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湖夜雨诗歌

2024-04-08

尚湖夜雨诗歌(精选14篇)

篇1:尚湖夜雨诗歌

昏鸦尽,

夜孤寂。

潇潇暮雨,

思念泪欲滴。

梦中鹊桥上,

陪伴娇妻,

恩爱两不疑。

暗数归期?

暂无归期。

可怜又生白发,

相思相望梦幻里。

篇2:尚湖夜雨诗歌

天空飘满如墨浓云。

我在窗口眺望迷茫,

看不见河汉双星。

起风了,下雨了,

哥哥,何处是你的归程?

你说不管有多少事多少路,

都要在七夕赶回家门。

一个承诺勾起无限的期待,

我在孤灯下听一夜雨声,

抚一把孤独的瑶琴,

款款弹奏却无人倾听。

只盼哥哥你快回来,

我好拨响那最温柔的琴韵。

整个夜晚我一直独坐,

侧耳分辨雨中空空的足音。

哥哥,你的脚步为何还不扣响?

黎明苍白的手指已轻扣窗棂,

我的情感虚脱,

篇3:尚湖夜雨诗歌

那么, 历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如此崇高的艺术境界的呢?从创作构思的过程说, 明代李广华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 他在《广谐史序》中提出了“虚者实之, 实者虚之”的见解。“虚者实之”, 即化虚为实, 将思想感情用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 使人获得审美享受。这与钟嵘的说法是一致的。“实者虚之”, 即化实为虚, 化形象为情思,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 获得审美趣味。这与司空徒的理论是相通的。诗歌创作的完整过程是“虚者实之”和“实者虚之”的辩证统一。虚实交融、彼此相依, 孕育出了艺术的生命体, 并蕴含着丰富深远的“韵外之致”。

所以, 古典诗歌教学要因“实”悟“虚”, 以品味艺术形象为途径, 感悟“韵外之致”为重心。朱熹说:“读书之法, 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 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 方好。”歌德也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 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若以两位名人的读书经验论之于古典诗歌的解读, “识得它里面的骨髓”、“看到纸的背面”, 正是感悟其中的“韵外之致”。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 古典诗歌的艺术形象何以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 并进而感悟“韵外之致”, 获得审美趣味?探讨这一问题, 接受美学理论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这种理论认为, 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 只是由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的“纲要性”、“图式化”的结构。它召唤着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 赋予文本的未定性以确切的含义, 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使其具体化, 从而生成文本的意义。“深厚丰富的空白和不确定性是经典作品必备的素质”, 因为“作品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越多, 读者便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的艺术创造”。而读者各自有别且不断变化着的认识水平、文学艺术素养、文学审美情趣、阅读经验乃至生活经历、主观倾向性等———接受美学称之为期待视野———制约着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作者用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清王夫之《诗绎》) , 正是这种见仁见智的发现, 使得经典文本能够生成无限丰富的意义, 并因之有了长久的甚或是永恒的生命力。古典诗歌语言精练, 其艺术形象是“虚者实之, 实者虚之”的创造成果, “近而不浮, 远而不尽”, 必然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 它召唤着读者参与其意义的建构, 而使得古典诗歌能以有限的形式反映无限丰富的生活, “言有尽而意无穷”, “韵外之致”由此生成。

然而, 对古典诗歌又并非可以随意解读、无限衍义。钱钟书先生说:“夫诗自是文字之妙, 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 固可见不可捉, 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 有此镜而后花可映影。”能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 必然“自是文字之妙”, 即言语运用之妙, 也就是言语形式之妙。“学生对课文的创造性感知活动毕竟是要建立在课文自身独特的言语形式之上, 它必须要受制于课文自身所呈现出的意义指向。”解读文本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以言语形式为舞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文本的言语形式对解读其意义有着指向性、制约性和规定性。

综上分析, 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 必须立足言语形式,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艺术形象蕴含的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 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赋予未定性以确切含义, 填补意义空白使其蕴意具体化, 从而无限生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从中不断感悟古典诗歌的“韵外之致”。现以李商隐《夜雨寄北》教学为例, 从品析诗歌的“言语形式之妙”入手, 试作简要说明。

李商隐早年关心政治, 先得牛党提携, 后承李党赏识, 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 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 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 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 潦倒至死。李的一生历尽政治、生活、爱情的种种不幸, 令诗人晚年不堪回首。忆初恋有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飒飒东风》) ;悼亡妻则有诗句“背灯独共余语香, 不觉犹歌《起夜来》” (《正月崇让宅》) ;回首一生, 更有千古名句“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其不能承受的孤独、惆怅之痛, 令人感叹, 催人泪下。李的作品中最为人传颂的是他的爱情诗, 其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夜雨寄北》则是其代表之作、千古绝唱, 一般认为是李羁旅巴蜀时写给妻子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 通过典型化艺术手法, 以一问一答概括夫妻之间的切盼与无奈, 以少总多, 言外有意, 创造了“笔所未到, 意有所忽”的意义空白。李与妻子王氏一往深情, 这有诗人另作为证。如《无题》:“照梁初有情, 出水知旧名。裙衩芙蓉小, 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 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碁局, 中心最不平。”诗人写王氏美若出水芙蓉, 是颇知名的美人。她善解人意, 关心丈夫, 体贴入微。尤其是末一联“莫近弹碁局, 中心最不平”, 《梦溪笔谈》云:“弹棋, 今人罕为之, 有谱一卷, 盖唐人所为。棋局方二尺, 中心高如覆盂。”王氏以弹棋为隐喻, 棋局中心因相互争夺而难以弹之, 言外之意是劝丈夫别接近政治中心, 那里是非最多。李只身滞留巴蜀, 不得而归, 只感“万里峰峦归途迷” (《凤》) 。一对恩爱夫妻, 久久相离, 彼此牵挂, 其酝酿积蓄于心中的千言万语, 怎一问一答了得。其中, 诸如问候, 寒乎?饥乎?安乎?忧乎?极富不定性。还有其妻子的形象、因何“未有期”等, 这些都是意义空白。教学中通过必要的背景铺垫, 引导学生想象妻子的百般问候、千般叮咛和深情诉说, 赋予未定性的“问”字以具体确切的内容, 填补其中意义空白, 这是第一层。在这里诗人写妻子的问候, 也可以看作对面着笔、反客为主的笔法, 即运用想象虚写对方, 实写自我。其感情抒发曲折有致, 含蓄隽永, 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笔法在李诗中是常见的。且看他的《摇落》, 全诗借摇落萧瑟的秋季, 抒写自己对京城妻子的深挚思念, 末二句:“遥知沾洒意, 不减欲分襟”, 却通过想象写远在京城的妻子王氏。意思为遥知妻子思念自己, 泪洒衣襟, 与当年分手时一模一样。虚写妻子泪洒沾襟, 乃实写自己望穿秋水, 思断柔肠。所以还要引导学生推测“未有期”的种种原因, 再揣摩诗人怀想着妻子急切的问候、反复的叮咛和一声声诉说, 归心似箭而又无可奈何、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 这是第二层。

“巴山夜雨涨秋池”, 缘情写景, 融情入景, 借景抒情。用巴山、夜、雨、涨秋池几个极富不定性的意象层递组合, 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巴山”隐言羁身穷山恶水, 刘禹锡曾云:“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夜”, 似说黑暗笼罩, 实见心中阴霾浓厚。“雨”字一出令人顿感凄凉, 再点“秋”字, 又厚增一层哀愁。此为言不尽意, 立象尽之, 化虚为实, 化情思为景物。句中又下一“涨”字, 实乃化实为虚, 化景物为情思。范晞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 自然如行云流水, 此其难也”, “化而虚之者一字耳”。一个“涨”字令人想见诗人独处巴山, 辗转反侧, 难以入眠。夜间秋雨淅淅沥沥, 声声入耳;点点滴滴, 都在心头。秋池凉水涨而渐满, 心中愁绪积而愈深。哀情生哀景, 哀景更生哀情。

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曾说过, 自然界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 它的万事万物都是和人类的心灵相对应的。这实际上是说, 自然界的客观即文学世界中人的心灵的语码和符号。我们对文学世界中一泓清溪, 一脉高山的解读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洞悉, 就是填补自然界象征意义的空白。所以, 首先要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赋予不定性的意象以细致生动的形象, 感受黑暗笼罩、凄凉弥漫的氛围。其次, 细心揣摩景物的象征、暗示、比喻意味, 如连绵的秋雨与不尽的愁绪, 夜雨涨满秋池与悲凉溢出心头, 等等, 升华诗歌的艺术形象, 丰厚诗歌的艺术蕴含。再次, 想象诗人的形象, 尤其是夜不能寐的心理和行动, 填补化实为虚创造的意义空白。在此过程中感受黑夜挟着凄风冷雨淹没着诗人的情景, 感悟诗人满腹的哀情愁绪和无限的孤独凄凉。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通过幻想未来抒发当前的真情实感, 未来与当前虚实相生, 幻想与现实回环比照, 成就了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 因而感情的抒发也就更加迂回动人。诗人幻想回到京城, 在夜深人静之时, 红烛摇曳之下, 与妻临窗而坐, 如胶似漆, 倾诉思念。“何当”隐含了急切难耐、倍受煎熬的渴望;“却话”深蕴了充溢心头、铭心刻骨、急于倾诉的思念。团聚的温馨, 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而诗人却只能真实地处于孤寂凄凉的现实之中。“巴山夜雨”重出递进, 幻想中的温馨将现实的凄苦比照得曲折委婉, 含蓄隽永, 动人心魄。因而, 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诗人幻想中西窗剪烛、共诉衷肠的动人场景, 赋予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以具体内容和意义;再揣摩“共剪西窗烛”的温馨与“巴山夜雨时”的凄凉之间的矛盾, 充分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 体会诗人充满温馨 (倾诉“巴山夜雨时”孤独凄凉中的思念也是一种温馨) 的虚幻感受, 使矛盾生成的意义空白含义具体化。最后, 再将这些与其不幸的现实处境整体比照, 使学生沉浸于强烈反差构造的艺术空白之中, 涵咏玩索, 切己体验, 深刻感受诗人不堪承受的惆怅无奈、孤独凄凉之痛。

篇4:诗歌篇《夜雨寄北》等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这首诗是寄给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在下雨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乘凉不由得想念家中的妻子和与妻子共同修剪烛芯的情形。“巴山”不是指大巴山,而是指缙云山。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篇5:夜雨经典诗歌

雨雨

是天空的眼泪

听着雨声

享受着那种安宁,这样应该就很快乐了吧?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

一切是那么的宁静

当雨开始下大

我慌了

我试图追上你

可是你却越走越快

停下脚步,望着那灰黑的天

听雨的声音竟是那么冷

望着你的.背影我无力了

滂泊大雨如此的孤寂我陪着雨哭泣却还不肯停

不知道死亡的时候

凝望苍穹竟然回那么凄凉

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

斜斜地掠天而去

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现在苍蓝色的天空之上

大雨淋湿了你的发,于是我笑了

因为我看到你,快乐得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心情雨反复唱着熟悉旋律,用悲伤的情绪

冷冷的空气

寂寞的人才懂雨的

湿红的眼眶里装满忧郁默默的聆听

窗外这场大雨下个不停伞下还有你的痕迹

勉强撑过这场雨

篇6:夜雨诗歌

不去搜寻记忆,不去触摸悲情

昨日筑造的孤城,已被外面的喧哗攻破

我孤傲为王,却只能在繁华的市井流浪

脸上,写满了孤寂和凄凉

离开孤城,我只是个行走的人

拔掉身上的假设,冷却尊严的余温

这不是堕落,是庄重

莫说黄昏秋雨,莫说夜将至,雨冰凉

莫说闹市空巷,莫说人初睡,梦惊慌

我已不感知季节了啊

篇7:夜雨诗歌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

篇8:尚湖夜雨诗歌

那么,历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如此崇高的艺术境界的呢?从创作构思的过程说,明代李广华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他在《广谐史序》中提出了“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见解。“虚者实之”,即化虚为实,将思想感情用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获得审美享受。这与钟嵘的说法是一致的。“实者虚之”,即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情思,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获得审美趣味。这与司空徒的理论是相通的。诗歌创作的完整过程是“虚者实之”和“实者虚之”的辩证统一。虚实交融、彼此相依,孕育出了艺术的生命体,并蕴含着丰富深远的“韵外之致”。

所以,古典诗歌教学要因“实”悟“虚”,以品味艺术形象为途径。感悟“韵外之致”为重心。朱熹说:“读书之法,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方好。”歌德也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若以两位名人的读书经验论之于古典诗歌的解读,“识得它里面的骨髓”、“看到纸的背面”,正是感悟其中的“韵外之致”。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古典诗歌的艺术形象何以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并进而感悟“韵外之致”,获得审美趣味?探讨这一问题,接受美学理论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这种理论认为,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由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的“纲要性”、“图式化”的结构。它召唤着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文本的未定性以确切的含义,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使其具体化,从而生成文本的意义。“深厚丰富的空白和不确定性是经典作品必备的素质”,因为“作品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越多。读者便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的艺术创造”。而读者各自有别且不断变化着的认识水平、文学艺术素养、文学审美情趣、阅读经验乃至生活经历、主观倾向性等——接受美学称之为期待视野——制约着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清王夫之《诗绎》),正是这种见仁见智的发现,使得经典文本能够生成无限丰富的意义,并因之有了长久的甚或是永恒的生命力。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其艺术形象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创造成果,“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必然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它召唤着读者参与其意义的建构,而使得古典诗歌能以有限的形式反映无限丰富的生活,“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由此生成。

然而,对古典诗歌又并非可以随意解读、无限衍义。钱钟书先生说:“夫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固可见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镜而后花可映影。”能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必然“自是文字之妙”,即言语运用之妙,也就是言语形式之妙。“学生对课文的创造性感知活动毕竟是要建立在课文自身独特的言语形式之上,它必须要受制于课文自身所呈现出的意义指向。”解读文本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以言语形式为舞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文本的言语形式对解读其意义有着指向性、制约性和规定性。

综上分析,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必须立足言语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艺术形象蕴含的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未定性以确切含义,填补意义空白使其蕴意具体化,从而无限生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中不断感悟古典诗歌的“韵外之致”。现以李商隐《友雨寄北》教学为例,从品析诗歌的“言语形式之妙”人手,试作简要说明。

李商隐早年关心政治,先得牛党提携,后承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李的一生历尽政治、生活、爱情的种种不幸。令诗人晚年不堪回首。忆初恋有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悼亡妻则有诗句“背灯独共余语香,不觉犹歌《起夜来》”(《正月崇让宅》);回首一生,更有千古名旬“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其不能承受的孤独、惆怅之痛,令人感叹,催人泪下。李的作品中最为人传颂的是他的爱情诗,其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夜雨寄北》则是其代表之作、千古绝唱,一般认为是李羁旅巴蜀时写给妻子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通过典型化艺术手法,以一问一答概括夫妻之间的切盼与无奈,以少总多,言外有意,创造了“笔所未到,意有所忽”的意义空白。李与妻子王氏一往深情,这有诗人另作为证。如《无题》:“照梁初有情,出水知旧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诗人写王氏美若出水芙蓉,是颇知名的美人。她善解人意,关心丈夫,体贴入微。尤其是末一联“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梦溪笔谈》云:“弹棋,今人罕为之。有谱一卷,盖唐人所为。棋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王氏以弹棋为隐喻,棋局中心因相互争夺而难以弹之,言外之意是劝丈夫别接近政治中心,那里是非最多。李只身滞留巴蜀,不得而归,只感“万里峰峦归途迷”(《凤》)。一对恩爱夫妻,久久相离,彼此牵挂,其酝酿积蓄于心中的千育万语,怎一问一答了得。其中,诸如问候,寒乎?饥乎?安乎?忧乎?极富不定性。还有其妻子的形象、因何“未有期”等,这些都是意义空白。教学中通过必要的背景铺垫,引导学生想象妻子的百般问候、千般叮咛和深情诉说,赋予未定性的“问”字以具体确切的内容,填补其中意义空白,这是第一层。在这里诗人写妻子的问候,也可以看作对面着笔、反客为主的笔法,即运用想象虚写对方。实写自我。其感情抒发曲折有致,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笔法在李诗中是常见的。且看他的《摇落》,全诗借摇落萧瑟的秋季,抒写自己对京城妻子的深挚思念,末二句:“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却通过想

象写远在京城的妻子王氏。意思为遥知妻子思念自己,泪洒衣襟,与当年分手时一模一样。虚写妻子泪洒沾襟,乃实写自己望穿秋水。思断柔肠。所以还要引导学生推测“未有期”的种种原因,再揣摩诗人怀想着妻子急切的问候、反复的叮咛和一声声诉说,归心似箭而又无可奈何、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这是第二层。

“巴山夜雨涨秋池”,缘情写景,融情人景,借景抒情。用巴山、夜、雨、涨秋池几个极富不定性的意象层递组合,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巴山”隐言羁身穷山恶水,刘禹锡曾云:“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夜”,似说黑暗笼罩,实见心中阴霾浓厚。“雨”字一出令人顿感凄凉,再点“秋”字,又厚增一层哀愁。此为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句中又下一“涨”字,实乃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范唏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一个“涨”字令人想见诗人独处巴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夜间秋雨渐渐沥沥。声声入耳;点点滴滴。都在心头。秋池凉水涨而渐满,心中愁绪积而愈深。衷情生哀景,哀景更生哀情。

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曾说过,自然界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的万事万物都是和人类的心灵相对应的。这实际上是说,自然界的客观即文学世界中人的心灵的语码和符号。我们对文学世界中一泓清溪,一脉高山的解读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洞悉,就是填补自然界象征意义的空白。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赋予不定性的意象以细致生动的形象,感受黑暗笼罩、凄凉弥漫的氛围。其次,细心揣摩景物的象征、暗示、比喻意味,如连绵的秋雨与不尽的愁绪,夜雨涨满秋池与悲凉溢出心头,等等,升华诗歌的艺术形象,丰厚诗歌的艺术蕴含。再次,想象诗人的形象,尤其是夜不能寐的心理和行动,填补化实为虚创造的意义空白。在此过程中感受黑夜挟着凄风冷雨淹没着诗人的情景,感悟诗人满腹的哀情愁绪和无限的孤独凄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过幻想未来抒发当前的真情实感,未来与当前虚实相生,幻想与现实回环比照,成就了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因而感情的抒发也就更加迂回动人。诗人幻想回到京城,在夜深人静之时,红烛摇曳之下。与妻临窗而坐,如胶似漆,倾诉思念。“何当”隐含了急切难耐、倍受煎熬的渴望;“却话”深蕴了充溢心头、铭心刻骨、急于倾诉的思念。团聚的温馨。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欢乐的憧憬,而诗人却只能真

实地处于孤寂凄凉的现实之中。“巴山夜雨”重出递进,幻想中的温馨将现实的凄苦比照得曲折委婉,含蓄隽永,动人心魄。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诗人幻想中西窗剪烛、共诉衷肠的动人场景,赋予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以具体内容和意义;再揣摩“共剪西窗烛”的温馨与“巴山夜雨时”的凄凉之间的矛盾,充分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体会诗人充满温馨(倾诉“巴山夜雨时”孤独凄凉中的思念也是一种温馨)的虚幻感受,使矛盾生成的意义空白含义具体化。最后,再将这些与其不幸的现实处境整体比照,使学生沉浸于强烈反差构造的艺术空白之中,涵咏玩索,切己体验,深刻感受诗人不堪承受的惆怅无奈、孤独凄凉之痛。

对《夜雨寄北》的品析,当然会因人而异;教师对“未定性”和“意义空白”的教学选择。也会各有不同。举例的用意仅在于为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策略。

篇9:夜雨抒情诗歌

夹杂着几分陌生的寒意,

忽然之间,

冰冻了热闹的世界,

冰冻了行人匆促的脚步。

落叶,还在纷纷地飘落着,

雨,也在一丝一丝地飘落着。

说它可爱,

但没有往日的那份激情与活力。

说它来得合适,

但它来错了时间,来错了地点。

轻轻地,它还在飘落着,

寒风在不断着戏谑着它,

然而,有人厌倦了它。

静静地,它渴望能有人聆听它的心声,

可是,它来的时间与地点都是错的。

也许,这是上天给它的安排;

也许,这就是它的宿命。

它从来没有埋怨过寒风的无情,

它从来没有后悔过它经历的一切。

哪怕,有一天被时间蒸腾了,

它也会在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上天没有给它安排适合的时间与地点,

只给它创造了更多的波折。

它在默默地飘落着,

它在被不断地冰冻着,

它在被慢慢地蒸腾着。

它在与无情的寒风搏斗着。

窗外的寒风还在不断地吹着,

冰冻着秋天的落叶,

冰冻着热闹的世界,

篇10:夜雨含泪感言诗歌

夜深雨扰不能眠,娇音携泪吐心言。

几年日子多无奈,此刻终能诉我冤。

老公听罢也含泪,永对我好为誓言。

根源不是老公错,怎舍老公遭为难。

如今懂得我心意,多少委屈化云烟。

但愿日后**定,劳累辛苦作笑谈。

//

常道家和万事兴,老少都要记心间。

一时嘴狠生隔阂,再次就会躲其远。

一来而去闭心门,你是哪个再无关。

如若人人相体恤,陌生之人也温暖。

//

望人嘴上永积德,好话与人人欢颜。

伤人之话不要说,出口之前有把栏。

如若话话如挖骨,热血也会变冷淡。

不论家人和亲朋,也要言出有甘甜。

//

柔情对人和万物,目光必会含良善。

即使外表少美丽,内在折射美无边。

柔情良善不要紧,但也要有最底线。

不要任人去宰割,柔中韧性志亦坚。

据理力争抒正义,不做错事腰不弯。

最喜冬来梅一树,绝美硬骨斗凛寒。

//

感念娇儿性情好,随母心慈藏善念。

话语柔和不伤人,行事稳妥顾虑全。

随父又蕴沉稳性,冷静面对事突然。

不慌不忙稳把舵,帮父把那责任肩。

家有此儿我欣慰,寒梅几度泪盈眼。

但愿天公目明亮,见我娇儿赤心胆。

篇11:夜雨中的呢喃诗歌

——520题记

夜雨朦胧

那朦胧的夜雨

仿佛要把天幕永远遮住

夜雨中的伞下

雨声夹杂着呢喃的细语

还记得吗

那年我们的孩子刚出生

那时还很穷

低工资矮平房

你打着伞

我在屋外的水龙头下洗着小衣、尿布

而雨水却溅湿了你的衣裳......夜雨如梭

黑布伞下搀扶着的双手

带起细碎的脚步声

在雨声中延续着

篇12:写夜雨的现代诗歌

夜嗅到了寂寞的味道,

把星光藏到了思念中,失眠的雨声,敲打在脑海里,如噬心虫,在心中快乐的吟唱,绝望闪烁着贪婪的光,照亮的,是吞噬中的肉体,被侵蚀后的思想,夜里,雨中,我艰难的爬行,手伸出去的方向,是你曾经站立过的地方,心愈来愈空虚,身越来越无力,我知道,自己即将不是自己,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把灵魂烙上你的名字,无论黑夜夺舍,多么的邪恶,你是我灵魂的主人,不可亵渎的承诺,晦暗中绽放的花,不一定不美丽,看她为谁绽放,因何绽放,黑夜中,逝去的是岁月,不老的是情深……

篇13:一夜春风,一夜雨的诗歌

那夜我种下青春

在肥沃的风中

你说

会发芽吗?

我只等一场梦雨

怎会忘了

童话

你的痛

和你的温柔

一弯清泉 倾诉

时光的荏苒

过了  就散了

一抹飞鸿 思念

已逝的流年

走了  就空了

是谁说

等我在四月的春风

念我在四月的细雨

爱我在四月的.桃花

痴痴的等

苦苦的念

真真的爱

不懂天上的新月

九里外的长空

因为你不在 我不敢走

因为你不来 我此生守

只为在

一夜春风

篇14:尚湖夜雨诗歌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著名的伤感诗人,45年的人生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歌瑰宝,他的诗歌现存世约有600余首。

李商隐的诗歌主要分为咏史类、咏物抒怀类、交友应酬类和夫妻情感类等,这几类中,当属夫妻情感类的诗歌最具特色,不仅辞藻清丽、意蕴深刻,而且独具鲜明的艺术特色,被后人广为传颂。赏析《夜雨寄北》,可以得窥其情感诗“措辞婉而寄托深”之风貌。这首诗是诗人远在异乡寄居时写给爱妻的情感诗,因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语言而被传颂至今。这首爱情诗所表达出来的诗人的刻骨柔情让人不禁想到他的另一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在《夜雨寄北》中借景抒情,将无数的柔情融合在细腻而朴素的词语中,情景交融,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一、《夜雨寄北》赏析

诗人在第一句用夫妻问答的形式开篇,“君问归期未有期”,称妻为“君”,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夫妻相互挂念的款款深情的画面,视角独特而鲜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妻子你一直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从审美的角度赏析,这句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画中有诗,情在画中,情与景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交融,定位了整首诗的意境。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换位思考,表面是写妻子盼望夫君回家的急切心理,其实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相思。这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与杜甫的《月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杜甫在这首诗中就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表面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则传达的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用简单的问答形式传达了思念爱妻的深情厚谊,每一个字中都流露出思念之情,不仅形象动人,而且深情、婉约。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是诗人当时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现实处境。诗人对特定的环境进行了描绘,语言简单而凝练。短短七个字,诗人为大家展现出一个秋雨绵绵的巴山景象,将异乡的景象和漂泊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绵绵巴山,不可断绝,冰凉的秋夜,大雨淋淋,不仅有天上之雨,还有池中之水。读这句诗,人们仿佛穿过了诗人描绘的景物,置身于一个这样的环境中:茫茫秋夜,寒意袭人,绵绵巴山,到处都是一片雨幕,地上的池水很快涨满并溢了出来,诗人身处异乡,周围是险峻而绵延的巴山,风狂雨急,孤独与寂寥缠绕在诗人的心头,此景此情是何等的凄凉与孤寂。秋雨绵绵,使人如愁丝缠绕,空虚而焦虑,池水盈盈,又使人情意满溢,无法自控,诗人的内心在愁绪满怀的同时也情意绵绵,汹涌激荡。在巴山秋夜,阴雨绵绵,诗人触景生情,通过自然景观展开联想,在描绘客观事物和处境的同时表达出夫妻的恩爱。“何当共剪西窗烛”,诗人先用细腻的笔法给人们展现出一个充满温馨与恩爱的和谐家庭生活,“共”字无限传神地表达出夫妻之间的恩爱与亲昵,然后用“何当”将这个美好的期望推向了遥不可及的境地。诗人才发现这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是自己美好的愿望,何时能实现呢?这里与首句遥相呼应,“未有期”已经给出答案,理想多么美好,而现实又是如此残酷与无奈。整句诗没有一个“情”字,却洋溢着无限情意。

二、《夜雨寄北》英译本中的诗歌意境

(一) 诗歌的意象与文化

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而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也表现在语言运用方面。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是一种最常见而且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因其语言的书面特征,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蕴更为丰富,所以,译者在对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内容,更要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次蕴涵。这样才能译出原作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的翻译研究工作要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因为翻译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更广。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不仅仅是文化作品在不同语言间的转述,而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今天,这种文化传播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是诗歌意象的基础,诗歌意象更是文化的体现,它来源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例如,水这个意象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多与愁丝相关联,表达出命运多舛,人生苦短的无奈与感伤情怀。就像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这个意义,在下句就直接点出了其核心的思想情感:“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里的水是以“雨”的形式出现的。还有一个意象――“秋天”也是离愁或者思念的情感表现,这个更多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两个重大节日。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的是重阳节,而“月是故乡明”则是指中秋时节。

在Herbert A. Giles的译本中没有译出秋天的含义,自然也就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民族特色。而散宜生的译本中“In this night of rain pools along Ba Rige o’ erflow”也没有译出“秋天”的意思。虽然他可能是为了追求音律上的完美而故意没有译出,但是从翻译的文化传播角度去分析,这两者都不尽完美。不过,中外的许多读者对他们的翻译都比较认可,认为他们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所以,整体上讲,他们的译文还是相对成功的。而且,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比较含蓄,而西方人比较直接。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就非常的含蓄,而这种含蓄是西方那些直接和大胆的读者难以理解的。

(二) 不同译本意象还原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我过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将自己多年的翻译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出一套独有的翻译学理论。在许教授的理论中有“三美原则”,即诗歌翻译时要注重意美、形美、音美。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形美最次。翻译时,首先要做到意美,然后再尽量实现音美和形美,最终达到三美齐备的最高境界。在对这首诗的首句进行翻译时,首先用“when”对应原文的“期”,然后用“but”来导出后面的“未有期”,这是许教授意译法的典型体现,虽然是直叙原话,但是并没有失去原文中应有的意味,那种离愁别绪、忧伤无奈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句将原文中的巴山意译作“western hills”是指川东一带的山脉,而用“pools in western hills”来翻译“秋池”就有点偏颇了,因为这里译作是巴山的水池,而失去的“秋”的意味。好在后面用“autumn rain o’ erflow”来译“夜雨”,联想起来解读,还是能体会到原诗中那种秋雨萧瑟、池水满溢的意象。而原文中的“巴山夜雨”译作“enless reary night of rain”倒是非常贴切,将原诗的意象神韵表现得非常完美,读者在解读时能体会到诗人那种身在异乡秋雨萧瑟的夜里,对爱妻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译文完整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满怀的“愁绪”和“忧郁”,让人读来仿佛历历在目。译者在翻译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时都遵循了许教授“三美原则”中的“意美”,很好地还原了原诗的意境。然而,美中不足,译文没有将原诗的“夜”翻译出来,有失原诗意境。第三句用“can”带出了“trim the wicks”,虽然在原诗中没有相应的意象,但是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整体意境也有很大的提升。译文以“trim the wicks”表现原诗中的“共剪烛”,将此刻的愁苦及未来的`憧憬都完整地表现出来。译文中用“again”和“rain”分别作三四句的结尾词,充分体现了“音美”的原则。从整体上看,译文分为四行,每行都是12个音节,然后遵循AABB的形式押韵,这充分体现了“形美”原则。许教授按照他的三美原则意译全诗,运用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及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来翻译此诗,完整地表达了原诗的意境,是《夜雨寄北》英译本的典范。 我们再来分析著名翻译家孙大雨先生的译本。孙大雨先生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期多翻译唐诗和《楚辞》。孙先生曾在美国留学,后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翻译了很多作品。孙大雨先生的翻译理论是:翻译诗歌和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完全解读原诗的意境,而且要对目标语的文化以及文字都有很高的造诣,唯有如此才能将原文的风貌和精神翻译出来,翻译过程相当于一次完整的再创作。孙先生在翻译时以诗译诗,用词非常精美,不同于原诗的简洁明朗,孙译本的风格比较沉郁。首句中,孙先生用“home-coming”表现归心似箭,然后又用“not sure”展现出诗人想回去又不能的无奈。孙先生在用词方面非常严谨,在翻译第二句时,用“not sure”对应“夜雨”,用“autumn pools”对应“秋池”,非常工整,而且充分表现出了原诗中那种惆怅孤独的情感,实现了中英文化的完美转换。受性格和经历的影响,孙先生在译文的情感表达上也是严谨的,用“Ba mounts”来翻译“巴山”会有损原诗的意象,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应译作“bashan mountains”或者是“bashan mounts”。在翻译第三句的时候,没有直译“何当”和“共”两词,而是用了“west winow”与“clipping the canle wick”,这也对原诗中所要表达的意象有很大的遗失,译文没有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对将来的重逢的一种强烈向往和憧憬,不仅在整体上显得平淡,而且没有完整表达原诗的意境,翻译得不是很到位。末句用“mute elight”来结尾,词语表现得过于含蓄内敛,没有完全传神地表达出“巴山夜雨”的意象和场景,也没有表达出诗人那种孤寂、期盼、焦虑以及矛盾的心理。然而,孙大雨先生在翻译时多运用古英语单词来体现原诗的节奏与形式美,体现了他独特的翻译风格。

三、结 语

上一篇:咨询业项目管理解决方案下一篇:乡镇综治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