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案

2024-05-01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案(精选6篇)

篇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案

浅议道德的历史性及网络时代道德与人的发展

本文概括了人的本质、道德、人的发展三个概念,并由此阐述了道德与人的发展间的密切联系.同时,论证了在一个人的发展中确立具有历史时代特征的明确道德理想的`关键所在.最后,浅议了在网络时代树立明确道德理想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作 者:吴长春 穆丹萍  作者单位:吴长春(海拉尔第一中学,021000)

穆丹萍(呼伦贝尔学院政史系,021008)

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LUNBEIR COLLEGE 年,卷(期): 10(5) 分类号: 关键词:人的本质   道德   人的发展   道德理想   网络时代  

 

篇2: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案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2011级

学号:11211016 姓名:陈中华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启示

[摘 要]科尔伯格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创立者和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并提出两种道德教育模式:道德讨论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对道德发展这个概念,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从道德的多维视角阐释了各自的新理论。当代心理学界中影响较大的学派主要有两个,即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自皮亚杰后,劳伦斯·科尔伯格(1927—1987)便成为其在道德发展领域的继承人。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及两种道德教育模式,即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在研究科尔伯格的理论中,可从中获得诸多对改革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有益启示。

一、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概要

科尔伯格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道德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的,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是有阶段性的;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

(一)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式

科尔伯格从杜威的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中得到启发,并在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儿童道德的发展,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模式,把儿童的道德判断概括为三个水平,细分为六个阶段,即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提示了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在道德教育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是纯然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赢得奖赏而服从权威和权威规定的规则。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文化规则中的是非善恶观念十分敏感,其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或自身的利害关系。具体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在道德上的依据就是: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权威和规则,做对就是为了避免惩罚。他们为了免遭惩罚而听从权威人物的命令,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准则概念。

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尊重规则。假如对自己有好处,为别人服务就是对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是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

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已经内化现行的社会规则,其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认为规则是正确的,意识到人的行为要顺从现行的社会秩序,并且有维护社会秩序的内在愿望,并遵守和执行这些规范。这一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阶段3: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是按照行为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标准的;更多的从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定行为。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或者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展开思维和行动。

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更加广泛地注意到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开始强调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全社会共同约定的某些行为规则。

3.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了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这一水平的个体不仅认识到尊重规则的重要性,而且开始认识到法律、规则也是由人制定出来的,考虑到社会规则的相对性,同时也会考虑到民主平等以及个人的尊严等伦理原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他们不会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认识到每个人均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的评价既要考虑道德又要考虑法律,要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那些强加于人的、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法则都是不公正的,应该予以拒绝。

阶段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以一种全人类都应该遵从的普遍伦理原则为指导,不受外在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这些原则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道德规范。科尔伯格认为正是个体形成的这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公正的原则,才使个体获得了生活的最大适应性。

(二)科尔伯格的两种道德教育模式

根据道德发展阶段,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设想,即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并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他先后提出了两种道德教育的模式,即道德讨论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

1.道德讨论模式。道德讨论模式主要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来提升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其基本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制道德两难故事,引导学生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产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的提升。

2.道德公正团体模式。道德公正团体模式的目的是要在团体中形成一种真正的民主风气,创造一种公正的集体氛围。教师的任务则是在团体中推行亲社会的标准,围绕成员间的团结、关怀、责任、义务等集体标准方面提出要求,以促进个人的道德发展。

二、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促进了道德现象研究的科学化。科尔伯格的理论着重探讨了道德发展的认知基础,区分了事实或认知判断与道德或价值判断的不同。科尔伯格把道德现象的某些可实证性的内容,交由心理学进行实证研究,使之具有科学的形态,所以说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促进道德现象研究走向科学化作出了贡献。

2.推动了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科学是多种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科尔伯格的理论从道德认知方面推动了认知科学的发展。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揭示了个体的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和规律。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把道德判断和推理这样的认知问题纳入到认知心理学当中,把人的认知和思维过程研究扩大到社会认识的范围。

3.建立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促进了道德教育科学化。科尔伯格建立了儿童和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模型,这一模型反映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根据道德发展阶段模型,科尔伯格提出把促进发展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够用道德讨论策略和公正团体策略来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由此可见,他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主张根据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过程的规律来实施道德教育。我们可以看出,在道德教育科学化、系列化的过程中,简历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这一道德发展阶段模型也促进了道德教育的科学化。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德育是一个贯彻人生始终的课程,在经过家庭道德教育及中小学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由于高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可以说,大学的德育不再是简单的告知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而是引导学生走向完善成熟,从根本上来说它关涉到人心灵的问题。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虽然由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研究引申开来,但是他所认为的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及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等观点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一)高校道德教育目标要符合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德育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有伦理学的依据,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定;另一方面,还必须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适应和满足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双重的客观需要,是确立德育目标的客观依据。科尔伯格的德育观把主体的认知发展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道德发展看作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的动态结构,通过了解儿童所达到的发展阶段,向他们提出高于当时阶段的要求,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他认为教育者要针对不同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为其呈现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和要求。它强调的以认知发展为基础和核心的道德发展观和德育目的观,对我们构建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德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根据德育目标设置的层次性、序列型要求,高校德育目标是引导学生走向成熟。但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所存在的一个明显弊端是德育实践在目标、内容及整个德育体系上目标太大、要求太高,直接造成了德育内容的空洞乏味,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性,这也使得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日益上升的大学生健康问题时不时感叹当代大学生价值感的缺失,并带着惊讶、痛心等复杂感情发问“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追索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现行高校德育目标的制定没有很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道德价值观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反映到德育观上体现了对德育观理解的多变性、多样性和道德行为选择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制定高校德育目标时,既要有统一的规定,也要顾及德育目标在大学期间所体现的与其他层次学校的不同性。二是因为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大学生这一教育对象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整体倾向。因此,高校在制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阶段要求和实施方法时,需要依据大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充分照顾到大学生认知及道德感的发展特点。

学生的思维及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分阶段发展的,大学生处于青年后期(也称为成年初期),此时生理基本完全成熟,需要完成的课题是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这一时期被斯普兰格称为人的“第二次诞生”,大学生由“疾风骤雨”的青春期达到了情绪和心理的基本稳定,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但大学生虽然脱离了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承认的责任和义务,进入“心理延缓偿付期”,因此常被排斥在成人行列之外,成为“边缘人”,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因此,高校德育目标是引导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只有掌握了这条整体发展的链条,并运用社会心理测量的方法明确大学四年期间道德认知发展的确切阶段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认知和规划,结合学生知识的积累以及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找准每一阶段德育的起点和目标,并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予以提倡,必须做到,允许存在,坚决反对”等明确范畴,同时在每一层次确定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的施教内容。这样一来,德育才能真正符合高校实际,被大学生所接受。(二)高校德育教学应大胆吸收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 高校德育引导大学生自我完善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科尔伯格分析了道德教育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生知行不一。但是,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水平越高,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程度就越高。道德发展的关键是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而带有冲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学生通过对假设性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因此,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并成为主要的思维形态,这种思维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矛盾性和相对性。这时的大学生逐渐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实用的并具有背景性的思维形态,这种适应变化与大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及社会经验相关。针对大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高校德育中对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引入也显得十分有意义。

实施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所在是道德两难案例的选择。案例选择的第一要求是案例必须由一些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道德两难故事组成。比如著名的海因兹困境。第二要求是案例必须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必须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与结合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进行选择,使道德判断的发展能更多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比如可以搜集高校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道德冲突和难题。第三要求是必须警惕无效困境和虚假情景。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的提升和客观环境及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案例“源于生活,延伸于生活”,才能被学生接受,否则会使教育内容显得空洞,引不起学生共鸣,甚至可能使大学生对德育产生无用论或鄙夷的态度。其次引入这一教学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道德两难问题中的矛盾冲突并引发激烈的讨论,教师给予重要观点的支持和澄清。要让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只有经过激烈的争论,才能引起学生道德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才能够从一步步的矛盾冲突中找差距,达到新的道德整合。讨论不要追求意见一致的结局,而应通过讨论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水平的目的。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的构建、讨论和应用,自觉带领学生深人生活世界,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资源,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性选择和探索性活动创造和完善美好的人生。

(三)高校道德教育应树立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观念

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品德形成是在他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积极交互作用中逐步发展或建构起来的,而不是道德规范从内部自然出现的过程,更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灌输的结果。而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调和的、有着积极的互相促进的关系。这就使得其德育观所强调的道德发展是一种在“自知”、“真知”基础上的认知和行为协调的发展。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认知发展学派的道德教学充分体现了一种反对灌输和强制的教学观,把教学的起点拉回到了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发展阶段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提供道德冲突和诱导学生进行认知重组上,把教学的主导权由社会和教师重新交给了学生及其道德生活,同时也把教学的归宿点定位于服务、刺激发展上。但在我国传统的高校德育中,抽象的理性代替了不可言说的体验,强调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对个体的优先性,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因此而完全漠视和取消个体进行道德反省的权利和能力,大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的“绝对律令”的做法,则是错误甚至是有害的。在我国的德育实践中,一方面充斥着大量的与教育对象自身

认知结构不相适应的、理想化、绝对化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和社会的权威以及社会道德舆论的压力又造成了这些教育内容对教育对象道德行为的宰制,因而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出现言行不

一、知行脱节、虚假人格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简

单的单向灌输,强调个体自主道德发展,提倡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平等对话,达到师生的身心参与,实现品德共进,能力增长。

参考文献:

篇3: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案

从市场经济本身来说, 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必定有其更为充分的“道德理由”作为其内在的支持, 很难想象, 人类会选择一种“不道德”的经济生活方式, 那么, 市场经济本身道德性的立足点在哪里呢?市场经济的特征表明, 市场经济内在的具有道德的意义, 它合乎道德性,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 合乎道德一般来说是指向结果的合理, 而并不表明动机合理, 而具有道德价值, 按照康德的说法, 恰恰需要的是出自责任的动机的合理。所以, 市场经济的道德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它具有价值导向, 也就是说, 他有合理的方面, 但其合理性是有限度的, 市场机制同时也内涵着一定的社会风险与道德风险, 这一点从市场经济的几个特点都可以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

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约束和规范, 但这种市场道德和一般我们所说的社会道德是有差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 他的起点将是一种“底线道德”, 或者“道德基准线”, 肯定所有的人在不损害他人的条件下有权利追求自己生活意愿的满足;而且, 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完善是一种全然个人的事情, 无法获得一致的意见, 更不能用国家的力量去推行一种什么理想的东西。市场道德是一种功利的道德, 它是基于公平的原则而产生的, 凡是符合“公平”的利益所得, 都是道德的。事实上, 任何一种经济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经济, 总是浸染着时代的、民族的、政治的以及伦理的种种痕迹, 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市场经济也同样如此。市场经济在其发展中常常有一些非经济的因素参与到经济当中, 这些因素能极大地影响经济的运转, 或构成对经济的阻力, 或构成对经济的动力, 而那些形成了经济动力的非经济因素正是经济腾飞所需要的力量。

一、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 科学地解决了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 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 汲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他们运用这一基本理论具体分析研究商品经济这一经济形态与道德的关系, 着重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与道德的关系, 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遇到的建设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为商品生产者, 主体的价值在于对象化了的客体, 即商品, 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关系必然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 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因此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形成一种平等的经济关系和道德关系, 人们必然形成平等的道德观念。作为经济主体,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自由意志支配自己的交换行为, 他必然具有自由的规定性, 形成个性自由的道德观念。商品经济的本性决定人们的自由、平等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观念, 马克思指出: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中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 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商品经济使个体的自主意识、平等观念得到充分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推动道德进步, 另一方面又必然伴随着道德的退步。这一现象的产生不在人的主观意志, 而在于商品经济结构本身。马克思分析指出, 商品交换者在经济活动中, 由于经济地位他必然只关心自己的商品卖得出去与否, 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而对他人的利益漠不关心, 而只有他人作为买者他才绝对对自己有用。因此, 马克思说: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 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做自己的手段相互利用, 这在道德观念上就形成了把自己作为目的, 而把他人作为手段的利己主义, 它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和人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 道德又是倒退。

二、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挑战

毋庸置疑, 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将是全方位的, 包括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的制定和确立都会因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市场经济文化追求着主体人格的确立。随着市场经济文化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改变, 必然对人的素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毫无疑问, 我们仍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德育主旋律, 仍必须坚持健康心理的维护、心理潜能的开发。同时, 也需要拓宽现代德育内容和心育内容, 以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文化的道德主体。为此, 可考虑以下几项极富现代特色的教育内容:1.经济伦理教育;2.生态道德教育;3.科学道德教育;4.情感教育。应努力把这几项教育内容融入教育的主旋律中, 从而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更具有新意, 更富有时代气息。市场经济文化崇尚民主、开放。因而, 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可以往的德育和心育在方法上把青少年学生视为单纯的容器和被动的接受者, 普遍采用灌输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 往往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 忽视引导和提供学生“自我决定”的机会, 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 而且总是试图“净化”学生的生存空间, 因而割断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无法培养辨别是非、自主决断的能力。而主体人格的培养将彻底否定和拒斥一味灌输, 将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 让青少年在生活和“真的”教育中生长、建构。

我们应该不断反思和批判以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实现向现代教育的转向, 积极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体人格, 从而使教育与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

三、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对市场经济文化的应答

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挑战已日趋明朗, 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应作出积极的应答已是刻不容缓。面对挑战, 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不仅要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文化的主体, 同时还要超越市场经济文化, 引导市场经济文化, 从而实现市场经济文化的正确、快速、高效的发展。

2009年9月28日, 在第二届“感动晋中十大道德模范人物”颁奖晚会上, 市委书记李永宏就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 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所发挥的引导作用接受了记者采访。李永宏指出, 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 道德的力量是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取代的。李永宏说, “我们的社会在呼唤道德文明, 我们的家庭幸福同样需要道德文明。正是因为有了像赵丽琴等这样的道德模范的引领和示范, 有广大人民群众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和向往, 社会才能一步步走向文明和谐, 家庭也变得更加幸福美满。我们之所以连续举办两届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 是因为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平凡英雄、道德楷模, 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民的赞誉, 他们朴实而崇高的精神理应得到广泛地宣传和大力地推崇。这些模范人物的道德行为引领着我们的社会风尚, 为普通民众树起了一面文明道德的旗帜。道德模范人物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善美, 他们的所作所为同时也鞭挞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有他们的带动和引领, 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我们的晋中就会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李永宏强调, 在晋中实现赶超跨越的新形势下,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群众的愿望。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更加迫切。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离不开社会诚信

人们常说, 诚信是企业之本。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出, 人们便不再相信商家那种“诚实守信”的鬼话, 继而在“利益熏心”、“为富当仁”的普遍声讨当中, 三鹿倒掉了, 双汇即将关门了。而当上海华联、联华等多家超市多年以来出售“染色过期馒头”、生产日期随便改、各种色剂随便加, 用回收的馒头再制作的新闻再一次映入人们的眼帘时, 我们似乎不晓得究竟该吃什么了, 该如何生存了……

商业伦理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 经营者伦理道德的高低, 不仅影响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更重要的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而当温总理也发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的感叹时, 我们就不得不再次来思考一下“人心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人之初, 性本善。况且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民族, 更有“王祥卧冰、敬母泣杖、曾子杀猪、范式守信”等传为佳话的美德诚信故事。所以要说中国人不讲诚信, 几乎没有谁会相信。但在浮澡不堪的今天, 即便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叫的再响, 也难以抵御金钱的诱惑与腐蚀。——人心之“恶”大抵与利益有关!任何道德都是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 都是某种程度的公德。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共中央相继在社会道德领域通过推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发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举措, 引导群众更好地规范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 更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具有了明确的方向。但与之相背离的是, 父子反目、夫妻相斗的事件并不少见;学校为了分数, 将道德教化抛置一边;医院为了效益, 让医德和救死护伤统统走开……而在中国极其脆弱的道德生态中, 道德环境最大的污染源就是贪污腐败, 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渗透各行各业、各部门, 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温家宝指出, 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 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 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法律法规, 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 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很显然, 单靠某个人某个群体的道德自省是不可能有什么效果的。解决现实社会中道德困境的途径就是道德立法, 从源头遏制人的非道德行为的发生

摘要:市场经济内涵是人类重要的文化伦理现象, 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在市场经济文化背景下, 人们应具备很多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 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的主体人格。道德与诚信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 降低了经济效益, 社会分工受到阻碍, 并将长期影响诚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区域经济,诚信,道德,进步

参考文献

[1]边燕杰, 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2) .

[2]文建东.社会诚信体系与经济发展[J].翻南社会科学, 2004, (5) .

[3]弗兰·汤克思.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J].李烟姐, 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5) .

[4]http://www.sxjzwb.com/jz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766

[5]徐淑芳.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效益[J].学习与探索, 2005, (5) .

篇4: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案

近日,捧读了唐爱民教授的新著《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以下简称《思潮》),对此问题有了明确、深刻的思考,读后受益匪浅。《思潮》凡9章,洋洋洒洒45万字,涉及了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9个道德教育思潮。通读此书,不仅为作者衔泥不辍的学术意志、思想新锐的学术见解所感动,更重要的是,作者所采用的独到、繁巨的研究范式对于人们深入把捉当代西方道德教育与社会思潮之间的逻辑联结,提供了难得的思想启示。

纵观《思潮》一书,其思想见解、研究方法及学术价值,可大致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突破了单纯引介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潮的局限,在思想根基的缜密梳理中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与以往关于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想、模式、流派等的著述不同,《思潮》不是以单篇介绍某一道德教育模式之思想要点及实践表现为旨趣,而是以此为基础,悉心梳理某一模式产生、流变的思想基础、理论背景与社会动因,思忖某一道德教育模式何以孕育、存在的历史逻辑以及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因之,《思潮》以思想为主轴,以逻辑为引线,既详细而准确地归列了20世纪西方主要道德教育思潮的价值承诺与核心观点,又条分缕析地揭示了每一道德教育思潮背后由以立基的社会思想根源。这就克服了以往关于此类主题的研究中所普遍带有的单纯引介、单篇架构、单一叙述的罅漏,使得人们在学习、思考、运用西方道德教育思潮的过程中,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思想根基与实践土壤,学会自觉地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把握某一道德教育思潮的辩证得失,进而在思想深处明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潮之时代转换以及中国化、本土化的可能性与局限性,最终实现“洋为中用”“为我所用”的目的。这是《思潮》给人们的最可贵的启示。

这种旨在寻绎20世纪西方主要道德教育思想与其背后的社会思潮之逻辑连接点的探索,是具有极大研究难度的,需要研究者多方面的理论储备与研究耐心。最基本的,研究者应具备娴熟、丰厚的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过硬的社会思潮、文化思潮、哲学思潮、伦理学思潮、宗教学思潮等知识基础,否则,就无法全面、深刻揭示道德教育与社会思潮之间内在而非比附的逻辑关联。令人欣喜的是,作者不时穿梭于多学科整合的宏阔视域中,恰切而得体地对所论及的主题作了极具专业性与学术性的把握,较好地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可以说,《思潮》既显示了作者纵横捭阖、驾轻就熟的理论功底,亦为人们进一步探讨这一艰巨论题,提供了广阔的思想空间与理论想象力。

二、在辩证思维的统摄下,对不同道德教育思潮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局限作了确当而中肯的论解

辩证思维是理论研究能否得出公允而服众的结论,进而激发人之思维想象力的重要方法论工具。缺乏辩证思维,就会导致或醉心于某一思想的价值承诺中而忽略了其理论限度乃至逻辑偏谬,或囿于对其先见式的达伐与批判而看不到其应有的价值合理性等偏颇中,从而失却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思潮》从方法论上规避了这些偏颇的做法,较为娴熟而准确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逻辑。因之,其对每一道德教育思潮的梳理,都能使人在思想得失的张力中获得正反两方面的启示。这也是《思潮》之于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概况而言,贯穿《思潮》一书的辩证思维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不同道德教育思潮的比较中寻觅相互勾连、互为掣肘的逻辑关联。众所周知,当代西方有影响的道德教育思潮,其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多元而复杂的,从来没有一个道德教育思潮仅秉奉一种社会思潮或哲学流派就得以建构出来,而是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彼此交融的结果。比如,作者对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揭示中,就分别对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之人本主义的思想旨趣作了科际整合与思想贯通,使人较为全面地明晰了人本主义思潮之于西方道德教育影响的历史踪迹;再如,作者对科学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分理,不囿于传统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思想框架,而是糅合了分析哲学、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多种研究范式,从而为人们把握科学主义思潮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影响的全貌,提供了生动而翔实的论证。二是对某一道德教育思潮的分析都力图从其理论贡献与历史局限之双重意蕴中作了确当的辩证分析。某一种道德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够在特定历史时期影响着西方社会道德教育的实践,绝非偶然的历史恩赐,而是有其合乎历史逻辑的深层动因和特定时代的价值合理性;同时,某一道德教育思想因其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局限性而无法对复杂的道德现象作出一致性、划约性、独断性的说明,其缺陷也是客观存在的。《思潮》遵循辩证考量的思维线条,对所择取的9个道德教育思潮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影响分别作了一正一反的辩证梳理,这对我们合理借鉴其理论与实践经验,规避其思想缺陷与实践教训,从而使其真正为自己的道德教育服务,提供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说明。

三、对一些有争议性或研究难度较大的道德教育思潮作了系统归纳,有助于人们把握影响西方道德教育实践的思想全貌

熟悉当代西方教育发展史的人都知道,任何教育变革都绝非教育自身的事情,而是与社会的主流思潮特别是政治思潮、哲学思潮、宗教思潮等息息相关。道德教育的变革同样如此。因而,对当代西方社会道德教育之社会思潮根基的推究,就必须在全景场域中实事求是地加以梳理。否则,我们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潮的理解就有可能在遗失了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陷入无法规避的片面性。然而,或是受理论研究趣味的影响,或是受“思想禁区”的限制,抑或是受研究能力的制约,长期以来,一些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社会思潮,没有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由此导致两个方面的偏失:一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影响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真实而全面的图景,窥一斑而未知其全豹;二是在孤立片面的视域中窥探某一种道德教育思想、模式的价值合理性,失却了对不同道德教育思潮之间相互融合、互竟短长态势的揭示,不免使理论研究与思想把握失去了应有的思想通透性。这两种缺弊,均无益于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潮的本土化承换,亦无利于当代中国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比如,对整个20世纪西方社会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极其重大政治或政策影响的自由主义思潮与保守主义思潮,国内教育理论界鲜有涉猎,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十分匮乏;有些思潮,如新托马斯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等,尽管教育理论界给予了一定观照,但不仅研究的系统性不够,而且有的研究还存在理解偏颇、运用错误的弊端;其他思潮,教育学界作了不少阐释,但从道德教育视域入手的思考不多,因而留给人们的启示十分有限。这都需要对其作出新的理解与阐释。《思潮》一书敢于触碰这样一些敏感话题,不躲避问题,也不回避矛盾,试图在思潮本身的运演轨迹而非人为预设的“先见之明”中,呈现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思潮的真实图景。这种敏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理论勇气,是值得借鉴的。诚如丛书主编戚万学教授在序言中所言:作者本着其学术良知,不惮于表达自己的学术见解与观点,敢于承担学术创新所带来的责任。这种献身学术志业的精神,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篇5: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案

结题报告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大泊小学陈鸿鹏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由于拓展了网络资源共享空间,打破了学生接受教育的空间、时间、人力的界限,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媒介与德育工作整合,挖掘网络资源,推荐更多的能吸引儿童优秀网络教育资源站点,积极开展有益于增进学生网络知识、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培养网络道德的活动,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

小学生正处长身体、品德形成雏形阶段,缺少分辨是非能力。为了锻炼学生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适应儿童年龄、身心特点,因势利导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紧密贴近当前社会现状,有效选择教育资源,以多种活动形式,扎实有效的展开教育活动。

根据我校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条件和已经建立的德育示范特色,将两者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实现手段、方法、内容的创新,从而提高小学德育的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以《小学德育纲要》、《爱国主义实施纲要》为指导,以新《义务教育法》和新教育实验五个观点、六个行动的理论为依据,实践有关德育理论,紧密联系社会和学校实际,展开课题研究。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加强学校网络技术教育。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利用网络使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自主发现和收集、学习相关德育信息,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基础道德教育,包括网风网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辨证扬弃地甄选网络信息,促进学生形成健全正确的网络道德,提高学生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律能力、抗诱惑能力。3.利用网络技术、网络资源,收集大量具有正确导向的教育信息,教会学生在现代信息条件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探索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挖掘学生向善的愿望,从而铸造学生健康饱满的人格,为其后继发展奠定基础。

4.优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管理,通过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学校现代化的德育目标,序列化的德育内容,操作化的德育方法,模式化的德育组织管理,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把信息技术作为德育学习的工具: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加强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认真研究以网络环境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高德育效果的方法、途径等。在学科中找准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契合点,利用学校德育工作由教会学生道德向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道德转变。让学生能够对获取到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鉴别,以便找出自己所需的信息。2.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使学生利用网络媒介,了解祖国的书法艺术,学习书法知识以及书法家的生平事迹,制作写字育人的主题性网站“静心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动手能力,为学校发展塑造新的亮点。

3.信息技术与少先队阵地建设整合提高德育实效。利用网络资源,拟订不同年级德育教育分阶段目标,对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学生德育目标的达成度的要求由整齐、划一的标准,向富有层次性、个性化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更加体现了个性化教育。

(二)把校园网络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平台。通过网上博客、校园网站、家校速递通道等渠道,实现了生生、师生、家长教师间的教育互动。拓宽家校联系的时空,为家庭教育提供学习指导和素材。开辟校园网站、建设主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素材,学会主动,有目的地去发现和收集相关德育信息。

(三)把网络资源作为学校道德建设教育的元素。

学校课题组从学科资源、技术资源、活动资源入手,收集光盘、课件、事件介绍等相关资料组织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网络具有共享资源的特点,培养教师设计开发活动教材和用活教材的能力。从2009年课题立项以来,经过开题论证,调整方案,到现在经过近4年时间的探索研究,我校在课题研究过程和办学成果方面取得了进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学校德育工作开创网络化管理模式。

为了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加强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建立了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明确了“认认真真写字, 踏踏实实做人”的校训,“文明 正直 谦和 好学”的校风,“勤学 好问 多思 乐行”的学风,建立了一个组织健全、运营规范的学校管理体系,在德育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下辖各职能部门,从而较系统地形成了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整体氛围和科学的领导工作体制。网络时代的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应向社会更深、更广延伸。

我们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成立了以家长委员会成员、法制副校长、校领导班子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德育处、年级组及班主任为德育工作阵地。同时,为了使校内外形成合力,我们建立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向家庭、社会延伸、扩展的新格局。纵向上,我们主要抓学生和教师队伍建设、网络道德建设;在横向我们主要抓了校外的二支德育队伍。一支德育队伍指家长学校。这是联系家长、提高家长素质的一种较好组织形式,加强德育的责任感与合作感。另一支队伍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退休教师、社区干部、民警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成。在同一目标下,两支队伍与学校进行双向交流,创设了校外德育社会区域环境,以发挥德育的整体优势。

(二)校园网成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最佳平台。

当前德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工作。就目前而言,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他们网络道德素养的教育,唯其如此,才能使未成年人在网络虚拟空间明辨是非,养成道德自律习惯,并在网络道德建设发挥更重要作用。

1.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心理咨询聊天室, 吸引学生上网倾诉难言之隐, 及时做好特殊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2.开辟校园学生论坛。学校联系网上学校“一点通”,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可以点击自行解决,还可以完成预习和复习工作。学生就学校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网上直接交谈,便于学校及时掌握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3.开展网络专题讲座。由计算机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文明上网讲座, 通过讲座,使学生真正正确全面地认识网络。讲座活动中穿插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互动活动,真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对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了解,提高了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能力。

4.共享网络德育资源。教导处、德育组、少先队、卫生组利用校园电视台、红领巾广播共享德育资源。只要有关部门将一些优秀的德育教育资源上传校园网共享, 每个班级只要从校园网的共享文件夹中下载优秀的课件,学生可以在晨会课、大课间、午休时间观看,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直观形象的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深受启发。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德育实效。

我们提倡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使原本更多注重知识、缺乏活力的课堂生动起来,教育与教学在课堂中得到完美结合,学生的人性得到尊重,人格得到完善,品德得到提升。

1.捕捉素材,活学活用。德育渗透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去探索、判断使之警觉、感受到思想熏陶和哲理启迪。么林丽老师的品社课《和同学交朋友》,教师用儿歌和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交朋友并不是只为了从朋友那里寻求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朋友帮助。因为教学素材源于生活,学生感到好奇又亲切,课堂上讨论的气氛异常热烈,源于生活才是最有活力的,实现了生活德育化和德育生活化的链接,课堂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2.拓展迁移,突破难点。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内容拓展,为深度解读做铺垫。陈艳云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品社课《火灾中的自救与互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会到火灾是一种什么的情况。而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学生可以生动地认识到火灾带给人们的伤害。场面震撼,触人心肺。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生活预防火灾是多么的重要,并学会在火灾中如何自救与互救。3.创设情境,鼓励创新。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把德育要求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教育目标放在同一目标上,选准德育教育内容和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做到水乳交融。周鹏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美术课《青铜器》一课,将网上搜集来的汉代各种青铜器作品配上古典音乐,通过多媒体给予渲染,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感受青铜器花纹的特点,学生在了解汉代悠久的青铜器历史文化基础上,激发学生创作青铜器花纹的兴趣,创编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花纹,达到了艺术教学和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

4.欣赏陶冶,交流展示。在进行校本课程写字课上,借多媒体展示规范书写动作及要领,抓好“双姿”的纠正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校园网上开辟静心堂主页,有历代书法家练字的故事,还有书法家优秀作品欣赏,展示我校学生优秀作品和每月评比校园之星介绍,练字活动照片。通过信息技术与写字教学的整合,学生的写字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也得到了巩固。

(四)信息技术与主题活动整合提高德育实效。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使受教育者感受不到教育的存在,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活动”则是达到这种教育境界的有效平台。少先队将信息技术与主题活动整合,使活动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使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主题活动达到的育人效果更明显。1.举行文明上网签名活动。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道德准则,在虚拟空间内学会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环境。少先队提出文明上网签名活动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在校园网上点击表示支持。文明上网可以增强网络文明意识,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明辨是非、自我保护和防范不良行为的能力。

2.定期观看优秀影片。用丰富的德育资源吸引学生爱上校园学习生活,建立“网上影院”栏目,精选适合小学生口味的、健康向上的电影、动画片,供孩子们上网阅读、观看,同时开展网上观后感发表评论活动。通过这种途径吸引学生正确上网,接受网络熏陶,从而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3.举行我行我秀作品展。电子小报、网页、电脑绘画大赛,“我爱家乡”摄影比赛„„通过开展网络比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把比赛作为网上德育的载体,渗透着德育思想,使学生在学习、娱乐、竞赛中吸取德育营养。

(五)利用网络使家校互动更密切。

1.开展家长网络培训工作。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活动契机,我校对家长举行文明上网讲座,让家长认识了“校园网德育资源库”与社会上经营性网吧的区别,转变了部分家长对网络的偏见和看法,认识到正确引导走进网络时间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和学校联合共同引导学生走进健康网络世界,并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和思想道德水平。

2.开通“家校通”网上家校业务。我们通过“家校通”短信互动的形式,建立固定的反馈网络。该网络既可以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校在家表现让教师与家长之间互动交流。使学校、家庭都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便互相配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学校

1.办学成果显著。四年扎实的课题研究,使我校形成了借助网络及其资源来提高德育工作效率的办学特色,2010年被评为 “汉沽管理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1名老师被评为汉沽管理区德育工作先个人。多名教师被评为区级先进教师,先后有12名学生被评为市区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我校秉承全面发展、德育先行的办学理念得到了验证。

2.团队协作奋进。在课题研究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团队的理念和行动得到高度统一。每一位教师尽管处在不同领域,接受不同条件下达的任务,但树立了校荣我荣的大局观,不管接受哪一项任务,大家都凝心聚力,圆满完成。

(二)教师

1.师德修养逐步提高。“微笑新庄、感动新小”育人故事专题交流活动成了每年师德教育的自编素材,微笑服务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校园里涌现出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定期宣传表彰我校教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将表彰和学习融为一体,进一步激励大家向身边的楷模学习,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更上一层楼。2.骨干队伍迅速壮大。学校依托课题研究,教师队伍培养逐步形成了梯队建设。学校有区骨干教师1名,区教学能手2名,校级的优秀教师5名。老师们认真撰写的优秀德育论文有20多篇,在区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在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中我校有1人获第一名,教师书法大赛中有1人获一等奖。有1名教师在市级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有了课题的引领,激发了全体教师积极向上的动力,活跃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更帮助教师实现的教育理想。

(三)学生

1.养成文明上网。课题研究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学会了文明上网。我校的生源以农民子弟为主,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和家长文化素养偏低,学生的行为习惯表现出很多弊端。虽然我校周边有黑网吧和游戏厅,但从未发生学生因上网逃学现象,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对网络的抵抗能力逐渐增强,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

2.行为习惯规范。在网络资源库的熏陶下,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都上了新台阶。在与传统的德育模式形成了优势互补。少先队每周的三项评比(纪律、卫生、红领巾佩戴),每学期的星级少年和三好学生的评比,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礼貌用语经常使用,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3.综合能力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营造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每年在区春季运动会和篮球赛上捷报频传,区艺术节,学生综合素质大赛,讲故事比赛中,我校选手都取得了佳绩。在全体课题组教师的悉心栽培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

七、继续深化研究的思考

篇6: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案

前不久刚上了一篇内容“心中的规则”,当中有这样一则案例:在一所一直以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为自豪的中学,校园网上的电子公告版开通不到一周,学生便在网上发布了一些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甚至还有恶毒谩骂和攻击老师的话„„。此案例背后不由得我深思,学生平日里对老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些学生在公共场所吸烟、酗酒;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动用“社会力量”,偷同学、老师、家庭的东西„„等。更有甚者学生因为在学校里面受了气,把家长给搬来“大闹天宫”等等,诸如此类事件已屡见不鲜。而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是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当然,这绝对不止这些,笔者认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环境的因素

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非常之深,不是有句广告词:“其实,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未成年人来到世间,本来就是一张雪白的纸,他们的人生怎样才能被描绘得五彩斑斓,这主要取决于他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唯分至上的畸形观念,造就了如此暴戾习气十足的学生。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看到不问青红皂白、穷追猛打老师、为孩子解气的家长,就该明白这些家长价值观迷失到何等地步,以及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又是多么的严重。而学校欠缺对“宽容、爱心、尊重”等道德方面的培养,以及名实不符的“素质教育”,估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对学生打老师没有明确说法,进一步助长此类事件的频繁上演。按常理,老师打学生是体罚,是件严重的大事,被批评为“师道沦丧”,家长追、公安查、舆论报、社会谴责,乃至职位不保、丢了饭碗。但是,学生打老师是什么,却没个明确的说法,纵观吉林松原高考生漠视考场老师、西安市48中学生暴打老师等事件,处理很少“伤筋动骨”,至多戴上个“年幼无知”、“藐视师尊”的帽子,最后道歉了事,以至于学生对老师是“照打不误”。

上一篇:猫抓老鼠下一篇:卫生检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