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2024-05-09

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共9篇)

篇1: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清流县总工会开展社会化职业 工会工作者工作情况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总工会关于加强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要求,我县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工作,在录用、管理、监督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果。目前我县共有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23人,其中乡镇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13人,社区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4人,行业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6人。

县总坚持按照省、市总要求开展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的聘用工作,做到“严选人、严用人、严管人”,目前我县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的选聘工作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由乡镇工会进行推荐;第二,县总对推荐人员进行审核;第三,与应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一式四份,市总工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本人各执一份。为了使新聘人员尽快了解工会工作,县总每年都会举办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的培训班,对社会化职业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等进行深入的讲解,确保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能够尽快融入到工会工作中。

乡镇工会和行业工会对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的工作进行直接的安排和部署,县总通过乡镇工会和行业工会对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进行监督和管理。近些年,我县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到工会工作中来,在工会组建方面,他们深入企业调研,完成各类非公企业、非公社会和经济组织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指导所属基层工会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在民主管理方面,他们积极开展服务职工工作,推动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厂务公开、签订集体合同,困难帮扶、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他们围绕企业中心,发动和组织职工开展“职工岗位技术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和女职工素质达标竞赛等活动,协助企业抓好职工的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在工会文化建设方面,他们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富有特色成效的文娱体育活动,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于此同时,他们还协助相关部门督促企业按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工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改变了以往工会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的现状,为工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县总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以便更好的为全县广大职工服务。

清流县总工会 2014年3月26日

篇2: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辽宁省总提出要建设开放型的工会组织,这是对工会工作社会化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推动工会工作社会化发展、建设开放型工会组织的支撑和依托,必须有一个相应完善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体系。

从2005年开始,我市着手改革基层工会干部管理体制,试行向非公企业直接委派工会主席,探索建立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的新路子。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选聘到退休干部返聘,我市一直在探索与创新如何推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体系的完善。去年以来,面对工会工作社会化发展的新形势,我市又积极探索实行了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创新实践,使我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推动工会社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规范运作,有序壮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

随着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的壮大,鞍山市各级工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维持工作的开展。2012年,鞍山市总为本级招聘的28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发放工资、缴纳保险的费用就达79万元。有限的资金严重制约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的发展完善。为了有效解决“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的问题,2012年年初,鞍山市总对全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征求多方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思路。2013年4月,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鞍山市总工会与市劳动就业服务局达成共识,签订了《公益性岗位开发协议书》,依托4个城区的街道设立了首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公益性岗位,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确定了10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人选。

一 规范选聘程序。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过程中,鞍山市总工会和市劳动就业服务局秉承“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广泛发动宣传,经过街道推选和个人报名,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公示一系列严格选聘过程,最终确定了10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人选。

二 规范合同签订。按照市劳动就业服务局的有关规定,通过公益性岗位选聘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必须符合政府规定的就业援助对象条件,以自然人身份与所在街道签订三年期的劳务协议。为了使协议的订立更加规范,我们与市劳动就业服务局通过认真研究,规范了协议条款,确定了劳务协议样本。协议由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与街道签订后,加盖各城区总工会公章进行确认。

三 规范工资待遇。按照辽宁省、鞍山市政府关于公益性岗位工资额度规定的上限标准,确定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每月工资标准为1500元,其中公益性岗位专项资金给予补贴630元;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以自然人身份交医疗、养老“两险”,由公益性岗位专项资金给予60%补贴。工资中去除省专项补贴的其余部分由市总、区总配套补齐。

四 规范工作职责。结合当前工会工作的实际需要,鞍山市总工会决定由各城区结合工作实际把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委派到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从抓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做好维护职工维权工作、做好企业维稳工作、做好职工困难帮扶工作等几个方面明确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职责。

二、强化管理,大力提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素质

此次我市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的10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都是近年毕业的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都相对较高,也对工会工作充满了激情。但由于他们缺少工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因此,市总从加强培训、严格管理和完善机制入手,为他们提供提高才干的机会,拓展发挥才干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尽快了解和熟悉工会工作,尽快投入到工会工作实践中,尽快成为合格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一 加强培训工作。为不断提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开展岗前集训。请鞍山市总主要业务部门的部长结合本部门业务特点,讲授工会工作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展以会代训。组织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参加市总工会召开的“市级行业工会成立会员大会暨职工代表大会”、“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等各类工作会议,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开展现场观摩。组织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就征集合理化建议、签订集体合同、召开职代会、组织文体活动等具体工作,到基层工会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打开工作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强化管理考核。鞍山市总工会制订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办法》、《社会化工会干部考核细则》,下发到各城区总工会,从制度上对社会化工会干部的管理与考核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区总工会的考核工作通过日常检查、定期汇报、民主测评、征求意见等方法进行,并把日常考核情况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年底对社会化工会干部进行打分,对所得分数不符合市总要求的,将予以解聘。

三 建立激励机制。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营造“比、学、赶、超”工作氛围,鞍山市总工会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措施,将对每年工作业绩突出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进行表彰,授予“优秀社会化工会干部”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以调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有机整合,逐步完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体系

截至2012年年末,我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已发展到215人,涵盖基层工会组织455家(含独立、联合),涵盖企业法人单位及个体工商户6654家。再加上此次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的10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我市已经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体系,形成了一个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有机整体,确保了工会工作能够在不同的方面处处有人才、事事有创新,开创了多点开花、多点收获的全市工会工作社会化发展新局面。

(一)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一批。目前,鞍山市总工会和海城市总工会分别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公开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了3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大多数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在国有企业担任过中层以上干部且做过党群工作。这批工会干部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同时也担负着我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的探索和试点任务,是我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中的先遣队。

(二)申请事业编制安置一批。2006年,海城市总工会向海城市编委申请成立了海城市职工维权中心,作为海城市总工会所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经过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共录用16人,作为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人选,全部纳入市总维权中心事业编制。由于解决了编制问题,这批工会干部没有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非常高,是我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中的主力军。

(三)反聘65岁以下的退休、离岗干部使用一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工资、保险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来维持,但部分县区总工会由于工会经费有限,不能通过公开招聘并建立劳动合同的方式来选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为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部分县区总工会采取聘用退休、或二线的65岁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来担任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这部分群体工作经验丰富且有独立、稳定的工资收入,因此每月仅需要少量的费用便可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减轻了县区总工会经费负担,是我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中的生力军。

(四)开发公益性岗位公开招聘一批。通过公益性岗位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既可以从政策上、制度上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有效解决制约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工作开展的难题,又可以协助政府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并且可以通过发挥工会工作者的作用,切实有效的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他们有素质、有激情、有思想、有能力,担负着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任务,是我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中的突击队。

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建设“开放型”工会组织,提高工会工作社会化程度提供了人力和财力的保障,为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篇3: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笔者认为, 《社工规划》的发布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描绘了蓝图, 指明了方向。规划贵在落实, 这就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参与规划制定的19个部委和群团组织形成合力。

“社工”是社会工作者的简称, 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 这些领域都是和社会管理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工作, 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 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社工人才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社工立法势在必行。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动社会工作立法, 用法律法规明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责权利、规范职业行为, 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环境。用法律理直气壮为社工撑起保护伞, 社工人才才能安心踏实地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大显身手。

社工队伍建设既要强化领导, 也要形成合力。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规划要求,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切实加强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 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 民政部门具体负责, 机构编制、发展改革、教育、公安、司法、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卫生、人口计生、信访、扶贫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红十字会等组织密切配合,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有关部门要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局出发, 从推进社会建设和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 克服部门利益保护倾向, 形成工作合力, 努力促进社工队伍建设。

社工人才队伍亟待发展壮大。我国目前社会工作者的实际数量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相当的差距。《社工规划》提出, 到2015年, 我国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50万人, 其中具有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5万人, 具有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1万人;到2020年, 我国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

普及社会工作知识, 增强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和认同感。按照《社工规划》的要求, 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工程即将启动。其中包括将社会工作知识列入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人民团体和有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培训课程。每年定期举办地厅 (局) 级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究班和县 (处) 级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究班, 有计划地对与社会服务与管理密切相关的部门和组织干部职工进行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 到2020年基本完成对主管社会服务与管理有关部门或相关工作的地厅 (局) 级和县 (处) 级领导干部社会工作知识轮训。着重对乡镇 (街道) 相关工作人员、基层党组织干部、居 (村) 民委员会成员、下派基层锻炼干部和大学生, 以及直接从事社会服务与管理一线人员普及社会工作知识, 提升其专业服务与管理能力。将社会工作课程列入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范围, 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工作通识教育。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司法工作者等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密切相关人员的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

大胆使用和优先录用社工专业人才。社工人才长期工作在社区一线, 具有较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社工规划》还规定, 将吸纳一定比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作为评估公益类社会组织的 (下转第42页 (上接第46页) 重要指标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条件。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招录、招聘社会服务相关职位工作人员和选拔干部时, 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录用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注重把政治素质好、熟悉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吸纳进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 支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地方基层人大、政协参政议政。

需要指出的是, 当前社工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缺憾和问题。社工人才不足、社工队伍建设滞后, 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短板。目前我国社工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 与社工发展先进国家和地区差距较大。比如, 美国专业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8‰, 日本为6.26‰, 我国香港地区为5.7‰。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资格制度, 但实际通过考试取得职业认证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社工职业的社会认知度不高,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效果尚未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同, 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发展和稳定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各地社会工作者普遍存在身份不明、薪酬不高、缺乏社会认可度等问题。更重要的是, 目前, 我国专门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严重缺乏, 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很不健全。因此, 应当加快立法, 将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职责、职称评定、薪酬待遇、奖惩考核、选拔录用等方面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 使身份得以明确、薪酬得以提高, 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同时, 还应明确规定社会工作者与村委、居委、社区和基层政府部门的相互关系, 明确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的区别, 以便各尽其责、形成合力。

一言以蔽之, 新时期的社工工作发展和社工队伍建设要突出重点、形成合力、加强立法、加大投入、营造氛围、强化培训、完善保障。

篇4: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70-02

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各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其社会服务功能更加突出[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提出明确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开放教育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成为当地继续教育、文化传播的中心[2]。

一、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区域内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果能够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主力,必然使本区域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受益[3]。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高职院校只有主动贴近市场,密切接触社会,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有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及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活动,为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三)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现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并可有效缓解我国劳动者总体技能偏低和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5]。

二、当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服务,是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首先,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但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導向来说,尚没有出台较为详细的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政策。其次,不论是高职院校内部,还是外部均没有建立有效促进学校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内部,工作的重点一般仅限于人才培养方面,至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还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最后,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不够健全,虽然各高职院校都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学院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解释、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等工作,但还没有专门成立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服务部门,未能有效地组织全体教职员工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6]。

(二)社会服务的水平低

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不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专业类型少,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不能按照地方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行业、重点企业对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2]。科研总体实力差,成果的转化率低。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多以教学为主,科研活动所占的比例较低。在社会科学方面,教师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低,使学校不能很好地为地方政府及各个产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在自然科学领域,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使学校未能很好地为地方工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此外,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因评职称所需,大多数科研成果均以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为主要形式,因此,能够实现转化得少,转化后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则更少。

(三)社会服务的能力弱

社会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仍较差,实验室、实训和实习基地以及信息网络建设薄弱,制约了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而非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四)社会服务的方式少

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成人教育、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和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服务项目不多,还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三、提升高职化工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是苏中地区规模较大的以化工类专业为主干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可在化工、轻工、医药等领域任职,从事化工生产、产品研发、分析检测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扬州境内建有扬州化学工业园区,东承泰州中国医药城,西接南京化学工业园,上下游产业配套优势明显。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十一五”末我国化工类企业中高技能人才比例仅为18.8%,而在世界上石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已经达到35%以上,据此不难看出我国化工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以“就业导向、类群集聚、行业主导、服务地方”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已经形成的校企双主体董事会体制,完善董事会组织架构,设置董事会秘书处和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的指导和协调等工作;设置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开展企业主导型人才培养、专业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和专业文化建设等工作;设置创业就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和就业指导等工作;设置区域经济技术服务中心,与企业合作组建科技服务四个平台,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技术革新与培训等工作;在完善《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章程》的基础上,制定《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等20多项系列配套管理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以提高“双师”素质与优化“双师”结构为核心,构建人员互聘、职务互兼、项目互助、能力互提的“四互”式“双师”队伍建设新模式;以培育专业领军人才与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以国际合作项目为平台,加大教师出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加强条件建设,改善社会服务能力

化学工程系采用“自主开发、校企共建”的模式,建成了一批“生产型、职场化”化工实训室,包含:化工单元过程、化工产品合成、化工生产技术综合、高分子材料加工、化学制药技术等11个实验实训分中心;1个央财支持国家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地——现代分析测试中心;1个省级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发中心;与企业共建有19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整合视频、仿真及实体仿真等优质资源,打造“校内多功能仿真教学平台”,虚实结合,拓宽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覆盖面,增强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效果,并将校内基地打造成集技能训练、项目化教学实施、技术开发与服务、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技能竞赛、职业素质养成等功能于一体,省内外具有示范作用的化工实训基地。

(四)加强体系建设,增加社会服务形式

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学校和学员密切联系的开放式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学院办学资源,建立灵活开放的社会服务网络。

1.依托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与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每年为周边企业和园区进行在职员工和新员工培训,并进行高级工和技师的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另外,在2010年为中石化集团培养和训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技能竞赛的青年拔尖技能人才29名;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三年承办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最大的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上百家单位参赛,在全国石油化工行业和职业院校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2.近几年我院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模式,开设了“金陵石化班”、“扬农班”、“沙桐班”等订单班。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暑假和顶岗实习的机会深入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并聘任企业专家为“订单班”任课教师,进一步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为学生及早对接企业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院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稳步提高,在行业中影响较大,我院现已成为中石化系统石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江苏省定点招录的三所院校之一。

3.根据“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应用性科研优势的特点,积极鼓励教师与化工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为提高教师参与应用性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水平,学院主动了解、掌握企业在应用性技术研发项目上的合作意向,并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信息,拉动双方合作需求;并搭建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的平台,出台横向课题扶持与管理办法,为教师参与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牵线搭桥,推动双方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学院“双师”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以课题立项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应用性技术开发与创新,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充分利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优势及学院的区位优势,现代分析测试中心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实验室资质认证、设备计量认证、人员资格认证,达到对外承接分析测试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围绕扬州化工园区、宁镇扬泰沿线的石化、农药、制药、精细化工、钢铁产业基地等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进行在岗培训与技能鉴定;利用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与扬州及周边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培训,提升本专业在行业、企业和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并起到示范作用。

5.利用“生产型、职场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优势专业的辐射作用,为扬州周边兄弟职业院校的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综合实训等活动,年均达750人次以上。此外,还经常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进行结对支援,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师培训、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参考文献:

[1] 刘扬.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J].成人教育,2011,(8):87-88.

[2] 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77-80.

[3] 仇雅莉.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0):169-170.

[4] 杨清红,李国年.广东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策略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32-34.

[5] 孙云志,何玉宏.试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培育[J].成人教育,2011,(5):38-39.

[6] 袁红萍,朱红.江苏省常州科教园区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7):4-5.

篇5: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一、选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必要性

全乡企业共xx家,已建立工会xx家,工会会员共xxx人。面对日益深化的经济建设,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增多,工会组织涣散或未建立工会组织;二是随着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就业人群特别是农民工队伍不断扩大,诸多潜在的劳动关系矛盾如“井喷”式爆发;三是工会会员队伍不断庞大,对会员进行妥善管理日益重要。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小型非公企业工会组织的管理,有效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工作,提高服务职工群众能力,我乡在基层工会组织中配备1-3名社会化职业工会工作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建设,强化工会桥梁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工会组织全面履行职能、实现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选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编制问题:争取人员编制问题难,对于选聘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不能进行妥善的安排。

(二)工资、福利问题:乡工会基础薄,资金紧张,对选聘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工资和福利不能得到有效地落实。

(三)办公场地问题:办公场地不明确,对于选聘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办公场地的租赁资金,以及日常的工作经费,没得到妥善解决。

三、选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以上的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将选聘的社会化工会工作的纳入政府公益性岗位,增强政府再就业力度,同时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为后期基层工会组织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在选聘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工资方面,上级部门加大补助力度,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乡总工会根据工作者的工作业绩和考核情况在工作经费、交通费、通讯费、生活补助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贴。

(三)在选聘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办公场地方面,可以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共同开展和维护好社会稳定工作。

对于整个选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过程,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选聘方式多样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可采取委派、选聘、招聘等方式产生。

(二)强化岗位培训: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必须参加市级以上工会组织的岗位培训班,经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三)完善管理制度:对于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篇6:职业化工会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

近日,通过对vv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上的动员讲话精神的认真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优化发展环境是市委、政府高度审视市情,准确分析全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加快vv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开展好此项活动,对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为一名职业化工会工作者,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以及各个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下面我就将自己的学习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一年来,我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同事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工作方面: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下,在自身的努力下,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有了明显的进步。

1、作为工会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能听从各部部长和单位领导的各项安排,任劳任怨,领导下达的任务,我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并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为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作为活动中心的一员,我的任务就是积极承担责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按照岗位基本要求,一是做好活动中心各活动室的管理,保证职工活动正常进行,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团结,不打人不骂人,不搞无原则的纠纷。二是负责活动中心各室活动器材、器具的管理使用和活动中心固定资产的保管工作。三是经常打扫卫生,保持活动中心室内外整洁,做到无纸屑、无痰迹、无杂草。四是认真履行工会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考勤制度,按时上下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五是加强管理,确保安全,预防丢失,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六是职工反映的问题,耐心听、认真记,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七是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篇7: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公告

根据《浙江省总工会关于2014年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浙总工发〔2014〕74号)要求,经研究决定,丽水市及各县(市、区)总工会联合向社会公开招聘职业化工会工作者,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

丽水全市招聘20名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分别为:丽水经济开发区总工会2名,龙泉市下属乡镇(街道)总工会6名,青田县下属乡镇(街道)总工会2名,云和县下属乡镇(街道)总工会3 名,庆元县下属乡镇(街道)总工会2 名,缙云县下属乡镇(街道)总工会3 名,松阳县下属乡镇(街道)总工会2名。

二、报考资格条件 报考资格条件如下:

1、具有丽水市常住户籍人员;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政治素质过硬,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

3、热爱工会事业,善于做群众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熟悉现代化办公软件操作;4、35周岁以下(1979年9月30日以后出生);

5、本科以上学历,专业不限;

6、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

7、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受理报名:

1、受过刑事处罚的;

2、涉嫌违纪违法正接受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3、其它不宜报考的。

三、招聘办法

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采取公开报名和通过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择优聘用。

具体程序安排:(一)报名 报名时间:

2014年9月22-24日上午8:30至下午17:30;

北京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blog.sina.com.cn/u/1784439947?wt.mc_id=bk12876

报名地点:

报考丽水经济开发区总工会的人员到丽水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报名(地址:丽水市莲都区大众街1号),联系人:叶笑平,联系电话:2057127;报考各县(市、区)岗位的到各县(市、区)总工会报名。各县(市)报名点如下:

龙泉市总工会(地址:龙泉市公园路4号职工服务中心大厅),联系人:潘汉松,钱春芬,联系电话:7220307;青田县总工会(地址:青田县鹤城街道临江东路46号),联系人:叶苏娅,联系电话:6827105,***;云和县总工会(云和县中山街114号),联系人:邱巧琴,联系电话:5122460,5122884;庆元县总工会(庆元县松源镇咏归路10号),联系人:柳庭和,联系电话:***(611086);缙云县总工会(缙云县五云镇溪滨北路101号),联系人:朱新民,联系电话:3147602;松阳县总工会(松阳县西屏镇新华路89号),联系人: 林卫华,联系电话:***;8064874。

报名时需携带户口簿、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工作经历证明、近期免冠一寸彩照3张,至相应报名点现场报名。

(二)笔试

笔试由丽水市人力资源考试办公室负责组织,笔试内容为职业能力测试,总分100分。内容主要包括时事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工会基本知识、劳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和文字能力测试。

全市统一考试时间为:2014年10月25日上午9:00-11:30,考试在丽水市区举行,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笔试结束后,按所报考岗位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的人员。(三)面试

面试工作由丽水市人力资源考试办公室组织实施。面试形式为结构化面试。面试实施前,若取得面试资格的人员确定不参加面试的,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予以递补。面试通知在丽水人事考试网发布,考生凭本人身份证、面试通知书参加面试。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面试成绩于面试后2日内在丽水人事考试网查询。

(四)确定入围人员

面试结束后,按照笔试占50%,面试占5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然后按招聘计划数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若总成绩相等以笔试成绩高的排位在前)确定体检、考察对象。

(五)体检、考察

北京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blog.sina.com.cn/u/1784439947?wt.mc_id=bk12876

体检、考察工作由市县两级总工会组织实施。体检工作参照人力社保部、卫生部、国家公务员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体检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5号)执行。报考人员不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作放弃体检。考察工作参照《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察细则(试行)》执行。体检、考察有放弃或不合格的,在面试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六)公示、聘用

体检、考察后,根据体检、考察结果,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确定聘用对象。拟聘用对象在市政府门户网、市总工会网站、丽水人事考试网公示。公示期满后,没有反映问题或反映有问题经查不影响聘用的,按审批权限办理聘用手续。报考人员在接到聘用通知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者,取消聘用资格,空缺岗位在面试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递补。

(七)工资待遇

职业化工会工作者聘用后需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为两年,试用期二个月。工作人员正式聘用后的收入按工作地上一全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确定,同时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本公告由市总工会负责解释。附件下载:

丽水市公开招聘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报名登记表.doc

丽水市总工会 2014年9月16日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篇8: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石化南化集团研究院

支持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主题:创新发展 安全环保 多元融合

征文范围

●石油烃类裂解和分离技术

●有机原料合成及高附加值产品新工艺技术

●碳一化工技术

●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应用

●节能、环保、节水、减排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新技术

●生物质化工新技术

●油田化学品合成及应用技术

●石化信息化及装备自动化技术

●其他

征文要求

●会议论文在内容上符合征文范围,且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其他会议上发表过。

●论文符合国家和各单位保密规定,文责自负。

●论文严格限定篇幅:特邀论文在10 000字以内(包括图表),一般论文在5 000字以内(包括图表)。

●论文以《石油化工》增刊出版。论文格式要求见附件。提交的论文保存为Word文档,用E-mail发送到编辑部。保密审查证明和论文版权转让协议确认书(在网站www.shiyouhuagong.com.cn上下载)原件寄送编辑部。稿件中务必提供投稿人的E-mail地址和联系手机,以便能及时联系到本人。

●论文截止期2014年5月31日。论文经过会议学术委员会评审录用后发通知,未录用论文恕不退稿。

热烈欢迎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大学师生积极投稿并参加会议!

论文发送地址

论文邮件地址:syhgnh.bjhy@sinopec.com

保密审查证明邮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4号1442信箱《石油化工》编辑部(请注明2014年年会征文)

邮政编码:100013

电话:010-64295032

联系人:安静 王萍

主要日程安排:2014年5月31日征文截稿,2014年7月份发出第二轮会议通知。

会议承办单位:中国石化南化集团研究院

地址:南京市六合区大厂葛关路699号 邮政编码:210048 传真:025-57793747

联系人:吕锋13851574911,lvf.nhgs@sinopec.com 纪罗军13851661796,jilj.nhgs@sinopec.com

篇9: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2012年12月14日)

刘志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同学们:现在,我受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第一届学生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党的“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胡锦涛总书记的“五点希望”为基础,以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回顾和总结学生会五年的工作,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深化思想引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务实工作,为推动学院的快速协调发展作出学生会应有的贡献。

第一部分:忆往昔岁月 五年来,学生会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服务同学成长成才”为目标,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坚持“精诚团结、务实高效”的工作理念,不断总结经验,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拓宽思路,推陈出新,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第一次学代会以来,在学院党委和团委的指导下,在各系部学生会的全力配合下,在全院学生的积极努力下,学生会紧紧抓住素质教

育、成长成才的主线,充分发挥院团委助手的作用,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服务院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学生会改革,发挥优势,力创特色,在巩固中求提高,于创新中求发展。学生会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发展方向,注重在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用先进的文化熏陶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鼓舞青年学生、塑造青年学生,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大舞台上挥洒青春激情,不断超越和完善自我。

二、精诚团结,务实高效,深化改革,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五年来,学生会紧密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着眼于“来自青年学生、依靠青年学生、团结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的定位,为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方针,规范工作、整合资源,不断加强学生会的自身建设。以“更高的定位、更多的创新、更强的凝聚、更深的融入、更实的作为”要求自己,引入项目化管理思想及模式,精简人员、定编定岗,组建了一支务实、团结、高效的队伍,真正把学生会建设成为“同学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院”。2012年,学校党委审时度势,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学生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背景,结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实际,下发了《关于学院学生会划归学院团委统一指导和管理的决定》这一全新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学院团委根据文件精神,指导院系两级学生会以及社团联合会进行了改选,完善了机构设置。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非常有效的,是符合符合我校学生发展规律的。我院学生会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高效,在我院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大时期发挥作用,贡献力量。五年的工作经验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工作层面有更高的定位,才能坚持不懈地引导同学;只有坚持工作载体有更多的创新,才能全面有效地发展同学;只有坚持工作开展有更深的融入,才能始终不渝地代表同学;只有坚持工作实施有更实的作为,才能尽心竭力地服务同学。

各位领导、来宾、代表、同学们,回顾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汗水与欢乐结伴,耕耘与收获同行,我们深切感受到,学生会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获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学院各级领导、老师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都凝聚着共青团组织和上级学联组织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都凝聚着全院历届同学和学生干部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第一届学生委员会并以大会的名义,向一直关心支持学生会工作的各级领导、老师,向为学生会做出贡献的历任干部干事,向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青年同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第二部分:未来工作思考及展望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规划蓝图,让我们青年学子更加明确了肩负的责任。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抢抓机遇,努力工作,推动我院学生会工作再上新台阶。我院学生会要以高度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按照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努力为构建骨干院校、和谐院园贡献力量。

今后的一段时期,学生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胡春华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自觉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的“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坚持高尚品行”五点希望.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促进院园和谐为主线,团结带领全院青年学生不断推进学生会工作创新发展, 努力推进学生会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服务广大同学成长成才

服务是学生会的根本,要想进一步夯实学生会发展的坚固根基,就要以“坚持不懈地引导同学、全面有效地发展同学、始终不渝地代表同学、尽心竭力地服务同学”四项学生会职能为指导,在学生会工作中突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目标定位,立足同学需求,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工作,延伸共青团的育人空间,在更广层面上服务于我校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会要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的理念,进一步突出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定位,立足同学需求,大力推进维权服务,多渠道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愿望和诉求,及时向学院有关部门反映,解决同学们切实关心的问题。

二、开展各项科技、文化、艺术,丰富校园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全院学生全面理解“厚德博学自强不息”的深刻内涵,在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的同时,要更多地强调对学术素养的养

成,科技创新能力的渲染,为人处事的道理宣传。要结合我院多专业的特点,以科技创新活动为切入点,在继续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同时,更深入开发富有我院专业特色的各类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增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数量,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切实提高青年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构建集学习氛围营造、科技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团和社团联合会的优势,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同学的主人翁意识,大力开展各种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积极营造一种团结拼搏,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逐步实现学校团委提出的校园文化项目化、品牌化、精品化的发展要求。

三、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 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选拔标准和程序,做好干部的培养与提高,考核与奖惩等工作。选拔学生会干部公开化、民主化、透明化,同时,注意拓宽学生干部的选拔范围。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系统化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进而在整体上提升学生会的战斗力。各级学生会组织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采取学习教育、培训研讨、参观交流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干部开阔视野、转变作风、提高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同学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要在思想上、学业上关心帮助学生干部,努力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四、深入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

学生会要根据学院发展需求调整学生会以及各级学生组织的结

构,科学地设立部门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学生会的制度建设,完善学生会的管理机制,实施制度化管理。继续完善先进学生会的评优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加强建立调研信息汇报制度和干部激励考核制度。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活动,共同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充分利用团委微博、青春之声广播站、校园宣传栏等渠道全方位宣传报道学生会的工作理念、长短期工作目标的规划和各项制度方针,让广大同学更好地了解学生会的运作,树立学生会的良好形象,扩大学生会的知名度。同时积极开拓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学习借鉴别人的工作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推动我院学生会不断向前发展。

学生会要努力培养民主决策的能力、自主调适体制机制的能力、正确处理权力和权益关系的能力、预防化解矛盾和持续创新的能力,营造良好环境的能力、最终形成一股强大有效的和谐发展能力,加快实现学生会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上一篇: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一篇:西部特色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