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共产党宣言》的感想

2024-05-07

读《共产党宣言》的感想(共11篇)

篇1:读《共产党宣言》的感想

读《共产党宣言》的感想

中山医学院 刘思安

学号:12980081

摘要:《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宣言》是一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同时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宣言》的预见性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凡的智慧,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宣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学习《共产党宣言》。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实事求是

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未来建设者,我们很有必要学习这门课程,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政治素养,促进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和理解。

《共产党宣言》是我们这门课的一本参考读物,我认真阅读了它,下面谈一谈我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历史背景

《共产党宣言》诞生于1848年1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9世纪40年代欧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革命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的产物。《共产党宣言》已经被译成200多种语言,可见它的诞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17世纪到18世纪的产业革命满足了因发现美洲、亚洲新市场而增加的需求,工场手工业代替了封建的经营方式,帮助英法等国率先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当工场手工业也无法满足需求时,蒸汽和机器主导的大工业时代来临,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之最后战胜封建制度而居统治地位。到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产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正在进行,在德国也已开始。

在资产阶级发展初期,出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出现了剩余价值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不过矛盾还处于一个相对缓和的程度。但是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愈演愈烈,经济危机频频发生,爆发了各种起义和工人运动。其中有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的两次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至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武装起义。这些斗争虽然都被镇压下去,却反映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相当激烈,并且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结合当时经济发展以及阶级矛盾激化的情况,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各个工人活动失败的原因,认为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的力量不足以抵挡大工业时代互相勾结的资本家,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将各国分散的工人力量集合起来,让他们清楚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时代使命,为统一的工人运动提供行动纲领。

二、《宣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宣言》论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其发展的规律。虽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但是它们是有历史联系的。而且,目前来看,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领先于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比以前的任何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都要快。人类社会正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社会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大解放,创造出使资本主义文明黯然失色的辉煌成就。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1﹞所以《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在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改造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见,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当务之急。邓小平有一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对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指导。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需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宣言》说:“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人在革命运动中必须坚持的这条原则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同样适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资本家为谋取高额利润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我国的工业化绝不能走资本主义的这条老路,必须走一条发展生产,同时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共产党宣言》的预见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做出过一些预见。事实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眼光锐利而独到,他们的很多预见都在后来成为现实。这里举“全球化”作为一例。

《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在这里《宣言》虽然没有使用全球化的概念,但已经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做出了深刻的揭示,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精彩的预言。

四、《共产党宣言》的局限性

我知道,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我来讨论《共产党宣言》的局限性,是有点胆大妄为的。但是,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所以任何的理论都有可能受到了历史条件的局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的和批判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有勇气和眼光去质疑既有的理论,哪怕是象征着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共产党宣言》。反过来,这种勇气和眼光也会促进我们的理论更加正确,与时俱进。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预想中,社会主义国家最先应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而事实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基础上建立的。《宣言》第四部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中提到:“共产党人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德国,因为德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因为同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相比,德国将在整个欧洲文明更进步的条件下,拥有发展得多的无产阶级去实现这个变革,因为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寄希望于德国工人阶级能够在更高的起点夺得首个无产阶级政权。但是,实际上他们未能足够重视资产阶级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潜力,也没有对资本主义通过各种手段来缓和矛盾的能力做出足够的估计。结论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凝聚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思想。《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原理至今仍闪耀着理论的光辉,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实践。同时,我们也应该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共产党宣言》,不能拘泥于已有的结论,而应当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着新的问题和矛盾,去思考和探索新的道路。参考文献

﹝1﹞《共产党宣言》导读 艾四林,曲伟杰 编著。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

篇2:读《共产党宣言》的感想

现今看来,拜读《共产党宣言》,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缘分。如果不是汪老师布置了阅读的任务,我想我也是没有机会观摩的。因为事实上,我十分惧怕这种纯理论性质的书籍,对他们总有一种艰涩难懂,抽象而浩瀚的印象。而当我拿到文本时,在阅读过程中对它的看法却渐渐产生了改变,被它鲜明的观点、严谨的体系、紧密的结构和生动的叙述深深折服,更激发了我往下深入阅读的兴趣。

《共产党宣言》不愧为一部历史唯物主义的鸿篇巨制,不仅全面系统的剖析了资本主义从诞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过程,而且也预测了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它就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亮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全文共分四章: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四章完整、系统、严密、循序渐进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它包含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原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原理等等,具有相当的说服性与可读性。

接下来我想谈谈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的具体理解。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开篇一段马克思即用了明显的反讽语气,辛辣的嘲笑了资本主义世界对于共产主义势力的恐慌场面,揭示了资产阶级小心翼翼维护自己统治而相互勾结的丑陋嘴脸。事实上,他们的表现正好充满了一种穷途末路的意味,仿佛他们知道自己的掘墓人已然成长壮大起来了,这也恰恰暗示了共产主义无限光明的未来前景。

“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同样反映出资产阶级人人自危的可笑场景和灭亡过程中的无谓挣扎,也说明了共产主义事业的崛起和壮大相当的不容易,总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各种暴力血腥残害,各种诬陷罪名,各种排挤斗争。然而,共产主义事业能走到今日的遍地开花,则愈来愈深刻地反映了《共产党宣言》论断的科学性合理性,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压迫着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天然的对立以及两者间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其实阶级斗争自古有之,而我们的这个时代是资本主义统治的时代,主角只有两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者沿着历史的车轮朝各自不同的归宿发展。换句话说,无产阶级天生具有一种使命,那就是完成这个时代同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并取得胜利,就像从古至今取得阶级斗争的胜利的那一方一样,就像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那样。只不过不同的是,无产阶级站在生产关系的顶端,代表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永远不会被淘汰,也不会消失。

我还注意到一句话“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进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出发,资产阶级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权以巩固和发展更高层次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给无产阶级的启示是“夺权”的重要性。马克斯也说过“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这让我不得不想到了我国早期的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国民大革命中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正是因为不具备夺权意识,而处于消极被动的局面,中以失败告终。而后来正是有了政权意识,才有政治力量来保障工人运动,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队伍,发展革命经济,进而巩固政权,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不断斗争,甚至于抗战时期维护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不破灭。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马克思在极力解释资本主义罪恶与丑陋的时候,并未忘记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的先进性,革命性和其对人类历史作出的贡献,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客观而全面的辩证思想和共产党宣言一书的思辨性与客观性,并非

像某些西方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那样,对敌对阶级一味的抨击与否定。事实上,资本主义在消灭封建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现代文明社会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孕育了社会主义文明,不能不承认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无产阶级壮大的沃土,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源头这一事实。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从感性角度讲,许多人和我一样,最受不了资本主义的一点就是它的赤裸裸的势利与功利,永远冷酷无情而客观的权衡一切利弊和价值大小,将一切都物化、利益化。虽然资本主义世界一直强调追求人的价值、追求人性,但资产阶级的表现比起他们的宣言却退步了。其实,一切宣言,一切口号也不过是夺权和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否则资产阶级们也不会舍生忘死的拜金拜物而不顾人的尊严与价值了。就像他们还无耻宣扬“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一样,一转身他们就争先恐后的疯狂剥削和压迫劳动者以便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了。

《共产党宣言》还指出“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的这些忠告,显然强烈地警示资产阶级统治者们,只有不断改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只有不断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使之与其经济基础相调和相适应,才能维持资产阶级的统治寿命,才能延缓资本主义社会“外壳”的过早被炸毁。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在所有这些运动中,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明确地指出未来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中心和重点,即消灭私有制,让无论在合法斗争或是在暴力斗争中,还是在争取政治权利或是经济权利中徘徊迷茫的劳动者们立即明晰了前进的道路,因此《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转折点。

《共产党宣言》对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做了经典性概括“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要充分实现”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消灭一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而且要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还要使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受到良好教育、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都极大提高。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人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利益才能达到高度一致,社会和谐才能达到最高境界。那时,“让别人的生活由于你的生存而更美好”,将会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信条,成为普遍的社会现实。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对于共产党宣言的理解,都是自己的一些初步想法和感受,由于知识和自身素养的限制,这些观点自然会有许多不妥和偏颇之处,但也是自己思想的真实流露。庆幸自己并非出生在文革时期,而是在现在这个百家争鸣,言论自由的时代,否则后果很严重。当然,阅读过程中难免遇到许多不解与困惑,通过一些资料书的解说,心里也大致有了一些想法,不过思路仍然不是很清晰,只有在今后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和完善这些答案。

总的来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使我更加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也更明晰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接班人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为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冷萌

外国语学院

2010级英语非师范一班

***

经管院

2011级会计一班

篇3:读《共产党宣言》的感想

一、《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共产党宣言》于1948年2月发表, 是“正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正义者同盟”前身为“共产主义同盟”, 以侨居巴黎和伦敦的德国手工业工人为主要成员。该组织在组织上比较严密, 并富有国际性, 但长期被魏特林和卡贝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所控制。后来“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从现实斗争的挫折和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认识到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 于是他们邀请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该同盟。因此, 马恩为该同盟起草了战斗纲领, 这就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中的第一次运用, 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彻底的唯物主义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第一次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奠定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成为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二、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肯定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封建主义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相对封建阶级来说是一个进步的阶级, 它摧毁了残暴的封建专制统治, 提倡自由平等人权, 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政治制度;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为社会主义的过渡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两位伟人用历史辩证法观点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内在本性、缺陷及其必然灭亡的趋势。

(一)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有规律的经常发生

马恩详尽阐述了资本家的个人本位和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 为获取高额利润和剩余价值而不择手段, 最大限度地榨取巨额财富, 而整个社会又提倡完全自由竞争主义, 由此导致了两个方面的矛盾:个人企业生产高度组织化和整个社会生产无序状态: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生活消费资料购买能力相对缩小。由此引起的直接结果就是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 从而产生社会生产力的极度破坏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 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 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 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 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 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这种危机的最终避免只有一个办法, 即用一个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二)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对立简单化

资产阶级的不断发展, 造成了生产资料的高度集中, 他们为了谋取高额剩余价值, 不得不招募大量的雇佣工人, 并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他们通过法律、权力、资本等等使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农民、妇女甚至儿童走进工厂, 为了生计而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遭受非人的剥削与压迫。整个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敌对的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财富的快速的增值中, 这两大阶级的矛盾却不断地积累、激化、对抗, 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三) 资本主义的发展锻炼了它的掘墓人, 即无产阶级的壮大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 即无产者。”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依附它而生的无产阶级在同一程度上也得到很大发展。在这资本家统治的社会中, 工人只有在找到工作后才能生存, 他们也不得不沦为商品, 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并被机器所支配, 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 失去了独立的人格自尊。因此,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由最初的单个工人、到某一个工厂的工人、再到某一个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 随着工业的发展, 无产阶级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另外, 工人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中间阶级都是为了他们的生存作斗争。所以, 他们不是革命的, 而是保守的, 甚至是反动的。现代大工业发展的影响和职业属性, 现代工人具有其他阶级所没有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性, 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具有团体属性, 是一个最为先进的阶层。

三、这一论断的现实意义

马恩明确指出, 无产阶级是最为先进的阶级, 它担负着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使命, 这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这一论断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他们还指出, 无产阶级若想获得胜利, 只有采取革命暴力这一手段, 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作为当代的共产主义者, 一定要坚持这一思想, 尽管在目前资本主义十分发达, 十分强大, 甚至在世界经济科技军事上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 所以总的趋势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共产主义必然到来。这其中虽然有曲折, 有弯路, 或者是很漫长, 但是我们一定会最终获得胜利。其次, 马恩在这本著作中富有深刻的历史辩证法的思想, 我们要以此作为我们的方法论, 来研究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它将终身受用。

四、这一论断的局限性

当然,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 马恩的论述有些历史局限性, 如他们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才会胜利, 而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较弱的国家反而容易获得胜利。具体有如下几点:

1.马恩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却忽视了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的力量。

2.马恩强调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后很快就进入了共产主义, 这是以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基点论述的。其实资本主义在它的生产关系容纳范围可对生产力进行相应调整, 阶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缓和, 进入共产主义将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

3.马恩强调和呼吁“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然而, 事实上, 现代的无产者因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因素等影响而所处的环境和发展程度各异。现代社会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因此, 发展经济, 改善生存状况, 最大限度地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才是无产者的首要目标。因此, 全世界无产者离“联合起来”的日子还需等待, 或许共产主义那一天吧!

4.最后, 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现代的工人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 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我觉得这样评价并不公允。现代工人的生存条件从绝对意义上说已经有很大改善了, 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说明了现代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只能越来越好!

总之, 要辩证地看待马恩的这一论断,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理论联系实际, 与时俱进, 为共产主义的事业奋斗终生!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论断, 本文以历史实证分析方法来考究两位伟人作出这一论断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并阐明这一论断对于现实社会的借鉴意义及存在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参考文献

[1]卢肖文.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编.《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陈占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政治经济学批判[M].人民出版社, 1971.

篇4:《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现实意义

0 引言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总结《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我国改革开放和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 它为我们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1.1 “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 《宣言》运用唯物史观阐明: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引发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表明,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了自己。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无产阶级,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处于被奴役、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它又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因而能够肩负起资本主义社会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者的历史使命。由此看来,“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

《宣言》发表以后,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两个必然”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原理。首先,“两个必然”揭示的是一种客观规律和历史趋势,本身并不回答某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何时灭亡。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指出:“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2]其次,“两个必然”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自然历史过程,如同以往的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全面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需要根据唯物史观来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统一。这种代替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自然历史过程。

1.2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新社会的根本标志 “自由人联合体”,是《宣言》第二章的最后一段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恩格斯认为,这样一个联合体对于未来新社会具有标志性意义。1894年,意大利社会党人朱泽培·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新世纪》周刊题词,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回答:“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这一论述不仅阐明了人的发展对于未来新社会的重要意义,而且阐明了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全体和个体的关系:没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就没有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要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首先要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继《宣言》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第1卷和《反杜林论》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从而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新社会的根本标志,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努力促进人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推进,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我们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是一切发展的关键,没有现代化的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化。特别是随着理论创新的进行,我们党得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深刻认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当然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本,但又不能到此为止,应当像《宣言》所阐明的那样,从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来认识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还应当把动力之本与目的之本统一起来。过去,我们党虽然没有提出以人为本,但历来认为人民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在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应在强调动力之本的同时,更多地强调人作为发展目的这个意义上的本。坚持以人为本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前者是后者的思想基础,只有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才能迈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坚实步伐;前者还是后者的底线和基石,不尊重人的生命、情感、意志、权益,便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

2 《共产党宣言》与和谐社会

《共产党宣言》———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过去我们听到的介绍都说那是一本阶级斗争教科书,里面讲的都是阶级斗争的事,似乎印证了“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可是,结合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再次细读《共产党宣言》,却发现其中的核心思想正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中所说“和谐社会”。《共产党宣言》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尖锐矛盾的各种表现,指出这些矛盾尖锐化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但揭露矛盾是为了解决矛盾。分析矛盾的一方面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它的对立面。

我们看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批判有史以来的社会矛盾,实际上都是以一种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来进行对照分析的,这个理想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得很清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中不但描绘了未来和谐社会的情景,而且直接使用和肯定了“社会和谐”的命题。对于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虽然批判了其“空想”的缺陷,但同时也肯定了它积极的一方面。《共产党宣言》中说,这些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著作,“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所有这主张都只是表明要消灭阶级的对立。”[5]由此可见,马克思对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不但充分肯定,而且认为是“积极的主张”,是“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城乡对立是社会不和谐的一种表现,《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使乡村屈从于城市的统治”,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消除这种现象。事实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城乡之间的差别已经远比当年小得多,甚至比一些被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城乡差别还要小。这是很值得我们共产党人认真思考的一种新现象。这说明,资本主义国家现在也寻求社会的和谐,北欧国家此项成效尤为显著。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而采取新形式。“和谐社会”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了妥善的途径,指出了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30—731页.

篇5:读《共产党宣言》的感想

虽然我看了两遍《共产党宣言》,但我觉得我理解的还是那么肤浅,还是不很懂,可能是因为我看的是电子书,内容不全,我看到的就是在《共产党宣言》中披露了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各种无情冷漠,马克思、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摧毁资本主义幽灵的使者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虽然这样伟大的理论诞生于欧洲,德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收到了当时欧洲资本家强烈的反抗与扼杀,但它却受到了全世界受压迫的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并坚强地存活了下来,到后来经过实践和时间的磨练与沉淀,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岁月如梭,经过这么多年的继承与发展,《共产党宣言》展现了其独特的政治和社会魅力,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穿越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它要经历产生、发展、壮大、衰退、腐朽、灭亡的全过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的灭亡同时产生的。小资产阶级反动的社会主义,不让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要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只能是痴心枉想。工商业只准国家办,不准私人办的生产方式,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基本生产方式。这和封建社会是一致的。谁夺取了政权谁为王、终身制、世袭制、个人集权制、等级分封制、科考举仕制,这些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出现了。

列宁可以看做是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成功实践的第一人,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胜利的设想,探索出了一条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推到新的阶段。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中国在看到俄国的成功以后,决定探索和发展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于是我们中国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用于本国学习和实践,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我们自己的政党,带领我们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有过悲伤,有过彷徨,有过迷茫,但我们更有过欢乐,有过甜蜜,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我们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正奔向全面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人民富裕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就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国学习《共产党宣言》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正确性。因此我们中国共产党就应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站。

由我们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运用到实际,并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我想到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重要性。读过了毛泽东的《实践论》,让我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论》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和原理。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讲就是: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任何结论。要从大的方向观察事物,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事物的特性,列举事物的外在特性。从小的方面观察事物,探寻事物内在特性,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即探寻事物特性如何随推演变化的。划分事物的变化阶段、描述每个阶段的事物特性的变化观察手段,提取事物的特性,逐一记录。提取过程中,保持客观态度,不要有主观个人的想法。观察事物内在联系,描述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观察事物外在联系,看看事物与周边相关的联系,是如何区别与联系的,整体与局部是如何影响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反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摸索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发展做出合理预测。

《实践论》的提出根本意图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指导人们依据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认识来改造世界的因此,我们要注重将在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创新,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的正确与错误。同时我们还应知道,理论本就与缘实际,理论是在实践中通过劳动与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的,思维的星星之火确实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建立在将星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基础上的。就拿当今时下比较受人追捧与敬仰的苹果公司的前任CEO——乔布斯。当初他建立苹果公司的时候,也是有了先前的创新思维,想建立自己的公司,并由一个苹果而激发的苹果商标logo。因为他痴迷于软件,所以他就将自己投身于网络软件的世界,通过学习与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与知识实力,将自己的理想付诸于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了自己理想。同时,我们从中不难得出如果他没有将自己的理论与想法付诸实践,就不会有今天的享誉世界的苹果公司,而同时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使用的受大多数年轻人狂热追捧的iPhone iPod itouch MacBook等高端帅气的数码产品。可见将理论成功用于实践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请啊!

但同时我们也该好好想想,其实理论与实践本就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理论源于实际,再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如此如此,反复循环,这也不就是人类从在地球出现到现在为止,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吗?从原始人类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人类会用火,会保存火种,会钻木取火,人类有自己的想法,用于实践,再迸发思想的火苗,制陶器,陶瓷,多么伟大的创造。然后人类经过这几千年的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发展。才有了现在这么发达与繁华的时代。可见实践真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产生伟大的思想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勇于将自己的创新理论思维用于实践。但在这儿必须要指明一点,必须要在法律的范围内。不可逾越法律的鸿沟轻易尝试。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反革命反社会。应该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然后再将正确的理论用于实践。

读了《共产党宣言》和《实践论》确实让我得到一些感想和启发,从《共产党宣言》到俄国的社会主义的成功,从《共产党宣言》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种的事实都讲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奋斗发展的辉煌。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强民富,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篇6: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部分感想

近日来,读了党的重要理论著作《共产党宣言》,感触很深,我感觉到了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历史告诉我们,劳动者和穷人一向就存在,但无产阶级不是一向就有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那些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雇佣工人阶级发展起来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对资产阶级进行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述了资产阶级产生,发展以及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支配力量的过程,给人以资产阶级的产生似乎是历史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他们在客观公正的看待资产阶级,肯定其积极的意义。但是,资本主义却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阶段。资产阶级制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与资产阶级的产生同时存在的。当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建设一个新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世界,势将成为必然。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种思想意识共同并存,但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就也同样的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人的思想是一个不断进步,发展的。人类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过渡发展。

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工人是无产阶级队伍的基础,他们承受残酷的压迫和资本家与包买商的剥削,受机器和资本家的奴役变成了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还要向地主缴纳贡赋和职业税,劳动日平均长达15-16个小时。历史上记载1848年2月,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这场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但巴黎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却是这场革命的主力军,然而资产阶级共和国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工人的困难和痛苦,反而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大量的降低工资,当工人忍无可忍在此举行起义时就遭到了残酷镇压。这就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共产党宣言》是我们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所必须高举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书中高屋建瓴的思想境界、振聋发聩的呼唤呐喊、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叫人振奋,让人清醒,荡涤灵魂,启迪智慧。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穿越160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一理论不但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所运用,而且还在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从列宁到斯大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他们都在运用这一理论,找出了本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当今世界和时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的目标。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但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管现在和将来,是一定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以上宏伟目标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忠实代表。人总是不断的追求、创造更有意义的生活,资本主义时代还在继续发展,马克思学说的威望与时间同在,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我们相信理想会变成现实,而世界终将美好。

我决心深刻认识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信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信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跟共产党人的前进步伐,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年轻人肩上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生!

XXX

篇7:共产党宣言感想

《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注重分析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文中的话语言简意赅,震地有声:“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 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阶级的特性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这些都成为我影响深刻的经典语句。通过严谨的分析,详细的阐述,宣言让世界上各国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的本质和弊端,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从野蛮一路走来。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也是一部我们无产阶级的血泪史。资产阶级正是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在国内的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在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中,斗争仍在继续,因为矛盾始终存在。这个矛盾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无情地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的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当代社会结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63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63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篇,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篇8:读《共产党宣言》的感想

一、二元对立的艺术结构

《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 但它不像常见的爱情诗直抒胸臆, 倾诉自己对爱的焦灼和渴望, 而是以二元对立的艺术构思结构作品, 以发自肺腑的内心独白表达其独到的爱情观。

《致橡树》中, 诗人以“不, 这些都还不够”, 把这首诗以二元对立的艺术结构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种种爱情观的批判和摈弃。先否定“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的凌霄花, 否定这种充满功利性的爱情;也否定“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的痴情的鸟儿, 否定这种缺乏独立个性的爱情。《致橡树》的后一部分抒发了诗人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呼唤和憧憬。爱情不能只是单方面的利己或利他, 爱情必须是双方的交流, 必须是心心相印的理解和互动。因此, 诗人以生动的意象表达其独特的爱情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木棉与橡树比肩而立, 同在蓝天下作为树的形象屹立;“根, 紧握在地下;叶, 相触在云里”, 紧握在地下的根昭示了他们心心相印的爱情, 相触在云里的叶表达出他们相濡以沫的真情;“每一阵风过, 我们相互致意;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是心心相印的深情, 是相互尊重的爱情。在心心相印中, 双方仍然保持各自独立的性格:“你有你的铜枝铁杆”,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征男性的橡树充满着阳刚之气, 铜枝铁杆凸显出男性的英武姿态;象征女性的木棉洋溢着阴柔之美, 红硕的花朵展现出女性的柔美意味。

诗人在二元对立的构思中, 在被否定的爱情观与向往的爱情境界的比照中, 突出一种坚贞的爱情观, 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希翼。

二、新颖丰富的抒情意象

诗歌必须以形象表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意象的择取与描绘, 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含蓄地道出。《致橡树》中的主体意象是橡树与木棉, 诗人择取了这两个外形迥异的意象, 并赋予它们性别色彩, 有着伟岸身躯铜枝铁杆的橡树充满着男性的勃勃生机, 有着红硕花朵的木棉洋溢着女性的娇艳美丽。在勾勒橡树、木棉的个性特征后, 诗人突出描写橡树与木棉的比肩而立、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终身相依。在对橡树与木棉意象的勾画中, 表达了诗人心目中的“伟大的爱情”, 通过橡树、木棉这两个主体意象的抒写, 将诗人心中关于爱情问题的思考抒写的十分形象, 又贴切地宣告了诗人独到的爱情观。

《致橡树》中, 诗人还以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烘托反衬橡树、木棉之间的爱情, 以针砭诗人所反对、所不满的爱情观, 这便使诗歌中的抒情意象显得新颖而丰富。诗人择取的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意象, 意在通过这些浇灌、衬托、照耀、滋润对方而不考虑自我的意象, 以它们只知奉献而不为获取的特点, 表达诗人对于牺牲自我幸福、放弃自身追求的传统爱情观的不满, 在这些被历代文人所礼赞所推崇的意象上, 不落窠臼地独辟蹊径, 在平平常常的意象中见出新意, 从而反衬出橡树、木棉主体意象的崇高壮美, 抒写出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爱情的伟大坚贞。

《致橡树》中所择取的意象群体都是与橡树相关的, 无论是攀援大树的凌霄花, 还是站立枝头歌唱的鸟儿;无论是送来清凉慰藉的泉源, 还是衬托威仪的险峰, 都是诗人精心思考择取的, 从而在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远近交错的背景中衬托主体意象, 使整首诗洋溢着诗人赋予大自然的清丽深邃的意境。

三、整饬自然的对偶句式

品读《致橡树》, 诗歌中诗人以整饬自然的对偶句式使诗歌读来朗朗上口, 在发自肺腑的直抒胸臆式的诗句中宣告诗人的爱情宣言。

在整首诗中, 诗人以两两对偶的句式表达其对于爱情的思考与追求。在开篇“我如果爱你——”的句式中分别否定凌霄花、鸟儿的功利性的姿态;在谈及日光、春雨时, 诗人采用了省略的方式, 仅仅以“甚至”的对偶方式, 表达对这种爱的方式的不满。这种对偶句式的运用, 读来流畅自然一气呵成, 更好地抒发了诗人发自肺腑的心声。

诗人在勾画橡树、木棉心心相印时, 以对偶的句式很有层次地展示二者的爱情境界;在对仗工整的“根, 紧握在地下;叶, 相触在云里”句式中, 勾画出二者表里合一、心心相印的爱情境界;在“你有你的铜枝铁杆”“我有我红硕的花朵”的对偶句式中, 展现橡树与木棉各自的风采神韵;在“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的对偶句式中, 抒写出了形分实合、息息相关的爱情境界, 将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爱情以对偶句式十分生动流畅地抒写了出来, 在跌宕起伏的节奏中, 在隔句押韵的诗句中使整首诗激情洋溢、流畅自然, 宣告了诗人发自肺腑的爱情宣言。

篇9:共产党宣言感想

但当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此时,资产阶级就发动了入侵其他市场的战争,如西方列强对我国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对美洲的占领,对土著的奴役。这种种的一切都是在埋下一颗原子弹。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哪里有压迫哪就有反抗,无产阶级行动起来了。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他们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他们毁坏那些来竞争的外国商品,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力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中世纪工人的地位。而因为发达的交通,工人们开始联合在一起,当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地方性活动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时。无产者从组织发展成为阶级了。但他们被围捕,被屠杀.......但人们都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共产党从无产阶级中成长起来,他们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他们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运动的利益。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所有共产党人都有一样的目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中国的共产党人在1921年成立,在陈独秀等人的带领下和前苏联的帮助下,将共产主义宣传开来。使得共产主义在中国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而到毛泽东当一把手时,更是发动了井冈山起义,农村包围城市等军事活动来夺取政权。遵义会议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使中共坚定了路线。长征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行动,他们所做的一切,为新中国的成立,为共产党的当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国外,在法国,共产党人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但是并不因此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承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在瑞士,共产党人支持激进派,但是并不忽略这个政党是由互相矛盾的分子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法国式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一部分是激进的资产者。波兰人中间,共产党人支持那个把土地革命当作民族解放的条件的政党,即发动过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的政党。

篇10:共产党宣言感想(终稿)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和社会主义社会胜利的必然性。这部著作从它诞生起时就鼓舞和推动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我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我国的发展。

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照搬外国经验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了理论结合实际与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当前实际的大结合,并融合为一部为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这个也是史无前例的。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都一直源于马克思思想,并在其基础上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把马克思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带领我国迈出新的历程。

作为研究生,要明白个人的成长就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为了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就是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每个人和一切人实际就是共同体概念两面观,共同体由每个人组成,每个人是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人的解放一样,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完全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要经过几十代甚至上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要把自己融入到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就能够达到自身的比较全面的发展,也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比较充分的实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思想一贯以来的理论品格,也是它之所以永葆生命力的根源。而与时俱进,这个不仅仅局限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创造力的重要性,源于它不可低估的力量。而创新所需要的,就是与时俱进。能把自己的前途和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大胆创新,就是时代的强人。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并抓住它,努力提升自己,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使自己能为社会乃至人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11:共产党宣言读书心得感想

首先,共产主义信念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如果失去了它,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丧失无产阶级的立场。实现《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目标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上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想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目标,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磨砺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加强信仰的修养,为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不懈奋斗。

其次,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关键。《共产党宣言》在1872年、1882年、1883年和1888年的序言中都对其中的内容作了一定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使之能够随时随地都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一贯以来的理论品质,也是他永葆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创新,紧跟国际潮流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甚至引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2018千万网民学《江西省禁毒条例》专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下一篇:高三毕业典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