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

2024-04-13

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通用9篇)

篇1: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

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

语言学者对语言词汇的研究已经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这足以显示语言词汇的重要性。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如果不了解词汇的特定文化内涵,就不可能正确的认识、理解和使用词汇,就更谈不上如何使用语言。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汉英语言的词汇空缺、汉英词汇的不等值现象、由对词汇的体验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联想及随英语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而变化的词汇等四个方面对词汇研究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让初学者对语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词汇教学词汇空缺词汇不等值词汇联想词汇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词汇又是语言信息的载体,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民族特性,语言的民族特性自然会由词汇反映表达出来,这就使得词汇具有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如果不了解词汇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理解和使用词汇,也就更谈不上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很多语言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因为缺乏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的.了解,或是受本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的影响,所以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所学语言的词汇,影响了阅读效果。由此及彼,语言学习者在写作和交际中所发生的词汇错用现象、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也可以归为这一原因。

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语言教授的教师,在讲解所学语的词汇时,除了要讲解词的意义和用法外,更加要介绍词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篇小论文里,本文作者将就如何在词汇教学中挖掘、讲授词的文化内涵发表一点个人的拙见,希望能给语言词汇教学和词汇习得者些许帮助。

一、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空缺介绍

由于历史、地理、语言、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一种语言中所具有的某些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并不存在。比如在汉语中,我们有“干部”一词,然而在英语中从不用“cadre”表示“干部”。我们只能用“officialadministrator”或“functionary”来代替“干部”。又如汉语中的“红娘”,“望子成龙”等会让外国人感觉吃惊而不知所云。再如英语中的“motel”、“brunch”、“Hippy”、“cowboy”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单看其字面意义,是很难把握的。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如汉语中的“饺子”、“麻将”、“太极”、“叩头”、“阴阳”,英语中的“egghead”,“ice

box”,“decadents”,“Punk”等。英语老师只有解释清楚这些词语才能确保学生的正确理解。

二、汉语和英语词汇的不等值现象介绍

产生词汇不等值现象的原因是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某一词在一种文化中具有多个意向,而当转移到另外一种文化中去时,就未必如此。比如英语中的“uncle”可以指代汉语中的“姑父”、“姨夫”、“叔叔”、“舅舅”等。又如英语中的“board”不仅仅表示汉语中的“板子”,还可以指“船舷”、“海岸”、“伙食”、“委员会”、“部门”、“舞台”等,甚至可用来做动词。这类词汇不等值现象是因为词义大小不等所致,还有因褒贬色彩相反或相左而导致的词汇不等值现象。如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种格外值得推崇的精神,可以说其中蕴涵着“个性的价值地位超过一切”的美国文化核心,它包含独立、奋斗、创新的意向。而在汉语中,“个人主义”却具有贬义色彩,人们把它与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相联系。再如“ambition”一词,具有褒贬两种色彩。我们习惯上把它译为“野心”。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根据语境还可以译为“抱负”、“理想”和“雄心壮志”。

三、由对词汇的体验性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联想介绍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同一所指的特点与表象的感觉和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汉语中的“南瓜”与英语中的“pumpkin”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然而在不同的文化中,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联想却是不同的。中国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看到南瓜可能会想起苦日子,南瓜与艰苦的岁月联系在一起。而英美人则不会产生这样的感受。他们会想到感恩节,想到万圣节,南瓜是与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再如“蝙蝠”一词,在西方文化中指代邪恶,而“蝙蝠”在汉语中因为谐音的关系而指代“福”,象征着幸福。又如“竹”代表清新脱俗,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一种高风亮节的人格,而在西方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种生长极快的植物而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如果不了解竹的象征意义,所学者是无法理解此句的含义的。

四、随英语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而变化的词汇介绍

语言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缓慢的发展过程中,某些词汇逐渐有了新的含义。特别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新生词和旧词新义现象层出不穷。如“hard-ware” 旧的词义表示金属器具,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普遍应用,它被用来表示计算机的硬件,并同时衍生出了它的反义词“soft-ware”(软件)。又如“ath”原本只是用来指实实在在的小路,现在还可以用做计算机术语,表示“路径”。再如“game industry”,在美国实质上是指行业。尽管由来已久,但将之称为行业, 恐怕还是受了经济学的影响。类似这样的词还有“ nuclear family, single mother, Sunday father, loneliness industry, suburban inhabitants”等,不一而尽。在词汇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语言词汇乃至语言本身的习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文化的习得。

英语教师教授英语实质上就是深层的文化转换或“视界转换”。诚然,掌握了英语语言知识,学生就能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用所学语进行成功的交际。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词汇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分析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中的差异,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乃至应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以上是笔者对词汇学习的管窥一斑,肯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笔者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广大语言研究者共同继续探讨。并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Aitchison, J.《语言变化: 进步还是倒退》北京: 语文出版社.

[2]刘鸿莫《时髦语》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汪榕培、王之江等《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读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尤金・奈达《语言和文化: 语篇翻译》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篇2: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

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文化是一个大范畴。广义上讲, 它既有物质内涵又包括精神方面的东西, 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认知世界, 语言翻译的过程其实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词汇是语言的核心, 因而对词汇的准确理解与翻译构成跨文化交际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文化制约着交际, 文化制约着语言。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词汇的理解与互译无疑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的普遍性决定词汇的共同性, 形成翻译的一致性不同语言之间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之所以成为可能, 一个重要的前提取决于文化的普遍性(C ul tu o l un i二二al s)。何为文化的普遍性? 简而言之, 指各文化中的共核部分。譬如,身居世界任一角落的人们都具有完全相同的生理结构;他们生存所需的外部环境也几乎一致: 山、水、房屋、衣、食、住、行等;伴随世界历史的向前发展, 不同肤色的民族还创造出了许许多多颇具共性的人类文明: 音乐、绘画、雕塑⋯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的: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又服务于文化, 反映文化需要。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制约着语言的派生。众所周知,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核心, 词汇的变迁可以折射出文化的发展、变化, 文化内涵因而在词汇上得以充分表现。比较任何两种自然语言的词汇表, 我们立即就可查找到众多具有相同内涵的“ 等价词汇”(E 卿计al e nt rd): sk 抓天空)、I n an(男人)、fo d(食物)等有些词汇在中英文中, 其联想意义也一样。如蛇(s na ke、S e rp en t), 中文里“ 蛇” 的引申意义和联想意义都不佳, 美女蛇、水蛇腰(指女人弯曲的腰身, 用以勾引他人)。中文的文学作品中, “ 蛇” 的意象时常是反面人物的代表。英文se rp en t 一词翻译成汉语“ 撒旦”、“ 恶魔” , 同样蕴含着否定的、邪恶的意义。又如狐狸(fox), 中英文里都具“ 狡猾” 之意。

二、文化的特殊性决定词汇内涵的差异性,形成翻译的非一致性对文化的特殊性大家是不陌生的。从最原始、最狭义的方面看,各民族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其繁衍的历史进程中, 往往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改造自然手段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现实。所以, 我们常听到有“ 玛雅文明”、“ 古西腊文明” 和“ 黄河文明” 之说。这里, 所谓不同的“ 文明” 其实各自代表着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成果: 玛雅文明代表着地中海文化,古西腊文明代表古典的希腊文化, 黄河文明代表着中国文化。虽处同一宇宙之中, 人们所“ 见到” 的却是不同的“ 画面”(p 浪u re s), 在此, 文化背景充当着修饰和过滤的角色, 换言之,文化的特殊性得以显现, 以上所提到的不同文化命名正是基于这一点作出的。按萨巫尔•沃夫的语言相关论(h n gu ist iC re lat ivi ty), “ 某一语言系统编码的范畴和差异是该系统所特有的, 不可能与其他系统中的范畴和差异相提并论正如文化的普遍性决定词汇的共同性, 文化的特殊性同样决定词汇内涵的差异性。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客体一致, 意义迥异客体指一切可用词汇表述的认知对象。这里的意义我们指引申意义。比如, “ 龙” 作为一种虚构的动物, 在动物学上并没有“龙”或“dragon”的动物概念,说中英文的人都认为它是不存在的。这两个词都是从神话、传奇或神童话中来, 在汉文化中,“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所以中国人常赋予它至高无上的权利。如, 真龙天子、龙王爷、龙袍、龙颜大怒、望子成龙、登龙门、人中龙、龙蟠凤逸。在节日, 民间还流行划龙船、舞龙灯。书法上也有“ 龙飞凤舞” 的说法。英文中,“dragon ” 则是一恶魔、邪毒的形象。在英国早期传说Beowulf 中, 龙作恶多端, 是一个最终要被消灭的恶

魔。中文的“ 月亮” 和英语的~ 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那颗独一无二的卫星。不过, “ 月亮” 在中国人的审美性趣中, 常常引起美的意象, “ 花好月圆”、“ 月下老人”、“ 一轮明星”、“ 一轮满月”、“ 蛟洁的月光”、“ 明月当空”、“ 月儿弯弯照九州” 等都是美好象征。月亮还与传说及习俗相关, 如“ 嫦娥奔月” 的传说, 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而月亮则是人们所期望的美好的团圆的象征。李白的《静夜思》中, 月亮常常用来表达思故乡、惜别、渴望团圆的意义。在英美人的眼中, 月亮很难引起类似的美的印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 月亮常常与阴郁、忧愁、恐怖联系在一起。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人们认为仲夏夜的月光照在身上能产生极度的疯狂,英语里有“ m ids ~ e : m ad ne s s ” , 这种联想与英文词“ l u n a r ” 和“ l。n a oi(• ” 有关。在助n 卿an D i e t io n a 卿of c o n te m 即ra w E n gl i s h 中对这两个词是这样解释的一一1l l n a l , : o f。r e o n e e rn i n g t he mo n.lu n a t i C : a p e ro s n w h。i S S u fe 五n g a n il l n e s s of t hem in d.英文“ lun ati c a s y lu m ” 则是“ 精神病院” 的委婉说法。在英文成语中, 月亮常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联系在一起。2.意义相同, 所指(re fe re nc e)有异中国人的“ 家庭” 与英美人的伪m ily 都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 但中文里, “ 家庭” 至少包括祖孙三代, 而英文里lb m i ly 则不包括“ 祖辈” 这一代, 仅指夫妻和孩子两代。再如表示血统关系的称谓词, 汉语中极为丰富, 对不同的所指对象表达得极为明细;相反, 英语中表示称谓的词似乎要匾乏得多,单个称谓词的外延比汉语中的相应的称谓词要广阔得多, 这或许与英美人不太注重血统关系, 主张个人主义有关。“ 叔叔” 与un d e 的表层意义相当, 然而各自代表的对象和词的外延截然不同, 类似的例子还有姨妈: an t(还可指舅母、姑妈、阿姨、婶婶等), 岳母: m o th e r 一in la w(还可指婆母)等。当然, 词义相同而所指不同的词不仅限于这两类: 汉语中的“ 山” 译成英语为m ou nt ai n , 殊不知, mo un tai n 的指称对象只是“ 山” 的一部分, 从外延范围考虑, “ 山” = mo u n ta in + hi l , 同样, 英语中的riv e r = 汉语中的“ 江” + “ 河”。.空缺词汇(V ac an t w o 记S)有些词汇在一个民族文化中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是另一民族中的人对它却不大熟悉, 这类词汇我们称为空缺词汇, 即某些词汇在其它文化背景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相匹配, 如公爵(d u k e)、侯爵(ma ru i s)、伯爵(e a rl)、子爵(v is e o u n t)、男爵(b二n)等爵位, 中国读者对之不大熟悉。英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贵族都由君主封给爵位且等级分明, 包括以上五个爵位。而另一种爵位(Sir)虽然也是由君主加封的,但此种爵位并不属于贵族。至于中国清朝皇帝后官佳丽三千, 有关后妃的词汇更是丰富多彩, 如皇后、皇贵妃、贵妃、妃、殡、贵人等。汉语中的这些词汇, 外国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区别。很多词汇与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与风俗紧密相关,因此民俗方面的空缺词汇也不少。如流行于中国民间的“ 风水术” , 大凡兴工动土,都要观看地形, 看是否得风得水, 方可择宜地、避凶地。此即所谓相地术中的“ 风水”。西方文化中只有所谓相面术(p h rsi o 孕om};), 并无相地术。此外汉民族还有“ 阴阳术”、“ 八卦测命术” 等奇术异巧。外国人很难理解并体会到其中的引申意义、审美情趣及伦理观念, 翻译起来自然一也很困难。.宗教词汇宗教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本质及内涵的一种文化载体, 因此由于各地域不同种族的信仰不同, 宗教情感及语言表述大不一样。英语中的即(福)、god(上帝)、(圣经)、(传道师)、(圣母玛利亚, 耶稣的母亲)、(神意、天道、天、命、神、上帝), 上帝许给亚伯拉罕的地方[ 迎南〕,福地希望之乡), 这些宗教词语对普遍地对宗教不大了解的读者来说,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体会其宗教涵义更是难上加难。同样, 中国的类似宗教性的语汇和礼节, 外国人看起来也是如读天书。如中国的烧香化纸、三牲、长跪、敬神、阿弥陀佛、财神菩萨、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词汇都是纯粹具有中国宗教及神话色彩的名词, 西方人翻译起来非常困难, 甚至不能翻译。

三、翻译的语用原则: 确立词汇的文化定位

翻译是从源语言(s ou rc e lan gu age)转换成目标语(ta rge t lan gu ag e)的过程, 评价译文的标准是

依据译文的语义内涵是否与原文等价。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都深有体会: 要把一个具体的文字翻泽做好,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双语文字基本功外,对双语文化的深人了解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谈及词汇的文体功能时, Johnason Swift 强调“ 把恰的词用于恰当的地方”(Pu t p ro p erwo rd s in p ro pe r 户ac es.)。

其实,这一原则在翻译中同样适用。词汇是语言的核心,自然而然是翻译的核心, 翻译中强调“ 文从字顺” , 词汇的作用因此得以充分肯定。做翻译时要做到用词恰当, 首先务必弄清词汇的意义。这里的词义, 一般可以分为两种, 字典意义与联想意义所谓字典意义(co nc eP ti on al m e an in e), 是指对一个词的具体的、准确的释义, 不包括它的色彩与联想涵义。联想意义(a s so ci at iv e me an ing),是指与字面意义相区别的, 一个字、词所包含的情感色彩或隐含的释义。英文C o n n o t a tion 或cormotativemeaZ i嗯译作“ 伴随意义” , 字根源自中世纪时期的拉丁文C O ~ tio ne m , 意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后来, 语言学家用该词来指一个词或词组的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 又称联想意义。语用学上称之为引申意义(im nli ed m e an in g)。字面意义与联想意义相比, 要容易把握些。联想意义更多的是负载着文化的成分,譬如, 刀v e me , 助v e my dog。翻译成中文叫“ 爱屋及乌” 或“ 爱人及物” 而不能译成“ 爱屋及狗” 或“ 爱人及狗”。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了一个问题: 对词义的理解需要借助文化的支撑,要做好翻译, 必须确立词汇的文化定位。今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民族间的交往日趋频繁, 文化差异逐渐缩小, 文化融合已成为一个世界现象, 形成这一现象的直接结果是不同语言间词汇内涵、外延的趋同和拉近,语言交往的渠道也因此更畅通r。尽管如此, 我们必须正视文化差异这一永存的客观现

实,本文所讨论的只是一个侧面: 文化决定词汇的内涵, 词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真正全面深刻地了解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后, 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词汇的联想意义, 也才能真正比较完美地译好各国文化产品,使跨文化交流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朱光谦(谈翻译》, 载《翻译研究论文集》第355 一356页,外研社,1984 年版。许国璋“ clJ ltul al y b)酬浏W(jr(坛二d 饰sli 如lan 即age r l乞a 仁h ing ” , 载《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胡文仲著), 上海译文出版

社19 8 年版。

.许国璋《论语言》,外研社19 1 年版。

.王福祥编《文化与语言》, 外研社1性巡)4 年版。

篇3: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对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感知, 在使用外语时能够调整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其中包括异国文化知识的教授, 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跨文化意识, 能够增强学生对茶艺文化的灵活处理能力, 提高素养, 消除文化冲突, 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相反, 缺乏跨文化意识的人, 就会局限于自己成长的环境所塑造的意识中, 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他人的观点文化不容易接受。由此可见,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 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有了新的要求。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 成绩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不仅要能说出流利的外语口语, 还要求熟悉所学语言的文化传统, 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在英语教学中, 一直没有将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重视起来, 教师只着重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对学习成果的考察也仅仅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但是实际上, 恰恰因为我国们的学生不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 因此即便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 但是在用英语进行交流中屡屡出现错用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越过不同习俗的障碍,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更重要的是, 能够更恰当的理解英语, 进而可以在交际工作中更有效的使用英语。要知道,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衍生出不同的表达方式。举例来说, 汉语主动句居多, 究其原因, 大体因为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以人为中心的思维形式;反观英语, 则被动句较多,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因为讲英语的民族更强调逻辑性, 比较看重客观事实。由此可见,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 我们应该遵照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靠拢, 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表达, 唯有如此才能称得上真的“深谙其道”。另外,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一门语言, 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工作中能够使用的到, 要和使用目标语言的人接触, 所以, 实际中的语言使用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会深感交流的障碍和困难, 因为他们原以为能进行英语读写就可以满足工作需要, 但是在具体交际中会受母语使用习惯、交际和思维方式来影响思想的表达。

三、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学中, 英语教师收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课堂上通常侧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 而且教师是绝对的主导, 一直以来都是单方面的“传授”, 学生很难将语言吃透, 当然也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灵活语用。因此, 要改变现状, 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转变观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式学习的模式。只有教师切实的意识到了实际能力的重要性, 才能在教学中强调口语训练以及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此外,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阅读, 互相提问和解答, 在问答中,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教师提升自身素质

首先, 教师本身也要不断学习和充电, 丰富文化内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以便于可以全面把握所要讲授的内容及具体教学步骤, 以实现教学目的。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培养相结合。在解释文化冲突时要注意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 循序渐进的多做文化讲解。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时, 应教会学生结合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所在语境, 考虑自身扮演的角色, 从对话者的反应判断语言使用的是否恰当。

3.扩充内容, 延伸课堂教学

学习不能仅在课堂上完成。除课堂教学, 教师还要让学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目的语国家, 了解其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等, 这是为了扩大学生的事业, 全面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通过举办知识竞赛, 专题讲座、辩论赛等形式, 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对话, 力求构建一个真实的口语交流场景, 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很多时候, 大脑里面想的和实际操作中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学生在脑海中可能觉得自己说的不错, 很熟练, 但是真正说出口来, 却发现完全不是那样,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的习惯, 督促学生多说多练。此外, 还可以在课外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口语锻炼, 增强口语水平。

四、总结

事实上, 学习英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 同时也是接触英语文化的过程。教师要花时间让学生体会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不同之处, 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初期教师带领学生去发现语言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在归纳、总结、对比中, 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目标语言的理解, 还能促进课堂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慢慢形成了这样的意识, 以后再课余时间, 学生就会主动去搜索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习俗以及表达特点了。此外, 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讲解。在学习蕴含谚语及典故的英语词汇时, 应不失时机地将其介绍给学生, 如:Every dog has his day.应该翻译为“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 而不是“每只狗都有自己的日子”。表面的理解每个人都能学会, 但是想要理解语言深层的意思, 就必须要掌握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 而这也是本文所阐述的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重要意义所在。

摘要:跨文化的发展, 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体化的程度, 国界、语言都已经被模糊淡化了, 因此, 树立跨文化意识对于发展是很重要的。本文解释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并结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分析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应用。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骁明, 余怀松.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 2007 (03) .

篇4: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必要性 英语词汇教学 策略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特征、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而文化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语言学家拉多在其《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谈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是组成语言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单位之一,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将在语言的词汇中留下它的印记。词汇反映了本民族的社会现实,受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道德价值、政治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制约,并深深地打上本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烙印。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懂得英语国家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正确理解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也就是说,文化背景知识是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平台和基础。

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文化背景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较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片面追求词汇量的大小。他们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习惯在短时间内突击背诵单词,习得了发音、拼写及一两个意义后,就认为已经掌握了该词汇。另一方面,词汇教学也偏重于音、形、意的讲授,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语言技能的操练,而忽视了对词汇文化背景知识和内涵的讲授。教学模式的单一导致学生即使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记住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甚至更多的词汇,但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依然较差。一个典型的交际错误就是:中国学生喜欢对外教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古人称龙为四灵之长,龙是中国上古时代图腾的产物,是古老中国及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在英国,人们会闻“dragon”(龙)色变。西方文化中“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它常被用来指“凶暴的人”。因此,教师在讲授词汇的同时,应当把对其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导入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教授词汇的同时学习词汇的文化内涵。

三、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所反映的含义在日常生活、称呼、社交礼节、性别、感情色彩等方面都有不同,英语词汇教学应融文化知识于其中,这是避免或减少语用错误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鉴于此,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

1、通过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和积累英汉语言文化知识,将中西文化异同自觉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一方面,在语篇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发现两种不同文化习俗在词汇表达上的差异,结合课文的内容自然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风俗与习惯。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课文Time-Conscious Americans讲的是美国人对于时间的态度,虽然文中出现了多处习语表达方式上与汉语表达方式不同,但却反映了中美在思维方式上的异同。

另一方面,在词汇学习中应提示学生,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有些是一致的,有些词汇在英语中却没有文化内涵。比如,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公鸡(cock),中英文中都表示“骄傲”。英语里说as arrogant as a cock,汉语是“骄傲得像只公鸡”。再如: as meek as a lamb———驯服得像绵羊;He is a sheep in wolf’s clothing.———他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强中干。又如,一些动物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英语中却没有相关对应的文化内涵。汉语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五蝠”与“五福”同音,象征幸福、吉利。再如汉语“鱼”会让人联想到“结余”、“年年有余”,这是因为汉字可以谐音而转承同音异形字的语义值,而英语词汇音节过多,谐音概率低,通过谐音获得文化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英语中相对应的“bat”、“fish”就无法使英美人产生诸如“忠心”、“笨拙,累赘”、“结余”之类的联想。

2、从文化的角度对比分析习语的渊源和出处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其中《圣经》中仅收入词典的典故就达700条。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如美国《时代》周刊曾登载这样一句话:“Many took in gambling and got in over their heads, borrowing from Shylocks to pay their debts.”在这里,作者援引了莎剧《威尼斯商人》剧中的犹太人高利贷者Shylock作为典故,来喻指那些债台高筑的赌徒不得不借高利贷还债。这里Shylock不再是《威尼斯商人》中那个具体的“人”,而是泛指那些斤斤计较的高利贷者。

又如,英语中的“Cricket”和汉语中的“蟋蟀”同指一种鸣叫的小昆虫。在英语文化中,特别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蟋蟀大多给人带来宁静,舒适甚至幸福的感觉,它是个merry little cricket(愉快的小蛐蛐)。如莎士比亚的歌剧《亨利四世》中就有“as merry as a cricket”(像蟋蟀一样快活)这一习语,随后英国人就一直沿用。狄更斯在A cricket on the Hearth(《炉台上的蟋蟀》)中塑造了一个小仙灵的蟋蟀形象,而且它似乎还对书中的女主人公“充满了希望和鼓励”。而在汉语文化里,蟋蟀所表达的是一种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感觉。如《寝夜》中杜牧的诗句“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诗论》中诗人元好问写到:“切切秋虫万古情”。两首诗中反映出的蟋蟀叫声所引发的忧伤,是汉文化中世代流传的一致形象。

英语中这些带有民族色彩的习语,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差异,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提高学生对异国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3、督促学生开展课外技能训练与文化实践

著名跨文化研究学者胡文仲先生说过:“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外壳而不会领悟其精神。” 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主要对单词音、形、意三个方面的掌握,而一些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对意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之意”,而忽略词汇的文化内涵。要想真正掌握词汇就必须在理解词的内涵上下功夫,词汇文化的学习要建立在对广义文化的学习之上。除了课堂学习外,课外技能训练与文化实践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可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在实际书面语篇语境中,体会词汇的文化涵义和用法,同时注意积累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条件允许的话,引导学生参加英语论坛,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英特网英文聊天等,在真实语境中进行文化实践。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具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和语境导入文化,并适度地进行中西文化比较,使学生深入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实现英语教学的双赢。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徐太平. 英汉英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对策 [J].新西部, 2010(11).

篇5: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

一、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现象

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些词语有的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同,有的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例如:英语中的American Dream(美国梦),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Cheesecake(奶酪蛋糕),指女性健美照;beefcake(牛肉蛋糕),指男性健美照;Halfway

house(中途的房子),指康复医院;blue boy(蓝色的男子),指经过变性手术,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的人;Pink Lady(红妆女人),指一种鸡尾酒名等等。还有些词语则源于宗教、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英语中有些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汉语中是没有的。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oyster(牡蛎)指沉默寡言的人。据说英国肯特郡产的牡蛎最好,而最好的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beaver(河狸)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活动积极,在啮树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因此有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之称,常用来喻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略带有贬义。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在英语中也属词汇空缺。例如:粽子、观音、玉兔、青鸟、土地庙、中山装、旗袍、红眼病、红杏出墙、绿色人生等等,这些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

二、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导致语义不同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

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reflective meaning)和社会文化意义(social meaning)的不对应上。比喻善于表达情感,可使语言形象生动,其心理基础是对世间万物某些共同特点的联想,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比喻和联想也各不相同。在这类词语中,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数字词和颜色词最有代表性。

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King Richard I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the Lion-Heart。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英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like a key in a lion” hide(狐假虎威),译成汉语时,lion习惯上用“虎”代替,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放虎归山、谈虎色变、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

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英语中,owl是智慧的象征,成语as wise as an owl即是一例。owlish, owlishly则用来形容聪明、机敏、严肃。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owl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常充当裁判。然而,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就不同了。很多人认为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怕看到它或听到它的叫声,以为碰上它要倒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西方人对bat(蝙蝠)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 bat(吸血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英语中有as blind as bat, crazy as a bat, a bit batty(有点反常),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发痴,异想天开)等坏的联想和比喻。在汉语中,蝙蝠的形象与西方完全不同。因“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吉祥的象征。而红蝙蝠则是大吉大利的前兆,因为“红蝠”与“洪福”谐音。

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 making a proud or arrogant display of

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它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的一面,英语中有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proud as a peacock等用法。

在西方神话中,phoenix与“复活”、“再生”有关。传说凤凰生存五六百年,筑一个香巢,唱一支挽歌,用翅膀扇火,将自己烧为灰烬,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一只新的phoenix。在中国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是百鸟之王,故有“百鸟朝凤”之说。凤凰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又有“龙凤呈祥”之句。

让我们再看看数字词。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再加上“一”: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the trinity)确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内涵,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然而“十三”却被视为凶数,对其避之惟恐不及,楼房的第13层,常用“12A”代替,飞机、火车、剧院等没有第13排,每月的第13日都不宜进行庆典的喜庆活动。

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形容处世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美不可言为“十全十美”。

英语中的颜色词也颇具特色。下面这段文字,你乍读起来可能有些费解。一旦你懂得这些颜色词的用法和文化内涵,就能明白其真正含义了。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布朗先生是一位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他感到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不仅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上,而且还反映在社会文化意义上。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尽的文化信息。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是不相同的。“麦当劳”(McDonald”s)的汉堡包(Hamburger)、苹果派(apple pie)在西方是“用来裹腹的廉价快餐”,多为旅游者和下层人士所用,而在中国却成了节假日受孩子们欢迎的上等食品。再如,英语“The lady went up the aisle with one man and came back with another.”一句,意为“这位女士同一个男人走了礼坛,却同另一个男人走回来。”它蕴含着西方文化中的婚礼习俗,即新娘由父亲带着走上婚礼的神坛,然后交给新郎。如若不懂西方这种婚礼习俗,就无法理解,还真以为这位新娘片刻换了郎君呢!

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

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和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上。

1.概念意义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它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的联系。概念意义是交际的核心因素,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就会引起交际冲突。如:汉语中“爱人”一词是指自己的配偶(丈夫或妻子),而英语中“lover”一词则指情人(情夫或情妇)。汉语中 的“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而英语中“uncle”一词的意义范围要大得多,它既可以指父亲的兄、弟,也可以指母亲的兄、弟。类似的称谓用词还很多,像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in-law,cousin等等。

再如,英语的“drugstore”与汉语中的“药店”不同,drugstore在美国除了出售药物之外,还可以卖食物、饮料等。英语中的“landlord”与汉语中“地主”的意义也大相径庭。

2.内涵意义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如:idealism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一是作为哲学术语,意思是“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褒贬之 意;而汉语中的“唯心主义”则具有贬义。另一个意义是“理想主义”,可表示肯定或否定 ,或兼而有之;而汉语中的“理想主义”往往含有脱离实际的意思,含有贬义。英语中politician一词是指那些为追求名利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政客”,含有贬义。而汉语中“政治家 ”一词则往往含有褒义,指从事与政治工作方面有关的人。类似的还有:individualism和 “个人主义”,politics和“政治”,community和“社团”,propaganda和“宣传”,idealist和“唯心主义者”,liberalism和“自由主义者”,intellectual和“知识分子”,peasant和“农民”,boyfriend和“男朋友”,girlfriend和“女朋友”等等,其内涵意义都 不能划上等号。

再如,汉语中的“狗”常带有“令人讨厌、卑鄙”等贬义,像“走狗”、“狗奴才”、“狼心狗肺”等,而西方人对“dog”却情有独钟,把它作为宠物(pet)来养,认为dog是人的 忠实朋友(man“s best friend)表示“忠实”、“友好”、“可爱”等意,将它视为宠物,倍加爱护。

3.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母

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去。如: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应用“black tea”,英语中的“black coffee”在汉语则是“浓咖啡”,汉语中的“浓茶”在英语中则是“strong tea”。汉语中的“雨后春笋”、“多如牛毛”、“挥金如土”在英语中应用“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蘑菇)”,“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黑莓)”,“spend money like water(水)”。

篇6: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

词是语句的基本单位,通常所说的话都是由一个个词构成(陆国强,1983年)。在某些人看来,学语言,如英语,就是把一个个的词、词组、短句学好,掌握其读音、拼写及意思,同时掌握一些基本语法,知道如何把一个个的词、词组及短语连接起来。掌握了这些,英语就学得差不多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只是把单位按字母意义串起来,而丝毫不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是行不通的。例如:(1),英语中 green with envy 是什么意思?人们忌妒或羡慕时脸色真的变绿或发青吗?(2),英语中说 paul was in blue mood;paul (保尔)是什么情绪?高兴、激动、悲哀,还是什么?

在上列两句中, green (绿)和 blue (兰)都不是指颜色,两个词都有别的意思一某种文化方面的联想--从字面上看这种意思不明显。在词典上, green 这个词有“(脸色)变绿”的意思,但 green with envy 是个固定词组,不过表示“十分妒忌”而已。 blue 这个词与 mood 之类的词连用估现某种情绪时,表示“沮丧的”、“忧郁的”,例2之意保尔情绪低落。以上两个例子就涉及到词的字面意义和联想内涵意义,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理解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时,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的,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化因素的对比显的尤为重要。

二,语言与文化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毫无疑问,词汇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在教学中,要对两种交际文化进行对比,我们首先从文化谈起。文化 culture 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度其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邓炎昌,刘润清 1989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三,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7:论英汉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异同

论英汉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异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文化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意义,相同的文化意义又由不同的英汉动物词语来表达.英汉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契合与冲突主要是由于语言和变化的差异造成的.

作 者:李霞 LI Xia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外语系,陕西,榆林,719000刊 名: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0(2)分类号:H313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汉动物词汇 异同

篇8: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正如Humboldt所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而文化差异是影响用目的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应该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基础环节,词汇教学应导入文化因素,重视文化习得。

一、词汇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构成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导入与渗透,是广大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我根据目前学界广泛认可的分类,结合相关教学经验,认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2. 词汇中涉及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3. 词汇中涉及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差异的,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及语言表达方式等。

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文化作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外语的工具,通过分析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外语话语的不同特征扫清其文化障碍,加深学生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具体方法

1. 换算联想法

英语语言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也是英语文化的发展史,这种文化也体现在度量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方面,与汉语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用自己熟悉的本族语近似单位衡量,这是不准确的,不利于对词汇与文章的正确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并与学生共同换算,然后放到文章上下文中联想,以正确掌握词汇,准确理解作者的用意。例如《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出现了200 acre ranch与4000 square foot house两个名词,分别释义为“200英亩牧场和4000平方英尺的房子”,是介绍本文主人公Monty Rorberts坚持自己的梦想,要拥有一个200英亩牧场,牧场上有一座4000平方英尺的房子,这也是很多美国人终其一生的梦想。可是学生并不了解这两个单位,对于牧场和房子的面积没有准确概念,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单位的转换,得出牧场约为809400平方米,而房子大约为372平方米,这是学生所熟知的。得出数据之后学生就能联想出这座牧场与房子的大致面积,才能理解这个梦想确实不同寻常,而主人公坚持不懈,坚持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值得大家佩服与效仿。大学英语课文中经常会出现类似英语计量单位,作为英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广大教师关注。

2. 中西文化对比法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Women, Half the Sky”讲述了美国杰出女性的成功经历,鼓励着广大的普通女性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文中多次出现superlady, superwoman之类的词汇,“super”作为形容词意为“excellent, splendid”,“super-”作为构词前缀表示“superior;more than”,所以在英语中“superlady, superwoman”是对于女性的赞美。如果这个词用于形容中国女性,则具有完全相反的意思。汉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女性一直被赋予主内的角色,对女性的最高评价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观念已逐渐淡化,但是女性依然不愿被称做女强人、强女人。经过中英文化对比,学生就能明白“superlady, superwoman”之类的词一般不用来形容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中国女性。

中英在文化习俗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反映在英汉习语中,对应记忆法有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如“英雄所见略同”,英语相似的表达为“Great mind think alike.”,再如“三思而后行(Think before you leap.)”等,学生容易下意识将相似词汇表达等同记忆,然而英语与汉语毕竟来自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因而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必要对比,以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记忆。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wit”一词,“at one’s wits’end”是一个很重要的相关表达,部分老师在该词组的讲授中翻译为“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事实上这两者是不能一一对应的。考察一下中国文化,南朝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人们称他才尽了,是谓“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而“黔驴技穷”来自著名的“黔之驴”,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虚有其表,本领有限。[1]在英语文化中“at one’s wits’end”意为“not knowingwhat to do or say because of worry or desperation”即“智尽能索,张皇失措”,因而这组中英词汇不能对应。在词汇教学中通过考察中英文化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词汇的意思,从而能够正确使用。

3. 典故引入法

英语与汉语一样,都是拥有深远历史灿烂文化的优秀语言,因而英语词汇中含有相当丰富的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这些典故润泽了语言,使之丰富多彩、生动清晰,而且使人们更易于沟通思想。

在大学英语课本中此类典故比比皆是,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对此仔细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该词汇,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有趣。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五单元“poetry”一词的讲授会涉及“poet”,及学生所熟知的“Poet Laureate”即桂冠诗人,这是英语文化所特有的,英美文化中“桂冠”象征荣誉和优秀,这源于罗马神话中阿波罗的故事。诗神阿波罗爱上了河神的女儿达芬妮(Daphne),并热烈追求她,害羞的达芬妮为了躲避阿波罗的爱,变成了一棵桂树,于是桂树成了阿波罗最喜欢的树木。作为诗神,阿波罗下令将月桂树叶编成花环作为奖励诗人的冠冕,而获得这种花环的诗人便称为“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2]再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五单元“heel”,以及“one’s Achilles’heel”涉及一个典故,只有通过文化的导入典故的讲解,学生才能理解这个表达不是某知名人士的脚后跟,而是其致命弱点(one’sweak or vulnerable point;fault, especially in sb’s character, whichcan lead to his downfall)。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典故引入法讲授,可以使学生对于该词汇印象深刻,消极词汇很轻松地转化为积极词汇运用。

三、结语

正如邓炎昌、刘润清教授所言:“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3]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文化的学习是英语词汇输入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学习的最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语文化的掌握水平。不仅如此,实践证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这也符合教学规律,因而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化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文化的导入,这无疑对正确使用语言和成功地进行语言交际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李先诗.英语典故精选[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15.

篇9:文化差异与词汇教学

关键词:文化差异;词汇教学;词汇体系

在一些人眼里,学习英语的主要目标就是克服交流中的语言障碍,他们所忽略的是文化障碍。而文化障碍比起语言障碍来说,是跨文化交流中更难逾越的一种障碍。在学习英语的群体当中,有人认为掌握了单词、词组、短语的意义及读写,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知道如何把单词、词组及短语连接起来就学得差不多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只是把单词按字面意义来理解,而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是很容易闹出笑话的。英汉语言中词汇的文化意义同异并存,这种差异包括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等与民族文化有关的意义。英汉词汇的文化意义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化意义截然不同

有些词的字面意义和内在涵义是有极大反差的,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而内在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所以,学英语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还要知道词的涵义,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例如:“政治家”一词在中文中是绝对的褒义词汇,一些学生可能会译为“politician”,殊不知,这个词在美国英语中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为“政客”之意,它是指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Mothers may still want their favorite sons to grow up to be President, but... they do not want them to become politicians in the process.”( 母亲们也许仍然希望她们宠爱的儿子长大后能成为总统,但……她们并不想让他们在成为总统的这一过程中当上政客。)此段话中politician一词就是明显的贬义词。汉语中的“政治家”一词在英语中习惯用statesman一词,statesman是指国内国际事务中的领导者,是为了公益而不带狭隘派性的政治家。再如:中文喜欢用含有动物的生动词语来作形象比喻,“瘦得像猴”英语为“as thin as a shadow”“望子成龙”英语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这两个英文短语中并没有出现任何有关的动物;而“穷得像乞丐”与“水中捞月”这两个词的英译却有动物出现,分别译为“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和“fishing in the air”。关于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的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得意之时。)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2.文化意义基本相同

虽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意义不同,但这两种语言群体在对某些事物现象的认识上大同小异。例如:“Tom, Dick and Harry”,这三个是极为普通的人名,就像中文的“张三、李四、王五”那样,所以不能直接译成“汤姆、迪克和哈里”了,而是泛指“每一个人、普通人、张三、李四”等。再如:an old fox (老狐狸) 和中文的“老狐狸”都有“老奸巨滑”“诡计多端”的文化内涵;wolf(狼)和中文的“狼”也具有相同的文化意义,都可表示“残忍凶暴”“贪婪成性”。但有一些表达法涵义相似,字面意义不同,如:

(1)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这山望着那山高。

(2)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That’s a piece of cake.那是小菜一碟。

3.英汉语对应词中,一种语言有文化意义,而另一种则没有太大的文化意义

例如:在没有了解到John Hancock 一词的文化涵义之前,人们一定会认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名“约翰·汉考克”,然而,它还有另一层涵义,即“亲笔签名”。此涵义引申自John Hancock,因其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的签名而引人注目,所以由此引申而来。同样,“松”和“鹤”在中国文化中分别象征着“傲然骨气”和“长寿延年”,而英语中的“pine”(松)和“crane”(鹤)却没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差异的知识,让语言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之外,还要密切关注英语词汇的新变化。现代生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生事物也不断涌现,这些都促进了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新词汇、新的表达法让人耳目一新,这些新词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侧面反映,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词的涵义,并能运用所学到的词汇进行交际,才能真正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上一篇:银行信贷支持对房地产泡沫的作用研究下一篇:我眼中的夏天-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