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审计信息论文

2022-04-17

【摘要】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理论分析,进而指出经济责任审计中信息不对称的具体类型,最后从体制机制、法规制度、方法手段、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缓解审计风险的策略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不对称审计信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对称审计信息论文 篇1:

国家治理导向的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研究

【摘 要】 建立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有利于解决金融审计信息生态失衡问题,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审计有效参与国家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内涵及要素,从金融审计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等方面,剖析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动因。运用免疫系统理论对国家治理导向的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机理进行分析;采用过程方法构建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以期引导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实现平衡,充分发挥金融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防范金融风险,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关键词】 金融审计; 信息生态系统; 国家治理

一、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金融领域存在风险隐患,要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高度警惕。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近年来,金融信息化迅猛发展,金融行业呈现出数据海量化、集中化、共享化的特点,使得电子化条件下经济犯罪和会计失真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也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着预防、揭示与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必须从加快金融审计信息化角度入手,提高审计效率,维护金融安全[1],从而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促进实现国家治理目标。“金审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审计机关的管理水平、计算机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的效能大大提高。然而,在金融审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仅仅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或组织模式等某方面或某些方面强调重要性,会产生金融审计信息资源管理能力较弱、金融审计信息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如何解决金融审计过程中的信息生态失衡问题,提高金融审计各方高效获取并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推动其更好地发挥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效参与国家治理已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建立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规范金融审计活动、防范金融风险,从而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二、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内涵

(一)信息生态系统理论

信息生态系统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是在生态系统的创新和演进基础上发展而来,旨在解决信息时代下信息活动不当而引起的信息生态失衡等问题。陈曙[2]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是人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李美娣[3]从基本要素、系统功能和结构成分三方面剖析了信息生态系统,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自身与生命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Nardi et al.[4]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强调信息与人之间的关系;王晰巍等[5]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是个体与其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整体系统。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发现,学者们对信息生态系统表述虽不尽相同,但普遍强调其构成要素包括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三要素,即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人之间进行信息活动,以及这些信息活动与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的有機整体。

(二)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内涵

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笔者认为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金融审计过程中,金融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社会公众之间以及与信息环境之间进行监督、互动的信息活动,从而形成具有较强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态系统。

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要素包括金融审计信息、金融审计信息人和金融审计信息环境,其中金融审计信息分为被审计信息、审计报告信息、审计结果公告信息、社会公众反馈信息等;金融审计信息人分为信息生产者、信息监督者和信息消费者,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金融审计机构、社会公众、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审计人员及外聘专家等;金融审计信息环境具体划分为内部信息环境和外部信息环境,金融审计内部信息环境主要包括信息文化、信息制度、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以及经济状况,金融审计外部信息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和法律、科技水平、社会经济环境等。研究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即通过金融信息生态系统主体的自我调节,及时解决金融审计过程中的信息生态失衡问题,使得金融审计信息被有效传递和利用、金融审计信息人之间能够全力配合、审计内外部环境有利于提高金融审计效率。

三、建立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动因分析

依据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主要从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等方面剖析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动因。

(一)金融审计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失衡是指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换受到阻碍,或者信息生态系统自身要素与它的子系统之间比例失衡,从而使得系统的内部结构或者功能出现衰退,包括信息超载、信息垄断、信息污染、信息安全等[6]。目前,由于金融审计信息制度不够健全,金融审计过程中常常存在金融审计信息滞后、信息安全、信息垃圾、信息不对称、信息供求不平衡、信息孤岛等多种信息资源难以有效配置的现象,这使得金融审计在参与国家治理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揭示功能。主要表现在:(1)审计署及其相关网站发布的一些金融审计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审计结果公告》关于金融审计信息的披露往往出现延迟;(2)联网审计尚未普及,金融审计获取的数据往往具有滞后性,预防功能难以有效实现;(3)有的审计机关在开展金融审计工作后泄密,严重损害被审计单位利益;(4)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意识不强,且缺乏金融审计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公众与金融审计机关互动、反馈成效不明显;(5)已公开的金融审计结果公告大部分是关于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和“一行三会”的情况,缺乏公众关心的证券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等领域的审计情况;(6)金融审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屏蔽问题,使得金融审计信息、资源和成果难以流动、整合与共享,因而不能充分发挥揭示功能。

(二)金融审计信息人管理不够完善

金融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外聘专家作为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人,有责任发挥金融审计免疫功能,科学判断信息生产者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合法、合规,从而确保我国金融领域的安全性。目前,金融信息人出现组织管理模式存在缺陷、IT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造成金融审计效率的降低,使金融审计免疫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1.金融审计机构组织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金融审计功能的难以发挥,暴露出现有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存在人力资源配置较差、职能型组织结构老化、金融审计计划管理和执行整改方面欠缺等诸多问题,造成金融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吕劲松等[6]提出构建“1个平台、2个渠道、3个中心、N个核查小组”的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构想,旨在解决信息化下金融审计组织模式的问题,但由于存在行政隶属约束、人力资源限制等现实制约因素,这种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推广难以实现。

2.金融审计机构信息技术人才储备不足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审计信息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合法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产生了IT审计的需求。金融审计作为国家金融领域的保障者,应该主动加大对被审计单位,尤其是国有金融机构的IT审计,这需要大量的IT审计师执行此项审计业务。审计署金审工程服务网站上发布的IT审计信息也表明目前我国IT审计师相当缺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IT审计的需要。

(三)金融审计信息环境适应性较弱

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其功能的发挥受到审计环境的影响[7]。面对瞬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金融审计机构和人员只有不断创新,快速调整适应环境,才能有效发挥金融审计的预防、揭示与抵御功能。

1.金融审计信息环境亟需优化

由于金融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具有审计与被审计、提供审计与需要审计等供需关系,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金融审计机关应提供主动、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实现审计全覆盖,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金融审计需求。然而,从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可以看出,目前金融审计尚存在对审计内容监管力度不够、审计对象有盲区、审计范围较窄等问题[8],处于“哪里需要审计去哪里”的被动局面,需要引导金融审计机关以供给侧改革为价值导向,实施主动、高质量的金融审计活动。

2.金融审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金审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网络系统工程,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构成。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金审工程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目前,“金审工程”的实施使得地市级以上审计机关的审计信息化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明显成果。然而,由于存在县级审计机关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上级审计机关对县级审计机关引导程度不同、地方领导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人才匮乏等问题,导致很多县级审计机关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金融审计信息传递不及时。

四、国家治理导向的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机理分析

根据刘家义[9]提出的免疫系统理论可知,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形式,也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免疫功能,预防、揭示和抵御金融风险,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目前,马东山[10]、高菲[11]等通过研究“免疫系统”的内涵认为,预防功能包括预警功能和修补功能;揭示功能包括揭露功能和展示功能;抵御功能包括自身抵御功能和配合抵御功能。基于此,提出金融审计免疫功能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预防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是预警功能,构建金融审计预警指标体系,搜集相关信息,实时监测经济社会运行和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醒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修补功能,金融审计提出审计建议指导被审计单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解决已发生的问题并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揭示功能也包括两方面:一是揭露功能,即通过审计发现问题;二是展示功能,即金融审计通过《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等形式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众和被审计单位展示出来。抵御功能包括自身抵御功能和配合抵御功能,一方面是金融审计利用自身具有的处理处罚权力,对违反《审计法》的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罚;另一方面是把查出的问题移交司法、纪检监察等部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罚。

由此可見,金融审计免疫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审计主体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及反馈能力。金融审计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利用、金融审计人之间的有效配合以及良好的审计环境,是发挥金融审计免疫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实现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设计目标。当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金融审计信息能够实现有效传递和利用、金融审计信息人之间全力配合,并且金融审计环境也处于最佳阶段。此时,金融审计信息人之间、金融审计信息人与信息环境之间呈现高度的相互适应性,从而体现出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互利共生性、自我调节性、开放性以及协同性等特征,促使金融审计更好地发挥免疫功能,提高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

五、构建国家治理导向的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

构建国家治理导向下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的系统应以解决金融审计信息生态失衡问题为根本出发点,既要满足金融审计信息人的需求,又能够制约金融审计信息人的信息活动,从而确保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实现国家治理目标。

(一)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构建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在目标性原则的指导下,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建立目标是对金融审计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及时解决金融审计过程中信息生态不平衡等问题,提高金融审计相关方高效获取并利用有用信息,以期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2.整体性原则

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功能单元,只有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以系统整体目标为准绳,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才能使得系统处于完整、平衡状态。从金融审计的全过程看,整体信息活动与个体信息活动是辩证统一的,信息人之间的信息活动是为了实现整体信息活动目标,整体信息活动方案必须靠个体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来实现,从而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3.动态性原则

与生态系统相类似,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是一种动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往往是指相对平衡或动态平衡。金融审计机关给被审计单位反馈审计意见信息,被审计单位据此进行调节;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公告》做出反馈,金融审计机关进行调整的过程都体现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性特征。

(二)运用过程方法构建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

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中应用广泛,最新发布的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提出过程方法包括按照组织的质量方针和战略方向,对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系统地进行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结果。按照过程方法的要求可知: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可以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使总体效益不断提高;组织为了增值对过程进行规划并让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可以了解所有过程和这些过程的相互关系,更加有效地分配和利用现有资源。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运用过程方法构建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如图2所示)。金融审计信息人在信息环境约束下进行信息活动,最终实现金融审计信息生态平衡,从而能够有效参与国家治理。

从图2可以看出,金融审计信息环境的约束是对于金融审计信息人的信息输入过程,信息人实现的目标是信息的输出过程;同时,是否达到总体目标会刺激金融审计信息环境发生改变,随后金融审计信息环境根据这种刺激对金融审计信息人的输出做出调整,因而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进入了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过程之中。由此可见,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以不断优化、实现动态平衡的循环系统。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1.金融审计信息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金融审计信息是由金融审计信息人的信息活动产生。被审计单位作为金融审计信息生产者,是金融审计信息产生的源泉;金融审计机关作为信息监督者具有强大的信息权力[12],可以收集、筛选、甄别、加工和利用信息,并给被审计单位反馈信息;社会公众作为信息的消费者具有知情权和监督权,能够知悉金融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结果信息,并可给金融审计机关反馈信息。

2.金融审计信息人之间的关系

金融审计信息人并不是接受所有获取的信息,而是有选择地吸收自身可利用的信息,所以金融审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金融审计信息人之间的信息活动产生了一种信息传递的多元复合关系,例如,审计方与被审计方形成监督关系,信息传递和反馈形成互动关系等,从而形成完整的金融审计信息生态链(如图3所示)。

对于金融审计信息人之间的关系,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从被审计单位看,在金融审计开始时,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需要将被审计方的全部信息传递给具有信息权的审计人员;金融审计结束后,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意见和建议做出是否整改的行为信息会再次传递给审计机关。第二,从审计机关看,在金融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和外聘专家筛选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如财务信息、销售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决策信息等),提取需要审查的金融信息并进行监督、核实;金融审计结束后将《审计结果通告》等信息反馈给被审计单位,并将《审计结果公告》等信息传递、披露给社会公众。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和金融审计工作公开制度,增强审计结果的公开性,能够提高信号传递的可靠性[13],继而拓宽金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路径。第三,从社会公众来看,在接受《审计结果公告》信息后,社会公众具有反馈意见的权利,可将反馈意见等信息传递给金融审计机关。

3.金融审计信息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

金融审计信息人产生的信息活动并不是杂乱无序,而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约束基础之上。金融审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相互影响、支撑,对金融审计信息人产生信息行为约束。金融审计内部环境是金融机构、被审计单位、社会公共各自选择的结果,各方信息主体会受制于自身选择的内部环境进行信息活动。如金审工程使得金融审计信息系统不断完备,金融审计机关在实施金融审计时会依靠建立的信息系统收集、筛选、审查、监督被审计单位信息。金融审计信息化程度决定了金融审计采用何种方式、手段进行审计。与内部环境不同,金融审计外部环境并非金融审计信息人所能决定,它是制约信息主体的主要因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要求金融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结果公告时,不得披露涉及国家安全和商业机密等内容。

六、结语

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的动态系统,通过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实现金融审计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利用。金融审计信息人之间的全力配合,以及金融审计内外部环境优化能够有效提高金融审计生态系统平衡,为金融审计解决信息生态问题、提高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获取金融审计的相关数据有限,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关注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標设计及其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春涛,柯宇立.论金融审计信息化与国家治理功能的优化[J].上海金融,2012(11):94-97.

[2] 陈曙.信息生态研究[J].图书与情报,1996(2):12-19.

[3] 李美娣.信息生态系统的剖析[J].情报杂志,1998(4):3-5.

[4] NARDI B O,et al. Information ecologies: 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 [M]. Cambridge, MIT Press,1999.

[5] 王晰巍,刘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要素及评价指标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6):22-25.

[6]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课题组,吕劲松.信息化条件下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研究[J].审计研究,2013(6):12-18.

[7] 郑石桥.审计环境影响政府审计:一个分析框架[J].会计之友,2015(24):130-133.

[8] 魏明,乔泷楠.金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研究[J]. 财会月刊,2016(4):62-65.

[9]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206.

[10] 马东山.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途径及其效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1] 高菲.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金融审计研究[J].商业会计,2012(19):54-56.

[12] 张立民,崔雯雯.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研究——基于国家审计信息属性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3):13-22.

[13] 魏明,邱钰茹.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信号传递机制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3):79-87.

作者:魏明 乔泷楠

不对称审计信息论文 篇2: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策略探析

【摘 要】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理论分析,进而指出经济责任审计中信息不对称的具体类型,最后从体制机制、法规制度、方法手段、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缓解审计风险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信息不对称;审计风险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概述

信息不对称理论又称为不完全信息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柠檬市场》一书中提出,是一种分析信息对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及解决方法的理论。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上表现为交易一方从信息源、信息时间、信息数量、信息质量方面比另一方拥有更多、更完善的信息,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能够验证,也需要花费很大物力、财力和精力,在时间、人力、精力等方面客观上也是不允许的。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已成为加强干部监督管理、预防和惩治腐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当前,学术界大多采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营企业事业单位,只要存在受托经营管理的公共财产,就必须要承担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就应该由政府审计机关对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以保证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合规、适当、有效履行。在这一委托代理关系中,涉及三个基本主体:审计部门(受托人)、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单位(代理人)、政府管理者(委托人),如果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去分析审计参与三方关系的构成,就会发现在每个具体环节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始终存在的。

首先经济责任审计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在审计未实施前,管理者和领导干部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领导干部具有信息优势,管理者因为不具备完全信息,无法对其委任的领导干部的经济管理和资源配置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因此,便急需具有专业水平的独立第三方,对其经济管理行为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便由此产生。其次,在经济责任审计出现后,管理者与领导干部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的风险,便被转化为两部分:一是领导干部和审计部门之间,二是审计部门与管理者之间。在审计过程中,领导干部具备完全信息,拥有信息优势,审计部门作为代表管理者行使监督和评价职能的一方,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使审计具备的信息绝对完全化,由此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做出不恰当的审计评价,得出不准确的审计结论,或者造成其他不良后果,引发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信息不对称的类型

一是审计信息源的不对称。被审计领导干部层级较高,处于信息管理者的中心地位,比审计人员更了解本业务系统财经收支信息、管理信息、效益信息,更了解审计信息所处的法律环境、会计环境、业务环境和内部控制制度环境等经济管理环境,对审计信息的掌控处于优势地位,审计人员要获得该信息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和时间。

二是审计信息知悉数量的不对称。审计对象由于处于审计信息的中心地位,对于各种层级相关的审计信息都了如指掌。审计所需的各种相关的、充分的审计信息都依赖于审计对象的及时、完整的提供,要做到查深查透、评价客观公正,建议切实可行,必须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三是审计信息质量的不对称。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决定审计的合规、合法、效益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审计的成败,影响着审计风险的大小。经济责任审计能否获得真实可靠的审计信息,不但取决于审计对象的诚信水准,而且也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能力和审计成本投入的大小。

三、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策略

由于审计双方信息不对称,领导干部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对审计人员进行欺骗,这就是“隐藏信息”和“隐藏行为”,将导致“逆向选择”问题,一是增加审计风险,二是影响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扭曲干部监督、评价和选拔机制。依据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原理,可以采取强化市场机制、落实承诺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完善监督体系等措施来有效约束信息优势方的行为。借鉴这一理论,笔者就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一是改革现行审计管理体制。对审计机关人财物和业务统一垂直管理,在一定范围内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分级同步审计和交叉审计等,都是增强审计独立性的有益探索。二是优化审计力量组成。打破条块管理,统一组织协调人力物力,有机整合审计资源。通过审计资源的统一调配,使审计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具体审计项目上形成力量和技术优势。

2.健全法规制度,増强信息提供的约束性

一是完善承诺制度。审计承诺制度是针对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制定的,要有效发挥审计承诺制度的作用,首先细化审计承诺内容,突出审计承诺的针对性,对承诺的内容和责任加以细化,明确提供虚假承诺的法律后果及后续审计验证的措施方案,防止走过场,同时对领导承诺和具体工作责任人承诺责任加以区分,防止推诿责任;另外,审计人员要将验证领导干部及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信息是否真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从制度上约束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行为,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二是完善奖惩制度。对违规问题划分不同类型,让抗拒者一旦查实问题后面临严重处罚,提高违法成本,让其自行判断是否如实提供信息。三是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协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其他职能部门提供有关信息以及抓好成果运用反馈的职责义务,减少信息截留或流失,拓宽信息来源渠道。

3.改进方法手段,增强信息选取的有效性

一是创新审计方法。优化审计组织方式,整合审计资源,推动微观审计向宏观审计拓展、事后审计向全程审计拓展、真实合法性审计向绩效审计拓展、传统手工审计向信息化审计拓展。要针对不同项目合理选取审计方式,多种审计方式并用,加强统筹,同一方向、同一单位的审计项目尽量同步、整合,既缓解了人少事多的矛盾,又能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绩效。二是改进审计手段。大力推进联网审计和跟踪审计,充分依托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快捷、准确地获得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业务信息,缩短审计获取信息的时间,降低信息搜集成本,提高信息使用效率。三是加大审计分析力度。积极探索和应用分析性测试等科学的审计分析方法,用分析结果来把握审计重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审计人员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增强审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4.搭建共享平台,增强信息收集的全面性

丰富信息来源渠道,增强信息收集的全面性,通过信息的相互印证、传递,可以有效解决单一来源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是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加强与被审计单位干部、纪检、财务等其他监督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并建立相对固定的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各部门掌握的信息,通过对比分析,更快速地获得审计部门无法或很难取得的隐藏信息,增强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将审计信息反馈给各部门,使用审计结果能得到其他部门的认可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审计中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二是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相结合。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监督机构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从而提高审计对大量信息的筛选和甄别能力,从而决定实质性审计的范围、程序、重点事项等关键环节。在揭示和防止舞弊方面,内部监督比外部审计更有优势,它更容易获取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极力向审计人员隐藏的信息,从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中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内部监督与审计人员直接沟通的渠道,提升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Akerlof,G.,1970,“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488-500.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李华.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审计关系中的应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⑸.

作者:陈余

不对称审计信息论文 篇3: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路径

【摘 要】 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事业发展迅速,审计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和加深,但是在信息公开的内容、质量、制度、监督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审计机关应当在构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制度体系,规范审计信息公开的形式和内容,统一审计信息公开的口径,完善政府审计准则体系,构建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提高审计信息公开的质量,加强对审计信息公开的监督等方面不断探讨和完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路径。

【关键词】 政府审计; 信息公开; 审计监督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就是把审计机关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诸如审计计划、审计结果、审计的整改情况等向社会公开。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在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整体工作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国家审计的本质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都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给予了高度期待和关注。通过多年来审计署和各级地方审计机关的共同努力,采用接受媒体采访、新闻发布会等多元化的形式,积极向社会发布审计信息;通过网络对话等形式,开展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活动,这样既可以提升政府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了解政府工作的有效信息。

一、政府审计信息公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正在深刻改变着审计公开的外部环境。公开政府信息可以促进政府分权于民,是克服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这一弊端的主要途径。政府审计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质量的监督与评价,并将审计结果等相关信息公布于众,提高了政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改进和提升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从社会层面看,社会公众对审计信息公开的申请也出现了迅猛增长。随着审计公开社会呼声的不断升高,审计机关尤其是地方审计机关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对于政府不规范行为信息的公开会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又加大了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政治敏感度和复杂度。因此,既要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信息的需求,又要有效防范相应的风险,成为目前审计机关的紧要任务。

二、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由于广大社会公众的密切关注和国家审计机关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事业发展迅速,审计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和加深。但是相对于政府审计的项目总数而言,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数量仍显不足,而且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存在制度缺陷

政府审计是在对政府的依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审计制度也必然受到政府的影响,而且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府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制度中缺乏对审计信息公开的强制性条款。审计法中仅仅提出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布审计结果,这就造成审计机关在公开审计信息时的不确定性和一定的自由选择权。第二,对应该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不宜公开的信息内容,都没有明确的可操作标准和尺度,这就加大了实务操作上的难度。第三,宏观上缺乏完善的配套制度,因而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无法追究相关责任,致使某些现象“屡审屡犯”,造成审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第四,审计保密制度相对滞后。我国现行的《保密法》已远远落后于实际发展的需要,同时,长期的传统保密文化惯性也严重制约了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顺利发展。

(二)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内容不统一,不完整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内容在制度上缺乏统一性,缺乏统一的公开的标准,因而公开的内容较随意,在审计信息公开的完整性方面,远远无法满足审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如有的审计公告要素不全,有的缺乏审计工作的起止时间;大部分审计公告只公布了审计结果,而忽略了审计工作的过程信息;只公布了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相关信息,忽略了有关预算编制情况的信息,未能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只公布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未能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也未能公布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结果的意见;只公布审计建议和处理意见,缺乏后续的跟踪反馈信息。

在已公开的审计公告中缺乏公众真正关心的内容。以往的审计公告大部分是关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以及各类工程项目、救灾资金及工作情况等,很少涉及医疗卫生服务、食品安全、房地产、义务教育等影响国计民生的社会公共领域,而这些正是社会公众最为关注也最需要公开的领域。

(三)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质量不高

政府审计公告作为传递政府审计信息的主要渠道,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审计信息的价值以及对信息使用者的有用程度。审计结果产生不及时和审计结果公布不及时,以及审计信息公开之前的审批不及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信息的及时了解,同时也影响了政府审计公告的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较规范的审计报告相比,我国以往的政府审计公告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存在很大差距。我们的政府审计公告只能就发现的问题做出报告,而且还要考虑多方利益进行层层筛选,进而做出既不明确又不规范的结论,更不用说从总体上对被审计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资源利用情况做出恰当的评价,系统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和长远规划。政府审计公告的书写质量、完整性、准确性均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从形式上讲,政府审计公告没有利用图表等多种表现形式,因而格式单一,且不规范。

(四)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中监督不到位

目前,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实施比较侧重事前的投入而忽视了后续的事后监督和管理,较多地关注了形式上的统计结果,轻视了实质过程的监督,尤其缺乏整个社会的监督。这与目前外在的监督体制没有成型、政府内部的监督机制欠缺密切相关。目前外部监督不力的关键在于监督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被监督者处于强势地位,而监督者的地位太弱势,因而监督制度趋于虚化,监督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自然弱化了监督的效果,甚至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主要靠政府部门自觉自愿。在政府部门的内部监督过程中,又普遍存在权责不明,多头管理的现象。另外,由于全社会整体“公民意识”的淡薄,社会公众获取政府审计信息的能力不足,难以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压力,更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作者:肖瑞利

上一篇:智能化网络管理论文下一篇:毕业生国际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