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分析论文

2022-04-28

【关键词】社会政策托底社会工作民生保障【中圖分类号】C916社会领域的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乎国内发展稳定及民生发展质量和人民福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分析论文 篇1:

新常态下积极托底社会政策的建构

内容摘要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也会伴生就业不足、失业、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遭受威胁等问题,需要社会政策托底。社会政策托底应该是积极的托底,要从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利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设计和发展社会政策,使其发挥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就业和社会参与、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预防底层群体的社会沉淀、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的综合功能。积极托底的社会政策是发展性的,它应该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对象的发展。

关 键 词  经济发展新常态  社会政策托底  功能的综合效应

作 者  王思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林护荣誉研究员。(北京  100871)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09JZD0026)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会走向和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机遇和社会矛盾并存、社会风险显性化的时期。除了审时度势选择和实施正确的经济政策外,还需要实施正确的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支持经济转型。

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社会政策托底

1.认真对待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社会问题

受国际经济的影响,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种新的态势。这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原来靠低成本劳动力和大量资源投入的增长模式发生改变,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促进创新。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经济在总体上正经历一个升级换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由过去的GDP崇拜所导致的经济社会矛盾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在升级换档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对于上述现象,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即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1],指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四种基本表现。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走向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过程,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期望状态。由于这一升级换档要处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因素,要处理长期以来粗放型增长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还要面对新产生的问题,因此,这种新常态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既有机遇也有多种风险。

经济发展新常态四个方面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它们表现的时序也不同。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比较显性的,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就已经开始;现在则要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它会直接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多年来一直在倡导和推动,但是进展并不迅速,它是一个慢变量。经济发展驱动力的转换创新也是多年来一直致力的,但是在世界经济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要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并不容易。如果“世界工厂”不做了,新的增长点又没有形成明显优势,就会出现两难。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些隐含的、在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形成的矛盾就会显露出来,与寻求新常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叠加,多种挑战就会不期而至。按照一些经济学家的看法,经济增速放缓已经出现,并仍会继续,矛盾风险是存在的并会显性化,而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要素的确立和发挥决定作用则需要时间。或者说,走向新常态的进程已经开始,但新常态远未形成。[2]现在是机遇期,也是矛盾多发期,必须密切关注这些矛盾和机遇。

适应和引导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处理大量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就要施行相互配套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指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3],应该说这是中央应对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问题的理性选择。在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优化经济新结构、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必须注重社会政策的作用,积极地实现社会政策托底。只有这样,才能够缓解经济—社会问题,支持和保障经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2.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政策托底的特殊意义

各国各地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发展不是纯经济要素的组合,经济问题也不是纯经济方面的问题。经济发展历来同社会因素密切结合,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积极、稳定的社会状态作保障。经济发展新常态要经历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乃至中速增长的变化,要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要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要实现主要发展动力由基本要素投入向科技创新推动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是,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带来就业不充分或失业,以及与之相伴生的民众的社会心理承受力问题等。

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并行所引发的问题具有分配性效应,受其影响最大的当属那些跟不上或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及创新升级的群体。一般说来,他们是人力资本不足、缺乏对新挑战的应对能力的群体,也是社会的中下层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和实施社会政策,对这些群体实行托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不致于使他们掉队,并且提升他们适应新常态的能力,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措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成是经济社会因素复杂交织的过程,是一个向上的同时又充满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非瞬时性或相对持久性,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积累。因此,托底的社会政策要考虑到民众收入增速放缓、不充分就业或失业,以及可能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带来的问题,要对社会政策托底的意义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

1.何谓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

社会政策要承担托底的功能,但是对什么是“托底”,托什么底和怎样托底还需要有更深刻的认识。有人认为,所谓社会政策托底就是“应保尽保”,也即对在向新常态转型过程中被甩出来的、竞争失利陷入失业和贫困的群体给予基本的社会救助保障,避免造成社会风险。这种理解是不错的,也是基本的。但是,笔者认为这还不够。鉴于向新常态过渡的复杂性,应该对“托底”给予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即要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

也就是说,要走出社会政策的救助性和被动性,在此基础上对阻碍困难群体和中下层群体适应新常态的其他因素予以干预,促进政策对象的发展和成长,以更全面地对他们进行托底。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政策具有弱势性特征[4],即与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经济政策相比,总被认为是次要的、附属性的和处于弱势的。这种弱势性特征又与社会政策的被动性特点相关,即它只被认为是为经济困境、政治和社会危机填补漏洞,是要安抚那些贫困者、失业者。这种现象在国际社会政策发展史上也曾经存在。[5]社会政策在解决经济社会困局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在我国进入“社会政策时代”[6]的情况下,这种作用也比较明显。但是,当前我们在走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情况下,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建构新常态,就要赋予社会政策以更加积极的意义,社会政策托底也应具有更加积极的含义。托底不但要解决经济和社会转型中贫困群体、失业群体的基本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也要有利于阻止他们在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中沉底,阻止社会结构固化。

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包括积极的社会政策与积极实施社会政策两个方面,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也就是既要制定具有更加积极内涵的社会政策,又要积极实施社会政策。前者是社会政策的内容问题,即通过什么样的社会政策可以实现托底。后者是如何使积极的社会政策得以实现,以形成积极托底的功能。社会政策托底既要托得住,也要托得起。走向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社会政策,要有利于稳步进入新常态,促进新结构的形成,既是承担压力、走出困境的托底,也是为建立新结构所作出的努力,是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社会稳定发展为目标的托底。

2.理解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的视角

社会政策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政策,是政府和社会对无力抵御因失业、缺乏劳动能力、灾害等而陷入生活贫困的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援助政策。在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并行的情况下,受其影响的困难群体或受助对象可能包括如下一些群体:第一,原来传统的困难群体,如失依老人和儿童、失依残障人士等,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是社会政策的主要对象。第二,因经济增速放缓使其收入不足而难以支付基本生活费用者。第三,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群体、技术性失业群体,后者是因自己的技术不足或技术排挤劳动而出现的。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要面对上述群体,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缓解他们的困境。具体说来,积极托底的社会政策要有如下视角,或者说,需要注意解决下面一些基本问题。

(1)伦理的视角。伦理方面的考虑是社会政策的基本视角。在现代社会,政府和社会有责任对那些陷入基本生活困境而不能自拔者给予必要的帮助,而不管这种困境形成的具体原因如何,这是基本的人道主义要求。在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并行的情况下,由于经济是增速放缓而不是严重的经济危机,就需要对经济转型升级中的落伍者给予更加积极的救助和支持。由于经济的转型升级而造成的困境并非这些群体个人所愿,或者说这些群体生活和就业困难实际上是为经济的转型升级付出成本,因此,从伦理的角度看待对这一群体的积极救助是合理的,也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这样,社会政策的救助和服务就不应该是苛刻的,而是要有同情心,有积极的、正面的心态。

(2)经济的视角。这一时期的社会政策自然以原有的社会政策为基础。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国大体上形成了一套社会保障制度和一系列社会政策,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实施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走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进程中,社会政策要反映这一阶段的特点和要求。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而不是经济衰退,是使社会政策对象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不是尽量压低他们的待遇。也就是说,所谓社会政策托底,不能被理解为社会保障要保持最低水平或尽量压低政策对象的待遇。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对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还可以刺激他们的需求和消费,进而有利于刺激社会生产,促进形成内需—生产的良性循环。积极的社会政策要有一个适当的经济保障水平。

(3)社会的视角。由经济的转型升级形成的结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与摩擦性失业的后果不同。前者所造成的失业规模要比后者大,他们的群体性特征也较复杂,从而这种失业可能会形成较大的社会风险。此外,由于是产业结构调整或技术升级而带来的就业替代,被替代者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低成本劳动力依赖和资源依赖发展阶段,这一群体是庞大的)。因此,由于产业升级换代、技术创新可能带来的这些被边缘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触底”并固化的现象,应该引起高度注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市场中的被边缘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会降低,经济、社会地位的降低可能会衍生出更加负面的后果。经济发展新常态进程中社会政策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负面的连带反应,要实现积极的托底。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也要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要尽量减少失业,增加被新结构排斥的群体进入就业市场的机会和竞争能力。在这方面,社会政策要有积极的导向,发挥积极的作用。

(4)政治的视角。向经济发展新常态过渡的社会效应自然会带来政治影响,从政治的角度看待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并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必然的。发展和稳定一直是我们的两个基本主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为了应对国际压力,也是为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不可能是“帕累托改进”,那些被边缘化群体或利益最大受损者多数是基本民众。被边缘化或利益受损可能会影响这些群体的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要注意从积极的、正面的角度,着力于化解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并行中产生的问题的消极影响,把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5)发展的视角。从发展的视角看待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社会政策托底,就是要积极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面对新自由主义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学者们曾倡导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7]发展型社会政策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现实而采取的社会政策,是既能照顾到经济发展、又能促进政策对象发展的政策。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投资,即投资于更能带来经济发展的社会项目,投资于人力资本发展。[8]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社会政策托底要特别注意对处于边缘地位的劳动者的知识、技术、素质的培训,尽量使他们能适应新的经济结构的要求。同时,要增强这一群体的能力,积极开发培育这一群体能够胜任的、与新结构接轨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形成新的产业链,吸纳较低能力群体就业,使这些群体不至于被彻底边缘化,不出现社会断裂。在这方面,社会政策的托底是具有发展性的,即通过发展实现托底,在托底中实现较弱群体的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几个方面不应该互相排斥,而应该互相整合。即应从各种视角整合的立场出发制定政策,尽最大可能使社会政策产生积极的托底效果。

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

1.社会政策应具有托底功能

走向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过程,这既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要真正实现新常态,使我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向更高阶段的发展,既需要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又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统筹好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在走向新常态的过程中,既要抓住国际国内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质量经济;又要面对经济下行、升级换档带来的风险,解决积累下来的和新产生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放缓、就业不稳或失业等方面的问题。在解决和预防新常态进程所伴生的社会问题方面,社会政策的积极托底应该在下面几个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第一,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经济发展新常态虽然是中高速增长,但与以往相比毕竟是经济下行。如果新的增长或发展是由创新者实现的,那么,创新所获得的利益也会首先在参与创新者中分配,那些未能参与创新的群体的收益则相对降低。如果新的经济结构和技术排斥了劳动,就会造成失业者,带来上述群体的贫困。政府和企业要公正地对待既有贫困和新贫困的产生,社会政策要在此过程中发挥托底机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政策保障困难群体、贫弱群体的基本生活,避免这些群体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下滑。我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已经公布,应该很好地予以实施。

第二,促进就业和社会参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可能带来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是,劳动群体的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转型升级中的失业问题是必然会发生的,由于我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多数由农村中青年组成,他们所受到的正规教育和专业培训有限,容易适应粗放型经济的发展,而不容易适应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要求。虽然产业升级之后也需要数量不小的辅助性岗位,但这难以满足大量专业技术较低的劳动者的就业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在走向新常态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提升他们的“可行能力”[9]以应对挑战、走出困境。在这方面,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结合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大力倡导和推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社会所需要的新的服务业态,积极发展社会企业,等等。

第三,培育健康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心理。社会和经济的大规模快速转型会带来不可忽视的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城乡居民也因此得到了明显的好处。现在已经开始并持续的新常态的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速放缓,必然会带来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放缓。对于失业和不稳定就业群体来说,则意味着收入的降低。收入增幅放缓或就业机会减少会给相关群体带来“相对剥夺感”[10],而相对剥夺感的聚集和衍生可能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在社会转型期,减少人们的相对剥夺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政策应该并可以在这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实施相应政策的过程中,政策实施者应该把产生困难的原因、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趋势、政府的应对政策和可能的发展前景告诉政策对象。只有民众心里有底,才可能形成渡过难关的共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经济升级换档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社会心理建设,使我国社会更有韧性,更能承受困境带来的压力。

第四,预防底层群体的社会沉淀和社会结构固化。经济增长下行、以创新为动力的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使基本的劳动群体挣钱不易,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的冲击可能更大。如果不能提高这一群体的素质,就可能使其更加底层化,进而使得社会结构固化。在走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原来的基本劳动群体(特别是其中的年轻劳动者)有没有上升的机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当基本劳动群体的经济机会降低或被边缘化时,他们在劳动就业场域中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减少,有效的社会资本[11]也会降低。新的社会政策要防止基本劳动群体的社会沉淀,即防止这一群体变为社会结构中的底层而固定下来。解决底层群体经济上的困难,增强他们走出困境的实际能力,给予他们真实可感的社会支持,是避免发生底层群体社会沉淀的措施,也是社会政策应有的内容。

第五,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社会政策在本质上有保障困难群体、贫弱群体民生的功能,在社会安全的意义上社会政策具有托底的作用。在走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社会政策不但要发挥保障社会安全的功能,还应该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功能。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是相互联系的,应该将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融合到一个协同的发展的框架中,[12]积极的社会政策应该通过托底促进新常态的达成。在这种意义上,社会政策应该有明确的发展取向,既能保障民生,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实际上,发展型社会政策就具有改善民生、促进劳动者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团结等多种功能,也就是在支持经济转型。

2.社会政策托底的综合效应

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是不可分离的,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过程和形成需要适宜、积极的社会政策。从这一进程中经济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来说,某些经济政策也可以带有社会政策的特点,社会政策也会发挥某种意义的经济功能,这就是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关联性和交互性。走向新常态进程的社会政策要充分考虑到其功能上的综合性特点。

图1  社会政策托底的综合效应

图1展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过程中托底的社会政策所应具有的功能,它表示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应该是多方面的,各种功能又是相互联系的。托底的社会政策首先具有保障民生的功能,但是这种保障不只是救助和满足其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包括促进有劳动能力的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中下层群体的就业,以实现积极的保障。托底的社会政策还包括对底层群体的素质提高功能。救助困难群体、脆弱群体,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可以促进这些群体对新常态下经济和社会政策的理解,促进社会认同;也可以缓解经济结构升级换代带来的社会压力,进而支持新结构的形成,实现我国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毫无疑问,这种考虑了困难群体、中下层群体的基本生活,能促进其发展,又有社会关怀的社会政策,就具有使这些群体获得发展机会的作用,从而避免这些群体的社会沉淀,阻滞社会结构的固化,促进社会整合。

设计经济发展新常态进程中托底的社会政策,必须从综合的角度着眼。社会政策既要托基本民生之底,也要托社会心理之底,托社会结构之底;同时,社会政策要有利于经济发展、人的发展。这样的政策才是真正的托底政策,不但托得住,而且托得起。在这方面,将社会工作融入整个社会政策过程无疑是必要的。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种必经的发展阶段,新常态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实现重要进步,将会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但是,新常态作为一种重大的经济转型和调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对此,我们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理性地应对。笔者关于社会政策托底的讨论是站在应对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的。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宁可把问题想得多一点、复杂一点,也不应该盲目乐观。积极托底的社会政策一定优于被动的社会政策,但需要很好地设计。一方面,这种社会政策的综合性,要求政策设计有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积极的社会政策还需要积极实施,它要求及时、有效、公平,能建立起社会的信心。它既不像过去有些地方出现的缺乏责任的简单给付性的救助保障,也不同于买稳定式的“乱花钱”,而是在进一步科学地调整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做到精准救助;既要及时提供救助,又要在救助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还要尽力促进人的发展。社会政策托底不是消极的,而应该是积极的,社会政策不但要救助,而且要追求发展。这种发展不但包括新的就业岗位和产业链的形成,困难群体、就业市场中边缘群体的就业机会、参与能力的发展,也包括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具有韧性和发展含义的社会环境的建构。在此意义上,积极托底的社会政策也是社会政策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人民日报,2014.8.7.

[2]吴敬琏.中国经济旧常态已打破 新常态未建立.中国新闻网,2014.11.4.

[3]习近平.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每日新华电讯,2013.4.26.

[4]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学海,2006(6).

[5]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5、158-160.

[6]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6).

[7][8]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7.

[10]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341-343.

[11]林南.社会资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4.

[12]詹姆斯·米奇里.社会发展.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28.

编辑  李  梅

作者:王思斌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分析论文 篇2:

筑牢“社会政策”托底的“底线”

【关键词】社会政策托底  社会工作  民生保障 【中圖分类号】C916   

社会领域的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乎国内发展稳定及民生发展质量和人民福祉。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中国之治”的效能,集中精力做好社会领域的工作?有哪些重要任务?社会领域的事务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维护好社会秩序与稳定两大方面,也即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两大行动体系。在当前要做好这两大方面工作,需要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和优化社会政策,积极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并大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
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只有不断增大全社会的物质财富,民众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民众在健康、教育、住房、就业、养老、儿童服务、残疾人事业等方面才能获得更好的服务。二是要通过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向民众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要,尤其是要能够照顾到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等一再强调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中央在这方面的要求需要通过具体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来加以落实。因此,当前在社会领域中做好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不断加强和优化各项社会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而加以落实民生建设的要求。

社会政策是政府为保障民众基本需要,维护社会公平而向民众提供各方面保障和服务的政策体系,包括健康政策、教育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住房政策,以及针对老年人保障与服务、儿童保护与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在当今各国,社会政策已成为政府公共政策体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我国,加强和优化社会政策是做好民生建设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当今我国面临经济新常态、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等方面挑战的背景下,更需要通过加强和优化社会政策去解决国家建设多个方面的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在我们做好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应该坚持这一指导原则,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
要明确社会政策托底的内涵

首先,社会政策要托民生保障的底,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在健康、教育、就业、住房、养老、育幼、残疾人照顾等方面的基本需要。这是社会政策的基本任务。尽管过去十多年里我国的民生保障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在民生方面还存在短板。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到来,民众在各个方面的需要还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应该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要求,在发展中不断提高总体福利水平。为此,在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实践中,应该按照中央的要求,通过具体的调查,认真分析民生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有针对性地完善社会政策,使其在弥补民生短板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其次,社会政策要托好社会稳定的底。社会稳定归根结底要基于充分的民生保障和在机会、权利和规则方面的公平正义。如果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社会中的矛盾就会层出不穷,社会是很难稳定的。尤其是在教育、医疗、住房等这些民众最为关切的领域中如果长期存在严重不均衡和不公平的情况,会导致广大群众的普遍不满,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此问题应该加快解决。社会政策正好是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该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在托住民生保障底的基础上,也要通过各种制度、规则去维护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和规则公平,并且通过合理的再分配去调节资源分配,使民众获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社会服务。

最后,社会政策还要托住经济发展的底。传统的经济学与社会政策理论中的左翼和右翼往往都将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社会政策会影响经济发展。但后来的理论与实践证明,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对立。相反,如果制度设计合理,社会政策还可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在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下,过高的福利水平有可能推高劳动力成本,进而不利于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但是在当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过去的这种限制性因素正在弱化。相反,未来的经济发展更多地要靠科技支撑,需要全面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并且需要更多国内市场来拉动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对稳定经济运行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更加重要。在这种新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去提升人力资本和扩大国内市场。而制定和实施更多更好的社会政策无疑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社会政策可以通过向全民提供更加公平和更有质量的教育、健康等方面的社会服务而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免除广大家庭在看病、孩子上学、养老、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从而有信心去扩大消费,进而带动国内市场的扩大。
要真正发挥好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

在明确了社会政策托底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发挥好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一方面各级政府应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要求,高度要重视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不断扩大民生投入,并认真研究民众的实际需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去保障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要求,区分不同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做好民生建设的工作。在当前,首先要健全基础性民生保障的制度体系,采取有效的方式确保民众的基本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其次,要把握好政府兜底的责任。在需要政府兜底的民生事项上一定要兜住底,构建和完善社会安全网,确保所有群众在遇到严重生活困难而无法从其他地方获得帮助时,都能得到政府的帮助。尤其是对于社会中的困难家庭和各类困难群体,政府的兜底保障作用更加重要。最后,各级政府应该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民众需要提升的情况,及时拓展普惠性民生保障,让更多的个人和家庭能够获得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服务,以便在更宽广的范围里发挥民生保障的积极作用,既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也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并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要明确当前社会政策托底的重点任务

加强民生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工作任务繁多,需要一步步开展。在当前应该抓住一些重要的环节。首先,要认真研究民生领域还有哪些短板,找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紧密的问题,如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社会救助、儿童保护、残疾人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民生短板既要做定性的分析,也应该有定量的测度,以便为相关社会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打下基础。

其次,要本着“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和“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继续增大民生保障供给,根据需要和条件而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中,政府的民生保障供给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既不能太超前,更不能太滞后。同时,民生建设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积极和稳妥是一个要求的两个方面,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尤其是不能以“量力而行”去推诿“尽力而为”。更具体看,稳妥发展要求在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时有前瞻性眼光,每一步骤都应留有一定的余量,注重社会政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注意社会政策的稳定性。社会政策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经济波动给社会政策带来的冲击,并且要防止因制度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左右摇摆。同时,在财政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应该优先保证民生方面的需要。

再次,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在党的十七大以后,各级政府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积极推动了在民生保障方面的公平性,尤其是弥补了农村民生保障的缺失,使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在获得民生保障和其他各类公共服务方面的数量差距有明显的缩小。但是,目前在主要的民生保障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质量差距。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服务资源等都还集中在城市中,尤其是集中在大城市中。城乡之间各类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差距还较大。并且由于民生保障质量的差距而导致新的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为此,下一步应该更加重视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质量的均衡。

最后,在民生保障方面要更加重视社会参与。社会力量参与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是提高民生供给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行动。但目前我国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建设的规模和力度还很低。在过去十多年里我国各级政府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但没有有效地带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尽管我们也采取了一些行动去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但总体看还没有達到理想的效果。下一步还应该认真研究这一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去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力量更多更好地参与民生建设。
积极推进专业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专业社会工作是在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直接从事相关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队伍。当前大力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对于具体落实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要求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在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这样宏大的领域中,没有足够多的工作人员是难以完成任务的。而且,当今社会在任何一个领域中,要想做出成绩,不仅要投入足够多的人力资源,而且要有高质量的人才。没有高质量的人才而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如果不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侈谈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都是无用的。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之后,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行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目前在此方面的发展还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均衡。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差距还很大,不少地方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还很落后。即使在专业社会工作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普遍存在专业社会工作者待遇差、工作不稳定、流失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的质量就难以提高,做好社会领域的工作就会只是一句空话,最终会影响到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难以提高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

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当前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应该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制度建设。首先应该通过国家立法、政府法规和地方法规等方式,明确专业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类别,就像教育、医疗、法律服务等一样,是制度化的社会服务类别。而专业社会工作者是从事相关社会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其次,应该建立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地位、培养方式、岗位设置、招聘考核、待遇水平、晋升途径、专业伦理和职业标准等方面的制度体系,以便能够有效地培养、考核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最后,各级政府应该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运行的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有效的财政供给。社会工作者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公益性质的服务,绝大部分服务都是不应该收费的,因此政府应该充分保障其资源供给,落实政府在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的目标与责任。

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加强专业社会工作的能力建设。目前,地方政府大多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向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购买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不能只着眼于完成政府部门当下的任务,而且还要负责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能力提升,因此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费用中要包含政府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投资的部分。二是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不宜仅仅按短期项目制的方式去购买服务,而是应该更多地注重建构本地长期发展和持续运行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为此,应该有更多的岗位购买。三是在岗位购买的情况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服务要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标准定价,而不能仅按一般工作人员定价。

责编/于洪清    美编/李祥峰

作者:关信平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分析论文 篇3:

“社会政策”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文章尝试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社会政策”教学改革的始终并综合运用分组教学、论文教学等教学手段,整个教学改革过程包括课程分组、小组PPT作业、小组论文研讨、期末课程论文四个环节。实践证明,“社会政策”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提高了学生掌握社会政策理论的深度与宽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

关键词:社会政策;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一、“社会政策”课程现状

“社会政策”是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和公共政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由于“社会政策”学科起步晚,缺乏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社会政策”教学大多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实践相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难以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精神品质[1]。教学方法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的、最困难的问题便是合理选择、使用教学方法。笔者尝试将研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政策”教学改革的始终,综合运用分组教学、论文教学等教学手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撬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掌握社会政策理论的深度和宽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二、“社会政策”教学改革方式的选择

本研究主要涉及三个相关概念,分别是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和论文教学。尽管这三者强调的重点不同,但三者的教学理念是殊途同归的,即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意志力的培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社会政策”教学改革过程统合运用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和论文教学,目的就是以学生为本,将社会生活中的探究引入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使学生以问题为中心,主动参与探讨和构建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

作为一种综合性教学手段,研究性学习广泛应用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之中。广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利用探究模式进行学习,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策略。狭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专题研究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基于研究兴趣和研究基础确定研究专题,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获取并应用知识的行为[2]。进一步说,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以素质教育为本,强调“参与性”与“自主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获得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

(二)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模式因富有创意,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效果显著,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同时也是我国教学改革最常用的方法[3]。简言之,小组学习模式是以小组为基本教学单位,小组学习的评价成绩是小组的总体成绩,通过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可能带来的积极教学因素,间接促进小组内每位学生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论文教学

教学内容深度不够、专业性不强、实践教学困乏是“社会政策”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论文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规避这个问题。一是解决教材的不适应性。因为社会政策是一个新兴学科,理论体系比较薄弱,现有社会政策教材往往五花八门,但真正适合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的却不多,有思想、能够充分反映社会政策发展和社会政策学术动态的好教材基本没有,即现有教材难以支撑社会政策本科教学。论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当前社会政策发展和社会政策学术界研究的最新动态。二是弥补社会政策学科的不成熟。目前,我国社会政策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尚不完善,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不同于其他书籍或者论文,教材的编写规范相对更多、更严谨,很多好的研究方法、研究思想往往还没有纳入到社会政策教材中,而是普遍蕴含在大量的论文中,基于此,论文教学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政策前沿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渠道。三是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社会政策学科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强,论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和接触更多、更新的现实案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分析、研究这些案例,从而加深对社会政策理论的学习和理解,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践[4]。

综合来说,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和论文教学三者都包含以下两个特征。一是主动性。理论上,个体创造性潜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个体主动性的开发,这恰恰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克服的短板,传统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容易在被动和压抑状态中接受知识,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反而容易降低和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包含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和论文教学在内的整个教学改革流程则体现为明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下,他们的主动性思维得到充分释放,逻辑思维能力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开放性。与传统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和论文教学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如学习时间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查询、调查、分析等活动,推动课余学习和课堂学习的紧密结合、彼此嵌入。同时,这三者还具有较强的空间开放性,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的身体和思想禁锢在单调、乏味的教室中,而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和论文教学则另辟蹊径,积极鼓励学生融入社会、理解社会,以扎实的社会政策理论为工具,探寻、验证、践行社会政策理论。

三、“社会政策”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设计与实施

本次“社会政策”教学改革实践在广东财经大学2017级社会保障专业展开,包含教学模式设计和教学改革实践两个环节。

(一)教学模式设计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讲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式学习模式转型,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社会政策”课程体系的调整,实现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能使学生掌握社会政策基本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教学改革目标。在此次教学改革中,将原来的“社会政策”讲授内容进行了调整,用专题教学替代章节教学,压缩理论知识,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小组专题PPT和论文PPT,期末成绩是课程论文。首先,按照专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專题材料的搜集,制作专题PPT进行展示,专题PPT的内容不能和教师讲课内容重复,专题PPT成绩是整个小组的综合成绩。其次,通过正常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政策学知识体系和基础理论,通过论文教学提高“社会政策”教学的理论高度。教师按照专题给每个小组布置相应的论文进行研讨,论文PPT成绩是整个小组的综合成绩。再次,基于PPT是学习小组协同合作的产物,在学期末,每名学生都要独立完成一篇完整的课程论文,且论文不能与他人雷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为了规避学生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促进学习的深入化和持续化,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要求专题PPT、论文PPT及课程论文属于同一个专题(见图1)。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不仅要布置作业,总结和点评,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要与时俱进,查找、梳理最新的社会政策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社会政策案例,工作任务繁重且具有挑战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本部分把“社会政策”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过程分四部分进行阐述,具体包含课程分组、专题PPT、论文PPT、期末课程论文。

1.课程分组。为了让小组学习尽快落地,在开学第一天就组织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成立学习小组,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开展学习,教师需要对学习小组的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和考核指标等事宜进行必要的讲解,规避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小组学习学习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组学习的动力和质量,每轮PPT展示结束后进行小排名,排名成绩跟学生平时成绩挂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引入小组间竞争机制,提高每个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动力。

2.专题PPT。“社会政策”的学科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与每个人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其内容涉及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养老、妇女、儿童及残疾人保障等大量民生热点问题。基于此,将全部教学内容分成8个学习专题,将学生也分成8个学习小组,分别是教育政策、儿童政策、老年人政策、妇女政策、残疾人政策、劳动政策、医疗政策、城市社会政策。为保证小组专题PPT的质量,教师反复强调PPT避免面面俱到、教科书式地介绍概念,而是要针对热点问题或较新案例,结合所学理论,进行深度分析并阐述个人观点,如妇女政策专题小组主要聚焦于妇女分娩疼痛问题。陕西一产妇难忍分娩疼痛跳楼,引发社会关注并成为2017年影响社会发展的十大女性新闻事件。2017年8月31日,产妇马某因難忍疼痛,导致情绪失控,从5楼分娩中心跳楼身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女性分娩疼痛问题。教师在小组展示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分娩镇痛覆盖率还不到10%,而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达已经达到85%以上,并让学生重新回到课程本身,组织学生就如何完善女性无痛分娩相关社会政策展开讨论,学生的讨论很热烈,如建议将无痛分娩纳入生育保险;如果丈夫拒绝在无痛分娩同意书上签字,孕妇在神智清楚的条件下可以自己签字;政府要加强女性无痛分娩知识普及推广工作,消除人们的偏见;医院和医生要充分利用在场机会,加强对孕妇及家属的正确引导。

3.论文PPT。 本次“社会政策”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引入了“论文教学法”。为了弥补社会政策教材理论体系比较薄弱,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社会政策相关思想、理论和实践,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论文,要求小组成员依据教师要求,协作完成论文PPT作业。这里以一次作业为例。(1)讨论内容:请学生认真学习、消化克劳斯·彼得森的论文《为福利而增长还是为增长而福利?北欧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之间的动态关系》,并联系中国现实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用PPT进行课堂展示。(2)讨论要求:PPT展示时间为8分—10分。小组成员协同合作,共同完成。(3)发言题目:社会政策的国外经验与借鉴——基于北欧国家福利模式的思考。(4)注意:不需要对论文进行非常全面的介绍。只需要总结论文的重要观点并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扩展。教师根据PPT展示情况对小组进行打分。为了让学生的研究更具有问题意识,更加聚焦,教师指出至少可以从论文《为福利而增长还是为增长而福利?北欧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之间的动态关系》中得出三点启示。一是在全球化、移民与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北欧国家正在从“为了社会保障而发展经济”向“为了发展经济而建设社会保障”转变;二是北欧经验表明 ,社会保障制度变动往往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这就要求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注重效率的基础上, 还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适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三是制定社会保障标准要量力而行,不能冒进。北欧社会保障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如瑞典的养老保险制度自19世纪末提出,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通过。北欧国家由自愿性向义务性转变及考虑社会可承受能力的做法对我国社会保障实践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论文教学法”实践过程中,应重视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加强师生沟通,让学生顺畅地接受“论文教学法”。学生对一些教学方法的抵触很多时候是由于教师平时很少有机会或者主观上也不想和学生交流讲课方法,导致学生不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把教师的要求当成是额外负担,甚至非常反感,被动参与其中。所以非常有必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让学生自愿参与到教学改革活动中来。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政策相关学术交流活动。高校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但由于学术交流活动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研究生,本科生参加的很少,甚至大部分本科生对学术交流活动根本不了解,因此,教师可以主动为学生提供相关学术会议信息,让他们尽情地去感受高水平的学术氛围,感受专家的强大学术影响力。

4.课程论文。作为“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的最后一个环节,社会政策期末考试采用课程论文形式,不同于专题PPT和论文PPT的小组综合成绩,课程论文由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为了规避学生写论文“假、大、空”,在网络上随意找一些文字,不经过提炼过滤,直接拿来应付教师,偏离教学改革初衷的问题,教师对课程论文的撰写做了很细致的要求。在写作内容上,要求各小组分别写自己小组的PPT选题论文。在写作规范上,要求符合“社会政策”课程培养方向,语言流利、重点明确、论述清晰、格式规范;字数为5000字左右;小组各成员之间的课程论文不能重复;数据、资料及案例需要控制在三年之内(2017—2019)。在写作范围上,应面向省、市、区、街道、社区,如“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就业政策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基于医养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政策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政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揭东县为例,等等。

四、结论

本次“社会政策”教学改革实践综合运用分组教

学、论文教学等教学手段,将研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政策”教学改革的始终,由于教学改革仍在试点和探索阶段,进一步结论还需要后续追踪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杨芳.“主题分享式”教学法在《社会政策学》课程中的    运用及其成效[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

[2]王海兵,纪海文,贺妮馨.研究性学习和案例教学在管理类    本科专业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7,(19).

[3]李章琼,封信福.高校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J].西部素质教育,2018,(23).

[4]向富华.“论文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的    运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

作者:李晓燕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下一篇:CAD技术相关软件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