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产生背景

2024-05-06

共产党宣言产生背景(精选6篇)

篇1:共产党宣言产生背景

《共产党宣言》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写作目的:

《宣言》的问世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欧洲主要国家已占居统治地位。产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正在进行,在德国也已开始。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使资本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导致经济危机频频发生。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 深重灾难。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随着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化,斗争的 规模越来越大。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两次起义,提出了“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英国工人发起了以实现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 宪章运动,自1836年开始,持续了12年之久,吸引了成百万工人和劳动群众参加,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1844年发动了大规 模的武装起义,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这些斗争虽然都被镇压下去,却显示出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斗争的经验,为马克 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恩格斯 认为,首先要从组织上把各国分散的工人运动统一起来,其次要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为统一的工人运动提供行动纲领。

1846年,马克思和恩 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他们批判了当时误导工人运动的多种错误思想理论,如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格律恩为代表的真正社会主 义、蒲鲁东的改良主义等等,引导工人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1847年他们加人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进步青年组 成的半秘密性组织,受魏特林主义的影响,奉行“人人皆兄弟”的口号。1847年6月,恩格斯出席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将“正义者 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取代了“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恩格斯还为同盟起草了第一个纲领草案——《共产 主义信条草案》。草案以问答形式写成,这是在当时易被接受的形式。同年10月底到11月初,恩格斯在征求同盟盟员意见的基础上,对信条草案做了修改和补 充,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原理》仍采用问答形式,基本上保持了草案原来的结构,但内容上有很大丰富。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 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除德国代表外,还有瑞士、波兰、英国的代表。大会经过深入的讨论,采纳了马克思 恩格斯的观点,决定公布一个“宣言”形式的“同盟”纲领,并把起草工作委托给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这两稿 的基础上,根据大会通过的纲领原则,认为应当把党的纲领写成一篇充满战斗性的宣言,他们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 言》,1848年2月在伦敦付印,以单行本的形式用六种文字正式发表。《宣言》迄今已用200多种语言出版了1100多个版本,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 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

《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40年代西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同资产阶级、同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革命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的产物。

篇2:共产党宣言产生背景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宣言》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列宁认为,《宣言》“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1](p416)这段论述精辟地概括了《宣言》的精神实质,也为我们研究《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提供了指导思想。

《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者从此可以用新的世界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它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永远高扬的旗帜,也是全人类最终解放的伟大旗帜。

—、《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

《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40年代西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同资产阶级、同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革命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的产物。

《宣言》的问世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已占居统治地位。产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正在进行,在德国也已开始。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导致经济危机频频发生。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随着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化,斗争的规模越来越大。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两次起义,提出了“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英国工人发起了以实现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宪章运动,自1836年开始,持续了12年之久,吸引了成百万工人和劳动群众参加,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1844年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这些斗争虽然都被镇压下去,却显示出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斗争的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要从组织上把各国分散的工人运动统一起来,其次要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为统一的工人运动提供行动纲领。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 会,他们批判了当时误导工人运动的多种错误思想理论,如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格律恩为代表的真正社会主义、蒲鲁东的改良主义等等,引导工人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1847年他们加人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进步青年组成的半秘密性组织,受魏特林主义的影响,奉行“人人皆兄弟”的口号。1847年6月,恩格斯出席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取代了“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恩格斯还为同盟起草了第一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草案以问答形式写成,这是在当时易被接受的形式。同年10月底到11月初,恩格斯在征求同盟盟员意见的基础上,对信条草案做了修改和补充,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原理》仍采用问答形式,基本上保持了草案原来的结构,但内容上有很大丰富。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除德国代表外,还有瑞士、波兰、英国的代表。大会经过深入的讨论,采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决定公布一个“宣言”形式的“同盟”纲领,并把起草工作委托给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这两稿的基础上,根据大会通过的纲领原则,认为应当把党的纲领写成一篇充满战斗性的宣言,他们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在伦敦付印,以单行本的形式用六种文字正式发表。《宣言》迄今已用200多种语言出版了1100多个版本,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

二、《共产党宣言》的结构与特点

《宣言》最初的版本,由一个简短的引言和四章组成。《宣言》公开发表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这一历史文件作过修改,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通过写序言的形式或写其他文章来发展《宣言》的思想。在1872年至1893年二十多年时间里,他们为不同版本的《宣言》先后写了七篇序言,即1872年德文版序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前两篇序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后五篇序言由恩格斯一人创作。在每一篇序言中,作者都结合当时社会经济、革命斗争形势和政治状况等方面的新变化,对原来的思想作了新的补充和新的发展。因此,这七篇序言成为《宣言》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宣言》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

《宣言》现在的结构包括七篇序言、引言和四章正文。四章的标题依序是:“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作品。《宣言》的 基本特点是文字不多,篇幅短小精悍,但思想博大精深,观点简明扼要且透彻精辟,气势恢弘,语言生动,激情洋溢。《宣言》结构严谨,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伟大著作中,运用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特征进行了科学研究。他们总结了当时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他们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向全球扩张的趋势,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及其伟大的历史使命,论证了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阐明了共产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全面驳斥了当时诽谤与攻击共产主义的种种资产阶级谬论,深刻地批判了当时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思潮,彻底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冒牌社会主义之间的界限,从此为各国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树立起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旗帜,也为全人类的最终解放树立起伟大的旗帜。

三、七篇序言的主要内容

七篇序言本着尊重《宣言》作为历史文献不宜随意改动的精神,回顾了《宣言》同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总结了《宣言》问世以来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宣言》所阐明的基本原理:

1.对待《宣言》的科学态度。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2](p3)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p248)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所强凋的思想是理论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也必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发展。它的实际运用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求与各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

2.阐明了《宣言》的性质和任务。1872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指出,《宣言》是共产党的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2](p251)共产党人要彻底消灭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只有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杜绝产生剥削和压迫的根源。

3.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妁历史,即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 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2](p252)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重申了这一思想,科学地概括了新的历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线索。

4.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新经验,对《宣言》作重要修改和补充。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根据1848年欧洲革命,特别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最新经验,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2](p249)这就是说,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证明,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彻底胜利,就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修改和补充,是对《宣言》中基本原理的重大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5.关于俄国革命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通过对欧美革命和俄国革命客观情形的对比分析之后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2](p251)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发展了以往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的观点,预示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国家也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寄希望于东方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一思想后来为列宁所发展,并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中得到了验证。

四、正文的主要理论观点

正文的“引言”指出了《宣言》的目的。早期共产主义思想运动,在形形色色敌人的咒骂声中产生、成长。而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2](p271)

《宣言》最主要的理论观点如下: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宣言》第一章一开头就指出,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后,经历了三个剥削阶级相继统治的社会形态,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三个社会形态中,各自存在着两个相互对抗的基本阶级,即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阶级社会中,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集中表现。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对立往往为等级制度所掩盖。工业革命后,伴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简明地阐述了阶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被压迫阶级反抗 压迫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2](p272)

《宣言》除了揭示对抗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外,还特别着重地叙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简要地表述了它的发展规律。《宣言》指出,封建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引起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原有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随着新市场的出现和贸易扩大所增加的需求,“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2](p27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此确立。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是根本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资本同劳动对立的尖锐化,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频频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中,只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才能从根本上消灭亠切剥削阶级,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

应当承认,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首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最早分析了阶级及阶级斗争现象,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也进行了激烈的抨击91852年马克恩在致约?魏德迈的信申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他的功劳。他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新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人无阶级社会的过渡……”[3](p547)

2.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是和资产阶级同时产生的。无产阶级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处子社会最下层。但它又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是最有力量、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掘墓人。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也得到发展。无产阶级是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发展的。它经历了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个别性的、地方性的反对个别工厂资本家的自发斗争,发展到整个无产阶级进行全国性的反对整个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斗争,进而发展到以夺取政权为目的,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认识到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领导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

《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由它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它的阶级特性决定的。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有前途的阶级。它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是先进生产 方式的代表。随着大工业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将不断壮大,战斗力将不断增强。大工业生产需要有明确的分工和严密的组织,这一特点决定无产阶级是一个最富有组织纪律性和团结精神的阶级。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它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底层,没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受压迫,在经济上受剥削,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因而最痛恨资本主义社会和一切剥削制度。此外,正因为它一无所有,所以它对私有制毫不留恋,对共产主义革命充满热情,在这个革命中它失去的只是锁链,而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3.资本建立世界市场并在全球扩张

《宣言》揭示了资本全球扩张的本性及其造成的后果:资本追逐利润的贪欲“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2](p276)。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人没有祖国”,无产者失去了任何民族性。

然而,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逻辑是,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胜利,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前阶。

4.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首先,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作用导致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类历史上的社会形态变革都是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它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少数资产者对广大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进行剥削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包含着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并突出地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种社会瘟疫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桔。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其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这两个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是不可调和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最终结局只能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必然导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解决它固有的矛盾,无法消除经济危机;要从根本土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端,彻底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私有制,建立一个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新的共产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新世界是资本主义旧世界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财富不是为劳动者的需要而存在,而是劳动者作为资本价值的增殖手段而存在,这是一种野蛮的生产方式,是为了物质财富的增长而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颠倒了的世界。无产阶级是一切被剥削阶级的代表,最善于团结和领导其他劳动阶级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因此,《宣言》庄严宣布:资本主义“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p284)

5.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人的长期任务

《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因为,共产主义革命在本质上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剥削阶级的革命,它不是用一种剥削制度去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要从根本土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就要求彻底铲除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经济根源土亠私有制。只有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巩固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挖掉剥削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

对于消灭什么样的私有制,《宣言》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2](p286)在“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2](P288)显然,共产党人要消灭的是少数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就是要彻底消灭私有制,彻底消灭私有观念。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彻底消灭私有制,而且还要彻底消灭私有观念。这是因为,私有制是私有观念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私有观念则是维护私有制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必然要利用一切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维护其私有制。所以,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彻底消灭私有观念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才能彻底消灭剥削制度,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

“两个彻底决裂”是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两个彻底决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共产党人彻底革命精神的深刻体现,是共产主义革命的战斗任务。

6.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道路

《宣言》总结了人类全部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治统治是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根本道路。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它们之间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必然要运用一切武器,特别是运用国家机器来镇压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以巩固其统治。无产阶级要获得彻底解放,就必须用革命的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之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2](p293)无产阶级建立了政治统治之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权一步一步地剥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

上述论断已经包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但还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概念。后来马克思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总结法国工人六月起义失败的教训时,第一次提出:“推翻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专政!”他说的工人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间断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专政作为必经的过渡阶段,以求达到根本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一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改变一切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4](P104)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作出了科学概括:“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5](p31)

作为党的纲领,《宣言》提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要为逐步过渡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

7,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要实现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独立的革命政党。《宣言》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自觉代表者。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但是,共产党人又不同于其他工人政党和一般无产阶级群众,它是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p285)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当前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同时代表工人运动的未来。共产党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来自这个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和最能够代表历史运动整体与未来的阶级品格。“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p28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在制定革命策略时,必须具体分析国内、国际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状况。

《宣言》结束时强调: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让一切反动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的面前发抖!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它将获得整个世界。

《宣言》以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作为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五、《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6](p93)迄今的世界历史实践证明,《宣言》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朽文献,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历史实践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尽管现在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1.《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无产阶级革命者从此可以用崭新的世界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人类历史新纪元。随后中国人民走上了无产 阶级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形形色色假社会主义的批判,为我们识别今天种种真假社会主义思潮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

2.《宣言》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系列观点,已为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与发扬,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获得独立、摆脱苦难、建设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是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必须永远坚持的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旦把人民群众武装起来,就会变成强大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兴盛;反之,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走向衰落,甚至亡党亡国。

3.《宣言》揭示了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属性,即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共产党人更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由于具有些先进性,我们党才能在取得政权以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赢得夺取政权的伟大胜利;才能在夺取政权以后的建设、改革时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向“四化”挺进。在当前改革深化的重要关头,能不能继续坚持共产党的宗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对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严峻考验。因此我们今天重新学习《宣言》,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宣言》对资本建立世界市场并向全球扩张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虽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在发展程度上已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变化正是朝着他们在《宣言》中所揭示的趋势而展开的,例如资本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的扩张、失业的增加、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等等,都是以活生生的现实——验证《宣言》的预言。虽然《宣言》中没有出现“全球化”这个术语,但马克思恩格斯对“全球化”的本质和后果的深刻揭示,也正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真实写照。

5.《宣言》所做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论断在当今世界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当今世界表现为更加发展的形态,在空间范围上显现为全球性的特点,在形式上也有新的变化,但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剥削手段更加精巧,剥削范围更加扩大,剥削程度更为深化而已。“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宣言》做出的这一论断,在当今世界以更为清晰的趋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全球化运动、“替代”运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出现的、以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对 新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拉丁美洲的“新社会主义运动”,都预示着“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回归马克恩”、“研究马克思主义”、“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等等,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在当今世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6.《宣言》中关于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未来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介自由人联合体的学说,代表了整个进步人类的理想和信念,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宗旨的全人类解放的思想,也就是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思想,迄今仍是人们探索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最高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我们只有以《宣言》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才能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

篇3:敏捷配送产生的背景及其理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配送, 经过几十年的竞争与发展, 配送的作用已经突显出来。但总体来看, 我国配送业发展依然比较缓慢, 运作不规范, 大多数企业未形成规模。随着生产消费不断变革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更加强烈的呼吁新一代配送的产生。

一、敏捷配送产生的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体制的建立, 我国经济依然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市场的供求状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寻求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 以赢得市场。同时, 物流配送的竞争价值亦被发现, 并被称为第三利润源, 受到广泛的重视。敏捷配送的出现, 是我国许多行业所期待的。

1. 新的竞争模式呼吁新的配送模式

20世纪是大批量生产方式的时代,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大批量生产方式下的产品品种单一, 阻碍技术更新和信息交流, 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造成生产的产品越多损失越大的潜在危险。大批量生产方式的辉煌走到了尽头。

当欧美国家遇到经济危机时, 人们却惊奇的发现日本在新的精益生产模式下保持了制造业的持续发展。精益生产提出精简、消肿的对策, 以及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在物料管理方面, 精益生产十分强调上下游企业的协作, 加强对物流的管理, 要求配送能够提供准时物料供应, 以达到零库存的目标, 这使在制品及库存大大减少, 极大的节约了流动资金, 提高了资金周转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精益生产的模式逐渐在全球推广开来。这也把各行业对高服务水平敏捷配送的要求推向全世界。

为了摆脱经济的衰退, 美国提出了敏捷制造的生产模式。敏捷制造借助企业间的动态联盟, 能够快速、小批量且低成本的展开生产, 极大地适应了现代市场迅速变化的需求, 但它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好的满足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资往来, 提供低成本、准确、高附加值的服务, 能够满足敏捷制造企业的苛刻需求, 从连接点上保证敏捷生产链的迅速反应能力, 从总体上控制甚至降低产品成本, 成为各行各业对新一代的敏捷配送行业的要求。

2. 新的需求模式呼吁新的配送模式

物流就其本性而言, 它天然具有自上而下的顺应供应链方向的特点。这种特点源于两种动力:其一, 是显而易见的生产或服务的供应链的推动力。这要求物流配送模式要适时的满足生产或服务的需求, 紧紧跟上供应链形态的变化。其二, 是更深层次的需求链的拉动力。它虽然呈现出逆物流方向, 但对配送乃至推动物流配送的生产服务供应链起到关键的作用。配送是物流整体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最接近客户的一环, 物流的整体效果都将在这一环节集中体现给客户。在配送服务中, 理所当然地应当更加重视客户的需求。因此, 需求模式的变动会从根本上影响物流配送的模式。

伴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商品产量日益增加, 产品种类不断翻新, 许多产品供大于求, 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点, 大部分的竞争都在卖方之间展开。而消费者此时也似乎越来越不循规蹈矩, 消费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上来看, 顾客的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顾客已由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 由追求低价格转变为追求大品牌, 由追求从众消费转变为个性消费。顾客对市场的要求愈来愈严格, 就迫使企业的设计和生产具有灵活性, 迫使物流配送具有敏捷性, 能够及时满足市场的需要并紧紧跟上市场的步伐, 迅速的随市场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新技术为新的配送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今天能够提出建设新敏捷物流配送体系, 除了市场的需求之外,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它们为建立高效准确的配送体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自动识别技术, 它是在物流配送过程中, 具有信息获取和信息录入功能, 包括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磁识别技术、图形识别技术、光字符识别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解决了物流配送信息录入计算机的瓶颈, 是实现新一代配送管理的基础。

自动跟踪技术功不可没。它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等。通过GIS系统, 操作者可以将表格形数据转化为电子地图, 然后对显示结果预览、分析和操作。GPS结合了卫星及无线技术的导航系统, 可以时时显示出配送车辆的实际位置, 对车辆和货物进行运输跟踪。

配送信息网络平台技术可谓是新一代配送系统的基础。要达到配送管理的信息化、敏捷化目标, 配送企业必须利用电子订货系统 (EOS)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EDI) 、电子转帐系统 (EFT) 、商业增值网 (VAN) 等电子商务系统, 以完成向供应商或客户联系订购、配销商品和传递资料及结算等业务。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实现配送信息迅速、准确地采集、传递、应用的基础平台, 它关系到配送敏捷性的实现与成败。

二、敏捷配送的核心内容

敏捷配送既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导致商务分流的产物, 更是现代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顾客服务推动的结果, 同时是物流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敏捷配送的含义

“敏捷”一词来源于制造业领域, 敏捷制造 (AM是指制造企业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 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 以有效和协调的方式响应用户的需求, 实现制造过程的敏捷性。透过敏捷制造, 我们可以得出敏捷性是一种战略能力, 是一种在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并壮大的能力。也就是说, “敏捷”是各行业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首先, 它表现在各行业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时能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其次, 它表现在各行业具有有效、迅速地整合各方面资源并进行生产的条件和能力。总体来看, 敏捷性是从整体能力或表现的角度着眼的一种经营方式;敏捷性的对象是整个企业或组织以及企业中的人;敏捷性的目标是顾客;敏捷性的价值是为顾客创造高附加值的价值。

敏捷配送是配送敏捷化的实现手段, 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根据价值链相关环节的需求, 迅速进行物品的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 并在时间窗口内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在现代市场竞争的状态下, 只有达到了敏捷要求的配送才有可能更好的与其他相关组织实现合作生产与运行, 使整个价值链上的组织专注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发挥。

2. 敏捷配送的核心理念

敏捷配送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和生产、服务行业的需求而诞生的, 在核心理念上, 它坚持时间和服务的核心理念。

首先, 敏捷配送强调在时间窗口内完成配送任务。针对各个配送中心理念的不同, 时间窗口大体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理解, 时间窗口指的是从顾客订单开始到顾客的配送需求满足的全部活动所经历的时间跨度。从狭义上理解, 是指货品配送人员与客户进行交接的时间, 也就是配送中心将货品送至客户处并卸货完毕的时间。现代物流配送运作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客户要求的时间范围越来越苛刻, 时间窗口越来越小。由于消费者的需求瞬息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第8期25

万变, 产品的生命周期迅速缩短, 同类产品的替代性日益增强, 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 消费者理所当然的会选择反映迅速, 无须让消费者花费太多时间去等待的企业及其产品。而企业为了赢得客户, 也将时间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因素。同时, 企业为了能降低成本并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的脚步, 往往不愿储备过多的商品, 而寄希望于配送的敏捷性。他们要求配送能够做到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 实现小批量、多批次连续补给, 实现物资到位的准时性和准确性, 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平衡和协调。市场竞争的压力也波及到了配送业的领域, 这更加推动了时间窗口的缩小。因此, 配送必须具有敏捷性。在时间窗口之外的配送没有任何意义, 时间窗口是敏捷配送的核心理念之一。

其次, 敏捷配送强调顾客服务的理念。顾客满意度的提高, 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配送是决定因素之一。消费价值链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价值链的成长和竞争优势的巩固与提升。如果这两条价值链能够做到平衡对接, 那么, 生产价值链的推动力和消费价值链的拉动力就会形成一股合力, 而要实现这种合力, 实现各环节的无缝连接, 含有高度顾客服务理念的配送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在竞争中, 人们往往更关心成本, 但如果能够在相同的成本下得到更多的增值服务, 或略微提高配送成本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开支, 则更具竞争力。敏捷配送应该凭借自身快速的反应能力, 以及实施监督商品的配送动态的信息, 来识别潜在的作业障碍和潜在的改进点, 并向顾客提供更全面的配送服务, 甚至超出配送业务本身的范围而完成最后的生产加工程序。在货物交付客户前所作的包装、整理等非核心业务完全可以由敏捷配送的增值业务完成, 这样既能减少工作的重复和浪费, 又能保证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三、敏捷配送成功运营的关键。

“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但值得注意的是, 当人们纷纷推崇“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时, 往往忽视了物流的成本属性。特别是建设敏捷配送, 如果忽视了成本的概念, 而在大量的投资之后, 沉醉于“第三利润源”的梦想之中, 反而会使这些投资沉淀为沉重的成本包袱。对于敏捷配送来说, 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配送的敏捷性。但以为拥有了先进的装备, 敏捷配送就可以自动实现, 成为企业的利润之源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敏捷配送的实现, 需要运作者积极的转变观念。

1. 敏捷配送可以创造价值

敏捷配送能够迅速的对客户需求做出反应, 在客户规定的合理时间内兑现客户的要求, 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平衡对接, 紧跟市场变化的步伐, 减少重复劳动, 降低成本消耗, 保证整个价值链的效益最大化。显然, 在敏捷配送的运作过程中, 它创造了产品的市场时间价值, 减少了客户的运作成本, 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的反应速度, 增加了利润空间。

2. 敏捷配送并不必然创造价值

配送首先是一个成本中心。在配送过程中, 配送是以成本的形式出现的, 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销售过程都是如此, 并且它在商品的价值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 成本是配送的天然属性。尤其是敏捷配送, 它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以采用先进设备, 但这些先进的设备不能自动地给购买者带来利润, 它只能是给购买者提供各种各样详细数据和实现快速反应、高质量服务的可能性。因此, 不加以合理的运作, 敏捷配送只能成为企业沉重的成本负担。因此, 在认识敏捷配送时, 必须首先确认它是一个天然的成本中心, 而不是天然的利润之源。

3. 敏捷配送的利润之源来自合理的运作

篇4:共产党宣言产生背景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 “两个必然”

一、危机与资本主义并存,是一种制度病、基因病

历史上看,美国以至世界性的金融动荡是有传统的。从1929年股市大崩溃、1970年的美国股灾、21世纪初“安然事件”、“泰科事件”、“朗讯事件”等诸多大公司丑闻,再到这次殃及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关于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美国总统奥巴马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我们不是因为历史的意外才走到这一步,是华尔街的贪婪与不负责任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中国新闻网,2008年9月23日)正是金融资本家对超额利润的追逐,贪婪地占有国民财富的本性导致了危机的重复性出现,这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二、“两个必然”规律仍然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马克思在《宣言》中深刻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永远经得起社会历史实践检验。

有人会问当下的金融危机与十九世纪的实体经济生产相对过剩危机有什么关系吗?笔者以为,二者不仅关系密切,就其本质而言,且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在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没有根本的改变。这次危机正是生产无限扩张与社会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危机发生后,资本主义社会对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仍然没有正确的本质的认识,而仅仅找到一些表层的原因,如金融家的贪婪、过度的投机行为、银行监管制度的缺失和公众消费信心不足等,甚至有人荒谬地把危机归咎于美国人的消费方式加上中国的货币汇率。他们否认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把危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政策和行为的偶然失误以及某些外部因素的冲击。其实我们可以清楚的分析出此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源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即源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和竞争的压力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社会财富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则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这就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尽管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以前经济危机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如虚拟资本的急剧膨胀、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导致资产泡沫的破裂和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是生产趋向于全球化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却依旧,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未变。

三、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马克思在《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P256)他还说:“尽管按照资本自身的本性来说它是狭隘的,但它力求全面地发展生产力,这样就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前提,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4](P34)可见马克思不仅是资本主义的批判者与毁灭者,同时马克思也是资本主义以及资本“最伟大的赞美者”。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在流通、循环过程中“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的,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决不会放弃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的循环不是简单地物质守恒,而是以扩张为目的。资本无限扩张的结果必然是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不可避免发生的经济危机必然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因此我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融入全球化的同时,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同时积极避免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必须通过开放融入“世界历史”。而此次金融危机正好给我们以诸多思考与启示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采用集中调控的模式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优势性,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符合市场经济本身发展的必然规律;因而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吸引力,也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高度评价。

——坚信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方式去做。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办。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这是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方针,也是我们党总结对外开放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和环保产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进一步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这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化的局限性。可以这样说,目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进入了转型、秩序重建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动摇了以美国为主导、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另一方面,当世界经济因金融危机走向衰退时,中国经济仍然是一枝独秀。这都为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影响力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版) 第46卷(下册)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篇5:晚报产生的背景

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新城市不断出现,城市功能不断扩张,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这些都为晚报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不仅停刊的13家晚报复刊,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新创办的报纸。这其中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深圳晚报、武汉晚报为代表的4小龙,领潮流先声,富有生气与活力。

都市报产生的背景:第三阶段为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不再批准一个城市办两张晚报,于是一些日报办起了具有晚报性质的都市报。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一批都市报,以市民报为标榜,以报道市民生活、为市民服务为宗旨,以市民为服务对象,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也对传统的晚报办报思路和运营手段带来很大的冲击。至目前,全国各类晚报已发展到160多家。

都市报特点:民生化、通俗化、贴近性、题材广泛性、商业化广告、.“批评性报道”、“故事化”、“娱乐化”

发展:1.突破体制底线,占领主流资讯领域2.跨区域办报,多种产业经营3.发挥看家本领,拓展文化生存空间4.打造都市报竞争力,实现品牌化竞争

晚报的特点:

1.以城市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除报道当天国内外重大新闻外, 还大量采集、发布发生在市民身边的新闻;及时发表群众的意见、要求;深入市民家庭,密切联系群众。

2.注重报道社会新闻和文化、体育新闻;提供有关日常生活的各种知识,做读者衣食住行的参谋;为人们的生活、休息和娱乐服务。

3.晚报送到读者手中已在傍晚,读者阅读心理与读晨报有所不同,所以晚报注意生动活泼,短小精悍,有人情味和可读性,重视读者共同兴趣。

4.注意新闻时间性,体现“报晚信息早”的特色。

5.强调办好副刊。

《新民晚报》:可亲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读性

第一阶段:新民晚报总编辑赵超构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即“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以扬子晚报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则在新民晚报理论的基础上,嫁接了日报重视主体宣传,即雅新闻的优势,大信息量、强综合性、全方位报道、时效快捷,成为这一代晚报的显著特点。第三阶段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嫁接各类各家报纸的优势,以市民角度去选择新闻,积极干预生活,强化批评报道。对文章的长短,则坚持该短必短,该长必长的原则。同时注重新闻策划,吸引读者参与。

但不管怎么变怎么定位,晚报的新闻特点都离不开市民生活,离不开世俗人情。因此晚报在选择新闻时,多以市民为视角,写作手法上也以市民看懂读懂,乐于接受,渴望获取为前提。因此晚报特色,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爱看的新闻,老百姓关注的新闻。

从整体来说,晚报新闻的特点,可以用16字概括,即地域性、市场性、社会性和娱乐性。其内涵可以用4个字概括:早、全、近、软。

地域是指地方性,以本地读者为主要对象,即使报道外地新闻也要以本地读者的兴趣和

关心角度出发;市场也是读者的市场。晚报以灵活多变的办报机制,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根据读者需求不断调整版面和内容。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日报是计划经济,晚报是市场经济;社会性是指晚报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群众,做到雅俗共享,老少皆宜;娱乐性指晚报的新闻要轻松活泼,具体可感,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日报的直灌式宣传和厚重风格,是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去接收信息、增长知识、受到教育。

晚报新闻写作特点:

一、经济新闻社会化

二、科技新闻生活化

三、社会新闻人情化

四、会议新闻信息化

五、文化新闻大众化

六、深度新闻精细化

晚报的概况:现状:晚报依然主导市场(2005年)

(虽然很多晚报改为早上出版,但是目前晚报依然处在主导市场的地位,也是具有较强市场号召力的品牌报纸。)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报业发展经验来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晚报扩张的势头不再。美国1960年有早报(日报)312种,1993年发展到621种;同期,晚报却由1459种下降到956种。1965年以后,晚报的发行量开始持续下降,到1994年,早报的发行量有4305万份,而晚报只有1676万份。在英国,1961年晚报的发行量有887万份,早报(日报)发行量是1758万份。1963年开始了晚报的倒闭高潮,到1994年,晚报发行量下降到495万份,日报仍然维持在1546万。

两极分化:几家大报影响力大,发行量大,一般地方性晚报无法与之相比。

《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等坚持下午出版的品牌晚报,在长期的经营中,使读者形成了对它的“版面忠诚”和“报纸依赖”,虽然受到了都市报和晚报早出的冲击,依然是雄霸市场,处在主导性的地位。

首先,市场份额相对萎缩,相对于都市报而言,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增长速度有些落后。

比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增速相对缓慢更为需要警醒的是,晚报的理念不再处于潮头的位置,风格不再引领读者注意力,锐气已经有所下降,边缘化危机潜伏。近几年来,一些影响重大的新闻事件和办报理念似乎已经远离了晚报,都市报成长的步伐加快,在时政新闻、财经报道、时事评论等各方面都显出勃勃生机;传统的机关报也开始注意吸纳都市报、晚报的成功经验,着力改革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报道的方式和手法,反而是市场化改革较早的晚报显得有些“落伍”了。

晚报与都市报的比较、异同:(版面、标题、舆论引导、选题策划等方面)

《大河报》《大河报》于1995年8月1日创刊,是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以“关切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为宗旨的综合性都市生活日报。全国版:立足中原,关注国内外重大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体育新闻事件,弘扬正义,针砭时弊。省会郑州市区:聚焦省会,报道百姓身边的新闻,追踪热点话题,关注百姓生活,倡导时尚消费;《大河报·大河财富》作为《大河报》全力打造的一份财经类周刊(周日报纸,周五发行),聚焦财经动态,透视经济风云,点评企业成败案例,关注企业家群体,彰显创业精神。具有信息量大,可读性强,阅读率高等特点,高密度覆盖河南省,全国日发行量达100万份,郑州市日发40万份,年广告收入4.3亿元,成为中原报业市场第一品牌,并跻身世界日报发行百强,综合竞争力位居中国报业第四位。

篇6:协同商务的产生背景

20世纪 60年代,市场处于短缺经济时期,只要有产品,顾客就心满意足。企业主要使用自动化流水线等方式来提高制造品的产量,一种产品就可以满足所有顾客的市场需求。到了70年代,随着市场供不应求状况的缓解,顾客开始期望有高质量的产品,此时,企业开始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进入80年代,市场上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为了使企业产品能从中脱颖而出,企业开始应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将以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等方式集成起来,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成员加入到产品研制小组中,以设计出多样化的产品,内部供应链初见雏形。到了90年代,顾客不满足于产品的耐用和有限的品种多样性,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特殊要求进行个性化生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定制化的要求,开始采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式,把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顾客都吸纳到产品设计小组中来,企业的外部供应链开始慢慢形成。如今进入21世纪,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顾客对独特性的进一步需求,使企业开始采用协同商务等方式,进行全球范围内基于Web的产品开发平台的跨企业业务运作,

表7.1列出了这几个阶段顾客期望、企业核心能力、产品开发分布性、产品开发组织、产品开发流程、产品开发技术的区别: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教案《老鼠画猫》下一篇:夹具、检具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