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档案管理

2024-05-20

现代化档案管理(通用14篇)

篇1:现代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对档案资源进行存储和合理开发,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随着当今社会的现代化程度的普及与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加快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档案管理部门研究的主要课题。

篇2:现代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档案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项事业提供信息服务,让“死档案”变成“活信息”。

本文就当前我国高等专科学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思考,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档案;现代化;管理

1 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3:浅析档案管理现代化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

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要求。随着电子技术飞速发展, 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各类资讯和信息数量呈几何级数不断增长, 相应地, 信息化社会的现状对档案管理工作无论是在数量上, 还是在精细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得档案使用者们对档案信息化、数字化查询有了迫切的现实需要。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后期已经开始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加快我国档案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 不仅适应档案工作国际化潮流, 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

现代化档案管理优势明显。相对于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 传统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着诸如整理分类慢、查找调取不便、不利于珍贵档案保存、人力及专业技术需求更大等劣势。现代化档案管理通过大量应用信息化技术, 使得档案管理分类更加详细、更加直观。同时, 档案信息化索引使得档案查找更加便捷、快速。另一方面, 采用微缩及电子照片技术的现代化档案管理, 更加有利于珍贵档案资料的保存, 使得档案资料多重备份得以实现。

档案管理工作自身发展需要。随着当代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处理的档案文件越来越多, 涉及的档案索引分类越来越复杂, 档案保存调取所要求的辨识度指向性越来越精确, 现代化档案管理大量应用了电子化文件, 同时配以数字化签名、认证、加密保护, 大大减轻档案管理的劳动强度, 可以杜绝由于人工操作所造成的各种错误及损失, 也使得原始档案、生成档案、备查档案之间可以准确而真实地对照。因此可见, 在档案管理领域, 现代化档案管理必然将逐渐取代传统档案管理模式,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系统化、规范化, 成为档案工作的主流模式。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现代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随着各类数字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 大量社会工作、事件、信息、成果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数字化形式记载、固化、保存。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适应社会潮流及技术发展。一方面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大量应用电子文件技术、图片微缩技术、数据服务器技术, 将大量档案转为电子文件, 将珍贵照片、图片档案转为微缩电子图片, 建立数字化档案数据库。结合传统档案管理方法, 建立多元档案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是在档案资源分享中大量应用网络技术, 使得档案信息的管理、传输、分享、查询在保证真实有效的基础上虚拟化。现代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使得档案管理效率提升、馆藏空间及人力压力缩减、珍贵文献照片更易保存、档案信息共享及查阅成本降低。

现代档案管理智能化趋势。数字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发展, 同在其他领域中一样, 将从简单替代向智能化服务不断升级。传统的手工整理、人工归类、逐卷查阅必然将被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取代。智能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以文档信息一体化为基础, 通过对档案自动识别、分类归档、生成备份完成自动化管理。对数字化档案的索引分类将越来越精细, 并采用多重关键字标签, 支持模糊查找。现代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将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系统化、模块化, 有利于对档案的科学分类分层管理, 也有利于档案管理精细化研究, 将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现代档案管理功能化趋势。传统档案管理受专业性、地域性、便利性影响, 更多地承载着记录和保存的功能, 与社会发展接轨不够, 社会民众对档案工作了解也不多。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加深, 信息资源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档案工作发展的功能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提升档案管理功能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采用市场化管理模式, 推动档案资源社会化共享共建。一方面, 庞大完备的档案数据库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 需要各类社会档案信息不断充实。另一方面, 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档案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同时, 现代档案管理的便捷, 使得档案资源服务普通民众更加容易。

三、提升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方法

培养专业化档案管理队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对档案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档案管理要求工作人员精通信息化技术、数据库技术, 更重要的是, 需要转变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具有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因此, 培养符合现代化档案管理要求的人才队伍, 帮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解放思想、培训技能, 构建档案专业化人才培训机制, 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配置专业化档案管理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涉及对新的信息资源采用数字化处理, 也必然涉及对以后档案数字化升级。一方面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构建的智能化系统, 需要投入大量高精尖数字化设备及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工作现有资源有限。如何协调好这个问题, 是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难点。因此, 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更需要研究社会化运作, 整合社会资金与资源, 引入市场化共建模式。

篇4:探讨档案管理现代化

【摘 要】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档案管理只有早日实现现代化,跟上信息社会的发展潮流,才能从根本上使档案事业有所提高。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重要性;管理措施

0.前言

档案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现代化以及产生的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完成文档一体化管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运用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

1.档案管理现代化概述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指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获得最佳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作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运用成熟的新技术,科学地保管好档案,延长档案寿命;二是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界服务;三是收集、积累、整理电子文件。

1.1档案资源信息化

档案资源信息化作为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是将档案资源和档案管理过程,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信息化将成为各项档案工作的重要管理平台和技术支撑,是新时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包括:一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即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建立起各类规范化、标准化、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和内容数据库;二是档案基础平台建设,包括档案网络建设和管理系统开发应用,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1.2档案保护现代化

随着新型存储介质的不断出现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如机读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这些档案信息的记录和存储载体有磁性的、光学性的和磁性的,有磁带、磁盘、光盘等不同形式。新型载体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在形成介质、利用方式、存储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以新型档案载体为对象的档案保护现代化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而且,它不仅要研究有效保护和保管档案载体的方式、方法,还要深入研究如何保护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性、真实性与完整性。

1.3档案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具体体现,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之一。首先是档案现代管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通过借鉴和利用当代管理学中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档案科学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与档案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地指导档案管理实践,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和发展,最终形成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其次是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要不断地将当代先进的技术设备、技术手段和技术成果引入档案管理中,实现档案管理的专业化、自动化。

2.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2.1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世纪、新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必须努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而随着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高新科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等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手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门中得到大范围的普遍运用。自动化办公和无纸办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而档案管理工作作为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一环,必须不断进行管理方法和理念的改革,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朝着实现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2.2工作效率的要求

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工作效率,办公自动化正是顺应这个发展趋势而产生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时间和办公资源,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主流发展方向。而如果一直沿用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就必然会出现办公效率低下、查询时间长、管理资源浪费过多等现象,这样的档案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对档案管理的利用效率。档案管理部门也很有可能成为企业的鸡肋部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企业内部实行的办公自动化也对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提出了不同于以前的新要求,即建立企业的电子档案库,这样既方便资料查询、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有利于节约档案管理资源。

2.3档案保护和利用的要求

对档案的的保护和有效利用也要求企业早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许多档案由于存放的时间过长,再加上对档案的防护措施不足,导致有些纸质的档案材料由于长期因疏于保护而出现脱落、模糊等现象。此外,传统的档案资料保管方式非常落后,不利于其他部门的随时查阅,在企业内部,也不利于档案资源信息的共享,而在同一时间段,几乎不能同时与他人同時掌握相关的档案资料,降低了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不利于实现各项工作的高效性和机动性。

3.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3.1实现管理现代化

增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 管理理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灵魂。档案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这种管理现代化的意识, 就会大大影响档案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现代化进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科学实践观,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前沿的管理方法,实现主动式服务、开放式服务。引进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使档案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迈进。

3.2加强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大力宣传国家《档案法》,做到严格贯彻执行。形成领导和员工在思想上做到高度重视,真正认识 档案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企业真正重视档案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不断学习,更好的开展业务。

3.3实行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传统的纸质版档案的归纳整理存档等工作的同时,对于企业内部网络运转系统的网上办公等方式,即文件在网上的传阅、审批、阅办,到最后事情办理完毕,文件的归档,要极为熟悉。并且在整理电子文档时更加注重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保密性。实现对电子文档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做到电子文档的网上网下的全程控制、整理和记录。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即要求档案管理要依据企业的特点、标准,运用相关的辅助计算机应用程序系统,来实施企业的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的网络检索、建立档案的卷、表、目等目录,为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利于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员对于行业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及新的科技手段的学习也要与时俱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与企业、时代发展的脚步保持一致。使企业的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更好的适应和服务企业管理、发展的现代化,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3.4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档案方面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信息技术和写作等综合方面的知识。要始终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大力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从选拔优秀档案管理人才为起点,把具有复合知识型人才充实到档案现代化管理中。逐步开展多层次、复合型、一专多能、一专多才的教育培训,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步伐,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迅速发展。

4.结束语

篇5:现代化档案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链接的`战略之举,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作 者:杨波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红星农场社保局,黑龙江,北安,164000 刊 名:黑龙江史志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HIZHI 年,卷(期): “”(23) 分类号:G27 关键词:档案管理   基础   著录   现代化  

篇6: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探析论文

1.1部分档案归档工作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业务机构

在较长时间以来,我国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档案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在档案管理上联系的比较少,档案的归档工作不及时、不规范的情况,这在一方面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造成各部门之间档案共享不及时,形不成一个完整的业务链,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1.2档案标准化程度低

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档案标准化。我国从档案管理工作开始初期就大力地推广档案标准化准则,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虽然在以后的较长时间里,档案管理工作形成了初步的标准化体系,但是由于在推广档案标准度初期存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比较多,例如管理的分散性、标准化程度远远达不到现代化水平等,所以到了现阶段,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管理设备不齐全、不统一,软件研发也没有遵循国际标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就会出现很大的盲目性,就会导致在发展的道路上多走很多冤枉路,这样既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又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

1.3高级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任何工作都是需要专业人士的,目前我国的高级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是非常缺乏的。所谓的高级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是具有非常高的政治理论能力和政策水平的,另外,这类人员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掌握现代化管理档案的工作技术,能够为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出谋划策。但是实际上,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却是恰恰相反,在这类人员中普遍都存在着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专业水平,掌握不了现代化技术的问题。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更是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挑战,但是对于目前我国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在管理人员身上的缺点同样会反映到档案管理工作上,更是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展。

1.4经费投入不足

篇7:浅谈机关档案管理现代化论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的论文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机关办公系统广泛应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需要。机关档案工作者必须及时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工作新常态,采取科学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模式,不断增强机关档案工作生机与活力,实现档案工作跨越式发展。

一、机关档案管理现代化含义

机关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在建立在机关办公自动化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支撑,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档案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具体内容包括: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科学技术和手段,有效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的海量存储、网络传递、自动编目、快速检索、自动统计、方便阅览和库房智能管理等。

二、机关档案管理现代化

存在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许多机关档案管理现代化观念落后,不管是主管领导或档案管理人员,传统档案管理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保管档案和提供利用,防止档案丢失和泄密,从心理上抵触和排斥新事物,畏难情绪严重,缺少创新精神。有的机关档案部门现代化建设只停留在局部或表面,如采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文件的著录、编目和检索,而其它方面则不愿深入攻坚,导致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步伐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2.缺乏统一的档案业务技术标准

档案现代化管理,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严密的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的档案标准化。要实现机关档案现代化管理,需采取统一的业务和技术标准,将各个系统有效整合在一起,使档案各项工作和环节建立有机的联系,相互支持,协调联动。目前,大多机关政务办公平台建设、档案数据库建设以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等,都分别基于各自行业标准进行设计与研发,各行其是,采用的业务技术标准差异较大,导致不同系统之间无法兼容,文件格式不匹配,数据无法导入或文件打不开等问题严重,造成信息的分割和资源浪费。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还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管理技能和方法。目前,就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总体情况来看,档案部门人才匮乏,管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很多中小机关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业务培训,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足,且多数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也不够重视,档案工作质量堪忧。大机关档案工作相对完善规范,多数档案管理人员不乏敬业和奉献精神,但缺乏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导致档案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基础层面,档案现代化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

4.基础性工作不到位

档案现代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受多方面条件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是建立在档案基础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前提下的顶层设计。目前,由于档案工作不属于机关中心或主要业务工作,长期得不到有效重视和支持,导致档案工作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档案基础性工作不尽如人意。如: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文件收集不齐全、案卷整理质量不高、档号不科学、案卷标题不规范、检索方式落后、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缺乏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以及机关办公信息化程度不高、网络安全保密建设不完善等等,都严重制约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和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三、机关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对策措施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篇8:档案管理现代化初探

一、档案数字化的必要性

(一)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档案是经济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信息属性是档案本质的重要特征, 档案的信息含量是评估档案管理的主要参数。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统计和检索。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具有占用空间小、储存信息量大、应用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特点, 能及时、大量地提供档案信息, 提高了工作效率, 是档案管理史上的一大飞跃。

(二) 档案数字化能够极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能

电子文件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出现在档案领域, 以磁性材料和光学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档案, 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 在档案领域占主导地位。

只有实现档案数字化, 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 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 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总之, 计算机、光盘、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微缩复制技术的普遍应用将大大加快档案事业的发展进程。

二、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一) 推进档案数字化, 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 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 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 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二) 数字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 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 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 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 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

(三) 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

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各单位档案目标库建立起来, 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 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大大提高。

三、建立档案数字化服务系统

(一) 建立档案馆 (室) 网页, 开展网上利用服务

随着档案馆 (室) 内部局域网的建立, 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 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 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 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 建立“电子文件 (档案) 数据管理中心”

档案馆 (室) 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 建立“电子文件 (档案) 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 (室) , 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 (档案) 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 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 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 内容丰富, 利用率高。

(三) 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

目前在计算机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 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 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 因此, 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 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 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 并在档案馆 (室) 的服务器上归档。

(四) 开展在线服务

档案部门可以在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 让利用者与档案馆 (室) 利用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讯, 进行信息交流, 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的咨询, 提供查询和资信服务。

(五) 拓展服务领域

档案管理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 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信息化社会中, 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 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总之, 知识经济的兴起给档案界提供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契机, 赶上这次浪潮, 我们就会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大显身手。

篇9: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档案管理部门在对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发挥的方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的管理措施。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电子文件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对档案资料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表现。这种信息化趋势主要指的是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在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档案管理模式建立以后,与档案管理工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会对档案管理信息的系统加工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这就对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在这种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得到推广以后,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2、档案保护的现代化。档案保护的现代化,是区别于传统档案保护方式的一种管理模式。从档案管理工作的传统模式来看。档案保护工作主要涉及到了档案库房、档案管理设备及档案载体等多方面的内容。从档案工作的实践来看,这样的工作模式是符合档案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的工作模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兴存储介质的应用,可以档案信息存储为载体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趋势。电子档案和声像档案的出现,就可以被看做是档案管理技术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表现

3、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档案管理理论手段现代化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这两大问题。在对档案管理理论手段的现代化水平进行提升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从自身的实際情况入手,在对现代化管理技术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管理技术进行优化。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过程中,信息化管理设备的应用,对管理技术的应用情况有著较为重要的影响。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档案标准化程度的差异性,是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档案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依旧是一些地区或一些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来看,档案自身的复杂性,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档案管理设备标准化水平的低下,也会给档案的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2]。

2、高级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的缺乏。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主要由辅助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三种群体组成。在档案人员管理队伍中,丰富的政治、文化素养、卓越的组织决策能力和坚实的专业技术水平,是高级人员所要具备的重要因素,但是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高级档案管理人员的缺乏,让档案管理队伍中出现的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成为了影响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措施

1、对档案管理意识进行强化。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来看,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的强化,是档案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采取的一种措施。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进行提升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将科学实践观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之中,进而通过主动式、开放式的服务理念的应用,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领导人员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汇报进行重点关注,进而在对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为档案部门的工作提供指导意见。在档案室的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对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严格落实,在综合档案室建成以后,档案管理部门还需要对档案室的防盗、防火、防虫等工作进行落实。在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一些企事业单位为了让档案资料的存储安全得到保障,将火灾报警系统和监控系统应用在了档案管理工作之中,这一措施的应用,就可以被看做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完善的一种表现。除此以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还要对档案工作所需的经费进行合理安排,以便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3]。

2、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完善。对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优化,也是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针对档案管理队伍中现有的专业人才,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从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问题入手,对人才的自身管理素质进行提升。在对人才队伍的奉献精神进行提升的同时,国家也需要通过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优化的方式,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四、结语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主要涉及到了档案管理和档案保护等多个问题,在国家想更换法律体系得到完善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丽莲,黄建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J].办公室业务,2012,09:4+6.

[2] 杨宇佳,杨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J].赤子(上中旬),2016,15:122.

[3] 吴蓉蓉.浅谈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应注意的问题[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企业党建与政工创新工作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篇10:现代化档案管理

深化改革,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

新形势下,转换观念,更新设施,培养新型的档案人才.加强企业档案利用.让档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是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作 者:杜玲玲  作者单位: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档案室,山东,滕州,277527 刊 名:现代企业文化 英文刊名:MORDEN ENTERPRISE CULTURE 年,卷(期): “”(23) 分类号:G271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   管理体制   多媒体   档案数字化  

篇11:社保档案现代化管理探究

[摘 要]社保事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不断巩固与完善,它不仅实现了养老待遇向社会化方向的转变,而且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社会保障基础。本文以社保业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社保档案现代化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档案管理的相关理论,首先分析了社保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内涵,其次就目前社保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保档案;现代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24.157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2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各项险种新措施不断出台,社会保险的影响不断扩大,社保档案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做好社保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工作,充分发挥社保档案对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保档案管理的内涵及原则

1.1 社保档案管理的概念

社会保险档案从信息的收集、归档、整理,到档案的保管、检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随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量的不断增加,管理手段和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为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增加难度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管理技术。社会保险工作的性质是向参保人提供服务,需要使用大量的文件档案报告和记录有关信息。在档案用过之后,大量的文件积累及适当处理这些档案是所有保管大量档案的机构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社会保险档案需要更高的管理技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技术迅速得到发展。现代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不仅对于档案保管和存储设备非常有用,还可及时收集、处理并存储大量日常信息。

1.2 社保档案管理的特点

社会保险档案是以社会保险事业为服务对象,形成于社会保险经办过程中的,对其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社会保险档案工作量大,需要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实施制度时要做许多工作,如单位参保登记、参保人信息登记、保险费收缴、收回未支付的保险金、保管在确定社会保险权利时所需要的文件、处理要求领取保险金的申请、支付养老金。

第二,社会保险档案具有较强的服务性。它不仅要为参保人提供缴费记录的情况,而且要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各种数据,还要为养老金计发标准提供依据。由于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一般与个人和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数额密切相关,因此,缴费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十分重要。

第三,社会保险档案需要多次存档,并在社会保险经办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社会保险档案与别的专门档案不同,其数据库需要源源不断输入新信息。如受保人的工作单位、缴费情况(包括缴费基数、比例)是不断变动的,有时缴费可能中断,这就要求对受保人的社会保险档案经常输入新数据,经常存档。

1.3 社保档案管理的原则

1.3.1 集中统一管理原则

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作为档案学的一项重要理论,不仅是国家档案管理事业的一项基本组织原则,也是档案工作实践的一项重要准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档案行政管理系统;运用法律法规保护档案事业;建立各级各类档案管理机构,对档案实施集中管理等。这一原则的应用既有利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向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转变,又有利于档案的管理、查询和维护,真正实现档案的利用服务目标。

1.3.2 尊重档案形成规律的原则

档案管理和档案整理的核心原则就是要尊重档案的形成规律,这一原则也是档案管理区别其他管理的特有原则。尊重档案的形成规律,保持档案的历史联系,就是要已既有的历史为基础,既要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又要保持档案形成的原来系统,在整理和管理档案过程中不能破坏档案形成的原来系统。尊重档案形成规律是保持档案历史联系的关键,凡是尊重档案形成规律的,就能保持档案历史联系,反之就会破坏档案历史联系。

1.3.3 档案管理效益原则

档案管理效益原则主要是指通过对档案实施有效的开发和管理,所能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原则是以对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基础,以创造效益为根本的,是档案管理实现经济、高效管理的有效保障。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讲究效益。档案管理部门所必需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是国家赋予的;而国家则需要档案管理部门提供大量的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为国家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如果档案管理部门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很多,而输出的有价值的档案信息量很低,那么,就会产生负效益,就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种管理就是违反效益原则的,是失败的管理。当然,机密档案的信息不能向社会输出,否则会给国家政治和经济利益带来损害,产生负效益。当前社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速度不慢,但发展不平衡

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启动早已使用20多年,并在做二次、三次开发,晚的则尚处于开发阶段,对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甚至计算机闲置多年而未能使用。从技术角度讲,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地区开发出来的管理系统的功能较完备,起点较高,准备配备小型机,实行全省网络化管理,而有的地方则无总体规划,缺乏系统性考虑,起点较低。

2.2 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各地开发计算机管理系统时大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工作需要,系统方案的构思都不曾考虑全国性的大局,甚至不曾考虑全省的大局,因而在整体结构、硬件和软件的选型、应用软件的规范,数据格式和网络功能及通讯等诸多方面都各行其是,尤其是数据库问题更为突出,这将给今后整体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有可能要导致很大的财力浪费。

2.3 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和数据库重视不够

篇12:现代化档案管理

1培养人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具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丰富的经验积累以及对于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掌握,这是现代档案管理人才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医院档案管理队伍人才紧缺,专业素质不高,具备档案专业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屈指可数,成为医院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障碍因素。为此,医院必须着力加强现代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其具体途径有:一是加大对档案管理人才引进力度。和其他部门一样,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也需要引入新的血液,可考虑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一批优秀的具有先进科学知识的人才,这对改善医院档案部门人才基础薄弱的现状十分必要。二是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可有目的.地挑选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到高校去学习深造,提高理论与业务素质。三是开展培训。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前档案管理发展水平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应纳入医院人才培养和建设计划。

2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档案管理业务状况与发挥现代技术与设备的作用、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医院档案部门要下大力气抓好档案业务基础建设工作。一是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医院档案部门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科学、完整、合理、系统、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二是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统计等各项业务技术标准,要求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在档案管理的基础层面上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三是抓好数据库建设。档案检索的自动化和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不仅需要硬件、软件设备,还要有计算机可读形式的数据库,它是可供计算机识别、判断的信息资源。

3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现代化

档案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档案,达到优化目的,取得最佳效益的过程。医院要借鉴和利用当代管理学中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与档案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地指导档案管理实践,同时制定一套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并重视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要不断地将当代先进的技术设备、技术手段和技术成果引入档案管理中,实现档案管理的专业化、自动化。如:采用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实现档案资料查询和检索的自动化;应用光盘技术,扩大信息存贮量,减少库房压力;利用缩微和复制技术,延长档案使用寿命;还可以进一步加大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如指纹技术、水印技术、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档案材料进行保护。

4树立服务理念,更合理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篇13:浅析档案管理现代化

一、什么是档案管理现代化

自20世纪电子计算的出现,时至今日,电子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应用在社会不同的领域,档案管理也不例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系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革新。第一,通过计算机管理档案可以实现诸多功能,如检索功能、筛选功能、诊断功能等。第二,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可以实现存储量大、应用能力强、占用空间小等优点;第三,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如果想在档案管理系统中成功地引入计算机系统,笔者认为要加速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如管理知识现代化、管理思想现代化。因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员既需有专业化的知识又应该具备管理类知识。

综上文所述可知,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其是指拥有现代化管理知识和理念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高科技装备实现档案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变化的动态过程。其内涵是管理理念现代化、装备现代化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现代化。

二、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从中国开展档案管理现代化以来,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下文,笔者详细阐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给出对策。

(一)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现代化意识欠缺管理意识决定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目前,据笔者调研,在中国档案管理依旧存在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薄弱的现象,对其认识程度严重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2.现代化人才欠缺。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档案管理不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如档案学,而且要求其具备广泛的管理知识。而目前,从中国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数据分析来看,众多管理人员不具备现代化的专业和管理知识,而且不具备操作高科技设备的技能。3.现代化设备欠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化设备对提升效率起到重要作用。而目前,在中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档案管理设备较为落后。4.现代化基础工作欠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目前,很多档案管理存在卷宗质量较差、档案欠缺规范化和标准化等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许多档案的立卷、检索均不符合国家档案局的标准。

(二)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对策。

1.增强现代化意识。管理理念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因此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管理思想现代化。若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没有现代化,那么现代化的设备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档案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应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进行培养,以增强其现代化意识,以帮助其树立依靠科技和科学进行管理的理念,树立与时代共进步的理念。2.培养现代化人才。档案管理现代化主要通过管理人员来实现,而且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因此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提升其素质,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所以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加大力度,既包括时间的力度,也包括内容的力度,内容主要包括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3.投入现代化设备。为档案管理配备现代化的计算机、扫描仪等其他现代设备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硬件保证。只有投入现代化设备才能充分发挥科技的优势,才能加快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因此,各级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档案管理现代设备的资金投入,而且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争取经费的支持。4.强化基础工作,建设档案规范化流程。如何强化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取其精华。由于诸多原因,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无用的文件,因此应全面调查卷宗,以去除无用的信息和文件。二是重组规范卷宗。在梳理卷宗的基础上,根据卷宗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对于缺少信息的卷宗如缺少页码、标题,应进行重新填写。三是规范著录,著录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作之一,其会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应该规范著录工作。四是统一分类号,统一分类号是计算机实现快速的检索的基础,因此为保证检索的完整性,应统一分类号,以保证前后标引一致。只有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档案管理才能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程序,才能促进档案发展,因此解决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欠缺、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建设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标准化迫在眉睫。在建设档案管理规范化流程中,应该借鉴和引用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以便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综上文所述可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其条件就是需要实现管理理念现代化、人员现代化、设备现代化。愿上文所述对实现中国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子艺,李娜.档案管理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现代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0:107-109.

[2]李小平.对加强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4:175-176.

篇14:略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1.坚持现代化档案管理

A.加强制度建设,筑牢档案管理基础

制度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实现档案管理制度化。档案管理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特点决定了档案管理方法要不断改革,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因此,日新月异的形势对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应运而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向制度要管理,向制度要效益,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有效。

B.积极探索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现代化档案工作从本质上看是一项管理工作。不仅要管理档案,也要管理档案机构。管理档案人员只有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对档案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才能达到档案工作的目标。现在我国常见的管理包括:经验管理,以个人或别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依据进行管理;行政管理,以法律、法令、计划、条例、会议为依据进行管理;科学管理,以管理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上述三种管理有着内在联系,经验管理、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

加强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档案工作人员、尤其是组织领导者应根据社会发展和档案工作的实践,从思想上认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抛弃传统管理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代之以科学的组织管理思想。

注意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的优秀成果,改变单纯的以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做法。在管理方法中把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社会心理方法、政治教育方法等有机结合起来。

强化组织机制,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应根据档案工作实际,按照科学的组织理论对档案组织的体制、设置原则、内部机构、人员编制、运转程序、决策过程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保证组织机构的效率,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一步加强档案组织工作的标准化。通过制定档案工作的组织标准、业务规范标准,更好地、科学地开展档案工作,指导档案工作顺利开展。在档案工作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的设备、现代化的技术方法都需要具备现代化思想的人去掌握运用。就中国目前的状况,很快在档案工作技术装备上全面现代化仍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即使装备现代化了,以目前档案干部队伍的知识素质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国内一些档案部门的现代化装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处于闲置状况,其关键是人员素质的问题。所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知识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保证。

C.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

档案运用的合理有效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全面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直接手段,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管理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档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社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要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加强档案基础管理。档案员除了在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下功夫外,应着重做好档案的编目、检索、编研工作,编制较适用的检索工具,建立健全检索体系和档案文件汇编等参考资料,及时、系统、完整地提供、满足档案利用工作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档案的保管工作,随时准备为利用者提供所急需的档案。重要、珍贵的档案要备有微缩或复制件,以代替档案原件提供利用。同时加强档案库房设施建设,减少外界条件对档案造成的损害。在管理好档案的基础上,档案管理工作也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寻求更为有效的服务新途径,以提高档案利用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2.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条件

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要有充分的科学论证和准备工作,必须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各方面成熟的条件和恰当的时机。我国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条件可以从我国国情和档案工作的实践情况两个方面加以认识。

A.档案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所面临的国情

实现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发达程度,人口素质等各方面都对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起着制约作用。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具有较高水平,但应用研究仍然比较薄弱,档案工作的现代化需要国家提供大量应用性能好且价格适中的现代化设备及其应用软件。由于目前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计算机普及率从全国看还较低,这也制约着档案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普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成实用技术的周期较长,也对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有很大的限制。建国以来,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干部、管理干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必要的人才基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还很缺乏。教育事业仍然比较落后,国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比较低,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差距。这对档案干部队伍的知识化、管理科学化也产生了影响。整个社会条件对于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是有利的,从发展趋势上看更是如此,加快档案工作现代化要用好用足党和国家的政策及社会条件中有利的一面,同时也要实事求是,正视不利的一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档案工作的现代化。

B.档案工作发展状况为现代化提供的条件分析

第一,档案工作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国家规模的科学文化事业,档案馆已经形成网络,档案室工作也有较快发展,档案教育、科研等都已有相当规模,档案工作现代化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早已列入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划。围绕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国家制定了相当数量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并投入了一定资金开展有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三,档案科技干部、管理干部队伍随着档案教育的迅速发展而逐步壮大。

第四,我国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发展较快,为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前处理工作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可以不断地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不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避免消极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管理优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管理之路,一定会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上一篇: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下一篇:典型经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