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词汇知文化论文

2024-04-11

学词汇知文化论文(精选10篇)

篇1:学词汇知文化论文

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

语言学者对语言词汇的研究已经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这足以显示语言词汇的重要性。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如果不了解词汇的特定文化内涵,就不可能正确的认识、理解和使用词汇,就更谈不上如何使用语言。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汉英语言的词汇空缺、汉英词汇的不等值现象、由对词汇的体验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联想及随英语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而变化的词汇等四个方面对词汇研究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让初学者对语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词汇教学词汇空缺词汇不等值词汇联想词汇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词汇又是语言信息的载体,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民族特性,语言的民族特性自然会由词汇反映表达出来,这就使得词汇具有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如果不了解词汇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理解和使用词汇,也就更谈不上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很多语言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因为缺乏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的.了解,或是受本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的影响,所以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所学语言的词汇,影响了阅读效果。由此及彼,语言学习者在写作和交际中所发生的词汇错用现象、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也可以归为这一原因。

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语言教授的教师,在讲解所学语的词汇时,除了要讲解词的意义和用法外,更加要介绍词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篇小论文里,本文作者将就如何在词汇教学中挖掘、讲授词的文化内涵发表一点个人的拙见,希望能给语言词汇教学和词汇习得者些许帮助。

一、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空缺介绍

由于历史、地理、语言、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一种语言中所具有的某些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并不存在。比如在汉语中,我们有“干部”一词,然而在英语中从不用“cadre”表示“干部”。我们只能用“officialadministrator”或“functionary”来代替“干部”。又如汉语中的“红娘”,“望子成龙”等会让外国人感觉吃惊而不知所云。再如英语中的“motel”、“brunch”、“Hippy”、“cowboy”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单看其字面意义,是很难把握的。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如汉语中的“饺子”、“麻将”、“太极”、“叩头”、“阴阳”,英语中的“egghead”,“ice

box”,“decadents”,“Punk”等。英语老师只有解释清楚这些词语才能确保学生的正确理解。

二、汉语和英语词汇的不等值现象介绍

产生词汇不等值现象的原因是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某一词在一种文化中具有多个意向,而当转移到另外一种文化中去时,就未必如此。比如英语中的“uncle”可以指代汉语中的“姑父”、“姨夫”、“叔叔”、“舅舅”等。又如英语中的“board”不仅仅表示汉语中的“板子”,还可以指“船舷”、“海岸”、“伙食”、“委员会”、“部门”、“舞台”等,甚至可用来做动词。这类词汇不等值现象是因为词义大小不等所致,还有因褒贬色彩相反或相左而导致的词汇不等值现象。如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种格外值得推崇的精神,可以说其中蕴涵着“个性的价值地位超过一切”的美国文化核心,它包含独立、奋斗、创新的意向。而在汉语中,“个人主义”却具有贬义色彩,人们把它与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相联系。再如“ambition”一词,具有褒贬两种色彩。我们习惯上把它译为“野心”。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根据语境还可以译为“抱负”、“理想”和“雄心壮志”。

三、由对词汇的体验性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联想介绍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同一所指的特点与表象的感觉和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汉语中的“南瓜”与英语中的“pumpkin”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然而在不同的文化中,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联想却是不同的。中国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看到南瓜可能会想起苦日子,南瓜与艰苦的岁月联系在一起。而英美人则不会产生这样的感受。他们会想到感恩节,想到万圣节,南瓜是与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再如“蝙蝠”一词,在西方文化中指代邪恶,而“蝙蝠”在汉语中因为谐音的关系而指代“福”,象征着幸福。又如“竹”代表清新脱俗,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一种高风亮节的人格,而在西方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种生长极快的植物而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如果不了解竹的象征意义,所学者是无法理解此句的含义的。

四、随英语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而变化的词汇介绍

语言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缓慢的发展过程中,某些词汇逐渐有了新的含义。特别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新生词和旧词新义现象层出不穷。如“hard-ware” 旧的词义表示金属器具,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普遍应用,它被用来表示计算机的硬件,并同时衍生出了它的反义词“soft-ware”(软件)。又如“ath”原本只是用来指实实在在的小路,现在还可以用做计算机术语,表示“路径”。再如“game industry”,在美国实质上是指行业。尽管由来已久,但将之称为行业, 恐怕还是受了经济学的影响。类似这样的词还有“ nuclear family, single mother, Sunday father, loneliness industry, suburban inhabitants”等,不一而尽。在词汇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语言词汇乃至语言本身的习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文化的习得。

英语教师教授英语实质上就是深层的文化转换或“视界转换”。诚然,掌握了英语语言知识,学生就能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用所学语进行成功的交际。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词汇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分析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中的差异,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乃至应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以上是笔者对词汇学习的管窥一斑,肯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笔者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广大语言研究者共同继续探讨。并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Aitchison, J.《语言变化: 进步还是倒退》北京: 语文出版社.

[2]刘鸿莫《时髦语》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汪榕培、王之江等《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读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尤金・奈达《语言和文化: 语篇翻译》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篇2:学词汇知文化论文

本文以湘西南苗族“平话”为视角,从地理特征、生产、生活习俗、信仰崇拜及民族心理等方面探讨了部分“平话”词汇中文化蕴涵,显示了“平话”所负载的湘西南“熟苗”文化特征。

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的绥宁、通道两县旧属古苗疆,主体民族是苗族。自秦至唐宋,湘西南为“五溪蛮”地。明清以来,史称绥宁、城步为“苗疆”或“苗疆要区”,直至清朝中叶仍未划入“省地”。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和民族歧视,湘西南苗族大多逐渐接受中原文化而衍化成“熟苗”。“熟苗”和“生苗”同是苗族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但就文化特征而言,“熟苗”文化既不是地道的纯苗文化,也不是汉文化,而是一种既保留苗文化的基本特征,又渗透着中原汉文化成分的一种“杂交文化”。因此,对“熟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苗族文化的源流和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则为语言的内涵,二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正如罗常培先生在《中国人与中国文》中所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因此,以湘西南苗族(熟苗)语言为视角,可以让我们透过语言现象了解湘西南熟苗文化独特、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

“平话”是湘西南绥宁、城步青衣苗话的自称(城步青衣苗有自称“人话”的,但和“平话”同属一种方言)。现代苗族“平话”是一种已经基本汉化,但仍残留下一些苗语底层的少数民族汉语,它本身就是湘西南苗族汉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本文旨在通过对“平话”词汇的调查研究,从中窥探湘西南苗族社会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心理,正如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恩伯所说:“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汇内容或者词汇上。”本文的语料一是来自笔者亲自调查的绥宁关峡苗族乡“平话”词汇三千余条,二是来自李蓝所著《湖南城步青衣苗人话》一书的词汇部分。下面我们将从地理特征,生产、生活习俗,信仰及民族心理等几个方面谈谈苗族“平话”词汇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一、地理特征

绥宁、城步地处雪峰山脉南端,南岭山脉北麓。境内崇山峻岭,溪河纵横。境内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夏少酷暑,冬少严寒,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以绥宁为例:县内森林覆盖率高达68.3%,居全省之首。清同治版《绥宁县志》“物产”中载有林木和林下植物143种。苗族大多依山傍水而居,对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体察和认识。例如,作为全省17个重点产竹县之一,“平话”中对“竹”的命名尤其丰富,有:水竹、桂竹、苦竹、实心竹、方竹、箬竹、箭竹、凤尾竹、红竹、紫竹、桃竹等,还有观赏价值很高的金竹、花竹、佛肚竹等。俗话说“靠山吃山”,丰富的林木资源也成为老百姓日常起居中热量的来源,据李蓝提供的城步青衣苗人话中对烧火取暖的“柴”的命名就有上十种,如:枞柴、白油(白杨)柴、桑柴、杨柳柴、桐叶柴、桃柴、李柴、樱桃柴等等。

森林茂密,溪谷幽深,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出现在绥宁、城步苗族“平话”(人话)中关于野生动物的命名也比较丰富,例如哺乳动物有:野猪、老虫(老虎)、火辣婆(母老虎)、猴、熊、刺猪(刺猬)、豹狗、黄鼠狼等等,爬行动物中仅蛇的命名就有十余种:五步蛇、百步蛇、乌梢蛇、眼睛蛇、油麻蛇、大碗蛇、竹叶青、烙铁头、两头蛇、五锦蛇、秤砣蛇、枯烂蛇、赤链蛇、臭蛇、水蛇、鸡公蛇、猪崽蛇等等。可见,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已经渗透并丰富了苗族“平话”词汇。

二、生产、生活习俗

清雍乾时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虽然具有明显的民族压迫性质,但对苗族地区的风俗改良仍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舅霸姑婚的风俗遭到禁止。咸丰、同治以后,清朝进一步实施对苗族的同化政策,一再申令无论生苗、熟苗,一律剃发,改变肤色。各地苗族的生活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湘西南绥宁、通道、城步等地,苗族男子的服饰与当地汉人没有什么差别。民国以后,女子穿裙子的越来越少,穿衣裤的越来越多。苗族男子也不再留发椎髻,不再戴耳环。察今之湘西南苗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已与当地汉族无明显区别。

温端正先生()指出:“旧的民俗消失了,总的趋势是反映这种民俗的方言词语也逐渐随之消失。事实上,一些方言词语有时并没有随着民俗的消失而完全消失,它们比形成它们的民俗更具有稳固性。”湘西南苗族“平话”也有一部分词汇保留并反映了当地苗族已经或正在消失中的一些生产、生活习俗。

例如,过去,城步、绥宁苗民在农闲时,常结伙上山打猎,称为“打山”、“赶山”。打猎时,先敬“梅山神”,围猎之中,一切联络均以梅筒为信号。打得猎物后,按“见者有份”的原则进行分配。第一枪打倒或第一刀刺中野兽者分兽头和兽皮。兽头的砍法是将兽耳向后压倒,于耳之所到之处砍断。补枪者可比一般猎手多分一斤兽肉,称“分枪口肉”。项圈肉也分头圈、二圈。先寻获猎物足迹者,可得四足。其余参加围猎和在场见到的人,按人数平均分配,即使妇女抱着小孩路过见之,也要分给两份。现在,由于国家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实施,猎捕活动逐渐减少,上述保留了古代遗风的民俗词汇也渐渐从人们的日常用语中淡出了。

篇3:学词汇知文化论文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①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又无时无刻影响着语言;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文化的写照;③语言文字处处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语言活动过程中, 时时可觅见文化的踪迹。正如英国语言学家约翰·莱昂斯所言:“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是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风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英汉动物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便是印证此话的最好例子。某些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常使人们将之与人类某些特定的品质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特定的心理反应。从某种程度而言, 人们特定反应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密不可分。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或相似的感受, 有些动物词语会使他们产生共同的联想, 例如, 在英语和汉语中, “狐狸”是“狡猾”的代名词, 英语有“as sly as a fox”这样的说法, 在汉语中也能找到相对应的词组“像狐狸一样狡猾”, 类似的例子有:as busy as a bee (像蜜蜂一样忙碌) , as happy as a lark (像百灵鸟一样快乐) , as clever as a monkey (像猴子一样聪明) 等。然而, 在大部分情况下, 同一动物在不同文化中会引起不同的联想, 这是因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背景、生态环境、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赋予了动物词语不同的文化内涵。如前文所述, 活公鸡和母鸡在韩国婚礼上代表吉祥。在中国文化中“鸡”是个中性词, 人们常说:“宁为鸡头, 无为牛后”, 这句话突出了“鸡”在中国文化中渺小与平凡的一面, 尽管如此, “鸡”也有其褒义的一面。如“闻鸡起舞”, 本义为:听到鸡鸣, 就起床舞剑。它常用来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鸡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物, 所以有些商品以“金鸡牌”冠名。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常将“chicken”与胆小联系起来, 他们常用“You chicken (你这个胆小鬼) !”来称呼胆小的人。

上述例子说明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容忽视, 有些跨文化沟通障碍是因忽视动物词汇的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例如, 《国际广告》杂志曾经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 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 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 左立柱色彩黯淡, 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 龙却跌落到地上。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 大致内容是:左立柱色彩黯淡, 但龙紧紧攀附;右立柱色彩鲜艳龙却跌滑到地上, 以暗示使用立邦漆后的效果。这则广告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 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 从创意来看, 这则广告堪称完美。然而, 就是这样一则有创意的广告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中国网民看完这则广告后, 在网上纷纷留言表示质疑和愤怒:龙是中国的象征, 怎么能遭到这样的戏弄!这个创意应该赶快改掉。更有网民则认为, “发布广告者别有用心”, 并要求广告方道歉。究其原因, 这场风波是由忽视了“龙”的文化内涵差异而导致的。殊不知, “龙”在中西文化中使人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龙 (Loong) ”是东方神龙的准确英文翻译, 有别于恐龙及欧洲的“Dragon”。在中华文化中“龙”是主要图腾, 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龙是一种祥兽, 故我们喜欢用“龙凤呈祥”描写吉利喜庆之事。在汉语中“龙”还表示精力充沛, 健康强壮, “生龙活虎, 龙腾虎跃”等词语便表达了这一含义。然而, 在西方“龙 (Dragon) ”则是邪恶的代名词, 因此好莱坞和西方文学作品总是用“Dragon Ladies”表示亚洲恶毒的女人。又如:She is a real dragon, you’d better keep away from her (她是凶狠的母夜叉, 最好离她远点) 。与此相反, 在中国文化中“龙 (Loong) ”代表美好的人或事, 例如, 金庸笔下的“小龙女 (Loong Girl) ”不仅有超人的美貌、纯真的性格、单纯的内心世界, 而且具有为爱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此外, 中国父母总是对孩子们寄予厚望, 他们“望子成龙” (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somebody) 、“望女成凤” (to expect one’s daughter to become somebody) 。西方人要是不知道中国“龙”的深层含义, 是根本无法理解这些与“龙”相关的美妙词语的。提到“龙”, 便自然想到“凤”, “凤”是凤凰的简称,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故汉语有“百鸟朝凤”之说。“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 天下太平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凤凰被称为不死鸟--菲尼克斯 (phoenix) , 有其浴火重生的能力, 表示涅?与复活。还有一词“狗 (dog) ”在英汉词语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汉语中“狗”一般用作贬义词, 人们常用“狗”描述一类令人生厌的人, 如用“走狗”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 谄媚的人或阿谀奉承的人;用“落水狗”比喻失势的坏人。“狗”的贬义用法还体现在其它一系列词语中, 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狗傍人势、挂羊头, 卖狗肉、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狗党狐朋、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等等。这些词语充分体现了"狗"在汉民族文化中低微卑贱的地位。而在西方文化中“dog”一般具有褒义或中性的文化内涵, 这弥补了“狗 (dog) ”在中华文化中所受的“冷遇”:西方人视“狗”为尊贵、友好的象征, 因而他们认为“Man’s best friend is the dog” (狗是人之良友) 。在西方“狗”享受了与人平等的待遇, 他们甚至用狗来比喻某类人物, 典型英语句子包括:“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Old dog will mot learn n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等。相关词组有:“top dog (重要人) ”, “a jolly dog (快活人) ”, “a dog in a doublet (勇敢者) ”, “dog-tired (累极了) ”等。又如“白象 (white elephant) ”在汉文化中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而在西方文化中它被视为昂贵却派不上用场的物体或物主不需要但又无法处置之物, 这就是为什么一家企业向外商推销“白象”牌产品惨遭失败的重要原因。在英语和汉语中褒贬不一的动物词汇还有“猫头鹰 (owl) ”、“鱼 (fish) ”, 英语常说“as wise as an owl (象猫头鹰一样聪明) ”, 而在汉语中“猫头鹰”被视为不详物, 从俗语“猫头鹰进宅, 好事不来”可看出这一点。“鱼 (fish) ”在英语中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英语含“fish”的词语有:a poor fish (可怜虫) , a loose fish (生活放荡的女人) , fish in the air (水中捞月) 。但在汉语中因为鱼与“余”谐音, 使人联想起“年年有余 (鱼) ”, “鱼"因此而成为中国人除夕夜的必备菜, 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牛”、“马”两词在汉语中含义也很丰富。“牛”有“吃苦耐劳”、“固执或倔强”、“健壮”之意。比如, 汉语常用“牛脾气、牛气、牛性”等词表示固执或倔强, 而在英语中没有对等的说法。关于“马”的用法, 英汉通用的词语为“a dark horse (黑马) ”, 比喻竞赛或竞选中的意外获胜者, 或者料想到能取胜或作出优异表现的不知名的竞争者。此外, 英语中可以用“horse”指一类人, 如“a willing horse (积极工作的人) ”, “a Trojan horse (潜伏在内部的敌人) ”等。比较有趣的现象是英汉比喻中常将“牛”、“马”“混为一谈”。例如, 汉语中的“牛饮”在英语中说成了“to drink like a horse”, 而“健壮如牛”的英语则是“as healthy as a horse”, “老黄牛”的英语也与马有关:to work like a horse。类似的例子如下:

(1)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 不为凤尾。

(2) as timid as a rabbit/chicken-hearted胆小如鼠。

(3) an as in a lion’s skin狐假虎威。

(4) like 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

(5) like a drowned rat落汤鸡。

(6) 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

(7) the black sheep of family害群之马。

(8) to lead a dog’s life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从上述例 (1) ~ (8) 可知, 在英汉语言中不同的动物可用作喻体表达相同的喻义。

综上所述,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 同时也与人们的文化环境、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因此既有个性特征又存在共性。文化赋予了动物词汇特定的含义, 很多动物词汇在英汉语言中喻义并非完全对等。汉文化中的吉祥兽 (如龙) 在英语中有可能被视为魔兽, 而在西方文化中倍受宠爱的动物 (如狗) 在汉文化中却成了“令人生厌”的人或物的代名词, 这便是动物词汇个性特征的体现。另一方面, 类似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使人们产生普遍的共同意识, 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其经历类似, 对同一动物的某些特质会产生共同的反应或联想, 从而使得英汉动物词汇的引申义完全吻合, 这就是动物词汇的共性。因此, 在英语学习中, 我们不仅要了解动物词语的本义, 更要关注其文化内涵, 只有掌握它们在不同文化中丰富的引申义, 才能避免望文生义, 从而有效地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

参考文献

篇4:“家庭亲属关系”词汇知多少

relations, relatives, kinfolk, kin 亲属

my family 我家

my people 我家人

next of kin 近亲

family life 家庭生活

caste 社会地位

generation 代

branch 支,系

tribe 部族,部落

clan 氏族

race, breed 种族

lineage 宗族,世系

stock 门第,血统

of noble birth 贵族出身

of humble birth 平民出身

dynasty 朝代

origin 出身

ancestry 祖先,先辈

ancestors, forebears, forefathers 祖先

extraction 家世

descent, offspring 后代,后辈

descendants 后代,晚辈

progeny, issue 后裔

篇5:跨文化交际学论文

个人作业2:我经历的一次跨文化事件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学

课程代码:

授课教师:邢鑫

学生姓名:

性别:男

学生学号:

所在院系:2011级 数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2班

所在小组:第7组

完成日期:2014年5月9日星期五

我所经历的一次跨文化事件

由于本人没有去过国外,无法体验过国外的生活文化,没见过什么外国人,就一普通中国人,也不怎么清楚什么是跨文化,就从我看过的中外影视来谈谈我的感受。

娱乐消遣一直是人类乐钟的追求,在生活之余放松自己,古时就有戏曲,说书等节目供人消遣。自从第一部电影的问世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对我们的影响有多深,同样成就了无数的明星和经典。

美国的娱乐文化席卷全球,美式幽默,个人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输出,无疑加深了人们对美国的认识和向往。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不同,从电影方面就是一个明显的体现。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人物故事层出不穷,这就使中国荧屏上关于过去的影视作品都是数不胜数,尤其是电视剧,有讲述历史人物,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唐明皇》、《武则天》、《汉武大帝》等,有改编自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等;有编撰的野史遗事的,如《还珠格格》、《宰相刘罗锅》、《大清风云》等;有改编自古代神话小说,如《精卫填海》、《宝莲灯》、《封神榜》等;还有改编自武侠小说的,如《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七剑下天山》等。而且中国的影视界总是能够推陈出新,各种武侠剧本很多都根据上个世纪的版本重新拍摄。由于国人爱看古装剧,因此古装剧的收视率一直都高居不下。而最近几年,中国的著名导演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古装力作。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到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到陈凯歌的《无极》,再到冯小刚的《夜宴》,陈可辛的《投名状》,都是展现中国古代战争、生活场景的视觉盛宴。而在众多影视作品中,讲述未来的故事的却凤毛麟角。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喜欢过去的国家,中国人比任何国家的人都喜欢谈历史。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上世纪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家成功闯荡好莱坞,成就了自我,也推广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武术。

不同于中国,美国的主流文化强调未来时间取向并大力宣扬,所以美国制造了许多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科幻电影。美国的科幻电影大多讲述多年后人类与外星人或不明生物之间的战争,如《超人》系列,《蝙蝠侠》系列,《蜘蛛侠》系列,《星球大战》系列,《黑客帝国》系列,《X战警》系列,《异性》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等。除了科幻片,还有数量颇丰的灾难片,例如《天地大冲撞》、《后天》等。这些故事在过去和现实生活中都从未出现过,全是人们凭想象编造出来的故事。一未来为主题的科幻电影在美国有着强大的收视群体。以《超人》系列为例,从1948年第一代“超人”的诞生,到2013年第八代的《超人:钢铁之躯》,《超人》系列影响了美国人六十余年,《超人》还会将继续出现在荧屏上。

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人的时间取向是过去,而美国人的时间取向是将来。同样还有两国的政治形态和政策有关。

中国主旋律被标准限定。首先是为政权服务,主旋律电影必须符合国家基本政治立场,要维护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其次是宣扬、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主流价值观;第三,过于强调思想性的高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不足甚至欠缺,从而在观众认知层面从在硬性教化和灌输的色彩。而美国主流的定位没有官方标准,其“主旋律”电影首先考虑的是商业性和艺术性,最后才是思想性。美国主流电影很大程度是以观众乐于观看的、可以吸引其内心共鸣的主流价值观为依据确定的,正因为从在这样的差异,美国主流电影能够在表面上淡化影片的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表现,从而能够更为平滑

篇6:学词汇知文化论文

由山东大学主办、商务印书馆协办的“第九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10月12—15日在泉城济南举行。我们诚恳邀请您作为正式代表光临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预告如下:

一.会议主要议题:

1、汉语词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2、汉语词汇的静态与动态各类现象研究

3、汉语词汇的共时与历时各类现象研究

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词汇研究

5、词汇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交叉研究

二.会议地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济南山大南路27号)

三.会议时间:2012年10月12日(周五)—15日(周一)

四.会议费用:

1、与会代表会务费600元/人。

2、会议期间用餐、考察由会议统一安排,住宿费、差旅费自理。

五.会议论文:

请志在词汇学研究、有兴趣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与会议联系人联系。会议论文须于2012年5月30日以前发给会议联系人。根据会议论文的情况,我们将最迟于2012年9月10日发会议的正式邀请函。

六.会议联系人

电话、电子邮件联系人为张晓传或者吕晓玲。张晓传手机:*** 电子邮箱:xiaozhuan1576@yahoo.com.cn;吕晓玲手机:***,电子邮箱:taishanling1984@163.com。

论文纸稿邮寄:250100 山东济南市山大南路山东大学文学院 杨振兰(收)

第九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篇7:奥运会赛事项目英语词汇知多少

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少有关奥运会赛事项目英语词汇呢?试一试根据图片和英文单词提示你能否猜出这些体育项目的名称。

答案揭晓

你猜对了多少呢?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句子来增强对奥运会的了解, 一起来看看吧。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constituted itself on 23rd June1894.

国际奥委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

The Olympic symbol, the five interlocking rings, represents the union of the five continents and the meeting of the athletes of the world at the Olympic Games.

奥林匹克的标志是五个相连的圆环, 它代表着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

The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IOC are French and English.

国际奥委会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英语。

The Olympic flame is a symbol reminiscent of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奥运圣火是人们缅怀古代奥运会的象征。

The Olympic Games consist of the summer Olympic Games and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Both take place every four years.

奥运会包括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 它们都是每四年举办一次。

The Olympic Games shall be proclaimed open by the Head of State of the host country.

奥运会由东道国国家元首宣布开幕。

The delegation parade in alphabetical order according to the language of the host country, except for Greece, which leads the parade, and for the host country which brings up the rear.

篇8:学党史知国情

五(1)班

徐沁怡

我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更爱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为了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必须要学习党史,了解国情。

在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在我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但是1921年7月1日,这一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一个让每个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带来希望。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着劳苦大众英勇奋战,历尽艰难,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从此人民翻身当家做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带领人民积极探索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人民的生活改善了;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渐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使得人民的生活日渐富足,国家科技、经济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短短的九十多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遇到过各种艰难险阻,但却一次又一次的转危为安,这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不禁让人感叹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这样伟大的党,难道我们有理由不忠诚于党、爱党吗?有理由不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吗?

今天,十九大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历史使命,团结一心带领人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我国在科技研究上、农业技术上、工业技术方面、通信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更应该拼搏现在,展望美好的未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我们首先牢记的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其次,我们要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的行为规范做起:尊师重教,要听从老师的教导,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多与他们交流,少让他们操心;诚实守信,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篇9:学党章、知荣辱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把一条泾渭分明的是非界限、一把准确直观的道德标尺摆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摆在了我们全体党员面前。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党员的荣辱标准和道德要求应该高于普通群众。这一点在党章规定的党更必须履行义务中就有体现:”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可见,党员开展学习党章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是完全一致的。总书记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今天,我们正在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打造和谐社会的基石。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要素;一切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经济靠一时的投资拉动,或许可以立竿见影,但是如果没有包括公众良好的精神道德品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支撑,数量的外延扩张是走不远的。今天我们遵循又快又好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不仅是指经济的发展,也同样意味着人的发展。发展需要的资源保证,不但指物质,也指精神。

我们的社会是互动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人的环境。你的荣辱分明,是为我和他的环境激浊扬清;他的荣辱分明,是为你和我的环境去芜存菁;我的荣辱分明,是为他和你的环境荡污涤垢。我们所有人的荣辱分明,撑起我们头顶共同的丽日蓝天。不容置疑,我们绝大多数党员都能够严格按党章要求自己,立得正、行得端、起表串。但也有少数党员的荣辱观出现了偏差,是非紊乱、羌丑不分、荣辱不辨,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学习贯彻党章中,一定要把知荣明耻突出出来。

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对每个党员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目前,党组织和党员正在开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活动。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是与非、善.与恶、荚与丑的界限,增强做人的道德感,我们每个党员在学习党章活动中,既要掌握党章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更要做到知荣明耻,自觉把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转化为工作、生活和立身做人的行动,作为检验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成效的一面镜子:

“八荣八耻”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起来、自觉践行开来,我们党员要模范带头是关键。广大党员一定要在学习党章活动中,带头按照党章和“八荣八耻”的要求,确立自己的道德标准。牢固树立以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荣,;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愿吃亏、甘愿奉献为荣;以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他人服务为荣;以廉洁自律、公私分明、勤俭节约、踏实苦干,讲真话实话为荣。坚持用“八荣八耻”来潜移人,默化人,塑造人,当“八荣八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践行、自觉行动,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激励我们奔向新的精神高地,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篇10:学词汇知文化论文

摘要:由电子媒介推动的传媒文化,有力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感受方式和理解方式,也给文学艺术带来空前的经验危机。文学经验的本质是人的经验,它诞生于虚构和感性之间的碰撞、融合,以及人的感性生存和言语行为之间的“裂隙”。但在传媒文化语境下,生活现象被过度解释“透穿”,内蕴丰富的“故事”蜕变为“事故”,经验被抽象化;语言的工具化以及媒介话语的全息性、叙事性和无序性,消弭着滋生经验的边界。更严重的是,在“伪经验”盛产的传媒时代,“现实”正被过量的符号、信息围困和悬置,可供提取的文学经验已然被抽离。从经验美学视角反思文学的危机,是推动文学艺术走出困境的一条理想路径。

关键词:文学经验;传媒文化;解释;边界;现实

在传媒文化充斥甚至主导日常生活的今天,作为精神形式存在的文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间挤压。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被加工成信息在全球传播,我们常常感叹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然而,以书写生活为己任的文学艺术却并未同样地丰富起来,反而日趋浅薄了,南帆教授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奇怪的逆反”。他敏锐地指出:“面对如此波动的世界,科学家不得不提供每秒运算一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处理蜂拥而来的数据。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某些文学仿佛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逆反——文学仿佛越来越简单了。”①尤其是近年来力图书写当下生活的作品,比如余华的《第七天》、苏童的《黄雀记》、阎连科的《炸裂志》等小说,不论内容题材的选择,还是艺术手法的运用,的确都“越来越简单了”,陷入信息化写作的困境。作品讲述的一切,在这个传媒时代早已司空见惯,它没有提供超出现有认知的新质素。那么,文学艺术的价值何在?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寻求破解之道?这些是当下创作界和理论界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多数论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认为是具体的艺术手法、观念缺乏创新,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并未触及本质。我们认为,应从美学的高度反思传媒时代究竟给文学艺术带来何种挑战,作家的感觉结构正经历着何种变化,唯有如此,这一困境的深层奥秘才能得以解开。杜威、伽达默尔、本雅明等先哲均曾围绕类似的问题做过思索,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理论视角聚焦于一个概念——经验,留下丰厚的理论遗产,极具启发性。可以说,经验美学应是破解传媒文化语境下文学艺术困境的一条理想路径。在这一路径指引下,经验边界的消弭、“现实”的困境、“伪经验”的生产等重要问题得以揭示,从而获得对当下文学经验危机深刻的美学反思。

一、文学经验内涵的美学阐释

经验,是我国当下文艺理论界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术语。中国经验、城市经验、乡土经验、底层经验、现代经验等,这些由文学经验衍生出的家族概念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理论话语。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我们对文学经验这一术语的内涵至今仍未获得较深刻、清晰的认识,这既造成了理论话语的混乱,又遮蔽了经验概念本身深刻、丰富的内涵。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界对经验以及文学经验的认识呈现出以下三种态势。

第一,从传统的文艺心理学角度,对经验作印象式、体悟式理解,已故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是这一方面的代表。童先生对经验的理解非常宽泛,认为“这些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而“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②经验唯有进一步升华至体验,人的情感才诗意化,意义才深刻化,感受才个性化。可见,经验和体验之间并无严格区分,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所谓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也因人眼光和艺术手法的各异而殊难说清。事实上,为了回避这些难题,外延更大的经验概念便成为文艺理论话语的首选,但其内在所指却为外延更小的体验,经验与体验混用的尴尬局面在当代文艺理论界占主导地位。在论述体验特征时,童先生主要还是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移情、想象、反思、沉淀、感受等审美心理现象,并未提出理解经验、体验的新角度,仅停留于印象和体悟的层面。

第二,经验成为当下文艺理论界在面对西方强势话语入侵时,出于理论上自卫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命题。文学经验概念的内涵更加含混,近乎无所不包。由文学刊物《芳草》发起的为期长达三年的“中国经验”研讨会即是代表。这里的“中国经验”是“一种方式、一种关注中国问题的问题意识、一种进入现代性体系的出发点”③。显然,这里的经验概念亦无实在内涵,它只是为了与西方话语相区分,提请我们注意在进入现代性体系时,文学艺术需要面对哪些本国特有的问题。

第三,在文学经验理论化道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是由余华发起的以“文学问题”为总题目的年度研讨会,而“文学与经验”正是其压轴论题。会上的一些成果首次在生存哲学、美学的高度对文学经验的内涵作了探索。余华深刻指出,文学的使命是引领读者“先离开”原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带着文学创造的新经验“再回来”,“让我们的经验永远处于更新状态”。④洪治纲教授则在比较了生活经验与文学经验后,指出经验具有“边界”文化的特质,认为文学经验总是要不断突破“边界”,“通过主体独特而富有智性的话语营构,打破这些‘惯例’,于经验的整合之中呈现出生活的可能性”。⑤这些阐述揭示了文学经验之于人在美学、人类学上的重要意义,远非那些空洞含混的说辞可比,为我们在学理上讨论文学经验指出了一条道路。

所以,我们将先从美学角度,对文学经验这一概念的内涵做深入阐释。文学凭借审美的力量,能再现甚至创造“完整的人的图景”,其根源在于,文学与人的生存在感性和虚构两个维度具有深刻的同构性。所以,感性和虚构是文学经验的人性之根,也是对文学经验进行美学阐释的逻辑原点。

1.人作为经验的存在

(1)人作为感性的存在。感性与虚构作为人的两大特质,二者博弈冲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最终确证了人作为经验的存在。人的感性特质长期以来是被贬低和忽视的,直到鲍姆加登将其当作美学研究的对象才逐渐获得正名,后人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获得了对人美学的发现。马克思将人的感性存在置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观照,真正确立了感性之于人生存的本体论意义。美的感性存在绝非静止的感性直观,而是内化于人的实践活动全过程,人的知、情、意等与生俱来的感性要素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和激活。“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⑥在剥离了抽象的意识经验和直接的感官经验之后,我们就开始直面“人本身”,这正是人的感性存在。感性力量的彰显要保护和丰富人的感觉,让其对一切事物都“有感觉”,成为感受社会生活敏锐的“末梢神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类社会的最高美学目标应是:“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⑦这种丰富、全面、深刻的“感觉”,正是作为感性存在的人的本质。

(2)人作为虚构的存在。虚构,就是虚设一个结构,将人的感性力量和一切行为均纳入其中,使其获得可供人思考、叙述的形式。阿恩海姆深刻指出:“知觉必须寻求结构。事实上,知觉即是结构的发现。”⑧没有结构,人的知觉和社会就不可能存在,虚设结构,即虚构的能力便具有了发生学的意义。日常生活总是在销蚀人的感性存在,一切都转瞬即逝、无从把捉,人将坠入虚无的深渊,而虚构则将人从深渊中拯救出来。从虚无到虚构,一切流逝的生活经验,都将在虚构中获得意义的确证,它是当下生活的依据,也是开启未来生活的基础。所以,虚构之于人的意义在于,它使人避免沉沦于即刻的当下瞬时体验,而是将过去、当下和未来叙述成一个结构,开拓出一个可供人栖息的世界。反之,“没有这种从自然到叙事的转变,没有这种从经受时刻到阐述时刻的转变,一个只是在生物意义上的生命可否当作一个真正人类意义上的生命,就成问题了”⑨。总之,虚构使人可以尽情地想象和感受,凭借这种诗性智慧去创造和发现,在虚构的境界迸发出夺目的感性光辉,这恰恰是人最可宝贵的能力。

(3)人作为经验的存在。经验理论在西方思想史上经历了从认识论向本体论的发展历程,即从古希腊至15世纪的朴素经验论,到16至19世纪的经验认识论向本体论过渡,再到20世纪以来的经验本体论展开。尤其是伽达默尔、杜威和本雅明的经验理论,为文学经验研究拓展了理论视野。⑩沿着这一理论传统,我们可以从美学的视角,对经验之于人生存的本体论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人作为美的感性存在,总是洋溢着勃勃的“感性冲动”,向往无限丰富的感性生存境界;人作为虚构的存在物,总是喷薄着不息的“形式冲动”,力求赋予生活世界以把握的统一性。单独的感性和虚构都无法对人的生存作出全面描述,而经验作为一个美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概念,它所欲描述、概括的正是感性和虚构这两种本能力量的博弈对人生存的塑造。如果任由感性力量恣意挥霍,人将淹没在动物式的、肤浅低级的原始感官冲动中。如果某种单向度的虚构力量完全整合了人类生活,不同的感性个体被单一的“形式冲动”所统治,那么,人的感性力量也就奄奄一息了。这两种情形下,感性与虚构之间的冲突日渐弱化,人陷入非经验生存。反之,感性与虚构相互博弈、彼此涵融的状态则是一种经验生存,完整意义上的人应是一种经验存在。这两种力量的平衡、互动,构成了人类文化创造的基本动力。

2.从人的经验存在到文学经验

文学艺术在感性与虚构两个维度与人的存在彼此同构,最终在经验层面上实现会通。既然经验是人的本质确证,那么也自然应该是文学艺术力求呈现的对象。文学艺术的使命就是在想象的世界中,运用虚构的力量,对现实生活中单向度的虚构话语体系进行拆解,拯救被压抑的感性力量,使人的感性生命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虚构力量不断得到强化和更新,最终实现对人经验的守护。

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就是辉煌地呈现的感性。”B11之所以强调“辉煌地”,就是指艺术作为人感性存在的一种形式,应全面、深刻、有力地呈现人的感性光彩。文学艺术不论是何种文体,何种思潮流派,都是通过虚构,发现并丰富人的感性存在,建构一个经验的世界。“经验的精髓源自具象的事物。”B12文学将日常生活中早已抽象化的事物再次“具象”化,达到对世界进行再造的效果。正如马尔库塞所言:“艺术通过重建经验的对象,即通过重构语词、音调、意象而改变经验。”B13其实,不仅文学,一切艺术的终极目的都是要重建人的经验,抵抗科学理性和日常生活对人的异化,用巴雷特的话说,就是在“为把精神气球拖回实际经验地面作不懈努力”B14。“虚构废除了种种现实压抑,撤去了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屏障,洞开了人的心灵黑箱,那汹涌的集体无意识就把个体淹没了,把主体消解了。”B15因此,文学的虚构世界就是人本身的一种存在方式。由于文学艺术与人存在的同构性,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虚构世界中的一切,以最切己、最本然的状态进入我们的意识。总之,人和文学艺术在感性和虚构两个维度是同构的,而人的经验自然成为文学艺术呈现的对象,这就是文学经验。

我们可以对文学经验的内涵作如下表述:文学经验指的是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使用语言媒介,运用虚构、想象等手段,将生活世界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叙述和把握,凸显人感性生存的丰富性、完整性和浑全性的一种审美现象。文学经验诞生于虚构和感性之间的碰撞、融合,诞生于人的感性生存和语言行为之间的永恒“差别”和“裂隙”。文学经验具有本体论意义,它让沉沦于日常生活世界,或被某单一文化力量塑造的人,获得反思和重新叙述自己生活的能力,真正“回到生活本身”。

二、过度解释与文学经验的抽象化

文学经验是感性的,这种经验绝非源于被过度“解释”过的各种信息化的“事故”,而是源于内涵丰富的“故事”。正如本雅明所言:“每天早晨,我们都会听到发生在全球的新闻,然而我们所拥有的值得一听的故事却少得可怜。这是因为我们所获知的事件,无不是早已被各种解释透穿的。换言之,到如今,发生的任何事情,几乎没有一件是有利于讲故事艺术的存在,而几乎每一件都是有利于信息的发展的。事实上,讲故事艺术有一半的秘诀就在于,当一个人复述故事时,无需解释。”B16“无需解释”就是突出模糊性,守护人的丰富性、完整性、浑全性。杜夫海纳也认为:“艺术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意义全部投入了感性之中;感性在表现意义时非但不逐渐减弱和消失;相反,它变得更为强烈、更加光芒四射。因此,艺术家是为突出感性而不是创造价值而工作。”B17“创造价值”,就是创造对人的实际生活有效用的信息,比如,每天媒体传播不休的信息。而“突出感性”,就是突出处于科技理性和日常生活之间的“模糊”地带,亦即经验,这才是艺术的真正使命。

然而,文学经验的这种模糊性、丰富性,在传媒文化语境中正面临着危机。大众传媒常以“真相”的解释者、发掘者、传播者身份自居,一桩事件总是在反复的“解释”下变得如此清晰透明、一望即知,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意义等诸要素均被不容置疑的“解释”话语“透穿”,成为信息的客观传达。传媒正以其无孔不入的力量,试图对生活中每一件有可能吸引眼球的事情做信息化处理,力求准确地“解”其内涵,“释”其道理,最终将活泼泼的事件彻底抽象化。作为经验的存在,人本身就是极端复杂的现象,再加上语境、角度、立场的不同,人及其所为的事件就是“除不尽”的无理数,近乎“无解”。文学艺术就是要在尊重人“无解”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还原经验的完整性。但新闻媒体的“求真”意志和“逐利”动机,彻底激活了其“解释”的本能,一个事件必须要得出单一、明确的结论,只能有一种讲述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操控下,人们看世界的眼光也越来越单一化、抽象化了,这正是消解文学经验的劲敌。

黑格尔曾在《谁在抽象思维?》一文中讲述了这一现象:看到凶手被押赴刑场,如果有人说,也许凶手“还是个强壮的、俏皮的、逗趣的男子呢”,那么讲这话的人必然会遭到身边多数人的不解,甚至指责。因为在常人思维中,凶手只可能是无情、暴虐的,怎么可能“俏皮”“逗趣”呢?黑格尔对这些常人的“抽象”思维表示反感,认为:“在凶手身上,除了他是凶手这个抽象概念之外,再也看不到任何别的东西,并且拿这个简单的品质抹煞了他身上所有其它的人的本质……这就叫做抽象思维。”B18可见,所谓“抽象思维”就是用某种单一化的“解释”去认知事物,将人的经验抽空,沦为概念化的标签。当今炙手可热的传媒文化正是训练人“抽象思维”的机器,它只是将世界的丰富表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以不容置疑的“解释”权告诉我们“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当这种“抽象思维”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那么人们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凝聚”经验的能力,这对于文学艺术家而言无疑是致命的.。辛格指出:“一个作家不应该是个专做解释工作的人,他不应该千方百计去解释生活中的事实。他应该仅仅是描写它们,尽可能使它们变成活的。”B19如果像新闻媒体那样,以旁观者的姿态始终跟在生活后面去做“解释”工作,无疑与文学艺术的精义背道而驰。

三、话语“构架”与经验边界的消弭

文学是一种边界文化,有着深刻的边界意识,文学经验只能诞生于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交界处,边界线正是人感性力量得以喷薄而出的地方。文学家需要始终以“断裂”的眼光来审视生活世界,发现作为感性存在的人与各种文化体系之间的“裂隙”,从而进行美的创造。然而,在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文化语境中,文学经验得以滋生的边界往往被各种话语信息流消弭了,于是造成了文学经验的钝化。

界线的发现源于人文化观念的介入,尤其在遇到异质文化结构对抗之时,界线便自然显现。然而,传媒时代的信息传播,是用工具化了语言、图像符号单向度地向人输送,具有强制性、即时性。用这种符号叙述、表征的世界是枯燥单薄的,人的经验被挤干,这与文学语言完全不同。今道友信对语言的认识极具启发性,他认为,“语言能反省自己,符号却不能”B20,“对于语言的反省就是对于人类本身的反省”B21。人类的语言本是经验的凝聚,当人的经验出现变化时,语言总是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所以,人也可以借助语言来反省自身,真正的语言可以成为引领我们发现文化边界的向导。萨特曾深刻指出诗性语言对人经验的守护和传递,认为:“诗人一了百了地从语言—工具脱身而出;他一劳永逸地选择了诗的态度,即把词看作物,而不是符号……说话的人越过了此,他靠近物体;诗人没有达到词……对于诗人,词是自然的物,它们像树木和青草一样在大地上自然地生长。”B22的确,诗的态度,就是对已经固化的能指与所指的对应结构进行拆解,发现二者之间的“裂隙”,进而发现不同文化结构之间的“裂隙”。而大众传媒将语言贬低为工具化的符号,借助它去捕捉事物。如此,语言的经验特质与其所指之间的界线就被消弭了。传媒文化语境中,语言从未像今天这样遭受滥用。王安忆有感于此,不无痛心地说:“我不知道有没有过这样的时代,文字遭到如此不节制的挥霍。一个生词被疾速地用熟,用滥,变成陈词滥调。句式也在被挥霍,一夜间可传遍所有的嘴皮上,好像已经有百年的历史。”B23语言常常成为人追逐“解释”“事故”和“好奇”的工具甚至玩具,语言那种足以划出经验界线的感性特质被剔除了。

在对语言工具化的使用中,大众传媒还以其信息传递的全息性、叙事性、无序性几乎彻底宰制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媒介话语“制造一个‘遗忘的系统’,在这系统中,文化的连续性转变成一系列瞬间即逝、各自分离的事件,有如持械抢劫或橄榄球比赛”B24。当这些信息流与刻意制造的“好奇”“震惊”事件相结合后,人将被裹挟进无尽的信息流中,难以自拔。久之,人本真的感性生存被“遗忘”了,沦为接收信息的机器,没有独立的思考、清醒的意识,自然也无法发现被媒介话语遮蔽的边界。

文学经验总是产生于作家对世界和自我认知的“转折点”上。也就是说,他原有的认知受到来自外界,甚至源于自我的严重挑战,精神陷入某种“危机时刻”。这一“危机”使作家的认知进入经验的世界,张开审视世界的“第三只眼”。余华曾言,他的作品“都是源出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这一“紧张关系”就是认知“转折”的临界状态。但在信息时代,电子媒介“通过信息有条不紊的承接,强制性地造成了历史与社会新闻、事件与演出、消息与广告在符号层次上的等同。多亏了技术支持、多亏了电视广播技术传媒而得以实现的对事件和世界的剪辑,它们被剪辑成了连续、承接、不矛盾的信息——可以与广播节目抽象时空中的其他符号进行并置组合的符号”B25。也就是说,大众传媒已将我们所有的感知“符号化”“同质化”和“能指化”,我们已很难从中获得“情与理”“灵与肉”相交织的经验。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一切都是线性的,滋生经验的边界早已被永无止境的符号流敉平。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大众传媒往往对生活事件采用叙事化的处理,使其更易于为人接受。克兰即指出:“新闻故事是以影响公众领会其内容的某些方式被构架(framed)出来的。”B26由于人本身的虚构性,由故事“构架”包装起来的信息则极易“乘虚而入”,在叙事的语境中让人接受,这对于我们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这种方法将生活中的一切都按照叙事的“构架”去修剪,达到内容集中、观点鲜明、结构紧凑的效果,似乎生活本身就是如此规整。于是,事件本身的丰富性、模糊性便被过滤掉了,人从媒体信息中得到的只是规整的“事故”报道,而非蕴含经验的“故事”。正如阿多诺所说:“社会生活过程把自己的表面弄得越来越严实,越来越缜密无隙,这样一来,它就用面纱将社会生活的本质包藏得越紧。”B27的确,唯有工具化的语言符号,才可能通过话语的组装形成最“严实”的语境空间,“严实”源于话语符号抽象的稳定性、单一性。这样的话语链条是如此“缜密”,让无法被简单命名、归类的经验找不到喷涌而出的“间隙”。

鲍曼曾将现代世界的特质精准地概括为“液态”性,好似“流体”没有固定的边界,它可以到处流动、随物赋形,只要有一点空隙,它都会立即将其填满。现代信息技术是造成“液态”性的先锋力量,它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就被湮没、裹挟在无尽的信息流中,人的经验无法积淀,悬浮在虚假、空洞的信息“流体”中。这一语境对于文学经验的生成是非常不利的。杜威即认为:“有两种可能的世界,审美经验不会在其中出现。在一个仅仅流动的世界中,变化将不会被积累;它不是朝向一个终极的运动。稳定性与休止将不存在。”B28对于艺术家而言,经验的发现需要一定时间来积淀,发现它们与文化结构之间的边界线。然而,现代传媒话语则“将生命过程简化为仅仅是状况、事件、物体‘如此这般’的前后关系,标志着作为有意识经验的生命的终止。以单个的、分立的形式实现的连续性是这种生命的本质”B29。“生命过程”之所以能被按照“如此这般”的关系排列,说明人的经验已被掏空,可以由媒体话语任意切割。

四、“现实”悬置与文学经验的抽离

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在消弭了经验边界的大地上开始了悬置现实的行动,使我们置身于一个被过量“符号”和“信息”层层围困和重新编码的社会。如果说真正的“经验”指的是“通过长期的‘体验’所获得的智慧”,那么,我们现在所能获得的只是被过量“符号”和“信息”刺激“产生的即时的体验”B30。我们已经很难再回到那原初的,充满“活性”的“实感经验”地面。“经验”退化为“经历”。因此,不妨将我们所处的时代称为“伪经验”时代,其建构的符号化“现实”,几乎成了人们感受和认识世界的“元语言”。

文学经验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性把握,文学必须表现最真切的现实。德布林在《叙事体作品的建构》一文中阐释了这一介入现实的过程,即“真正有创造性的作品必须走出这样的两步:它必须完全接近现实,接近现实的实质,接近现实的血液、现实的气味,然后突破这个现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工作”B31。可见,接近现实是第一步,我们接近的绝非现实的表象,而是现实的“实质”“血液”和“气味”,亦即把握现实的感性特质。我们平常所说的“现实”总是被两股力量偷换了概念,一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琐事,这二者的混合就构成了所谓的现实生活。这自然也没错,只不过在文学艺术的世界中,我们要发掘、呈现的是宏大叙事和细微琐事背后被遮蔽的经验。所以,文学要抽去横亘在人与现实之间的宏大叙事和琐碎的“一地鸡毛”,让人回到经验的地面。正如德布林所说,作家首先自己不能为这两重迷障所惑,要始终站在人是经验的存在这一立场,“突破这个现实”,呈现人的经验。这里的关键是,作家本身要深深地介入现实,将个体的生存化入现实中。“真正的诗人在各个时代他本身就是一个事实。诗人必须展示和证明,他是一个事实,他是现实的一部分。作者们不必从报纸上去窃取那些事实并把它们搅拌进自己的作品里去,这是不够的。”B32的确,唯有秉持“本身是事实”的姿态,作家才能发现真正的现实,才能对现实展开深度的思考,发现经验的秘密。

之所以重温德布林关于“现实”的论述,是因为当今文学经验正遭遇空前的“现实”困境。文学经验所扎根于其上的现实,正被大众传媒制造、传播的符号话语层层覆盖,媒体传播的“消息”已成为绝大多数人与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消息”甚至已成为“现实”本身。所以,大众媒体技术使现实生活的经验消解殆尽。弗洛姆指出了这种社会的不“健全”性,认为:“我们所对付的都是些数字和抽象的东西,这些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具体经验的范围。再也没有合适于人类尺度的可以为我们所掌握、所观察的参照系统存在了。”B33事实的确如此。

对于文学经验而言,这些抽象的数字、信息、符号将经验遮蔽了。人是经验的存在,这一人类生存最根本的“尺度”,此时无法成为艺术创造的“参照系统”。鲍德里亚将符号与现实界线的消弭称之为现代技术犯下的“完美的罪行”。他认为:“完美的罪行是通过使所有数据现实化,通过改变我们所有的行为、所有纯信息的事件,无条件实现这个世界的罪行——总之:最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克隆实在和以现实的复制品消灭现实的事物使世界提前分解。”B34这桩“罪行”的确堪称“完美”,大众传媒可以使现实世界分解,在人与现实之间嵌入一层话语符号之网。符号信息直接造成伪经验的过度生产,人本真的经验被层层围困、钝化消解,人的经验面临过剩的贫乏。

当符号与现实混沌一体,人很难再以审美的距离审视现实生活。贝尔指出:“审美距离的断裂意味着人失去了对经验的控制——即退回去与艺术‘对话’的能力。”B35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对经验如此无能为力。身边无数由符号信息构成的伪经验,似乎让我们与世界建立了最紧密的联系。对于文学艺术家而言,似乎寻找生活素材已无需亲自动手了,大众传媒每天都会将海量信息塞进我们的视野。然而,文学经验并未因此更容易获得,反而愈加困难。比如,余华推出的新作《第七天》即以把握“当下现实”为艺术理想,内容都是近年来造成巨大“震惊”效果的社会公共事件。但由于过度报道,这些“事件”在人们眼中已经司空见惯,余华对这些“事件”的审美观照并未提供超出新闻媒体和普通大众的新认知元素。小说被读者戏谑为“新闻串烧”和“微博集锦”,正反映了在这一“现实压倒想象”的时代文学经验的困境。

上一篇:开滦集团公司防治水工作汇报材料摘要下一篇:word文档错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