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2024-04-10

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精选10篇)

篇1: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一)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书——计算机系统建设计划

第一章:要点提示!

一、规划目的:

为更好的改善图书管理,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水平,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图书借还管理秩序于是决定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

众所周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现代商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我们当前的总任务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参考已有同行企业成功的解决方案,结合图书馆的现状并考虑同学们的需要,成功建立起“图书馆”完整的内部一体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只有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才能确保图书馆的合理有序的秩序。

二、规划原则:

1:按时

目标系统应该在新生到来之际完成建设,尽快为同学们提供服务。

2:全面

目标系统必须满足学校管理的要求。通过系统分析设计,制定完整合理的借还操作流程,并优化建立相应数据模型与之针对。

3:实用

目标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能够使操作人员通过全面的系统培训迅速掌握。

4:先进

目标系统必须紧跟周边学校的发展潮流,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技术体系结构进行建设,具有较强的可扩充性。能够充分延长系统的使用生命周期。

5:可靠

目标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保密功能及数据备份能力和故障恢复能力,数据结构设计必须合理,数据采集必须高效,数据分析必须准确。

6:经济

目标系统在确保前5项建设原则外,还应充分考虑系统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降低投资风险。设计方案技术成熟,实施周期短、见效快,性能价格比最佳。具有完备的实施计划。

三、过程监控:

信息系统建设是流通业软件服务商和学校合作实施的系统工程。双方必须密切配合,一切以成功建设系统为目标。为确保建设成果准时和高质量。必须对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达到标准量化管理,确认责任人,全面监控各阶段结果,建立完整的系统验收制度。具体过程应包含四个方面,l 项目组织,2 项目进程,3项目指导,4项目计划和控制

四、过程描述: 计算机系统建设步骤包含以下六个阶段:(规划书正文中将逐一详细说明)l 需求分析2 设计开发3系统培训4测试运行5实施监控6后期维护

第二章:规划书正文

一、项目实施管理要求

项目实施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四个关键因素是: 项目组织

项目组织定义了为实施系统所需的人员策略和组织结构。项目组织的定义涉及到“图书馆”的各个部门。

项目进程

项目进程定义了为成功实施系统所需的阶段、步骤、活动和任务。每一阶段、步骤、活动和任务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应完成或应得到的结果,所有的这些都是为着最终目标----成功、高效、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服务。

项目指导

项目指导为项目实施人员提供高级实施应用结构化技术来指导项目的各种活动,这种技术有助于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的规范化及项目小组成员间的交流。

项目计划和控制

包括:

-调度和控制项目的各活动和任务,()

制定项目预算()

-监视商业信息实施项目的进程()

-解决各活动和任务间的时间冲突()

-保证在计划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项目的各进程

二、项目实施范围

本项目涉及“图书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中的主要内容如下: *以学校图书馆内部分类信息为基础的管理应用系统实施及相应管理技术的应用,包括相应产品与技术的交付安装、教育培训、开发、验收及系统维护支持。

具体内容见项目进程管理和教育培训计划相应部分。本系统实施项目涉及“某图书馆”大多数管理职能部门。

1、项目组织

1.1、项目组织结构(?)1.2、项目角色和责任

1.2.1、软件服务公司的主要角色和责任(?)

项目责任经理:

对整个系统实施项目的成功与否以及应用软件服务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应承担的义务负有主要责任。

*对“某图书馆管理系统”项目实施进度进行监控。

*检查软件服务公司及合作伙伴项目人员的服务质量。

*负责对软件服务公司及其合作伙伴人员的调配及管理。

*是软件服务公司与学校高层项目人员的主要联系人。

项目执行经理:

* 软件服务公司指定一名项目执行经理。

* 负责服务费用的估算及提供服务时间的制定。

* 负责项目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管理参与项目实施的软件服务公司技术人员。

* 负责与“某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负责人和各位职能经理的联系。

* 指导和帮助“某图书管理系统”项目人员进行项目实施。

* 对实施的进展,各个阶段工作完成情况,按时汇报给软件服务公司项目责任经理。

* 管理工作档案及负责软件服务公司应承担的技术服务的管理。

* 负责处理软件修改和增加的分析设计及编程等问题。

* 在开发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督保证。

管理咨询顾问

* 负责协助进行图书馆现行管理模式和运作流程的分析。

* 对图书馆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诊断咨询和改进建议。

* 结合图书馆现行管理实际情况,指导应用系统的灵活应用。

* 在项目实施中,负责管理模式和运作方法方面的检验及质量保证。

应用顾问和技术顾问

* 根据现场需要及计划安排,参与“图书馆”的项目实施,协助项目执行经理解决实施中的应用问题和技术问题。

* 承担指导或技术课程的讲授工作。

* 承担指导或参与软件用户化修改及数据转换。

* 承担指导或参与网络、硬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实施。

1.2.2、“某购物中心”的主要角色和责任

项目领导小组

该小组人员组成应包括:“某大学图书馆”的高层管理人员,部门主管人以及项目负责人。此外软件服务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高级咨询专家及项目责任经理也将参与小组的活动。

领导小组的责任包括:

* 批准项目计划。

* 调配项目资源(人力,经费)。

* 定期检查项目计划执行情况。

* 协调各业务部门之间发生的冲突。

* 制定项目实施策略以保证项目实施同企业的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

* 负责处理项目队伍职权之外的问题。

项目实施应具体考虑的关键内容有:

* 哪些系统模块应先实施。

* 哪些部门应先参与实施。

* 哪些业务先应计算机化。

* 实施时间表。

* 确定实施项目人选以及每一位参加者的职责。

* 确定项目实施辅助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完成时间。

项目队伍

项目队伍作为直属项目领导小组下的一个工作班子负责完成领导小组交给的一切有关项目实施的具体任务(例如:制定计划,检查进度,起草文件等等)。

项目经理

* 参与项目实施计划的制定。

* 负责和协调所有的项目日常事务。

* 组织、计划、调度、控制和监督项目所有实施活动。

* 负责向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展状况。

* 组织项目队伍的每周例会。

职能经理

* 给实施计划提供资料。

* 在项目经理的协调下,负责在本业务范围的应用系统部分的实施。

* 在原型测试阶段提供输入数据并确认测试结果。

* 组织在本业务范围内的其余人员的培训。

* 审查在本业务范围内的基础代码定义和基础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经理

* 负责网络、硬件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与维护。

* 负责数据库的安全,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 负责数据库的设定,数据的转换及数据的备份。

* 处理用户与项目有关的各类问题,包括软件功能、硬件及任何其它问题。

* 帮助项目的实施。

* 至少50%的时间参与实施。

* 跟踪系统培训全过程,全面负责企业内部数据初始化建立的规范合理。

2、项目进程

2.1、项目进程说明

本系统项目进程定义了为成功实施所需的阶段、步骤活动和任务。每一个阶段的步骤、活动和任务都有明确的目标,工作和应得到的结果。按照高级实施策略的原理,“某大学图书馆”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2.1.1、项目定义阶段

阶段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

* 对未来系统进行全面和详细的分析, 明确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

* 实施一系列有关管理技术原理和软、硬件系统的教育培训,企业高层和中层领导及管理人员对系统有基本概念的认识和了解。

* 提出以商业信息系统为原型的系统方案。

主要交付成果

* 项目定义分析报告(PDAR)。

* 管理技术原理课程和有关系统培训课程教育大纲。

* 项目定义备忘录(PDM)。

2.1.2、实施准备阶段

阶段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

* 系统产品和文档安装。

* 进一步深入地对有关项目人员(包括职能部门人员)进行系统产品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系统的设计原理,处理流程和操作使用方法。

* 定义基础代码和准备原型测试数据。

主要交付成果

* 需求定义分析报告(RDR)。

* 系统业务流程图(软件修改初步设计(BSM))。

* 详细设计报告(软件修改详细设计(DD))。

2.1.3、开发和确认阶段

阶段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

* 根据系统业务流程和详细设计报告要求,进行软件用户化编程。

* 根据要求重新修改和增加有关文档。

* 对修改和开发后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以便确认该系统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合理性。

* 对最终用户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 建立标准运作规程。

主要交付成果

* 经过开发和确认的软件及文档(SPE)。

2.1.4、系列实施阶段

阶段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

* 批准的标准运作规则。

* 进行系统运作之前的数据准备,包括全部静态数据的整理和录入以及全部初始动态数据的准备。

* 健全保证新系统运行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职能人员的分工和责任。

主要交付成果

以某大学信息系统为原型,经过开发和修改,并通过试运行之后可正式运行的系统,包括软件、文档和标准运作规程(TIP)。

2.1.5、系统模拟运行阶段

阶段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

* 对系统的测试运行进行监控和维护,及时解决运作过程出现的新问题,保证系统持续正常运行。

* 总结和评价系统运行的效益和成果。

主要交付成果

* 项目模拟运行备忘录

* 系统故障效率备忘录

2.2、项目进程管理

2.2.1、项目计划管理

计划内容

项目实施过程的计划分为三级计划:

* 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作为项目整个过程中到纲领性计划,其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可行的项目实施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工作流程和规范。

* 阶段实施计划

在每个阶段的开始,必须制定出各阶段工作计划。它规定了本阶段中所要实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所要交付的成果。计划中还要规定出活动步骤和时间进度以及有关资源的使用(人力,物力)和新增费用预算

* 关键活动计划

在项目实施的五个阶段中包含了至少一个以上的关键活动。它标识了系统实施进程达到了某一状态。对于这些关键活动,必须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以便这些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达到预定的效果。

计划管理

* 计划制定由执行经理和项目经理负责。

* 计划审批。

* 项目实施计划由项目领导小组批准。

* 阶段实施计划由项目领导小组批准。

* 关键活动计划由项目负责人批准。

* 计划的修改和更新由项目经理负责。

2.2.2、项目监控

建立项目会议制度

* 项目小组会议

项目小组会议的主要作用是检查项目进展的状况和完成质量,协调和解决项目进展中出现的问题。项目队伍例会根据需要随时举行。会议召集人为项目经理。

* 项目领导小组会议

在项目实施的每一阶段,应召开至少一次以上的项目领导小组会议。

会议解决的事情如下:

* 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以及政策的发布。

* 批准项目所需增加的资源和费用。

* 批准关键的可交付成果。

会议召集人为项目领导小组会负责人。

建立正常的检查、复审和批准制度

为了确保项目实施按期保质进行,有必要建立正常的检查、复审和批准制度。它所包括的内容如下:

* 软件服务公司所承担的检查职责和工作内容。

* 复审和批准可交付成果的内容和程序。

* 软件服务公司及其合作伙伴项目人员与“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人员之间联系的方式。

篇2: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一、实验目的通过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让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工作的重点,掌握系统规划报告说明书的写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背景资料说明:

某企业图书馆系统是一个具有万人以上的员工,并地理位置分布在大型企业的图书管理系统,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每天的借阅量近千册。在手工操作的方式下,图书的编目和借阅的工作量打,准确性低且不易修改维护,读者借书只能到图书馆手工方式查找书目,不能满足借阅需求。需要建设一套网络化的电子图书馆信息系统。

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对象有两部分人:注册用户和一般读者。一般读者经注册后成为注册用户,注册用户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其他人员只可查阅图书目录,但不能借阅图书。系统同时考虑提供电子读物服务,目前只提供电子读物的目录查询服务,不久的将来将提供电子读物全文服务。用户可通过网络方式访问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分析。图书馆由馆长负责全面工作,下设办公社,财务室,采编室,学术论文室,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技术支持室。各部门的业务职责如下:

办公室:办公室协助馆长负责日常工作,了解客户需求,制定采购计划。

财务室:财务室负责财务方面的工作。

采编室:采编室负责图书的采购,入库和图书编目,编目后的图书粘帖标签,并送图书借阅室上架借阅。

学术论文室:负责学术论文的收集整理。

图书借阅室:提供对读者的书目查询服务和图书借阅服务。

电子阅览室:收集整理电子读物,准备体哦那个电子读物的借阅服务,目前可以提供目录查询和借阅。

期刊阅览室:负责期刊的收集整理和借阅。

技术支持室:负责对图书馆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通过业务流程调查,理清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和业务的流程。图书馆管理员编制图书采购计划,由采购员负责新书的采购工作。采购图书入库后,交采编室编目,粘帖标签,产生图书目录。图书交图书借阅室上架,供读者借阅。采编后的电子读书交电子阅览室。读者分为注册读者和非注册读者,只有注册读者可以在本图书馆借书,非注册读者可查询目录但不能借书。读者填写注册登记表交图书馆管理员审核后,记入读者登记表,成为注册读者,发给借书证。注册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连同借书证一起交给借阅管理员,经管理员核对无误后,填写借阅登记表,修改图书登记表中该书的数量,上架取数交给读者。图书馆设有读者信箱,读者需要但没有库存的图书,读者可以通过读者信箱反映。图书馆管理员定期处理读者信箱种的意见。将读者需要的图书编制程图书采购计划交采购员购买。

实验要完成如下内容:

(1)根据背景资料说明项目的年限和具体开发方法

(2)说明项目开发的目标(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约束条件

(3)说明单位的目前的现状,从业务流程面临的问题来说明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如何

进行流程改造。

(4)项目小组的建设

(5)项目开发方案

(6)实施进度(分工)

三、实验环境

硬/软件要求:微机:每人1台;软件:Windows2000,Office2000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提交要点: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说明

1)项目名称:2)客户:3)供应商:

2、项目背景

二、项目规划

1、说明单位的目前的现状,从业务流程面临的问题来说明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如何

进行流程改造。

2、开发方法

3、目标和约束条件

4、项目小组建设

5、项目开发方案

篇3: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与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相比, 图书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着储存信息量大、处理信息及时快捷、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管理员的负担, 同时也减小了出错的概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图书管理的现状, 接着介绍了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最后对其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二、图书管理的现状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也先从传统的图书馆发展到自动化图书馆, 再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图书馆, 这些变化使得图书馆的形象越来越现代化, 人们查找资料也更加方便。为提高管理效率,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利用已有的办公局域网络条件, 将馆藏书籍做成基于网络的查询系统, 实现图书在一个单位的网络内查询, 可使图书查询和借阅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从而使图书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在计算机尚未在图书信息管理中广泛使用之前, 一直以来人们管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使用的是传统的人工方式, 对于图书馆的借书和还书过程主要依靠手工。手工手续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出错率高等, 同时给对大量资料的查询、更新及维护都带来不少困难。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利用数据库软件编制一个管理软件, 用以实现图书、读者以及图书管理员日常工作等多项管理, 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给出一个完整论证。本系统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系统业务流程分析、系统的功能设计等。这些工作需对数据库知识有足够认识, 并深入的了解Visual Basic的使用和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图书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集中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数据管理新模式。

三、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问题

1、建设规划和总体目标不稳定。

新的信息管理方式会给管理带来革命性变化, 会有一段不适应期;此外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需要很大投资、获益周期长且经济效益不直接, 因而不少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不足。

2、缺乏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良好的信息运行机制是成功建设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

3、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管理人员若不会运用计算机管理信息, 就谈不上具备自主和协助开发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四、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1、系统构成

(1) 信息源。亦即信息的来源, 此处指系统处理对象。信息源可分为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2) 信息处理机。信息处理机获得数据, 将其转换为信息并提供给接收器的一组装置 (也可是人) 。一般来说由四部分组成: (1) 用于收集、筛选、汇录有关数据资料的数据采集装置; (2) 用于整理、计算和处理数据资料的数据变换装置; (3) 将数据从信息源输送至处理中心和将信息从处理中心输送给接收者的数据传输装置; (4) 把数据和信息存储以供随时查询的数据存储和检索装置。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 这里的自动装置一般是指人。

(3) 信息主管。负责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运行, 与有关方面协调配合的人员。

(4) 信息接收器。主要包括存储媒体和用户两部分。

2、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职责

(1) 图书采访。包括以下功能:订购管理:包括馆藏与正在订购图书的查重、订购登记、编辑打印订单、打印订购目录及过期订单的处理 (催询未到图书或撤消预定) 。验收登记:包括到书验收、赠书登记、打印财产账等。经费管理:包括发票登记、经费使用报告等。

(2) 图书编目。包括以下功能:编目查重:核查新到图书是新书还是复本或多卷本, 复本不必重复编目。著录:抽取主题词, 产生登录号、分类号、索书号, 并将相应的数据输入计算机。打印:打印书标、卡片目录、新书通报等。典藏处理:将新书入馆, 进入流通或阅览。

(3) 图书流通。包括以下功能:借还图书:包括借书、还书、过期处理、污损处理、丢书处理、罚款处理。读者管理:包括建立读者档案、颁发书证、书证挂失、调离消证、查询读者等。查询:包括查询图书信息、图书去向、读者借书情况及预约情况等。打印统计报表:打印各种统计报表。

(4) 数据安全及数据库维护。系统应有相应的安全机制, 对不同人员有不同的权限。如读者只能查询及预约, 而图书管理员可以进行读者管理、流通借阅等。数据库维护包括对数据文件记录的增加、删除、排序索引及恢复等功能。

3、管理信息系统的可持续性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可持续性工程”。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次上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管理机制的问题。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按照不同时期系统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来分段。系统建设只有分批分阶段完成, 才能使系统的阶段性目标与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人员素质、信息编码工作的进展情况相适应, 从而取得阶段性成果。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信息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体系的设计或再设计, 及在此基础上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开发。LMIS对静态信息应能实现“一次存储、定期更新、随时备查”;对动态信息应能跟踪维护、及时响应。为保证信息的及时响应, 必须解决四个问题: (1) 信息的准确性; (2) 信息传递的畅通性; (3) 分析决策的正确性; (4) 提供信息的及时性。

五、未来发展方向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是一个进程, 而不是一个事件。因此它的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步步见效”的原则, 故做好信息管理基础性建设是当前和未来的首要任务。

1、信息挖掘与重组

随着LMIS建设初级阶段的完成, 各种类型信息运行的有关数据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 初步解决基础信息的存储、查询、统计等问题。当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去审视这些数据, 就会发现这些数据过于分散, 数据量越来越大, 并难以整合, 因此若要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将之直接用于辅助管理, 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对已有的基础信息进行二次开发、重组。信息挖掘就是按照整体管理目标, 对计算机系统中大量的已有信息再进行多次深层次的分析, 在已有的信息中提取二次信息, 直接用于管理、决策和建立预测模型。

2、要求计算机系统智能化、网络化

从系统功能上讲, 先进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包括先进的信息处理软件, 还包括信息收集的自动化系统。今后的LMIS的建设不可能再像单项系统管理一样, 必须走由单项系统管理到系统集成的道路, 包括硬件集成、软件集成与信息集成。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过程, 就是按照系统工程方法, 针对特定的功能需求, 把各个部件、构件、子系统等进行综合, 形成一个高效的有机体, 实现最佳的整体效果的过程。

六、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断复杂化、综合化, 需要一套有效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管理效率, 从而实现规范资源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加快资源的流通。我相信将来的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发展将会做得越来越好。

摘要:本文主要首先介绍了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接着对其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希望对相关人士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晓敏, 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08-107.

[2]朱瑞.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篇4: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关键词 信息管理 独立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力开放对外市场,大批的外资企业随之不断涌入,加剧了国内企业间、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外资企业间的竞争,人力资源一直以来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组织把人力资源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甚至被置于资金、土地、矿产之前,作为发展的最主要资源,这为现代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同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也成为各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数据与管理环境。如何更好地掌握和管理信息,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某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模块的主要功能及设计方法,使人力资源部门能够借助管理系统,从重复烦杂的日常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说明信息管理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系统应用环境

随着Internet技术及应用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B/S模式,这使得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势在必行,数据库技术更是需要和Web技术相结合,才有更为广阔的前景。某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为B/S结构,服务器硬件选用IBM品牌的专用服务器,处理器为Xeon E5-2650 v2 2.6GHz,内存8G,四端口千兆网卡,操作系统为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数据库采用Linux版Oracle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平台为Torncal,开发工具为Java JDK。

2系统主要功能

某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了人才引进、编制计划、教职工培训、报道入职、教职工档案信息管理、晋升和调动管理、合同和聘书管理、日常考勤和请假、日常考核和期末考核、职称评审、薪资和社保结算、福利待遇和离职及离职人员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涉及到人才的招聘和录用,教职工基本信息的管理等情况。

(1)人才引进;每学年第一学期根据招生计划学生数、下学年需求,制定教师、辅导员的人才引进计划;每学年第二学期根据岗位职责、下学年需求,制定职员编制计划;根据需求实时引进工人。计划经学院领导批准后开展招聘工作。此处流程需在本系统内实现领导审批流程记录,纸质文件另外存档。

(2)根据编制计划及人才引进计划开展招聘工作;招聘环节依照招聘工作制度,人事处、管理部门等多方参与考察面试,纸质文件存档备查,招聘结果需在本系统内实现领导审阅流程记录,招聘结果供实习报到登记或入职报到登记。人才引进还需本系统实现人才测评试卷批量打印及成绩录入、分析功能。

(3)教职工培训;每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制定教职工培训方案,假期内开展新老教职工培训,本系统需要实现培训方案及计划存档。

(4)报到入职;符合上岗条件的教职工按计划,携带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填写入职登记表,核验证件,办理入职,发放餐卡、分配宿舍、财务登记银行卡号。此处流程需在本系统内实现检录功能,若报到员工名字不在人才引进招聘结果内,不得办理报到入职手续;实现从word版入职登记表的电子文档分段采集数据录入系统;实现报到程序指引单打印功能;此处还需有宿舍管理功能,实现分配、查询、员工离职收回。

(5)教职工档案信息管理;教职工报到入职后,能迅速建立起电子档案,系统内应能实现增、删、查、改员工电子档案及打印教职工信息报表的日常操作。此处需本系统与OA办公自动化软件、财务及资产管理模块统一,起码能够实现用户名单实时同步。

教职工电子档案除文字信息外,还应有附件存储功能,能批量上传、下载;能从大学的一卡通系统采集教职工照片或者能实现按教职工工号从批量上传的照片中自动匹配。

(6)晋升、调动管理;学年末根据人员编制、人才引进计划对校内发布岗位调动需求,对符合条件申请的人员予以考察;对符合晋升条件的教职工予以考察。此处流程需在本系统内实现考察结果经领导审批流程记录,纸质文件另外存档;实现教职工晋升轨迹、岗位调动轨迹记录至教职工档案。

(7)合同、聘书管理;实现本系统中教职工合同、聘书管理与档案信息管理同步,合同和聘书均能从教职工档案中读取个人信息并批量打印,也能把合同签订轨迹记录至教职工档案。

(8)日常考勤、请假;日常打卡记录需实现本系统从考勤系统读取,请假需能与OA办公自动化请假汇总表结合,这两项结果能准确得出一段时间内教职工各种请假时长、旷职时长,并能参与到计算月工资及学期考核,也能打印月报表。

(9)日常考核、期末考核;根据考核办法,对(下转第72页)(上接第70页)教职工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加减分。日常考核需要本系统实现记录日常考核项目至教职工档案;学期考核需本系统实现表格提取教职工名单、提取请假记录、日常考核项目,并能智能运算考核成绩及打印报表,学期考核成绩能自动记录至教职工档案。

(10)薪资、社保结算;需要本系统根据工资结构,智能提取教职工名单、提取请假记录,智能计算出工资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课时费用可用excel批量导入,综合计算后输送至财务模块,并能打印报表。

实现本系统根据社保标准,智能提取教职工名单,计算社保金额,并且与财务薪资模块结合,自动扣除个人缴费部分,输送至财务系统。

(11)福利待遇;此处功能需求与薪资模块类似。

(12)离职及离职人员档案管理;辞职申请按合同规定须于离职前一个月递交学校,教职工的书面离职申请存档。本系统内应实现上传离职申请影印件;实现离职指引单打印功能;离职名单须与学院其他系统人事名单实时同步;离职人员档案也能实现增、删、查、改功能。

3系统管理

3.1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学校基础数据;另一类是教职工个人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学校掌握人力资源状况、合理分配使用人力资源以及提供决策支持的主要依据。基础数据要不断维护更新,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十分重要。

3.2组织机构管理

制定组织机构级别,维护机构名称、状态等相关信息。可以对部门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也可对部门进行合并、移动等操作。

3.3用户管理

用户登陆时,系统首先要判断用户的合法性,只有合法用户才能操作相应的功能界面。维护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用户状态等,可以对用户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3.4用户组管理

本系统采用用户组来建立用户与对应功能的关系,一个用户组可以对应多个功能界面,用户被分配到某一用户组后,该用户即可操作所赋用户组所对应的功能界面。一个用户可以被分配到多个用户组,可以对用户组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4结语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带来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也受到学校管理层的重视。如何更快更好地掌握高层决策所需的信息,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合理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发挥学校人力资源,保证学校整体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我们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提高人事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发展。其次,需不断与行业内外部保持交流沟通,及时获得主管部门的政策法规及社会信息,保证学院的发展空间、薪酬水平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一致,能够留住学校所需的优秀人才。最后,在借鉴优秀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同时,创建适合本校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出发点,为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前瞻、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篇5: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某国土资源管理局信息管理系统

1.概述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强劲而深刻地引领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信息化对于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明确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监督检查土地行政执法和土地、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等。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综合管理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功能介绍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工作实际,瑞光极远针对国土资源行业推出了指挥监测调度系统,特点在于临境性,交互性,想象性,更能使人沉浸到虚拟环境中去,实现交互操作。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优化决策的强大功能,用于重大决策的效果预演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这种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城市管理的技术策略,是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相结合、不断创新传统城市建设管理技术方法的新途径,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搭建融合二维GIS数据与三维场景数据的软件平台,实现城市级三维数字模型海量数据的统一管理与高精度模型的应用相统一。在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开展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管理模式研究,将三维数字技术全方位应用于城市可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1 展示设计:展示功能综合性立体化,展示手段相当丰富

在数据信息的展示上运用了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高铁建设工地音视频指挥调度系统

实现了三维立体、实时、直观的展示效果。

三维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具备将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进行数字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三维基础数据统一共享平台。

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用于对城市部件的管理,真实反映城市各部件的准确位置、相关信息,并且可对所查信息进行分析管理。如对城市部件中井盖、广告牌的位置查询、信息查询,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每个井盖或者广告牌的位置和信息,哪里的井盖缺失,哪里存在违法广告牌等,管理者进行可视化分析管理。

三维功能展示:

1)可测量一块或是一片区域的总体占地面积,更多用于规划与房地产开发项目。

2)测量两栋或几栋楼宇间的量距,得到该楼群间的间隔数值,并可无限延长量距线。

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高铁建设工地音视频指挥调度系统

2.2 指挥(监测)中心巡查车辆实时调度

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要求,实时调度野外巡查车辆对三级网络巡查人员上报疑似违法图斑进行实地勘查,并将实地勘查结果即时传回。

指挥监测中心可提供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车辆调度: 第一种方式:调度最近的车辆去现场。

采用此种方式,执法车载终端通过GPRS/CDMA等无线通讯方式下载全市的基础数据。指挥监测中心根据车辆位置和图斑位置自动判断应调度最近的车辆,生成任务列表,执法车在终端收到任务后,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并通过扫景仪进行场景扫描,然后通过无线返回给指挥监测中心。

第二种方式:调度划片责任车辆去现场。

采用此种方式,执法车载终端计算机只需下载本责任区内的基础数据,同时也便于考核。指挥监测中心根据事先确定的车辆责任区和图斑位置,发送图斑数据,生成任务列表,等待车辆反馈。

2.3 组网灵活

针对指挥监测中心硬件及网络状况,在内网建立数据服务器,存放当日及历史巡查土地信息,存放外部巡查车辆发回的巡查信息;在外网建立指挥监测调度系统,该机可通过多种通信方式接入外部网络,其接收内网服务器传送的指令,进行转发至外部的巡查车辆;外部巡查车辆通过车载终端回复信息,发送至通讯服务器,然后传递到内网服务器。指挥监测调度系统与巡查车辆的车载终端之间采用GPRS或CDMA无线数据通信。外部巡查车辆的终端设备配备多功能操作屏,实现数据的接收、显示、填写、上传等功能。

2.4 在建工程监测

为了更好地判断房地产市场未来供应情况,指挥监测中心可建立全市已批未建地块和在建住房工程的监测体系。

通过内业对项目供地情况的数据判读,结合外业人员每月一次的现场巡视,确定全市每一块已批住宅地块是否开工、每一个住宅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的变化情况。实时更新GIS数据库,对本市房产市场的远期、中期和近期供应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为宏观调控提供前瞻性的指标数据,辅助决策。

2.5 有无线通信系统

800兆数字集群政务共网是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处置、应急联动、日常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而提供的专业级无线调度系统及指挥通信网络。通过我司有无线调度系统,可以实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高铁建设工地音视频指挥调度系统

现手机(固话)和数字集群间的通信。

指挥监测中心与日常巡查车辆、执法车辆之间的通讯可以采用800兆数字群呼或者是通过调度台直接呼叫车载终端,指挥中心在发现情况时,通过无线对讲,实时调度相关巡查人员或执法人员到现状处置。

2.6 应用层面

篇6: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而图书馆传统人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快速,高效地应付日益增长的信息数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因此,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也以方便、快捷、费用低的优点正慢慢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将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彻底解脱出来,从而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获取信息、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强大的资源优势.

作 者:秦炜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 英文刊名:CO-OERATIVECONOMY & SCIENCE 年,卷(期):20xx ”"(5) 分类号:G251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应用 Visual Foxpro语言 windows HC

篇7:毕业论文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学校中常用的一种系统。它从图书的入库登记到查询浏览,从读者的管理到图书的借阅,形成了一个整体自动化管理模式。本论文以学校的图书馆为例。系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图书管理,主要包括新书入库 图书整理 图书信息的修改等方面。一方面是图书借阅,主要包括图书的借阅和归还。第三方面是信息查询,主要包括图书目录查询 读者信息查询等。论文设计以这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一套完整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本设计为图书管理系统,是根据图书馆,用户,管理员等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是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把它们转变为有效的数据库设计。把设计转变为实际的数据库,并且这些数据库带有功能完备、高效能的应用。

因此本人结合开入式图书馆的要求,对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原理、VB应用程序设计,VB数据库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和应用,主要完成对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并由此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系统运行结果证明,本文所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借阅者、图书馆管理员的需要。

篇8: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在我国, 管理信息系统 (MIS) 专业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 已有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为代表的600余所高校开始了该本科专业。该专业毕业的各类人才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力量。由于每个学校的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不同, 在专业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1]。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沿自1978年创建的科技情报专业,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强化信息采集、组织、检索、服务和开发利用等核心课程基础地位的特色和优势[2]。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立于1988年,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确立了特色办学的指导思想。主要特色有:

1.航运特色鲜明的宽口径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既为航运信息化培养人才, 也通过航运信息化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全方位、多层次的以航运为背景的实践教学平台和体系。

3.面向社会需求、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前沿, 以实践能力为核心, 将毕业生培养成为具有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咨询等多方面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下面从专业建设和建设效果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特色建设

专业特色, 是一个专业在长期建设过程中积淀形成的, 反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个性和明显优势。它具体体现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诸多方面, 是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3]。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建设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课程体系。 (1) 依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和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 (CNAIS) 课题组编写的《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CIS2011》进行了课程设置, 呈现了技术与管理并重的特点[4]。开设了CIS 2011六门核心课程中的四门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另两门CIS 2011核心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 的知识也在《专业导论》、《信息处理概论与计算机原理》、《XML与Web数据管理》等课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CIS 2011六门推荐课程中有四门 (商务智能、项目管理、电子商务、ERP) 开设了对应课程。 (2) 在高年级的课程设置上突出“交通与航运特色”, 开设了面向港口的《物流管理与实践》、面向智能交通的《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面向航运的《GIS应用》等特色课程, 充分利用学校特色资源, 培养具有航运背景的信息化人才。 (3) 面对正在到来的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为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的能力, 在学校的资助下正在建设《交通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实践》的新课程, 计划纳入2016级新的培养方案中。

2.航运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信管专业拥有专用的实验室 (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和十三个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均为IT企业, 不少为航运业提供信息化软件和服务, 每年接纳各年级100多人次的实习。同时,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 除了航海类专业本科生以外, 自2012年开始, 陆上专业本科生获批在“育鲲”轮上进行现场教学。“育鲲”轮是交通运输部投资建造的我国首艘自行开发设计的专用航海教学实习船,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专用远洋实习船之一。在“育鲲”轮中“航海日志系统”等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能够有机会对这一类系统进行研究学习, 对培养学生具有航运特色的信息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以航运行业软件为依托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信管专业教师长期从事于航运行业的信息化的相关科研中, 取得了累累硕果, 先后开发了十余项软件产品, 获得了多项软件著作权, 如《港口航道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数据挖掘的道路运行安全风险分析软件系统》等。依托这些项目软件, 在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及本科生进实验室、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形成了系统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体系。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并投入了专项资金。从2012年开始, 信管专业教师通过课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初步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比如通过《XML与Web数据管理》、《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等课程的实验环节培育出了《面向高校信息公开的RSS订阅系统的研究———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基于安卓平台的校园失物招领信息交互手机应用》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另外, 还有不少大创项目具有行业特色, 如“集装箱船舶装卸调度优化软件开发与应用”、“散杂货库场管理系统的开发与优化”等。

三、效果分析

1.精品课程。目前建有一门省级精品课程 (信息经济学) 、两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信息经济学、数据结构) 。2014年9月, 《数据结构》入选省跨校修读学分示范课。

2.教材出版。通过教师多年努力, 目前已出版10余部信管专业的教材, 包括《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信息经济学》、《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物流信息系统》等。其中, 《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被评为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教材, 并入选国家第二批“十二五”规划教材书目。

3.师资队伍。现有18名专任教师 (含1名实验员) , 16人拥有博士学位, 6名有国外访问交流一年以上的经历。拥有一名省级教学名师和省优秀教师、一个省级教学团队 (物流信息系统) 。另外, 师资队伍的整体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以及发明专利1项。近年来, 教师团队中获得1项国家科技部专题项目、5项国家自然基金和1项国家社科基金。同时, 承担了大量交通、航运领域的横向课题。

4.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2012—2014的两个年度内, 信管专业学生共获批36个创新训练项目, 年均经费超过5万元。其中, 国家级、省级项目各7项, 主持和参与的学生近80人次。

从2012年至今, 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37项, 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美数学建模竞赛等。在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表现尤为突出, 连续三年 (2012—2014) 获四个全国最高奖。

5.学生就业状况。我校信管专业早期的毕业生大多数在各个行业从事信息化相关工作, 不少人为我国航运信息化做出了贡献。2000级学生张晓杰自主创业, 开办了“大连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成功开发出瀚科船舶机务管理系统、瀚科三维可视化交互式引擎等软件产品。还受到过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信管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保持不错的就业率, 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就业率有所下滑。但近三年来,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IT业的崛起、互联网企业的壮大和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 就业率节节攀升。据学校统计, 2013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1.89%, 年终就业率为93.24%。多数毕业生进入IT企业、互联网公司、银行及传统企业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工作。

就业企业质量高是我校信管专业的亮点, 不少企业是IT业的龙头, 如阿里巴巴、华为、中兴等, 也有传统大型企业, 如平安科技、TCL等。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包括国内外的一流学府, 如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及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的南安普顿大学等。

四、结语

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中起着“倍增器”的作用, 是当今社会最活跃的科学技术之一。交通信息化和航运信息系统是2012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 (2012—2020年) 》的重要内容。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掌握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资源管理及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具备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咨询的实践能力, 能在交通航运领域的企事业单位、IT公司和互联网企业等, 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决策支持和ERP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航运特色”。2013年被媒体称为“大数据元年”, 需要不断改革本科层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2014年10月, 大连海事大学信管专业已经启动了校级教改课题, 以“交通大数据管理”为重点, 进行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蒋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教育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16 (20) :102-104.

[2]马费成, 宋恩梅.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的建设与实践[J].图书情报知识, 2014, (2) :4-10.

篇9: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 图书馆建设 启示

信息共享空间理论对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使研究型大学的传统图书馆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的转型,而且它更新了研究大学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拓展了图书馆服务途径。因此,任何一个从事图书馆工作或研究的人都应该对信息共享空间理论与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的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

信息共享空间与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两个具体的层面进行阐释和说明。首先,研究者必须明确信息共享空间基本内涵和特点;其次,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探讨它对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启示。下边结合自己对图书馆工作的反思,参考其它研究者的论述,对上述两个核心问题论述如下:

一、信息共享空间及特点

1、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就是英语词汇information commons的汉语翻译,又简称IC。

信息共享空间在学术界是一个争议颇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层面对其内涵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揭示与说明。

第一种观点认为: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确保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它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

第二种观点认为: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共同构成的、拥有最新技术设备、提供一站式的专业的信息服务、培养用户信息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注重协作、供用户共享信息资源、原创作品、交流学术的崭新的空间和平台。

上边的第一种观点是上海大学任树怀先生的观点,第二种观点是南京政治学院孙谨的观点。虽然在此不能穷尽全部的有关IC的界定,但是从这两位研究者的定义中却可以了解信息共享空间对于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2、特点阐释与说明

从上边的界定中,可以明确所谓的信息共享空间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具有系统性。从其构建层面分析,信息共享空间是由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组合。它既涉及到传统信息资源的融合,又涉及到现有数字资源的共享;从涉及到构建的人员构成层面分析,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既涉及到图书馆管理者的参与,又涉及到计算机研究者与教师、多媒体研究者的参与。其次,信息共享空间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信息共享空间的实用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层面分析,它是计算机理论、信息教育技术理论、图书馆管理理论等诸多理论参与实践的一次实用化应用;从信息获取的层面分析,它既是实用信息的共享,又是学习者获取自己所需实用信息的共享平台。最后,信息共享空间的作用具有多重性。信息共享空间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实现信息的共享。所谓的共享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它既是研究者需求信息的共享,也是研究者研究成果的共享。既,信息共享不是一味地索取,而是索取与奉献的结合。此外,信息共享空间是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结合。信息空间既是研究者获取信息的平台,也是教育者对信息获取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信息获取者不仅接受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理念,而且还通过信息的查询与获取掌握了一定的信息素质教育技能。

二、信息共享空间给予图书馆建设的启示

信息共享空间给予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及作用。根据上边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界定和对其特点的分析,结合自己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思考,我们发现信息共享空间给予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前提

众所周知,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依赖于图书馆的建设,而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则是图书馆的数字化。因此,根据信息共享空间与数字化图书馆的逻辑关系,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事实,即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是实现信息共享或者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前提。每一个从事图书馆研究的人员都知道一个这样的事实,在传统的图书馆建设中,由于其存储信息非数字化的特点,已经不适合当代大学的使用了。特别是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由于其对共享信息需求的特点,传统图书馆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了。因此,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构建面临两个重要的任务。即,对于新建的研究大学而言,它的图书馆建设一定要突出数字化的特点;对于成功转型为研究型的大学而言,其图书馆建设面临着数字化转化的重任。只有把图书馆所存储的全部非数字化信息成功地转化为数字化,它才有可能构建属于自己学校的信息共享空间。

2、实现数字化共享服务的关键

研究大学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图书馆的使用率,或者说是为了实现信息的共享,而实现信息共享的关键则是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只有在数字化的实践中,学生也好,教师也罢,他们才有可能及时地、快速地查询与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而且只有这些信息的需求者及时地获取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才是真正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否则,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就没有在研究型大学的日常教学与研究实践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信息的更新与完善

从事任何一项研究的研究者都明确一个这样的事实,即“信息”的更新与完善是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信息共享空间,还是图书馆的建设,它们都需要及时地更新与完善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否则,信息共享空间就因无信息的陈旧而失去共享的价值,图书馆也会因为信息的残缺而影响师生的查阅。因此,无论是信息共享的研究,还是图书馆的建设,都应该把如何更新与获取信息作为工作的重点。

更新与完善信息是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丰富信息的重点手段。所谓的“更新”是指对现有信息的补充与删减;所谓的“完善”是指对现有信息的更换与丰富。这也就是说,在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与图书馆的建设中,信息的选择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更新也好,完善也罢,它的前提都是所需信息的选择与甄别。

4、技术的支撑与应用

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的建设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但这里所谓的技术支撑应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即建设技术与使用技术。对于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的建设而言,它们的构建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才可以完成,但对于信息的使用而言,它同样也需要信息的查询者具备一定的技术。否则,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也会因为不会查询或不能查询信息而使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里的信息白白地浪费掉。

总之,信息共享空间与研究型图书馆的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共享空间这种理论不仅影响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的理论研究,而且影响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实践。尤其在研究型图书馆的建设中,它不仅改变了现有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改变了现有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而且也改变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有关存储信息的更新与完善理念。

参考文献:

[1]转自:庞彩云.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C)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转自:孙璐.医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李梅,应峻,徐一新.2.0时代的信息共享空间——基于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01)

[4]彭小花.从信息共享空间到学习共享空间——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IC&LC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20)

篇10:某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1信息是一种负熵

熵(entropy)指的是体系的混乱程度,它在控制论、概率论、数论、天体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不同的学科中引申出的更为具体的定义,是各领域十分重要的参量。熵由鲁道夫克劳修斯(Rudolf Clausius)提出,并应用在热力学中。后来,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第一次将熵的概念引入到信息论中来[1]。我们知道,在科学中有三个基本定律,即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质量、能量守恒定律在微观领域又被推广为质、能相关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质能相关定律在数学上表示为等式。而熵增定律则是不等式,即在孤立系中,熵增总是大于或等于零 ( △ S ≥ 0) 。在这种等式与不等式的差别中,隐含着深刻的意义。从系统三象性的基点来看,任何系统状态 ( 点 ) 上物质性、能量性、信息性不可分离地共存着,但物质 ( 质量 ) 和能量是守恒的,而信息却 ( 信息是负熵 ) 不守恒。 因此说信息是一种负熵,信息越高,熵值越低。正是由于信息的作用,才使系统的熵减小。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信息获取、加工、组织、传播和应用能力的竞争,信息越来越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图书馆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性系统

系统(system):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系统具有有机性(即:系统是有层次的)、整体性(即:在一个系统内部不追求个体完美,而追求整体目标最优),结构性(即:对要素和系统本身来说,不要求要素最优,而是要求要素的组合最优)。系统具有三种状态:

(1)平衡态——即系统内部无差别(这种系统是一个死系统,没有活力,我们不提倡,应尽力避免);

(2)总书记衡态——即系统内部有差别,并且差别越来越小,接总书记衡态;

(3)远离平衡态——即系统内部有差别,但是差别越来越大(这种系统最有活力,我们要提倡的就是实现一个系统的远离平衡态)。而如何实现这个系统的远离平衡态,并如何使这个系统稳定,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态,正是我们在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值总是增加或不变,系统内的微观粒子由有序向无序运动,直至达到这种无规则运动最混乱、最无序时,系统内的温度、密度达到均匀一致,从而趋向与平衡态。由此可见,封闭系统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换的过程,正是系统熵增加的过程,也是系统内微观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不太乱变得更加乱的过程。而“熵”这一概念的物理意义在微观上正是表明粒子无规则运动的混乱或(无序)程度的度量。熵增加也就意味着微观粒子从有序到无序发展。这就是封闭系统的“熵增原理”[2]。

70年代普里高津(I. Prigogine)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3,4]。普里高津认为熵增原理只适用于密闭系统,而开放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系统内部与外界环境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引起一个熵流des(des>0,des<0,或des﹦0),假定系统内部由于不可逆产生的熵为dis(只能dis≧0),那么,系统总熵变为ds﹦des﹢dis,由上式可见,如果从外界引入足够的负熵流(即:des < 0且︱des︳>dis,则系统的总熵值,系统的总熵值就减小、甚至为负值即ds ﹦des﹢dis<0。因此可以通过引入负熵流使系统从无序态变为新的有序态,即耗散结构[5-7]。开放系统不会单方向的朝着熵增加(即越变越无序),相反,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会由无序转为有序。平衡态是指孤立系统不随时间变化,与外界没有联系的一种死的混乱无序的状态。系统平衡态或总书记衡态只能使系统自身熵值增加,不会形成有序结构,只有把系统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使系统处于一个十分不稳定的状态,才能使熵值减少,才有可能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即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图书馆是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种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性系统。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图书馆作为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场所,拥有很大数量的读者群,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则读者成分更为复杂,图书馆联盟的建立以及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合作等更加扩大了读者的范围,使之联系更加广泛和密切;其二是“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信息的来源、加工、流通等方面与外界联系非常紧密,特别是随着图书馆向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购入,买入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的不断增加,人员的外出培训、进修等使得开放性更加突出和明显。可见,图书馆是一个具有很强开放性的系统。其次,图书馆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从图书馆内部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中;另外,图书馆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8]。因此,图书馆系统就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系统,是系统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出现的有序结构。图书馆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有序性和稳定性,以及系统内部的活力和持续、快速发展正是靠连续不断的来自外界的负熵流来实现的。

3 信息负熵的输入使图书馆系统远离平衡态

信息是一种负熵,信息越高,熵值越低。正是由于信息这一负熵流的输入,才使得图书馆这个开放性系统熵值减小,系统内的各元素活力增加,从无序态变为新的有序态,即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最终实现图书馆系统有一个质的飞跃。由于不断地有负熵流输入,图书馆这一开放性系统内部各元素差别增大,无规则运动加强,使图书馆系统又达到远离平衡态,最终又达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如此反复,图书馆系统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状态。

信息又是图书馆与外界环境(主要是读者)进行交流的主要内容,也即纸质文献及数字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图书馆作为以学校所设专业为馆藏设置原则,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共存、实际拥有资源和远程可利用资源并举的综合性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它的工作内容就是围绕信息的管理、加工展开。可见,信息的有效输入和合理管理,是图书馆正常运作的基础,信息就是图书馆生态系统有序发展的主要负熵。正是由于不断更新和日益完善的信息的输入,才使得图书馆在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可以说信息是图书馆生态系统从外界获得负熵的主要来源。

4 实现信息负熵有效输入的途径

(1)在信息本身的提供方面,首先要借助网络技术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平台,读者不仅可以在这里阅读、借阅,还可以进行网络交流。利用网络,读者可以获得每本书和即将出版的新书的书目信息,没有正式出版的报告、技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信息,为图书馆情报信息来源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其次图书馆应该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拓宽服务渠道,为读者提供价值增值型的服务,可以增加科技查新的服务、专利文献服务以及为高层次人才重大课题的跟踪服务等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使图书馆的发展更加有序化。

(2)在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盟方面,建立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实现信息集群。多加图书馆的资源按照一定的信息联系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信息群落,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强劲持续的信息竞争优势。集群内的图书馆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和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图书馆持续的创新动力,促进情报信息升级的加快,提高流通效率,大大提高信息的有效输入。

例如,为提高洛阳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水平,实现资源共享,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和洛阳理工学院决定组建洛阳地区图书馆联盟,进行馆际合作。三校馆际互借的服务对象为三所高校的在职教师、科研人员和普通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服务内容主要是为三所高校持有“洛阳高校馆际合作证”的读者提供各高校纸质图书的互阅和外借、文献复制及传递服务。确定在河南科技大学成立三校图书馆馆际合作服务中心,明确联系人,配备联系电话,建立专用电子信箱,全面负责三校馆际合作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各成员馆也应建立相应的“馆际合作服务部”,负责本馆的馆际合作事宜。还规定了馆际合作证的办理、使用办法以及馆际互借工作的管理与协调等内容。洛阳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工作的启动有效地整合了三所高校的图书信息资源,提高了联盟成员馆的文献资源利用率,实现了洛阳高校图书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大大提高了洛阳各高校图书馆信息的有效输入。

通过地方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联合共建、资源共享,拓宽服务渠道,增加有效纸质馆藏和数字信息资源,通过这种校地共建模式,通过信息的.有效输入。比如正在施工的洛阳市标志性建筑——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图书馆就是洛阳市政府与河科大共建的图书馆。该馆将于6月投入使用。

(3)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首先要积极引入先进的图书、读者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管理信息服务的效率。比如河南科技大学正是引入了重庆出的图腾管理系统(MIS系统),才使的借阅、归还、典藏、剔旧、查询等图书管理和读者的挂失、违规、毕业证的注销等手续简单易行。此外,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馆员队伍为读者提供及时、准确、有效地信息服务,以便更快、更好实现图书馆信息负熵的有效输入。

(4)在图书馆规章制度方面,一要以资源服务为中心,大力深化办馆体制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构建现代图书馆制度,使图书馆更具竞争性、开放性和适应性,更好地实现信息的输入。其次,以知识文化服务为核心,坚持以爱治馆、以德治馆、依法治馆、民主治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努力朝着以文化资源信息化来带动服务现代化、以服务现代化来促进文化资源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优良的服务吸引更多的读者进入图书馆获取信息。

(5)在图书馆的内外环境方面,首先应注重图书馆环境建设,改善服务环境。努力创造一个整洁明亮、宽敞舒适、功能完善的借阅环境,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高雅殿堂。其次通过文化展示,营造浓郁的社区文化氛围,激发不同层次读者的求知欲,使读者能够接受多方面、深层次文化知识的熏陶,能够获取最新、最宽、最前沿的信息。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这种资源比物质和能量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输入有利于图书馆发展的负熵流——信息,促使图书馆系统内部熵值减小,活力增加。在文献信息的购置、典藏、分配、流通等环节以及电子资源的建设上紧跟时代的脉搏,调整发展方向。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我们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素质,拓展服务途径,避免内部的矛盾和不团结,不断加强和完善信息负熵的有效输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系统充满活力,不断地远离平衡态趋向新的有序性,实现图书馆系统的快速、高效、可持续性发展和图书馆系统的跃迁(突变)。

[参考文献]

[1] Shannon CE.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J]. 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48, 3: 390.

[2] 伊利亚普利高津. 确定性的终结[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14-15.

[3] Prigogine I, Nicolis G. Self-Organization in non-equilibrium systems [M]. Wiley, 1977.

[4] Kondepudi D, Prigogine I. Modern thermodynamics: from heat engines to dissipative structures [M]. Wiley. 1998.

[5] Brogliato B, Lozano R B. Egeland MO. Dissipative systems analysis and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M]. Springer Verlag, London, 2nd Ed., .

[6] Willems JC. Dissipative dynamical systems, part I: General theory; part II: Linear systems with quadratic supply rates[J]. Archive for Rationale mechanics Analysis, 1972, 45: 321–393.

[7] 尼科利斯 G,普里高津 I. 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8] 刘淑荣. 略谈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意义[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4): 135-137.

上一篇:一群爱国者的名言下一篇:春高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