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

2024-05-23

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通用9篇)

篇1: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

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

检察职业道德是检察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查办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的神圣使命。

检察官职业道德,是指以检察官为主体的所有检察人员,在从事检察职业活动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活动中,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调整检察官与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与检察官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符合法律监督职责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道德品质的总体要求。

《基本准则》第二条规定: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作为新时期的检察官,一定要夯实“忠诚”这个道德基础,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同志曾经指出,司法权是至关重要的执政权,必须掌握在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人的手中。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官要履行好职责,就要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坚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坚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公正是检察官的价值追求。一名合格的检察官应倾其毕生为公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公正的法律并不保证法律的公正,只有公正的法律和公正的执法者两者融合,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执法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执法者的职业道德底线。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和反腐败重要职能部门,自身是否清正廉洁,不仅关乎检察机关整体形象和检察公信力,而且影响案件公平公正,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检察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职业价值取向,不贪名,不贪利,严格自律,遵纪守法,拒腐防变。

文明是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是检察官职业道德的高尚境界,是检察人员最根本的执法理念之一。文明执法是依法办案的升华,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切实做到执法理念文明、执法行为文明、执法作风文明、执法语言文明是时代和社会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期待、新要求。

检察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德高方能明确方向、坚定信念。检察官是法律的守护神、正义的卫士,常常游走在正义与邪恶、红道与黑道之间的无间道上,接触社会阴暗面的时后较多,久而久之,如果没有高尚的情操和坚实的职业道德根基,现实的瑕疵就会遮蔽我们的双眼,纷繁的矛盾就会扰乱我们的心智,就会放弃理想信念,沉浮世俗!甚至从人民的公仆堕落为人民的罪人!这样的实例在现实生活中,举不胜举。

二是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和执法公信力需要。检察人员肩负着依法公正独立行使检察权的重任,大多处在办案和监督的第一线,面临着腐蚀和诱惑的严峻考验,一个没有检察职业道德的检察人员,很难想象他在“糖衣炮弹”面前不迷失方向。

三是加强检察职业道德是保障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需要。培养和树立高尚的检察职业道德,能使检察人员牢固树立忠于法律的信念,在检察职业活动中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廉洁奉公,不枉不纵,提高法律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尊严,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

篇2: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将检察职业道德要求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对于坚定检察官职业信仰和道德追求、规范检察职业道德行为、加强检察队伍科学管理机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纪检监察工作中,我们要严格要求全体检察干警把“忠诚、公正、清廉、文明”八个大字为主要内容的检察官职业道德牢记在心,熟知《基本准则》每一条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自觉地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执行。

一、检察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忠诚。是指检察官必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热爱检察事 业,恪守“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检察宗旨。

2、公正。是检察官履行职责,办理案件应当秉承的法律信仰,要忠于职守,秉公办案,保持客观公正,维护人权的基本立场,坚持持续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3、清廉。确要求检察官模范遵守国家法纪,保持正廉洁,不徇私情。严格禁止检察官接受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友,案件利害关系人及其委托的人以任何理由馈赠的礼品礼金、购物凭证、有价证券、干股等。一尘不染、牢记从检。

4、文明。要求检察官必须有文明的执法形象,文明的公众形象,文明的队伍形象。检察官的言行举止、品格操守必须符合检察官特定的人格和身份。执法理念文明。

二、检察官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1、检察官职业道德完善了对检察官的约束机制

检察官在履行职责时,承担着对人民大众的义务,对国家法律秩序的义务等。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是司法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的制定和颁布为检察官提供了职业行为标准,它系统地规定了检察官在日常职务活动和生活当中应当遵循的规范,是规范检察官职业行为的综合性、纲领性文件,对完善检察官约束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2、检察官职业道德强化了大众对检察官地位的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检察官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限于相对较低的法律标准,而是提高到了职业道德的高度,人们不再会认为只要不犯罪、不严重违法就是一个好检察官。最高人民检察院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准则对于检察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是把社会对检察官职业的要求“确认”下来,从长远来看,可以提高检察官的社会地位,这对于建立法治化国家,具有深刻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检察官职业道德是全面履行检察职责的需要

检察机关及检察人员在行使法律监督职权的过程中,必然要同社会各部门、各类人员发生多种社会关系和职业关系,这些关系的调整处理,既需要依靠法律,也需要依靠检察职业道德。检察人员要全面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必须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检察人员和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律师及公安、法院、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之间的调整,如何在各个诉讼阶段处理好相互关系,还需要依靠检察人员的职业道德来调节。

4、检察官职业道德是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篇3:浅议检察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检察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一) 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 简单来说就是一般社会道德在人们职业生活中的具体显现, 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能力以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人们职业生活中的具体方面加以约束和规范, 是普遍社会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二) 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内涵

检察官职业道德可以表述为在具体的检察活动中, 检察官在灵活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 以及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时都应当遵守的准则与规范。根据我国的相关文件, 可以发现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实际内容主要包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两个方面:

1. 既是政治和法律的基础, 也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核心要求

忠诚公正是践行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也是实现检察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和保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依据《检察院组织法》和《检察官法》的要求, 检察官必须忠于党, 忠于国家, 忠于人民, 忠于宪法和法律 (1) 。检察官职业道德要求公平公正地执法,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 不偏不倚, 不枉不纵, 切实地维护实体和程序的公正。

2. 是人格和纪律要求, 更是思想和工作的根基

严明与清廉是人格和纪律要求;也是思想和工作根基。检察官在践行时, 必须自觉地抵制金钱美色的诱惑, 坚决抵制权势的压迫和人情的干扰, 时刻提醒自己清廉严明, 努力贯彻共产党人刻苦、吃苦的作风, 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 维护检察机关及检察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检察官职业道德重要性的主要体现

(一)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检察官做好本职工作的向导

检察官是法律的守护神、正义的卫士, 常常游走在正义与邪恶、红道与黑道之间的无间道上, 接触社会阴暗面的时后较多, 久而久之, 如果没有高尚的情操和坚实的职业道德根基, 现实的瑕疵就会遮蔽我们的双眼, 纷繁的矛盾就会扰乱我们的心智, 就会放弃理想信念, 思想堕落。甚至从人民的公仆堕落为人民的罪人, 这样的实例在现实生活中, 举不胜举。

(二) 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是国家的司法机关,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 肩负着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使命, 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方面, 负有重大责任 (2) 。为此, 我们在建设检察队伍时, 必须认真贯彻为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服务的理念, 灵活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推进检察事业和检察队伍的建设。

(三) 良好的职业道德帮助检察机关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检察官是一项较为敏感的职业, 也是一项需要良好个人约束力的职业。检察人员敏感性在于它处在诉讼监督及查办职务犯罪的最前线, 经受着腐蚀和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要想建设一支职业技能过硬, 思想政治坚定的检察队伍, 就必须开展爱岗敬业教育等一系列的活动, 逐步树立检察官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 必须强化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 秉公执法、清廉严明的思想观念, 全面地、迅速地提高检察干警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 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动力是检察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

我国检察事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检察队伍的建设, 而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建设更尤为重要。要想真正建立起一支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崇高职业使命的检察队伍, 就要大力加强以“忠诚、公正、清廉、严明”为核心内容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 促使检察机关的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项执法活动能够成为维护社会正义的具体践行, 使检察人员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三、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第一, 检察官是法律的守护者, 是正义的执行者。检察官的形象能更全面的体现我国法律的尊严。检察官是面临各类人群最多的职业, 接触的层面也比较复杂, 阴暗面也相对较多。难免会受到各种诱惑的干扰, 时间长了,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抵挡不住诱惑的情况, 所以职业道德的建设, 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检察官的行为。这也是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其重要使命之一就是维护司法公正, 而司法公正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党和人民对此给予了高度飞关注和殷切的希望。只有打造出一支具有高尚品德, 职业操守又强大的检查官队伍, 才能不断提升检察官执法的可信力, 才能树立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威。

第三, 作为检察官, 不仅要具备精神的业务素养, 更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甚至要比一般其他部门的任职人员都要高尚才行, 人格品行也要高出一些。因此, 检察官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 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 从而维护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四、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实现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建设, 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特别明显的, 必须做好教育、引导和激励工作。不能只喊口号, 要积极地将各项政策落实到实践当中去。

(一) 做好检察机关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要做好切实提高检察官的道德素养, 必须重视思想教育工作。教育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思想教育又尤为重要。思想教育工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很好完成的, 它需要时间来消化、理解, 深入来讲, 它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透过思想学习教育, 使检察机关人员拥有坚定的信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 不能盲目的只追求政绩的提高, 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要符合人民的根本的利益, 要把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作为政绩的导向。

(二) 完善制度, 确保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完善的制度, 是做好各项工作, 保障各个机构实现长足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实现良好的检查官职业道德建设, 就必须建立和坚持好检察机关的各种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 不但要完善检察机关的各项制度, 还要确保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严格的案件办理流程, 可以使检察活动更加公平公正 (3) 。

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 就是实现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目前形势下, 要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活动的主要契机, 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切实有效的开展检查官职业素质、职业理念、职业荣誉教育, 把职业道德建的培养塑造渗透到检察官队伍管理和建设中, 确保每一项检察业务都包含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4) 。检察官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忠诚于自身的工作, 开拓创新, 确保自身检察职责的正常履行。随着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不断完善与进步, 我国的检察官职业道德水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过程中, 高素质的检察官们必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注释

11 高政宣.高检院政治部负责人就实施<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答记者问[N].检察日报, 2002.3.

22 张柏峰.以贯彻落实决定为契机, 推动法院全面发展[J].中国审判, 2006.6.

33 王永.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 2012:43-45.

篇4: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职业道德;舞蹈教师;行为举止;学生

综合性大学是学科相对齐备、办学规模庞大、科研能力突出的综合实力雄厚的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其舞蹈教师,从字面上就看出其含义为在综合性大学里从事舞蹈教育的老师。从浅层职能上看,其提高了学生的舞蹈专业水平,提升了学生的舞蹈艺术审美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艺术气质;从深层职能上看,其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道德思维,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舞蹈事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大众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份子,在对培养服务社会的舞蹈力量起到至关作用的同时,还时刻肩负专业教学、科研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因此,综合性大学舞蹈教师不单单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优秀的专业科研能力,还必须规范本身职业的道德言行,达到育人的功能。

综合性大学舞蹈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家庭中的一员,其指的是在舞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生管理等活动的过程中所遵循的针对教师与学生、学校和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言行举止,并且还需体现出自身作为高校教师的道德思想、情感和品格等。

大学舞蹈教师职业道德对自身专业教育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能动作用。从高校职能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得以体现:

在教学上,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舞蹈教师产生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教育观,感染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观、学习观,其大致体现在课上活动和课下活动。课上,一方面促使了舞蹈教师保持饱满的精神和肢体状态、优秀的教师风范、公平的动作指导和适当的言语表达;另一方面维护了课堂纪律,帮助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提升了学习兴趣,改善了学习氛围,尊重老师。双方面促进舞蹈教学的高效有序进行,提升教学质量。如课上学生遇到问题,舞蹈教师耐心、公平指导每位同学,不分优差,优生继续保持稳固提升,而差生加强了自信心,专业得到显著地提高。课下:一方面有助于舞蹈教师加强职业工作的责任感。精益求精,时刻构思教学方案和反思课上过程;因材施教,时刻思考适合学生的动作训练;与时俱进,时刻不忘吸收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行为举止,时刻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另一方面形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同学间团结互爱的品质,养成了文明礼貌习惯。双方面衬托综合性大学的高等素质,提高社会地位。

在科研上,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舞蹈教师职称的评定、印象的评价、所在学科的发展。从个人角度来看,其帮助舞蹈教师形成严谨的研究态度,不照搬抄取他人的学术成果,坚持真理、创新和热忠于学术的精神,树立良好的科研榜样,发表优秀的科研成果,如期超额完成科研任务,改变其他学科教师的偏见,提升职称评定的成功率。从团队角度,其帮助舞蹈教师正确看待与同专业教师以及其他学术成员的关系,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相互无私地交流自身见解,紧密合作,交出一份高质量、高价值的学术研究,共同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

在社会服务上,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巩固舞蹈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对社会的贡献,促进社会风貌、经济、文化的正面发展。对社会风貌来讲,其提高了人民素质,促进人际融洽,形成人民优良的行事作风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例如舞蹈专业学生在幼儿培训的教学中,自身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家长、同事、孩子等;对社会经济来讲,其提供了丰富、优秀的就业资源,加强人民消费力度,维系市场经济平衡。例如送孩子去学舞蹈、买门票看舞蹈表演、交学费听舞蹈讲座等。对社会文化来讲,其提升了人民舞蹈鉴赏能力,扩大了舞蹈普及的范围,陶冶了人民的精神世界,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可见,综合性大学舞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途径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

由于舞蹈教师日常一般就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的信息,缺乏系统的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现有的职业道德规范都是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得以总结,因此,舞蹈教师须加强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查资料、看文章和书籍、参加专门的培训和讲座等行动学习有关师德的理论知识,明了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规范、要求和实施知识,结合固有的经验不断融合、尝试,其职业道德必然会提升一个层次。

(二)时常自我剖析

由于舞蹈教师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呈现在学生面前最频繁的还是行为举动,再加上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可知其行为举动将最大限度地默化着学生,因此,舞蹈教师须时刻分析自身行为上的问题,并加以改善。通过课前做热身活动、课上精力充沛、课后勤练专业等热爱专业行为,体现对舞蹈的认真、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课下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性格、生活和学习情况,听学生专业外的课程等走近学生的行为,体现对每位学生的关心、爱护、不厚此薄彼的态度,塑造优秀的形象。由此,加深对其职业道德的理解,不断地提升。

(三)与优秀教师讨经

由于经验是靠人在多次的实践中收获的,优秀教师具备有益的道德经验,其可以保证之后的教学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再加上综合性大学学科上的优势,因此,舞蹈教师须积极向不同学科优秀的同事讨教经验,补充、提高自我。通过课余网上的交流、听优秀教师的课、看优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过程等学习的行为,转他人的经验化为己用,根据自身的情況,取长补短,激励自己,发展正确的职业道德。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停进步,舞蹈教师作为综合性大学里的特殊群体,应正视自身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持续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发挥所长、脚踏实地、热爱岗位、关爱学生、奉献科研、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专业的价值,促进社会、高校以及学生的发展,为祖国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金雅慧.浅谈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及意义[J].学园,2005(28).

篇5: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

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在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它也是国家急于解决的问题。以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为切入点,并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准则和方法措施的介绍,使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最终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对自我的实现。关键字:职业规划 就业 重要性 一.引言

职业生涯即事业生涯,包括一个人一生所从事的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方向。它占据了一个人生活的绝大部分。人们从事的职业不同影响甚至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交往能力、从事的主要活动以及生活质量的不同。

职业生涯规划起始于20世纪60 年代,并于90 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它是个人独自的心灵地图,它指导个人与组织紧密结合,在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进行测定的条件下,同时在对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能力、气质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要求,根据自己的职业爱好,确定最适合其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规划。简言之,就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从事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职业生涯规划的五大要素: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

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为大学生的就业和自我实现服务的。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问题和家庭经济问题,而且与学校、国家和社会的建设都息息相关。随着每年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也就必然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所以要想在众多的大学生中找到一份好的并适合的自己的工作,其必须先制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它将成为一个索引。二.职业生涯规划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准则

职业规划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要坚持职业规划的科学性,着重职业规划的连续性,依循职业规划的时效性,只有通过这样大学生才能提高职业的知识水平、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一,坚持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现今,大学生在谈到自己的目标时,总是说的很空,没有什么科学性和可行性。所以,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要有明确时间规定,要有可行的实施方案,要有思路清楚的操作步骤。而且职业生涯规划对结果来说必须是可以随时随地可以衡量的,而且还要要求结果有具体的数字和数据来加以说明。同时,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避免自欺欺人和采用一些借口来说明事实。另外职业规划要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被现实环境和自己所接受,要懂得把握合适的时机和火候,在最佳时间,用尽可能少的努力去完成最有利的事情,就会有惊人的结果。

第二,着重职业生涯规划的连续性。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应该从大一就做起,根据其在学习的不同时期,学习的重点和心理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为职业初选期,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一新生,这时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为此,在他们基本适应大学生活的基础上,要唤醒他们对职业的谋划,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期望;第二为职业规划期这

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大

二、大三的学生。二年级为定向期,这时学生要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三年级为冲刺期,所以大三学生的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第三为直面就业期,这个阶段主要针对大学毕业生,经过3年的学习,更要进一步认识自我,合理定位自己,并探讨工作选择和职业发展,为即将从事的工作积极搜集信息和材料。

第三,遵循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效性。社会需求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企业的发展存在多变性和风险性,因此当代大学生太应该使自己的职业规划紧跟时代步伐,使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相匹配。所以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必需受到时间的制约,不是一个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规划和变化的过程。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措施

大学生要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找到有效的方法措施。

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更进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时期是学生最有活力和最有动力的时期,同时也是打学生最有创造力的时候,大学生要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自觉加强职业规划意识,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大力培养自我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密切关注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为实现人生的职业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另一方面要以学校和社会为载体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顺应时代的要求,各大高校也普遍重视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学校应该借鉴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强职业规划课程规

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教导,加快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组织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职业生涯培训班,积极吸收充分的社会资金,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建立行业准则和规范,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和今后发展的状况大力促使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能够科学化,专业化,全程化和普遍化。三.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当代的大学生只有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充分的规划, 并在大学阶段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才能在众多毕业生中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创造一个美好的开端。

1.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 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有很多大学生对自己不是很了解, 在职业选择时都表现出盲目性,有些人甚至很不切实际。通过一个好的的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他们本身所具有的个性特点、现有的和潜在的职业素养, 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总体优势和劣势进行多方对比分析, 重点培养一些职业特质; 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 在此基础上基于可以很好的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生活, 并为自己最终能够得到理想的职业去做各方面的准备; 能够较客观地估计自己的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运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 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最后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理想。

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大学生必需学会不断地获取大量的各种信息, 即职业、就业形势、组织、社会等各个方面。大学生得到的信息越多,思想

准备也就越充分,在规划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 就能够依据现在社会的需求,着眼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规划的关系, 合理地规给自己做好规划。

2.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自信心。在多种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中, 自信心名列榜首。现在社会中存在的高学历热使很多大学生处于一种尴尬和骑虎难下的境地, 自信心也就理所当然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自信心是建立在对其所从事职业的认知和驾驭能力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 也就是是大学生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 接受的教育的增多和社会锻炼的加强,对自己和职业的了解和认识也会不断加强、加深, 就业能力也会逐渐提高,自信心也就会自然而然地、逐步地建立起来。

3.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是由社会结构、高校体制、经济结构、就业需求、市场需要等多方原因导致的,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大学生、学校和社会都无法改变这个就业环境,。所以就要求大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然后自觉地去适应这个就业环境,满足当今就业市场的需求。

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活动, 就能制定准确的和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确定一个和自己目标相适应的求职方向,找到一份自己心意的工作, 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使大学生走上成功的职业生涯。

四.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实现自我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实质特点是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和展现。自我实现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换句

话说就是寻找真实的自我,发现本身具有的潜在能力的过程。大学生的自我实现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来完成的,并在自己的努力的帮助下不断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当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组织机构正在发生变革的形势下,不但要对自我有充分的认知,而且要在大学里建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理想、信念和发展方向。一个人只拥有知识,那他不是建构完整的人,必须学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有意识地培养、建构自己的优良特质,充分发掘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短处。同时,必须知道如何和周围的环境保持协作性和协调性,才能在合适的时机中把握机会,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的需要。五.结论

总之,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就应该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应对竞争的能力,获得职业发展优势。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深入的了解自己,客观准确评价自己,从而不断促进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职业规划还能使大学生对工作世界、职业信息的了解更加深入,认清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职业发展方向,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职业,找到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既能提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能让大学生学习有内容,生活有目标,为就业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这些都将为大学生以后的职场生涯打下结实的基础,使他们的事业向成功迈进。因此,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篇6: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

教育学是一种责任之学,教育工作本来就与责任密切相关,并要求教师承担相应的专业责任。教师的专业责任是其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专业道德品质,包括对教育专业的责任以及对学生的责任,对专业的承诺以及义务的履行。选择教师作为终身职业的人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应有的职责。

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专业工作,“教师”一词从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责任的内涵。教师角色本身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教书育人”,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以及“长善救失”等等,这些必然或应然的要求规范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而教师与学生之间那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更折射出教师对学生应承担的责任,因为“从伦理角度上讲,你若是控制一个人的幸福、利益或者是命运,那么你就对这个人负有一定的义务或者是责任”①。这种责任可用法律来界定,也可以用伦理原则加以规范。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正是通过采取一系列行动以保证学生获得幸福或改变命运,并一以贯之,所以,教师对学生负有着重大的责任。

教师的责任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所赋予的责任。教育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的工作也是意义非凡。教师承担的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责,这种社会职责由法律所规定、被社会所公认,教师不能玩忽职守或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其次,就教师个人而言,从进入教师职业领域开始,教师就能感受到一种生命中应要“承受之重”的意义。教师以个人的方式去理解和实践这份意义,这种个人责任与教师生活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这种个人责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个人道德责任,这种个人道德责任甚至比法律意义上的教师社会责任更为重要。教师的这种个人道德责任在教育活动中通过一种道德责任意识规范教师的行为,因为“道德责任意识是教师自由意志的最高规定。高度的道德责任意识是一切高尚的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承担责任,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承担责任,还要对自己职业行为的不成熟性负责任”②。道德责任意识体现着一个教师的职业人格,也同时体现出教师的个人道德素养。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中的“重要他人”,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众多的责任。“所谓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③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历程,是受到周围环境和与之交往的人的影响过程,教师的特殊身份及其特有的职责使其影响尤为重要。当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呈现出价值多元的特征,教师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更需要承担引导的作用,教师的道德责任无法推卸。在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不断增多的时代,学生常常会面对更多的可能选择,产生更多的价值困惑。教师除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外,更要引导学生生成许多生活的价值。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应当承担价值澄清与引导的职责,并将其作为重要的道德责任。

爱,首先从自己做起,一个不懂善待自己,享受生活快乐的人又怎么懂得珍惜生活、享受生活,又怎能懂得善待别人。我们从事着辛苦、劳心的工作,要不断从事业中寻找新的目标,永远的快乐。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能更好地坚守岗位。不因为身体原因,缺少一节课,少回答学生一个问题,少给学生一点关怀。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保障。

爱学生,有教无类。要求教师的在教育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我们应该充满热情地去帮助他们,从思想上去开导,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表扬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和睦的成长氛围。有时教师的一句平常的话语、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我们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投入真情,充分发挥师爱的广博性和持久性,用师爱激励学生。

爱学生,就必须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敬学生为前提,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们平日的工作中,你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抚摸,或是一句善意的批评,将会深深地留在学生心中,激励着他们不断进步,甚至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的人生是默默无闻,但也应有自己的精彩,要不断地自律自强。自律与自强是矛盾的统一体,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做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律,才能自强。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时刻想着自己的神圣使命,尤其应注重自律,自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任何伟大的事业都要有坚强的信念,而坚强的信念来自我们的坚强人格,自强将是我们这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伟大职业的源动力。通过“自律”我们规范了自我,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标和价值观联系在一起。通过“自强”我们将坚定自己的信念,扎根于祖国的教育事业,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任凭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风吹雨打。我依然闲庭信步于阳光之下,守着自己的讲台,守着自己的青春梦想,守着自己在从教时的誓言“为人师表”。

教师就是这样,在平凡中,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用自己并不宽大但却是这世界上最强有的双手,托起一个一个明天的太阳。一根火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可以点燃一堆熊熊的烈火。

教师之间要相互比师德、比奉献、比教研能力、比成果,学现代教育理论,学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学专业基础知识。通过比、学来给自己加压,给自己“充电”,切实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宗旨。

新时代的教师,更要自强不息,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勇于创新,自己更要学习不已探索不止。惟自律自强的教师,才有资格和能力去用师爱的雨露滋润每一树可爱的花枝蓓蕾。

教师作为神圣的职业,开启儿童的心智,放飞少年的希翼,圆青年学海的梦想„„教师如同阳光普照每一个花蕾,让他们含苞待放,我们要敢于把自己想象得和太阳一样伟大。当我们信步在大街小巷,学生及家长亲切的问候、关爱的眼神足以让我们深感此生无怨无悔。

篇7:小议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建设

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官作为检察机关的组成分子,担负着代表人民和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光荣使命。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民主法治、人权保障等观念的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检察队伍的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检察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切实履行职责,而且关系到公平正义理念在全社会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法治发展进程。

一、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涵义

检察官职业道德,是指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检察职能,从事检察职业活动中,形成且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检察人员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既包括检察官这一司法职业群体自身对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是主观上的道德认识和客观上的道德行为的统一。200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制定了《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对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忠诚、公正、清廉、严明。忠诚是指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实和法律,忠于人民检察事业,恪尽职守,乐于奉献;公正是指崇尚法治,客观求实,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维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清廉是指模范遵守法纪,保持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不徇私情,自尊自重,接受监督;严明是指严格执法,文明办案,刚正不阿,敢于监督,勇于纠错,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

二、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在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检察队伍职业道德意识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少数检察人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违法办案、为检不廉,有的甚至贪赃枉法,索贿受贿、参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等,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检察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心理失衡,另一方面是我们的 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没有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偏重规则制约,忽视理念引导。综观各地出台的检察官职业道德相关措施和政策,均侧重于对检察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则作出详尽的规定,配套的措施往往也是一些预防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事后的惩罚处理机制,而对于引导检察官形成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却着墨甚少。

2、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简单,内容枯燥。对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培育仍局限于简单的理论灌输、自查、整改、正反面典型的宣传教育等,这些方式方法虽然未必完全无用,但是无法克服其内容的枯燥和形式的僵化,没有能够与检察官执法办案的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难以脱离粗糙和肤浅,影响了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效果。如果我们仍旧熟视无睹,放任自流,极有可能导致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与检察执法实践相脱离,职业道德中的理性判断与检察人员实践中的价值判断产生错位,进而使我们的职业道德准则在实践中面临被修正、僭越、抛弃甚至践踏的危险。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理念落后,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未能紧密结合检察实践;二是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措施的着力点有失偏颇,检察官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认识不足,方式方法落后;三是现有检察管理体制存在与检察官职业化趋势不相适应之处,检察官执法过程的身份保障、待遇保障有待健全和完善。

三、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

(一)确立符合职业化发展要求的职业道德建设理念。

检察官职业化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建设一支执法理念先进,执法素能优秀的高素质检察官队伍。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建设,必须契合检察官职业化改革的目标要求,更新职业道德建设理念,实现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从教条式、灌输式教育向引导式、激发式转变。这是因为任何职业道德最终都要体现为该职业群体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然而,任何一种具有稳定性特性的行为习惯是不会自然形成的,通常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及自觉的修养才能形成。从本质上看,道德是把善的意志作为其要求对象的,它所倡导的实际是人心而非行为。在道德所由立足之处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它在界定了是非善恶而外,却并没有取消人们选择恶的 自由,于是善的内心在这种自由的选择中得以彰显。由此可见,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还是依靠内因——人的自律,如果忽视职业道德规范的自律性特征,采取单纯的灌输或强制手段迫使检察官规范行为,必将导致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流于形式而与检察官内心认知相脱节,并有可能带来普遍虚伪的产生。因此,在开展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对检察官良好职业价值取向、执法理念和行为习惯等的引导和培养,注重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道德准则内化为检察官的自我认识、自身努力和自觉遵守,提高检察官职业过程中的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自我修养。

(二)创新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

1、提高检察官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高素质人才聚集效应

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象是检察人员,检察人员的基本素质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要通过加强对高素质检察人才的培养,提高检察职业内部的同质性。检察职业内部的同质性是指检察官从业人员基于教育背景、知识背景和实践背景的趋同,形成价值观念的同一化。较高的检察职业内部同质性将带来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大体相近,使优秀而称职的检察群体在聚集过程中产生对职业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共同的职业团体利益也使检察官群体更为注重对共同的职业形象的维护,从而有效地推动检察官职业道德体系的建构。从现有条件来看,提高检察职业内部同质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建立更为严密的检察官选任机制,特别要重视对日常行为所反映出的道德水平的考察,确保加入检察官队伍的人员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人生修养和对法律的坚定信仰;二是要设立检察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制度。将检察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开展检察人员岗前职业道德培训和在岗职业道德继续培训,要把职业道德培训列为日常性工作。检察机关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广泛开展有利于促进培养检察人员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创造性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载体,开展多样化的、寓意深刻的、有声有色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活动,以增强检察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生动性、实效性。如开展检察官回报社会、扶贫帮困、社会考察、职业道德评价、人文艺术欣赏、学术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培训活动具体化、形象化。

2、培养检察官群体荣誉感,增强检察官践行职业道德准则的自觉性 高度的职业尊荣感是检察官群体精神上获得自足的保证,对职业的荣誉感能 3 够使检察官有力地抵御外界影响,产生致力维护共同职业形象的内在动力,而这正与检察官们应具的道德追求不谋而合,从而使与职业相联系的道德追求成为职业的当然内容。因此,我们在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中,要努力引导检察官树立对检察事业的正确认识,把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更好的肩负“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神圣使命的大背景中去,执法为民,为民执法,用公正的执法维护社会的良心和法律的尊严。增强检察官群体的集体荣誉感,恪守职业道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检察官群体的良好形象。

3、强化检察官法律信仰,培育检察官群体现代司法理念

在我国,检察官不仅行使着法律执行权,也行使着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权。如果说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吏治腐败是最根本的腐败的话,那么检察官正好处于抵制这两类腐败的桥头堡垒位置。检察官的执法办案面临的不仅仅是案件把握与办理所需专业知识的挑战,更面临着来自对立利益集团的压力和挑战。而对法律的绝对信仰是检察官在复杂形势下考验维系职业道德的重要砝码。检察官只有树立对法律的绝对信仰,相信法律是公平、正义的规则,是我们的内心信念的忠实表达和外在行为的最佳规范;认可法律作为规则对于事实的组织和网罗,即对于自己的生活的描述与厘定的准确与允当,视为生活本身天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了法律是维系人世生活、达成理想的人间秩序所可能有的较不坏的选择;坚信法律的伟大力量,信仰法律规则,失衡的人间秩序必将复归均衡,才能妥帖措置,秉公执法。因此,在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注重引导检察官树立“唯法至上”的理念和追求公正的强烈意识,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把法律信仰作为检察官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真正在灵魂深处忠实于法律。与此同时,还要引导检察官深入思考我们的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所体现出的现代司法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使检察官在认知司法客观规律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的基本观念,以现代司法所要求的中立、公正、独立、民主、效率、公开等意识形态和精神指导来支配检察官司法过程中的思维和行动。

(三)完善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强化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外部约束 在目前我国的司法传统和司法文化积淀相对单薄,检察官职业道德体系尚未建构完成的情况下,如果仅靠检察官自觉提升其职业道德,是很困难的。因此,良性的道德准则和有效的外部制约可能仍将是养成官员和社会个体良好的道德 4习惯必不可少的依托和前提,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中他律机能的发挥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挥重要的作用。他律,最主要的就是以监督来完善检察官的职业道德,而最有效、最经常、最基本的监督,是检察机关内部监督。这种监督不仅仅是对检察官行为的规范、对检察权的制衡,同时,是对检察官的爱护和保护。而对于职业道德最有效的内部监督,就是有相应的道德规范作为调整依据,在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应当建立一种适当的规则或指引,使检察官在履行职务时遵循这种规则,这对于公正司法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建立起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公开检察职业道德建设情况,自觉接受党组织、人大、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主动征求和倾听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和纠正。检察机关要设立监督电话和聘请职业道德监督员,以加强社会监督。

(四)大力加强对检察官职业过程的制度保障

对检察官职业过程的制度保障是提高检察官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良好的检察官职业道德标准,最根本的是检察官在司法过程中具有独立、公正的品格,而独立、公正的品格不仅需要检察官自身具有科学的价值判断,也需要对检察官的职业活动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具体来说,检察官职业过程的制度保障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建立与检察官职业化相适应的检察官身份保障机制

现在,虽然检察官的社会地位较高,但其职业荣誉感尚未树立起来,这与当前执法环境有很大关系,与司法公正的社会评价标准也有关联。在检察官职业化进程中,应当逐步在体制上建立保障司法权独立于行政的制度,革除检察机关体制安排中地方化严重的现状,确保司法权的国家统一行使;革除检察机关内部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足以使检察官保证个人独立的各项具体制度,使检察官在执法办案时无须担心因秉公执法得罪他人而在职务上受到不利变动,最大程度地排除检察官执法过程中来自行政权力的、舆论的以及作为上司的、同行的种种压力,以自己的良心和声誉对自己的司法行为负责。

2、理直气壮地奉行高薪养廉政策,确保检察官享有与其职业相匹配的待遇 从事检察官这个职业的正当的报酬足以保证其衣食无忧及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对于保证司法公正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检察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检察官是高尚的职业,是只有社会精英才能胜任的职业,但是,检察官的收 5 入与其地位和能力却长期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作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检察官如果在经济条件上捉襟见肘,或者其得以维系的生活在社会中难以达到相应的体面状态,那么我们将难以确信其可以培育并养成牢固的身份荣誉意识。如果还继续存在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为了解决经费问题而将当事人当作创收对象的情况,如果一部分检察官还是忙于搞第二职业,如果一部分检察官因收入微薄而养成了庸俗的小市民心态„„任何谈及司法公正的论调都将是天方夜潭!

3、建立健全检察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领导机制

加强对检察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将职业道德建设与整个检察队伍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并积极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党组织要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各民主党派成员要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带头学习检察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检察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形成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4、建立健全检察人员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

篇8:探析检察官职业伦理及其教育

检察官职业伦理内涵及其功能

(一) 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基本内涵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为代表的“利益交换论”认为职业伦理的产生是基于职业共同体和社会大众的利益交换, 即职业共同体以职业伦理的自我约束为对价, 以此换取社会大众对其垄断社会职业资源的容忍。对于检察官来说, 其职业领域垄断了法律资源, 作为交换而对于社会大众承担的一定责任, 例如介入诉讼, 办理个案等。但是这一点对于所有的法律职业都是一样的, 还不足以区别检察官与其他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笔者认为由于诉讼职能和角色责任的不同, 使法律职业共同体职业伦理在内部出现分化, 检察官职业的特殊性使其职业伦理带有系统职业化的特质。笔者所理解的检察官职业伦理主要是指检察官在法律监督活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对检察官具有普遍约束、引导、教育和奖惩功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规范的主要内容涉及检察官的职业信仰、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纪律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 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基本功能

一是教育塑造功能。检察官职业伦理与检察官个人道德紧密相连, 检察机关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检察工作中的职业伦理本身, 更应该着重于检察官个人的全部道德。因为检察官职业伦理必须转化为检察官内在的自觉的认识和要求, 成为了自我立法、自我命令, 才能指导其进行行为选择和道德修养。

二是评价引导功能。检察官职业伦理作为一种行业标准, 具有判断、衡量检察官行为是否合乎本系统认可行为规范的评判作用。同时, 检察官职业伦理还对检察官具有指引作用, 主要是一种规范性指引, 即通过一般的伦理规则来对同类的检察行为进行指引。

三是激励约束功能。检察官职业伦理激励功能就是通过奖励先进机制, 如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检察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促进检察官产生依法履职, 模范执法的强大精神动力;运用检察纪律制裁违反检察官职业伦理的违纪行为来强制检察官遵守检察官职业伦理, 提高职业伦理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四是调节保障功能。检察机关需要通过检察官内部职业伦理核心理念来对不同内设部门、不同执法环节的检察官之间进行调节, 起到凝聚人心、协调统一的功效。检察官职业伦理能有效提高检察官的责任心和职业伦理水准, 有利于完善检察官人格,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检察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从而有助于维护和提升检察公信力。

检察官职业伦理的科学构建

在职业伦理日益受到公共管理机关和社会公众关注的新形势下, 如何实现和推进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发挥制度建设在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已经成为当前检察理论和检察实务工作中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 考虑我国检察官作为司法类公务员的双重身份, 应以公务人员的公务伦理为基点, 以检察官职业化改革为前提, 以检察官职业道德为主体, 适当借鉴国外检察官职业伦理内容, 构建中国特色的检察官职业伦理内容体系。具体来说:

一是以公务伦理为基础。公务伦理以国家公务人员为主体, 是一系列针对公务活动行为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实质上是公务员对国民承担的公仆责任, 是一种责任伦理。我国的检察官属于司法类公务员, 《公务员法》和其他行政伦理的有关规定当然适用于检察官。

二是以检察官职业化改革为前提。检察官与书记员、司法警察、检察行政人员等共同构成检察人员, 其中检察官是检察人员的主体, 是检察官职业伦理的适用对象。为提高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权威性、专业性和针对性, 必须要结合分类改革推进检察官职业化进程, 从检察官职业角度对检察官职业伦理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

三是以检察官职业道德为主体。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执法人员行为守则》以及“八要八不要”、“九条硬性规定”等检察人员职业纪律都涉及到检察人员职业道德问题。2002年3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 2009年9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试行) 》, 对检察官职业道德进行了高度凝缩和提炼, 明确提出“忠诚、公正、清廉、文明”八字准则。2010年9月颁布了《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从4个不同的侧面基本反映了检察职业活动的本质要求和基本规范, 成为检察官职业伦理的主体, 统领各个层面的检察官职业伦理具体规则, 构筑起了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的完整框架。

四是细化检察官职业伦理准则。在外部职业伦理规范的顶层设计中, 有必要吸纳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官的客观中立义务。在内部职业伦理规范的设计上, 应考虑将两大法系中检察一体原则与检察官独立办案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行检察长和上级检察院指令书面化, 尊重主办和主诉检察官的独立办案权, 防止对其执法办案和自由裁量的不当干预。要规定检察官的底级伦理, “做一个合格的检察官”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 仅仅停留在这种最低层面的职业伦理是不够的, 还要保持道德理想人格的先进性和职业伦理境界的层次感, 检察官职业伦理建设还应当包括职业伦理的最高要求, 即德性伦理, 它不仅要求检察官要“称职”和“合格”, 而且还要人格出众, 通过严格自律体现高尚的道德追求。

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教育培训

(一) 检察官职业伦理应当与基本素能并列为检察官教育培训两大基本内容

建议高检院在检察官培训规划中明确两大重点:检察官基本素能 (以业务培训为主) 和检察官职业伦理培训,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为此, 首先, 各级检察官学院应正式将检察官职业伦理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检察官职业伦理教材体系。再次, 加强检察官职业伦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检察官职业者的继续教育, 包括检察官职业伦理的继续教育和提高。具体来说:高检院要系统梳理近年来出台的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性文件, 组织专人编写检察官职业伦理教材。

各级检察官学院要确立检察官职业伦理教育在检察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目标, 设置专门的检察官职业伦理课程, 以通过专业化讲授来对检察官的职业伦理意识加以强化。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伦理素质, 使教师自身有较高的法律伦理素养, 从而将检察官职业伦理教育融会于整个检察教育培训活动始终。

(二) 检察官职业伦理教育应贴近检察实践, 形式灵活多样

学院教师要通过专门、系统的课程讲解加大对检察官的职业伦理教育, 使其掌握在检察官职业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职业操守, 并通过考试内容与方法上的调整, 从注意实践中考核检察官的职业伦理。具体来说, 应建立职业伦理共同培训机制。

为此建议学院安排专人负责检察官职业伦理教学工作, 制定长期培训规划。注意将学员原单位领导和兼职教师等院外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全力动员专业课教师, 共同参与职业伦理教育, 于每年定期召开一次相关专题研讨会, 及时交流经验, 总结成绩, 汇总问题, 讨论解决办法, 同时做好来年的工作安排。

篇9:教师道德问题及其自律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师道德滑坡;师德建设;自律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67-01

一提起教师这个职业,我们总会想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之类高大上的称谓。我们理所当然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天底下最无私的职业。《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而且还是世人眼中的道德的楷模。我们常常把教师比作蜡烛、比作春蚕、比作人梯,因为他们是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代名词。

然而,近年来,教师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的事件不断地被媒体所披露,令人无比忧心。因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不仅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教学人际关系恶化和消极教学氛围的出现,还直接导致教师形象的丑化,使教师丧失了因职业崇高所带来的 “文化威信”和“神圣形象”,进而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

一、教师道德滑坡的现状

近年来,教师道德滑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陈述:

(一)思想上:部分老师常认为自己抱着的是铁饭碗,所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入职之初,有些老师可能懷抱着崇高理想,热心于教育事业,但是后来由于自身的努力程度不够,教学能力没有明显进步,上升空间狭窄,职称评定困难重重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对自己职业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出现意志消沉、敬业精神不强、得过且过等状况。

(二)学生管理上:部分老师教育理念落后、教法陈旧保守、缺乏教育公正,随意加重学生负担,讥讽、歧视、侮辱差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老师政治觉悟不够,思想偏激,在学生面前满腹牢骚抱怨、散布损害国家声誉的言论;更令人寒心的是,老师对学生性骚扰乃至发生强奸学生等惨无人道的状况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屡屡发生。

(三)行为作风:在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风潮下,部分老师价值观出现偏颇,私自在校外有偿补课;有些老师以教谋私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利用招生、推荐就业、家访、过年过节等机会索要学生财物,接受学生家长请吃。有些老师师表意识淡薄,语言不规范,举止不文明等。

(四)学术科研上:有些老师为了评职称,应付学校的考评工作,在科研工作中严重违背学术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这些有悖师德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使我们不得不全面审视目前的教师师德状况。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改善教师道德滑坡现状呢?

二、从教师主体性谈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在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教师作为变革的因素,在促进相互理解和宽容方面,其作用的重要性从未像今日这样不容置疑”,“他们要为培养一代新人的性格和精神做出贡献”。[1]因此,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的道德建设刻不容缓。笔者认为,进行教师道德建设,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专业性,将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使教师形成以自律为核心的专业精神尤为重要。

(一) 心存敬畏心。

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从这个职业的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同时意味着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心存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敬畏心,是做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前提条件。“教师的角色化存在是一个有着很深厚的道德范导意义的角色化存在。它总是凝聚着教师对自身使命的某种‘敬畏’。敬畏必然表现为道义、良知和职责,事实上,它通过教师角色的耻感来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德自律,体现为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2]这里所说的“敬畏”不是盲目服从权威,或是盲目的崇拜,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一名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心存敬畏心。当一名教师真正地敬畏这份职业,才会真正地珍视这份职业,尊重他所培养的对象,做有益于学生的事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坚守教育良心。

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心”是指个体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内在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任何一份职业都应有职业良心,而教师作为一份教书育人的职业,坚守教育良心显得尤为重要。这教育良心来自于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的一言一行,无论好与坏,都有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一名有教育良心的老师,应加强自律,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维护教育公正,做学生心中的好榜样。

(三)常怀反思心。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师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不断更新的同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要常怀反思心,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来思考、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改正,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加强自我修养,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教师的道德自律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心存敬畏心,坚守教育良心,常怀反思心。如果教师具备自律为核心的道德精神,教师道德规范将会内化为教师的言行举止中的一部分。这些规范将不再是规范,而是教师自然而然形成的自律精神中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学校和社会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响应,同时学生和家长也要加强维权意识。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中,只有将教师的自律和他律有效结合,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使师德教育化虚为实,收到实效,才能减少教师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有效缓解教师道德滑坡的现状,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使教师真正享受到从事教师职业的幸福,使家长真正地放心把孩子交到教师手中,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4.

[2]樊浩,等.教育伦理[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61,142.

上一篇:陕西环保产业集团下一篇:电力行业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