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测控】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谈困惑,解烦恼教案 (新版)语文版

2024-05-09

【名师测控】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谈困惑,解烦恼教案 (新版)语文版(精选3篇)

篇1:【名师测控】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谈困惑,解烦恼教案 (新版)语文版

口语交际 谈困惑,解烦恼

【教学目标】

1.要正确认识、审视自己的烦恼,恰当表达感受和体会,并学会沟通与理解,帮人解决烦恼。(重点)2.认真倾听并正确理解对方的意见,排解烦恼。(难点)3.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与挫折,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一课时,情景导入(2分钟);自学互研(10分钟);交流展示(23分钟);当堂演练(10分钟)。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日子在匆匆中溜走,年岁在匆匆中增长,青春正匆匆地向同学们走来,大家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有了烦恼,忧郁、感伤就会笼罩在我们的心头,生活也会因此失去光彩。你们现在正面临着升学的考验,看到你们时而紧皱的双眉流露的不安与躁动,听到家长们心急如焚的倾诉,老师的心在悸动中思索,今天的语文活动课我们就一起来谈困惑,解烦恼。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 搜集资料,识烦恼。

1.古人也是有烦恼的,他们把烦恼寄托在诗文里,借此舒缓心情。请你说出古人有关“愁”的诗词,并写出作者和出处。

示例:(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2.搜集有关烦恼的名人名言:

示例:(1)一个人思虑过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英国)莎士比亚

(2)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是小小的烦恼,只要一开头儿,就会渐渐地变成比原来厉害无数倍的烦恼。(美国)马克·吐温

(3)烦恼是心智的沉溺。(美国)富兰克林。

(4)深沉的烦恼、苦闷和痛苦比浅薄和廉价的快乐毕竟要幸福些。(中国)赵鑫珊

(5)把烦恼当作脸上的灰尘,衣上的污垢,染之不惊,随时洗拂,常保洁净,这不是一种智慧和快乐吗?(中国)王蒙

知识板块二 自我反思,说烦恼。

3.步入中学的我们,处于青春“断乳期”,环境的改变、课程的增多、心理的蜕变、青春意识的萌发,都会给稚嫩的我们带来烦恼。

(1)请写出自己最大的烦恼,小组交流、汇总、展示。

示例:学习成绩上不去,心理压力大;和班上的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看到老师就胆怯,有问题也不敢问;喜欢班上的异性同学,因此影响了学习;和父母没有交流、沟通;喜欢唱歌、绘画,但父母不支持;总想上网,克制不住自己;想学校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觉得生活很单调,想寻求一点刺激。

(2)总结归纳以上同学们的烦恼包括哪些方面。

学业方面;与家长相处方面;与同学交往方面;自身形象方面。知识板块三 群策群力,解烦恼。

4.请你针对上面归纳的几个方面的烦恼给出解决的方法或建议。

示例:①学业方面:要有决心、有恒心、勤奋、刻苦;②与家长相处方面:要把家长当成朋友,心平气和面对,平心静气沟通,用心去体会;③与同学交往方面:要宽容大度,多为他人着想;④自身形象方面:要整洁,不要攀比。要注重自身气质修养的良性培养。

5.你还能想到哪些解决烦恼的好办法。

示例:①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欣赏自然风光。②听音乐,舒缓心情。③与快乐的人在一起,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

6.欣赏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并齐读。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 搜集资料,识烦恼。(对应第1~2题)知识板块二 自我反思,说烦恼。(对应第3题)知识板块三 群策群力,解烦恼。(对应第4~6题)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还存在的疑惑是:

篇2:【名师测控】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谈困惑,解烦恼教案 (新版)语文版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重点)2.学习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方法。(重点)3.学习王充的朴素唯物论思想,体会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难点)【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分两课时,依据学情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一:第一课时自学互研知识板块一、二并交流展示;第二课时自学互研知识板块三并交流展示且完成当堂演练。方式二:第一课时进行自学互研;第二课时进行交流展示、当堂演练。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宋定伯捉鬼”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一篇论鬼的议论文,他会进一步告诉人们,世间传说的鬼或神都是不可信的,都是人们心里想象出来的,大家如果不信,就请读读这篇文章,读完后你就会明白鬼是怎么被人想象出来的了。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了解作家及作品。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朝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批评家。他批判“天人感应”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认为“精气”是人的生命和精神的物质基础,“死而精气灭”,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

本文选自《论衡·订鬼篇》,订鬼即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的意思。《论衡》是王充用毕生精力为中国思想界开辟了一条新路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里,讨论到了哲学、政治、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问题,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了占统治地位的世俗的、迷信的唯心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1)给下列生字注音:

寝衽(rân)

传曰(zhuàn)

庖丁(páo)

箠(chuí)....椎(chuí)绳(mò)鬼见(xiàn)..(2)通假字: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案”通“按”,按着。).(3)多义词:

非人死精神为之也(代词,鬼。).之 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也(变成。)非人死精神为.为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当做。).人据案其身(代词,那。)则梦见夫.夫 夫精念存想(句首发语词,无义。).疾痛(自然。)身自.自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自从。). 精神(因为。)俱用.用 给其食用(费用,资财。).(4)古今异义词: ①觉见卧闻(古义:睡醒。今义:睡觉。).②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古义:那人。今义:尊称自己及他人的妻子。)..③凡人不病则不畏惧(古义:大凡人们。今义:平凡的人,普通人。)..④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古义:欣赏,玩味。今义:玩耍。).(5)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生重病).暮卧则梦闻(做梦).3.再读课文,疏通全文,翻译下列难句:

(1)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形成的,都是人们想象造成的。(2)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害怕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眼睛就恍恍惚惚地看见了鬼。(3)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生病痛苦产生恐惧,就会看见荒诞、无根据的东西。(4)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大白天就看见鬼出现,夜晚睡觉时就在梦中听见鬼声。(5)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

一个人躺在空屋里,如果心里害怕,就会梦见那人按住他的身体而吓哭了。知识板块二 细读课文,深层感悟。

4.对于“鬼”这种现象,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5.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开篇提出论点后,用设问引出“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的阐释,从根本上否定了“鬼”的存在,展示了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看法。接着第二段用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的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又用“二者用精至矣”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没有鬼,而是人生病时“思念存想”所致。紧接着第三段分两层来论述,先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后又分析病的不同程度有不同感受,从而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最后第四段从“精念存想”表现于目、耳、口的现象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有理有据,层层递进,分析透彻。6.作者是如何妙用修辞手法的?

(1)运用设问。在开头提出论点以后,就用了设问句“致之何由?由于疾病”;第二段第一句“何以效之”,以设问起,接着就以古书内容作答。这个设问句不仅把上下文连贯起来,而且增添了文采和生动性。(2)运用排比。如:第三段“初疾畏惊„„见鬼之击”,环环紧扣,逐次递进,把幻觉因病人病情发展而变化的景象,犹如电影一般映现出来,具体形象,有力地证明“鬼”确是病人“存想虚致”而绝非实有的道理。第四段:“夫精念存想„„口言其事。”这三个分句还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环环相扣,逻辑关系严密;构成排比句,气势贯通,明快流畅,再次强调了“精念存想”所产生的幻觉。知识板块三 再读课文,拓展运用。

7.作者是怎样看待鬼的?对当时流行的认识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这种观点的现实意义。

当时流行的认识是“人死为鬼”“人死精神为之”,认为鬼是存在的。作者则说鬼“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是“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非人死精神为之”。王充的认识是科学的,是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了的。人是有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于人的生命体的,人死了,生命便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随之消失,决不会有什么“灵魂”“魂魄”存在。王充在近两千年前就否定鬼的存在,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对于现代的迷信鬼神者,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8.同样是写“鬼魂”,说说下面几句古诗与迷信中的鬼有何不同?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3)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三首古诗中的“鬼雄”“阎罗”“毅魄”都是作者借鬼神故事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坚定意志,不同于迷信中的说法。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对应第1~3题)知识板块二 细读课文,深层感悟。(对应第4~6题)知识板块三 再读课文,拓展运用。(对应第7~8题)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篇3:【名师测控】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谈困惑,解烦恼教案 (新版)语文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辩论的一般常识。(重点)2.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等能力。(重点)3.学会如何更好地驳倒对方,说服别人。(难点)【教学建议】

本课为一课时。情景导入(2分钟);自学互研(10分钟);交流展示(25分钟);当堂演练(8分钟)。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读过或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佩服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更佩服他雄辩的口才,他江东舌战群儒,战场骂死王朗„„(可播放《舌战群儒》片段)由此,我们知道辩论是对立双方就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针锋相对的发表意见,以便分清是非的一种说话形式;辩论也是对我们听说能力的大检阅。经过两年多的初中学习,同学们肯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今天我们就试着开一场辩论会,检验检验同学们的口才。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 明确要素,把握方法。1.辩论三要素:倾听、分析、反驳。

倾听:要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弄清对方发言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等。

分析:边听边在头脑中分析,指出对方发言中的谬误。对方发言中的谬误一般有几个方面:一是论点错误或论点片面;二是论据不真实、论据不足或论据片面;三是论证方法不合理,推理不合逻辑。

反驳:了解了对方发言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找出存在的错误之后,针对性地进行反驳。反驳有以下方法:一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指出论点存在的错误。二是驳论据,通过指出其论据的不真实、论据不足,或论据的片面,使对方的论点失去根据,不驳自倒。三是指出对方在论证方法上的错误。抓住对方论证不合理、推理不合逻辑等毛病,显示对方观点的荒谬性。

2.阅读案例分析或观看辩论赛片断,总结辩论应注意的问题。(辩论赛片断可以从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中进行选择)第一,保持论题的同一性。辩论中往往要经过若干回合才能见出胜负,要在辩论中不断发现对方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反驳。过程一长,往往离开本来的论题,有时一方为了取胜还有意偷换论题,把辩论引向歧途,所以辩论中要始终扣紧论题,发现对方偷换论题,要及时指出。

第二,要以理服人。辩论是一种思想上的交锋,辩论中有时由于自己一方处于不利地位,或急于取胜,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犯强词夺理以势压人或搞人身攻击的错误。辩论中要尊重对方,语言文明。

知识板块二 据理力争,激烈辩论。

3.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你选择一方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100字左右)示例:我认为网络阅读利大于弊。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更方便快捷,可以迅速获取大量的信息,对于青少年增长学识,不无裨益。

我认为网络阅读弊大于利。网络阅读容易囫囵吞枣,不利于进行深层思考。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的心智开发有负面影响。4.一辩论小组同学就“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进行激烈的论争,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可见养成良好的风气主要靠他律。”作为正方,你将怎样进行得体而有力的回击呢?

示例:那么唐僧为什么不戴呢?孙悟空是猴不是人,动物当然要靠他律,这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我们强调主要靠自律,并没有完全排除他律啊。

5.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一个劲儿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插队不要挤,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示例: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请把你的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 明确要素,把握方法。(对应第1~2题)知识板块二 据理力争,激烈辩论。(对应第3~5题)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上一篇:着装礼仪基本原则下一篇:2022年作风整训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