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2024-05-10

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精选8篇)

篇1: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制定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制定

褚宏启 高 莉

首先,建立伞面的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增加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指标,完善结果指标(质量指标)。均衡涉及教育起点、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方面,包括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过程均衡、教育质量均衡等。

其次,在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校际均衡发展三个层面上设计指标体系和标准,既体现三个层面的共性,又明确三个层面均衡发展的个性与侧重点。这涉及三方面:一是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证适龄儿童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二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三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

再次,制定分阶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确定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和“基本均衡”的标准。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从程度上来看,初步均衡就是在教育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方面首先实现均衡;基本均衡就是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一定程度的均衡。

篇2: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一、提案提出的背景

1.终身教育及其积极意义

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积极、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具备“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五大特点。终身教育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2.终身教育在国家和南昌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性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南昌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也指出,要“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努力在全省率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系、率先建成学习型城市和人才资源强市”。今年7月21日颁布的《南昌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机融合,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3.发展终身教育的必要性

(1)新时期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技能,以获得新的适应力

知识总量的倍增、科技应用时间的缩短、电子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普通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面对的是全新的知识和不断变化发展的职业技术、家庭用品和社会生活,人们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以不断地更新知识,保持应变能力,必须用新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来武装自己。

(2)人们对现实生活及自我实现要求的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和科协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从衣食住行的窘境中解脱出来,开始拥有更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更加注重精神、物质生活的充实,不断追求高层次、高品质的生活。此时,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是难于达到的,只有依靠终身教育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成。

(3)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期望全新的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教育体制的矛盾、弊病也与日显现。如儿童大量逃学现象、校园暴力、考试竞争的激化、学校培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等等。这种情况下,人们希望能从根本上对旧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提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人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教育开放的终身教育必然受到人们的欢迎。

4.我国(省)终身教育立法建设的滞后性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制度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目前,许多国家的政府把终身教育作为本国的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努力把终身教育纳入规范化渠道,并以终身教育的原则来改组、设计自己的国民教育体系。如:美国在联邦教育局内专设了终身教育局,并于1976年制定并颁布了《终身学习法》;法国于1971年颁布了《终身职业教育法》;日本在1988年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并于1990年颁布并实施《关于振兴终身学习实施政策及完善推进体制法》(简称《终身学习振兴整备法》);英国于2000 年颁布了《学习与技能法》;韩国于80年代初把终身教育写进了宪法,并开始实施终身教育政策;联邦德国、瑞典、加拿大等许多国家也针对终身教育颁布了相应的法律。

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立法。虽然个别省份已经颁布(如2005年7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成为中国大陆率先出台终身教育地方法规的省份;上海市也于2011年1月5日出台了《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并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

也有望今年出台),但包括江西在内绝大多数省份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条例,尤其是省会城市更是一片空白。

二、推进“南昌市终身教育”实践的建议

从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的角度出发,联合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省市科协、各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共同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老年大学、从家庭教育到企业教育的全面实施终身教育的终身教育大系统。

(1)制定南昌市终身教育的法规

根据国外“终身教育”成功实施的案例,建议尝试以南昌市政府的名义制定名称类似“南昌市终身教育发展办法”等地方性行政法规,或上升为通过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名称类似“南昌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地方性法规。

(2)把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纳入终身教育的大体系中

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把职业技术教育列为与普通教育的初、中、高等三种教育并列的第四种教育,采取在入学条件上采取灵活的政策、带薪教育休假制度、经济援助、开设成人学分累计课程等措施扩大受教育的对象范围。

(3)改变学校的封闭结构,向社会开放

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向社会敞开大门,广泛吸收在职成人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或者在中学和大学举办面向社区开放各种讲座,开展对“非传统型学生”的教育活动,发挥学校的文化中心作用。

(4)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开发各种社会教育渠道

篇3: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一) 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从规模式向内涵式转变时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

由于高等教育从规模式向内涵式转变尚处于初期, 加之速度较快, 也为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

1. 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得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 同时高等教育系统的应变反应能力有所下降, 加剧环境的动荡程度。

2. 高校思想观念滞后。

首先, 在学校发展方面,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其次, 在人才培养方面, 忽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最后, 在服务社会方面, 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3. 教育体制不完善。

首先, 在管理体制上, 一是相关教育部门未能及时转变职能并放权, 二是高校内部的二元权利结构使学术权力得不到应有的行使。其次, 在教育经费体制方面缺乏比较完善的引导机制, 不仅加剧了大学之间的差距, 同时也有悖于教育公平。

4. 教育改革缺乏整体性。

虽然当前的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改革, 但是这些改革没有深入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上述这些问题就使得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不能完全实现从规模式向内涵式的转变。

(二) 战略制定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次将战略管理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以来, 各个国家纷纷开始对高等教育实施战略管理。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战略管理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如今高等教育从规模式向内涵式转变的过程中实施战略管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有助于降低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 提高转变的稳定性。

战略管理具有应变性。实施战略管理能够实现高等教育与其环境之间的战略融合, 及时组织内部做出调整, 从而提高转变的稳定性和发展的持续性, 有助于培养核心竞争力。

2. 有助于转变观念, 明确思想。

战略管理具有前瞻性。运用战略管理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 转变高等教育指导思想, 树立培养高端专业型人才的思想, 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

3. 有助于形成完善的教育体制。

战略管理具有系统性。对高等教育实施战略管理, 首先, 有助于教育系统逐步形成高校自主办学、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划“三位一体”的局面;其次, 有助于解决高校权力系统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不平衡问题;最后, 有助于解决大学系统中教育经费的分配问题。

4. 有助于促进改革的整体性。

战略管理具有整体性。对高等教育实施战略管理, 能够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纳入到改革之中, 同时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控, 保证高等教育实现从规模式向内涵型转变。

二、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变中的战略制定

论文主要从战略分析和战略规划两方面来论述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变中的战略制定。

(一) 战略分析

1. 内部资源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组织内部的资源进行盘查整合, 为以后的资源优化配置打基础。鉴于高等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各大高校, 因而首先要对高校的内部资源进行分析, 主要从组织管理, 师资队伍和经费来源及使用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 对高校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 这是内部资源分析的基础。一是因为高校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异质化的组织, 各个院系都是围绕着各自的专业知识领域形成的相互独立的系统, 是松散的联合, 高校在制定战略时很难从全局出发来提升整个高校的内在质量。二是高校组织管理中存在着二元权力并行的问题, 处理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平衡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高校管理定位于行政管理, 使得学术权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在制定战略时就会忽视本身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内涵式发展。

其次, 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分析, 这是内部资源分析的核心。在高校的六大资源中, 师资队伍是第一资源, 但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重科研轻学术。很多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科研方面, 而对如何教好书这样的纯学术问题投入较少。二是教师队伍结构欠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不足, 普通高校中院士较少, 青年人才成长不快、知名度不高。三是创新能力不足。很多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薄弱, 教学方式呆板, 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队伍中的这些问题不利于高等教育内在实力的提高, 势必会阻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

最后, 对经费管理进行分析, 这是内部资源分析的重中之重。各高校经费的来源、多少以及如何使用都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中的经费情况来看, 虽然整体情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费来源的单一化。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 这就使得高校的经费总量不足;同时也会使得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性增强。二是经费管理机制不合理。无论何种来源的经费都倾向于流向科研水平卓越的大学, 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经费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势必会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

2. 外部环境分析

PEST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外部环境分析方法, 是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对外部环境加以分析。现运用该方法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变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从政治方面来讲 (P) :首先, 教育部和行政部为了落实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中推进协同创新的指示, 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 。这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已经上升为我国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国家从政治方面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策导向作用。

从经济方面来讲 (E) :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一是国家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各类奖助学金的规模数量逐年扩大;同时对教育经费的管理也逐步规范, 引导经费的合理分配。二是经济的发展也对各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提出需要, 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向内涵式转变。但是近几年高校发展的经济环境却不容乐观,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经济环境不稳定, 对就业的拉动力减弱, 使得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式极为严峻。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高等教育的规模式发展时期, 不利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社会方面来讲 (S) :社会总体的大环境有利于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一是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 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 接受高等教育的诉求日益强烈;二是随着竞争的激烈,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上两方面使得高等教育的生源规模逐年扩大, 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但是也应看到社会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是独生子女一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 他们在思想上自我意识强, 但在实践中独立能力差, 整体素质欠佳。二是各类职业教育迅猛发展, 迎合了当前社会对各类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普通高校的发展。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动力。

从科技方面来讲 (T) :科技环境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样是有利有弊。随着科技的进步,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得到改进, 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高校内部的科研水平也不断提高, 极大地提升了高校的综合实力。但是也应看到科技环境中的不足, 一是科技进步催生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如MOOC等, 对传统高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二是高校内部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 战略规划

1. 着眼未来, 做好战略定位

在对内外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之后, 高校在制定战略时要做好两方面的定位:一是学校自身的定位;二是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定位。首先, 在学校自身的定位方面要明确普通高校开展的是通识教育, 注重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别于职业教育。其次, 在发展模式的定位方面, 要充分利用有利政治环境,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向内涵式的顺利转变。

2. 完善管理体制, 规范高校内部管理

面对高校内部存在的诸多管理问题, 高校在制定战略时要完善管理机制。一是完善组织管理机制:针对各院系联系松散的局面, 需要从各院系中抽调相关的管理人员成立专门的战略发展委员会, 保证高校战略的全局性;针对高校中存在的二元权力并存问题, 要建立相应的权利平衡机制, 保证学术权力在高校运转中的发挥。二是完善经费管理机制:要完善经费来源机制, 努力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提高自筹经费的比例, 为高校自主权的发挥提供物质保障;要建立经费使用监督机制, 保证经费专款专用, 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物质基础。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鉴于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制定战略时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回归课堂, 关注学生, 同时要培养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 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二是建立更为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培养机制。尤其要广开渠道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同时要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要完善创新培养机制, 鼓励教师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保障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变的正确方向。

4. 完善保障机制, 促进高校功能发挥

高校有四大功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功能的发挥, 需要高校在战略规划时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开展的是通识教育, 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精英式人才。需要高校完善精英人才的培养机制, 满足社会需求对精英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 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动力支持。二是完善科学研究的保障机制。鼓励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科技转化能力, 切实提高高校总体的科研水平, 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变创造有利环境。三是完善服务社会的保障机制。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 对社会的持续发展起莫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的内在实力, 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 需要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 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 为高校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提供保障。四是完善文化传承的保障机制。当今是物欲横流的社会, 守住精神上的净土显得尤为关键, 而高校是社会的良心所在, 宣传的是尔雅文化, 对人们思想启迪是大有裨益的。因而需要完善文化传承的保障机制, 保障这种文化的永久传承, 从文化上给予人们更多的启示, 引发人们在精神层面的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正处于从规模式向内涵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如教育环境的不稳定性提高、高校思想观念滞后、教育体制不完善和教育改革缺乏整体性等, 这些问题都将阻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主体, 各个高校应进行战略制定, 通过战略分析和战略规划从整体上保障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变, 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式发展,内涵式发展,高校,战略制定

参考文献

[1]刘向兵, 李立国.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 (05) .

[2]王艳平, 徐济超.高校战略管理的特征及其环境因素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 (02) .

篇4: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

与此同时,那些从事中医、古汉语、二十四史研究等工作的,不管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用到英语,只要参加职称评定,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槛。在社会舆论以及教育和用人等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畸形的语言格局:英语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的一个资格和门槛。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方式,已经弱化了对汉语言的学习。国内的教育环境缺乏对母语的热情,国人的汉语水平日渐退化。

为此建议如下:

1.重视汉语教育。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文化密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各种象征、情感、记忆,承载着他们对起源、目的、价值的共同想象。汉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纽带,在传承文化、训练思维、塑造精神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建议从小开始重视汉语教育。小学至初中,重视中文语言文字和口语表达的教学。除语文、数学课程外,大幅度减少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变成高年级后的选修。大幅度减少各类考试的科目,给孩子体会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逻辑和美感留下空间和时间。

3.治理中学、大学、考研等各教育阶段的“英语崇拜症”。确定外语教学中英语与其他外语合理的比重和格局;职称晋级和干部提升与外语水平要求不应该一刀切。

4.在大学课程中改变英语教学方向和方法,重视与外语相关的应用教育。除外语专业外,降低外语分数在高考中的权重。

篇5: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第一步战略调查,战略调查与战略思考二者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首先,进行战略调查者要有宽阔的视野以及长远的目光,要善于运用直觉并灵活思考各方面的问题,要能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能分清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其次,战略调查要搞清有关各方面事物的联系,如时间联系、空间联系、有形联系、无形联系等。战略调查主要要搞清楚以下问题:现实市场需求及潜在的市场需求,现实竞争对手及潜在的竞争对手,现实生产资源及潜在的生产资源,现实自身优势及潜在的自身优势,现实核心问题及潜在的核心问题等。

第二,要在战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发展战略草案。企业发展战略草案并不需要很具体、很严谨,但一定要把战略核心内容阐述得淋漓致尽,让决策者能一目了然。企业发展战略草案的提出对有关人员是一次重大考验,一般要求提出者富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事业感,富有新思想和敢于挑战的勇气,要能倾听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深思熟虑,不要墨守成规、不知创新。

第三,为了提高战略水平防止战略失误,企业在提出发展战略草案后,应该就整个战略或其中的部分问题征求社会有关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业内人士和战略专家的建议。由于企业自身能力的不足,有些企业就委托相关的专业咨询机构研究企业发展战略。采取这种方式,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好的在业界有很高评价的咨询机构,如果咨询机构选择不好,其提出的方案很可能与企业本来的发展目标相冲突,有损于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但是对咨询机构提出的发展战略也要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要以为好的咨询机构提出的战略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在他们提交研究报告之后,除了需要本企业内部各部门充分讨论,而且还要再适当地征求企业外部有关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确保万无一失。

篇6: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制定

1.树立正确的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思想

由于影楼企业文化体现了影楼的共同价值准则和精神观念,对影楼有着强烈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具有无形的导向、凝聚和约束力,因此,正确、健康、向上的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思想对于创建优秀的影楼企业文化有理论的指导作用。

2.确定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模式

由于各种影楼所面临的环境不同,影楼发展的阶段有所差别,员工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影楼企业文化的战略模式也各有千秋。一般而言,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1)先导型。全力以赴追求影楼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和领导性,比如抢先型、改革型、风险型的影楼文化战略模式。

(2)探索型。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敢于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3)稳定型。恪守自己的运行规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4)追随型。并不抢先实施企业文化战略,而是当出现成功的经验时立即进行模仿或加以改进。

(5)惰性型。奉行稳妥主义,不冒风险,安于现状。

(6)多元型。坚持实用态度,综合进行,任其发展,哪种有用就采用哪种模式。3.划分影楼企业文化战略阶段

由于不同影楼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影楼企业文化的进程有先有后,就是同一个影楼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进程有快慢,因此,应当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自己影楼所处的战略阶段,以利于文化战略的持续进行。

一般而言,影楼企业文化战略阶段包括:

(1)初创阶段;

(2)推行阶段;

(3)成熟阶段;

(4)衰退阶段;

(5)变革阶段。

4.制定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方案

为了达到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目标,应当依据对影楼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分析与预测,制定出科学、最优和满意的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方案。方案的制定根据影楼不同时期的不同重点,划分为总体战略方案和各部门的分体战略,或者是全领域战略和局部领域战略。制定方案要贯彻可行性的准则,既要把握方案的时机是否成熟,又要注意该方案在实践中能否顺利执行,同时还要兼顾必要的应变方案。最后通过一定的评估方案,选出理想的最佳方案。5.明确影楼企业文化战略重点

所谓影楼企业文化战略重点是指那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和发展优势,或者自身发展薄弱而需要着重加强的方面、环节和部分。对于不同的影楼来说,战略重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重点在于培养企业精神、企业意识、企业道德,有的重点在于塑造企业形象、规范企业制度,有的重点在于端正经营风尚、提高影楼员工素质,等等。因此,抓准了战略重点,不仅有助于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重点突破,而且也会由此而找到了影楼走上振兴之路的关键枢纽。

6.选择卓有成效的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策略

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策略是为实现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各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手段。影楼应当根据战略环境的不同情况,选择别具一格和新颖独特的战略策略,以达成战略目标

和推行战略行动。

一般来说,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策略所遵循的原则包括:

(1)针对性。必须针对实现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的需要。

(2)灵活性。要因时、因事、因地随机应变,以适应内外变化多端的特征。

(3)适当性。要讲求实效,恰到好处,不过分追新、夸张或搞形式。

(4)多元性。各种策略技巧相互配套,有机结合,谋求最佳配合和整体优势。7.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

影楼在选择了正确的企业文化战略之后,就应当转入有效的战略实施,以保证战略的成功和实效。通常,影楼企业文化战略实施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建立战略实施的计划体系。即通过把战略方案的长期目标分解为各种短期计划、行动方案和操作程序,使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明确各自责任体系和任务网络,以保证各种实施活动与企业文化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重点的相互一致。

(2)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实施。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要求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机构,通过相互协调、相互信任和合理授权,保证影楼企业文化战略顺利实施。

(3)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硬件设施和财务支持。这既是塑造影楼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影楼企业文化战略实施的物质基础。

(4)努力创造有利于实施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文化氛围和环境。通过一定的教育和灌输方式,大力宣传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使全体影楼职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战略的实质。

8.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控制

战略控制就是将信息反馈回来的实际成效和预定的战略计划进行比较,以检测两者的偏差程度,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完成。

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

(1)战略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就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评价指标而言,可考虑以下几种: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素质,企业制度,企业行为,企业形象,企业家文化。

就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评价级度而言,可以选用品位级度,分为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也可以选用质量级度,分为优质、中质、低质。

(2)实际成效

影楼企业文化战略实施效果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达到目标的综合反映。如要切实掌握准确的成果资料和数据,必须建立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统,测定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活动的真实特征,提供影楼企业文化战略发展趋势的定性信息。

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制定是影楼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也是决策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制定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1.树立正确的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思想

由于影楼企业文化体现了影楼的共同价值准则和精神观念,对影楼有着强烈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具有无形的导向、凝聚和约束力,因此,正确、健康、向上的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思想对于创建优秀的影楼企业文化有理论的指导作用。

2.确定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模式

由于各种影楼所面临的环境不同,影楼发展的阶段有所差别,员工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影楼企业文化的战略模式也各有千秋。一般而言,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1)先导型。全力以赴追求影楼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和领导性,比如抢先型、改革型、风险型的影楼文化战略模式。

(2)探索型。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敢于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3)稳定型。恪守自己的运行规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4)追随型。并不抢先实施企业文化战略,而是当出现成功的经验时立即进行模仿或加以改进。

(5)惰性型。奉行稳妥主义,不冒风险,安于现状。

(6)多元型。坚持实用态度,综合进行,任其发展,哪种有用就采用哪种模式。3.划分影楼企业文化战略阶段

由于不同影楼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影楼企业文化的进程有先有后,就是同一个影楼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进程有快慢,因此,应当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自己影楼所处的战略阶段,以利于文化战略的持续进行。

一般而言,影楼企业文化战略阶段包括:

(1)初创阶段;

(2)推行阶段;

(3)成熟阶段;

(4)衰退阶段;

(5)变革阶段。

4.制定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方案

为了达到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目标,应当依据对影楼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分析与预测,制定出科学、最优和满意的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方案。方案的制定根据影楼不同时期的不同重点,划分为总体战略方案和各部门的分体战略,或者是全领域战略和局部领域战略。制定方案要贯彻可行性的准则,既要把握方案的时机是否成熟,又要注意该方案在实践中能否顺利执行,同时还要兼顾必要的应变方案。最后通过一定的评估方案,选出理想的最佳方案。5.明确影楼企业文化战略重点

所谓影楼企业文化战略重点是指那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和发展优势,或者自身发展薄弱而需要着重加强的方面、环节和部分。对于不同的影楼来说,战略重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重点在于培养企业精神、企业意识、企业道德,有的重点在于塑造企业形象、规范企业制度,有的重点在于端正经营风尚、提高影楼员工素质,等等。因此,抓准了战略重点,不仅有助于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重点突破,而且也会由此而找到了影楼走上振兴之路的关键枢纽。

6.选择卓有成效的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策略

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策略是为实现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各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手段。影楼应当根据战略环境的不同情况,选择别具一格和新颖独特的战略策略,以达成战略目标和推行战略行动。

一般来说,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策略所遵循的原则包括:

(1)针对性。必须针对实现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的需要。

(2)灵活性。要因时、因事、因地随机应变,以适应内外变化多端的特征。

(3)适当性。要讲求实效,恰到好处,不过分追新、夸张或搞形式。

(4)多元性。各种策略技巧相互配套,有机结合,谋求最佳配合和整体优势。7.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

影楼在选择了正确的企业文化战略之后,就应当转入有效的战略实施,以保证战略的成功和实效。通常,影楼企业文化战略实施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建立战略实施的计划体系。即通过把战略方案的长期目标分解为各种短期计划、行动方案和操作程序,使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明确各自责任体系和任务网络,以保证各种实施活动与企业文化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重点的相互一致。

(2)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实施。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要求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机构,通过相互协调、相互信任和合理授权,保证影楼企业文化战略顺利实施。

(3)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硬件设施和财务支持。这既是塑造影楼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影楼企业文化战略实施的物质基础。

(4)努力创造有利于实施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文化氛围和环境。通过一定的教育和灌输方式,大力宣传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使全体影楼职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战略的实质。

8.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控制

战略控制就是将信息反馈回来的实际成效和预定的战略计划进行比较,以检测两者的偏差程度,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完成。

影楼企业文化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

(1)战略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就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评价指标而言,可考虑以下几种: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素质,企业制度,企业行为,企业形象,企业家文化。

就影楼企业文化战略的评价级度而言,可以选用品位级度,分为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也可以选用质量级度,分为优质、中质、低质。

(2)实际成效

篇7:制定战略思考的10个问题

1、你的企业为哪部分人服务,我的目标客户群希望占据什么位置?

2、消费者为什么非要买我的品牌?客户的偏好是什么?(低价格、差异化、为客户解决问题、政策维持客户关系)

3、挣什么钱?赚哪部分人的钱?

4、你的竞争对手是谁?

5、企业的使命、宗旨、价值观和文化是什么?

6、你的营销渠道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模式)

7、把简单的一招练到无人能敌。

8、控制手段(品牌、行业标准、专利、版权、产品开发速度)

9、几年后企业达到什么目标?

篇8: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这一战略由自由民主党和保守党共同达成。行业领导者对这一跨党派的战略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政府对商业、创新和技能部持续支持的象征,同时它能够保证战略的连续性,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这是大约15年以来,英国政府首次表示教育部门有长期的出口增长潜力,并且在发布的政府文件中公开阐明。大学和科学部部长指出,“世界各地教育的大规模扩张都有需求,英国急需抓住这一机会”。

英国文化委员会、英国英语协会、英国大学联盟和质量保障委员会都将与英国政府合作以实施这一战略。由英国文化委员会运行的英国教育官方网站,去年吸引了220万人次访问。该网站也将扩大规模以促进英国寄宿学校、英语语言学校、学院、大学和跨国教育主场的发展。

上一篇:有爱心的一家人作文下一篇:数学:拼九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