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课文之的用法

2024-04-24

公输课文之的用法(共2篇)

篇1:公输课文之的用法

虚词之的用法人教版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

(1)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如:①作《师说》以贻之。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如: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3)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①宋何罪之有?

②何陋之有?

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4)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马之千里者。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5)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如: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6)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如:①子夏之晋。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辍耕之垄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

(7)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

如: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用“之”。翻译时没意义。

类似的文言现象,只要找到合适的途径,总结出规律来,学生掌握运用起来就很容易。

篇2:公输课文之的用法

一、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1.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卢沟桥烽火》)

2.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赶海》)

3.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只拣儿童多处行》)

4.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谈礼貌》)

上面四个例句中,第1句是直接引用他人说的话;第2、3、4句则分别是引用歌词、诗句、格言。

课文中的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例如:

1.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天游峰的扫路人》)

2.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克隆之谜》)

二、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1.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早》)

2.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海伦·凯勒》)

3.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海洋——21世纪的希望》)

4.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学会合作》)

例句中,“早”“泥土”“种子”“能源危机”“合作”都是行文时需要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这里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也是为了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一般的说法是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卢沟桥烽火》)

2.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二泉映月》)

3.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夜晚的实验》)

三、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1.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海伦·凯勒》)

手指是不会说话的,“说话”在这里是指海伦学会了摸读盲文和用盲文与他人交流。

2.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夜晚的实验》)

此处的“瞎子”不再是指双目失明的人,而是指被蒙上眼睛的蝙蝠。

3.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最大的麦穗》)

这里的麦穗不是指田里长出来的麦穗,而是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4.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水球”在此处并不是指真的水球,而是把地球比作一个蓝色水球,形象地写出了地球上海洋面积之大。

上面四个例句中,词语加上引号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四、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1.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学会查“无字词典”》)

2.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黄鹤楼送别》)

上面两个例句都是属于“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的情况,外面的双引号是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无字词典”加引号是表示特殊的含义,指生活中的学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直接引用中的引用,为了表明层次,所以要用单引号。

五、前引号与后引号没有成对使用

一般地说,前引号与后引号要成对使用,但有时也有例外。即如果引用的文字连着有好几段,每一段开头都应该只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尾才用一个后引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公输课文之的用法】相关文章:

英语祈使句用法详解总结用法辨析05-03

用法04-16

意思用法05-02

用法信息范文05-18

therebe用法07-30

shouldbe用法09-20

introduce用法06-02

afterwhich用法06-17

“whose”用法04-19

“其”用法总结04-24

上一篇:《瑶家儿童爱唱歌》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下一篇:与清明的诗词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