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2024-04-23

2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精选8篇)

篇1:2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证券市场主体信用制度的法律思考

第一章证券市场主体失信的表现形式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信状况,不少上市公司诚信意识薄弱,不注重信誉的培养,违规违法操作肆无忌惮,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上市公司丧失信用的形式多样,如虚增利润;编造上市公司前三年的报表;涂改缓交税款的批准书;隐瞒重大事项;漏记利润支出和漏记债务;提前确认收入;伪造银行对账单等等,不一而足。有的公司做假帐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高度的专业化,严密的逻辑性,具有近乎完美的关联配合,对相关会计法规特别到位的理解与掌握。上市公司丧失信用的案例可以信手拈来。例如,一个时期以来遭受口诛笔伐的银广夏,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PT东海在1993年到1997年的5年间,虚增利润达到2.28亿元。蓝田股份1995年申报发行A股时,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公司及下属企业三个银行账户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将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由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对公司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数额作了相应缩减。有一份叫做《中国股市投资价值》的报告甚至指出,如果把上市公司造假的案件彻底查一遍,茫茫股市将找不到几张真实面孔。

与此同时,与证券市场相关的社会中介机构,也存在着诸多失信现象。在一些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改变募股资金用途、股本金不实、隐瞒3年以上应收账款、少记负债、不按规定计提应承担的银行贷款利息、虚增利润、隐瞒收入少记利润、隐瞒投资计入往来、隐瞒投资收益等严重问题,可谓五花八门。而相关注册会计师却为其出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此外,与上市公司利益相连的地方政府,有的也染上了失信瘟疫。长期来,某些领导不仅不要求会计业务人员远离做假,反而为了争上市,争“政绩”,怂恿做假。相当多虚假会计信息的背后都有着当地政府的身影。有中介机构反映,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授意下,他们被指定必须给经地方政府推荐、获得上市指标的某家公司提供合格的审计报告,而那家公司事实上并不具备上市资格,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造假。在上市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在当地领导的授意下,将事务所的公章带在公文包里到北京去搞“公关”,审批部门说哪个材料不合格,他们就根据该部门的标准在宾馆里出具一份“合格”的报告。

各市场主体的失信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比较一致的.表现是信息披露失实或是不披露应披露的信息。很多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最初表现在信息披露上,其信息披露存在着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等问题。上市公司就有琼民源、东方锅炉、飞龙实业、中国高科等公司、深发展、佛山照明等。而诸多中介机构为其客户发布虚假信息的情况也履见不鲜。甚至有些新闻媒体也涉嫌信息披露失实,除了新闻工作者因工作态度而调查不实的原因外,经济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至于政府,在经济因素之外,政府领导人还可能因为自己的政绩与政治前途而信息披露失实或不做信息披露。北京市政府初期隐瞒“非典”疫情就是一个明证。

第二章中国证券市场的失信分析这些失信行为的表象不同,但存在着共同的特征,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产权问题

信用是在财产性的市场活动中产生或逐步形成的,它既意味着对市场主体财产权利的尊重,也意味着对在市场交易中所产生的财产义务的严格履行或财产责任的完全承担,因此,信用问题的实质是财产问题或产权问题,信用活动产生的制度前提是交易双方拥有独立的财产,或者说交易主体必须是拥有独立财产的所有者或财产主体。目前我国的产权制度或市场主体的财产制度特征是:

其一:作为我国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没有真正独立的财产。

完备的产权是指一个物品所能包括的权利束,都集中由一个主体所拥有,权

[1][2][3][4]

篇2:2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一、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1.登记机关应当在收到设立申请文件之日起15日内,对符合个人独资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

2.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3.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由投资人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自行清算。投资人自行清算的,应当在清算之日起15内书面通知债权人,无法通知的,应当予以公告。债权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的应当在公告之日起60日内,向投资人申报债权。

4.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5.个人独资企业清算结束后,投资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清算人应当编制清算报告,并于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1.合伙企业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应当自作出变更决定或者发生变更事由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2.关于通知退火。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未约定合伙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火,但应当提前30日内通知其他合伙人。

3.合伙企业法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4.合伙企业解散,应当由清算人进行清算。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可以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后15日内指定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后15日内未确定清算人得,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5.清算人自被确定之日起10日内将合伙企业解散事由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人申报债务。

6.清算结束,清算人应当编制清算报告,经合伙人签名、盖章后,在15日内向企业登记机构报送清算报告,申请办理合伙企业注销登记。

三、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一】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1.外商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向转让股权的股东或出售资产的境内企业支付全部对价。对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支付全部对价的60%以上,1年内付清全部对价,并按实际缴付的出资比例分配收益。2.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如果外国投资者出资比例低于企业注册资本25%,投资者以现金出资的,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投资者以实物、工业产权等出资的,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缴清。【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1.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全部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2.合营企业应当自收到批准证书后1个月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商局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开始营业。

3.合营企业出资额转让经董事会审查通过后,应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审批机关受理后,应在3个月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4.约定合营期限的合营企业,合营各方同意延长合营期限的,应当在距合营期限届满6个月前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审批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经批准,合营期限可以延长。合营企业合营各方如一致同意将合营合同中约定的合营期限条款修改为不约定合营期限的条款,应提出申请,报原审批机关审查。原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上述申请未见之日起90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1.合作各方之间相互转让或者合作一方向合作他方以外的他人转让属于其他合作企业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权利的,须经合作他方书面同意,并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审查批准机关应当自收到有关转让文件之日起30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2.召开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应当在会议召开的10天前通知全体董事或者委员。

3.合作企业的期限由中外合作者协商确定,并在合作企业合同中订明。合作企业期限届满,合作各方协商同意要求延长合作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的180天前向审查批准机关提出申请,审查批准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经批准延长的,延长期限自期限届满后第一天起计算。【四】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1.审批机关在收到申请之日起90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外国投资者在收到批准证书之日起30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外国投资者在在收到批准证书之日起30日内未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外资企业批准证书自动失效。外资企业在企业成立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2.外资企业经营期满经营期满需要延长经营期限的,应当在距经营期满180日前向审批机关报送延长经营期限申请书,审批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外资企业经批准延长经营期限的,应当自收到批准延长期限文件之日起30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 一 商业银行法律制度

1.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2.储蓄机构在确认该笔存款未被支取的前提下,方可受理挂失手续。挂失7天后,储户需与储蓄机构约定时间,办理补领新存单(折)或支取存款手续。如储户不能办理书面挂失手续的,而用电话、电报、信函挂失,则必须在挂失5天之内补办书面挂失手续,否则挂失不再有效。

3.短期贷款的答复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长期贷款的答复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贷款人在短期贷款到期1个星期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1个月之前,应当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借款人应及时筹备资金,按时还本付息。

5.自营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超过10年的应当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票据贴现最长不超过6个月,贴现期限为贴现之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6.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国务院另有规定除外。

7.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利率由借贷双方按市场原则确定,可在合同期间按月、按季、按年调整,也可采用固定利率方式确定;5年期以上档次贷款利率,由贷款人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自主确定。二 证券法律制度

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之一:股份有限公司应自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在3年以上。2.上市公司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之一:最近3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3.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之一:上市公司最近36个月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且不存在重大违法行为。

4.上市公司增发的条件之一:最近3个会计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5.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之一: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

6.上市公司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之一: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6个月内收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最近12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7.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的条件之一: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8.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募集注册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进行审查,作出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不予注册的,应当说明理由。

9.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基金份额发售的3日前公布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基金管理人应当自收到准予注册文件之日起6个月内进行资金募集。超过6个月开始募集,原注册的实行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应当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重新提交注册申请。

10.基金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计算。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封闭式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达到准予注册规模的80%以上,开放式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超过准予注册的最低募集份额总额,并且基金份额持有人人数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基金管理人应当自募集期限届满之日起10日内聘请法定验资机构验资,自收到验资报告之日起即10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交验资报告,办理基金备案手续,并予以公告。11.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日。

12.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定:1年、1年…1年…6个月、5日内…6个月、6个月、6个月、30日内…3日内、2日内

13.股票上市条件之一: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14.申请股票上市条件之一: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最近3年的财务会计报告。15.股票的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条件之一: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16.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的情形之一: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在其后1个内未能恢复盈利。

17.公司债券的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条件之一:公司最近2年连续亏损。

18.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个工作日办理基金份额的申购、赎回业务;基金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其约定办理。

19.报告应当在每一会计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一会计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

20.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收购人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收购人最近3年有扬中的证券市场失信行为。

21.收购人应当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12个月内不得转让。但是,收购人在被收购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在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不同主体之间进行转让不受前述12个月限制。此外,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的2%的股份,该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锁定期为增持行为完成之日起6个月。

22.上市公司收购的权益披露情形:3日内…2日内…3日内… 23.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

24.收购要约期限届满权15日内,收购人不得变更收购要约,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在要约收购期间,被收购公司董事不得辞职。

25.收购协议单程后,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想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公示。

26.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12月内不得转让。

27.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应当在15日被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三 保险法律制度

1.保险人的解除合同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30日不行事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2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证金的责任。

2.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建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知情人。申请人应自收到批准筹建通知书之日起1年内完成筹建工作,筹建期不得从事保险经营活动。筹建工作完成后,申请人可向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提出开业申请,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自受理开业申请开业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自取得经营许可证之日起6个月内,无正当理由为办理工商登记的,其经营业务许可证失效。

3.接管期限届满,中国保监会可以决定延长接管期限,但接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4.暂保单不同于保险单,在保险人正式签发保险单之前,与保险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暂保单的有效期限较短,可有保险人具体规定,一般15日至30日不等。

5.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险费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自保险人催告之日起超过30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或者超过约定的期限60日内未支付当期保险费的,合同效力中止,或者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减少保险金额。

6.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10日内,履行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义务。对于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自作出核定之日起3日内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证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保险人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60日内,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确定的数额先予支付;保险人最终赔偿或者给付保证金的数额后,应当支付香影的差额。

7.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5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是由发生之日起计算。人寿保险以外的,诉讼时效期间2年。8.因投保人未按规定支付保费而导致合同效力中止的,经保险人与投保人协商并达成协议,在投保人补交保险费后,合同效力恢复。但是,自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满2年未达成协议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9.在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解除合同的,保险人应当自收到解除通知之日起30日内,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10.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的,自保险人赔偿之日起30日内,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也可以解除合同,但应当提前15日通知投保人…

11.投保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导致其伤残或者死亡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证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2年以上的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12.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证金的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2年内,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被保险人自杀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外。也就是说,如果保险合同届满2年后,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应按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

四 票据法律制度

篇3:2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新《食品安全法》对监管责任主体的认定

新的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责任主体, 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这一点和2009年所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是一致的, 不同点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 明确了上级地方政府对下级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责任, 负责对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管评估考核,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又负责对本级食品监管机构的考核, 从而形成了监管有序、完整统一的监管链条和追责机制。第二点, 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权限。新法明确规定, 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是由国务院卫生部门负责的, 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是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的, 国务院卫生部门在安全标准制定方面的权限是“会同”, 笔者的理解就是配合, 即以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 以卫生部门为辅。而对于食品安全的具体监管职责, 明确划归于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第三点, 我国在2013年12届全国人大上新成立了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集中了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委员会、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食品领域的权限, 因此, 在新法中, 就取消了旧法中“第六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 按照各自职责分工, 依法行使职权, 承担责任”的规定。

食品追溯制度的理论基础

食品追溯制度是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而实施的全程监控制度, 管制机关或消费者如发现食品问题, 可通过电脑记录很快查到食品的来源和生产销售每个环节, 追究责任人。《新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是我国立法者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所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制度体系。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在欧盟和日本已是非常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制度。

这项制度的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数据库, 使食品消费者和监管者随时随地调取相关食品的所有信息, 包括生产者是谁、检验者是谁、运输者是谁等, 一旦食品出现安全问题, 可以明白无误地查找到责任人, 并及时加以处罚, 从而使广大食品消费者也变成监督者, 最大程度地起到对食品生产者的监督作用, 最大程度上给食品生产者以压力。以邻国日本为例, 日本建立的食品可追溯制度使消费者也成为监督者, 日本市场中有大量“看得见的产品”, 日本的“看得见的食品”带着身份证 (包装袋有一个正方形的二维识别码) 。例如:消费者在日本市场购买牛肉, 如果想了解这块牛肉的信息, 只需用手机打开读码器对准牛肉外包装的识别码, 这块牛肉食品的所有信息便能看见, 包括牛肉的营养成分含量、养殖场负责人、养殖中所用药品、屠宰人名称、仓储者名称、运输者名称与销售者名称等都可以明白无误地查出来。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明白无误地追查责任人。

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具体措施

在食品各个环节建立数据资料真实详尽的数据库

新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非常详细, 主要体现在以下条文中, 食用农产品的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第六十五条)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 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六十八条)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 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 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 应当依法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 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第五十二条) 。食品添加剂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食品添加剂经营者应如实记录添加剂的相关数据 (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保留进货信息 (第五十五条) 。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消毒后的餐具、饮具应当在独立包装上标注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消毒日期以及使用期限等内容 (第五十五条) 。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批发企业: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第六十九条) 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 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盖章。 (第八十六条)

实现食品安全数据库的联网统一

实现食品安全数据库的联网统一, 便于消费者和监管者随时查找食品安全相关的所有信息。全国食品安全信息、数据的联网和可查, 工作量巨大, 需要食品安全监管机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完成相应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 任务艰巨, 但对于维护我国14亿人口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 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实现食品的规模化生产

实现食品的规模化生产, 便于监管机关监管到位, 实现食品可追溯制度。以供港食品的可追溯制度为例, 2011年, 根据香港媒体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披露, 中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9.8%以上, 远高于我国进口食品的合格率。两日后, 有评论指出:我国内销食品的不合格率是出口食品的32倍!2012年5月中旬支树平局长接受港媒采访时又宣布, 当年第一季度供港的23万批次食品, 合格率再升到99.999%.这个说法得到港方证实。而香港市场90%的蔬菜和大部分肉类、禽蛋都由内地提供。为什么供港食品质量如此之高, 原因在于规模化经营便于监管。自2007年4月1日以来, 供港蔬菜生产必须规模化、基地化, 土壤、空气、水检测符合要求, 给予备案号才能进行生产, 不合要求不得供港。基地还要求建档案, 生产记录保留两年供查, 重重关卡保安全。这一整套体系可以追溯每批蔬菜每个环节。出现问题, 可以无误地追究责任人。

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启动方式, 让消费者和监管者共同享有启动追溯制度的权力。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启动, 主要有三种方式。

●食品安全监管机关以检查的方式启动

主要体现在《食品安全法》条文第一百一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依法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可以通报投资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的金融机构。

●消费者通过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来监督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 接受咨询、投诉、举报。接到咨询、投诉、举报, 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 应当受理并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答复、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 应当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书面通知咨询、投诉、举报人;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处理, 不得推诿;对查证属实的举报, 给予举报人奖励。

●对食品监管机关和人员违法的监管追溯

篇4:2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DF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9-0147-02

国家严格限制广播电影电视业市场准入,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业的经济属性日益凸现,许多广播电视的新景象层出不穷:广播电视购物、媒介购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媒体和娱乐公司共同运作平民选秀节目、网络电视、手机视频等等,使广播电视业的市场主体制度面临新的挑战。而在广播电视市场化进程中,符合广播电视产业当前发展的市场主体制度仍待完善。因此,研究、完善广播电视业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1广播电视市场化发展趋势

从行业收入上看,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8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公布,2007年全国广播影视总收入1383.66亿元,其中广电产业收入1129.41亿元。作为广电产业主要收入来源的广告收入为600.56亿元。第二大收入来源的有线网络收入为306.71亿元,其中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212.20亿元,付费数字电视收入8.34亿元。在产业经营方面,广播影视已初步形成了广播产业、电影产业、电视剧产业、网络产业和广播电视广告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并且广播电影电视产业以内容产业为中心,逐步形成了传输产业、衍生品产业的广播影视产业。经营收入已是广播影视产业的主要经济来源,市场已是广播电视产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广播电视市场准入制度现状

我国广电业播出机构一直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完全是国有制形式,而广电节目制作经营在逐步向放松管制迈进,逐渐形成了广电集团、民营及合作、合营制作机构3种市场主体形式,对这3种主体形式的一般规制就是现行的公司法律制度,而对他们加以特别规制的就是《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规章。下面我们主要就许可证制度和严格审查制度展开论述。

2.1许可证制度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对于批准筹建的电台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规定了许可证制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34号令》规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单位设立的条件以及内容要求。曾在2004年11月29日实施的《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44号令),已于2009年2月广电总局59号令废止。但44号令实施期间,已经有众多外资进入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中。从44号令的实施到废止,仍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外资涉足广电业仍坚持严格限制的原则。

2.2严格审查制度

《条例》第四章对广播电视节目、节目制作商规定,对节目内容规定,尤其新闻真实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显得相当单薄,规制标准也不具体,没有对具体违反规定的内容作出列举,导致在具体审查过程中缺乏执法依据;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所以导致现在虚假新闻、虚假广告在广播电视领域泛滥,多次严厉打击都无法从根本上加以制止。

综上所述,从现有的市场准入制度看,民营广电企业与国有的广电集团都属于广电业市场主体中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广电业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国有广电集团仍是主要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在法律地位上仍属于较为薄弱的市场主体,需要进一步对我国广电业市场主体的特殊性加以分析,以完善现有的广电业市场主体制度。

3我国广播电视市场主体的特殊性

广电市场主体中只有国有的广电集团不全是经营主体,民营、合营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广电市场主体在经营范围、经营内容等方面限制较多,政治性较强。随着广电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传输运营商呈现出高技术性、高投入性、专业性极强的特征。与一般市场主体相比,广电市场主体有以下特殊性:第一,政治性与社会性并存。广电企业不能完全以经济效益为主,需兼顾政治传播和文化传播功能。这是基于广播电视播出权、所有权国有化而产生的。第二,实质上的不平等性。国有广电企业、民营及合营广电企业在资质认定、业务范围、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法律规制的不平等性。第三,相互间的强关联性。民营及合营广电企业对国有广电资源存在极强的依附关系,国有广电资源是唯一的播出渠道。

4国外广播电视市场主体制度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是由公益机构、公众社团、社区组织或其他一些专业团体主办经营。英国是公共广电体制的典型代表。商业广播电视体制以广播电视业的私人占有和商业化经营为基本特征,国家只负责制定规则、发放许可证及业务管理,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国外对于公共与商业广播电视并存的法律规制主要集中在分别许可或统一许可,分类管理或统一管理上。比如,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统一许可、统一管理,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采用分别许可、分类管理。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可以采用特别许可、分类管理的制度,建立广电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广电业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

5完善我国广播电视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5.1 明晰分类管理制度

对于广播电视从业企业的资质也加以分类管理,作公共节目的和作商业节目的资格审查,业务范围、注册资本等标准应该分别规定,明晰公共与商业,分类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区分节目类别,区分节目层次,区分节目受众群体的范围,换言之就是对经营制作机构分类管理,对节目内容在分类管理后再加以分级管理,建立以国有广电集团为主,民营、合营广电企业为补充的市场主体制度,这一主体制度的建立应体现在广播电视法中。分类管理公共和商业广电市场主体,规定两类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市场经济行为。将公益性广电媒体定位为特许经营,建议引入特许制度,将垄断不合法的行为与专营及特许等合法的行为区分对待。同时,建议对于传输权也应采用特许经营并有期限限制,对于国有广电媒介资源、频道资源,借鉴电信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有偿使用。

5.2完善许可证制度

我国广播电视准入一直采用先审查后许可制度、行政命令与法律制度交叉管理的方式。这显然已经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法制经济条件下就应以法律制度为标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了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具备的具体条件,皆属于市场准入的刚性条件。然而满足了上述条件即具备了相关资质,并不一定就能获得许可证,因为该规定还要求,“审批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除依照前款所列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家的广播电视建设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可见,电台电视台并不是可以任意设立的,具有严格的限制条款。既然是统一许可设立,就应确定刚性条件,不应参杂行政计划的内容。符合许可设立的合理性、合法性原则,如果还符合“规划”,就失去了刚性条件的力度,也削弱了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而对于广播电视制作机构的设立应在注册资本、设立人员、资质认定、业务范围等方面加以规定。从根本上改变广播电视业行政命令与法律制度“双轨制”的现状。

5.3完善节目审查制

节目内容审查应加强科学性,应发挥审查把关的有效性,对不同的节目制定相应的节目标准,节目内容审查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公共与商业分类管理的要求设定,也可根据受众节目调查制定每种节目的审核标准,以调查获得的观众、听众的标准要求节目的设置、变更、取消。对频道频率、节目栏目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研究建立退出机制,通过撤销其频道频率许可证或停播其节目、栏目等措施,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公共性质的产品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最终服务目标,商业性质的产品以满足观众、听众的精神需求为最终服务目标。

篇5:2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服务市场主体发展

NZ县工商局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纪实

近年来,NZ县工商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局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商事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围绕简政放权,大力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着力优化注册登记流程,致力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努力打造门槛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秩序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较好地激发了NZ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一站审批

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是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导落实、多措并举,强力进行推进。整合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办证流程,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请人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工商部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

2015年5月22日NZ县顺利实施了“三证合一”改革;

2016年10月8日NZ县实施了企业“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2017年8月1日顺利实施“27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办理营业执照时间由过去的近30天,缩短至3天内;提交的材料由过去的向不同部门提交多份材料,现在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工商部门3日内发照,发照之日就一并办理了列入整合的27项登记、备案事项,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市场主体的办照成本。“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成为企业唯一“身份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为企业唯一身份代码,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NZ县落实多证合一、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举措,被《中工网》、《湖北日报》、《襄阳日报》、《视界网》等10多家网站和媒体报道,收到了较好地社会效果。

实施“三证合一”改革以来,全县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12204户,其中,企业1866户,个体工商户992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11户。截止2017年8月底累计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7279户,注册资本2757736.60万元。其中企业4886户,注册资本2359353.16万元;个体户21379户,注册资本138092.32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014户,注册资本260291.13万元。截止2017年8月底共发放“三证合一”营业执照4215份;企业“五证合一”营业执照3686 份;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15428份;“27证合一”营业执照2137份。

简政放权,同县通办,便捷准入

围绕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落地见效,NZ县工商局积极实施

简政放权举措,强力进行了职能服务再优化、措施再加强。

实行“同县通办”、“同城通办”登记改革,加速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进程。在落实“先照后证”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信息申报制和企业集群登记注册制,允许“住改商”、“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住所信息申报登记、集群登记,较好的解决了初创企业、小微企业住所难找或费用过高的创业瓶颈,对激发投资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全县87户创业者适用住所申报制度办理登记注册;NZ县兰羽集群注册托管有限公司以托管的方式,一次性为15家企业办理“集群企业住所托管”工商营业执照。

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注册“零见面”。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在NZ县得到有效推进,市场主体足不出户就可开公司、企业,极大方便了群众创业发展。2016年5月13日,NZ县首份电子营业执照顺利发出。截止目前,全县颁发电子营业执照75份,实现企业登记“零见面”。目前,NZ县工商局正加大推行“互联网+登记服务”业务培训,待网上登记软件开通后,全面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核准、网上发照、网上公示的全程电子化登记方式和电子执照应用模式。

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信息申报制和企业集群登记注册,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2017年1月,《襄阳市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信息申报制试行办法》和《襄阳

市企业集群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出台后,NZ县工商局迅速贯彻落实,鼓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采用住所申报制进行登记注册,并指导经营者填写市场主体住所信息申报相关文书,确保其申报的住所信息准确、完整。“住所申报”、“集群登记”成为NZ小微企业发展的新的便捷途径。截止目前,全县已有87户经营者适用住所申报制办理了登记注册,新登记集群注册托管服务企业1家,托管企业15家。

深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方便市场主体快速退市。2015年,襄阳市工商局出台了《关于印发<襄阳市企业注销登记简易程序规定(试行)>的通知》,NZ县工商局迅速转发并认真进行了贯彻落实。2016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下发《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的指导意见》,NZ县工商局按照指导意见全面实施并深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进一步简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放管结合,信息共享,协同监管

为了有效加强先照后证改革后的监管盲区,放管结合,实现部门间无缝对接,NZ县工商局主动加强了与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积极强化信息共享,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协同监管格局。

打破信息孤岛,实行信息共享。为确保“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后监管信息共享和监管对接,NZ县工商局全面实施“双知识、一承诺”制度。工商部门在办理涉及“工商登记后臵审批事项”的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时,拟制《工商

登记后臵审批事项告知书》,在发放营业执照时一并送达申请人;申请人申办登记注册时,按规定向登记机关提交由全体投资人或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署的《承诺书》,书面承诺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及时办理相关后臵审批手续,在取得行政审批前不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等诚信守法事项。工商部门在办理登记注册后,及时通过“湖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系统”推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各相关部门通过“共享交换系统”及时认领涉及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或属于本部门主管职责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做好共享数据的导入工作,实现与本部门业务系统有效融合。通过“双告知一承诺”制度,不仅避免了申请人对“先照后证”认识上的偏差,而且清楚告知了申请人该去哪些部门办理审批手续,避免了跑冤枉路,减少“折腾”时间;同时也较好的打破的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监管信息共享。

落实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NZ县工商主动强化职能服务,积极加强业务指导,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按时公示信息,企业年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2017年,全县企业应报4384家,已报2933家,年报率为66.90%;个体工商户应报19425家,已报13904家,年报率71.58%;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报871家,已报641家,年报率73.59%。全县市场主体年报率名列全市领先地位。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努力提升科学监管效能。NZ县工商局结合有关政策和NZ实际,制定了《NZ县工商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NZ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双随机”

抽查实施细则》,并全面建立健全县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抽查清单。目前已建立4438家企业名录库和全系统32名信用监管执法人员名录库,结合监管需要组织开展对企业的定向抽查和实地检查,进一步细化抽查检查内容、涵盖事项。

建立监管“三库”,积极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体系。加强对市场主体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即时性的重点检查,按规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并及时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经营异常名录库”和台账,制定工作规程,规范经营异常名录的列入、移出和经营异常状态标记工作。截止6月26日,对全县168家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99家个体工商户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移出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50家。

篇6:法律法规学习制度 2

一、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全院工作人员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院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

二、法律法规的学习时间由院办公室统一安排学习期间全院工作人员不得借故缺席。

三、每次法律法规学习形式、内容由院办公室制定、组织实施并负责监督、检查全院人员的学习情况。

四、实行学习笔记定期检查制度采取各科室自查与院办公室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五、实行法律法规考试制度考分以80分为合格不及格一次可补考一次补考不合格计入年终考核。

篇7:第2章 国有企业法律制度专题

第二章 国有企业法律制度专题

教学目的:通过3课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有企业的法律界定:现状与争论;国有企业法的基本构成;对我国国有企业立法的技术性反思。

教学重点:着重培养学生对国有企业的法律概念及法律地位的基本认识。

教学难点:有关国有企业的法律界定;国有企业法的基本构成;对我国国有企业立法的技术性反思。

教学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法律界定:现状与争论

一、为什么要从法律上界定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普遍超过国家与非国有企业的关系,国家一方面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一定程度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常常给予国有企业各种各样的优惠,甚至给予直接的补贴。处理好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的前提是正确界定国有企业,既不能把非国有企业当作国有企业,也不能把国有企业看作非国有企业来处理。

国家投资占到何种比例才成其为一个国有企业? 究竟是要求100%还是要求达到50%以上或是可以少于50%?国有企业必然是法人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同,判断某个企业是否国有企业的结果也就不同。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选择。对于我国而言,对国有企业作出明确的界定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我国的国有企业不论是从企业数量来看,还是从总资产规模来看都居于全球之冠,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国有企业的问题,法律一直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这种状况在把国有企业称为国营企业或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传统背景下也许并无不便,因为我们所称的国营企业或全民所有制企业大多是指完全由国家投资的企业,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国营企业或全民所有制企业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但是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迅速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正日益多元化,国家对企业的投资也出现了全资、控股和参股等不同情形。在如此格局下,再不对国有企业作出明确界定,必将对实践造成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的透明度要求以及诸如禁止补贴等有可能对国有企业造成冲击的内容,也有必要明确划清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界限。

二、我国法律法规尚未明确界定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在我国立法文件中的称谓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是以国营企业的名称出现的。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将国有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出现了由企业或个人承包经营国营企业,以及国有资产实行中外合资、合作和内资股份制经营的情形,“国营”的概念已不符合企业改革的要求。有鉴于此,1986年出台的《民法通则》首先采用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称谓,接着于1988年正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直到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宪法进行修改,正式采纳了“国有企业”的称谓。

三、理论界对国有企业的界定:争论与分歧

近年来,如何界定国有企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尤其是法学界给予较多关注的问题,针对一些关键论题,如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的比例至少应达到多少?国有企业是否应当具有法人地位?无论法学界、还是经济学界都发表了不少意见。但是,从总体上看,理论界对如 1

何界定国有企业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各种观点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分歧。

议题一: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的最低比例应是多少?

第一种主张是认为国有企业的全部资产都应归国家所有,可称之为“100%论”。第二种

主张虽然不要求国有企业的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但要求国有资本比例必须超过50%,这种

主张我们可称之为“51%论”。第三种主张认为国有企业中国家所占资本可以低于50%,前提

是不影响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性地位,这种主张似乎可以用“49%论”称呼之。议题二:国有企业必定是法人吗?

这也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对国有企业的界定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理论界同样存在分

歧,既有肯定论者,也有否定论者。从目前情况来看,支持肯定论的声音更多。

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国有企业不一定都是法人。如有的学者举出了两类不

是法人的国有企业:首先,《民法通则》第52条规定了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伙型联营,联营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由联营各方共同经营,并按各自的出资比例或者协

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这一规定应该适用于国有企事业单位

之间的联营,或者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导、而与其他所有制主体建立的合伙型国有企业;

其次,国有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与境外的法人、非

法人组织或自然人设立以中方为主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其中也有可能是非法人企业。

第二节 国有企业法律界定的理性建构

一、国外界定国有企业的基本路径和方法

国有企业是一个被世界各国的实践所普遍接受了的事物。对国有企业进行法律界定在国

外也十分普遍。以下几种颇具代表性:

1、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在其1980年6月25日发布的透明指令中把国有企业定义为“任何

一个企业,只要国家能够凭借其所有权、财政参与、章程以及其它规范企业活动的规定,可

以直接或者间接行使支配性影响。如果国家对一个企业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1)在企业注

册资本中占有多数股份;或者(2)拥有与企业份额相关的多数表决权;或者(3)可以决定

企业的管理机构、领导机构或者监事会一半以上的成员,这就可以推断,国家对这个企业能

够行使支配性影响”。

2、英国在1956年设立国有化工业特别委员会时,它的职权范围被规定为:“检查按照

条例而建立的国有化工业的报告和帐目,国有化工业的管理董事会由内阁各相应大臣任命,国有化工业的年度收入不能全部或不能主要依靠国会提供的或财政部预付的资金。”由此可

以看出在英国国有企业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这些工业完全归国家所有或者国家拥有

能够对它实现控制的足够股份;(2)这些工业是按照这样一种方式经营的,即:它们的收入的大部分不是依靠国会直接拨款或财政部的补贴;(3)它们由董事会进行管理。

3、韩国于1984年颁行的《国有企业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有企业包括政府投资和“政

府投资达到或超过50%的企业”。

4、在比利时,国有企业包括从事经济活动而且其资本大部分属公共管理部门所有,或

者由公共管理部门授予特殊权力,或者经营活动在相当程度上自主,具有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所有企业。

5、在印度,凡是从事包括制造业、农业在内的货物生产和从事可以计价的有效服务的经营活动,并可明确认定政府是这些组织的主要所有者的企业,都可以称之为国有企业。印

度的国有企业,也称作“公营企业”。

6、在瑞典、芬兰、巴西、墨西哥等国,凡属国家资本占企业资本的51%以上的所有企

业都被称为国有企业。

根据所使用的基本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各国对国有企业的界定分为三种类型:(1)强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资本联系并明确要求国家是“主要所有者”或国有资本比例超过50%,如法国、韩国、印度、瑞典、芬兰、巴西、墨西哥等国就属此类;(2)强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资本联系但不要求国有资本比例必须过50%,属于这种类型的主要有德国和英国等国家;(3)既强调资本联系又强调国家可依特别法直接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属于此种类型的主要有比利时、欧洲共同体等对国有企业的界定。

二、我国国有企业法律界定之构成(一)对我国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比例要求的理性思考

“100%论”和“51%论”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是都要求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必须占绝对多数,这对于满足国家对企业行使控制权的需要来说,资本比例要求无疑是偏高了。要达到国家控制企业这一要求,国家(政府)不一定必须拥有绝大多数股权。应当指出,在我国持上述绝对控股观点的人数并不少。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虽然采用了国有企业的名称,但对国有企业的内涵的认识还受到原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观念的影响。而传统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身上承担了较多的意识形态的使命,追求的是纯粹的大“公”,在使国有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主体的大背景下,在一个企业内部追求国有资本的高比例化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相比较而言,“49%论”最为贴近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客观关系,既能满足国家控制国有企业的要求,又不至于因为国有资本比例过高而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力,或者造成国有资源的浪费。不过,将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比例下限定得过低,例如认为国有资本比例低到10%的企业,仍然有可能被视为国有企业,这是缺乏客观依据的。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界定国有企业时应当把握国有企业的下列基本特征,并以之作为界定国有企业的依据:企业一定比例的资本由国家投入,国家因此能对其实施控制。

(二)属概念的选择

界定一件事物的时候,除了确定这件事物的本质特征外,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个恰当的属概念,本质特征是用来与同种的事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与属概念相结合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界定。在界定国有企业时,有的学者使用“法人”作为属概念,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其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的,依照法定程序设立,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国有企业具有法人地位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的,中国为数众多的国有企业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达到上述法定条件。因此,即使《企业法》果真是象有的学者理解的那样统一规定了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具有法人地位,这也是违反法理的;从实践上看,目前大量国有企业仍然只负盈不负亏的事实也会证明这样的规定不过是立法者的一厢情愿。

国有企业被全部纳入法人的范围与我国法人制度出台的背景极为相关。在我国,法人制度从一出现就带有直接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任务。法人制度与国有企业挂钩,一方面是为了使政企分开,构造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机制;另一方面是为了确立出资者的有限责任,杜绝国家财政为国有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现象继续发生。

从国际惯例来看,国有企业可以分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企业和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企业两种类型,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企业在各国虽不多见,但一直是客观存在着的。

可以将我国国有企业界定为:国有企业是指一定比例的资本由国家投入,国家因此能对其进行较稳定的控制的所有企业。至于国有资本究竟要达到多大的比例,法律不宜作出具体的规定,以保持适当的弹性。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法律地位

一、国有企业功能的经济法考察

综观历来各国开办国有企业或其他国有经济形式的目的和用意,不外以下三个方面:(1)财政性目的,即扩大财源以满足国家机关活动经费和供统治者挥霍的需要;(2)政治性目的,即为了维护和巩固政权,抵御外敌入侵或对外侵略,而由国家控制某些经济要害部门;(3)经济性(经济调节性)目的,即通过国家直接投资经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考察国有企业的功能是理解国有企业的法律地位的入门钥匙。但是,具体地说,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国有企业和其他国有经济形式的开办目的和历史使命有所不同。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的功能: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实证分析

20世纪以来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的现代国有企业,虽然有时也还有一些财政性目的和政治性目的,但主要还是经济性目的,即通过国家直接投资于某些行业和产品的生产经营,直接调节国民经济的结构和运行,同时通过对国有资产的控制和运营,增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物质力量。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西方各国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直接投资经营活动迅速地发展起来,国有企业象雨后春笋一样地出现。第二次大的浪潮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由于各国经济恢复和重建的需要,也由于国际范围内民主主义思想的抬头以及后来科技迅速发展引起生产进一步社会化,国家组织管理经济的职能进一步发达,许多国家接二连三地掀起了国有化高潮。60年代初,日本政府准备加快开发东京等三大城市周围地区,以缓解大城市人口过密问题,国有企业率先扩大在那里的投资,特别是重点修建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结果很快吸引了大批私人企业在那里扩大投资,促进了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调控经济,“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

(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功能:错位与回复

在20世纪,相继出现了前苏联、东欧各国以及中国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从成立时起,便着手通过没收与赎买、国家直接投资等手段建立起庞大的国有经济,在其顶峰时期,国有企业差不多成了唯一的企业形式,非国有企业几近销声匿迹。国有企业主要成了通过实现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工具。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正式宣布改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地承认公有制有多种形式和不同发展阶段,现阶段不能急于实现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否定了国有企业越多越好的观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逐步对国有企业的份量进行了调整。在改革的前期,主要是通过放松对外资企业、个体企业及私营企业的限制来增加非国有经济的份量,从而即使不直接触动国有企业,也相对地减少了国有企业的份量。随着改革的推进,开始采取“抓大放小”、“股份制改组”等措施来绝对地减少国有企业的份量。毫无疑问,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昭示着对开办国有企业的目的的重大调整,在现阶段,国有企业被当作直接通向共产主义工具的革命性目的基本上已被舍弃,虽然在财政性目的、政治性目的和经济性目的三个方面的轻重决断上尚未明确,但我们对国有企业的功能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关键性的回复。中国现阶段保持一定实力的国有企业,主要为实现经济调节性目的。其次才是财政性目的和政治性目的。只有依照此种思路实现对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回复。

二、国有企业法律地位的独特性

国有企业主要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工具而存在,这种功能定位决定了国有企业与国家的特殊关系,尽管国有企业在本质上仍是市场主体中的一种,但是国有企业的法律地位与一般企业的法律地位却有着较大的不同。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我国现有的国

有企业也主要是以法人形态存在的。非法人国有企业一般直接附属于政府部门,企业财务安排和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一般也直接受政府部门操纵,其法律地位不同于非国有企业,这自不待言。

法人型国有企业同一般企业法人相比较,其法律地位具有特殊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凡法人都应拥有独立财产。一般企业法人对其财产拥有所有权,而国有企业(这里指国有独资企业)对企业财产只享有经营管理权,而无所有权,所有权归国家。

其次,在所属法人类型上,国有企业法人也有其特殊性。法人通常可分为私法人与公法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等,一般的企业法人属于私法人、社团法人和营利法人。国有企业却兼具不同类型法人的特点。

第四节 国有企业法的基本构成一、国有企业立法的法律依据和基本表现形式

(一)国有企业立法的法律依据

国有企业立法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的宪法。《宪法》第7条规定,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宪法》第16条规定,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并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这些规定都是国有企业立法的基本依据。

(二)国有企业立法的表现形式

国有企业立法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门的国有企业立法,这类立法包含的法律规范仅仅或者主要是适用于国有企业;另一类是非专门适用于国有企业的立法,例如公司法,国有企业采取公司的形式的,要适用公司法的基本规定,但是这些规定,非国有公司也要适用。此处我们主要讨论专门的国有企业立法。

我国专门的国有企业立法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国有企业基本法。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2、单行法规。这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立法形式。

3、在其它相关部门立法中的有关国有企业的规定。

二、国有企业法的主要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我国的国有企业立法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国有企业组织与运行法

国有企业组织与运行法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关于国有企业的设立条件、设立程序的法律规定;

2、关于国有企业合并、分立、解散及破产、清算制度的法律规定;

3、关于国有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的构成和运作的法律规定;

4、关于国有企业的资本制度、企业财务会计与利润分配制度的法律规定;

5、关于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及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的法律规定;等等。

(二)国有企业改革立法

国有企业改革立法又主要包含下列内容:

1、关于国有化制度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第五条,“国家对外资企业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外资企业可以依照

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对内资非国有企业的国有化政策,我国法律目前并无明确规定。

2、关于国有企业退出的法律规定。国有企业的退出也要有法可依。但是这方面的立法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除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国有股减持出台了一个实施办法外,尚无更多或更高层次的立法。

3、关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改革的法律规定。在我国这方面的立法一直是国有企业立法的主体,从两步“利改税”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调整。

三、国有企业法的性质

所谓国有企业法的性质,一般都是指国有企业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归属,也即国有企业法究竟属于哪一部门法。

在我国,理论界一般都认可国有企业法在总体上是属于经济法的范围。但是在更具体的分析上,则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法“属于经济法中的主体制度或企业制度,它与民法中的主体制度和企业制度——自然人和法人的一般人格制度、自然人独资经营和合伙经营的企业制度等,共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加以法律规范”。另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法属于经济法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国家投资经营法的范围,国有企业法和国家投资法二者共同组成了国家投资经营法。

第五节 对我国国有企业立法历程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国有企业立法中的缺陷和不足

对于到目前为止的我国国有企业立法,我们除了要看到它的可取之处外,也要分析其不足与缺陷,因为这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立法的基础和前提。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上来观察,我们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立法尚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

1、国有企业立法层级低、规范力弱。大多是以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定、办法和意见等形式出台的,连国务院条例的形式都比较少,更不用说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了。专门的国有企业立法只有两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前者的综合性意味较浓,而后者仅仅是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破产的单行法律。

2、国有企业立法变动太快,缺乏必要的稳定性。

3、国有企业立法体系化程度还不高。

4、国有企业立法不注重规定切实可行的法律责任,政策宣示的色彩过于浓厚。

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立法

1、突破传统的国有企业立法理念,科学定位国有企业立法重心。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任务不同,国有企业要承担作为国家调控社会经济的工具的职能。因此,国有企业立法的重心应在于国家与国有企业的特殊关系的处理上,国有企业立法的价值和目标应当是保证国家行使其对国有企业的支配权的规范化、法制化。所以,关于国有企业的立法应该主要是政策法,而不是与一般企业立法无异的组织法或行为法。

篇8:市场驱动创新体系法律制度研究

一、市场驱动创新体系概论

(一)创新体系含义

创新体系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基础设施、外部互动和创新环境组成,是以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各创新主体联系和互动的社会系统。

创新体系的发展主要靠政府驱动与市场驱动。

(二)市场驱动含义

市场驱动,市场带动工业,行使产业集群的想法,使市场有特点,经过专业市场培养,在国内和国际吸入广泛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重点是吸引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空间集聚,构成专业市场为后盾,企业分工、产业特色、品牌辐射力强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市场驱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集聚效应为核心。

二、市场驱动创新体系发展

市场驱动从无到有,从崭露头角到日趋重要,伴随着创新体系在不断发展。

首先,市场驱动为创新体系的成果提供实现的平台。创新的需求来自于市场拉动,市场需求亦然是查验创新可否成功的标准。

其次,市场驱动为创新体系提供动力机制。一是创新成功的巨大优势激励企业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和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活动,从而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动力机制。二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为了竞争中获取上风只能想办法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并将其产品化、市场化,竞争的压力自身亦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动力。

再次,市场驱动对创新体系具有调节作用。它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基点,是“看不见的手”,包含着市场交易规则和运行机制,对创新拥有自发的调节作用。

最后,市场驱动为创新活动的确定性提供保障。创新以技术的研发为条件,自身拥有较高的探寻性质,市场则具有本身的内在规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创新行为的不确定,保障创新体系发展。

三、市场驱动创新体系的政策、法律现状

创新体系的发展有四个阶段,主要靠政府驱动与市场驱动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看出市场驱动正在逐步形成,并且作用越来越突出。我通过创新体系的四个发展阶段来论述市场驱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形成阶段(1949—1977年)

本阶段特点是创立各种科研机构,制订科技发展计划,逐渐形成我国创新体系。本期的科技计划主要有“12年科技发展规划”等。在这个时候,国家创新主要是“政府主导”,政府是资源的主体,资源是严格按照计划配置。

此阶段,创新体系主要靠政府驱动,市场驱动还没有出现。

(二)发展阶段(1978—1995年)

本阶段体现是探寻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与创新政策,出台了许多改革政策、措施。这期间,创新是计划主导模式,即创设科技计划,在科技计划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国家前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如火炬计划等。同时,中国也兴办了许多科技园区。

197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主要以计划调节,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这是我国在经济政策上首次明确提出要将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中讨论了计划经济即政府驱动与市场驱动的关系,提出计划与市场全是经济手段。

1994年提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见》,1995年从具体实践上把国有企业变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培育相互协调起来,尔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有系统、有重点地整体推进的时期。

除上述政策,在这阶段我国出台了许多利于市场驱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推动科研与生产联合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等。此阶段市场驱动尚处于萌芽阶段,对企业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

(三)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阶段(1995—1998年)

在此期间,突出了企业的创新模式,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建立市场经济目标,从企业、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企业创新功能,政府制订重大科技计划逐渐由科技和经济主管部门联合制定,涌现了新的参加者,如国家工程中心等,加速了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1997年确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并且中央提出,力图到20世纪末,多数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00年,基本达成了此目标。

此阶段市场驱动技术创新从崭露头角到日趋重要,政策与立法着重于保障、促进市场驱动的发展。

(四)国家创新系统阶段(1998年至今)

1997年《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面向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体系具体包含知识的创新系统、知识的传播系统、技术的创新系统与知识的应用系统。

2001年我国参加了世贸组织,给政府与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加速了改革与开放,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2012年"十八大”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此战略包含各个方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201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修改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等制度再度深化。

此阶段,市场驱动的重要作用已经凸显,法律与政策着重于立法监督市场驱动运行出现的问题。

四、结论

从市场驱动的法律政策可以看出,随着市场驱动的作用不断凸显,保障与促进市场驱动发展的法律也在不断被提出与实施,从允许市场驱动的政策,到促进其发展的法律制度,再到立法监督,市场驱动的立法不断完善,但是法律的实际执行尚存在不足,我国应在不断完善市场驱动立法的同时,加强执法,以此保障市场驱动对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谢群.创新性智力成果与知识产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曾素梅.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15(5).

上一篇:人必须有理想作文下一篇:《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班委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