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道德的缺失及其教育

2022-09-12

我国的环境问题经过各级政府及组织的重视, 不断加大整治力度, 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但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要使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而且将成果长久地保持下去, 就必须加强和重视人们的环境道德教育。

1 环境道德缺失的现状

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 吸引了知识界的目光。哲学、伦理学等工作者从理论上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 认为应该把自然纳入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 改变无视自然规律, 把对自然贪婪利用、无限开发的态度, 转变为树立起平等、和谐的人自关系。他们以理论形式为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试图使人们超越近代以来片面追求技术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状态。但是, 从实际生活状况看, 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环境道德行为却表现得难如人意。环境道德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公众的道德的认识水平低

没有一定的环境保护的知识, 就很难有相应的行为。从总体上来说, 公众对为什么应该保护环境、应该怎样保护环境以及我国的环境状况等知之甚少。例如, 1998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表明, 在有关环境知识的1 3分中, 人均得分才2.8分, 有67.6%没有听说过“世界环境日”。

1.2 公众的环境道德的层次也比较低

虽然许多人认为应该保护环境, 但是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只停留在意识层面, 不能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有的公众甚至试图依靠政府或者企业来解决环境问题。低层次的环境道德状况和环境参与度, 导致了水、电等生活资源的大量浪费, 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据统计, 1986年~1990年间, 我国一次性的消耗量为3亿只, 1994年, 猛增至20亿只。现在, 北京市平均每天使用餐盒200万个, 一年使用8亿个, 每天使用塑料袋6000万个, 每年213亿个。这些无不为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1.3 一些企业无视生产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而完全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进行生产

它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采用粗放的生产方式, 浪费了大量资源;同时又将污染防治和采用低消耗低污染的设备看作是一种负担, 把未经严格处理的工业废物排入江河, 污染了水源。

1.4 有些领导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企图“先发展再治污”

决策制定中, 有的领导不惜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老路, 不管生产符合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只要经济效益好就行;在管理中则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放任自流。

2 环境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2.1 在教育主体上,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

学校教育是环境道德教育的重点。较家庭环境教育相比, 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特点;与社会环境教育相比, 它则具有长期和系统性的优势。科尔伯格认为, 人的道德教育的关键期是少年期 (9-13岁) 和青年期 (15-19岁) , 这一阶段正好是从道德的习俗水平向后习俗水平转化的时期。高中毕业不能运用某些 (大约20%) 原则进行思维的人, 不大可能在成年阶段有原则地思维。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大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这就说明了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应当注意的是, 环境道德教育不只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事情,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将环境道德教育渗透到教育活动中, 都应该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环境道德教育也不只是学校的事情, 家庭也应该在环境道德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家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通过家庭成员的互相监督和教育, 经过长期积累, 有利于家庭成员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 在饮食习惯方面就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很好机会, 如互相监督和教育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不使用泡沫快餐盒以及节约水电、不用塑料袋等。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教育, 会使家庭成员的环境意识得到提高。

针对社会大众的教育也是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种教育方式的优势在于对象的广泛性, 工人、农民、军人、城镇居民、知识分子及各级领导干部等无一不是其教育的对象。通过在他们之间倡导环保行为, 树立环境道德意识, 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有所提高。

2.2 教育方法采取探究、讨论的方式

教育家杜威认为, 理想的道德训练方法是以探究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的方法。因此, 在道德训练过程中, 教育者可以给受教育者设计或呈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两难问题, 以激发受教育者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 教育者的任务不是引导受教育者向所谓的“标准答案”靠拢, 而是启发他们的思考, 引起他们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使他们探索和寻求新的见解。讨论问题的目的不是使受教育者知道“去做什么”, 而是使受教育者“如何去决定做什么”以及“知道如何去做”。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民主合作精神和道德判断能力, 可以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 精神的提高只能用精神去教育, 而不只是感知、理解。应坚决抛弃强制与灌输这种传统的道德训练方法, 代之以探究、商量、讨论的方法。

2.3 教育内容力求生活化

杜威坚决反对没有生活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他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 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陶行知也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生活的好坏。环境道德教育也应该回归生活养育, 从实际生活中吸取丰富的教育养料。这就要求教育者选择的教育情景要取材于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 取材于人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现实。相对于真实的现实, 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是干瘪、贫乏的, 也是毫无吸引力的。只有生活化了的内容才可能使受教育者发现道德智慧的生动性, 拥有更加具体丰富的道德体验。

2.4 形式上应当努力做到形象、生动、审美化

只有欣赏的东西才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才可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在环境道德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上应当努力做到形象、生动、审美化。为此, 可以适当引进艺术手段作为道德教育的形式, 使受教育者在对美的“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我国公众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环境道德行为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要改变这一局面, 必须对公众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在具体方法上要注意: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采取探究、讨论的方式;教育内容要生活化;教育的形式要形象、生动。

关键词:环境道德,缺失,环境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美善相谐的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2] 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 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4] 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6.

[5] 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