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因素

2024-05-04

非线性因素(精选九篇)

非线性因素 篇1

1. 观念上, 不以文本为重, 过于强调能力的训练, 应试教育阴影笼罩下的这种碎片式的课堂难以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含义。

新课程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由作者介绍、背景了解, 扫清字词障碍, 划分段落大意, 归纳中心主旨到明确表现手法艺术特色, 这样的阅读暴力式的流程设计已被人们所诟病, 于是人们在教学流程的创新上做了许多努力, 但矫枉不能过正, 很多人从强调能力训练出发, 把语文课堂变成了由许多碎片组成的杂烩, 开拓出了以能力的训练为核心的阅读课堂。

所谓的碎片式教学, 就是指语文教师打破语文知识彼此间的关系, 割裂知识与文本的联系而对其中文句涉及的某些技能类知识放大并强化训练的过程。学习文本, 正在体悟之中, 突然, 老师的问题是:这两个词能调换吗?为什么不能?原来, 这是练习中要做的题。或是, 突然出示字典中一个词的五种解释, 问这里应选择哪一种, 因为这也是考试时会考的, 这是变了味的品味, 是对语文课堂的侵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学生的视野往往因这种放大了的强化训练而被限制于狭窄的范围内, 而不再关注文本所具有的美的情境性。许多语文教师不再顾及语文课堂教学与文本相和谐的基本规范, 太过于强调技巧性而普遍忽视情境性。笔者曾听过一堂《荷塘月色》, 教者虽然印发了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但在讲“文眼”句时, 只是从课文描写的内容方面叫学生去谈哪些节体现“淡淡的哀愁”, 哪些节有“淡淡的喜悦”, 并未提及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心路历程。而在讲到“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时马上插入对“通感”的介绍, 并且要求学生立刻采用通感方法造两个句子, 并且比较它们的优劣, 而对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里的“浮”字的分析也未能联系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 只就其对景物描写如何形象来展开, 而后就从古诗鉴赏炼字题的角度布置了两道题目进行训练。

这种碎片式的教学, 在学生尚没有获得充分的对文本的全景式的审美体验以前, 过早地陷入某些能力点的训练, 进入而不深入, 不利于他们整体把握文本, 不能在全面理解文本过程中积累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 片面孤立地强化训练某个技能, 虽然能暂时满足部分学生的应试需要, 但学生在这种课堂里得到的多是碎片式的心理状态, 对学生的成长和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理性地说, 语文素养决定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呈现为语文成绩。现实的情况大多是, 在应试教育阴影笼罩下,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不自觉地为了成绩而放弃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虽然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是可以并行发展的, 语文成绩是语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不能把两者混同, 以为语文成绩就是语文素养, 也不能本末倒置, 说语文成绩决定了语文素养。我们必须认识到, 语文能力是无法用简单的字母和数字来表达的, 它的美学意义、多义性无法用勾叉来判决。在教学中忽视文本及其情境性, 实质上是忽略了审美的积累、思维的训练和个性的培养, 这三者应当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最有情趣、最有韵味的语文学习, 需要真正与文本面对面, 积累决定着思维、思维影响着个性, 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远离了积累、思维和个性的教学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 它失去了核心与根本、因而低效乃至无效便成为了必然。

2. 认识上, 不能正确把握自主、合作、探究和语文活动等概念的内涵, 以似是而非的新课程理念使阅读教学异化和边缘化, 喧嚣浮躁的课堂造成师生与文本之间精神能量缺失。

新课程理念是应当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得到体现和实践的, 这是无可争辩的, 问题是我们不能让似是而非的东西来浪费我们的学习时间, 否则课堂往往很是风光热闹, 教学形式新潮别致, 教学手段时尚花哨, 学习氛围纷繁热闹, 但强调了自主, 忽视了引导;强调了活动, 忽视了情感体验;尊重了独特体验, 忽视了科学评价, 学生则一头雾水, 毫无所得。

比如, 语文教学应该要有开放的课堂, 语文学习的气氛是应该活跃、热烈, 但是文本的阅读不能过分地追求开放和热闹, 让学生夜晚到校园的池塘边去欣赏荷塘月色, 让学生去表演鲁提辖打镇关西的那三拳, 或者偏激追求人文性, 抛开文本本身提供的审美情景, 借着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去联系现实无限引申发挥, 都是不可取的。比如,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 强调对话, 但那种“一呼百应式”的没有梯度和思维张力的提问, 岂不是为提问而提问?如果没有合适的合作策略作导引, 让“合作”只停留在“合坐”的层次, 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得越来越喧嚣浮躁, 空洞无物。在轻松安逸的课堂氛围之下, 我们的学生会习惯过度依赖集体, 也不会去想提出什么问题来, 在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退化的同时, 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因为这些活动并不能代替文本的学习。应该在文本的学习中得到系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最主要的就是文本的学习、文学的熏陶, 执教者绝对不能对此弱化甚至缺失, 而要注意引导学生沉潜于文本, 与作品丰富的生活世界、鲜活的情感空间相融相生, 从而感知形象、感受情感、领会思考, 而不是游离于文本之外把“对话”变成问答, 把“自主”变成“自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简单化, 学生只会阅读得浅薄、浅层、庸俗, 这是舍本逐末的有害做法。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如果没有被真正激活的话, 活动的量大了, 思维的含量却少了, 对文本的研读实际上被削弱了, 只赋权却不能增能, 有“温度”无“深度”, 抛开了学生个体“前理解”的差异, 只会让许多学生在所谓开放的阅读体验中走向沉默, 在懵懵懂懂中虚度光阴, 这种精神能量的流失对阅读教学效度的影响可谓大矣。

3. 设计上, 教学案统一使阅读无法“回到具体的人 (教师和学生) ”而创造出具有个体意义的审美世界, 时间长了, 必遭学生厌弃, 同时也丢失了文本解读在语文教育中应承担的其他意义。

阅读教学, 是教师与学生同入“山阴道上”, 阅读教学应该隐含文本的“共性知识”, 走出文本的“共性知识”圈, 在教师富有个性的设计下给学生搭建一个进入文本的个性化台阶。但现在的备课, 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口号下, 一个备课组往往是经过几番讨论与研究后, 将教师们的经验、智慧与设想分别取舍后以统一教学案的形式固定下来, 供全组教师使用。这种做法其实是与新教育理论相违背的, 它以貌似1+1>2的优势使语文教学变成了“没有现场”的教学。根据新基础教育理论, 教学要从生命的整体性出发, 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 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舒畅, 《走进“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访谈录》, 教育文汇, 2005 (2) ) 。而采用统一的教学案去实施的阅读教学, 只是一种概念性的教学, 没有自身个体、本班学生个体及授课现场信息等差异性与个性的因素介入其中, 那教学就是没有“回到具体的人”, 没有“回到现场”, 也就不能在具体的意义上创造“他” (教师以及学生个体) 的审美世界。大家知道, 统一的教学案, 作为对象进入备课程序的是泛化意义上的学生的整体和泛化意义上的语文老师, 因而按照统一的教学案进行教学, 教者既不能“回到自己”, 以自己的经验、功底、习惯为基础, 从自己的思考出发, 体现这是李老师而非张老师的教学;也没有“回到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他的生活背景、领悟与心智能力、学科已有知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他们自己特有的方式对教学作出反应, 带给不同学生个体的课堂新鲜感、语言敏感点、情感共鸣度、思维锤炼力, 这些在被固化了的教学案里都是不存在的。于是教者与大部分学生会无法真正发挥自我驱动力, 课堂上生命的活力得不到激发, 阅读的教与学的效率自然会大打折扣。

上述三种非线性因素有一种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都违背了本质, 或失去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与根本, 或误解了新课程理念, 或抛弃了教育学因材施教的基本原理, 从根本上造成了许多低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非线性因素 篇2

1、模型――主要是结构刚度的大小。对于某些结构,从概念的角度看,可以认为它是几何不变的稳定体系。但如果结构相近的几个主要构件刚度相差悬殊,在数值计算中就可能导致数值计算的较大误差,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几何可变性――忽略小刚度构件的刚度贡献。如出现上述的结构,要分析它,就得降低刚度很大的构件单元的刚度,可以加细网格划分,或着改用高阶单元(BEAM->SHELL,SHELL->SOLID)。构件的连接形式(刚接或铰接)等也可能影响到结构的刚度。

2、线性算法(求解器)。ANSYS中的非线性算法主要有:稀疏矩阵法(SPARSE DIRECT SOLVER)、预共轭梯度法(PCG SOLVER)和波前法(FRONT DIRECT SLOVER)。稀疏矩阵法是性能很强大的算法,一般默认即为稀疏矩阵法(除了子结构计算默认波前法外)。预共轭梯度法对于3-D实体结构而言是最优的算法,但当结构刚度呈现病态时,迭代不易收敛。为此推荐以下算法:

1)BEAM单元结构,SHELL单元结构,或以此为主的含3-D SOLID的结构,用稀疏矩阵法;

2)3-D SOLID的结构,用预共轭梯度法;

3)当你的结构可能出现病态时,用稀疏矩阵法;

4)当你不知道用什么时,可用稀疏矩阵法。

3、非线性逼近技术。在ANSYS里还是牛顿-拉普森法和弧长法。牛顿-拉普森法是常用的方法,收敛速度较快,但也和结构特点和步长有关。弧长法常被某些人推崇备至,它能算出力加载和位移加载下的响应峰值和下降响应曲线。但也发现:在峰值点,弧长法仍可能失效,甚至在非线性计算的线性阶段,它也可能会无法收敛。为此,尽量不要从开始即激活弧长法,还是让程序自己激活为好(否则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子步(时间步)的步长还是应适当,自动时间步长也是很有必要的。

4、加快计算速度

在大规模结构计算中,计算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计算速度作一些建议:

1)充分利用ANSYS MAP分网和SWEEP分网技术,尽可能获得六面体网格,这一方面减小解题规模,另一方面提高计算精度。在生成四面体网格时,用四面体单元而不要用退化的四面体单元。比如95号单元有20节点,可以退化为10节点四面体单元,而92号单元为10节点单元,在此情况下用92号单元将优于95号单元。

2)选择正确的求解器。对大规模问题,建议采用PCG法。此法比波前法计算速度要快10倍以上(前提是您的计算机内存较大)。对于工程问题,可将ANSYS缺省的求解精度从1E-8改为1E-4或1E-5即可。

5、荷载步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收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足够大的荷载步(将MAXMIUM SUBSTEP=1000000),可以更容易收敛,避免发散的出现(nsub,nsbstp,nsbmx,nsbmn);

2)设置足够大的平衡迭代步数,默认为25,可以放大到很大(100)(eqit,eqit);

3)将收敛准则调整,以位移控制时调整为0.05,以力控制为0.01(CNVTOL,lab,value,toler,norm,minref)。

4)对于线性单元和无中间节点的单元(SOLID65和SOLID45),关闭EXTRA DISPLACEMENTS OPTIONS(在OPTIONS中)。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血压影响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血压;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首先做出散点图分析血压与年龄、血压与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1)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有增高趋势,随着体重增长血压也有增高趋势;(2)总体上血压与年龄、血压与体重指数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a0,a1,a2,a3是回归系数,ε是随机误差。结果如表(1):

由表知a1,a3的置信区间包含零点,需要改进模型,通过残差置信区间图,剔除异常点后得到改进后的回归模型,结果如表2

由上表知,此时所有参数置信区间不包含零点,F统计量增大,可决系数从0.6855增大到0.8462,得回归模型为

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说明模型合理性。

(1)残差正态检验:进行jbtest检验与t检验,,故残差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2)残差异方差检验。进行Goldfeld-Quant检验,将28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去掉中间6个数据,得到F统计量观测值f=1.6604,F(7,7)=3.79,可知f

(3)残差自相关性检验。进行D-W检验,D=1.4330,查阅表得,因为,所以残差不存在自相关性。

二、结论

由模型结果知,年龄增加1岁,血压平均升高0.4303/mmHg,体重指数上升1个单位,血压平均升高2.3449/mmHg,另外,长期吸烟对血压的变化影响巨大。

因此,对于中老年人,要注意控制体重,改掉吸烟的习惯,从而避免血压过高,出现疾病;对于偏瘦的年轻人,适当增重,从而保持血压的正常。

参考文献

[1]张宇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实例研究[J].科技信息,2009(9).

[2]吴礼斌.经济数学实验与建模[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06.

非线性因素 篇4

稳定平台技术是精确制导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核心指标就是平台的稳定精度,它直接影响跟踪目标图像的清晰度以及跟踪测量精度,从而影响系统功能实现。由于当前精确制导武器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小型化、高速和高精度,与此对应,对稳定平台提出了小型化、高带宽、高稳定精度的新技术要求,需要解决新要求下稳定平台系统非线性凸显导致稳定精度急剧下降问题。系统非线性是影响稳定精度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包括: 摩擦[4],附加线扭矩,电机力矩波 动,稳定框架 静平衡误 差,陀螺等等[5—7]。

这些非线性因素来源复杂,其中摩擦主要来自电机电刷、轴承等,附加线扭矩主要来自信号线等, 电机力矩波动主要由于电机输入不稳定,陀螺非线性主要由于陀螺本身性能决定,而静平衡误差主要来自稳定框架的偏心。对于一个稳定平台系统而言,它的静平衡误差是确定的,因而它能够得到一个简化的物理模型,其余非线性因素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物理模型,而且模型是时变的, 研究人员很难找到合适的模型加以运用。虽然大量文献对这些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由于这些影响因素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多因素耦合影响, 始终缺少这些因素影响程度的对比研究,现从实验的角度定性地分析这些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程度。

针对常用的正交框架式结构形式、驱动方式、陀螺、不同走线方式,设计了非线性因素对比实验系统,对比研究稳定( 像) 平台中的电刷摩擦、线扭矩、 陀螺非线性、力矩波动等非线性因素对稳定平台的影响,为稳定平台设计提供设计参考。

1动力学模型

稳定平台是通过伺服系统来抵消外来干扰力矩,从而达到保持框架上光学视轴稳定的。首先必须研究干扰力矩的来源,弹体外面的干扰力矩是怎样传递到稳定框架上来的,为此需建立弹体-稳定框架的物理模型,研究导弹扰动传递动力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如式( 2) 的动力学模型。

平面运动情况下的单轴稳像平台物理模型,如图( 1) 。

根据图1运动关系,平面运动状态下光轴空间指向如式( 2) 所示。

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弹体—稳定框架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Im为稳定平台绕其转轴的转动惯量; m为稳定平台质量; θ1为导弹扰动摆角; θ2为稳定平台相对弹体运动角度,即框架角; θ 为光学视轴角;·y·为平动加速度; L为弹体质心与稳定框架轴的距离; l为稳定框架质心与稳定框架轴的距离; τ 为使稳定框架保持稳定的稳定力矩; Δτ 为电机产生的力矩波动; fs为摩擦产生的摩擦力矩; fd为信号线产生的线扭矩。

上述扰动传递动力学方程,将为对比研究、实验系统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2实验系统

陀螺稳定平台主要由稳定框架、驱动元件( 电机) 、惯性测量元件( 陀螺) 、稳定控制器等组成的一种伺服系统,分为稳定机构设计和稳定控制系统设计。

2.1稳定结构设计

通过分析上节的扰动传递动力学模型,稳定框架的光学视轴角 θ 与Im、m、L、l等结构参数以及与 τ、Δτ、fs、fd等力矩参数有关,作者设计实验系统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影响参数。

为了研究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同时避免框架间的耦合影响,该稳定平台采用常用的经典正交框架式单轴平台。为了研究摩擦、力矩波动的影响,设计了两种动力系统,主要是有刷直流电机和音圈电机, 其中音圈电机的摩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选择光纤陀螺与挠性陀螺,对比研究陀螺影响,增加弹簧研究线扭矩以及弹簧效应的影响。整体实验系统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稳定平台实物如图3所示。

2.2稳定控制系统设计

稳定控制系统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稳定框架的质量分布,使得系统工作过程中参数变化不明显,因而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可忽略系统耦合和非定常问题,采用经典的超前-滞后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系统, 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因此,稳定平台控制系统是以DSP2812为主控的伺服系统,采用经典控制算法,其中速度环穿越频率40 Hz,位置环带宽3 Hz。控制方案图如图4所示。

2.3振动台

实验需要的干扰激励是由实验室里振动台提供,如图2所示,能够提供频率1 ~ 20 Hz,振幅0° ~ 90°正弦扰动。根据傅里叶变换,其他形式的干扰也基本可以转换成三角函数形式的,所以作者采用正弦扰动研究。

3对比实验

由式( 2) 可得式( 3)

通过分析式( 3) ,空间光轴视角 θ 与摩擦、力矩波动、线扭矩有关,而受平动影响较小,因此主要研究转动扰动输入的影响。为了减小静平衡误差的影响,预设弹体质心与稳定框架轴的距离L为零( 实验系统中单轴转台中心将与稳定平台转轴中心重合) ,并且设计时减小负载转动惯量Im使得最后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为减小导弹扰动对光学成像的影响,期望将稳定平台中各框架的质心设计在相应的转轴上,即使l为零,这样干扰力矩就不可能传递到稳定平台上,但实际系统很难达到此要求,即真正意义上的静平衡是很难做到。在稳定平台技术研究领域内,关于减小静平衡误差能够提高稳定精度的看法已经达成共识,现在不再深入探讨静平衡误差的影响。因此,遵照物理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分设四组实验: 摩擦对比实验、陀螺对比实验、弹簧对比实验以及力矩波动对比实验,分别研究以下重要的非线性影响因素。

3.1摩擦对比实验

光电稳定( 像) 平台系统中,研究人员惯常使用的驱动元件主要包括有刷直流电机和音圈电机。有刷直流电机电刷的摩擦,是影响稳定( 像) 平台稳定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重点关注电机所带来的摩擦影响,实验系统中采用音圈电机 + 有刷与音圈电机的对比实验,采用挠性陀螺作为测 量反馈元 件,当然其他影响因素是保持不变的。通过在不同扰动输入的条件下,得到视轴的稳定精度数值如表1所示。

通过上面的实验结果不难发现,同时使用音圈电机这种摩擦很小的电机,有电刷( 直流有刷电机不上电) 这组实验,视轴稳定精度降低了两倍多,也从侧面表明摩擦因素影响显著、不容轻视。

3.2陀螺对比实验

结合研究所内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两种类型的陀螺仪,即挠性陀螺和光纤陀螺。挠性陀螺是中等精度、低成本惯导系统的常用元件,是一种新型的二自由度干式自由转子陀螺仪。它是利用转子高速旋转产生陀螺效应来工作的,是一种机械式陀螺仪[8]。光纤陀螺利用Sagnac效应实现了载体的角运动测量。使得这种光纤角运动传感器具备了完整的陀螺功能。它是全固态的陀螺,与传统的机械陀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力学( 振动、冲击) 性能好、 可靠性高等特点[9]。实验系统中采用的陀螺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结合上述两种陀螺,为比较陀螺非线性的影响,因此设计采用音圈电机与两种不同陀螺 的工作方 式,分别是音圈电机 + 挠性陀螺和音圈电机 + 光纤陀螺。消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元器件保持不变,控制方案也基本保持不变,从而突出陀螺差异对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陀螺的具体参数看,光纤陀螺比挠性陀螺的测量精度以及带宽高出不少,从上面的实验结果也从实验角度印证了这一点,利用光纤陀螺,平台稳定精度提升显著。因此,我们认为测量反馈元件对稳定精度的影响很大。

3.3弹簧对比实验

线扭矩的来源比较复杂,比如像CCD的信号线、旋转变压器的信号线,电机的电源线等等。线扭矩很难量化,大小时变的,为了研究它的影响,作者在课题中设计了一种阻尼系统很小的拉伸弹簧,缠绕在稳定框架的转动轴上用于模拟线扭矩的影响。动力元件使用音圈电机,而测量反馈元件是挠性陀螺。 实验记录的稳定精度实验数据如表4所示。

分析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到,弹簧影响小,因为弹性较小,转动惯量相对较大,引入干扰力矩频率较低,对应控制系统较高增益频段,所以对稳定影响较小。

3.4力矩波动对比实验

作为驱动元件, 电机力矩波动会影响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进而影响稳定性能。电机力矩波动来源主要包括齿槽结构造成 的磁场不 均匀,以及驱动电压波动,其中齿槽结构造成的磁场不均匀是主要因素[10]。实验系统采用的直流有刷电机的力矩波动≤7% ,音圈电机的力矩波动≤5% 。通过在不同扰动输入的条件下,得到视轴的稳定精度数值如表5所示。

通过上面的实验结果不难发现,使用音圈电机力矩波动很小的电机,视轴稳定精度提高了很多,效果明显,也从侧面力矩波动影响很大。

4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图5,平台稳定精度与摩擦力矩、 电机力矩波动、陀螺性能差异、线扭矩等等非线性因素有关,并且摩擦力矩、电机力矩波动和陀螺性能差异影响明显,其中音圈电机 + 光纤陀螺这种组合形式,稳定精度达到约180 μrad,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稳定( 像) 平台的稳定精度,要严格控制相关元器件的性能和安装工艺,以减小各种干扰因素对稳定精度的影响。结论如下。

( 1) 严格控制电机力矩波动参数,选择直流无

刷电机作为驱动元件以减少电刷摩擦力矩,高精度光电平台应该优先选择力矩输出稳定的无刷电机作为驱动元件。

( 2) 陀螺作为测量反馈元件,需要重点关注其

性能,尤其要关注其测量非线性、带宽等等参数。优先选择带宽较高的陀螺,比如光纤陀螺。

( 3) 布线形式也影响到线扭矩的大小,尽可能

使用软线,布置导线要注意到平台的运动范围, 设置合理的走线方式,减小外框架随动内框架的滞后角。

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定性研究了这些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提供一些设计经验,为了达到更完美的结果,需要进行更多的理论模型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华征.成像导引头伺服机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Zhu H Z.Research on several essential problems of imaging seeker servo mechanis.Changsha: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cchnology,2012

[2] 黄和平,赵力行.红外成像导引头用热像仪的结构设计.激光与红外,2004;34(5):360—361Huang H P,Zhao L X.Design of structure of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system for IR guidance head.Laser&Infrared,2004;34(5):360 —361

[3] 范晋祥.高性能红外成像导引头设计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35(Z1):20—27Fan J X.Som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design of infrared imaging seeker with high performance.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06;35 (Z1):20—27

[4] 王仁臻,赵嫔娅,陈艺.摩擦对稳定平台稳定精度影响的研究.航空兵器,2012;(3):58—60Wang R Z,Zhao P Y,Chen Y.Study on effects of friction on the stability precision of gyro-stabilized platform.Aero Weaponry,2012;(3):58—60

[5] 于兵,渠继峰.干扰力矩对光电平台稳定精度的影响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0):4888—4892Yu B,Qu J F.Research on disturbance torque on the stabilization accuracy of opto-electronic platform.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1;11(20):4888—4892

[6] 周阳,王磊,周涛.高精度光电伺服稳定平台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光电工程,2010;37(7):12—15Zhao Y,Wang L,Zhou T.Integral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high precision EO servo-stabilized platform.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2010;37(7):12—15

[7] 王春生,宁汝新,刘检华,等.导引头稳定平台弹性干扰力矩分析与优化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18(3):566—574Wang C S,Ning R X,Liu J H,et al.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of spring disturbance torque on stabilized platfor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2012;18(3):566—574

[8] 闫子波,魏鸣.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电子设计技术,2009;16(9):62—65Yan Z B,Wei M.Micro mechanical gyroscope working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EDN China,2009;16(9):62—65

[9] 杨远洪,申彤,郭锦锦.光纤陀螺技术及应用.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36(5):626—631Yang Y H,Shen T,Guo J J.Fiber optic gyroscop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07;36(5):626—631

非线性因素 篇5

1963年, Christaller W借助生物学领域中“生命周期”的概念, 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1];1980年Butler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后得到了学者们的公认, 并进行了广泛讨论与应用[2]。此后,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相关研究和探讨中发现, 生命周期理论并不一定是Butler所描述的标准的S形。Getz认为, 在尼亚加拉瀑布旅游开发过程中, 参与阶段与发展阶段间并无明确的界限, 而且没有单独完整的巩固、停滞、衰落与复兴阶段, 这些阶段是并存的[3]。Priestly提出“后停滞阶段”, 认为许多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地在经历了增长过程达到发展顶峰后没有马上衰落, 而是出现了一个相当长的平稳发展阶段[4]。1989 年Choy P J 通过对夏威夷及关岛13个岛屿客流量时间变化过程的分析, 发现不同的岛屿有着不同的成长曲线[5], 旅游地生命周期远比Butler的S型模式更为复杂多样。2001年Lundtorp S和Wanhill S运用长时间序列数据, 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三种循环模式, 即成长—衰落—稳定模式、主循环—再循环模式和扇贝模式 (波浪式成长) [6]。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也有相似的发现。保继刚[7]认为, 颐和园没有探索阶段与参与阶段, 从开放之日起就开始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8];丁健和保继刚[9]认为, 喀斯特洞穴往往没有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 直接进入发展阶段, 孤立的洞穴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都很短, 很快就进入衰落阶段[10]。

另一方面,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也是生命周期理论的重要部分。邵晓兰、高峻在整理相关文献时发现, 国外学者研究分析的旅游地演化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游客类型、游客心理、管理决策和资源质量、社会背景 (殖民历史) 、国际供求关系市场、其他旅游地的竞争、管理者的决策、旅游投资者的作用、旅游容量、突发事件[11]等方面。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保继刚认为, 影响丹霞山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是旅游形象危机和景区开发不足[12]。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旅游资源的共性大、独特性小和空间竞争替代性强[13]。谢彦君[14]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 认为直接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是需求因素、效应因素和环境因素。李亚[15]较系统地探讨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可见, 国内外学者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特征研究和影响因素方面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并且取得了相当进展。但是在已有研究中针对具体案例的实证分析多, 抽象概括少, 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程度。同时, 缺乏对各种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探讨, 影响因素与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之间的关系未能建立起来。本研究通过探讨影响因素对曲线起点、拐点、峰值等作用机制, 试图为旅游地开发研究提出新的理论, 并为我国旅游地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2 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影响因素的系统探讨

在对已有理论和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两个维度上进行区分。首先, 在时间的断面上可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是指旅游地所不能控制的、旅游地开发与经营环境方面的因素;内在因素是指旅游地本身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的因素。这里对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其次, 按照时间维度可分为长期较稳定的因素、随着时间变化的因素和偶然因素三种类型。开发初期的可进入性、经济发达程度、资源的丰度等都是长期稳定的要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旅游地以何种姿态开始其生命周期, 也就是在开发初期这一时间断面上旅游地的状态。随着时间变化因素主要包括可进入性的提高、外部投资力量、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变化以及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地市场营销状况, 这些因素决定了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的发展状况。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旅游资源的丰度和特点是自然存在的, 而旅游产品则是后期建设与开发的结果;偶然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客源地的突发事件以及目的地的庆典和灾难事件, 见表1。

这六种因素不是绝对静止的, 如偶然因素一般只会在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曲线上形成短期的扰动, 不影响曲线的长期走势, 但也有可能向着长期因素转化。这样划分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意义在于:①外在因素是不可控制的, 所以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之前考虑开发的可行性时就要对这些因素给予充分重视, 因为他们不能够通过后来的开发或营销的努力而得到改善。如果某一旅游地在这些因素上存在较大欠缺, 那么就会需要后期的努力才能弥补这一缺陷。否则, 将导致旅游地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事倍而功半的情况。内在因素是可控制的, 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通过申请世界遗产等得到提高。②各种因素按照时间维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长期较稳定的因素在开发初期的时间断面上起作用, 长期变动因素会影响生命周期曲线的走势, 而偶然因素只会造成短期的扰动。三种因素起作用的时间是不同的, 旅游地营销和开发的重点应该放在长期因素上。目前我国各地为了提高旅游地的影响力, 组织了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如果没有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旅游供给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等因素的配合, 很容易成为昙花一现。从根本上来说, 没有长期因素配合的节庆活动仅是需求的集中, 而非需求的创造。而可进入性的高低则是旅游地开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不仅作为长期稳定要素决定了旅游地开发的初始条件, 也是一个长期可变动的因素, 可进入性的提高往往给旅游地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飞跃。

3 影响因子的作用机制

要讨论各因素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的影响机制, 需要引入一些指标对“S”型曲线进行描述。国内已有学者进行了探讨[16]。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 笔者对生命周期曲线的描述主要应关注以下几点。

3.1 曲线的起点, 即旅游地开发的初始值

不同的旅游地在其开发初期, 即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 其起点存在很大差别。主要是受到可进入性的高低、人口多少、经济发达程度和开放程度、政府支持程度、旅游地开发历史的影响, 也与同类的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有关。如黄山景色优美、开发历史较早, 但由于其可进入性较差, 所以开发的起点逊色于泰山;黄山附近的九华山, 虽然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但由于处在黄山旅游开发的“阴影区”内, 在旅游开发方面就不如其他三大佛教名山。

3.2 曲线的峰值

这一指标主要是描述旅游地的开发潜力, 即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的峰值。影响旅游地开发潜力的主要因素是旅游资源的丰度、独特性及当地居民的态度。如长城、泰山等旅游地, 曲线的峰值很高, 并持续多年。九寨沟原先只是一个国有林场, 在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997年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之后, 作为我国拥有两项世界桂冠的旅游景区, 游客量由1989 年的7102万人次增加到2005 年的21315万人次。九寨沟之所以发展潜力巨大, 是因为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较高, 而在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后都使其旅游资源的丰度和独特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3.3 曲线的斜率

这一指标主要是描述旅游地经过开发达到峰值的速度, 在图形上表现为曲线的斜率。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可进入性的提高、外部投资力量、旅游者行为特征, 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其典型的例子就是外来的投资力量促进了各名山大川的索道建设。索道的是非利弊并非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但索道的建设确实在短期内使旅游者的数量得到了较大提高, 这是毋庸置疑的。

3.4 曲线的转折点

这一指标主要是指旅游地从成长期到成熟期, 或者从成熟期到衰退期的界限。即从这一点开始, 旅游地的成长速度放缓, 进入了平稳增长时期, 或者接待旅游者人数出现负增长。曲线转折点的形成除了生命周期曲线由走势决定以外, 有时也会因偶然因素而出现。偶然因素既可能是客源市场的突发事件, 也可能是旅游地的灾难事件和庆典事件。

3.5 曲线在进入成熟期之后的走势

这一指标是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旅游地到达其成熟期之后, 则随着旅游者兴趣的转移、旅游地设施的老化、旅游产品的过时、旅游地环境的恶化, 旅游地不可避免将进入衰退期。但如前所述, 国内外的学者都已通过实证研究认识到到旅游地多种发展模式的存在。旅游地成熟期持续的时间受到旅游资源丰度和独特性的影响, 而进入成熟期之后的走势则由旅游产品更新的程度、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供给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决定。由以上分析可得到表2。

有些学者在建立了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模型之后, 他们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不同的系统参数改变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改变系统的某些参数只能加速或延缓旅游地市场达到饱和, 即进入生命周期后期的时间对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并不产生影响。但是, 由总人口、口碑接纳系数、广告有效性和接触率等因素决定着重游率系数, 出游游客曲线就有明显的变化[17]。

4 西安市非线性成长过程——实证案例

西安市是我国入境旅游热点城市之一, 拥有秦始皇兵马俑等众多高级景点。1993—2007年, 西安市年接待入境旅游者数量从43.5万人次增长到100.0063万人次, 客流量时间序列变化为“S”形成长曲线。 消除几个时段突发事件冲击的凹形谷后, 该旅游地生命周期方程为:Q (t) =3.823t+3.332Sin (0.6067t+1.4045) + 33.48764。式中, t为时间变量, 从1993年起取t=1, 2, 3 , …。相关系数r=0.985, 说明该曲线较好地拟合了西安入境旅游人数的增长情况, 曲线较明显地表现出了“S”型增长过程, 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较明显。从图1中可以看出, 西安市入境旅游业受到当地经济发达程度、可进入性等外在稳定因素的影响, 具有较高的初值。由于当地具有相当丰富的旅游资源, 曲线的峰值较高。同时, 在曲线上有三个较明显的凹形谷, 它是由于当年或前一年度旅游业所遭遇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其中1994—1995年凹形谷的成因是1994年千岛湖事件, 1998年入境旅游者数量的下降是因为东南亚的金融危机, 2003年的凹形谷则是由于SARS造成的。这些偶然因素都对曲线造成了扰动。但由于措施得力, 旅游业在较短的时间内都恢复到了原有的发展轨迹上来。

5 讨论与小结

旅游地生命周期会受到内外部许多因素的影响, 可按照两个维度将影响因素分为六种类型, 但这些因素的作用并不完全等同。研究表明, 各影响因素的作用与其类型相关, 偶然因素仅仅会造成扰动, 但也有可能在政策措施等作用下向长期趋势转变;有些因素一旦出现就会长期发挥作用, 影响曲线形状。

无论处在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 建设和开发的重点都应放在长效机制的建设上。由于庆典活动有可能只是造成曲线的短期波动, 即使是形成了凸型峰, 也可能只是需求的集中而非新需求的创造。如果想在成长期延缓其拐点出现, 必须提高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逻辑上界, 或者使旅游地进入下一个成长期。而仅仅靠举办节庆活动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把重点放在旅游地形象建设、设施和服务的改进、旅游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更新换代, 以及旅游者重游率的提高等方面。

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的逻辑上界是由可进入性的高低、旅游资源的丰度等长期因素决定的。因此, 在开发和建设新的旅游景点时, 要考虑逻辑上界这一数值, 不能随意“预测”客流量。在新景点开发建设中需要做的是提高生命周期曲线的斜率和其成长速度, 使其尽快进入成熟期。但同时也要注意成长速度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 避免因为高速成长带来的旅游地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已经处在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旅游地应在保证尽可能晚地进入衰退期的基础上, 尽量使其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从而实现持续成长。这依赖于旅游地形象的重新塑造、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或者旅游资源的重新挖掘。可进入性的提高可能成为一个契机, 但不能依赖, 因为他并非旅游地能够控制的因素。

非线性因素 篇6

很多研究证明顾客满意和购后行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如满意可以显著提高其口传行为。然而近年来, 该线性假设被广泛质疑。主要结论认为, 满意与行为呈S型或反S型关系曲线。已有学者在酒店领域加以证明[1], 但在其他领域或行为中还未有延伸。此外, 由于顾客会被其他感知影响, 因此质量评价与口传行为的非线性关系也有待探明。我们将借助来自13个商业地产的商户调查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二、模型建立和假说

顾客满意和忠诚的关系是个倍受重视的主题。由于顾客在交易过程中易受情感、认知、与情景等因素的干扰, 这两者的关系始终未能有通用的结论。近期研究在探讨购后行为时, 通常同时论证认知和情感对行为的影响[2], 且大多局限于线性关系的证实。对其是否为非线性关系, 曲线形式如何的研究较少。Kahneman和Tversky[3]将决策现状作为参考点引入效用函数, 从而提出展望理论认为:由于灵敏度递减, 顾客对于质量提升的正面反应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因而形成了中段陡峭两段平缓的S型曲线。Loomes[4]将预期情绪引入效用函数提出失望理论认为:个体在比较预期和结果时, 会产生正面或负面情绪, 而情绪有加权效果, 在较极端区域曲线更为陡峭, 中段位置相对平缓, 两者关系呈反S型曲线。

在本研究中, 我们同时考虑实体质量、服务质量和关系质量三者对商户口传行为的影响。对关系质量的探讨侧重于其满意维度。首先, 通过文献整理, 我们推测:由于实体质量的测量多激发商户对实际结果的理性评价 (如电梯运营、楼盘装修等) , 因而其与口传行为的关系更符合展望理论;而服务质量包含服务传递维度, 从而更容易激发商户对情感因素的考虑。故其与口传行为的关系更符合失望理论;满意则通常被认定为一种半理性半情感因素, 与行为之间存在S型或反S型关系。故产生如下假说:

H1:实体质量和口传行为拟合的函数曲线呈S型, 实体质量在参考点之上曲线上凸, 实体质量在参考点之下曲线下凹。

H2:服务质量和口传行为拟合的函数曲线呈反S型, 服务质量在参考点之上曲线下凹, 服务质量在参考点之下曲线上凸。

H3a:满意和口传行为拟合的函数曲线呈反S型, 满意在参考点之上曲线下凹, 满意在参考点之下曲线上凸。

H3b:满意和口传行为拟合的函数曲线呈S型, 满意在参考点之上曲线上凸, 满意在参考点之下曲线下凹。

三、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1、数据收集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日趋成熟, 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龙头。其中, 商业地产多采用以租代售的运营模式, 使其客户关系维持与住宅地产呈明显区别。由于很少有机会通过出售达到短期获利, 商业地产企业与商户之间的良好关系成为维系“共赢”的纽带。然而遗憾的是, 根据近三年的调查, 地产物业投诉位居全国前五。通过便利抽样, 我们在西部某省会选取13个商业楼盘, 共发放150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988份, 回收率65.9%。

2、样本分析

本研究样本主要年龄在20-40岁, 占总量的82.3%, 有72.5%的样本学历在高中及以下, 商铺面积大多在70平米以下, 占总量的71%。房产投资者和房产租用者分离占比11.1%。此外, 30.9%的样本通过熟人介绍进驻。也从侧面反映出商业地产中口传效应的影响较显著。

3、问卷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问卷采用42个题项测量各个变量[5,6]。通过因子分析删除10个题项。将实体质量 (KMO=.862) 分为“形象评价”和“质量评价”维度 (CronBach’α=.821, 累积贡献率53.1%, 各因子共同度均>.5) ;服务质量 (KMO=.895) 分为“服务产品”、“服务传递”和“服务环境”维度 (CronBach’α=0.911, 累积贡献率71.3%, 各因子共同度均>.5) ;关系质量 (KMO=.895) 分为“信任”和“满意”维度 (CronBach’α=0.874, 累积贡献率53.1%, 各因子共同度均>.5) ;口传行为询问“告知人数”和“与别人谈论次数”测得。所有变量结构均通过信效度检验。

4、实体质量、服务质量与口传行为的非线性关系探讨

根据前人研究[1], 采用回归立方模型来考察实体质量、服务质量和口传行为关系曲线。建立Cubic回归模型:WOMi=b0+b1Qji+b2Qji2+b3Qji3+ε, 其中:WOMi:第i个顾客的口传行为;Qji:第i个顾客对j的评价, j=1表示实体质量, j=2表示服务质量, j=3表示满意;bo为回归方程常数项, b1, b2, b3是三个参数, ε是随机误差。

通过SPSS15的曲线估计对各自变量和口传行为拟合。结果显示, 实体质量和口传行为的拟合较好, R2=.191, F (1, 987) =78.91;P<.01, 但估计系数b3=.789, P>.05, 结果不显著, 假说H1不成立。故只接受实体质量和正面口传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b1=.419, P<.0005。即, 实体质量的增加可以提高顾客口传行为。

同理, 对服务质量和口传行为曲线拟合, 结果显示, R2=.431, F (1, 987) =248.78;P<.0005, 拟合较好。同时, b3=.131, t=2.074, P=.038<.05, 即b3显著不为0。曲线回归中, 曲线形式的差异取决于b3的正负。当b3为正时, 说明曲线形式呈反S形;当b3为负时, 说明曲线形式呈S形。因此, 上述结果显示, 服务质量与口传行为的关系呈反S型曲线, 假说H2成立。

由于实体质量主要为厂商形象和楼盘质量两个方面, 更贴近于理性认知评价, 所以在本研究中, 并未发现其与口传行为的显著曲线关系。心理学研究发现, 理性认知和情感评价是两条不同路径, 激发了不同思维区域。Scherer[7]认为, 情感不是线性关系, 是“对事件的非线性动态评价所产生的次级系统”。由于对服务质量评价时, 顾客无法排除情感因素的影响, 因而呈反S型曲线。该曲线中部较为平坦。说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存在“容忍区间”[8]。此外, 根据实体质量和服务质量的b1系数可知, 服务质量 (b1=.690, t=14.502, P<.000 5) 对口传行为的影响大于实体质量 (b1=.419, t=19.480, P<000 5) 的影响。

5、满意与口传行为的非线性关系探讨

我们首先分析了不同所有权用户的关系质量各维度和口传行为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 购买者与租赁者的满意差异显著F (1, 987) =6.217, P=013;信任无差异, F<1;口传行为差异显著F (1, 987) =8.01, P=.005。购买商户的满意和口传行为低于租赁商户。购买商户满意度略低, 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 比如比租赁客户退出壁垒更高, 会使其更苛刻。为进一步确定两者的差异, 我们将探讨不同产权类型的商户满意转化为口传行为的曲线形式。

曲线拟合结果显示, 租赁商户:R2=.540, F (3, 877) =344.77, P<.0005, b3=-.142, t=-2.850, P=.004;购买商户:R2=.584, F (3, 109) =52.098, P<.0005, b3=.380, t=2.527, P=.013。因此, 租赁商户的满意与口传行为关系呈S型曲线, 假说H3b成立。而购买商户的满意与口传行为关系呈反S型曲线, 假说H3a成立 (见图1) 。

由于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由图可知, 大部分数据处于参考点 (虚线十字交点) 附近, 所以两种商户在满意与口传行为的转化上有差异。租赁商户对于满意的反应较激烈, 会更快的产生口传行为, 而购买商户对满意的反应较迟缓, 较难转变为口传行为。我们认为, 由于购买商户多用于投资, 会转租他人, 因而对口传行为并不热衷;而商圈口碑关乎日常营业, 故对租赁商户更重要。总之, 购买商户满意的增加促使其口碑宣传的推力明显低于租赁商户。

四、结论和展望

本文通过曲线估计对商业地产商户实证调查, 研究实体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满意对口传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 上述因素对口传行为均有积极作用。满意、服务质量对口传行为的影响均高于实体质量。该结果完善了地产领域商户行为的研究, 并对其他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本研究结果验证了服务质量与口传行为之间的反S型曲线关系。这一结果支持了Loomes[4]的失望理论, 以及行为的转化的“非线性”和“容忍区间”理论[8]。此外本研究也论证了满意和口传行为的曲线关系。以往研究大多分析满意与购买份额的关系, 侧重直接经济效益。本文从另一角度探讨了口传行为与满意的曲线关系。结果显示, 与传统经济视角不同, 经济回报较慢的租赁商户在口碑树立上具有更大的推动力。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商业地产的推广策略思路:通过租赁商户宣传和推广更容易。企业对不同产权类型的商户进行关系维护时, 需要有的放矢, 差别利用, 以谋求最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摘要:本研究借助对988个商业地产商户的满意度调查, 分析了实体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满意对口传行为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 实体质量和口传行为的非线性关系不成立;服务质量和口传行为存在反S型曲线关系。满意和口传行为的非线性关系随商户所有权种类改变。

关键词:感知质量,满意,口传行为,展望理论,失望理论

参考文献

[1]唐小飞.CRM赢回策略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1) , 57-63.

[2]Sierra, Jeremy J.and Shaun McQuitty.Attitudes and Emotions as Determinants of Nostalgia Purchases:An Applic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J].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07.15 (2) , 99-112.

[3]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 1979, 47 (2) , 263-91.

[4]Loomes, Garham and Robert Sugden.Disappointment and Dynamic Consistency in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LIII, 1986 271-82.

[5]Brady, Michael K.and J.Joseph Jr.Cronin.Some New Thoughts on Conceptualizing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A Hierarchical Approach[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1, 65 (3) , 34-49.

[6]Crosby, Lawrence A.and Nancy.Stephens.Effects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n Satisfaction, Retention, and Prices in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 54 (3) , 68-81.

[7]Scherer, K.R.Emotion as Episodes of Subsystem Synchronization Driven by Nonlinear Appraisal Processes[M].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非线性因素 篇7

1.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是以若干变量的观测数据为出发点, 通过对这种数据结构的分析研究, 寻找变量间存在的依赖关系, 它是研究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设因变量Y与K个解释变量X1, X2, …, XK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Yi=β0+β1X1i+β2X2i+…+βiXki+u i = 1, 2, …, n (1)

对应于解释变量的每组观察值 (X1i, X2i, …, Xki) , 因变量Yi的值是随机的, 其可能取值的集合形成一个总体, 则称

E (Yi) =β0+β1X1i+β2X2i+β3X3i+…+βKXKi (2)

为K元线性总体回归方程。多元线性总体回归方程是未知的, 需要抽取样本观察值对其进行估计, 则式 (2) 的多元线性样本回归方程形式为

undefined;

其中undefined是总体均值Yi的估计, undefined是总体回归系数βi的估计, 残差ei是随机扰动项ui的估计。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 假定E (ui) =0, var (ui) =E (uundefined) =σ2。

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1) 拟合优度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可通过可决系数R2判断。

undefined

其中ESS为回归平方和, TSS为总离差平方和, RSS为残差平方和。R2越接近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越高。

(2)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可通过统计量F进行检验。统计量F为

undefined。

若F≥Fα (k, n-k-1) , 认为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若F

(3) 参数估计的显著性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参数的显著性可通过t检验来进行。统计量t为undefined。

若undefined, 表明Xi对Y有显著性作用;

若undefined, 表明Xi对Y的作用不显著。

2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进行定量分析

2.1 数据采集

本文采用哈尔滨市统计局公布的1990年至2006年年货运量数据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详见表1。

2.2 数据处理

结合表1数据, 将“年货运总量”设为因变量y, 其他4个经济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设为解释变量x1, x2, x3, x4分别代表“年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总投资额”、“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额”。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得出βi (i=1、2、3、4) 值, 如下:

β0=4026.614, β1=17.40676, β2=0.125370, β3=0.018223, β4=0.022603。

由方程 (1) , 可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4.026.614+17.40676x1+0.125370x2+0.018223x3+0.022603x4;

(1) R2=0.941238, 说明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

(2) 对于显著性水平α=0.05, F0.05 (4, 12) , F=1508.9624>3.26, 所以回归方程十分显著。

(3) 设α=0.05, t0.025 (12) =2.179, 系数βi对应的ti分别为:t1=4.35783, t2=3.51326, t3=37.5758, t4=31.6027, 其中|ti|>2.179, i=1, 2, 3, 4.所以解释变量对y的线性作用显著。

2.3 结果分析

(1) 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 xi的系数最大, 说明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对货运量的增大具有显著的作用。1995年哈尔滨市的物流业产值为23.01亿元, 占GDP的4.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物流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15.1%,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百分点. 2003年物流业产值达到112.54亿元, 占GDP的8.3%, 占第三产业19.9%。比重增大说明随着GDP的增加哈尔滨市对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因此,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有必有适当增加对物流领域的投入力度, 以适应经济各领域协调发展。

(2)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物流年货运量的影响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在模型中起的作用明显偏弱, 说明哈尔滨市物流设施投入还很不足, 如在六七十年代兴建的仓储设施有的依然在使用, 现代化的物流园区, 基础通信网络建设等其他物流设施明显少于物流业相对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3) 在回归模型中, 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的作用没有年生产总值x1那样明显, 但是作为衡量一座城市物流经济的重要依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 由于β2=0.125370, 可知此项指标与年货运量成正相关的关系, 可以预见随着消费者对于物资的需求的日益旺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必将增加, 这也必将带动货运量的增长。

3 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为了更全面透彻分析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的影响因素, 除了上述从定量角度研究外, 我们也不能忽视定性分析的作用, 在此主要着眼于分析当前影响哈尔滨市年货流量的不利因素。

(1) 部门分割, 使各系统物流资源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分为若干部门, 而且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缺乏沟通联系, 而物流的特点则是必须依靠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结才能完成, 所以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物流系统的年货运量。

(2) 政府对物流业投资不足, 银行信贷未向物流业倾斜, 物流企业积累少, 基础设施落后, 经营模式、管理技术和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 物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 计算机人员普遍缺乏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多数物流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MIS)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 和货物跟踪系统等, 这样导致物流系统效率低下。

(4) 目前哈尔滨市物流作业环节使用的设备, 如各种运输工具、包装容器、托盘、集装箱、仓库等物流设施和装备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铁路、公路、民航、工业部门在建物流系统时, 或自行制订, 或选择不同的物流标准, 形式多样, 版本不一。物流非标准化装备、设施和行为仍相当普遍。

(5) 与国外和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地相比, 哈尔滨市物流教育还很落后。目前, 全市设置与物流相关学科的大中专院校屈指可数, 同时, 物流职业教育更显薄弱, 员工物流业务培训极少, 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年货运量大幅增长的限制因素。

4 对于如何提高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的建议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果显示, 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为此, 结合当前遇到的一些问题, 建议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政府牵头成立协调机构, 与有关部委协调, 建立多式联运体系, 同时积极扶持行业协会发展, 使其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物流监管和服务。

(2) 重视并加强对物流领域的投入, 发展流通现代化要重视现代交易方式、观念, 也要重视流通中硬件设施及有关技术等物质性因素的投入。

(3) 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逐步建立和完善物流行业的法规和规章制度, 制定物流市场经营规则, 以保证物流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4) 坚持标准化、规范化, 注重现有物流体系的整合, 扩大各物流实体的规模, 合理布局物流结点, 建立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 逐步实现物流系统规范化、网络化发展, 从而逐步提高物流系统年货运量。

摘要:通过对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的实证分析, 了解当前哈尔滨市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及影响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年货运量是物流需求的一项主要指标。根据哈尔滨市1990年至2006年哈尔滨市年货运量、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数据, 选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哈尔滨市年货运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说明哈尔滨市物流需求未来几年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同时也研究了当前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货运量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恩辕, 商有光.计量经济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2]白厚义.回归设计及多元统计分析[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3]刚晓丹.现代物流业对黑龙江省经济的拉动作用与机制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非线性因素 篇8

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行业一直承载着“双重任务”——即除了借助房地产来发展整体经济, 同时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绝大部分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自房地产行业开始市场化以来, 政府就开始每年一次、甚至多次的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控, 一直持续到现在, 从未中断。当2004年至2005年经历了上海房价的第一轮暴涨期后, 中央即围绕“平抑房价”的主调控旋律于05年及06年分别出台“国八条”及“国六条”;“招、拍、挂”制度客观上造成了土地供求关系的进一步紧张, 于是06年及07年中央则围绕着土地和房地产供给制定一系列政策, 这当中包括了进一步上调房贷利率、提高首付比例以及通过增加各种购买和交易税赋。而到了08年底, 当降价已成为全行业的行为时, 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为了全面拯救经济, 对房地产开始了鼓励购买的促进政策, 前些年抑制需求的政策通通卸下, 于是刚性需求再度被大量“修复”, 积蓄已久的购买力开始集中释放, 房价又迎来了一波涨幅期。当前, 中央又再次出台一系列组合拳——从“营业税征收2改5”, 到“国四条”, 再到“拿地首付不低于50%”, 从“5年内普通住房转让差额征收营业税”再到“督办全国18宗房地产闲置土地”、“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多项政策齐出, 紧紧围绕着“抑制投资性需求”、“增加住房供给”的主轴作调控。

从以上的回顾可以看出,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涨涨跌跌一直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之间的拉扯中波动上扬。一方面, 政府作为土地的供应方以及货币的供应方, 紧紧控制了房地产企业获得土地的经济成本和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另一方面, 房地产行业的寡头垄断结构必将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中的“价格决定者”角色, 而消费者只能是市场的“价格接受者”。

房价问题是房地产市场和住房政策的核心。把房价问题定位准了, 再解决房地产市场和住房政策的其它问题, 就可做到纲举目张, 迎刃而解。那么,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到底由什么决定?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是否能真正奏效?本文将结合1999年至2007年的一系列指标利用SPSS 17.0做线性回归分析, 以判断出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子, 并对当前房地产政策作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回归分析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用意是研究一个被解释变量 (又称因变量) 与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 (又称自变量) 之间的统计关系。

本文将利用经济学的弹性原理对房价问题进行研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选取1999-2007年相关变量的年度数据, 选择的指标包括:Y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变动率 (元/平方米) 、X1土地购置成本同比变动率 (元/平方米) 、X2进出口贸易顺差差额同比变动率 (万元) 、X3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变动率 (元) 、X4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同比变动率。其中, 变动率= (今年指标值-去年指标值) ÷去年指标值×100, 原始数据见表1, 处理后的数据见表2, 数据来源为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分析处理试用SPSS 17.0软件。

注:表中土地购置成本和五年期贷款利率数据的获得方式将在下文中介绍

三、理论基础与基本假设

(一) 被解释变量

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比。本文剔除了别墅和经济适用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仅考虑与普通商品房相联系的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比作为被解释变量。

(二) 解释变量

1、土地购置成本同比变动比

土地购置成本是一级土地交易市场的均衡价格, 反应了政府能够及愿意出让的, 以及房地产企业能够并且愿意接受的土地购置价格及其税费。为了剔除时间序列的影响, 本文结合会计成本核算中的理论, 认为虽然当年土地购置面积实际上大于土地开发面积, 但土地开发面积才是承担土地购置费用的直接载体, 因此土地购置成本应是土地购置费用与土地开发面积之比。表3反应了1998年至2007年土地购置费用及土地开发面积的情况。

2、进出口贸易顺差差额同比变动率

自加入世贸以后, 进出口贸易顺差成了我国货币过度发行的直接原因。在进出口贸易持续顺差的同时, 国家通过加大货币发行维持汇率稳定, 最终导致了货币过度发行的后果。另一方面, 自2000年后我国经济已由过去的短缺经济变为供给相对过剩经济, 多余的货币更主要地流向了资本市场, 这就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充裕。同时, 货币发行量若超过实际需求, 不仅会导致通货膨胀, 同时还会降低居民的购买力, 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以及对购买力下降的担忧也必将加强货币资产转移到更为稳健和保值的房地产市场的效应。本文假定进出口贸易顺差全部转入外汇储备, 选取进出口贸易顺差额同比变动率作为影响房地产价格水平的重要因素。

3、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变动率

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反应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倾向。作为房地产市场中的一方, 本文将其列入其中以探讨居民消费能力对房价水平的影响。

4、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同比变动率

银行贷款利率的调整是政府控制信贷规模、促进或抑制房地产需求的重要工具, 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能力。考虑到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的多次基准利率调整, 本文通过加权平均法算出了各年份的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水平, 见表4。

注:权重计算方式=利率实际的月份数÷12

四、计算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逐步后向法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5可得, 只留下土地购置成本同比变动率、进出口贸易顺差差额同比变动率, 其判定系数0.898, 拟合程度高, 且回归效果显著, 通过F检验。接下来可以对土地购置成本同比变动率、进出口贸易顺差差额同比变动率做异方差检验。经检验, 可见大部分的点大体落在一个长方形区域, 故大体平衡;进一步做spearman相关性检验, , 其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488和0.576, 均大于0.05, 所以各自的相关系数0.267, 0.217与0无显著差异, 故不存在异方差问题。

接下来, 再做自相关问题的检验。用进出口贸易顺差差额同比变动率、土地购置成本同比变动率对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变动率做回归, 其结果显示DW值为1.717, 接近2, 故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同时, 在容忍度测试中, 容忍度Tolerance和方差膨胀率VIF, 本模型中自变量的容忍度都大于0.1, 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综上所述, 本文得出回顾方程为: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 本文得出的结论包括以下几点:

1、土地购置费用变动比率对房地产价格变动比率存在重大影响, 呈正相关关系

土地购置费用是土地的持有方政府与土地的需求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土地交易市场博弈的结果, 土地购置费用的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土地供求关系的紧张, 土地的稀缺性决定了土地价格持续上升的必然性, 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用地需求量的加大。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财政收入在相当程度上对土地收入的依赖。由本文分析可以看出, 土地购置费用的增加是房地产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知道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土地供求关系的紧张, 土地越是紧缺需要, 房地产价格也就越高。

2、进出口贸易顺差差额的变动比率成为房地产价格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呈正相关关系

进出口贸易顺差差额在本文中实际上反映了由于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而过度发行的货币量, 同时每年大量的贸易顺差也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流动性持续走高。正如前文所 (下转第39页) (上接第29页) 述, 由于多余的货币不会冲击一般消费品, 物价上涨更多地表现在资产价格领域, 相较于股市的波动性强和不稳定, 楼市则更容易成为这些多余货币的主要发泄场所。此外, 考虑到货币发行量的过度发行势必带来普遍的通胀预期, 人们对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的担忧必将促使其将货币投入到更容易保值增值的房地产市场, 这又加剧了房地产的供求紧张关系, 推动房价上扬。

3、贷款利率的调整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房价没有显著影响。

贷款利率的调整兴许会促使或抑制部分的消费需求, 但考虑到当前居民购房更多是由于内在的刚性需求, 贷款利率的调整只能对投机性房地产消费者有抑制作用, 但对于中长期的刚性需求来说, 贷款利率的上调只能短暂的抑制当期需求, 一旦利率下调, 此前积累的刚性需求又会集中爆发, 从而将房价冲高。统计结果显示, 贷款利率的调整对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同样的理由,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房价影响也不显著。

综上所述, 土地购置费用的增加和外汇收入的增加对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有显著的影响, 而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则是反应了土地供应紧张以及货币发行过度。对此, 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 政府必须转变在土地交易市场中的角色, 注意到房价上扬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供求关系的紧张, 而政府政策则通常造成了土地供求关系的紧张。因此政府必须改变粗暴、无理由的市场干预, 把调控重点放在土地供应的增加而不是造成开发商获取土地的重重壁垒, 同时应当出台一系列措施防止土地沦为地方财政的金矿, 若地价过高而房地产开发企业无力购买, 只会使房地产开发企业“捂盘惜售”, 最终将加强房地产交易市场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价格决定地位, 抬高物价。

其次, 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多地少的土地供求关系在中长期都是难以改变的, 房价上涨只会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而不断向前, 建立有区隔的完全市场化、不完全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人人有其居”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通过税收政策调整收入分配, 责成对完全市场化的土地供应方面进行价值最大化的“土地运营”, 而在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供应方面必须“微利”并保持足够的比例, 同时严格规定用土地运营获取的“暴利”的一部分去“补贴”保障性住房的大力建设。

最后, 政府还应当继续积极调整我国的外贸出口结构, 否则大量的外汇顺差收入和紧盯美元的外汇制度只会使得人民币的货币继续过度发行。

摘要:文章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1999年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子进行线性回归, 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异方差性检验和自序列相关检验, 之后得出线性回归方程, 说明土地购置成本的变动和外汇收入的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具有显著影响, 并分析其根本原因则是土地供求关系紧张和货币发行过度, 最后给出对房价调控和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三点建议。

非线性因素 篇9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温度计、干湿球湿度计、气压仪和风速仪,采样猪场为黑龙江省巴彦县某猪场(大型猪场)和哈尔滨市香坊区某猪场(中型猪场),采样猪舍为两个猪场的哺乳仔猪舍和育成猪舍。

1.2 试验方法

1.2.1 温度、相对湿度、密度、风速和气压的测定

选择夏季进行采样工作,每周固定的日期进行测定,每个采样日测定和记录2次,时间为9:00~10:00和14:00~15:00。其中,风速测定位置选择在距门最近端猪栏、猪舍中部、距门最远端猪栏5个具有代表性的测量点。

1.2.2 样本细菌的采集和处理

1.2.2. 1 空气中细菌样本的采集

将营养琼脂培养皿和伊红美兰培养皿按照梅花五点型的方式放置在1.3 m的高度上,掀盖计时5 min后在培养箱中培养24 h,计数细菌数。

1.2.2. 2 其他采样点细菌的采集

用消过毒的镊子夹取脱脂棉球蘸取样本后将脱脂棉球放入含有生理盐水的EP管中,取样后于4℃低温保存,之后分别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皿和伊红美兰培养皿上用梯度稀释法划线涂板,培养箱培养24 h后计数菌落数。

1.2.2. 3 大肠杆菌鉴定

生化试验鉴定具体参见《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

1.2.3 试验分析

1.2.3. 1 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多元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小气候因素同空气中细菌含量关系的最优回归模型[1,2,3]。

1.2.3. 2 应用LSD多重比较法对两种养殖规模的猪场进行横向比较,比较猪场饲槽污染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舍小气候因素指标与空气中细菌数量的关系

小气候因素系数分析见表1,可以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用Y表示空气中细菌数量,X1表示温度值,X2表示湿度值,X3表示密度值,X4表示风速值,X5表示气压值,常数项是修正量。由表1可以看出:密度、温度、湿度在误差范围小于0.01(显著性P<0.01)的置信区间相关性极显著,此时的数学模型为:Y=10.854X1+6.745X2-648.974X3+613.945。当误差范围小于0.05(显著性P<0.05)时,模型为:Y=9.473X1+5.346X2-599.401X3-112.196X4+752.684。除以上两个模型外,还可以选择其他两个模型Y=15.716X1-625.728X3+964.758和Y=-1065.098X3+1545.296。具体实践中选择哪种模型要根据具体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4]。

小气候各因素同空气中细菌数量的相关分析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温度和密度与空气中菌数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湿度和风速与空气中菌数相关性显著(P<0.05),气压与空气中菌数相关系数不显著(P>0.05)。其中,温度、湿度与空气中菌数呈正相关,风速和密度与空气中菌数呈负相关。各小气候因素与空气中细菌数量的相关程度不同,按照各因素与空气中细菌数量的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密度、温度、风速、湿度。

注:**表示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示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

2.2 多重比较分析

应用LSD法对大型猪场和中型猪场饲槽菌数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数组I中的1巴彦猪场与数组J中的2(sig.为0.001)和3(sig.为0.000)香坊猪场差异显著,数组2和3差异不显著(sig.为0.231)。巴彦猪场采用地面扬撒饲喂的方式,香坊猪场采用饲槽饲喂的方式,由表3可知采用地面扬撒和采用饲槽饲喂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对比两种饲喂方法的差异可以看出用饲槽优于地面扬撒。

3 讨论

3.1 猪场小气候各因素与空气中细菌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3.1.1 各小气候因素相关性分析

本次调查采样猪场的温度、湿度、风速和饲养密度对空气中的菌数都有显著性影响,而气压对空气中细菌数量的影响不显著。这种在不同P值时的显著性差异说明在不同的显著性要求下要选择不同的模型对最终结果进行预测。按照各因素与空气中细菌数量的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密度、温度、风速、湿度,气压值与空气中细菌数量相关性不显著。此相关程度大小排序说明不同小气候变化量对细菌数影响程度不同。温度和湿度与细菌数成正相关,风速和种群密度与细菌数成负相关。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细菌存活的两个最主要的环境因素[5,6]。当温度和湿度增加时,细菌数也增多;当风速和饲养密度增大时,空气中的细菌数减少。

3.1.2 风速一定时,温度、湿度对细菌的影响

风速一定时,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细菌生长。其中,温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的增殖,湿度增加时形成的气雾为细菌在空气中定植提供了场所。

3.1.3 温度、湿度和风速一定时,饲养密度对细菌的影响

饲养密度增加时,每头猪所占的空间减少,此时单位面积上的猪产生了更多的粪便。同时,细菌可以分布在更多猪的体表,加之粪便清理和消毒不及时,极易为细菌的定植和繁殖提供场所,从而增加空气中细菌数。

3.1.4 温度、湿度和种群密度一定时,空气流速对细菌的影响

在夏季,大中型猪场普遍采取单侧通风的方式进行通风换气,此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猪舍内部的空气湿度,促进舍内空气流动的同时,又防止了由于双侧通风可导致对流(俗称贼风)的形成。但单侧通风也导致通风不彻底,不能有效地将舍内空气中的细菌通过空气流动的方式带到舍外。同时,由于舍内纵深的缘故,风速对细菌数的影响很小,因而可以说靠单侧通风来控制舍内细菌数的做法是不彻底的。在育成舍中,当风速增大而地面干燥时,地面细菌和猪体表细菌容易被风吹起飞散在空气中,致使猪舍空气中细菌数增加;在哺乳舍中,由于舍内必须保证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多采用完全封闭式饲养方式,在这种饲养方式下空气流动来源于猪的活动,由于哺乳仔猪舍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仔猪较多的活动是导致地面细菌飞散在空气中的主要原因。

3.1.5 气压对细菌的影响

夏季猪舍中气压与外界气压基本持平,从猪舍现场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压力的变化对舍内的细菌数量无显著性影响。

3.2 大型猪场与中型猪场不同采样点细菌数量的方差分析

采用地面扬撒方式饲喂容易使饲料被污染。同时,采食不完全极易造成细菌在残料中大量繁殖。用饲槽饲喂时有效减少了食入细菌的数量,此时只要保证对饲槽中的残料及时清理就可以将采食的细菌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但利用饲槽饲喂受到饲养密度的限制,当猪群密度过大时用饲槽进行饲喂会导致采食不均衡。

4 结论

不同猪舍中各小气候因素对空气中细菌数量的影响程度不同。育成舍由于饲养方式较集中,应该把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作为减少空气中细菌数量的首要因素进行调整,同时通过适当的通风协调舍内温度和湿度减少空气中细菌数量。哺乳仔猪饲养密度较为固定且风速较小,应该通过控制舍内温度和湿度的方式来减少空气中细菌数量。对育成猪舍进行消毒时应侧重于地面和猪体表,如果猪场采用扬撒喂料还要注意对喂料地点的残料及时清理;对哺乳仔猪舍进行消毒时要侧重于地面、猪体表和墙壁。饲喂应该尽量使用饲槽并及时清理残料,避免由于潮湿造成饲料霉变。对猪群进行合理布局,优化猪群的饲养密度,避免由于猪群密度过大及采用饲槽饲喂时猪采食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庞有志,赵淑娟,杨又兵,等.朝鲜鹌鹑体重与体尺的相关及回归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8,10:125-128.

[2]陆志波,陆雍森.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和监测网设计中SPSS10.0的应用[J].环境检测管理与技术,2002,14(3):12-16.

[3]姜玉英,刘强.SPSS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5(2):69-71.

[4]Shelton B,Kirkland K,Flanders W,et al.Profiles of airborne fungi in buildings and outdoor environ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2,68,1743-1753.

[5]Christopher F,Pasquale V,Shawn G.Assessment and modeling of indoor fungal and bacterial bioaerosol concentrations[J].Aerobiologia,2003,19:159-169.

上一篇:资讯频道下一篇:防御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