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2024-04-13

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共9篇)

篇1: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游的内在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旅游文化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 者:唐建军 作者单位: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安徽,池州,247000刊 名:池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8(3)分类号:F59关键词:旅游文化 概念 内容 地位 作用

篇2: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 贾云峰

前言

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D&J)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策划和营销公司之一。集团提供创新传播一体化解决方案,贯穿旅游的调研、定位、规划、投融资、营销、推广、监控、模式研究等旅游全产业链的创新研究顾问公司。

强调“策划先行”的原则,以“事件营销”为抓手,强调新媒体推广和传统媒体的放大效能,是中国国家旅游局、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和中国多市政府、旅游局营销顾问合作单位,是中国众多著名旅游品牌的直接参与者或核心策划人。

“为山川立境界,为乡土传精神”,本报每周刊载一篇“峰景无限”的创新案例,让你在奇思妙想的新锐思考中,感受旅游营销的创意快感。

中国旅游已经进入“品牌为王”时代,品牌优势决定市场竞争优势,整合营销势在必行。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营销在创造了诸多品牌奇迹之后,不管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还是旅游企业,都纷纷构筑自身的营销体系,从重大节庆活动到日常微博推广,从策划新奇特事件到客源地铺天盖地的各类广告,品牌观念深入人心,品牌信息“乱花渐欲迷人眼”。

然后,在一片喧嚣盛世的背后,往往却是旅游产品生产者与市场的断层,即只是一味地通过“狂轰乱炸”式的“泛营销”来不断地制造动静,而营销的面是否覆盖到目标受众,营销的质是否真正产生效果转化,仍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估。如今,如何量化营销的投入产出比,已经成为业界一个谁也难以面对、无法突破的难题。

究其根本,是线上线下的选择偏颇,甚至背离。比如,在互联网电子商务时代,旅游主管部门或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销售渠道,就开始大规模投资,大范围推广;或者,一味地依靠线上互联网营销,比如推广官网,却疏忽了销售渠道营销,比如结合渠道促销商品,从而导致品牌响亮,而市场低迷——即品牌与产品的分离。

而所谓“整合营销”,一定是“全要素营销”、“全员营销”、“全渠道营销”,尤其是营销渠道的拓展和完善,将使得品牌与产品紧密捆绑,直达销售链的各个环节,直抵终端消费者——游客,从而更好地将品牌效应,转化为品牌效益,提升旅游经济。

因此,渠道营销不可忽视!

渠道营销的重要作用

“整合营销”是一种对各种营销工具、手段、途径的系统化结合,需要以目标人群为核心,通过所有与目标人群相关的传播工具和渠道进行传播。也就说,在“整合营销”的过程中,要把各个独立的营销方式,比如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包装、事件、赞助和客户服务等综合成一个整体,以产生协同效应。

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一条市场营销渠道是指那些配合起来生产、分销和消费某一生产者的某些货物或劳务的一整套所有企业和个人。”特就是说,一条市场营销渠道包括某种产品的供产销过程中所有的企业和个人,如资源供应商、生产者、商人中间商、代理中间商、辅助商,以及最后消费者或用户等,即全渠道营销。

渠道销售分为“直接销售渠道”(生产者——用户)、“间接销售渠道”(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个人消费者),而政府主导下的旅游产业,由于政府无法参与市场行为,因此不适合“直接销售渠道”,更适合“间接销售渠道”,因此,间接渠道营销,是旅游产品从旅游品牌(推广者)—旅游景区(生产者)—批发商(旅行社)—零售商(酒店、餐厅等)—消费者(游客)的直接通道和接受方式。

品牌营销的目的,是最大化地整合推广产品价值吸引受众,而营销渠道的拓展,是让旅游产品更有效地对接市场,让受众从“感兴趣”转到“去体验”。

概括而言,渠道营销有利于疏通景区和游客之间的障碍;使产品更接近终端用户;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营销成本;降低淡季的市场风险;让决策者及时把握游客信息等,让消费者和品牌之间有更多的“联络点”或“接触点”,从而在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产生体验消费,达到转化效果。这不是单靠一般的营销宣传能达到的,必须依托于能密切接触消费者的渠道。

如何整合渠道构筑营销体系

在营销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拓展渠道的长度,采用多渠道和宽渠道营销,保证信息传播的最大化,也就是保证受众覆盖的最大化,让渠道的每个环节,都兼备品牌渗透和产品销售的功能。唯有品牌与产品的捆绑式营销,才能让市场效益最大化,从而提升品牌和产品的双重竞争力。

旅游营销可以整合的机构,包括代理商,它能达到多元地理的优化组合;旅游批发商,它能组合旅游产品,比如吃住行游购娱;专营机构,它能覆盖高端受众;酒店销售代表,它能影响大企业、大机构、大集团受众;政府旅游协会,它能向市场提供信息,在全国或更大范围内促销旅游产品;行业分会,它能制作行业热点,根据市场分层实现精准营销;预订系统,它能在便捷服务的同时,潜移默化的传播品牌;全球分销系统,它是旅行代理商和其他接待服务的集群,包括航空公司提供的部分服务;互联网,它是集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行业网站、搜索引擎、分类信息平台、论坛社区、视频网站、虚拟社区等为一体的庞大体系,让营销即时化、可视化、便捷化。

比如,针对电视广播,要形象统一,围绕事件,各级联动;针对平面纸媒,要通过专业平台,巧用意见领袖,形成系列图书;针对旅行社,要有效对接,精准游客市场,制定全新政策;针对会展,要突破形式,线下宣传精美,线上手机触动;针对推介会,要进行客源建设,强调文化吸引,强化媒体选择。

篇3: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游客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 是指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 以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济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为旅游对象, 吸引旅游者前去观赏、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由于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 服务价格低廉, 正逐步成为深受城市居民欢迎的旅游产品。但是, 在游客的参与性旅游产品的开发上还需要极大提高, 作为旅游经营者, 必须充分认识参与性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 对于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

一、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符合现代人追求体验旅游的心理需求

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乡村旅游具有突出的体验特征, 是体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舞台。在体验经济时代, 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从注重产品本身转移到接受产品时的感受, 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到主动参与。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顾客的需求、时代的需要, 因此, 必须进行有效的体验营销, 为旅游者提供新型的产品和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旅游需求已经从观光旅游提升到体验旅游的时代, 对于类似农家乐旅游产品的追求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吃饭和住宿的层面上, 游客注重的是到农民家里体验田园生活, 或者像职业探险家一样穿越西部无人区、去国外入住当地人家。21世纪, “体验式旅游”正悄然升温, 成为现代旅游中最具开发潜力的一个亮点。所谓“体验式旅游”, 业界人士理解为就是旅行社安排更多参与性的活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已成为如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仅仅游山玩水, 而更青睐一些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为此, 乡村旅游景区应该优化环境, 完善各项服务设施, 开放花卉、青梅、茶场、牧场等特色种养基地, 增添田园垂钓、执鞭牧牛等多种服务内容, 开发出拓展游、果园游、农家乐、草莓之旅等许多新鲜旅游项目, 让游客尽情参观、玩赏、采购。

二、游客参与项目符合都市人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一般意义上认为, 乡村旅游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 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 经常去进行休闲娱乐, 既给当地的乡镇和农户增加了经济收入, 还给当地的富余劳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同时还给当地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乡村旅游起步晚, 但发展快。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国内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 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中国的乡村旅游以乡村环境为基础, 以自然感受为追求, 以城市生活为实质, 一开始便很好地顺应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发展潮流。为了推动乡村旅游, 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如今的城市人, 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 对农村有深厚感情, 离开农村的时间长了, 都想再次体验在乡村的宁静生活, 再加上城市的压力更加重了他们返璞归真的心理。游客参与式乡村旅游, 就是以乡村社区为场所, 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民俗风物, 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 以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集观光、度假、求知、消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地域的可持续旅游形式。参与式旅游活动的核心特点是:第一个是过程参与。一定要有某种有特色的、开放的、自由的、游客可以随时加入的活动或劳动, 游客在参与过程中可以获得激情, 得到身心愉悦, 比如最原始的耕作、纺纱、钓鱼、碾米、做豆腐等等。第二个是劳动创造。一定要是旅客平常生活中所没有的劳动, 这个劳动应化复杂为简单, 化冗长为简约, 化专业化为大众化, 能使游客在较短时间里获得成功, 享受收获和成功的喜悦, 体验创造性劳动的乐趣。第三是非物质文化方面也可以让游客充分参与, 比如在一些农村有当地的戏曲, 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 充分让游客体验农村的纯真和宁静的生活, 避开城市的喧嚣。

三、游客参与性旅游使游客对旅游点印象深刻, 有教育作用

开发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娱乐项目, 让游客自己参与或者通过表演现场与游客互动, 调动游客激情, 从而达到特殊的艺术参与体验, 使游客对这次旅游具有及其深刻的印象, 从而达到旅游宣传的长期效应。比如, 成都“农家乐”就为游客充分展示了川西坝子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习风情和古老的巴蜀文化, 具有浓郁的农耕“川味”。就局部而言, 它又依自然条件和区位的不同, 形成风貌各异的特色类型, 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实用理性的文化观念。游客充分参与了当地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记忆深刻, 把良好的印象推广, 其实就是给景区做了最好的宣传。

在乡村旅游中, 有一些家长专门带着孩子去感受农村生活, 既让孩子放松也丰富了知识, 同时还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现在都市人对农业越来越生疏, 尤其是孩子。所以,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如果有更多的游客参与项目的话, 就可以让城市的家长带孩子来一起接受教育, 让孩子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要好好珍惜生活, 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具有教育作用的参与式乡村旅游项目可以开发耕地、播种、秋收、施肥等等, 让孩子充分体验农村生活。乡村旅游的教育作用在台湾农业旅游开发中就做得很好, 他不仅有这些体验生活的项目, 还有这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想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家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游客参与式旅游与传统旅游最大的不同就是, 参与式旅游的游客不仅是旅游景色的看客, 而且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一个好的参与式旅游项目, 往往是该地旅游景色中最有特色或最有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起到强烈广告吸引和留住效应。使游人在领略田园风光的同时在乡村野店、山歌牧笛、乡间野味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欣赏充满情趣的文化艺术以及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因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 游客参与式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文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 2003 (2) ;

[2]何景明, 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讨论[J].西南师范大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5) ;

篇4: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礼仪 旅游 研究

一、前言

旅游业的整体水平的体现除了表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外,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体现往往集中表现在其礼仪水平的高低上来。从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来看,硬件环境的提升往往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密集的资金即可实现,而从业人员的素质等软件环境在短时间内则难以突破,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修炼。因从可以说当前的世界旅游业的竞争热点已经是软环境竞争,而不是单纯是硬环境的竞争了。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与礼貌语言的运用及与游客沟通交流的文明程度等礼仪方面的修养是体现旅游行业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 对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礼仪培训与教育,加强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旅游礼仪修养,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改善我国旅游业软环境,是促进我国旅游业水平提升,达到国际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礼仪培训在旅游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礼仪培训在旅游行业发展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礼仪培训可提升从业人员素养及地区形象。旅游服务行业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窗口,通过礼仪培训可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升所在地区甚至国家的形象。由于旅游服务行业服务的对象比较广泛,来各世界各地,他们对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评价及印象往往来自于其直接接触的服务者的素质与礼仪。通过系统的礼仪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养与礼仪水平,可很好的树立地区或国家的形象,打造较好的旅游服务品种牌。二是通过礼仪培训可给服务对象带来美的享受。旅游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别人熟悉的地方去,旅游活动实際是一个审美的活动的过程,是一次美的享受。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过程中各种美好的体验,获得精神的享受与愉悦的心情,进而会带动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三是通过礼仪培训改善了从业人员的修养,从而改进了行业的经营管理。旅游行业企业由不同的部门构成,内部分工不能,通过部门间的支持与协作共同达成任务目标,完成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通过礼仪培训,加强沟通中的礼仪修养,可有较调节旅游企业员工间、部门间的关系,以形成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旅游行业企业文化氛围,营造优美、宽松的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

三、加强旅游行业礼仪培训的方法

旅游行业中礼仪服务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行业的水平。在旅游业中礼仪起到了很好的道德示范的作用,可有效的推动客户服务的水平。礼仪作为社会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对人社会的生活秩序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在旅游业中,礼仪的理论与现实应用方面的发展对于人们的意识行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人们要将个个本性加以约束,牢记礼仪的要求,为用户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这对于礼仪的培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礼仪是实训性及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受训者要掌握浓厚的礼仪理论,同时要关注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密切结合起来。

持久有效的培训是行业发展的能力之源,对于旅游行业而言要想在行业中快速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较为优势的地位,就需要打造行业的优质的软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即是加强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于礼仪的专项培训工作。在此过程中,制订战略目标,建立起培训提升的长效机制,按照旅游行业的发展的趋势及目标要求,来制订培训计划,让从业人员能够定期进行礼仪方面的培训教育,不断的提升礼仪服务水平。对从业人员进行礼仪培训过程中,要结合旅游行业的整体目标来开展,确保从业人员能够在思想上保持较为先进的思想,在能力上不断提升。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分层次、分批次的对于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可采用定期轮训的形式,请业内较为有名的讲师授课,保证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定期的学习新的知识,强化礼仪服务的思想,适应新时期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培训中要不断的提升培训的层次与理论实践高度。利于不同地区的旅游市场的特点,整理出有代表性的可操作的培训课程有效的实施。对于培训的形式要不断的创新,结合旅游行业不同的岗位的特点,更新培训教材,采用多种课程形式加深培训效果的运用,有效的实现理论培训、素质培养和实践行动三维教学目标,构建起培训体系,通过分层递进的模式进行旅游专业的礼仪培养。

四、旅游行业礼仪服务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本着真诚的原则。对于旅游行业从来人员来说,须真诚待人,真诚的表达个人的对待被服务对象的态度与友好的情感,真诚是礼仪的美学原则。二是要本着一致的原则。旅游行业要对宾客的一视同仁,同时在全程保持着较好的服务水准。坚持服务质量的高标准,同时要前后一致。这是周到的礼仪的具体表现。三是要本着主动的原则。在旅游行业中主动是礼仪行为的第一要求。四是要本着合宜的原则。约定俗成的社会习俗是礼仪规范的标准,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习惯中的归纳与总结。在旅游行业的项活动中,要根据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采用适宜的礼仪原则。这些都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总之,旅游礼仪培训教学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是提高我国未来旅游业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礼仪培训,积极探讨有效的培训教学方法,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景萍.现代礼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王丽华,吕欣.旅游服务礼仪[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

[3]蒋 萍,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03).

[4]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5]杨铭铎,焦翠翠,《对中国“四级”旅游的SWOT分析与营销对策思考》[J].旅游管理,2008:95—102

篇5: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该资讯由: admin 编辑发布时间为:2009-12-9 来源:海南省农业交流协会

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2009年两岸四地农业合作论坛论文集

论观光旅游农业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王文壮副院长 研究员

如何发挥海南热带海岛的优势,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是海南建省以来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经过不断的探讨与争论,海南终于确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并逐步成为现实图景。而今海南又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决策,这无疑又将为海南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如何实施国际旅游岛建设,各界讨论热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将就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如何发展现代观光旅游农业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代观光旅游农业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为有利于增加旅游收入、提升知名度、增加竞争力、保护旅游资源和维持旅游生命周期,海南已将高端客源市场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最终定位。因此,周金泉等提出要依托规划加快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如北部大力推动高尔夫产业发展;南部地区增开国际邮轮“南海游”“海南游”海上航线;东部地区要建设中国的阳光海岸;中部地区要启动国家公园项目;西部开展国际标准的工业旅游。同时提出开发海洋旅游、建设游艇码头、建设中医保健和康复疗养中心以及开发国际商务与会展旅游等一系列旅游产品。这些建议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本人认为,热带观光农业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就现代观光旅游农业的性质而言,观光旅游农业乃是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业产业、农经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以农业效益为主,旅游效益为辅,拓展农业功能的新产业。其意义在于通过农业和旅游的相互渗透,突出两个资源的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达到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目的。这就是观光农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借鉴和发展的原因。

其次,就国际的发展过程而言,观光旅游农业系十九世纪发端于欧洲,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可谓开了观光农业的先河,发展至今,几乎强盛不衰,现该国已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企业。19世纪初的美国也已出现观光农业的雏型,而后得以逐步发展,从2002~2004年,美国即有9000万青年到农村旅游。英、法、西班牙等其他欧洲国家也有类似的发展经历。而日本、马来西亚及我国的另一宝岛~台湾则多在20世纪7、80年代开展农业休闲活动。就是非洲国家肯尼亚也早在摆脱英国统治后,即快速发展自然观光业和狩猎旅游业。1982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粮农组织就开始意识到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的可能与作用,因而召开了相关会议进行讨论,引起了各国对农业观光旅游的重视。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休闲农业已处于普及阶段,其管

理体制和机制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已成为发展前景看好的新型产业之一,可谓方兴未艾。

再就海南而言,海南的旅游观光农业发展与全国有异曲同工之处,虽起步稍慢于广东等领先地区,但近十余年来,经各方努力,已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除了类似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创建的热带植物园、位于三亚市天涯镇南天生态大观园、台商林保森投资兴建的海南观光农业“伊甸园”以及正于海口市秀英区内建设的农业观光园等众多较为大型的农业旅游项目外,光是秀英区内就相继发展起10余个观光农业园,涌现出几百个家庭果园,做到半小时车程内,即可赴另一农业园感受田园风情。这些项目的形成,成为岛内外游客节假日度假体闲的新去处、好场所,也为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政府宏观管理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规划不系统、市场定位欠缺以及品牌单

一、项目单调、缺少文化内涵等不足,整体效果有待提高。

尽管国内外现代观光农业的发展势不可挡,但要真正做到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交融,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并举,却非容易之举。海南的旅游观光农业条件虽好,但开发结果仍欠佳,说明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不足。因此,如何科学规划、促使海南的旅游观光农业有序发展,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增辉添色,有赖于各方的共同努力。

二、科学发展海南现代观光旅游农业

现代观光旅游农业说到底就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形成“可览、可游、可品、可居”的环境景观,构造出“城-郊-乡”的空间休闲系统。海南地处热带,长夏无冬,森林覆盖率高达55.5%,农村生态环境优越,椰树飘逸,各种植物千姿百态,农业极富特色,加上朴实的民风,是不可多得的热带观光农业好去处。只要科学策划,必能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添上浓厚的一笔。

1、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政策与法律保证。应该说,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出现观光农业园以来,一直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地方层面还是中央层面均不同程度地制定了相关政策,规范、支持现代观光农业的发展。但从规范以往的观光农业建设和引导未来的现代观光旅游农业的角度衡量,相关政策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对观光农业的角色定位不清,缺乏可操作性和政策支持形式较为单一等不足。值得指出的是观光农业不但具有经济行为,而且促进了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对于缓解农村社会经济环境落后,起到扶贫济困、促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均有直接好处,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发展功能。众多现代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出现,无可置疑地将使旅游者对国际旅游岛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则仍将给人以自然风光虽好,荒坡荒地成片的感觉。因此从政府的层面而言,不但要防止片面关注现代观光旅游农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需关注其社会效益的发挥。现代旅游观光农业无论从那个角度说,都是可为国际旅游岛加分的,社会效益明显,政府应加以重视,提供更多的政策与法律保证。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观光旅游农业开发,规划都是不可缺少的。观光旅游农业属边缘学科,与农业基础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及旅游学等紧密联系,因此发展现代旅游观光农业必须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特色、科学合理布局、共谋和谐发展”的原则认真制定规划。观光旅游农业在海南仍属起步阶段,明显存在着规划

滞后、项目雷同、档次较低、功能单一等弊端。海南观光农业发展之初,曾出现几乎有了水源就有旅游度假村的现象,笔者将其戏称为“有个水塘就想搞旅游”。泰国北部典型山村的调查显示,旅游观光只在那些富裕和劳动力丰富的地方被采用,而且没有成为一种能够代替农业的生存方式,不适合于贫穷的小规模土地所有者。因此,海南在旅游观光农业的立项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规划问题,注意做好可行性分析。同时要注意把旅游观光农业的规划与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等结合起来,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在突出高技术、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性的同时,充分挖掘或适增辅助功能,关注科教性、观光性和娱乐性。万不可盲目上马,更不可作为形象工程建设。

3、充分利用农业优势,全面开辟观光旅游农业。海南的热带作物品种多样,色彩斑斓,特色明显;海南又是全国罕有的生态宝岛,是中国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产地,已发现的各类木本植物4200多种,热带雨林的典型生态老径生花、板根、寄生蕨类、奇花异树等随处可见,还生活着包括世界仅存的海南黑长臂猿在内的几百种动物,是一座天然动植物宝库,也是一座活生生的天然生态博物馆。同时海南还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沿海拥有天然港湾84处,沿岸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农林牧渔等各业的优势资源是发展现代观光旅游农业的巨大潜力。因而有必要创新思路,充分利用不同优势,科学策划、选准项目、精心经营,并有计划地使其形成观光带,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发展。台湾发展休闲渔业的经验就值得海南借鉴。如为了联合各渔港之间的游钓活动,当局规定游钓渔船可从不同的港口出发。2000年以来,基隆市和宜兰县就共同举办了台北淡水第二渔港、基隆碧砂渔港和宜兰乌石渔港的联合航行活动,形成颇具创意的蓝色休闲公路,使休闲渔业成为未来渔业多元化发展的重点。

4、着力挖掘历史与民俗文化,为旅游观光农业增添内涵。最新的考古发现海南于旧石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距今约2万多年。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了海南丰富的农耕文化。海南黎、苗等少数民族的民俗和民间文化绚丽多彩,黎锦、黎歌等富有特色,劳动技艺等与内地也不尽相同,既有先进的地方,也存在落后的一面,农业发展过程更是有别于其他省份,只要加以挖掘,必能引起中外旅客的兴趣。海南现有的观光旅游农业项目中,历史与文化的展现实为欠缺。最近笔者陪同外来客人观看“印象海南岛”时,来客就明显感觉到内容上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挖掘不够,使得整台节日略显单薄。说明外来游客对少数民族文化是喜闻乐见的。因此挖掘海南的历史与民俗文化在现代观光旅游农业中占有重要的一环。

5、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着眼开发高端客源。通常观光农业都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因此短期内海南的观光旅游农业仍免不了以大中城市游客为主。但从长远来说,特别是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旅游观光农业不但要对准岛内大中城市的游客,更要着眼于吸引高端客源。实际上欧洲及南美的观光农业就是以国外游客为主要对象的,而欧洲的旅客也对我国的农耕文化情有独钟。此外,文昌航天城的建设,不但将加大对旅游项目的要求,同时也将带来部分高端客源。现代观光旅游农业不但是地方农民的文化中心、城市居民的休闲地,而且也将成为海外游客的向往之处,海南的热带农业与独具特色的劳动技艺,无论对岛内外还是国内外的游客都是充满吸引力的,能否吸引高端客源,项目内涵至为关键。

6、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现代观光旅游农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 “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由此塑造出具吸引力的农业自然和农村人文景观,确保旅游资源的合理与永续利用,保护乡村生态平衡,带动农村经济发

篇6: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 创新

【论文摘 要】本文首先将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基础素质教育进行对比并提出两方面的不同,引出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接着,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功能等特点,最后,提出四点建议来说明应如何加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高校素质教育改革。

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素质教育决定》以来,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且如今已扩展到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素质教育已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进程中,素质教育观念也进一步深入人心。但是素质教育开展的时间并不长,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体制等一时都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目前的素质教育更注重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对于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改革的研究却并不多。笔者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深深地感觉到高等素质教育也应全面拓展,旨在培养出具有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 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现状

大学是学生成材的最后一道程序,如若在这最后一道程序上不严格把关,之前的教育岂不前功尽弃·高等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新形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与培养过程、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方法等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此。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增强其对社会的适应性,就要全面加强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改革。一方面,在学生个人自身发展上要更着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发明创造全新的成果,实际上“推陈出新”也可以是一种创新,即把自己原有的知识根据新形势、新需要引入到新的领域内进行新的组合,实现新的效益。因此,高等素质教育要强调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耀、以创新为目标的氛围和共识。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素质教育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应加强。校园文化既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又反过来对社会文化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因此,校园文化的积极与否会直接影响渗透到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各个层面。由此可知,校园文化建设在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就校园文化对高校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 校园文化的内容

应该如何界定校园文化·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较多。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例,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校园精神说。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范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的综合体现,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树立良好的风尚。二是第二课堂说。校园文化等同于第二课堂,或者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素质而进行的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效果,是大学生接受的除课堂知识传授以外的其他教育形式,是学校正式教育的延伸。三是氛围说。校园文化是一种透过特定的文化氛围使置身其间的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它是在校园这个特定范围中形成的小环境、小气候,是一种氛围。

综合专家学者的各种意见和观点,笔者认为,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在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中,以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为目的,由学校和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人文环境关系。从这个概念出发,校园文化实际包含着两方面内容,即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而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得以发展的载体。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反映人类认识成果的思想理论体系(书面、知识、课程文化)、言语

与非言语的沟通(行为文化)、校园艺术活动及其成果(审美文化)、认知方式、创造能力、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心理文化)等。校园精神文化作为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在学风、教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各个方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校园物质文化包括高校的各种教学、科研、管理、生产和生活资料,以及校园环境。在学校,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境,对培养学生的美感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如果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洁静,宿舍明亮、整洁,图书馆资料丰富,实验设备先进,那么置身其中的学子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环境熏陶,激发出一种尊师爱校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建议

1.加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管理,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0〕52号文件精神,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要加强对学校周边商业店铺、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等;要优化美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校园内学生宿舍与教工宿舍应分开,学习区与生活区分离,学生文化活动区域与学生宿舍、学习区域适当地分开,以避免互相干扰和影响。学校应加大在物质条件上的资金投入,建设种类齐备、内容丰富、借阅方便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加大对科学实验、仪器设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投入;建设好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交互式教学管理系统;配备与学生专业学习有关的先进的语音设备、现代化的电化教学设备、基础课教学实验设备和先进的精密仪器等。建设好艺术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设施和场所,以及劳动素质教育培训基地等素质教育场所。

2.规范校园制度,维系校园的良好人际关系

要确立并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指导思想。高等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办学目标和宗旨。通过正确的理论导向、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培育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谐严谨的校园制度自然会形成对个人不轨行为或异常行为的威慑力量。因此,规范的校园制度是校园内人们言行举止、交往互动的准则系统,是维系校园人际关系的纽带和一切文化活动的准绳。

3.有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寄情于学、寄乐于学

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使每一个性格不同、爱好迥异或智力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在各自的领域里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为此,学校应当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组织研究活动课程设置,制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规章条例,使课外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还应注意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与校风建设紧密结合,与发展学生特长紧密结合。例如,组建一些文学社团、音乐社团等活动,举办演讲、唱歌、球类等比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史党史展览等教育活动。

4.普及教育信息化,文化信息化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正迈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不仅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也成为一种文化载体,不断地向人们传递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大量的相关资料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伦理观念都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要通过建设积极的信息化校园文化,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消除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辨别真伪,健康成长。大学校园是孕育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化传递、发展与创新的基地。它既是一个教育环

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环境。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增强学校凝聚力,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建设校园文化对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谢祥清、杨曼英.素质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常天义、郑崇辉.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与第二课堂[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3]刘东升.论提高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效率的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4]杜德鱼、李拴斌.关于林业高等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1)

[5]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6]王大中.促进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2

(7)

[7]钟启泉.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1999(5)

篇7:论电子商务在我国旅游业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1-6-27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一、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一)电子商务的运行特点

电子商务是人们通过国际互联网以及其他局域网、广域网解决交易问题,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商业价值并创造新商机的所有商务活动。就旅游业而言,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而具有发展电子商务得天独厚的条件。电子商务突破了旅游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手段,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让利于消费者的目的。此种方便、快捷、准确的全新商务过程,将是新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将成为今后众商家和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手段,也为人们完成旅游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电子商务有助于旅游业的积极发展

旅游电子商务是未来旅游业提升档次增强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的核心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去完成各种与旅游相关的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综合服务活动。与传统的旅游商务模式相比,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简化了旅游票据和支付手段。

旅游业不用面临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复杂、费力的物流配送问题,无票旅行的概念将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金融机构的参与,网上结算方式免去了旅游者携款办理各种手续的麻烦,避免了交易中跨地域支付、三角债、资金截留、挪用等问题,提高了资金的风险防范能力。

2.提高了旅游信息服务水平。

旅游电子商务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众多的旅游供应商、旅游中介、旅游者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旅游网站,消费者能迅速得到比具体旅游服务更为重要的各种旅游信息。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及旅游相关行业,如租车业,可借助同一网站招徕更多的顾客,将原来市场分散的利润点集中起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3.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品的交易。

通过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无形的旅游产品有形化。网络旅游快捷地提供了大量旅游信息和虚拟旅游产品,网络多媒体给旅游产品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展示机会。这种全新的旅游体验,使“足不出户、畅游天下”的梦想成真,培养和壮大了潜在的游客群。

4.旅游宣传促销更加低成本化。

借助网络传媒的数据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合理的广告成本、强大的传播能力、独特的科技形象等,不仅确保了旅游产品的品质,而且避免了复杂冗长的旅游营销宣传资料,克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使促销成本急剧下降。

5.有利于信息反馈

传统的信息反馈方式大多是旅行社向旅游者打电话、寄反馈卡、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不仅费用高,而且反馈速度慢。由于电子信息传递是双向式的,商家不仅可以发送信息,也可以收到访问者的信息,所以,利用旅游电子商务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反馈速度,而且也减少了通过电话可能导致的信息不准,这样有利于旅游企业及时收集信息,改进工程,缩短了旅游产品的生产周期,促进企业良性循环。

二、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制约我国旅游网络发展的不但有技术问题,而且存在传统旅游业的经营环境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缺少信用。尤其在国内B to C(即销售商对顾客)电子商务中,旅游企业的贸易信用如何?我们从屏幕上指定的商品与实际游玩的是否相符?质量如何?由于目前电视台广告的可信度都存在一些问题,顾客在网上选择旅游产品更会有一种恐惧心理。

2.法律法规建设的相对滞后使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底气不足。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落后,使参与各方的交易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格的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3.网上支付的局限成为旅游电子商务成功开展的“瓶颈”。目前,在线的网上支付尚未真正解决,仍大量沿用“网上交易,网下支付”的支付模式,使电子商务难以冲破“瓶颈”的约束。无安全的信用承诺,使旅游电子商务的参与各方互不充分信任,大规模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也就感到为时尚早。

4.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使现有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水平较低。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缺乏大量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营运要涉及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对公司对客户的要求都非常高。可以说旅游网站很多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效益上举步维艰。人才的匮乏是影响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之一。

5.旅游网站经营的业务大部分与传统旅游企业重叠,缺乏适合网上交易的新型旅游电子商务产品。大多数旅游网站在发展电子商务时,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更多的是将传统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简单地复制到网页上来,没有特色与卖点。

三、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一)切实提高旅游商务网站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网站是电子商务的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虽然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时效性并不像门户网站那样强,但仍然必须注意更新和维护。

1.运作旅游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要看网站是否有吸引力,充分显示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特色个性。2.旅游网站建设应避免重复建设、各自为政,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优势积极进行横纵向延伸,来实现规模化经营,突出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3.推广网上社区,培养稳定的客户,避免“大而全”的模式,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旅游目的地、饭店、交通工具、旅游方式等,将网站过客转变为固定顾客,使旅游电子商务真正进入“以旅游者需求为中心”的实用阶段。4.与交通部门密切合作,积极推行电子票务(机、车、船票等),抢占市场份额。5.加强银企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普及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电子支付方式,使旅游消费付款变得安全、方便、快捷。

(二)积极开展旅游网上业务

国际互联网的商业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商人纷纷将自己的产品推荐网上,以争取网上的一席之地,但旅游业相形之下却行动缓慢。因此要开展旅游电子商务,首先应积极进行旅行网络建设。

1.旅游资源数据库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之所以得到迅速的增长,在很大程序上是因为旅游业在经历互联网之前,已经经历了一次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革命,这次革命给所有的宾馆、酒店和旅游景点之间已经打下了电子化的基础。互联网正是为这些旅游资源数据库之间架起了桥梁,因此,整个行业迅速得到革新是必须的。

2.信息质量和数量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浏览EXPedia Trarelocity、Previewtravel ITN(Internet travel network)等重量级网络,用户可以获得这样的印象:旅游资源、相关信息不仅数量巨大、准确性和时效性强,而且组织得非常好,这样的网络无疑是大受欢迎的。相反,如果网络提供的信息量少,准确度低,其发展、生存就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旅游网络和主页的设计应图文并茂、生动、有吸引力,而且信息内容应尽量准确、详细、注意时尚文化,适应市场需求。

3.建立企业内联网。企业内联网对于信息共享要求高的企业是必须的,由于内联网只连接少部分相关企业而把其他未入网的企业排除在外,所以它为网内的企业提供了事实上的保护,同时,小范围间的信息高速流通有利于避免信息资源流失和由于信息过于庞杂而无法获得有用的信息,增强了网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旅行社与饭店或其他旅游相关企业建立企业网,可以相互协助提供客源、相互补充,有利于扩大经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应该注意的是,安全是内联网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网内成员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企业盈利和产品质量,出现激烈的竞争,竞相压价,争夺客源,为利润打得不可开交,这就要求内联网要有高技术的安全信息系统。

(三)加强交易的安全性

交易的安全性仍然是影响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Internet的迅速流行,旅游电子商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被认为是未来IT业最有潜力的增长点之一。然而,在开放的网络上处理交易,如何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成为旅游电子商务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有一部分人因担心安全问题而不愿使用旅游电子商务,安全成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障碍。

旅游电子商务的安全主要包括:(1)安全可靠的通讯网络;(2)有效防护连接在网络上的信息系统;(3)有效防止资料被窃取或盗用;(4)培训旅游电子商务人才,使其了解如何防护其信息系统和资料的安全。为了确保商业事务的安全性,必须满足一系列重要条件,换句话说不仅要安全,更要易于管理和使用。首要条件是旅游电子商务中所有的参与方之间(包括用户和服务方)进行身份确认,用户身份被认证无误后,才能相应地解决和管理用户的数据访问。考虑到当今业务的分散性和使用Internet具有风险性,在线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必须像在数据库中一样得到保证。另外,必须确保旅游电子商务记录和事务的长期完整性,防止欺诈行为,这样才能提供广泛的旅游电子商务所必需的可信度。最后,必须远离来自Internet的多方面的威胁,以保证计算机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在这些安全特性下,用户可以信赖他的系统去完成重大的商务应用。

(四)加强品牌竞争

在互联网上的经营不做到一流就很难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知名旅游网站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了资金实力、信息丰富程度、交互程度等竞争阶段,进入到品牌竞争的时期,如客户服务的质量、营销环节处理的好坏、广告宣传和形象的树立等,也就是要树立服务的信誉度和美誉度。从网络的考察研究中可以发现,很多交易是产生在回头客身上的,说明这些网络都具有较高的信誉度和美誉度,品牌的力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结束语

篇8:礼仪礼节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礼仪礼节,旅游服务,重要性

礼仪礼节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 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对一个社会来说, 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因此礼仪礼节尤其在旅游等服务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 资源消耗低, 带动系数大, 就业机会多, 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看,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 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 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 我国年接待国际游客数将跃居世界第一位, 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神农架林区完美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文化早已被世界公认。目前在这良好的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形势下, 神农架这一个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旅游发展地区, 更应该把握来之不易的国际、国内良好的旅游趋势, 以把神农架建设成为以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 以建设国际知名, 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积极分析旅游形式, 加强旅游礼仪礼节教育培训,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探索神农架旅游建设发展的新路径。

旅游服务是指旅游业服务人员通过各种设施、设备、方法、手段、途径和“热情好客”的种种表现形式, 在为旅客提供能够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过程中, 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产生一种精神的心理效应, 从而触动旅客情感, 唤起旅客心理上的共鸣, 使旅客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产生惬意、幸福之感, 进而乐于交流, 乐于消费的一种活动。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生命线, 神农架旅游业发展不仅要在旅游环境等硬件元素上下功夫, 更要在旅游服务等软件元素上努力。

当今, 旅游接待质量已成为现代旅游者体验质量高低的最敏感标志。旅游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旅游接待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而礼仪是旅游业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更是评价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注重礼仪服务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一) 礼仪服务是改善旅游业窗口形象的重要条件

旅游服务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窗口行业, 具有涉外性和服务对象的广泛性。由于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不可能有较长时间来了解某一地区或国家, 往往通过与其接触的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来进行评判。旅游从业人员礼仪素质的提高对于改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交往, 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展示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和维护一个地方声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旅游从业人员的礼仪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二) 礼仪服务是提高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旅游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职业道德, 它以社会公德和人道主义为标准来评价和调整人们的职业行为。旅游从业人员最不可缺的是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准。接待游客要遵循旅游道德的基本规范, 即“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真诚公道、信誉第一、文明礼貌、优质服务”等。旅游从业者要真正做到以上几点, 首先必须加强礼节、礼貌知识的学习。因此, 礼仪教育是旅游职业道德建设的起点和催化剂, 它可以从旅游从业人员外部及自身去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礼仪服务是培养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素质的重要手段

旅游从业人员要做好旅游接待工作, 就必须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的素质。在正常情况下, 人们的个人修养主要体现于其待人处世的种种细节之中, 而这些貌似琐碎的种种细节恰恰又展示着每一个人的个人素质。从本质上讲, 一个人的个人素质, 往往可以通过其对礼仪的掌握与运用得以体现。也就是说, 礼仪即素质。因此, 提高服务素质的主要途径, 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才能完成。

目前, 世界旅游业的竞争焦点已经从硬环境竞争转变到软环境竞争, 与游客直接打交道的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顾客关系的处理、职业形象设计、行业礼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礼仪修养是旅游业软环境的重要指标, 被认为是旅游业形象的灵魂和旅游业的无声招牌。因此, 加强旅游礼仪礼节教育和培养, 是改善旅游业软环境、促进神农架林区旅游业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篇9: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礼仪形象;物质性;感受性;基本原则

我国拥有悠久的文明,早已被称作礼仪之邦,所以礼仪文化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但是由于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服务没有将礼仪文化融入其中,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礼仪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属于服务业的一部分,所以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旅游业的灵魂。在当今旅游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比拼旅游业服务者的职业素养、客户关系的处理、职业形象设计、行业礼貌语言运用等礼仪方面成为了主流,本文提出切实有效的旅游礼仪的基本原则,为我国礼仪不断融入到旅游服务中提供科学的参考。

一、礼仪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近年来旅游企业的不断完善,旅游设施等硬件设备已经趋于完美。所以现阶段旅游国家基本都是在旅游服务与质量等方面进行激烈的竞争。而旅游礼仪是旅游服务的灵魂,好的礼仪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国家的精神风貌。著名的希尔顿饭店就是靠微笑服务的礼仪管理让客户感受到上帝式的待遇。由此可见旅游人员的礼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要素之一。

1.旅游服务者的礼仪形象可以反映旅游国家形象。旅游业的兴衰与旅游国家是分不开的,旅游业是国家的窗口行业。旅游者大部分来自五湖四海,都是短期的了解某一地区,所以对于此国家地区的印象基本上是从旅游服务者的礼仪形象进行评判。由此可见旅游服务这的礼仪形象可以反映旅游国家形象,不注意旅游服务者的礼仪修养的培训往往会对旅游国家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成功的礼仪形象会给旅游者带来美的享受。旅游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欣赏美的活动。所以旅游不能离开审美活动,旅游涉及到审美的所有领域,一切的形态。旅游者就是想通过旅游探寻各种事物的美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愉悦。而旅游者不但将自然景观作为审美客体,也将旅游礼仪作为审美的一部分。相对于旅游景观来说,旅游礼仪可以通过旅游工作者的行为举止当中动态的体现。旅游服务人员具有礼仪的微笑、风度、打扮、语言的运用不仅仅能够带动起游客对自然的赞叹,也可以唤醒游客内心深处的情感力量,进入更高层次的审美意境。由此可见,旅游礼仪能够达到强化旅游者的审美感受,是旅游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3.旅游礼仪的好坏决定旅游服务纠纷是否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旅游涉及到了游客的衣食住行,让所有的游客都达到满意是不可能的,所以旅游服务的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处理好旅游服务的纠纷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论旅游纠纷的原因,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如果保持礼仪大国的形象,有理有据,不予任何旅游者争吵是必要的。如果旅游纠纷责任在于我方,必须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进行认真的道歉,做好处理问题的姿态。如果责任在于游客,应当保持应有的大方得体,做到耐心倾听游客的诉求,礼貌的作出必要的解释说明。和蔼与风度永远会打动游客。无谓的争吵只能是的旅游矛盾激化,违背了旅游服务之上的宗旨。礼仪修养可以有效的弥补。

二、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特点研究

1.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具有物质性。这里的物质性值得实在旅游服务过程中的各种硬件设备。物质是旅游礼仪的基础,是让客户满意的最基本的要素,有了良好的物质保证才能发挥出礼仪的优势。旅游的物质包括了在旅游安排中的产品质量与数量、规格与程序。所以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也要有过硬的物质保障,业务知识与服务技巧等多方面的支持。

2.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更具有精神性。礼仪是旅游服务的软实力,是旅游服务的灵魂所在。服务质量主要靠的是礼仪修养的体现。旅游中的礼仪包括了服务客户的意识、处理事务的态度、效率、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等多种方面。

3.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具有直接性。旅游服务直接面对的就是旅客,在服务的过程中旅游工作人员的礼仪姿态、行动修养等都是直接的展现在服务对象面前的。旅游者能够凭借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多种渠道感受到,有时是决定游客对本次旅游的基本认识。如果没有适当的言行举止,礼仪不周、言行过失等就会为旅客带来不良的印象。

4.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具有感受性。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都会具有审美、扩展眼界等需求。所以旅游服务中不仅仅要向游客提供完善的物质需求,还要给游客更高的精神层次的需求。实际上游客在接受旅游服务的过程中,对于精神层面的感受比较强烈,要让游客获得满意。旅游服务人员的礼仪修养、语言等方面都是必备的。

5.生产、消费的不可分性。旅游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是一体的。所以在旅游服务的过程中不能出过多的差错,否则很难给游客好的印象。礼仪则是生产消费过程中的润滑剂,不管在何种情形下,好的礼仪形象、恰当的语言都可以促进旅游生产与消费的发展。

三、旅游礼仪在旅游服务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根据以上对礼仪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分析,可以看到礼仪是旅游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旅游礼仪在旅游服务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1.真诚原则。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各有不一。而礼仪是最有效的情感表达方式。真诚待人的服务宗旨,会打动每一位游客。利用旅游服務者的微笑与得体的举止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任何虚情假意,矫揉造作都会影响游客的兴致,使得对旅游地区甚至国家产生厌恶。旅游公司在违背了礼仪美学的同时,也失去了稳定的客源。

2.一致性原则。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应当本着接待礼仪一致性的原则。对于所有的游客都能够一视同仁。礼宾的所有过程都能够保持同样的优质水准。无论是接待内宾或者外宾,游客的身份有何种差异,旅游服务这都要保持满腔的热情,带着平常心接待每一位客人。不能凭借游客的着装等因素分别的对待,本着游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真诚的有礼貌的对待每一位游客。保持较高的服务水准,不能够出现前松后紧的错误做法。应当以周到的礼节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走。

3.主动性原则。在旅游接待客户的过程中,礼仪行为应当积极主动面带微笑,接待过程中展现我国独特的利益风采。旅游服务人员要做到以下四点。即眼勤:要对游客的需求与困难及时的发觉,眼观六路。对客户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等准确的判断客户是否满意服务。对于合理的要求应当及时的满足;嘴勤:要对游客的各种问题进行回答,及时的询问游客的需求。在景点主动地介绍历史文明,对于游客的询问应当耐心的讲解;手勤、腿勤:指的是旅游工作人员应当利用实际行动帮助客人所遇到的问题。

4.合宜性原则。礼仪规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社会风俗,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处习惯的抽象与总结。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礼仪的合宜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旅游活动中,游客与服务人员交流比较多,所以礼仪行为的合宜性在旅游中更加的重要。要坚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合适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服务人员的友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旅游业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年接待国际旅客的数目将会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我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为我国旅游业创造了天然的财富,但是要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还要在旅游服务中重视旅游礼仪,从而提高我国旅游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蒋景萍.现代礼仪[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王丽华,吕欣.旅游服务礼仪[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3.于昕,张秋敏.旅游从业人员的礼仪礼节在旅游服务接待中的重要性[J].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1(3).

上一篇:沐川县道路运输管理所下一篇:结果交付及收到确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