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专项规划(2005—2010年)

2024-05-02

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专项规划(2005—2010年)(精选2篇)

篇1: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专项规划(2005—2010年)

江西省赣州市 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2005—2010年)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

2005年9月

正文目录

第一章 总 则.................................1 第二章 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形势...................2

一、社会和经济发展概况.............................2

二、萤石资源基本情况...............................3

三、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4

四、萤石资源勘查、开采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

五、萤石资源需求预测及保证程度分析.................6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7

一、指导思想.......................................7

二、基本原则.......................................8

三、2010年规划目标................................9

四、2015年远景目标...............................10

第四章 萤石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1

一、政府投资的区域性萤石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预查....11

二、政府投资的重点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区及预期成果....12

三、重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15

四、商业性萤石矿产资源勘查........................15

五、勘查资金来源..................................16

第五章 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6

一、开发利用区域布局..............................16

三、企业规模结构调整..............................19

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19

五、严格矿山准入条件..............................20

六、萤石资源保护..................................21

七、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22

第六章 规划实施保证措施......................23

附表目录

附表1:赣州市萤石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表2:2004年萤石矿山基本情况表 附表3:赣州市萤石精选厂基本情况表 附表4:萤石资源规划开采区基本情况表

附表5:萤石资源规划勘查区、开采区、储备保护区坐标表

附图目录

江西省赣州市萤石矿产规划图(2005-2010)1:500000

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05—2010年)(送 审 稿)第一章

萤石是我市优势矿产资源,也是国家限制性开采矿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萤石资源需求的增加,我市萤石生产加工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氟化工产业也有良好开端。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萤石资源,为我市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促进我市萤石资源勘查开发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编制《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0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和《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编制而成。是我市‚十一〃五‛期间对萤石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市人民政府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对萤石矿产资源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规划》以2004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期为2005—2010年,展望期为2011—2015年。《规划》适用于本市辖区内的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经营、加工领域。

第二章

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形势

一、社会和经济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我市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生产总值398.0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4.6:29.4:36调整为28.9:33.4:38。

我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矿业发展。2004年矿业销售产值74亿元,提前完成了‚十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产值目标,采选业产值13.95亿元,为规划目标的95.5%。矿产品产值与加工业产值比由2000年的1:2.5提高到1:4.0。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钨、稀土的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部份精深加工产品已形成产业化。2005年一季度矿业(有色冶金,新型建材销售)收入占全市六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的52.3%,销售收入前20个企业中,矿业企业占有10家。矿业经济在我市工业中的龙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充分发挥萤石、硫铁矿、岩盐等矿产资源优势,我市又将氟化工产业和钨、稀土一并列为三大集群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氟化工产业虽然刚起步,氢氟酸已经达到6万吨生产能力,两个氟化工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之中。规划期末这个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二、萤石资源基本情况

我市有萤石矿区(点)72处。其中大型2处(兴国隆坪、瑞金谢坊),中型7处,小型8处,矿点53处。截至2004年底止,保有CaF2基础储量621万吨,资源量129万吨,合计750万吨。其中经过详查或勘探的矿区3处,(谢坊、隆坪、筠门岭)保有资源储量366万吨。普查矿区36处,保有资源储量225万吨。经地质检测、储量审查备案矿区27处,保有资源储量136万吨。经预查工作的矿区5处,保有资源储量23万吨。我市萤石资源保有储量位居江西之首位,占全省保有储量的55%左右,占全国单一型萤石保有储量的10%。

萤石资源集中分布在兴国、瑞金、会昌、宁都四县(市)。其中兴国保有资源储量319.3万吨,占全市的42.6%。四县保有资源储量555万吨。占全市的74%。点多分散是我市萤石资源的又一特点,大型矿区保有资源储量309万吨,占总资源储量的41.3%。中型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15万吨,占总资源储量的28.7%,占矿山总数87%的小型矿区、矿点保有资源储量225万吨,只占总资源储量的30%。萤石资源广泛分布在除安远、大余以外的16个县(市、区)。

萤石矿床类型主要为热液充填破碎带型,个别的有热液充填交代型。我市萤石品位富,瑞金谢坊、兴国隆坪、会昌筠门岭等几个矿区品位富,储量大,其它矿区也多为品位中等至富矿,贫矿较少。矿石类型主要有块状、条带状、角砾状萤石型、石英萤石型。矿石组份比较单一,有害元素硫、磷和可综合利用组份少。选矿工艺较简单,可加工成特级萤石精粉,符合精深氟化工原料要求。矿体一般呈脉状、少数呈透镜状产出,围岩比较坚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个别矿区受破碎带影响导至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三、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全市有各类萤石矿山76个,矿山数较2000年增加78%,采矿能力80万吨/年。为2000年的2倍。实际采出矿石量67.25万吨,萤石采选业产值16000万元,分别为2000年的173%和10倍,萤石精选企业24个,萤石精粉生产能力58.7万吨/年。我市萤石开发利用与保护有如下特点:

一是开采区域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全市萤石矿区71个,有持证矿山开采的矿区59个,矿区利用率85%。占用资源储量619万吨,资源储量利用率82.5%。开采区集中在兴国、瑞金、会昌、宁都四县。有矿山54个,精选厂19个,采选能力73.2万吨/年,实际采出矿石量61万吨,分别占全市的71%、91%。除《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划的五个萤石生产县外(上述四县和全南),近年来又先后在崇义、定南、赣县、石城等10县新建了萤石矿山16个,精选厂7个。

二是萤石生产以分散开采和加工为主。2004年采选能力1万吨/年以下的矿山50个,占矿山总数的67%,年产3万吨以4 上的矿山6个,实际采出矿石30.7万吨,占全市产量的45%。已建萤石精选企业26个,年产萤石精粉3万吨以上的7个(兴国中萤、金莹,瑞金汇峰、绵江,会昌石磊、鹰鹏,宁都昌华),占企业总数的近1/3。其中兴国萤石精粉生产企业8个,生产能力23.7万吨。全市2/3的矿山和萤石精选厂生产规模均低于最低生产规模。

三是矿产品还在初级产品上徘徊。上个世纪萤石矿产品以块矿为主,‚十五‛期间萤石精粉逐步取代块矿,2004年每吨萤石矿产值126元,为2000年的3.4倍。近年来,开始建设氢氟酸企业,到今年已投产的有三家,设计生产能力达4万吨/年,实际产量近3万吨,优化矿产品结构期待新的突破。

四是萤石资源的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萤石矿山采矿回采率一般为80%,手选回收率90%,精选回收率90%,矿山资源保护意识得到加强,能做到贫富兼采,不少矿山在利用低品位贫矿石。

四、萤石资源勘查、开采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萤石生产规模严重失控。萤石是国家规定限制性开采矿种。《赣州市矿产资源资源总体规划》中萤石精粉年产量7万吨,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增加,我市萤石生产规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产量连年增长,2004年萤石精粉产量超过40万吨,萤石资源储量消耗过快,我市面临失去萤石资源优势的局面。

2、产品档次低,产业链短,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上个世纪我市萤石产品以原矿为主,‘十五’期间产品档次有了提升。但仍然在初级产品上徘徊、重复。萤石精粉生产能力已大大超出规划和市场要求,但新的精选厂还在重复建设,萤石产品急待往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方面发展。

3、萤石生产总体规模大,单个规模小。三分之二的矿山生产规模低于《赣州市矿产资源资源总体规划》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一个矿区有二个以上采矿主体的现象仍然存在。瑞金市谢坊是个大型矿区,被肢解成13个采矿单位;筠门岭萤石矿区虽然只有二个采矿单位,但采矿范围互相交错,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影响矿区资源总体开发、安全生产和规模效益的实现。

4、萤石勘查缺乏资金和活力,资源储量得不到补充,后备资源形势严峻。我市萤石矿区工作程度低,除瑞金谢坊、兴国隆坪、会昌筠门岭外,都是踏勘、检测和普查矿区(点),上世纪90年代后,国家没有安排萤石勘查项目,商业性勘查又受到限制,新发现的一批矿点、矿区没有进行较详细的勘查工作,长期的资源消耗使我市萤石资源后备基地十分紧张。

五、萤石资源需求预测及保证程度分析

1、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萤石资源需求趋势分析

我市已将氟盐化工作为发展经济的主攻方向,规划期末将6 氟盐化工建成我市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建和在建氢氟酸生产能力6万吨。随着引进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瑞金建设氟化工项目的兴建,对萤石资源的需求还将加大,《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的7万吨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萤石资源的需求,规划期内年产氢氟酸8—10万吨,约需萤石精粉20—25万吨。展望期内萤石精粉需求将增加至30万吨。

2、萤石矿产资源储量评价

我市萤石矿区地质工作程度偏低,大部份矿区只进行了普查、储量检测工作,多数矿区远景资源储量不清。保有储量中经省储委审查批准的储量约占47.4%。矿山企业开采中探明资源储量且经市矿产资源管理局审查备案储量占保有储量的48%。萤石资源储量虽然勘查程度偏低,但经开采证实,大多为可利用储量。

3、萤石资源保证程度分析

规划期内年需萤石精粉20万吨,按回采率80%,选矿回收率80%计算,年需CaF2资源储量31万吨,展望期内年需CaF2资源储量46万吨,保有资源储量能基本保证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在 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的方针。加强萤石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加强资源勘查与保护,保障资源的持续供给。以萤石矿产资源为依托,产业整合为主体,科技创新为先导,战略合作为重点,推动产业集聚。优化萤石矿产品结构,加快氟化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实现我市氟化工产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在规划期末建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和国家重要的氟化工产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快萤石资源勘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资源可供性。

(二)、科技创新原则。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提高采选水平,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三)、效益统筹、环境优先原则。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和恢复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四)、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国家利益原则。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强萤石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保证规划实施。(五)、可操作性原则。萤石专项规划要依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细化我市萤石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有关内容与措施,做到目标明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可行,措施具体,具可操作性。

(六)、地方特色原则。坚持萤石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我市氟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服务。

三、2010年规划目标(一)、萤石资源勘查目标

通过萤石资源勘查,查明中至大型萤石矿区4处,新增332+333+3341CaF2资源量1000万吨,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萤石资源的增长需求。

(二)、萤石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1、矿产品产量产值目标:萤石精粉20万吨,矿石量50万吨(按出矿品位CaF2 50%计算),采选业年产值1亿元,年产氢氟酸8—10万吨。大力发展萤石—岩盐深加工和应用产品开发,积极推进氢氟酸—氟里昂—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工品等产业链建设,2010年建成1—2个年销售收入30—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基地,形成2—3个年销售收入10—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氟盐化工产业集群总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2、矿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原则上原矿全部加工成萤石精粉,适应精深加工的需要,萤石精粉特级品率50%以上,减少二、三级品。加快氟化工产业基地建设,限量发展氢氟酸生产,大力发展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配套,培育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萤石矿产品向氟化工产品转化率达90%以上,氟化工产业基地基本形成。

3、矿业规模调整目标

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建成2个大型矿山,3个中型矿山,5个萤石生产基地。通过整治和兼并组合,关闭布局不合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污染环境的矿山和精选厂,规划期末生产矿山数减少2/3,萤石精选厂减少1/2。

4、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目标

矿产资源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采矿方法合理,回采率提高3—5个百分点,研究采用合理选矿流程,选矿回收率提高3个百分点。推进萤石采选企业尾砂资源综合利用。

(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

矿山监督得到加强,矿山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次生地质灾害明显减少,三废排放控制在规定指标内。尾砂排放必须全部入尾砂库安全存放。做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50%以上。

四、2015年远景目标

萤石资源勘查、开发领域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萤石10 资源储量稳步增长,资源可供性进一步提高。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生产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氟盐化工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更加合理,矿山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次生地质灾害明显减少,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第四章 萤石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萤石矿产资源是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开采的矿种。由政府出资、依托国家、省级财政资金和市政府设立的专项资金完成萤石矿产资源预查、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工作,由政府统一管理萤石矿产资源勘查一级市场。在此基础上,编制萤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和探矿权设置方案,实现萤石矿产资源探矿权市场化运作。探矿权转让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主要用于萤石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实现滚动发展。

一、政府投资区域性萤石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预查 江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已建议优先安排赣南钨锡成矿远景区的1/5万区域矿产调查评价和预查,共36个图幅,16038平方公里。建议在进行区域矿产调查评价时将我市优势矿种萤石矿作为重要矿种一并调查评价。综合研究市域内萤石矿产资源分布和成矿规律,开展萤石矿产资源预查和萤石资源潜力预测,对资源潜力较好的矿点(矿化点)进行验证,确定可供进一步勘查 工作的萤石远景区。

二、政府投资的重点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区及预期成果 萤石是对我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矿种,江西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已将我市萤石列为重点勘查矿种之一。为满足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萤石资源的需求,加大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力度,一是积极争取利用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经费、中央和省级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进行萤石矿产资源勘查。二是除国家、省级专项基金外,设立市政府矿产资源勘查专项基金投资萤石资源的勘查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和矿点检查,选择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的矿区作为萤石资源重点勘查区,应用地质测量、槽(井)探、少量硐探、钻探和取样化验等手段,基本查明矿体规模、形态、质量和开采条件,计算332+333+3341 CaF2资源储量900万吨。政府投资重点萤石资源勘查区及预期成果:

1、兴国城岗—良村萤石资源勘查区

包括已经开采的江背、城岗,良村、鼎龙等矿区,现有开采点十多个。本区矿床规模大,品位中等。选择1—2个矿区重点开展工作,确定大型矿床1处以上。新增CaF2资源储量200万吨。

2、全南青龙山—井水寨萤石资源勘查区

原为一小型矿区,据现在调查,发现矿化带长近2400米,12 已有两个长度大于200米,宽度大于5米的工业矿体,主矿体控制延伸已达到150米,具有寻找大型萤石矿床的良好前景。通过工作新增CaF2资源储量150万吨。

3、宁都山梓—老溪萤石资源勘查区

现有中型矿区一处(山梓),矿点一处,保有资源储量22.1万吨。山梓无采矿权设置,通过工作确定矿区中型规模,新增CaF2资源储量50万吨

4、宁都石上—会同萤石资源勘查区

包括4个开采点,保有资源32.9万吨。通过重点普查确定两个规模中型以上矿区。新增CaF2资源储量100万吨以上。

5、全南县寨头萤石资源勘查区

本勘查区位于全南县西北的中寨乡、小慕乡、小叶岽林场交接部位。已发现小型矿床1处,矿点8处,保有资源储量32.7万吨,有4个开采点。本矿田矿床(点)现有规模小、品位富、质量好。选择1—2个矿区(点)开展普查工作,矿床规模有望扩大,确定大中型矿床远景。新增CaF2资源储量100万吨。

6、会昌三坑萤石资源勘查区

矿体充填于东西向断裂带中。带长2500米以上,矿体厚0.7-3.4米,CaF2品位53.82-74.66%。已设置探矿权,新增CaF2资源储量50万吨

7、寻乌县民裕萤石资源勘查区

这是新近发现的矿点。地表调查发现4个矿体。矿体北东 走向,倾角60°—80°。其中V3矿体长1600米以上,平均厚度1.75米,矿化不均匀,单样品位15.94—82.96%。矿区内无采矿权人,通过工作有望成为大中型后备基地。新增资源储量50万吨。

8、崇义枫树角萤石资源勘查区

位于崇义西部,包括金鸡岭、枫树角等五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40.3万吨。九零江矿区正在开采。本区工作程度低、萤石点多、找矿潜力大。通过工作确定大型矿床1处。新增CaF2资源储量100万吨。

9、定南小寺坑萤石资源勘查区

据调查,矿化带长2000米。已发现矿体4个,矿体厚12.50—20.00米,单个矿体长100—200米,延伸100米。通过工作新增CaF2资源储量50万吨。

10、石城丰山萤石资源勘查区

原查明储量9.1万吨,通过开采查明,矿区规模扩大,矿体长几百米,厚大于5米,品位富,CaF2品位80%左右,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工作新增CaF2资源储量50万吨。

上述勘查区勘查工作全部于2009年底前完成野外工作,并同时完成勘查区附近矿点踏勘检查和成矿规律研究工作。

通过上述勘查区勘查工作的完成,预计新增332+333+3341类CaF2资源储量900万吨。除已查明的瑞金谢坊、兴国隆平两个大型矿区外,尚可查明全南青龙山——井水寨、兴国城岗等14 大型矿床2处,并提供下步勘探的全南寨头、崇义枫树角、宁都石上—会同大型矿产地3处。通过勘查,使我市矿产资源储量保证程度明显提高,矿产资源储量结构和矿产地布局进一步合理,为我市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三、重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谢坊、筠门岭是我市重要的萤石生产基地,开采规模大型或接近大型。经过二十多年的开采,保有储量锐减,尚可服务年限均在9年以下。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发现矿区深部和边部仍有较好的矿体存在。为了使矿山消耗储量得到补充,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将这两个矿区列为重要的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区,通过已有资料的收集研究,配合少量硐探、钻探等工程控制,进一步查明矿体规模、形态、矿石质量,新增CaF2资源储量100万吨(两个矿区各50万吨)。

四、商业性萤石矿产资源勘查

由政府投资查明的萤石矿区(点)或资源潜力区,依照政府对萤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和探矿权设置要求,实行有序的市场方式出让,鼓励为氟化工产业提供原料并经市政府审查认定具有实力的萤石采选企业和氟化工企业在政府完成萤石矿产资源预查或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萤石矿产资源商业性勘查。通过商业性勘查,实现企业对萤石矿产资源需求的保障。

五、勘查资金来源

国家专项勘查资金700万元,我市专项勘查资金200万元,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投资100万元,合计1000万元,作为萤石资源勘查启动 资金。

成立由市矿产资源管理局、市经委、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组成的赣州市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申报、争取资金投入、勘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勘查成果管理及招标拍卖挂牌等工作。积极争取招拍挂卖的探矿权价款返回用于滚动勘查,形成良性循环。

鼓励为氟化工产业提供原料并经市政府审查认定具有实力的萤石采选企业和氟化工企业所属矿山采矿权范围内及周边进行萤石资源勘查,提高企业后备资源保证程度。其它矿山矿区范围外萤石资源勘查由国家或政府出资,查明资源储量后依法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第五章 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萤石是国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矿种。萤石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做到布局合理、科学规划,加大萤石资源整合,严格按总量开采,充分满足我市氟化工产业发展对萤石资源的需求。

一、开发利用区域布局

根据我市《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萤石资源分布状16 况、结合萤石开发利用现状及氟化工产业发展需求,将我市萤石矿山划分五个规划开采区:

(一)、兴国规划开采区规

规划区内保有储量大型矿山1个(隆坪)。中型1个(蛇家地),其余均为地质检测矿山,储量已审核备案。原普查以上工作程度的两个中型矿区(城岗、鼎龙)保有储量已降为小型。现有萤石矿山27个,采选能力29.9万吨/年。萤石精粉加工企业8个,生产能力23.7万吨/年。保有CaF2资源储量319.3万吨。规划期内矿山数不超过12个,萤石精选企业不超过3个,年产萤石精粉7万吨。

(二)、宁都规划开采区

有矿区10个,其中中型矿区2个(陂头、山梓)。储量已审核备案。有萤石矿山10个,采矿能力14万吨/年。萤石粉精选企业4个,生产能力4万吨/年。保有CaF2资源储量117.1万吨。规划期内矿山数不超过5个,萤石精选企业不超过2个,年产萤石精粉3万吨。

(三)、瑞金规划开采区

规划区内保有资源储量大型矿山1个(谢坊),矿点1个。现有萤石矿山14个,年开采能力18.3万吨。萤石精粉生产企业2个,生产能力8吨/年。保有CaF2资源储量101.7万吨。规划期内矿山数不超过7个,萤石精选企业不超过2个,年产萤石精粉4万吨。

(四)、会昌规划开采区

有中型萤石矿山1处(筠门岭),矿点2处。现有萤石矿山3个,实际开采能力11万吨/年,萤石精粉加工企业2个,生产能力8万吨/年。保有CaF2资源储量65.4万吨,规划期内矿山数保留1个,萤石精选企业1个,年产萤石精粉3万吨。

(五)、全南萤石规划开采区

规划区内无大中型萤石矿区,但最近查明井水寨—青龙山矿区、寨头矿田远景资源量较丰富。现有萤石矿山6个。年开采能力6.5万吨。萤石精粉加工企业3个,生产能力6万吨/年。区内保有CaF2资源储量43.7万吨。规划期内矿山数不超过3个,萤石精选企业不超过2个,年产萤石精粉3万吨。

二、矿产品结构调整

矿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适应市场需求,瞄准科技的前缘技术。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新产品和应用产品,实现我市氟化工产业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

严格规范和管理矿产品流通渠道,限制矿产品不经加工对外低价销售。目前我市萤石精粉加工企业26家。总体生产规模大,单个规模小,要加大萤石精选厂的整治力度,压缩萤石精粉选矿生产规模。萤石粉精选企业应重新向市矿产资源整合领导小组申报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保留,但应按生产配额计划组织生产。已建的不得扩大产能,坚决有效地改变低级产品重复建18 设的状况。努力提高萤石精粉质量,减少杂质,发展特级萤石精粉生产,满足深加工业需要。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高投入、高起点大力发展深加工产品,加快氟化工产业建设速度。

三、企业规模结构调整

重新明确和建立萤石初级产品的最低生产规模标准。萤石矿山、萤石精选企业的最低生产规模分别确定为1万吨/年、3万吨/年。氢氟酸生产企业需达年产1万吨以上或有氢氟酸下游化工产品的生产线。要通过规模结构的调整,建立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萤石矿山规模结构调整的基本要求是引导符合办矿条件的矿山按照一个矿区只有一个采矿主体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做大。根据现有矿山中尚有保有资源储量3万吨以下的小矿山,均应在规划期内限期采完后予以关闭。通过一个矿区多个采矿主体的整合和小矿山关闭,我市萤石矿山总数在规划期内减少2/3,保留矿山生产规模应与储量规模相适应,并均在最低生产规模以上。

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

萤石矿山在开发过程中要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走‚绿色矿业‛之路,促进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整合后的保留矿山必须持 有环境影响评价书、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书。矿山要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书、水土保持方案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书的要求,在设计开发方案的同时,制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确保环境保护设施、预防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要建立矿山和选矿厂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矿山闭坑或停采、选厂关闭时,应组织矿管(国土)、环保、水保等部门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是否达标进行验收,达标的保证金返还矿山、选矿厂,矿山、选厂尚未完成治理目标任务的,保证金不返还,用作治理资金。污染严重拒不治理的,应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五、矿山准入条件

新建矿山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划》规定,并严格执行《赣州市优势矿产开采准入技术标准暂行规定》规定的准入条件。已建矿山按照《赣州市优势矿产开采准入技术标准暂行规定》进行整改,生产规模小于最低开采规模的,资质条件(资金、设备、人才、技术)不够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达不到开采方案设计要求的,未按市政府下达的生产配额组织生产的,以及没有与本市氟化工企业建立供货关系的应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办矿条件的应依法注销或吊销其采矿权。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已建萤石矿山和精选企业要严格按照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要求进行整合,对整合不到位20 的一律不予办理延续手续。

六、萤石矿产资源保护

加强萤石矿山资源管理和矿山监督工作。认真做好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的监督管理。实行储量动用审查制度、三率年度考核制度。选矿回收率的监督管理要向萤石精选企业延伸,建立萤石精选回收率的考核标准和报告制度。

建立萤石矿产资源储备制度。规划开采区外的所有萤石矿区以及规划开采内新查明的萤石矿区均为萤石矿产资源储备保护矿区。储备保护矿区内的现有萤石矿山不得扩大矿区范围和生产规模,不符合开采条件的予以关闭,原则上不设立新的萤石采矿权。并将下列8个矿区列为重点萤石矿产资源储备保护区:

1、龙南半坑萤石矿区

已做过普查工作。保有CaF2资源储量59.4万吨,CaF2品位76.05%。有一个年采矿能力0.5万吨的新办矿山。

2、龙南九连山上花露萤石矿区

矿区保有CaF2资源储量13.8万吨,CaF2品位49%。曾小规模开采,现无采矿企业。

3、石城丰山萤石矿区

矿区查明资源储量9.1万吨,经开采证实矿体厚、品位富,有望查明资源储量30万吨以上。现已设置一个年产1万吨矿石 的矿山。

4、崇义县枫树角萤石矿区

普查矿区,查明保有资源储量21万吨,保有储量已审查备案,现无采矿权设置。

5、定南县小寺坑萤石矿区

已有4个矿体,矿体长100—200米,厚12.5—20.0米,延伸大于100米,预计可查明资源储量50万吨以上。现有一个年采矿能力0.5万吨的矿山。

6、龙南关西猴姑石萤石矿区

保有CaF2资源储量2.5万吨,CaF2品位76.05%。有采矿权设置,具有中型萤石矿床找矿前景。

7、宁都山梓萤石矿区

保有CaF2资源储量20.1万吨,CaF2品位64%,具有中大型矿床找矿前景。无采矿权设置。

8、寻乌民裕萤石矿区

有4个矿体,其中3号主矿体长1600米以上,厚1.75米,可新增储量50万吨以上,现无采矿权设置。

七、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鼓励我市有实力的萤石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到市外、周边地区勘查开采萤石矿产资源,鼓励我市萤石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氟化工企业提高产品档次,开发高新产品,参与国内外市22 场竞争,不断提高萤石矿产品及其延伸产品的经济效益。

第六章

规划实施保证措施

一、加强萤石资源专项规划实施管理。《赣州市萤石资源专项规划》是《江西省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细化与补充,应纳入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统一实施,《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专项规划》是我市加强萤石资源勘查开采、加工、经营规范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市各级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要统一认识,顾全大局。为规划的实施、为我市氟化工产业的跨跃式发展而共同努力,各级矿产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全力贯彻、实施《萤石矿产资源专项规划》。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是本《规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二、整合资源、治理源头。依法对萤石开采经营活动进行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无证开采、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权等违法行为。不符合《赣州市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技术标准暂行规定》所规定资质条件的矿山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办矿条件的依法注销或吊销采矿权。一个矿区有多个采矿主体的要通过资产重组整合成一个采矿主体,整合不到位的不予办理延续采矿登记手续,具体整合安排详见附表2;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不相适应,2005年底采选规模仍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的萤 石矿山一律不予办理延续采矿登记手续;规划开采区内保有资源储量3万吨以下的小矿山,应在规划期内由市矿产资源管理局限期采完资源后关闭;规划开采区外、资源储备保护区内现已设立的萤石矿山,暂停下达生产配额计划,不符合开采条件的依法予以关闭,也可以由为氟化工产业提供原料并经市政府审查认定具有实力的萤石采选企业和氟化工企业负责收购或兼并,并由其申报市政府审查批准后按生产配额计划组织生产。从现在开始,停止萤石采矿权审批。对萤石加工、经营企业实行审查备案制,未经市矿产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事先审核备案的萤石加工、经营企业,不得办理营业执照,不得从事萤石加工、经营活动。

三、建立萤石生产配额制度,控制生产总量。建立萤石生产配额制度。配额指标由市矿产资源管理局按照市政府对萤石资源整合要求,下达给为氟化工产业提供原料并经市政府审查认定具有实力的萤石采选企业和萤石精深加工企业。各矿山企业要根据配额指标编制年度采掘计划报市矿产资源管理局审批后组织生产。规划开采区外的矿山原则上不给生产配额指标,没有生产配额的矿山要停止生产,有关部门要停止供电和火工产品供应,不办理有关证照和银行贷款。没有配额指标,且停止了生产的矿山可保留采矿权并停收采矿使用费。无配额又强行坚持生产者,不办理延续登记手续,并视为无证开采予以处罚。主管部门疏于管理,放任无配额指标采矿的,要追查有关24 人员的行政责任。

四、建设基地,搭建平台,强化和完善基地功能,加快产业集群集聚速度。按照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要求,根据氟化工产业基地的规划设计要求,加快瑞金、兴国氟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设,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和环保、物流、科研、培训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科研中心和服务平台。制定政策、优化环境。加大对氟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扶持和引导,制定出台《赣州市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各级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开展全方位,多层面服务,对产业集群发展涉及的重大问题和企业诉求,反应迅速,解决及时,形成一种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五、实施产业招商,谋求战略合作,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使我市氟化工产业的发展及时融入国内外行业的大环境,大背景,实施有效跟进和对接。以氟化工产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依托资源,进一步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推动深加工企业与资源的结合。要大力引进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重点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力求在引进具有雄厚资金、掌握核心技术、占据较大市场的国际化大企业、大集团上有新突破、实现高起点、高技术、高投入、整体推进我市氟化工产业的发展。

六、实施人才工程,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加强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企业出资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方 式,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育资源,开展各种专业培训。继续开展公民职业化、农民知识化培训工作,为产业集聚基地输送合格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产业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特殊人才要采取特殊政策,为人才引进提供方便,同时要用好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让他们有锻炼学习机会,增长才干。成为适应高新技术需求的新型人才。

七、加大萤石矿产资源勘查投入,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在争取国家和省级矿产资源勘查资金的基础上,采取多方筹资、落实配套资金,保证萤石资源勘查方案的实施。建立市级矿产资源勘查基金,加大萤石资源的勘查投入。基金主要来源于市政府工业发展基金和上级返回的用于滚动发展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规划期内萤石矿产资源勘查一级市场由政府统一管理,完成市内萤石资源的预查、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工作后由政府以市场方式出让探矿权,为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提供依据。出让的探矿权价款和向上级争取返回的公益性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继续用于我市优势矿产资源滚动勘查。进一步探明萤石资源储量,提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需求的保障能力。鼓励为氟化工企业提供原料并经市政府审查认定具有实力的萤石采选企业和氟化工企业建立资源耗竭补偿机制,在其矿区范围内和周围进行资源勘查,扩大资源储量,探采接替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篇2: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专项规划(2005—201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技兴检、人才强局”战略,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质监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句容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人才队伍建设简要回顾

近年来,我局按照“科技兴检、人才强局”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服务本领为目标,以提高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全员系统培训为载体,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为质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基本概况

1、继续教育工作扎实有效。仅2005年就根据发展和需要先后派出21批共38人参加了系统和地方组织的各类培训,为全面提高在职人员素质进行了及时“充电”。

2、创造育人、用人、留人的环境,积极鼓励和培养一批中、高层次人才。经过几年来的组织和努力,有2人通过了全国“质量工程师”考试,有7人审报了助理工程师评审材料。

3、办公自动化是未来办公的主要手段和形式,通过自学,2005年有3人获得了办公自动化合格证书。

4、提升学历层次是提高全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环节。通过3-5年的激励,有6人获得了第二、第三学历(本科),其中1人获得了管理学学士学位,结束了自学无学位的历史。

5、抓住机遇,及时“扫盲”。自2003年春,组织了30名适龄人员参加了“标准、计量、质量”专业的系统教育,有29人学完了全部课程和带职实践活动,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与论文答辩,取得了 —1—

大专文凭。

6、一名后备干部走上领导干部,结束了领导干部全靠“进口”的历史。

7、在条线公务员制度改革试点过程中,有7名公务员参加了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官职位任职资格考试(甲类1人,乙类7人)。

8、完成了2004年考核及“双评”工作,并试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手册》推进工作。

9、配合局党支部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相关工作,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

(二)主要做法

1、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倡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转化工作,积极开展“不忘宗旨,坚定信念”、“讲诚信服务”、“打造诚信满意机关,争当优质服务标兵”等活动,推进机关作风的进一步改进。

2、加强了法律法规和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撰写观后感和《整改措施》70余篇,使党和政府“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政策”和正确举措在党员干部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3、大力抓好学历教育。根据2000年制订的适龄人员学历教育规划,每年拿出继续教育计划并坚持抓好落实,使6人获得了第二、第三学历,29人获得与系统对口的大专学历,较好地解决了所学非所用的问题。

4、按计划安排好各类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类培训,为培养“一专多能”和“一岗多用”人才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5、继续抓好“121人才工程”的实施,重点培养科技发展的带头人,营造“一花引来百花开”的追赶学习氛围,由过去的“要我学”、“逼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和自觉学。

(三)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我局围绕质监事业发展大局,积极开发人才资源,支撑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服务环境、创业环境等进一步得到改善,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我局的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1、人才发展的理念、思路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一些部门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够到位。

2、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局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质监工作新发展的需要。在学历层次方面,全局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仅11名。在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方面,中级职称人员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2.5%。

3、人才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难以适应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由于受体制原因、人员编制等相关因素的限制,面临人才引进难、人才交流难等问题。同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培养还缺乏针对性、一贯性、系统性和激励性。

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质监事业发展的瓶颈,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资源开发是推动质监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积极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二、“十一五”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盘活人才存量,增加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为全面实现质监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要求

1、坚持唯才是举。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2、服务发展大局。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打造“质量监控仪、技术推进器”的目标,确定人才工作目标,制定人才政策措施,推进人才资源规划、开发、配置、利用,以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

3、勇于改革创新。努力突破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机制,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形成鼓励人才想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三)目标任务

根据《句容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以及质监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争取经过5年的努力,全局人才资源总量和素质有较大提升,人才结构更加适应质监新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

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主要目标是:人才在各科、室、直属单位之间的分布趋于合理,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趋于合理。

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目标是: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使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

具体目标:到2010年,本科学历的人才增加15人以上,达人才总量的38%;大专学历的人才增加5人以上,达人才总量的50%;中

级职称的人才增加10人以上,达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33%;低级职称的人才增加10人以上,达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58%;高级职称的人才力争增加1—2名,实现零的突破。

三、“十一五”人才培养的对策和措施

为了顺利实现人才发展目标,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发展任务,采取以下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将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制定长期规划,确立短期目标,并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本部门的人才培养和开发工作,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理念,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把人才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做到专款专用。

(二)完善人才机制。

首先是完善引进机制。要采取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高层次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入质监队伍。要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按需引进人才。要从制度和计划上严把进人关,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其次是完善使用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因事设岗、一专多能的要求,促进人员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任用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满生机的新型用人制度。

(三)改进培训方法。

要形成一套长效管理制度,促进人才培训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培训质量。要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原则,在培训内容上着重知识更新,以新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知识为主,并根据各类人才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因人培养,突出能力建设。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创新岗位技能培训形式,采取岗位实践、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形式,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促进人员岗位成才。

(四)强化培训教育。

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坚持和完善党组理论学习、领导干部法制讲座等制度,进一步提升班子成员的执政能力;二是加强对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把学法、考核与落实执法责任制结合起来,确保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具备应有的法律知识,并熟练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教育。重点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和专业科目培训,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实际业务工作技能、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五)严格考核评价。

要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扩大考核评价的覆盖面。要把人才的考核结果与岗位使用、职称聘用、工资晋升和奖金发放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人才的表现、贡献与评价、待遇相适应,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工作热情,促进每一名质监工作者奋力做工作,努力出成绩。

(六)建立激励机制。

上一篇:你优秀作文下一篇:《颜色的力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