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

2024-04-12

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通用9篇)

篇1: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

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

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市,不仅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而且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都城市,尤其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早期居于重要地位.充分利用文献与考古发掘资料来论述古都郑州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及其形成的历史地理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代“大郑州”建设的文化战略,很有现实意义.

作 者:李令福 LI Ling-fu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刊 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年,卷(期):8(4)分类号:G07关键词:古都 郑州 历史地位 发展战略

篇2: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

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是恪守大学的发展高深学问和培养心智,并将这一逻辑起点看作大学发展的目的,大学是以“趋向于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则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将这一逻辑起点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之中,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大学的发展应该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将大学发展的高深学问视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本文探讨了两种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意义。

一、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

两种哲学观的地位经历了从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占据统治地位,到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交替、并存与冲突时期。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两种哲学观的协调和互补。

(一)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占据统治地位

“大学的存在时间上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他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们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的考验。”现代高等教育发端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公元1100年左右,最早的欧洲中世纪大学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如博洛尼亚大学等。当时的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以教学为主的学术性行会。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作为探讨高深学问的场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种近代大学模式迅速传播到法国和英国并很快兴办了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后这种大学模式和规范又向德国、美国传播。从这一时期一直到工业革命的兴起。

认识论强调学术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是来源于德国大学所谓的价值自由,根据这一思想所展开的研究方法也力图“不受价值的影响”,并且“尽力排除所有的感情色彩”。

19世纪以前,认识论哲学在大学发展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大学可以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进行纯理论研究,使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象牙塔”。

这一时期大学是相对独立的自治机构,它摆脱了外界的束缚,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给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平静的自由探讨学问和追求真理的场所。同时,它又是一个教化机构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本国或本民族基本价值观和规范的绅士。

(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的交替、并存与冲突

认识论强调大学通过研究获得真理,必须是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但布鲁贝克认为以现实作为检验的方式,根本上不可能使真理免于“不受价值自由的影响”,两种哲学观“缺乏和谐”的根源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的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的问题”。

19世纪初,不断加速的工业革命对大学产生了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大学由学者的行会变为国家主办和管理的教育机构;由宗教性变为世俗性;由中世纪大学的“国际性”转变为致力于为发展本国政治经济服务;大学由“象牙之塔”转变为教学科研结合、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机构;从等级教育转变为阶级教育。洪堡的大学及柏林大学为了克服国家和民族的危机,顺应了当时德国思想界提出的“国家服务于教育,教育服务于理性的国家”的理想。“威斯康星计划”则倡导实用、注重服务思想。与此相适应,这一阶段是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并存”与“冲突”的时期,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并驾齐驱甚至压倒了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

(三)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趋向协调和互补

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都不可能在实践中单独占统治地位,因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一直是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而现在它又担负起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较明显地表现为两种哲学观在实践中的矛盾、冲突趋向协调和互补,这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按照布鲁贝克的观点,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其哲学构建的逻辑起点——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起来。一方面,恪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把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作为目的,使大学与社会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之能够忠实于真理和学术的逻辑,确保大学的探求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新的时代不会成为“强弩之末”。

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既要重视大学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纯理论研究,即“恪守”高等教育发展追求“纯学术”的逻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研究纯理论的责任更加重大。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大学为社会服务,即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一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不断提高更加凸显。

在学术研究观上,为平衡政治和学术自由之间的冲突,强调学术自由应该是保持自由基本精神的有限自由。教育对象观上,为平衡精英主义和大众化之间的矛盾,布鲁贝克认为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同时承认个别差异,用机会均等取代机会平等,以此来协调精英主义和教育的平等主义,能让英才之外的其他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即是说,在遵循机会均等和民主的前提下,让精英主义和平等主义两种教育对象观得以共存。培养目标观上,为使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合逻辑的发展,既教会学生“做事”又教会学生“做人”,布鲁贝克认为应该将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它们可以各自得到繁荣并发展,因为社会既需要“专业方面的高深学问,也需要研究方面的高深学问”;反之,将二者孤立起来,对大学的发展极为不利。他引用怀特海的话说:“割断大学与职业和专业实践的密切联系,从而放过了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行动的机会,那大概是得了精神病”。因此未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观是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平衡。

为“使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达到最有效的和谐”,布鲁贝克认为,强调用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实用主义来补充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是最有效的途径。“杜威认识到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术语之间的连续性,由此动摇了二元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二、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这两种哲学观的冲突必然反映到现代高等教育的实践上,对人们的教育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迄今为止,该书中的许多观点、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正因为此,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使二者之间实现和谐统一是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尽管围绕八个方面的问题,布鲁贝克引用230位不同学者的观点时,必须“面对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各执一端的理论与现实”,但仍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将这种平衡观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试图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不同观点的“异”后面,努力寻求一种平衡,在矛盾、冲突中寻求协调和互补。

该书对中国高等教育也具有借鉴意义。这是因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有机构成,有着世界高等教育诸多共性,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面对诸多问题。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价值取向、办学主体、办学趋向多元化。大学既要主动适应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要求,通过培养实用人才和技术服务等方式为社会服务,又要恪守高等教育追求高深学问和塑造理性的人格等目标和任务。

摘要:美国教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将西方的高等教育哲学概括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本文分析了该书论述中体现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指出两种哲学流派中不同学者的观点、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篇3: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认识论;政治论

布鲁贝克提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则以政治论为基础。”

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是恪守大学的发展高深学问和培养心智,并将这一逻辑起点看作大学发展的目的,大学是以“趋向于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则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将这一逻辑起点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之中,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大学的发展应该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将大学发展的高深学问视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本文探讨了两种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意义。

一、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

两种哲学观的地位经历了从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占据统治地位,到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交替、并存与冲突时期。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两种哲学观的协调和互补。

(一)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占据统治地位

“大学的存在时间上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他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们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的考验。”现代高等教育发端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公元1100年左右,最早的欧洲中世纪大学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如博洛尼亚大学等。当时的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以教学为主的学术性行会。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作为探讨高深学问的场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种近代大学模式迅速传播到法国和英国并很快兴办了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后这种大学模式和规范又向德国、美国传播。从这一时期一直到工业革命的兴起。

认识论强调学术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是来源于德国大学所谓的价值自由,根据这一思想所展开的研究方法也力图“不受价值的影响”,并且“尽力排除所有的感情色彩”。

19世纪以前,认识论哲学在大学发展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大学可以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进行纯理论研究,使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象牙塔”。

这一时期大学是相对独立的自治机构,它摆脱了外界的束缚,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给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平静的自由探讨学问和追求真理的场所。同时,它又是一个教化机构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本国或本民族基本价值观和规范的绅士。

(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的交替、并存与冲突

认识论强调大学通过研究获得真理,必须是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但布鲁贝克认为以现实作为检验的方式,根本上不可能使真理免于“不受价值自由的影响”,两种哲学观“缺乏和谐”的根源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的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的问题”。

19世纪初,不断加速的工业革命对大学产生了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大学由学者的行会变为国家主办和管理的教育机构;由宗教性变为世俗性;由中世纪大学的“国际性”转变为致力于为发展本国政治经济服务;大学由“象牙之塔”转变为教学科研结合、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机构;从等级教育转变为阶级教育。洪堡的大学及柏林大学为了克服国家和民族的危机,顺应了当时德国思想界提出的“国家服务于教育,教育服务于理性的国家”的理想。“威斯康星计划”则倡导实用、注重服务思想。与此相适应,这一阶段是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并存”与“冲突”的时期,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并驾齐驱甚至压倒了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

(三)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趋向协调和互补

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都不可能在实践中单独占统治地位,因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一直是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而现在它又担负起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较明显地表现为两种哲学观在实践中的矛盾、冲突趋向协调和互补,这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按照布鲁贝克的观点,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其哲学构建的逻辑起点——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起来。一方面,恪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把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作为目的,使大学与社会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之能够忠实于真理和学术的逻辑,确保大学的探求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新的时代不会成为“强弩之末”。

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既要重视大学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纯理论研究,即“恪守”高等教育发展追求“纯学术”的逻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研究纯理论的责任更加重大。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大学为社会服务,即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一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不断提高更加凸显。

在学术研究观上,为平衡政治和学术自由之间的冲突,强调学术自由应该是保持自由基本精神的有限自由。教育对象观上,为平衡精英主义和大众化之间的矛盾,布鲁贝克认为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同时承认个别差异,用机会均等取代机会平等,以此来协调精英主义和教育的平等主义,能让英才之外的其他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即是说,在遵循机会均等和民主的前提下,让精英主义和平等主义两种教育对象观得以共存。培养目标观上,为使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合逻辑的发展,既教会学生“做事”又教会学生“做人”,布鲁贝克认为应该将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它们可以各自得到繁荣并发展,因为社会既需要“专业方面的高深学问,也需要研究方面的高深学问”;反之,将二者孤立起来,对大学的发展极为不利。他引用怀特海的话说:“割断大学与职业和专业实践的密切联系,从而放过了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行动的机会,那大概是得了精神病”。因此未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观是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平衡。

为“使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达到最有效的和谐”,布鲁贝克认为,强调用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实用主义来补充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是最有效的途径。“杜威认识到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术语之间的连续性,由此动摇了二元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二、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这两种哲学观的冲突必然反映到现代高等教育的实践上,对人们的教育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迄今为止,该书中的许多观点、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正因为此,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使二者之间实现和谐统一是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尽管围绕八个方面的问题,布鲁贝克引用230位不同学者的观点时,必须“面对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各执一端的理论与现实”,但仍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将这种平衡观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试图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不同观点的“异”后面,努力寻求一种平衡,在矛盾、冲突中寻求协调和互补。

篇4: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

1 棉纤维的特点

棉纤维的截面为管状单细胞, 胞壁由许多“日轮”状的纤维素同心层组成, 中有腔道, 约占全长的85%, 腔道内充满静止的空气。棉纤维的这一构造特征, 决定了棉类纺织品的轻松保暖, 柔和贴身, 吸湿性和透气性佳, 穿着时无闷热感。它的缺点是易缩、易皱, 外观上不挺括美观, 必须时常熨烫。

2 蚕丝纤维特点

蚕丝纤维的构造是很特殊的, 它即不象棉、麻、毛等天然纤维那样是由生物自身细胞发育而成, 更不同于化学纤维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机械从细孔中压出的, 它是由蚕的绢丝腺细胞分泌的液态丝蛋白并由蚕吐出来而形成的纤维。这种纤维丝蛋白分子之间的凝集能很大, 再加上丝蛋白分子之间的排列由适宜的结晶和非结晶组成, 尤其是后者是由十多种氨基酸的肽结合的复杂组合构成的链, 所以蚕丝纤维的机械性能优良, 经测定其断面积切断强度与铁丝比毫不逊色, 与化纤比较也不相上下, 而且蚕丝纤维的伸度曲线 (切断能) 特大, 尤其是冲击切断能超出其他纤维的几倍[1]。另据2012年1月6日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 刊登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成果显示, 美国圣母大学生物学教授小马尔科姆·弗雷泽等采用家蚕基因工程载体制造出兼具蚕丝和蜘蛛丝蛋白性能转基因高强度蚕丝, 它比普通蚕丝更加坚韧, 与蜘蛛吐出的索丝纤维一样强韧, 可用于伤口缝线及创伤敷料、人工韧带、肌腱、组织支架、微胶囊、化妆品及高级纺织品等多种新的用途[2]。

茧丝是具有丝素和丝胶二重构造的唯一长纤维, 其长度仅从可缫的部分来说, 长的可达1200~1500 m, 粗度平均为2.8 D。一根单丝的丝素是由900~1400根直径约0.2~0.4 μm的细纤维构成;一根细纤维是由约1000根直径为100~150Å的微纤维构成, 在微纤维之间分布着许多空隙。蚕丝每旦尼尔 (D) 的断面积应是82 μm2左右, 而实测直径约13 μm, 每旦尼尔蚕丝的断面积实为133 μm2, 故蚕丝纤维内部间隙约占38%。正是由于这么多空隙的存在, 使蚕丝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多孔性和膨松性[3]。在生产厂家, 由于蚕丝纤维的织法不同, 实际上其间隙可达50%~70%。间隙中的空气热传导率低, 所以蚕丝保温性好, 这是丝绵衣服以暖和、轻快著称与近年丝绵被畅销的主要原因。

3 几种常见内衣布料的特点

3.1 丝绸、化纤以及棉布内衣布料的吸湿特性

医学和纺织业的研究表明, 利于人体健康的内衣面料必须具有适度的吸湿性和放湿性。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通常每天要排出大约1.5~2 L的汗与水分, 贴身内衣内裤具备良好的吸湿能力才能使人不觉得闷热甚至难受。蚕丝纤维分子中恰恰含有许多易于水结合的部分, 称为亲水集团, 它们在湿度大时吸收水分, 稍干燥时又放出水分, 起着类似“贮水池”的作用, 恰到好处地调节人体外表的湿度。棉布也有较好的吸湿作用, 但它的放湿速度远不如丝绸, 棉花60 min放出的水量, 丝绸只要40 min就放完了, 这也是丝绸衣服洗后比棉布衣服干得快的原因。难怪天热或运动出汗时, 棉布内衣会贴在身上感觉难受不舒服, 而此时如穿丝绸面料的内衣, 蚕丝纤维会因吸收汗水时带走皮肤上的汽化热, 使皮肤相对干燥并降低体温, 即使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穿丝绸衣服也会让人觉得凉快、惬意。

日本有人以穿用化纤、棉织物和丝绸等不同材料做的兜裆衩 (布条式的简单裤头) 试验, 分别测定其股胯间的湿度, 结果是:丝绸制品穿上30 min后, 相对湿度为72%, 而棉制品则在90%以上。可想而知如果是穿短裤湿度将会更大。湿度在90%以上, 已近饱和状态, 这就势必使股胯间的温度上升。医学研究表明, 人体股胯间的高温多湿是诱发股癣的主要原因。另就男性而言, 股胯间的体温比身体其他部位低1~2℃才是正常的, 才适合睾丸产生精子和荷尔蒙。如果老穿不吸湿不透气的化纤裤头, 形成高温多湿的环境, 就会抑制这些功能, 严重者导致男性女性化[4]。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市场比较流行穿丝绸裤头和丝绸内衣的主要原因。

3.2 丝胶的特点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 SEIRFN股份公司与广岛大学研究发现, 蚕丝中的丝胶蛋白质与丝素蛋白质不同, 丝胶的氨基酸组成与人类皮肤角质层中存在的天然保湿因子NMF极其相似, 因此丝胶具有极好地保湿性和润肤作用。带有丝胶的丝制品具有以下特点:刺激性小、富有保湿性、吸水性和散热性, 而且质地松软, 不起静电。丝织品在生产过程中丝胶大部分被“洗炼”掉, 从洗炼液中提纯的丝胶有以下功能:抑制活性氧, 抗氧化, 阻止酪氨酸酶, 抑制形成黑色素, 激活肌肤细胞并促进细胞再生。另外还确认, 通过摄取丝胶, 还可以改善便秘等症状。纯丝胶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以及内衣、睡衣、被褥、泳衣、长筒袜、汽车坐垫和假发等直接接触皮肤的商品中[5]。

注:上述数据在20℃条件下测定, 原载中国蚕丝大全。

3.3 化纤布料的特点

化纤通常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它们的优点是强度高、悬垂挺括, 不起皱、不变色、不用熨烫、耐穿、便宜。但是化纤不吸湿, 透气性、耐热性差, 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使织物容易吸收尘埃和微生物, 对皮肤不卫生, 尤其是穿化纤内裤或裤头, 多湿和高温的环境利于多种病原物的繁殖, 除易患皮肤病外, 重者还可诱发尿道炎和膀胱炎。发生烧伤时, 如果身着化纤内衣, 尤其是涤纶内衣, 对健康和生命是十分有害的。这是因为不少化纤熔点低, 不到300℃就会熔化, 熔化物往往会从伤处渗入人的肌肤, 增加抢救上的困难。据报道上世纪70年代日本东京发生的京王公汽车失火事件, 当时未死而过了一两年才陆续死亡的病人, 医生确诊其原因就是化纤毒物侵入人的肌体后, 造成人体细胞逐渐炭化坏死的结果。假设穿着蚕丝等由蛋白质构成的天然纤维织物, 即使用500℃的高温燃烧, 也不会发生这类情形。在平时, 人们经常穿用的弹力紧身衣、尼龙裤、尼龙袜、尼龙聚脂类合成的各种纤维织物, 经人体不断加温后, 经测定都能放出微量的“塑料单体”。另外化纤在生产和加工时加入的各类松软剂、气溶胶、抗静电剂等都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故化纤不适合作内衣, 意大利等国家还以法律规定化纤不能作孩子的衣服。

3.4 天丝作为内衣布料的特点

近年市场上出现一种叫天丝 (莫代尔) 的新纤维, 它不是蚕丝, 更不是天蚕丝, 而是以木浆为原料制作的人造纤维, 价格较高。它具有棉的柔软、丝的光泽、麻的滑爽, 其吸水透气性优于棉, 但次于蚕丝。它已与棉、麻、丝等多种纤维混纺, 以提升这些布料的性质。

现在市面上以纯丝绸为面料的内衣不是很多, 而大多数内衣都是多种纤维以混纺或交织的结构出现, 它是将丝、棉、麻等天然纤维与少量化纤混合纺织或编织而成的织物, 这样的织物总体上具备了棉、丝和化纤各自的优点, 而且价格上也相对实惠, 所以较为流行。但人们在选购时应尽量选择蚕丝等天然纤维所占比例较高, 而化纤所占比例较低的混纺和交织织物。

参考文献

[1]徐孝旭.无机纳米粒子/柞蚕丝素复合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沈阳:东北大学, 2008.

[2]美国每日科学网站.科学家研制出强韧转基因蚕丝[N].参考消息, 2012-01-09 (7) .

[3]黄君霆, 朱万民, 夏建国, 等.中国蚕丝大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707-712.

[4]华德公.衣料的选择与健康[J].知识与生活, 1984 (4) 25.

篇5: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

邓小平理论;教育理论;新世纪教育

、涵盖各方的科学理论体系,教育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成为指导我国21世纪教育胜利前进的一面伟大旗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多年,我国的现代教育拨乱反正,重现生机,出现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邓小平教育理论正确导航的结果。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我国现代教育前进发展的不朽的里程碑,也是指导新世纪中国教育进一步前进的伟大旗帜。它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宝贵的历史性贡献,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邓小平主张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确立了我国现代教育于当前和未来在其地位、功能上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的特征,被邓小平同志睿智地牢牢地抓住了,并变成了指导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把握时代发展的契机与脉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出发,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展望二十一世纪,他还高瞻远瞩地预见到:“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与这一战略目标相比,他指出我国的教育投资太少,不成比例,还赶不上印度、埃及这些发展中国家,以后无论如何要逐年加重,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并且告诫全党:“不承认科学和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的极大重要性,不承认没有科学和教育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是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邓小平同志这些重要论述确立了我国新世纪教育的地位与功能的基本特征,已经成为和必将继续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重大指导思想之一。

正是在邓小平同志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说明把教育放在新世纪各项事业优先发展、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已成为我们党的共识和一贯主张。一切轻视教育,忽视教育发展的言行显然是与这一主张相违背的,也是为邓小平同志确立的我国现代教育的特征所不允许的。

2.邓小平主张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发展了我国现代教育于当前和未来在其培养目标上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现以前的教育的明显特征,也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科学论断在实践中的体现。

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潮流,邓小平同志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十分注意人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认为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他多次强调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性。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他又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全局出发,进一步明确提出,现代教育应“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从而赋予我国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崭新的内容。

很明显,邓小平同志关于培养又红又专的“四有”新人,即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观点,使我国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内涵具体化了,且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正确处理了培养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接班人中德育与智育、思想与业务、红与专的关系,从而奠定了我国新世纪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理论基础。

3.邓小平主张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突出了我国现代教育于当前和未来在其形式途径上的基本特征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又一个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与前一个基本特征,即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一起,乃是现代教育两个带根本性的特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上精辟分析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指明了教育同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强调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资源这一基础性工作,清楚地反映了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反映了经济与教育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摆脱了只在教育圈子内讨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狭隘观念,从而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提高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赋予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以崭新的内容。邓小平同志不仅从理论上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而且在具体实践上,敦促教育战线“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且指出:“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接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生产劳动、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得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提高人们对新世纪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性认识,提高执行教劳结合方针的自觉性,使教劳结合更为科学化、规范化,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4.邓小平主张科技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阐明了我国现代教育于当前和未来在其内容体系上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教育,即教育内容是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认识规律的,内容是科学的,方法是先进的,其表现形态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任何割裂二者关系,顾此失彼,都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以其敏锐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视角,强调我国现代教育既要加强科技知识教育,又要加强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重视科技知识教育的同时,邓小平同志始终重视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他一直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不能顾此失彼。他说:“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的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他尤其强调理想和信念的教育:“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很明显,邓小平同志既重视科技知识教育,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张,体现了现代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对我们在新世纪的教育实践中,正确处理科学与信仰、知识与道德、科技教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5.邓小平主张教育要普及与提高并举,各方参与,尊师爱生,阐明了我国现代教育于当前和未来在其管理体制上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享受、所掌握、所参与,即越来越民主化。这是人类进步、社会进步和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教育的又一个基本特征。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即教育民主化的不同层面上,邓小平同志都有着重要的论述和指示。

首先,他重视教育的普及,尤其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更加关注我国普及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明确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他号召全党全民、各行各业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

他指出:“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师队伍,他提出:“科研系统有的人可以调出来搞教育,支援教育。搞教育是很光荣的,要鼓励大家热心教育事业。”邓小平同志这些指示,充分调动了全党全民,各行各业参与和兴办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再次,他强调尊师爱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他要求“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家庭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

邓小平同志这些关于教育民主化的论述,阐明了我国现代教育在管理体制上的特征,是我们在新世纪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正确处理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教育与领导部门、各行各业参与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6.邓小平主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现代教育于当前和未来在其战略方向上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整体的系统工程,这是它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中国现代教育如何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如何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适应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保持它的发展活力?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发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宏伟号召,从而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个面向”是一个统一的多维整体。

在这里,“面向现代化”是总任务、总方向,即教育既要面向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又要面向我国赶超世界现代化先进水平的长远目标,为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储备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则进一步指明了教育面向现代化的空间和时间,即我国的现代教育既要立足中国,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社会主义中国公民,又要面向世界,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特别是具有先进水平的优秀教育成果;既要立足当前,为新一代的发展与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要着眼于未来,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来办教育,培养人,使我国的现代教育成为一个全方位开放的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系统工程。

邓小平同志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世纪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我国赶超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步伐,“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当然,按照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吸收国外文明成果,显然要从我国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办出我们中国教育的特色,使我国的教育跻身于世界教育之林,对世界教育、对人类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对于发展我国21世纪的教育,亦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本文仅是从其在我国现代教育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未来价值的角度略陈管见。进一步认真学好、用好这一理论,推动我国现代教育在新的世纪,继续沿着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的方向胜利前进,仍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理论工作者长期而艰巨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3]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发版社.1993

[5]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6]张健主编.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7]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

篇6: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 是历史的必然, 是时代的产物

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文坛的义务和责任。提起“五四”女性文学的拓荒者、耕耘者, 便不能不想到丁玲的英名。她在女性文学的建树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来为研究者所首肯和推崇。但是, 当我们回顾现代文学史, 重读丁玲女性文学作品的时候, 就不难发现, 那作品中的形象其实是表面“刚强硬气”而内里“和柔软弱”。此其间, 伤时感世的学生女性, 爱情重于生命的知识女性, 困扰于“生死”与“爱恋”的新潮女性, 都一改逆来顺受的女奴面目, 而代之以奋起抗争的新面貌。丁玲在当时是最大胆的斗士, 其作品被誉为“扔向文坛的一磅炸弹”, 也仍然在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漩涡里自我挣扎。不无遗憾的是, 受时代的局限, 女性意识的觉醒仍没有独立自由地继续飞翔的原动力。从表面上来看, 女性获得的解放, 比之原来的女奴地位有天壤之别, 但从实质上来说, 女性意识的觉醒依然束缚于女性的依赖意识, 从而成为男性精神的附庸。勿庸置疑, 这确实是女性解放的第一步, 但由于没有女性对自身传统意识的批判, 也就是没有续飞的原动力, 这第一步便固步自封, 最终会被顽固的传统意识所禁锢和窒息。丁玲领衔的女性文学完成了这历史的第一步, 而张爱玲, 则在女性意识觉醒的进一步中崭露头角。

(一) 张爱玲在促进女性意识觉醒中大显身手

历史从来都记住在进程中占有一席之位的人物和事件。当我们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史的时候, 张爱玲及其作品便脱颖而出, 闪光熠熠。如果说丁玲所抒写的是高调的控诉和抗争, 那么张爱玲则另辟蹊径, 冷静而又冷酷地描绘出一个黑色的世界。而正是在这个黑色世界里, 迸发出女性意识觉醒的原动力。这个主旨, 集中地反映在她四十年代的作品集《传奇》中。

作者在《传奇》前言中说:“书名叫传奇, 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 在普通人里面寻找传奇。”这是给这本作品集定的基调。《传奇》写了四十年代畸型的上海女性, 展示了她们平凡却又惊心的生活际遇, 暴露了她们所生活的黑色世界。在张爱玲的笔下, 她们没有时代气息下所常有的躁动与憧憬, 而是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历史所造成的作为男性附庸的女性世相。她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 生活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上海的动乱时期, 肌肤上也不时折射着时代的色彩, 但骨子里仍寄居着女奴时代的魂灵。张爱玲曾经明确过自己的写作观点, 就是要写人生安稳的一面。张爱玲所写的“安稳”境地里的女性, 大都是生长于旧家庭、生活于已破落或将破落的书香门第之女, 他们自然坦然地投身于现代文明中, 或为职业女性, 或为交际花, 或跳交际舞谈西式恋爱。但仔细揣摩, 就会发现在她们身上, 无一例外散发着一种阴暗森然的气息, 恰如《传奇》封面上的女郎一样。时代馈赠给她们的, 只不过是生活形式上的一些变革, 而她们的意识仍然受控于男性世界。在这些普普通通、平平庸庸的女性中, 有知识的如白流苏 (《倾城之恋》) , 无知识的如曹七巧 (《金锁记》) , 为经济的如淳于敦凤 (《留情》) , 为爱情的如薇龙 (《沉香屑, 第一炉香》) , 这些各具身态和心态的女性实际上生活在一个黑幕世界里。

(二) “黄金”桎梏了女性的自我世界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是“遗老家庭里一种牺牲品, 没落的宗法社会里微不足道的渣滓” (傅雷语) 。可以说, 她镣铐加身, 而这镣铐却是黄金制成的。为了换取金钱, 她出卖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正常人的生活, 被迫守着一个活如僵尸的丈夫。当她以一生的代价得到了黄金以后, 竟然把自己所遭受的一切, 变本加厉地在子女身上实施报复。破坏儿子的婚姻, 拆散女儿的情侣, 被黄金异化出的女性阴暗心理在黄金与报复的间隔中反复碰撞, 以致落得满身伤痕累累。《金锁记》展示了黑暗社会里一个黑暗的角落, 是当时女性被经济挟制的真实写照。傅雷在当时就赞誉说:“毫无疑问, 《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 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确,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而张爱玲的《金锁记》则是通过曹七巧非人性、非女性的扭曲, 揭露了几千年历史积压在女性身上的经济桎梏之沉重。在《倾城之恋》里, 作者给白流苏套上了一个西式外壳, 却让人看到了一个封建的灵魂。她的择爱为了寻找一个经济的靠山, 她的感情为了功利的算计而不断震荡, 她的虚伪因城市的毁灭而覆灭。白流苏是平凡的, 又是自私的, 她将个人的命运维系在有钱男子身上, 这种爱情观是有其典型意义的。《留情》中的淳于敦凤也是如此。她嫁给比她大二十岁的米尧晶做姨太太, 自然是满腹委屈和不甘, 但是在衡量和算计了经济之后, 她无可奈何而又自满自足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张爱玲通过笔下这些屈身于经济枷锁的女性, 形象地阐述了女性解放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经济问题。

二、心狱苦难点燃了女性的自我意识

张爱玲创作的一大特征是, 一般不用伦理的意识来评判女性, 而是以她本人作为女性的直觉和感悟来试解女性自身的心狱之苦难。她曾说:“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 成为父亲宗法社会的奴隶, 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子。但是男子的体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 何以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不曾为禽兽所屈伏呢?可见得单怪别人是不行的。”《沉香屑, 第一炉香》中的薇龙, 原本是一个纯洁而又有个性的女学生, 却出演了女性为了爱情而毁灭自身这个古老悲剧的角色。她为了求学而寄居在姑妈家里, 爱上了一个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不能自拔。为了取悦于丈夫, 她自甘将自身变为“造钱”的交际花。她将自己的一生维系在男人身上, 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她得到的体会是:“她在人堆里挤着, 有一种奇异的感觉……然而在灯与人与货之外, 还有那凄清的天与海———无边的荒凉, 无边的恐怖。她的未来也是如此———不能想, 想起来只有无边的恐怖。”无所索取而只需要一点爱情支撑的薇龙, 自身的生命却一直处于随时可以干涸的不安之中, 这是何等的心狱苦难!《心经》中的小寒, 是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 为恋父情结而一次次扼杀健康的爱情;《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蕊蕾, 一片纯情爱上自私而又虚伪的振保而毁掉了自己的家庭……这些女性无论新派、旧派, 都是自甘成为男性的附庸, 以致情感错位, 伤痕累累。张爱玲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 念的是男人, 怨的是男人, 永远永远。”深刻揭露女性之心狱苦难, 正是从根本上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部《传奇》, 犹如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 提示女性, 也提示人们:女性无休无止的心狱苦难应该尽快结束了。而这一记警钟, 不是来自理念的狂热, 也不是来自西学的熏陶, 而来自女性心狱中最真切、最强烈的呼声。作者揭示了以男权为主的社会意识所面临的危机, 揭示了传统女性意识崩溃的危机。就此, 唐文标作过一个重量级的比喻:“也许我们该把‘张爱玲世界’看成我们的天花病, 作者利用它替罪我们出了一次疹。我们再生, 以后永远不再生病了。我们应该感谢作者在这一点, 她一直替我们点出这条不能再走下去的死亡之路, 使我们踏上正途。”可以说, 张爱玲对女性黑幕世界的披露和提示, 与鲁迅对国民性的讨伐和鞭挞, 完全可以相提并论。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就在于从根源上挖掘了促进女性觉醒的原动力, 而不是浮光掠影、空中楼阁、昙花一现。

相对于名噪当时的一些女性作家的呐喊与喧嚣, 张爱玲的小说是沉静的、笃实的。这些小说悄悄地向人们昭示文化变革的潮流正在涌动, 也许是在无意之中就为女性的心狱生涯画上了休止符, 从而促使女性在审视自身时认识较为清醒。张爱玲的展露和审视, 比其他女作家更为彻底, 不遮掩, 也不自欺于女性表层意识的认识, 而是直入女性意识的深层, 在冷静而渗浸着对女性深深同情的描写中, 揭示了不曾在文学中被正面披露的女奴的黑幕世界, 使延绵几千年的女奴时代在文明的曙光即将升起之前做了一次沉重的谢幕, 新的女性时代正在开启。这, 就是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历史性功绩, 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

摘要:在百花齐放的中国文坛, 张爱玲以其深刻而又多面的内涵、冷静而又冷酷的笔调熠熠生辉。她以“自己的文章”所展示的本人形象昭示了一种符合历史进程的文化内涵。这文化内涵是多侧面的, 多角度的, 而其中颇有分量的是——以深刻感悟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意识,觉醒

参考文献

[1]王朝彦, 鲁丹成.苍凉的海上花:张爱玲创作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1.

[2]魏可风.张爱玲的广告世界[M].北京:文汇出版社, 2003.

篇7: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

关键词 双节棍起源和发展 哲理价值 教育价值 健身价值 潜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1 起源及早期发展

1.1 起源①

一般认为双节棍起源于中国,据说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原称大、小盘龙棍。大盘龙棍一端较长,一端较短,专用于扫击敌军马脚,破甲兵或硬兵器类,使之丧失战斗力。后来这种兵器南传至菲律宾,东传至朝鲜、韩国、日本等国。

关于起源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农人打麦场上所使的“连枷”农具,后经过改造在唐朝开始应用于战争。

第三种移民说,早期一些中国居民将双节棍带到日本,扎根于日本后演变成今天的样子:全长72CM,棍身每节约30CM,中间有一铁链或尼龙绳连结,长约12CM,并取名Nunchaku。

1.2 早期发展②

双节棍从起源到近代发展缓慢,其历史作用体现在奠定了现代双节棍的结构样式。1970年至1973年,李小龙功夫电影席卷欧美,李小龙在影片中使用的武器双节棍,掀起了一股学习双节棍的热潮。八、九十年是双节棍低谷期,因双节棍小巧易隐藏,很多人利用这一点逐步走向犯罪之路,导致双节棍在世界武术界形象一落千丈。2001年周杰伦的歌曲《双节棍》重新将这项运动推向发展的高峰期,一时间为广大青少年疯狂追逐。至始至终都有那么一批双节棍爱好者坚守着自己对双节棍的热爱,以宣传双节棍文化为终生目标,其中杰出代表当属当代棍王李炎才大师,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练棍,注重对双节棍文化的宣传,并当任多个武术协会的技术指导及顾问。

2 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2.1 哲理特征

双节棍哲学文化可追溯到《周易》,《周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双节棍“阴阳之气、相依相随”、“无法无极、动静结合”的精髓相吻合。双节棍的棍体代表阳,柔软的链条代表阴,阴阳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强大的魅力,无不体现着乾坤开合,阴阳变化。双节棍练习过程中注意无招无试,学会基本动作之后,招式可变幻无穷,和《周易》中万物变化观点不谋而合。双节棍还注重动静结合,学会抓住对方漏洞,以快、准、狠出击制胜。培养习棍者坚韧不拔的意志,尊师重道,注重武德的精神品质。

2.2 教育价值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当代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双节棍的练习培养学生坚强自信、吃苦耐劳的品质。可尝试将中华传统武术比如双节棍、太极等糅合,编制符合学校的广播操,既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又加强了学生对中华武术的了解。还可在各大高校举办武术文化节大赛,可分为理论篇和表演篇,理论篇注重对武术发展历程知识掌握,表演篇注重个人现场表演。加大武术文化的宣传,激发学生对中华武术文化的热爱,传承中华武术精髓。

2.3 全民健身价值

“习武强身健体”是历史积累的经验。双节棍练习过程中涉及跳跃、换手等增强各关节和肌肉协调的动作,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大脑瞬间反应能力,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各部位的供氧能力,增强呼吸深度。长期坚持练习,不仅对关节、筋骨、体魄提升很大,而且对于精神面貌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面对现在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窘境,加大双节棍的校园宣传,吸引学生练习双节棍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

除此之外,双节棍的价值还体现在它的文化传承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等。

3 未来发展之路的展望

3.1 充分利用现有价值

“无有相生”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习武者需要参透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困境,比如再将双节棍的简洁、快速、高效与企业经营之道联系起来,不难发现这也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作为中华特有的武术,可将其发展成为中国唯一的特色赛事或者特色表演,成为中华软实力一张靓丽的名片。根据2009年中国武术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双节棍行业利润总值达到了4500亿人民币,开发双节棍市场又将给武术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

3.2发掘未知潜在价值

以双节棍行业为中心,向其他行业辐射,争取做到本行业稳定增长,并带动其他行业实现新增长。比如发掘双节棍文化内涵,将其与现有特色文化结合,形成符合现有的特色产品。例如以双节棍命名的“双节棍洗车器”,虽然和双节棍毫无关系,但是人们对双节棍有着良好印象,为这款产品带来了不少效益。加强双节棍文化保护意识,力争达到双节棍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注释

① 高恒,蒋桂芳.双节棍的文化特征及价值研究.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08-20

② 梁浩波.时尚武术运动双节棍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搏击(武术科学).2011-02-28.

篇8:宋代画院教育及其历史地位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而在此期间, 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 并且在宋徽宗朝时成立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历史上惟一的专门绘画学校即国子监“画学”。宋代画院教育为当时培养宫廷绘画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故本文拟以宋代画院教育为研究对象, 着重探讨宋代画院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二、宋代画院教育

五代两宋期间, 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画院在北宋徽宗朝发展至全盛, 期间还成立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历史上惟一的国立专门绘画学校, 即国子监“画学”。画院以及“画学”所反映的绘画教育特点, 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宋代画院既是创作机构, 同时也培养绘画人才.其招生与考核制度严格而完善, 课程设置上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对学生创新性的考察与培养。

(一) 宋代画院

中国绘画素称发达, 唐代以前包括唐代在内, 画家名流辈出, 画论精品时有传闻, 然而到了唐末五代, 国家分裂, 武人乱政, 天下干戈四起, 民不聊生, 文道大废, 画学一业, 除了南唐与西蜀因为较少动乱以外, 其它各地都遭严重破坏。宋代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 留心画业, 收罗天下画家, 特别是宋太宗完成统一后, 把西蜀与南唐画家悉数收归己有, 大大促进了宋代初年画学的发展。据考证, 宋初从西蜀入画院者有:黄筌、黄居寀父子、赵元长、孟显、夏侯延佑、高文进、袁仁厚、勾龙爽、石恪等。从南唐来的画家有周文矩、董羽、徐崇嗣、蔡润、厉昭等。这些画家与中原原有的画家郭忠恕、高益、王道真等均被收罗到翰林图画院。他们与中原画家共同研磨, 促成了宋初画院的发展。

宋初画院亦称翰林图画院, 最初为宋太宗雍熙元年 (984年) 时成立, 画院由内侍二人管理。画院内依据画师的技艺高低, 分别授予职位, 为待诏、祗侯、艺学、画学正、画学生、供奉凡六等。

宋代画院建制在真宗咸平元年 (998年) 。翰林图画院为内廷供奉机构, 与作为专门绘画学校的国子监“画学”, 性质不同。但画院在五代两宋延续二百余年, 究其实际, 亦兼具教育之功。北宋后期更与画学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古代绘画教育的历史上, 翰林图画院的重要作用。画院有待诏3人, 艺学6人, 祗侯4人, 画学生40人, 另有若干画工。由待诏、艺学、祗侯、学生的等次以及名额上的悬殊来看, 画院学生应为资历较浅的后辈, 虽不一定有教习课业的学制, 却有恭敬求教于前辈待诏等人的义务, 比民间中的小工徒弟之于师傅工长,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宫廷作画, 并被临时派遣到各地行宫及神庙作画, 至宋真宗时期宋代画院获得初步发展。

(二) 宋徽宗成立的国子监“画学”

宋徽宗在崇宁、大观年间, 于翰林图画院之外别开“画学”, 设馆招生, 是专门的绘画教育机构, 纳入国子监学校教育系统, 有完善的教学制度。国子监“画学”是中国古代绘画教育史上的惟一属于学校性质的国立专门绘画教育机构。

宋国子监“画学”的设立与宋徽宗赵佶有很大关系。他在未做皇帝之前, 就喜好书画, 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穰等画家往来。即位以后, 在政治上可谓是昏庸无能, 但在书画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并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 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画院的重视和发展。他于崇宁三年 (1104年) 设立了画学, 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 以招揽天下画家。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 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 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 加以培养, 并不断进行考核。入画院者, 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当时, 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 在服饰和俸禄方面都比其他艺人为高。有如此优厚的待遇, 加上作为书画家的徽宗对画院创作的指导和关怀, 使得这一时期的画院创作最为繁荣。在他的指示下, 皇家的收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并且将宫内书画收藏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 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三) 宋代画院考试及录用制度

在北宋翰林图画院, 其录用画家制度有着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一是“接收”制。北宋初期在次第消灭后蜀南唐政权后, 赵宋统治者对两地归附的许多画家采取了“接收”制度, 并对其中画艺精湛, 画名卓著的画家实行“礼遇”的政策。如后蜀画院待诏黄笙归降后被授予翰林待诏, 并且深受赵宋统治者的喜爱和宠幸。其二是“荐入”制或“招入”制, 是皇帝特许的一种录用画院画家的方式, 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 它是北宋前期 (尤其是太宗、真宗两朝) 画院录用画家的一种制度。一般来说, 这些受荐的画家在入画院前画艺就十分高超, 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往往低下, 他们从社会的底层被发掘进翰林图画院, 成为御用画家。

而宋徽宗设立的“画学”实行的是“考入”制, 它所设的专业考录标准, 见《宋史》选举志所云:“画学之业, (中略) 考画之等, 以不仿前人, 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 笔韵高简为工”。这一标准简明扼要, 体现了非常高的绘画艺术要求。“不仿前人, 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 反映出唐代以来“外师造化”的绘画教育思想在宋代有了更加明确的内涵。“笔韵高简”, 既是关于绘画艺术语言的要求, 更是绘画艺术文化品格的要求。“高简”二字, 表现了宋代绘画艺术与唐代“工丽”画风完全不同的品格, 从中可以看出宋徽宗设立国子监画学的苦心。考试除了诗文论策外, 兼出题作画, 其题目多是摘取古人诗句为之, 故所画多含诗意, 这便是中国画油礼教化进为文学化的最大原因。由此可见, 宋代统治者对画家的多种录用考试制度, 为画院聚集了众多的优秀人才, 为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宋代画院的课程设置

画学除了以上绘画专业考试外, 另有文字训诂和习经等课程。所谓“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说文》则令书篆字, 著音训, 余书皆设问答, 以所解义观其能通画意与否”。围绕对《说文解字》的修读, “书篆字著音训”, 其目的主要在于识古文、明“六书”, 基本属于“小学”范畴。《尔雅》、《方言》、《释名》皆设问答, 以及习大经、诵小经19, 意在躲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以及古今之事、上下之理、以通画意。

画学设置训诂小学和习经的课程, 除了重视文化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外, 还要与画学考试例多以典故和诗句命题作画的方式有关。比如“野水无人渡”, “乱山藏古寺”, “蝴蝶梦中家万里”, “竹锁桥边卖酒家”, “踏花归去马蹄香”, “嫩绿枝头红一点”等等时间也为命题的故事, 最为世人熟知。可见文学已经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宋代绘画, 并在内容和意境上对其起着统摄与向导的作用。由此可见宋代画学教育重意的特点, 同时, 也反映出宋人“诗画一律”的认识, 对绘画艺术教育有广泛的影响。

三、宋代画院教育的历史地位

宋代绘画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具有极其辉煌灿烂的成就, 而宋代画院则是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最为完备的, 规模最大的艺术教育机构。很多著名的大画家李唐、马远、夏圭、张择端等都出自宋代画院。

宋代画院教育具有一以贯之的教育基础积累好教育实施手段, 是我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典范, 理应值得我们在今天的传统绘画教育发展道路上借鉴和吸收的办学机制。因此我们可以从研究宋代画院教育中借鉴, 结合自身教育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行改进, 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美术教育向前发展。

摘要:宋代绘画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具有极其辉煌灿烂的成就, 而宋代画院则是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最为完备的, 规模最大的艺术教育机构。很多著名的大画家李唐、马远、夏圭、张择端等都出自宋代画院。

关键词:宋代画院,国子监画学,古代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M]广西美术出版社.

[2]徐书城.中国绘画断代史:宋代绘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

篇9:王维诗歌地位的历史论述及其分歧

唐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率大兵攻陷潼关,随即进入西京长安。唐玄宗此前匆匆放弃繁华如梦的京都,向西入蜀。时任朝廷给事中之职的著名诗人王维因为事情仓猝,扈从不及。陷入贼手。后又被迫接受安禄山授予的伪职。同时被扣的著名诗人还有储光羲、李华等人。

这是公元756年,曾经一手缔造“开元盛世”的当朝天子唐玄宗已经在位四十四载,年逾古稀,七十有一,业已龙钟昏聩。他宫中虽然仍宠着抢来的贵妃杨玉环,却也仅仅是作为摆设。而不能纵情声色了。原本天纵奇才的李隆基,居然连安禄山这个胡儿的虎狼之心也看不出来,任由他捧着杨贵妃,取乐玩闹而毫无警惕,这就违背了居安思危的古训了。

上一年刚升任门下省要职给事中的王维。现在也已五十六岁。自从开元十九年(731年)丧妻之后,二十五年来王维一直没有续弦。他在家中,鳏居,事母,奉佛;与诗友唱和往来,跟憎人高士谈佛论道;平时静坐,梵香,不吃荤,不衣文彩。年轻时,王维以品格奇高的诗歌而享有盛誉,他十九岁作成的古诗《桃源行》,至今仍众口相传,诵读不辍。在仕途上,他却不是很顺利。从开元九年(721年)二十一岁进士及第释褐为太乐丞时起至天宝十四年累官升迁朝廷给事中之职的总共三十五年间,他在仕途上虽然难展抱负。但总算还能够保持着一贯的平静心态和名流风范。在长安以西的蓝田县辋川谷,王维购得前朝著名诗人宋之问的旧居作为自己的别业,每年空闲时他都要到那里去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闲来悠游于孟城坳、栾家濑、辛夷坞、白石滩以及漆园等地,与诗友裴迪、崔兴宗诸人吟诗作赋,忘却人间的风云变幻人情暖凉,倒也自在闲适。他在此作成的《辋川集》,可谓唐诗中的清丽高洁,脱俗不玷染纤尘的千古绝唱。他的诗歌成就使他在朝廷里斡旋时很有余地:既能够不开罪于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实权人物,同时又可以和像张九龄、萧嵩、李蚬这样的正臣交游。在这方面,与他同年的李白以及比他小十一岁的杜甫,似乎都不能像他那么从容。人生五十而知天命。王维最重要的诗歌此前都已经完成,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注定应该在他渐渐求得的内心平静中度过。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间爆发的安禄山范阳之乱,使这一切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在唐朝的历史里,安禄山的叛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安史之乱”使繁荣、富足、安逸、强大的唐朝由盛而衰,由强而弱。一个稳定的大唐王朝变得动荡不安。对个人而言,也意味着人生理想的彻底丧失。著名诗人王昌龄在动荡迁徙途中被恶官所害,天才的杜甫在颠沛流离之中写下的那些不朽的诗句生动地记载了时代的混乱与喧嚣,李白在纷飞的战火中借酒消愁郁郁不得志而终至于老不免难坐累叛罪而不能自保,享有“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之称的王维则因陷入乱贼之手,而经历了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磨难。

当朝最伟大的三位诗人,都被安禄山始于范阳的叛乱给彻底打乱人生的进程。

天宝十五年值得一提的事件,还有艳绝千古的杨贵妃缢死马嵬坡,权倾一时的当朝相国杨国忠同时被杀。五十年后的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在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时有感于此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长诗《长恨歌》。

这年(756),太子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年号至德。因此,公元756年兼有天宝十五年和至德元年两个年号。太子亨的举动使唐玄宗不得不黯然退位,仅享有一个“上皇天帝”的虚号。一切变化都出人意料。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战乱。战乱不仅让诗人饱经沧桑,也使位居九五之尊的当朝天子经受了非同寻常的精神折磨。总之,上至天子,下及黎民百姓,都在战乱中倍尝颠沛流离之苦。

至于王维被叛军俘获之后的遭遇,在新、旧两《唐书》里都有记载。王维在被俘之后曾“服药取痢”假装生病,想逃脱叛军之手,但未获成功,反而在安禄山的压力下接受了伪职。这个经历后来成了王维历史中的一个抹不掉的污点,也破坏了他原本平和的心态。郭子仪率军收复两京之后,王维以及诸陷贼官三百余人皆被下狱,从洛阳押往西京长安。按照大臣崔器的意见,像王维、陈希烈这样的陷贼官“背国从伪。准律皆应处死”。据史记载,肃宗似乎也倾向于崔器的奏折。事情对王维显然十分不利,他自己并不抱很大的希望能够从这件事里脱身。

但是事情出现了转机。王维不仅没有被定罪,反而无罪释放了。王维之所以得以获释,跟他写的一首诗有关。王维落入贼手之后,被囚于长安菩提寺经藏院。有一天他听来探访的诗友裴迪说起安禄山大宴于凝碧池之事。感之涕下,遂作诗以赠裴迪。这首诗题目很长,叫《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万首唐人绝句》题目作《菩提寺禁闻逆贼凝碧池上作乐》,俗称《凝碧诗》)。诗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官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首诗在王维的诗歌创作里显得较为平庸,不能算他的代表作品,但由于诗里明显的忠君思想,却在最紧要的关头成为他的救身护符。对于他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来说,这个事实似乎是一种莫大的讽刺:王维自恃精深的经年修为在现实的残酷面前几乎不堪一击。王维获得免罪的第二个原因是大臣李蚬对肃宗的进劝,第三个原因是他的弟弟王缙请求削己刑部侍郎之职为他赎罪。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第二年(乾元元年——758年)春天,王维官复原职,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尔后,又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官中书舍人之时,王维与贾至、岑参、杜甫等为两省僚友,唱和极盛。这年的秋天,他又迁回给事中之职。上元元年(760年)夏天,转尚书右丞。有趣的是,“安史之乱”后,王维原本无望的仕途忽然出现了转机。他不断地得到升迁,一直做到正五品上的尚书右丞。而这一切是以前所不可能有的事。

上一篇:手外科教学下一篇:政信合作信托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