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2024-05-17

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共9篇)

篇1: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摘要: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1]。0—3岁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期,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早期教育即是针对0—3岁儿童的教育,而我国目前的早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一组早教调查访谈,搜集了一些早教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广大的早教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早期教育0—3岁儿童亲子园

0—3岁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儿童智力的50%包括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此阶段奠定下的基础。因此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把0—3岁的早期教育列入国家计划,如美国提出早期优先计划(EHS),是由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的婴儿及孕妇进行资助的一项社区计划;日本制定了以发展学前儿童心理为保教重点的乳婴教育计划方案。在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首次在内地开展了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建立了多所幼稚园,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但目前所有的师范类院校对学前教育的研究仅局限于3—6岁的幼儿,3岁之前的早教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虽然近几年来,大量数据表明,人们普遍开始关注早期教育,我国的早教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慢慢浮现出来,但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的努力。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家庭及早教机构中,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家庭中的早教

依据新精神分析主义者埃里克森的理论,0—1.5岁时儿童处在信任与怀疑的心理矛盾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建立安全感,此时,儿童教养者的行为决定了在此阶段心理发展的成功与否,并构成了日后儿童社会行为的原型。因此父母的早期教养对儿童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目前家庭早教的现状如下:

(一)早教不足,只养不教,忽略儿童的自我意识

大部分的家长认为0—3岁的婴幼儿不懂“世事”,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营养以及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常识就能使儿童身心正常发展。在他们看来,小孩子能有什么情绪,无非是生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哭闹几下而已。殊不知,这完全忽视了儿童自我意识的存在,对其身心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阻碍着婴幼儿情感智力的正常发展[2]。

因此对育前准父母的育儿知识普及是必须的也是迫切的,孩子的胎教、孕妇的孕期健康、婴儿出生后的教养都离不开科学而系统的知识[3]。在城市,一些年轻家长因为工作忙,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但是并不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往往耽误了儿童在“关键期”部分能力的发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大部分是由农民组成,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家长观念和师资方面。农村的家长普遍认为儿童不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只要认识几个字,会简单的加减运算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加上农村的教学质量差,教师流动性大,农村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二)早教过度,急功近利,脱离自然,违背儿童的成长规律

相反,时下一些父母开始关注早期教育,但难免会走一些误区。早教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教”而不是“塞”、“灌”。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常常过早、过多地给孩子施加压力,不仅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反而使孩子对学习充满了恐惧。逼迫子女当“神

童”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这是家长狭隘的智力开发。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普及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效仿北京尹家村的“串门式”早教,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农村以各居民组为单位,在社区领导和村委的共同参与下,对各个家庭的父母宣传科学早教知识,从而达到普及早教的目的。

二 早教机构

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还没有承担起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机构的责任。在功能上还不能满足广大家长关于家庭教育培训的指导、育儿营养保健的指导、儿童测评与咨询等的需要。而随着早期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早教机构相继建立,一些困难也摆在我们面前:课程模式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育理念的不适应,以及家长参与度不高。以至于许多专家认为:“许多早教变成了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的训练”。我国早教机构的现状如下:

(一)费用高、监管盲区

不少地区和部门领导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只有1.3%

[4]左右在用于学前教育。使得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学前教育发展困难。2003年从美国进入中

国的金宝贝幼儿早教中心,一节课45分钟收费在150-250之间,一个星期1~2节课,按24节课一周来算,需要提前一次性付5000~6000元学费,已赶上大学的学费。同时,早教机构不受物价局收费监管,参照行业标准自行定价,目前早教机构只需到工商部门注册,不需到教育部备案,导致其无人监管。

(二)课程模式设置不合理

现在中国早教机构运用的理论绝大部分并不是根据我国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而专门建构的,只是单纯从欧美地区引进的,例如常见的蒙台梭利模式。以皮亚杰理论为基础的High/Scope 模式和Camii-Devries模式等。虽然这些教育模式存在合理的理论基础,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直接借鉴引用并全盘照搬在我国并不能实现它们的效果,相反可能会因为文化的背景的不同而起到不好的效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我们一定要具体分析之后慎重引用。

(三)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在我国,幼儿早期教育发展得比较晚,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还不充分,导致从事这一行业的教师素质不是很高,从而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对早教中心的教师要严格进行招生筛选,在师资上具备良好的条件,同时给在职教师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及必要的保险和福利。

(四)教育理念不适应

幼儿早期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儿童的智力,同时也包含了儿童身体素质的增强与健康保育,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容忽视,要给儿童全面的发展与教育。“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在语义表达上存在片面性。因此,许多教师常常误认为课程不需要事先规划,课程发展只需要以“幼儿”为指标,没有目标也无妨。这种想法在幼儿早教中容易犯片面主义的错误,只是单纯地教授或生活关注并不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如果一直不注意到这些问题,幼儿的教育就会杂乱无序,甚至导致教育失败。

(四)家长参与度不高

很多家长只是一味地把儿童送到早教机构,把孩子完全交给早教机构,其他的一概不予理会。这种做法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

早教机构与家长的协同合作会给早教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谈谈“亲子教育”。“亲子教育”推行从0岁开始教育的理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尤其是注重3岁前的早期教育,其目标是实现儿童群体的理想发展。它将游戏活动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教育活动遵循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以此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实现幼儿学习、家长培训的指导思想,形成教师、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是“亲子教育”的最大特点,目的是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游戏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家长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早教机构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研究出一套真正适合自己,适合婴幼儿发展的运作模式。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制定包括3岁前婴幼儿在内的一体化的国家教育规划。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应该是我国政府继控制人口数量之后,着力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适当地增加公办亲子园的比例,以保证亲子园的质量;各早教机构也应该加大对课程研究的投入,在注重婴幼儿智力开发的同时,也要关注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让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正规化的专业培训工作,保障0-3岁早教指导人员的高素质;加强亲子园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动员与交流,充分发挥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亲子园内部的管理职能,做到职权明晰,责任到人,为亲子教育的有序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亲子园要以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发展为目标,合理规范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早期教育。

三 结语

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该受到政府、社会以及广大家长的全力支持。另外,单亲家庭、残障儿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早教问题也需要我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对于残障儿童的专门特殊教育机构十分缺少,没有足够的能力接收这些儿童。正常的幼教机构也只能接受正常幼儿入学;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政府应该开办一些适合他们的早教中心,对这些儿童的早教更需要我们全社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孟昭兰 婴儿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5页

[2] 刘丽 情感智力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2年 134页

[3] 陈鹤琴 怎样做父母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57页

[4] 朱家雄,张捷教育公平:一个不容回避的学前教育问题教育月刊第3期23页

篇2: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法律思考

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某一环节问题,而是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法制建设逐步推进的`今天,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进程的轨道,以法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应该说是当前环境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

作 者:张桂习作者单位:招远市委党校刊 名:管理学家英文刊名:GUANGLI XUEJIA年,卷(期):“”(11)分类号:X3关键词:环境问题 现状 法律思考

篇3: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1 我国当前零售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1 行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效益明显好转。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政策力度加大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零售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行业规模快速扩大。

1.2 零售业态加速发展,整合和重构、业态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零售业态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型零售业态不断兴起,零售业态种类逐渐丰富。

1.2.1 百货店重新盘整。

在消费结构升级和不断创新的推动下,百货店从2005年开始复苏。2008年,我国传统百货业加速向现代百货业发展,整个百货业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档百货、时尚百货、生活百货、主题百货、折扣百货、精致超市百货等模式不断细化,并在发展模式、营销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由于经营创新和消费环境的改善,百货业态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1.2.2 超级市场盈利增强。

在连锁零售企业中,超级市场的销售额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店铺数增长较快,单店销售规模持续提升。2008年,以超市和大型超市为主要业态的企业,店铺数量和销售规模保持同步增长,增幅均为19%。总体库存周转次数由2005年的平均11.7次,增加到12.2次,毛利率由12.6%提高到l2.9%。自有品牌商品销售规模达到43.5亿元,比2005年增长52%。

1.2.3 专业店发展迅速。

目前,专业店已成为零售业中的主力业态。专业店主要以服装、家电、药品和家居建材等行业为主,尤其是国美、苏宁等家电专业店以相对低的价格、专业化的服务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08年,百强零售企业中专业店销售额达到2037亿元,占百强销售额的比重超过23%。

1.3 规范零售业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政府监管力度逐步加大。

为推动零售业发展,我国加强了零售业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在市场客体方面,商务部颁布了《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试行)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在市场经营行为方面,颁布实施了《直销管理条例》、《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零售商和供货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等,同时出台了《超市购物环境 (SB/T10400一2006) 》等涉及许多商品、服务、行为等一系列的国家、行业、地方性标准及企业标准。这些法规的出台对重构市场交易秩序,维护公平交易起动了积极的作用。

2 商业零售企业内部的竞争力形成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商业零售企业内部的竞争力形成要素主要是指企业控制的资源、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等。其中,零售企业可以控制和利用的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资源,具体来说有:商誉资源、人力资源、商品资源、区位资源、店铺资源、物流配送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社会关系资源、基础设施资源、顾客资源、供应商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用来提升自身效率和效益,制定与实施战略的基础。资源能否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资源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零售企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拓展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获利能力等。这些能力的综合作用最终形成企业对外辐射力和对内凝聚力。零售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是指不受物质资源约束而本身却能物化为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学识”。它包括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水平、赢利模式、企业文化等。

形成商业零售企业内部竞争力的资源、能力与知识在概念的内涵上不是截然相互排斥的,外延上有交叉,相互之间也可能具有可转换性,其基本逻辑关系是:资源具有基础性和可实现性,决定了企业经营实力;能力具有开拓性和能动性,决定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知识具有创造性和决定性,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性。企业资源体现为存量,其中,有形资源大多数是可交易资源,能够通过市场买到;无形资源需要通过长时期的积累而形成。企业能力体现为流量,它是企业的一系列功能和行动,企业能力同样需要时间积累。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是一种互动关系,资源有助于能力发挥,能力能够聚集资源,而企业拥有的异质性资源形成独特能力,企业独特能力吸引和产生异质资源。因此,资源与能力的合理组合可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层次。知识是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细胞,主要体现在企业人力资源中,而且无法买卖,组织只有通过有效管理将这些隐形知识转化为企业组织资源才能为企业所用。

3 跨国零售企业对我国零售业的威胁

进入本世纪特别是今年经济风暴以来,我国零售业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前几年,国外零售企业借助我国实施开放的优惠政策和入世契机,掀起对国内零售业的投资热潮。外资进入带来了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营销模式,对国内零售业发展的推动力巨大。但是,在部分地方,零售业开放步伐之快,大大超过加入WTO时的义务承诺,导致对外的过度开放。跨国零售商对国内零售业的竞争力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外资零售商巨大的规模优势。进入国内的外资零售企业都是排名世界零售业前50位的大型零售集团,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等。这些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连锁化程度高,规模经营优势明显,我国零售企业与之对比,力量悬殊。跨国零售集团携规模化经营之势,采用持股、购并等方式兼并相对弱小的内资零售商,直接冲击其市场地位,缩小其生存空间。

业态选择和业态组合的优势。进入我国的外资零售商在业态选择上,特别是在业态组合的运用方面经验丰富,驾轻就熟。反观国内企业,大部分仍采用粗放的决策方式和经营模式,不能根据经营环境进行准确的业态定位,对各业态特点和业态组合的优势缺乏认知,仅停留在低层次的模仿上。

4 加快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4.1 加大对内资零售企业的政策引导。

为促进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壮大,要加快制定财政、税收政策以引导零售企业规模扩大和创新升级。地方有关部门应设立中小零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扶持零售企业连锁经营和跨地区发展,引导和推动零售企业的进行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零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2 加快重新整合国内流通企业。

为提高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应按照做大企业集团规模的要求,以优势业态和知名品牌为龙头,推进相同业态、相同行业之间的联合,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售企业集团。鼓励大型零售企业集团整合小型零售企业,提高中国零售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提升零售业整体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水平。

4.3 加大对零售业的信贷力度。

长期以来,中国信贷制度存在重生产轻流通、重批轻零、重大轻小、重国有轻民营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零售业的发展。要解决零售商与供应商矛盾,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加快推进流通金融制度的创新,加大对零售企业的信贷力度,扩大零售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内资零售企业做大做强。

4.4 加大对民营企业开放步伐。

为促进零售业的发展,必须加快消除和减少对民营资本的各种歧视和不公平对待,为民营企业彻底松绑,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的“开放型”体系。

4.5 加大对零售业的规范力度。

篇4: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

关键词:建筑业 安全现状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79-01

当前,我国已经将建筑施工安全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扼止,提高了建筑企业和人员的安全意识,扩大了安全监管的力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体系。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努力,都无法从根本上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能无限的去控制。基于此观点,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

1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大量的比重,在资源配置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支柱性产业,对于保持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做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规范和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从施工技术、骨干力量还是施工方法等内容都有较大的差距。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没有完成,从人数上看,同样的工程作业,我们要增加10~25倍的人员,人员数量大也就意味着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加。

仅2008—2011年,就发生特大工程作业事故4起,死亡人数达到95起,逐年呈现递减趋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效果。仅2012年,安全事故2330起,同比上升2.8%;致死人数达到2760人,同比上升2.1%。坍塌坠落事故达到了78起,占较大以上事故的比例为76.5%;344人死亡,占较大以上事故的比例为77.8%。说明重大事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单人事故呈现降低趋势,说明基本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下面我们就2013年发生的建筑安全事故进行分析:

从2013年前三个季度来看,我国的建筑业和市政工程作业发生的建筑生产安全事故多达412起,同比减少107起,下降比例为20.62%;死亡人数达到513人,同比减少95人,下降比例为15.63%。按照事故类型划分,其中高处坠落事故达到197起、坍塌事故占63起、物体打击事故占29起、重伤害事故占32起、机具伤害事故占29起、其他类型事故占35起;分别占总数的47.82%、15.29%、13.59%、7.77%、7.04%、8.49%,从上述比例可以看出,高空作业伤亡率较高,应当成为安全管理和防范的重点。按照发生事故的部位来划分,临边事故等占82起、脚手架事故占51起、模板事故占34起、基坑事故占32起、塔吊事故占32起、其他事故占181起,分别占总数的比例为19.9%、12.38%、8.25%、7.77%、7.77%、43.93%,从上述比例可以看,脚手架、塔吊、基坑等以往曾事故多发地点,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其他防范要求不够明确的部位成为事故的高发区域,说明我们在防范部位上仍然存在较大的漏洞。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建筑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治理,但区域性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部分地区呈现上升趋势,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广东、内蒙古、陕西、甘肃、湖北、广西、新疆建设兵团,其中广东和内蒙古分别增加12起和8起,上升比例较大;从人数上看,排列顺序为广东、内蒙古、吉林、湖北、陕西等,其中广东和内蒙古增加了19人和12人;从事故等级上看,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的比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 13个地区发生了21起较大及以上事故,其中辽宁、四川各发生3起,内蒙古、江苏、广东、吉林各发生2起,损失巨大。

2 建筑安全管理的问题思路设想

2.1 完善安全管理责任与监督机制

制度是实施有效的建筑安全管理的保障,必须要把对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做为前提和基础,针对各施工主体的不同区分责任区域,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必须要将责任区分到各个安全管理岗位,做到“安全责任大家挑、人人肩有指标”。如果出现了伤亡事故,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责任鉴定,区分责任归属,业主也要间接承担部分责任,绝不应当出现推诿、躲避等问题;要加大监督管理机制,施工企业、业主以及相关的监理部门要负责相应的监督责任,每天要对所有的作业岗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对于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漏洞,要及时进行整改和治理,最大限度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完善安全事故透明化制度体系

施工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全程做到公开透明,建良心工程,做放心企业。在安全事故防范上,要及时做好事故的记录与申报,对于发生的瞒报、漏报和虚报事故的企业与生产单位,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处罚,严重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要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够对企业与生产单位起到震慑作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安全头上悬着一把“剑”,从思想观念上杜绝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要建立明确的赔偿制度,对于《安全生产法》中提及的赔偿事项要做到具体明确,不应当用大而化之的概念去影响安全制度,防止出现私下解决、违规操作等违反制度规定的问题。以此建立具备权威性、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安全事故管理体系,形成了更加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

2.3 加强企业安全教育

在建筑企业当中,安全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是最大的隐患,工程作业刚开始的时候都会很注意,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皮踏”心理,对于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视而不见,甚至以身犯险。分析原因,主要是项目管理人员和当事人的疏忽或者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所以,企业必须要坚决杜绝疲劳作业,大力宣传安全常识,时刻做到警钟长鸣。国内最具备适用性的防范措施就是宣传教育,只有人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系数才能够保证。要大力宣扬“安全第一施工第二,生命重于一切,杜绝违章施工作业”等口号,定期组织观看安全事故教育警示片,组织安全隐患分析会和安全事故大讨论,真正形成人人、处处、事事讲安全的氛围,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华燕,王际芝.建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管理[J].土木工程学报,2013(9):40-56.

[2]姚小刚.关于建筑生产风险的系统研究[J].建筑安全,2011(5).

篇5: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近来,关于著作权使用费的纠纷层出不穷,人们直接的想法是应亟待提高整个社会的著作权意识。当然,这点固然非常重要,但我们必须承认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更为基础。其中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更应被重视起来,国外几百年的经验已经表面这样一个机构存在和运作对于联系著作权人和使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新修正的著作权法第八条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

一、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现状及分析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已经在实际的集体管理体制上对音乐作品和非音乐作品进行了分类管理,音乐作品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管理,非音乐作品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管理。笔者认为这样的现状也许会出现管理分散,但考虑到音乐作品的特殊性以及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若干年成熟的运作,所以这种模式可以维持。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成立于1992年12月17日,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目前中国大陆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协会实行会员制,凡具有中国国籍的音乐著作权人,包括作曲者、作词者、音乐改编者、音乐作者的继承人都可以加入协会。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音乐出版者和录音者也可以加入协会,但在这种情况下,它不是作为出版者和录音者,而是作为音乐著作权人参加协会(比如,通过音乐作者转让或通过开发音乐作品而享有音乐著作权)。前段时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们法院对卡拉OK歌厅中播放MTV作品支付著作权使用费做出支持判决。的确,歌厅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作品理应付费,这符合我国的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但问题是,他们如何付费?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付费?额度是多少?这些问题都得不到答案。可以说,制度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这种情况的存在。此外,此案中原告及歌厅的付费对象是某唱片公司,实际上此判决保护的是邻接权人的权利。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有邻接权人集体管理组织,虽然中国音像协会有建立此类组织的意向,毕竟他们在出版者领域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上仍存在很多困难。例如,(1)对作品使用人的收费额度难以确定。邻接权人录制出版作品的成本远高于作者,这势必导致其收费也会相应提高,面对现有的社会状况,具体操作情况令人担忧。(2)收取使用人的使用费后,如何与作品作者分配,分配比例如何?(3)网络环境对出版业的冲击,以及缺乏相应规范,使得邻接权的集体管理困难重重。

对于非音乐作品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我国一直不太完善。经国家编委批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版权局成立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其下设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和美术、摄影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分别对文字作品和美术摄影作品进行集体管理。但遗憾的是这两个机构至今尚未正式运作。还有另外两个组织与此相关,即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版权协会。但中国作家协会的权保中心主要的职责是调解会员间的纠纷,中国版权协会的工作大部分集中在作者的权利保护上,而并非针对出版者。也就是说,实际上现在针对非音乐作品尚无集体管理组织在进行具体工作。

由于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刚刚起步,要在短时间内完善体系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国际上运作较为成功的集体管理机构也花费了五六年的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才能确立著作权协会的地位。著作权管理协会中途夭折的事情也发生过。集体管理的起步难是国际著作权专家所公认的[1]。在我们国家集体管理组织的建立还有其特殊性,不仅存在其本身建立固有的困难,还存在着大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1)法律环境和法律意识尚待提高。著作权是项私权,其是从西方社会出现并发展起来的,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人们对这项权利也给予认同。而从我国传统来看,人们普遍缺乏著作权的意识,不承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可以成为商品。同时,使用者在缺乏权利观念的社会里也容易认为智力作品同一般产品一样,购买之后就可以任意支配,或认为一次付酬后,取得了完全的使用权。在这种状况下,从西方移至过来的著作权制度如何在我国的大环境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就需要更多时间,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亦是如此。(2)法律体系尚待完善。我国的著作权制度从无到有也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著作权方面的立法体系更需要完善。正如前文所言,针对集体管理组织的立法至今为止只有《著作权法》第八条原则性的规定,且缺乏可操作性。此外,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模式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在缺乏相应规范的情况下,集体管理机构很难快速建立起来。(3)集体管理机构起点的特殊性。从国外的情况来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建立要么是权利人自发组织,要么是国家按照法律新设建立。而我国则不同,它是由国家机构(一般来说是版权局)和原有的相关协会共同组建。这种从行政模式向市场模式转变、管理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设想及建议

面对国外集体管理机构的.经验,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成熟的制度引入到国内,取它山之石,以尽早形成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尝试:

(一)加强相关宣传,唤醒权利意识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和人们的版权意识有很大关系。著作权这种私权源于西方,引进到我国后,与原有文化不相适应。人们很不习惯用权利的观念来处世生活,因此加强宣传显得非常有必要。

第一,作品权利人利用集体组织行使权利意识淡薄。例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协会有会员2500余名,笔者疑惑的是,难道中国只有2500名作词作曲者?更别说其中还包括有机构。此外,协会管理的音乐作品逾1400万首,其中只有大约20万首为国内作品,国内的作品权利人对于加入集体管理组织来管理自己的权利尚未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作品权利人都是由自己与录音、出版单位或版权代理机构联系来实现自己权利,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权利人没有折扣地获取收入,但也必须看到其不利之处:(1)作者将部分精力花费在作品的传播、盗版打击、诉讼纠纷等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上,严重影响了其新的作品创作;(2)作者个体势单力孤,在与录音、出版者及代理机构交往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保障其权益;(3)由于作者授权渠道单一,众多使用者没有合理和畅通的方式使用其作品,也会影响到其作品的传播。

第二,作品使用者使用作品付费的意识淡薄,集体管理组织收费难,只有通过典型诉讼来促使作品使用人缴费。这导致了音乐的传播受到了影响,不利于权利人权利的实现,也容易引起权利的对抗。所有这些都需要加强宣传来唤醒人们的权利意识,缓解权利人和作品使用人的紧张关系。

(二)尽快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立法

现在相当多的学者都在呼吁国务院应尽快完善这方面的立法,因为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很

多管理活动无法开展。重要的是我国没有集体管理方面的历史经验,则更需要立法者给予前瞻式的指导,规范机构的建立,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比如,文字作品和美术作品的集体管理机构至今仍未批复下来,这使得这部分作品的集体管理处于空白,很不利于权利人的权利的行使和保护。当一方面我们在呼吁作者加入到集体组织中去,另一方面规范集体管理机构的立法却又迟迟不见踪影的时候,具体工作开展的困难可想而知。

那么,立法中应做哪些规范呢?笔者认为:(1)针对现实的情况,立法应规定集体管理组织为官方机构。其实国际上对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承认不在于官办或民办,而在于机构是否为作者服务。而立法中规定为官方机构只是考虑我国的集体管理机构刚刚起步,需要政府的扶持,运作起来会更加有效。(2)将音乐作品和非音乐作品分为两个机构进行垄断管理。音乐作品仍然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管理,因其十年来的管理卓有成效,非常有效地保护了音乐著作权人的利益,其管理也自成体系。对于非音乐作品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负责,针对不同类型作品可以在中心以下设各部门进行管理。这样可以照顾到单独协会与分立协会管理不同类型作品的优缺点,而且今后出现新的作品类型或者使用方式都可以方便扩充而不会影响机构的稳定性。除上述机构之外不应该再有其他组织进行集体管理,否则在机构起步阶段会引起混乱。当然,当时机成熟了,结合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考虑允许多家机构并存。(3)加入集体管理组织收取报酬阶段的规范。集体管理组织的大量工作也是最困难的工作就集中在此。一些集体管理比较成熟的国家,比如阿根廷,就有针对这个阶段而特别制定的立法(阿根廷1969年5146号及1973年461号法令规定,阿根廷作者作曲者协会和阿根廷作者总会分别获准进款、出纳、柜台及其他可包含进来的票据、数据进行监督,以确定使用费数额[2])(4)在关注作者权利的同时必须也要规范对于邻接权人的集体管理。笔者建议将作者与邻接权人的集体管理纳入到一个机构中,从而方便收费,同时可以避免作品使用者向不同机构多次缴费,引起不必要的误解。(5)将法定许可职能划入集体管理机构。现在的法定许可是由版权局负责,但在许可和报酬分配方面都存在问题。比如许可作品和分配报酬时找不到权利人等。而将这部分职权划入集体管理机构后,这部分问题可以得到解决。现在音乐著作权协会就有部分这样的职权,因为它们采用会员制,许可和报酬分配可以有的放矢。笔者认为,非音乐作品也可以采用类似做法。(6)从立法上完善集体管理组织的会员服务职能,规定集体管理组织可以按收酬的一定比例建立文化基金用于促进文化发展以及权利人作品的宣传。此外,也可以吸取其它国家的经验,增加集体管理组织的社会保障职能,使作者获得稳定的收入。(7)立法中应该规范对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督。比如机构运作费用额度(预算)的确定、分配的监督及年终审计。对于运作费用额度(预算)的确定笔者认为可以由集体机构内部的会员大会或委员会来确定。至于年终审计,有些学者认为由版权管理机构负责[3],但笔者认为,版权管理机构和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关系密切,由其审计有失公允。因此对于年终的帐务审计应该由国家审计部门或者由会员大会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为宜。

篇6: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一、精确农业的定义

精确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简记PA)是大约十年前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土壤学者倡导下开始探索的环境保全型农业的通称。作为基于信息高科技的集约化农业,精确农业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通讯及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实现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地、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状况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通过诊断和决策,制定实施计划,并在GPS与GIS集成系统支持下进行田间作业的精细管理。根据ASAE的定义,PA就是针对田间不同的局部地块(或称小区)的土壤、地理等条件,通过适当的方法在适当的位置投入适量的物质(如种子、农药、化肥等)而实施的一种田间管理方式,其目的就是同时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全的持续发展。实际上,关于精确农业,人们并没有给出统一的规范化定义,但相关的技术名词已有不少,如空间变动作物生产(Spatial—Variable Crop Production)、基于GPS的作物管理(GPS—Based Crop Management)、处方笺管理(Prescription Management)、基于小区的农业(Site—Specific Agriculture)和精确农作(Precision Farming)等等。虽然术语不同,但所指技术思想大体是一样的,直到1996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召开的第三届PA国际会议上,精确农业(PA)才被统一起来。至于PA和PF两个技术名词,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PA的意义更广,指的是更大范围内农业的信息化集成管理,涉及到耕种、养殖和加工等领域的产业系统;而PF一般是指田间作物生产的精细管理,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上讲,PA与PF可认为是一致的,美国人称PA,而欧洲人喜欢称PF。

二、PA的产生背景

PA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包括农业在内的全球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即来自环境保全的压力。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由于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而引起的硝酸氮(NO3—N)对地下水污染的严重性,为此,欧美各国都相继出台了有关农药、化肥施用量的限制法规,一时间,无农药栽培、有机栽培成为时尚,但是这种栽培依靠过去的技术体系,并不能增收,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农业.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将大田分成若干小区以精耕细作,同时实现减少环境污染、维持土壤水肥力、提高生产力的新型农作业技术体系即被提出了,这就是PA。

三、PA的技术要素

不同于以往均一性的田间管理,PA的本质是对田间作物生产的非均匀的变动管理(Variable Management),针对大田内不同小区采用变率(Variable Rate)技术实施物质的变量投入,从而从整体上降低物质消耗,发挥资源的最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这种变量管理的技术思想主要基于农田内小区作物生长环境和产量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1)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土壤质量等)和产量的空间差异性(Spatial Variability);2)田间小区年间产量的时间差异性(Temporal Variability);3)预测和实际产量的差异(Predictive Variability)。因此,差异性的测量和描述是实施PA技术的基础,主要包括田间小区土壤水肥力、作物生长、产量、杂草、病虫害等特性的差异性测量以及空间分布图的作成,为此需要的技术有全球定位系统(GPS),用于确定田间的确切位置;遥感(RS),用于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情况的信息;土壤采样装置(Soil sampling devices),用于获取土壤有关数据;产量监控器(Yield Monitors),用于收获产量的动态计测等等。在差异性描述的基础上,PA要对田内各小区实施物质投入的变率控制(Variable—rate control),需要的技术除了GPS外,还有自动化农业机械,如自动施肥机、洒药机、除草机等,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组织和分析空间数据,为决策管理提供信息。最后,PA的技术还需要能够管理差异性与变动性的决策支持系统(DSS),包括模型库(如作物生长模拟、投入产出分析等模型)、数据库、方法库以及知识库,为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持续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四、PA的发展

PA作为一种基于知识的农作业技术体系,是知识经济在农业中的最好体现,也是农业创新体系的主要

组成部分,对于实现“高产、高效、优质、持续”的农业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欧美各国及日本都在跟踪这一先进技术的发展与研究。作为PA的发源地、美国国家研究院1997年已建议将PF的研究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欧洲各国也相继开始了PA的研究与实践。日本政府还专门启动了“21世纪农业机械紧急开发课题”的研究,也将PA的相关技术研究列入计划”。从理论上看,有关PA的研究论文与专题报告数量在日益增多,而且规模较大的相关学术会议每年都举行多次。在原国际土壤学会会长明尼苏达大学教授H.H.Cheng的倡导下,1990年召开了首届PA国际会议,会议代表150名;第二届PA国际会议于1993年召开,代表约三百名;而1996年第三届的会议代表多达600名。代表人数成倍增长,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各国对PA研究的关注。1998年6月在MinneaPolice召开了第四届PA国际会议。从技术方面来讲,用于PA的相关装置及自动化农业机械开发速度之快、上市周期之短令人惊叹,在相关学术会议举行的同时都有许多公司展出新的PA产品。齐藤亘列举了1998年6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农林地理空间信息学术会议上展示的PA装置,如非接触性土壤传感器、联合收割机的割幅传感器等等。从实践来看,PA从中试至普及也在迅速扩大。1994年美国PA的作业面积达到100万英亩,而1998年则猛增到2000—2500万英亩,已有5%的农家实际引入了PA技术。预计2005年5000万公顷的玉米带可实现PA普及50%,而甜菜的普及覆盖率近期就可能达到50%。

五、对我国PA的几点思考

与欧美一些国家以及日本相比,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从农业机械化水平、土地利用率、集约化程度及综合生产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况旦中国的农业也同样面临着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多投多收、农药和化肥施用量过高的生产方式对环境的负荷越来越高。因此,发展同时追求生产力提高和环境负荷减少的持续农业在中国也势在必行,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精确农业作为一种新的持续农业技术体系也必将推动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为此,一些有识之士正在大力提倡和努力开展有关中国PA的研究,以期推进PA的研究进程,中国农业大学还专门成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教授为带头人的“精细农作研究中心”,我们期望中国的农业借着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会有长足的发展。针对日本PA的研究动态,我们拟对我国PA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关于PA在我国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农业机械水平还不高,所以离完全实现与普及PA还有很大距离。但因为PA的本质是非均一的变动管理,所以象日本一样,我国的农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实现PA生产方式。比如考虑到当前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装备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可按下列四个阶段推进。1)PA的基础是有关信息的积累,所以一开始最好购置产量监控器,可以是低档的,结合人工作成的产量图来描述空间差异性。2)当农户熟悉了产量监控技术之后,可引进DGPS、土壤采样装置等等。3)农户可以安装微机、土壤测试装置,以实现机械自动化。4)引进VRA技术及相关的PA技术,逐步完全实现PA生产方式。实现PA的上述四个阶段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范例,真正的可行性还需要科学地分析与论证,这里还牵扯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从政府官员到农户对PA的认识问题,因为PA的实现是产、学、官、民统一认识、协作攻关的任务,因此如何提高人们对PA的认识是一个关键。

2.关于我国PA的研究展开

由于PA是基于知识的系统,是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所以有关PA的研究是很艰苦的,成果的取得和实现应用是需要时间的。

(1)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PA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跟踪国际PA发展的前沿与趋势,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要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可组团去发达国家对PA考察,缩短我国PA与欧美国家的距离。

(2)在基础研究方面要成立更多的专门研究机构,力争得到政府社会的资助,尽快探讨我国PA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战略,相关学术团体也要将PA的学术交流纳为重要的内容,同时也要加快PA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队伍建设。

(3)在技术研究方面要在国家政府及企业的资助下,通过招标、立项,用最短的时间开发出有效的高性能的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在“硬件”开发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软件”的研制与构建。

(4)在普及推广研究方面要尽快建立稳定的示范区和有关试验基地。考虑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与非平衡性,现阶段全面实现PA生产方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PA的实现在技术方面需要较大的投资,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PA的巨大效益。为此PA的实现要从长计议,要先在有条件的地区搞示范和试验研究,比如试验区可选择东北产粮区和西北产棉区。当然,由于示范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经营风险与价格风险,所以从经济产益的角度,政府也应给予适当的政策保险与补偿等。

篇7: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摘 要:随着流动人口规模逐年扩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中国城镇化、现

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流动人口子女 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落实对策分析等的探讨和研究至关重要,同时希

望引起全社会该问题的关注,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876(2010)03-0266-04 0引言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随着流动人口应运而生的话题,也是目前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的一个社会和教育问题。目前我够流动人口规模在大幅度的增加。流动人口子女,一部分能够按时入学,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另一部分曾经接过教育,但目前中断了教育,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还有一部分从来没有步入过学校的大门。他们向往学校的生活,想要读书,却被拒绝在教育系统之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存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受到关注,此后,有关这一沉重问题的讨论不断见诸报端。流动人口子女又叫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主要指6至14岁或7至15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可称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这一群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随父母流动进入城镇生与父母同住的流动人口子女,称为“流动儿童”。另一部分是没有随父母流动外出而被托留在农村的流动人口子女,称为“留守孩子”,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机会,要学习成绩,心理状况以及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和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

篇8: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经费,财务管理

一、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概念及现状

教育经费指国家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与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费用, 是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质量的重要物质保证。[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教育优先发展”被党中央、国务院提高到战略地位, 高等教育经费在绝对数量方面增长迅猛。近年以来, 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增加, 但人均教育经费却连续多年下降, 教育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大阻碍。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问题十分严重,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2005年达到1129亿元, 占当年GDP0.62%, 不仅远低于美国的1.05%, 也显著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0.74%, 已很难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问题的根本是国家所拨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太小, 而其他筹资渠道匮乏, 导致的现阶段的教育经费短缺的不良现状。

二、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分析

(一) 高校教育经费拨款资源配置不合理

高等教育经费拨款采用的是“基数加发展”的拨款方式, 由财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根据高校办学规模、人数及各种经费开支核定拨款基数。掌握着大学教育资源配置的不是资源“消费者”———即受益者, 而是具有拨款权力的政府官员, 教育资源配置不是根据大学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效益, 不是根据教育者的实际绩效。教育经费拨款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权力关系、人情关系, 政府是主导部门, 高校只能被动接受政府安排, 决策方法简单, 资源配置不合理, 导致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与高校教育科研业绩脱钩, 与高校人才培养脱钩, 出现教育资源配置错位、低效的状况。

(二) 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基本来源于政府拨款, 近年来政府拨款占高校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长, 形式单一固定, 缺乏办学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则是民间资本对高等教育投资较少, 民间资本还没有真正进入教育领域。首先是没有较好的机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其次是我国高等教育审批制门槛较高, 也使得民间资本进入风险较大, 发展缓慢, 因而民间资本尽管富集但却难以进入高等教育当中, 造成整个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

(三) 高校教育经费预算编制缺乏依据

高校经费预算编制实行自下而上———各预算执行单位根据部门实际情况初步上报预算数字, 再自上而下———学校下达批准预算数, 这样的两级经费预算编制方法。一般由部门领导参考以前年度预算编制情况, 根据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和财力情况以及年度经费收支增减因素进行预算申报。由于缺乏对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经费使用效益的跟踪评价, 预算编制缺乏可靠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标准, 有些部门领导对预算编制具体有哪些项目都不太清楚, 或者是想方设法多报、虚报预算指标, 预算编制盲目现象比较严重, 以至经费预算和实际使用过程相脱节。在预算监督体系上, 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执行随意性较大, 资金流向与实际预算方向相脱节, 事前缺乏监督, 事后缺乏控制, 导致预算效果不佳, 预算工作显得轻率, 造成高校资金使用混乱, 预算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更是无从谈起。

(四) 高校教育经费缺乏规范化财务管理

目前高校各类经费项目繁多。按照资金性质分, 高校资金可分为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财政性资金分为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拨款, 又可分为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及专项资金拨款;非财政性资金可分为办班收入、科研收入、经营收入、个人和社会捐款收入以及一些租金收入等。其中科研经费包括国家和省部级科研经费、企事业单位科研经费以及校内科研经费。这些经费根据其来源和性质不同, 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目标, 而各类经费的使用管理缺乏统一有效、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主要根据项目负责人项目申报时的预算目标执行, 项目开支标准、经费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太大, 尤其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的横向合作科研经费中, 类似汽油费、招待费、通信费等支出偏高, 财务管理疏漏造成的浪费现象很严重。

(五)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资金使用效率低

由于教育、科研事业成效显现周期长, 在领导的工作聘期内显示不出业绩成果, 很多高校未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用在实实在在的教育科研上。相反地对学科建设、人力资源、师资队伍资金投入比例低, 造成人才匮乏, 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不到位。我国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 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足, 这有限的教育资源还存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教育经费浪费现象严重, 资金使用效率低的状况。

(六) 高校教育经费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备

我国高校对财务信息的披露不完备。由于高校财务报表中缺乏现金流量表, 对高校的现金净增加额, 现金流向、现金流入流出比率以及高校现金偿债能力等缺乏分析。一些重要财务数据的分析、比较、评价、预测等无详细说明, 对重大的财务事项及财务信息变动状况缺乏披露, 对学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专项资金审计报告不对外公布。

三、改善高校教育经费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 改变原有的教育经费拨款方式, 由受教育者决定教育经费投向

目前的经费拨款方式以往年的支出结果为依据, 缺乏科学的成本分析, 支出越多, 得到的经费越多, 助长了高校辅张浪费的不良习气。改变教育经费拨款方式, 最好由公民、社会和受教育者直接评估高校的教育价值, 公民根据教育价值来支付教育费用。例如政府可以用教育券的方式向受教育人群发放教育经费, 也可以把教育券平均发放给每个家庭或每个孩子, 由公民自由选择符合自己标准的受教育学校, 以此决定教育经费的投向, 使受教育方与教育经费的投资方统一, 逐步减少政府分配教育经费的行为, 促进教育经费投向日趋合理。

(二) 放开高校教育投资, 增强高校办学活力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是政府投资的公立大学, 投资形式单一, 缺乏教育竞争和办学活力。在国外具有竞争力的、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的往往是私立大学, 原因在于私立大学的办学自由度大、自主性强、相对活跃, 在市场机制中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如果也能放开高校的教育投资, 允许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开办私立大学, 给他们同等的办学权力和自由, 可以大大增强公、私立大学间的教育竞争力, 增强办学活力, 同时减少教育经费的浪费现象。

(三) 拓展高校经费来源渠道

开拓高校经费来源渠道, 除政府拨款和学杂费这类固定收入外, 可以依靠其他一些方式增加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如加强国际合作办学, 增加学费收入;加强高校科研技术开发, 申请国家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增加科研收入;加强高校存量资金管理, 利用闲置资金增加利息收入;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 增加科技服务收入;利用高校师资力量, 联合社会办学, 增加培训收入。在社会捐赠方面, 政府在政策法规上鼓励捐资助学, 社会上形成乐于捐赠的良好氛围, 这样高校就能合理利用捐赠资金, 使社会捐赠成为高校重要经费来源渠道。近年来广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方式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 即建造—运营—移交的项目融资, 被一些高校用于新校区建设, BOT项目融资方式完全可适用于解决高校发展过程中后勤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3]

(四) 规范高校经费使用, 提高资金利用率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缺钱和乱花钱并存的尴尬境地, 用科学、严密的财务管理体系, 把高校的钱管好用好, 对于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就说明了这一点。高校在编制预算时, 应对全部资金进行统筹安排,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4]校级领导和管理阶层不要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之中, 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等战略性的问题, 只有方向正确了, 才能减少因走弯路造成的资金浪费。在资金投入上, 以教学科研为主, 加大对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等内涵质量建设的投入。制定科学规范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保证经费预算的准确性、可行性, 保证经费负责人有法可依, 出现问题由经费负责人全权负责。加强经费使用过程中的财务监督, 让高校审计人员与财务人员共同监督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

(五) 公开高校财务信息, 加强公众监督作用

高校的教育经费来自政府和受教育者, 对于经费使用情况和学校发展情况应该公开透明, 要制作并公布高校年度财务报告, 重点反映高校经费使用情况、资金运作能力、学校发展变化情况、今后发展目标, 便于让教育投资者———政府和老百姓监督高校资金使用情况, 减少浪费, 提高资金利用率。

现阶段, 我国存在着日益剧增的高等教育经费缺口, 而且这种缺口会严重妨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改变教育经费短缺的困境, 除了要各方积极融资外, 还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加强监督经费支出的前提下, 合理使用教育经费, 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娟, 任顺元.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5) .

[2]刘莉卓.高校财务经费筹措与使用效率浅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 .

[3]刘善球, 吴庆才, 刘舜玲.基于财务风险的我国高校经费筹措机制探讨[J].中外企业家, 2010 (4下) .

篇9: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关键词]职业指导 职业技术学校 统计 生涯教育

[作者简介]陈蔚(1982- ),女,浙江杭州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硕士,主要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浙江 杭州 310018)阮飞(1980- ),男,浙江临安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学生工作管理与研究。(浙江 杭州 310014)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3-0078-03

随着人才供求机制的日益市场化,职业指导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不可缺少的调节和引导手段。现代社会不能不向公民提供职业指导,现代教育也不能离开职业指导,职业指导逐步成为新时期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的是职业定向教育,但不少学生在入校时,由于缺少相关的职业背景知识,对其所学专业的选择缺少必要的认识,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已有的知识储备与专业学习要求、职业准备、就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距离。加强对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随着职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对这个问题的不断探索,人们对职业指导的认识和关注日益加深。笔者对近几年国内以职业指导为主题的学术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期刊网上2001年以来的相关论文作了统计研究。

一、2001~2006年相关论文研究概况

1.职业指导研究逐年递增。以“职业指导”为关键词在学术期刊网中查询,除去会议、文件、专访、新闻以及一稿多投等文章,2001~2006年,共有相关论文460篇,并且关于职业指导的研究一直呈递增趋势。其中,2003~2004年间增幅最大,2005年已突破百篇,2006年发表的职业指导论文篇数是2001年的3倍以上。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指导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

2.职业指导研究以教育学视角为主。职业指导是一门正在探索的新学科,它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关系。在460篇职业指导论文中,有444篇是基于教育学理论的,8篇是基于社会学理论的,以心理学、信息传播学、经济学为研究视角的分别只有4篇、3篇和1篇,当前职业指导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学领域。

3.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指导研究备受关注。按照职业指导主体划分,笔者把这460篇文章划分为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普通高校职业指导、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社会职业指导、国外职业指导及其他(见图1)。其中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所占比重最大,达到48.9%,并且在2001~2002年间大幅度上升,2004年达到高峰,占当年相关研究论文总篇数的65.6%。而从2005年起普通高校职业指导研究也开始逐渐升温。

4.中、高职职业指导研究的不平衡。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05年间虽然高职职业指导的研究论文数逐年有所递增,但是与中职职业指导论文数相比,相差甚远,由此可见,中、高职的职业指导研究是极不平衡的。值得欣慰的是,2001年,中、高职职业指导研究论文数占全年的百分比相差近10倍,2005年,两者相差还不到2倍。而至2006年,高职职业指导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且从量上来看,论文成果已经超出了中职职业指导。

5.职业指导研究方法逐步趋于实证类研究。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总体来讲,在225篇论文中,非实证讨论的占108篇,几乎占了一半。具体分析,六年来职业指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趋势线变化最大的,是非数据的经验研究和非实证的讨论研究。前者自2001年以来篇数逐年上升,到2004年,非数据的经验研究共有30篇,占全年的50.8%,这其中有大量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的经验介绍;而非实证讨论则呈下降趋势,这表明随着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的广泛开展,其研究方法也已经越来越趋向于结合实际背景的研究;而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的研究在2004年后则有明显上升。这些实证研究采取的是实地调查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通过设计问卷,抽取样本,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或者引用他人的数据,即使是非数据的经验研究也都是结合本校实际的经验介绍。但是在分析论文的过程中,笔者强烈感觉到,实证研究中的理论归纳程度较浅,甚至没有;而非实证研究中应有的、想当然的东西太多。此外,在关于职业指导论文的已有研究中,比较研究的篇数有6篇,其中4篇是关于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的文章,2篇是关于社会职业指导的文章。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指导介绍,但也可见学者们已经开始尝试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进行研究,以追求更加科学的结论。

6.职业指导研究内容相对集中,深度有所发展。如80页图2所示,职业指导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功能意义、概念、原则、目标、课程建设、内容、途径方法、组织管理、师资建设这九个方面,其中以方法途径、内容和课程建设这三方面研究探讨的频数最高。虽然自2001年以来,通过横向比较,这三个方面都列居榜首,但是纵向来看其深度有所加强。如职业指导的途径从单纯的职业指导课逐步渗透到其他课程、课外活动,从学生在课堂内接受指导逐步走出校门,带学生到人才大市场或劳动力市场亲身体会;其方法也从单纯的课堂说教转向讨论、调查、模拟求职等多种方法结合,使之更加多元化,职业指导的内容也从以往帮助学生掌握应聘求职的技巧方法逐步向择业、创业、就业指导相结合。此外,职业指导的课程建设也是职业指导研究的一个热点,教学模式、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整体来讲还仅仅是方法、模式上的探讨,整个课程的体系并未有很大突破。但要特别指出的是,近两年,“职业生涯规划”一词则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职业指导论文中,生涯规划已开始被广大教育者所关注,其理念也已慢慢渗入到我国职业指导的教育中。

综上,自2001年来,职业指导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研究的学科视角看,非教育的相关学科视角有待拓展和结合;从研究对象看,高职职业指导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从研究方法看,理论性与实证性的研究还需更好结合;从研究内容看,基于宏观体系性和内涵发展性的研究有待加强。

二、值得思考的若干问题

1.如何突破高职职业指导的窘境。首先,从理论研究来说,中职职业指导在研究上要比高职早,也相对比较完善。从实践操作上来说,目前高职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还是为就业服务的,各校提供职业指导服务的部门名称“就业指导中心”“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等就可以体现。从层次上来看,高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省的省情和目前高校扩招及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提出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着重抓好就业工作,提高就业率,无疑是合理的。但是从培养目标看,高职又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它是独立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若仅仅局限在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一味地追求就业率,从而忽视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以及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也是不可取的。在不少针对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中,几乎出现的都是“职业指导”一词,如1996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第一章总则第四条明确规定,要对在职业学校的受教育者进行职业指导;2002年8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提出“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在《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专门提到要“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尤其是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多次出台了专门的指导工作意见,如1999年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2001年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提出要将职业指导纳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内容之中;2002年10月的《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等。但目前对于高职院校甚至高校都没有相关的专门文件出台。因此,从政策上看,高职院校是否要开展职业指导存在很大的弹性。其二,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短、历史不长,目前学校的主要精力还是重在“抓两头”,即招生和就业,而就业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毕业生;再加上办学困难重重,院校投资少,难以在资金上保障建立系统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其三,一些教师对职业指导存在错误认识,把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看做职业指导的唯一目的,导致短视心理、短期行为严重,重服务、轻教育的情况屡屡出现。由此可见,虽然目前高职开展职业指导研究已经开始受到关注,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陷入了一个尴尬局面,做职业指导精力有限,而仅仅做就业指导分量又不够。因此,如何改变这个窘境,成为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2.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指导理论体系。目前,我国职业指导理论基本上是借鉴国外现有理论。应该说,他们的一些职业观念和职业指导观念,对我们今天刚刚兴起的职业指导活动还有一定的启示,如应用发展的职业观取代静止的职业观、以关注人的生涯发展取代择业阶段、以“授渔”取代“授鱼”等。但是我们知道,没有一个理论或做法能适合所有国家的文化和教育体制,英国、日本的职业指导理论虽然源于美国,但也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正。因此,我国在借鉴国外理论过程中,研究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指导理论并把它运用于实践,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业指导活动的科学性。但是仅靠一些专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参与。而目前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负责职业指导工作的一线教师主要以行政人员和政工干部居多,专业职业指导教师较少,专业化程度较低,而且常常因为忙于事务性工作,就很少有时间再钻研这方面的理论和做相关课题,因此造成了理论研究薄弱、对实践的指导和应用不足的现象。由此可见,职业指导要有所发展,提升职业指导师资水平将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指导理论体系。

3.从职业指导到生涯教育:未来之路如何走。在职业指导开展得比较好的诸如美国、德国、日本、英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在其职业指导的发展历程中,几乎都经历了从职业指导向生涯教育发展的过程。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受到了职业指导理论的不断推动,职业指导的整个体系也相对比较完善。他们通常有明确的职业指导目标;能保障贯穿学校教育的整个阶段,乃至人的一生;能在结合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强调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进行职业指导,尊重个性及其差异,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测定每个学生的智力、兴趣、能力倾向与个性特征;形成了职业指导机构的社会系统网络以及具备高素质的职业指导人员,还有充足的专项资金保障和支持。与其相比,我国还相差甚远。

从国内外环境看,目前我国的职业指导事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其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个人的生涯发展备受关注;其二,现代产业社会的人才需求对职业教育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三,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亟待全面提高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素质。这些都要求职业指导工作建立系统优化和协同的机制,而内涵也需要扩展和提升,如更关注个体在生涯发展中的主体能动性和人的终身职业发展,这也是职业指导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学校系统是应该在完善职业指导的基础上再逐步向生涯教育体系转变,还是从高标准着眼,推动从职业指导工作向生涯教育体系的跨越式发展,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无论如何,我国未来职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完善的前提之一,是相关理论与实务研究的更大进步,这是令人期待的,也是需要付出艰辛的。

[参考文献]

[1]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胡科,栾志刚.卡耐基职业指导[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3]闻友信,刘鉴农.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与实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4](日)近藤大生,有本章,等.职业与教育——职业指导论[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上一篇:enjoy的形容词是什么下一篇:常见化学英语专业词汇外加实验仪器中英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