户的所思所欲,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在激烈的商战中抢占先机。所谓“细”,就是细致入微。在营销前充分了解客户,知道客户看重什么,需要什么,发掘合作空间,同时细心观察,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捕捉蕴藏在事物背后的商机。所谓“新”,就是创新服务方式,改变传统的习惯思维和做法,将新的营销理念和服务方式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

(四)科学的管理制度 客户经理在工作中要坚决执行访客报告、客户经理例会、项目上报立项、信息上报和反馈、市场开发协调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保证工作的开展。众多银行成功的经验也表明,一支技术过硬、服务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必然能成为中小企业的家里人和贴心人,也必然能更好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也就能很好地扭转银行在银企信息不对称中的劣势地位。

二、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解决“信”的问题。客户经理通过努力虽然能够了解企业的一般情况,但对企业主要经营者及企业的资信程度等深层次情况,不可能完全了解,银行也很难掌握,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掌握企业的信用情况。

(一)利用征信系统,了解信用记录。征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其主要是通过提供信用信息产品,使金融交易中的授信方或金融产品购买方能够了解信用申请人或产品出售方的资信状况,从而防范信用风险,保持金融稳定;同时,通过准确识别企业、个人身份,保存其信用记录,有助于形成促使企业、个人重视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约束力。2006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正式运行,今后凡办理信用卡、开立个人结算账户(包括储蓄存款、代交代扣费业务等)或向银行贷款者,信息都将进入系统,信用记录好坏,一目了然,个人征信系统已能做到:“如果借了钱赖账的话,不管在哪里赖账的,全国都知道。” 2005年12月15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主要商业银行实现联网试运行,同时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四省市能提供实时查询服务,该数据库作为企业征信系统的主体,能提供关联企业的查询功能。2006年6月30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可实现全国范围内所有商业银行联网, 企业征信系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商业银行发放企业贷款也离不开该系统。

(二)收集公共信息,了解企业状况。银行在工作中要注意收集涵盖工商、税务、海关、法院、统计局、供电、自来水公司、通讯、房产、银行、保险机构、担保公司、各类媒体、各类公告、企业自身的各类信息,了解并分析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如,农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近期对从未打过交道的7家中小企业一举授信2.09亿元,就其原因,正如该行一位人士道出的其中秘密,“中小企业是不大可能多纳税的,它们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往往要好于或等于纳税体现出来的生产经营状况。因此,通过‘银税通’能测算出‘企业至少有多好’,从而为信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而这些企业,正是通过“银税通”系统筛选出来的佼佼者。[!--empirenews.page--]

(三)同业互通信息,畅通信息渠道。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最近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 “六条机制”,其中就有一条“中小企业失信披露机制,即把中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纳入银行业监管部门的违约登记系统中,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信息交流平台”。银行同业之间除了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外,相互之间还应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做到客户信用等级等信息资源共享,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不良客户实施“黑名单”制度,统一制裁。

三、建立行业内担保机制,解决“量”的问题。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时,银行普遍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或通过信用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的问题。目前中小担保机构大多由各级政府支持建立,如果政府行为得不到制约,可能会以出资人身份不适当干预担保业务活动,出现各种形式的指令性担保,担保机构无法控制对企业的担保量,银行在遇到风险时也很难执行到位。笔者认为如果借助政府的力量,发展一些有前途的行业,形成企业集群,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内的担保基金或通过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的担保,可有效解决银行的贷款量问题。

(一)建立行业担保基金。银行通过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的作用,不是简单地转移风险,因为那样只会使金融机构将所面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陷阱问题转嫁给自己,或者把风险转移给担保机构,贷款的整体风险水平并未降低,最终是由更多的机构来承担。建立行业担保基金,可有效的防范这部分风险。担保基金可按不同的行业单独设置,可由行业内企业按资产规模大小自愿出资并由出资企业成立的管理委员会管理,是否提供担保、担保额度的大小由管理委员会专家组研究决定,政府不得进行干涉,担保风险由出资人共同承担。建立行业担保基金可通过行业内专业化的经营信息资源、专门人才的利用以及专门技术来进行信息搜集与处理,行业内人士对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状况的了解有着特定优势,是银行和中介结构远远不可相比的。当行业内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由担保基金对该企业初步评估并确定对该企业的担保量,银行在对企业贷款额度审查方面可采取拿来主义。同时,由于行业内的中小企业为担保基金提供了资金,企业也就有义务和银行共同监督贷款企业,进而有效地降低银行应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

(二)企业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的担保。企业集群通过产品的价值链、供应链和销售链把多个企业捆扎在一起,企业之间相互关联。企业集群不仅鼓励企业双方信息共享和加强各方对价值和信念的了解,而且提供的建议和帮助能作为增进商誉和加强友好关系的信号,形成一个良好的信用网络,集群内上下游企业可通过这一网络互相提供有效的担保。当企业需要资金时,可由该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共同为该企业提供担保,银行通过审查该企业和上下游企业间的购销合同,来确定企业担保量是否符合银行的要求,银行在确定贷款的同时还要与和贷款企业相关单位共同签订多方合作协议,将该企业和上下游单位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一起统一到银行的监控下封闭运作,达到“多方共赢”目的,减少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并不断提高银行对集群内中小企业信息流的认同感。[!--empirenews.page--]“勿以客小而不为”小客户有朝一日也会成功,而成为大客户。银行今后是得中小企业者得天下,银行业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面对困难要主动出击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来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定能获取能给银行未来带来丰厚收益的客户群。

篇2:银行系统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在“不对称信息”市场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里茨成为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信息经济学家第三次荣获该奖。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世界普遍存在,在现代金融领域更为突出,在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尤为严重。在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先是导致巨额不良资产,后来缺乏信息的银行一方实行了严格的信贷配给,又导致出现了所谓的“惜贷”现象。面临金融全球化的挑战,银行体系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从根本上防范信贷风险,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搞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而且对于巩固和增强国内外对中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信心,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我国信贷风险形成中的信息不对称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金融业又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相当脆弱,最脆弱的地方是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数量很大,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针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的问题,经济学界的一般的解释是成因复杂,主要是体制问题。笔者认为,体制问题固然是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信息不对称才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银行正常运行时,可以将拥有富余储蓄的人的资金导向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的人,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银行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主要障碍是信息不对称。由于银行信贷交易存在跨时风险,因此具有天然的脆弱性。这种天然的脆弱性不仅是因为当前处理的资金的未来支付与预期有关,而且也与对交易对手的逆向选择及其承担的道德风险存在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有关。银行信贷风险分如下三种:

第一,银行与企业之外的环境风险。这种风险超出银行的控制范围,即使对于最安全型的借款人而言,这种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第二,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一是银行对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借款者的风险和质量类型做出错误的判断,即逆向选择;二是有能力履约的借款人故意毁约的风险,即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企业交易行为的不利影响,在每一种经济体制中都存在。但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在长达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利用同业的信息共享来查询,采用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评级等,努力减轻这方面的负面影响。而我国由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银行管理简单粗放,导致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个问题长期困扰我们,一直未能很好得到解决。由于银行无法克服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障碍,也就导致了不良贷款产生的必然性。[!--empirenews.page--] 第三,银行内部风险,即总行与分支行在信贷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针对一笔新增不良贷款,总行难以区分不良贷款是由分支银行草率行事甚至是寻租行为造成的,还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总行作为委托人,期望付出既定的工资且只愿承担最小化的风险,是风险规避者。分支行是对信贷风险负有责任的代理人,它往往表现为风险中立者。分支银行的效用函数为:A=A(e,r),其中e表示分支行在信贷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包括收集信息,认真审贷,并严格监控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等。e和A正相关,因为分支行领导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工资收入且寻求进一步升迁的机会。r表示分支行所能支配的信贷资源的数量。r和A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因为分支行领导可以从支配更大的资源中获得成就感或获得更多的寻租机会和数量更大的租金。目前,银行系统一般采取定额薪酬,导致严重的激励不足,分支行在审贷和监控贷款的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相对有限,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在风险控制中投入更多的成本,包括发展适宜本机构的风险决策、控制模型、高薪雇佣专业人才以及对职员培训采取严格的态度。而且,由于实行了贷款责任终身制,信贷人员不愿承担责任而选择避险的“惜贷”策略,形成信贷市场的异常性收缩。信贷交易的内部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周期性,但我国这个问题特别突出且有上升的趋势。这主要因为信用观念的缺失、金融体系演进的特性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不断上升,成为新增不良资产的根源之一。

一般而言,银行的努力只能使后两种风险降低。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客户识别和严格监管等信息方面的努力,也可以通过信贷合约和机制设计等激励手段来降低风险。

二、关于银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建议

1.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减少内部信息不对称

第一,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建立部门独立、业务分离、权力制衡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业务操作规程为基础、岗位独立、人员分工、职责分明的业务操作制度;建立以审批权限为核心的法人授权授信制度;建立严密、有权威的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以提高职员素质敬业精神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二,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先进工具。一是运用科学的、以数据统计为基础建立起的系统和工具,包括贷款决策系统,五级贷款分类、行业信用风险评级、抵押价值评估、贷后管理预警系统和信贷组合管理系统等,将贷前的评审、贷中的管理和贷后的监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项目的评价和选择、动态监控和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二是建立银行内部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如工商银行在2001年运用信贷管理综合系统等先进的科技手段,由总行对一级、二级分行的主要业务实行直接监控,充分发挥总行信贷监测控制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加强了风险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逐户逐笔监控信贷投放,每旬通报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借鉴央行监管模式,建立内部警告、整改、停牌、市场禁人和责令退出制度,增强了总行对全系统的监控能力,2001年末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0.17%,信贷资产质量较上年明显好转。[!--empirenews.page--] 2.创建新型银企关系,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

第一,银企之间要建立良好而持久的合作关系。银行和企业作为信用链的重要节点,只有相互依存,互惠互利,才能巩固各自的长期利益,这一点必须成为双方的共识。银行可以向重要企业的董事会中派驻代表,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来往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的判断等,搜集企业全方位信息,为银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提供理财服务,协助客户进行债务的重组、融资的规划,解决客户实际困难,改善与企业的关系,提高企业还款的主动性。

第二,要设计信贷合约,形成激励作用。银行应逐渐减少格式文本的使用,而使用框架文本,根据不同风险的客户,与企业谈判确定不同利率和担保条件组合的信贷合约,以激励企业按期还款。

第三,要提高监管质量,实现预警功能。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监控借款人的所有借贷行为,防止出现借款人利用银行间信息传递不畅的缺陷,通过多方借款实现循环质押和循环贷款。密切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贷款物质保证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信贷资产质量转劣的苗头,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3.加强同业沟通,共同防范信息不对称

第一,互通信息,协调行动。同业之间应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做到客户信用等级等信息资源共享,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不良客户实施“黑名单”制度,统一制裁。

第二,积极推广银团贷款模式。银团贷款是当今国际信贷业务的通行做法,由于贷款风险是由各贷款参加行按照份额承担,分散了银行的风险。而且,多家银行会根据各自得到的不同信息对项目进行判断,导致坏项目不容易获得贷款或贷款后被及时中止,从客观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良资款,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目前我国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银行对于一个项目或一笔贷款,要么全部承贷,要么不贷。而且,即使一个项目由多家银行提供贷款;通常也是各签各的合同,互不相干。各家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常陷入无序竞争中,纷纷对大企业提供综合授信和巨额贷款,从“惜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形成了“局部的信用膨胀”,实质上又加大了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构成了新的威胁。因此,对切实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同业间的合作,按照风险分散化的谨慎原则采用银团贷款模式。

三、相关问题

信用制度及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现代生活的基础,银行机制是否能顺利运行最终依赖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完备程度,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

第一,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培育社会信用意识。加强宣传和信息披露,形成全社会讲信用、守信用、重信用的舆论环境。

第二,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即法律制度体系、市场监督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

篇3:浅析网络银行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的引入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的一方拥有某一信息, 而交易的另一方不拥有相应的信息, 或者说是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不充分了解, 因而影响其做出准确决策。事实上, 信息不对称就是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量不等, 一方具有信息优势, 另一方具有信息劣势。例如, 在商品市场上, 卖主通常对自己的商品十分熟悉, 而买主所获得的信息只是从卖主那里获得或者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 显然卖主是信息优势的一方, 而买主是信息劣势的一方。

这种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性质导致了两种结果:一是交易发生前的逆向选择。这是一类隐蔽的信息的问题, 是交易者拥有私人信息。二是交易发生后的道德风险。这是一类隐蔽的行动的问题, 即在交易发生后参与者采取的对自己有利的秘密行动而不使另一方知道。例如, 在企业发行债券后, 股东募集到所需资金正准备投资到事先商定好的项目中, 但此时股东发现了有更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于是他们背着债权人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的项目中。而该风险由债权人承担, 这时债权人就面临着股东的道德风险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在网络银行中的体现

目前, 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均已开办网上银行业务, 同时网络银行业务量也在大幅增加, 主要表现在客户数和交易金额两个方面。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 截至2006年底,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 (国有及股份制) 网上银行用户数量为7494.5万户, 比2005年增加约2105.4万户, 增长幅度达到39%;网上银行交易金额达95万亿元, 比2005年增长80.79%;网上银行交易笔数11.5亿笔, 比上年增长161%。除了数量上的增加, 网络银行的业务种类和服务品种也迅速增多。现在不仅是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也进入网络银行领域, 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已获准在我国内地开办网络银行业务。可见网络银行将成为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的重要战场, 因此我国国内银行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网络银行。

面对如此有发展潜力的网络银行, 人们自然会关注到它所带来的风险。传统银行所具有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在网络银行中仍然存在。由于网络银行的特殊性, 它还存在一些由于其自身特性所带来的新风险, 包括网络安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市场信号风险、法律风险等。本部分主要讨论网络银行诸风险中的市场信号风险, 即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的业务风险。

(一)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发生在交易前, 在网络银行上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银行无法在网上鉴别客户的风险水平而处于不利的选择地位。通常由于网络银行的信息匮乏, 导致其业务选择和风险管理方向不一致。银行为了进行风险控制通常偏好于风险小的客户。而由于网上客户提供给银行的信息有些是经过装饰了的或非真实的信息, 银行不易辨别, 从而处于信息劣势。一些高风险客户大力推销自己, 夸大自己的能力使网络银行加大了高风险客户在其客户中的比重, 使银行的整体风险加大。从而导致网络银行资产的低效率, 达不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帕累托最优。另一方面客户很难充分了解每家银行提供的服务质量的高低因而也处于不利的选择地位。网上的大多数客户由于不能对每家银行的服务质量做出准确判断, 他们就会按照他们对网络银行提供服务的平均质量来确定预期购买价格。由于客户缺乏服务质量信息, 他们只能接受低于某一价位的服务, 这样提供低质量服务的网络银行就被多数客户接受, 而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网络银行由于不被认可而逐渐退出网上市场。

假设在某国的网络市场中, 高质量服务和低质量服务的网络银行各占50%。Sh和Sl分别代表网络银行高质量服务和低质量服务的供给, Dh和Dl分别为高质量和低质量服务的市场需求。在可以获得高收益和可以买到高质量服务的期望下, Sh和Dh分别高于Sl和Dl。因此, 高质量服务的均衡价格高于低质量服务的均衡价格, 但由于假设市场份额各占一半, 因此高质量服务和低质量服务的均衡交易量是相同的。

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 提供金融服务的网络银行对质量的了解高于网络客户。如果买主事先认为买到高质量服务的可能性为50%, 即买主是以平均质量作为其预期质量。这样高质量服务市场的需求线将向左移动到Dm, 但低质量服务的需求线向右移动到Dm, 结果是高质量服务的交易量减少, 低质量服务交易量增加。从而导致一部分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网络银行退出市场, 如此下去, 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曲线继续向左移动, 直到市场上仅仅保留低质量服务为止。这就是逆向选择对网络银行的影响, 最终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银行都退出市场, 为了保证市场健康良性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

(二)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网上客户利用他们的隐蔽信息和隐蔽行动做出对自己有利但损害网络银行利益的决策, 他们会比在传统银行的市场上更多地利用信息优势形成对网络银行的道德风险行动。在网络金融交易中, 客户对自身的风险水平十分了解, 他们会隐瞒自己的风险水平向银行购买某些金融产品。而这种金融产品是网络银行根据一定的风险水平设计的, 这样高风险客户对该种金融产品的持有就使得网络银行的风险增大, 而高风险客户却能以低于自身风险的代价获得收益, 这就形成了对网络银行的道德风险。另外, 网络银行的支付都是以电子货币的形式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有可能不履行支付电子货币的义务, 这时网络银行就承担客户违约的道德风险。

三、降低信息不对称负面影响的措施

一是建立和完善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 建立信息通道以提高对客户信息的辨别能力。法律明确规定网络客户在注册时应该提交的确认身份的资料 (该资料要具有唯一性, 对个人而言如身份证号码, 对企业而言入企业营业执照编码等) 、判定风险级别的资料。如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借贷信息、投资信息及由权威机构评定的信用等级, 并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客户提供资料的真实可靠性, 通过法律强行降低客户故意隐瞒自身风险水平的可能性。为了使网络银行更方便的获得客户信息, 人民银行、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可以把各自所拥有的客户资料通过信息化处理之后定期披露企业信息, 这样就可以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加强了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同时建立一个专门机构, 各家网络银行将本行利用信息优势作出有损银行利益的事的客户信息资料上报给此专门机构。该机构将信息汇总并传给各家网络银行, 使得同一个客户不能多次使网络银行受损。

二是建立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 使网络客户能对各家网络银行的服务做出合理的判断。网络银行的无纸化操作等特性加大了监管难度, 并且导致监管数据不能准确反映银行的实际经营情况, 从而客户无法对其产品的盈利性等做出判断。银行有必要将自身真实经营情况, 推出的金融产品的风险指标和盈利指标作出真实描述, 以此消除客户的不利选择的地位。

三是网络银行积极树立企业形象, 增加客户的信任感。网络银行通过对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良好的管理, 达到让客户高度信任的水平。由于网络银行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 客户在选择银行时具有更大的自由性, 因此对于网络银行来说, 要与网络客户保持长期联系, 培养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这样可以减少由客户的道德风险给网络银行带来的损失。

摘要:网络银行的各种风险中, 信息不对称带来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既包括网络银行在判断客户风险水平时所处的不利地位, 又包括客户在判别网络银行服务质量时的不利选择。道德风险主要是指网络客户对银行的信用风险。网络银行应该建立和完善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 建立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 树立网络银行形象, 增加客户信任感, 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银行,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谢康, 肖静华.网络银行[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0.

[2]徐强.现阶段国内网络银行的风险特征及对策[J].商业研究, 2003 (18) .

篇4:浅析信息不对称与银行借贷行为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风险规避

1.信息不对称理论

1.1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涵义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有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之分。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对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不完全信息是指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部分知识,而不是全部。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需要花费成本,以及市场通讯系统的局限和市场参加者施放市场噪声等主观因素会严重阻碍市场信息交流和有效传播,市场参与者不可能拥有完全信息,而只能获取不完全信息。

1.2 借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分布。在借贷关系中,作为信贷支持的每一个借款人都可能随时全面了解和掌握银行的信贷政策、信贷制度、信贷监管等银行信息,而银行却不可能拥有和掌握每个贷款人的全部信息,这就形成了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而借款人具有信息优势,使银行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借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也包括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在银行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协议时,对借款人信誉、实力、贷款项目质量、市场前景等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借款人比银行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有部分信息不能或不愿提供给银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在银行贷款后,借款人的情况发生变化或借款人作出不同于贷款合同约定的行为选择,而银行得不到相应信息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另外根据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不同,也还可以分为外部的信息不对称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前者是指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后者是指银行内部由于实行层级制管理体制而产生的上下级之间或调查人与审批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借贷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2.信息不对称对银行借贷行为的影响

2.1 惜贷现象

由于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银行借贷活动中,作为借款人可能随时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银行的各种信息,而银行却不能拥有和掌握每个借款人的全部信息,这就使银行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并产生了不同等级的借贷风险。銀行对于社会风险的不同等级给予了平均的贷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低风险的借款人由于贷款利率高于其预期的利率水平而退出,而风险高的借款人则会接受贷款条件,从而使银行的风险加大,银行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但却要承担全部的高风险和损失,这种情况就刺激了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贷款银行单凭借款人的财务资料很难判断谁是风险低的借款人,谁是风险高的借款人,而且有些风险高的借款人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取得贷款,向贷款银行隐瞒真实情况和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提供虚假信息。当银行难以正确判断时,就会拒绝借款人的请求。银行和借款人之间重复博弈的结果导致产生“惜贷”和“慎贷”现象

2.2 不良贷款问题

信息不对称也是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银行在做出贷款决策时,最关心的是借款归还问题。然而银行对借款人的情况了解始终是有限的,在贷款发放之后,一些不良借款者欠贷、赖贷、逃贷,难以归还贷款,这就会产生不良贷款,银行同时会遭受经济损失。对此,国家虽然投资组建了专门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不良贷款率还是很高。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仍然处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对不良贷款的控制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和强制措施,所以金融资源的配置处于无效率状态。

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借贷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3.1 银行与企业之外的环境因素

信息不对称因素超出银行的控制范围,即使对于最安全的借款人,这种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如自然灾害、政策改革等。

3.2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对称

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是造成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给信贷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在。

3.2.1信息源占有优势不对称

借款人与银行相比,在信息源的占有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3.2.2沟通目的不对称

银行与借款人沟通信息的目的,是确定信贷支持和限制借款人的支持程度,以及对借款人的信贷管制力度,具有多项选择性;而借款人与银行沟通信息的目的是单项选择,就是寻求信贷支持。

3.2.3识别手段不对称

大多数借款人都十分重视市场和自身的信息识别,并在识别手段上有了很大进步,具有强有力的决策支持体系。而目前一些基层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息识别还处于看报表、汇集数字、搞对比的传统信息识别上,同时这些资料基本上来源于借款人自身提供。

3.2.4成本代价不对称

某些借款人为了取得信贷支持,运用符合信贷支持要求的信息对自身进行包装,有的虚假信息经过加工,即使银行能够辨别,其对借款人的所谓“惩罚”仅仅是“不予信贷支持’,而且借款人仍然可以利用同样的资料重新向另一家银行继续申请贷款。

3.3 银行内部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从银行自身角度来看,银行自身的管理机制缺陷很大程度上使得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显著,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3.3.1信贷机制设置不合理,致使信贷业务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由于现在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机构的设置仍沿用过去专业银行下按照经营管理层次、贷款品种设立信贷机构与部门,出现了:一是信贷管理层次多、部门多,信贷政策传导滞后,信息衰减严重,信贷政策执行效力低。二是制定信贷政策的层次对信贷客户、信贷市场情况了解较少,政策传导和反馈渠道不畅通、反馈速度慢,信息准确率较低。三是各信贷部门职责是以经营管理本部门贷款品种为主线,从负责制定信贷政策和业务发展规划,进行贷款营销,到贷款审批,贷后管理实行全过程管理运行模式,在银行内部缺乏制约机制。四是对外忽视了信贷客户的统一性,将同一客户的同类业务划分到不同部门,人为割裂对客户的服务与业务管理,出现贷款营销工作不统一,形成了银行多头对应一个客户,对信贷市场的开拓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

3.3.2对信贷客户评估机制不配套

作为对信贷客户评估体系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估、统一授信和贷款项目风险评估工作分散在不同的信贷管理部门,评估运作体系不统一,评估标准不一致,评估工作效率不高,重复劳动现象严重。同一客户的同类业务因银行内部信贷人员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对企业的评价等不同。

3.3.3贷款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

现行的国有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项目贷款已形成了一套评估办法,在评估办法中设定了各种不同的测算经济指标和经营效益的办法,使贷款评价具有了一定的评价指标。但是流动资金贷款至今仍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评价办法,缺乏相应的经济评价指标,尤其缺乏行业经济参考指标,定量分析指标不系统,具有约束力的控制指标较少,使贷款的论证和评定缺乏固定的项目指标体系,没有硬性约束力。

3.3.4银行缺乏自身的信息资源,评估依据缺乏独立性

银行缺乏自身的信息资料和对客户的评判标准,对借款人的评价基本上依靠借款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借款人提供的信息准确,则贷款失误少,借款人提供的信息失真,则贷款较易出现问题。借款人为得到贷款,向银行提供的信息尽可能的好于实际,结果出现了银行对借款人贷款使用效果评价普遍好于未来实际效益,因此,评价依据不准确,造成对贷款决策的误导时有发生。

3.3.5信贷管理层次低,风险防范工作薄弱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几经改革后,对贷款实行了“三查”分离、授权经营、授信管理、集体审查、负责人签批等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不同金额的贷款实行了由低至高分级评估审批,但是从目前贷后管理情况看,无论是由哪一级行审批的贷款,其最终的贷后管理工作均由贷出行完成,由于带出行信贷人员受到对信贷大市场情况、信贷政策掌握以及对由上级行决策审批贷款情况了解掌握等方面的限制,对贷后管理工作出现了力不从心。另外在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着对各类风险的预警、防范、化解缺乏系统操作程序,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能力薄弱,贷后管理工作在管理机制上始终未得到强化。

4.银行借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规避

4.1 健全企业信息披露制度

现在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很不统一,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都有不同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相关规定,多重标准给借款人的信息披露带来不规范性,这也造成同一借款人因需要实现的目的不同,而向不同部门报送不同数据信息的报表的情形。所以应该要求信息披露统一,要求报表的统一设计,达到统一指标口径,统一填报范围,这样才有助于消除借款人信息的虚假披露。

4.2 疏通银行信息渠道

疏通银行信息渠道,需要加强银行间的合作,理顺自身融、贷、收信息渠道,而且还要与国家相关部门如税务、发改委及央行的信息渠道相融合,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信贷决策支持系统和实名制信息查询。实现信息共享,破除信息壁垒,银行之间要互通信息,协调行动。各家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银行信贷信息网络系统,使各银行能相互迸行信息交流,才能全面掌握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形成开放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减低信贷风险的发生。

4.3 提高银行信息识别能力

银行信贷文化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银行信贷参与人的意识的转变和一系列信贷制度的完善,其根本落脚点就是建立有效的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银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既有的信贷信息网络优势对信息进行加工、识别和运用。改善风险监测与控制的技术手段。对于银行自身,要将项目的风险程度区分大小,筛选风险低的项目进行放贷,并从每一位借款人那里收集可靠的信息,改善自己在交易中所处的信息劣势地位。对于银行信贷人员,通过强化预算约束和经营约束,使信贷人员的自利行为与减少金融风险的目标相一致。一般来讲,在激励不足、约束过度时 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约束不足时,则容易选择挺而走险。因此 对信贷要害部门的员工进行定期轮岗和不定期抽查,使员工的工资与绩效挂钩。真正使内外部风险控制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融合。

4.4 建设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首先,要建立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建全企业的信用档案、信用评级制度。被评级企业的责任和权益与信用档案之间的关系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其次,要使契约双方的利益都不受损害,重点要形成守信者得利益,失信者付代价的约束机制。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导致的人为交易风险。最后,要让第三方如中央银行、法院、资信评审机构及新闻媒体对不正当的行为进行信息披露。如果市场竞争是有效的,信用评级机构是能够为了长期利益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准确的信息,企业也能有动力提供其真实的信息,从而完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4.5 加强有关法律建设

在现行金融体制下,要改变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营造一个信息充分、相对公平、公开、诚信的信贷市场,首先要做的是加强有关法律建设。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活动中涉及到如《商业银行法》、《破产法》等法律制度,加大违规成本惩处机制,加强法律执行力度。否则以上所提到的措施很难产生应有的效果,以往出现的很多违约行为,由于法律公平合理的判决迟迟得不到执行。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代理人有恃无恐的违约,频繁出现道德风险。因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完善体系,金融交易才能够较为公平地进行。银行才能够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运用多种手段,减少不良贷款,提高赢利水平,应对激烈的竞争。总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银行都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风险和挑战。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促进信息的充分化、对称化,是我们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本所在。因此 我们要不断地深化银行业改革,还要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现实,不断进行制度度创新,在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同时,支持企业的成长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葉蜀君.信用风险的博弈分析与度量模型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任华.我国银行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风险规避[J].《商场现代化》,2008.10 (下旬刊 )(555).

[3]杨俊红,唐耀东.论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信贷风险[J].金融论坛,2004,(10).

[4]王那顺 .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银企关系分析[J].北方经济,2008,(10).

[5]李振一.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现象[J].北方经贸,2008,(9).

篇5:银行系统的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不对称及其基本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货币出现以后,储蓄和投资成了两个相互分离的行为。这样,在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就难免会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的信息比另一方多。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最早研究是在旧车市场。旧车卖主在对旧车情况的了解方面肯定优于买主,他知道旧车的性能如何,而买主却不知道。由于买主不知道旧车的质量,所以,买主一般只愿意以旧车的平均质量来支付旧车的价格。如果卖主所卖的旧车是次品车,卖主自然是很乐意的;但是,如果是一辆好车,买主所支付的价格就低估了该车的质量,卖主实际上是不愿意卖出的。其最后的结果是,旧车市场上只有次品车,没有好车。

像旧车市场这样的“次品车”问题,在金融领域也同样存在。在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由于无法确定每个参保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只能对所有交通事故险的参保司机确定统一的收费标准,比方说,保费率为投保金额的2%。但是,每个司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不同的,有的人安全防范意识高,他们发生事故的概率自然就低些;有的人粗心大意,动辄酒后开车,或喜欢为寻求刺激而超速驾驶,他们出车祸的概率自然就要高一些。保险公司因信息不对称而难以分辨这两类投保人,收取了统一的保费率,这样,最积极购买交通事故险的往往是那些出车祸概率较高的司机,那些驾驶很谨慎的司机则较少来购买保险。

在信贷市场上也存在同样的“次品车”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者往往难以对借款者的状况、风险程度进行很好的分辨,只能对所有的借款者都收取相同的利率。贷款者也经常认为,通过收取较高的利率可以将那些偿还概率较低的借款者挤出信贷市场,通过利率可以对借款者进行筛选。但由于对所有借款者都收取了相同的利率,最后,真正愿意来借款的恰恰是那些高风险的借款者了,那些低风险的借款者反而被挤出了信贷市场。

诸如此类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次品车”问题叫逆向选择,它是在合约签订之前发生的。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资金盈余者或者金融机构恰恰将他们的资金贷放给了那些他们所不愿意贷给的风险更高的资金短缺者。

信息不对称还会引起另一个问题,就是道德风险,它是在签订合约之后发生的。更一般地说,信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是指资金短缺者在获得了资金盈余者或者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以后,从事投资者所不希望的活动。在信贷市场上,借款者在获得了一笔借款后,由于使用的是别人的钱,他们就可能会冒比较高的风险。不妨举一个假想的例子。你的一位老兄从你那里借了5万元钱准备开一家餐馆,加上他自己的2万元,总投入为7万元,他支付给你的年利率为5%。如果经营得好,他一年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15%,即在一年后可以得到10500元的回报,在偿付你的2500元的回报后,还剩下8000元的利润,即他自己的回报率高达40%。但如果这位老兄从你那里借得5万元后,看到街上到处都在卖体育彩票,特等奖的最高金额可以达到500万元,这可比辛辛苦苦干一年才挣8000元更诱人,于是,他就拿着从你那里刚借来的5万元钱去买体育彩票,不开餐馆了。大家都知道,中特等奖的概率极低,所以,这位老兄发生了这样的道德风险时,你借给他的5万元钱就很有可能得不到偿还。

二、信息不对称的解决办法 1.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

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因此,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就是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关键。我们常说要“三思而后行”,其含义之一就是你在行动之前要尽可能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以免做出对你自己不利的选择。解决融资活动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办法,是向资金供应者提供那些正在为投资寻求资金的个人或公司的详细情况。如果保险公司能识别各位司机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它就可以针对司机出事故的概率大小来收取保费。如果你知道你那位老兄会把你借给他的钱拿去买彩票,你大概也不会把钱借给他。

使贷款者获得借款者信息的途径之一,就是设立私人公司,由它们负责搜集和生产企业的有关信息,将好公司与坏公司区分开来,然后将这些信息卖给投资者。你在投资之前,也可以对拟投资的公司进行调查,获取相关的信息。然而,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公共产品,其效用并不会因为别人的使用而下降,对信息产品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而且对信息的使用是难以监督的,很难像有形私人物品那样通过市场交换后才能获得对某一种商品的效用,在信息的消费中广泛存在搭便车的现象。这样,由私人生产和加工信息就会导致这种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2.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成为生产公司信息的专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分辨信贷风险的高低。它们能够从存款者那里获得资金,再将资金贷放给好的公司。由于银行贷款的大部分是发放给好公司的,它们就能够从其贷款上获得比支付给存款者的利息为高的收益。银行获得盈利,也使得它们能够从事此类生产信息的活动。银行所以具有从信息生产中获利的能力,是因为银行在长期贷款活动中,可以积累起对公司信息生产和加工的专长。银行之所以有收集这方面信息的激励,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它们主要发放私人贷款,而不是购买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证券,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搭便车问题;而且银行发放贷款的规模一般较大,不像单个投资者的贷放活动规模较小。由于信息搜集、处理和加工成本不因贷款规模的大小而有大的变化,因此,银行去搜集处理企业的信息,然后向企业发放贷款,就有效地降低了投资的单位信息成本。这就是金融中介的规模经济优势,它有助于克服信息收集中的搭便车问题。

但是,金融中介机构只是部分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全部问题。事实上,作为中介机构的银行也常常遭受逆向选择和借款者道德风险的冲击。为了更好地获取借款者的信息,银行还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如抵押和净资产值要求等。

3.抵押和净资产

只有当借款者不能归还贷款,导致违约,使得贷款者蒙受损失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才会阻碍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但现在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极少不要求进行抵押或第三方担保的。我们申请住房信贷,银行一般都要求以我们所购买的住宅为抵押品;银行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一般也会要求企业以相应的设备、厂房等作抵押。原因在于,抵押品弱化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利后果,因为它使贷款者得以在借款者违约的情况下减少损失。尤其是抵押品的价值与贷款额之比越高,借款者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借款者发生贷款违约,贷款者可以变卖抵押品,并用出售所得的款项补偿未清偿的贷款余额。但抵押的有效性依赖于抵押品二级市场的发达程度,如果抵押品二级市场较为活跃,一旦借款者违约,银行可以顺利地在二级市场上变现抵押品,从而收回未偿还的贷款余额;如果抵押品二级市场落后,银行很难变现抵押品,或变现的成本相当高,这就会降低抵押品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效力。

净资产发挥着与抵押品相类似的作用。公司的净资产越高,对外源融资的依赖性就会越弱,但另一方面,它也就越容易得到外源融资的支持。如果公司的净资产值较大,那么,即便它从事了导致亏损的投资,从而在贷款偿付上发生违约,贷款者仍可以取得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并将其售出,用销售所得款项补偿未清偿的贷款余额。另外,公司的净资产越大,其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公司拥有偿还贷款的缓冲资产。当企业家个人投入到项目中的净财富占投资总额的比例越高,企业家对项目的选择就更为谨慎,对贷款者而言,发生逆向选择的概率降低了;而且,如果企业家投入到项目中的净财富越高,企业家改变资金投向,去从事一些高风险的不利于借款者利益的动机也会减弱。如果和你一起开餐馆的那位老兄在7万元的总投资中占了5万元,那么,他在该打理餐馆的时候出去打保龄或喝咖啡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向你们隐瞒真实盈利信息的动机也会减弱。因此,如果寻求贷款的公司拥有较大的净资产值,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后果不甚重要,贷款者就相对更愿意向其提供贷款。

4.外部监管与政府的作用

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实施外部强制监管机制。各国都制定了法律,要求公司使用标准的会计准则,以便人们更容易判断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政府部门还规定,对于公开上市的公司,必须定期地公布其经营状况的中期报表和年报,对各种重大经营事项要及时地在指定刊物上予以披露。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这样的报纸上看到一些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变动的公告,这是上市公司按照政府的监管要求在履行着信息披露的义务。但是,有的公司也可能提供虚假的信息,隐瞒真实的盈利状况,这种违反规定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上的惩罚的。

篇6:浅析信息不对称对会计的影响

浅析信息不对称对会计的影响

作者:李建国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2期

[摘 要]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日趋严重,信息的不对称对会计造成了诸多的不良影响,文章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虚账;假账

[中图分类号]F230

上一篇:金桥中学2012总务处工作总结下一篇:眷眷浮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