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

2024-04-11

认识分数(精选8篇)

篇1:认识分数

判断题

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1.把一块月饼分成6份,其中5份就是

56.()2.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就小.()3.79读作9分之7.()4.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8块,小华吃了3块,小华吃了这个西瓜的38块.(5.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是这个圆的35.()

参考答案

1.×

2.×

3.×

4.×

5.√)

篇2:认识分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小数与分数之间、分数与百分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希望通过本节课对分数、百分数的复习,能帮你找到正确的答案。

⊙回顾与整理

1.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1)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这样1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释“”的含义。

(出示教材68页情境图)

预设

生1:“”表示把3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生2:“”表示把1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生3:=3÷4。

生4:3个是。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69页3题,并互相交流订正。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预设

生: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强调: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所有分数的分母都不能为0。

(2)把下面的分数写成除法算式,把除法算式写成分数。

30÷120

6÷5 5÷32

(独立完成后,订正)

3.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1)分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两大类,带分数是假分数的特例)

(2)真分数、假分数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预设

生1: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如。

生2: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假分数的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如,。

4.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

(1)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什么是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作约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作通分)

(3)什么是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作最简分数)

5.百分数、成数及折数。

(1)什么是百分数、成数、折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也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

(2)读一读教材69页1题的资料,说一说从资料中了解到什么,并解释一下这些数据的具体意义。

篇3:对“分数定义”的再认识

2.分数是自然数的扩展。“商定义”是分数最本质的定义, 对学生来说是要认识一种“新”的数, 分数的认识要从自然数的认识中“生长”出来。从分数产生的本质特点看, 分数的真正来源, 在于自然数除法的推广, 如将1个蛋糕平均分给2人, 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量, 依据除法的意义, 应该是1÷2所得的商, 即1/2, 这种除数大于被除数的除法, 在学生当下的认知体系中是不可以“除”的, 因为它的商不足1。此时, 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分数, 它是一个新数, 有了分数, 任何两个自然数之间的除法就可以进行了。

3.借助数射线, 建构分数的意义。数射线是一个半抽象的模型, 这是数轴的雏形, 可以充当分数的“份数模型”向“除法定义”过渡的几何载体。它的单位是抽象的“1”, 虽然与圆形、三角形等相比较抽象, 但是仍然是几何直观, 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分数的意义。分数是相对于“整体”而言的, 在数射线上的0和1之间, 我们标出1/2、1/3、3/4等等若干个分数, 通过操作可以看到“分数”是介于自然数之间的“新”数,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 在各个区间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分数, 任何一个分数都能在数射线上找到对应的点。

篇4:认识百分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70-02

一、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组织学生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来学习,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对百分数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他们已经知道百分数是什么,也会读百分数了,所以本节课对于百分数的引入,侧重点应该是百分数的意义,所以课的一开始我就去掉枝叶,直奔主题,而且出示的学习目的只有两个:1百分数表示什么?2百分数怎么读?怎么写?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我采用了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问题教学法的流程是:指导预习一问题教学—设问练习一简结转新。课一开始我就创设了问题情景让学生直截了当地和百分数见面,从而激起探索百分数相关知识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大胆地提出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明确了学习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在问题教学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大胆地提出提问,把提问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我还层层设疑,让学生在有序、有趣的问题中学会了知识。

篇5:《认识分数》说课稿

(一)》说课稿

【教材分析】

《分一分

(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认 识的第一节学习内容。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分物和除法,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今天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等直观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分数表示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做准备。【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分数,对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分数具体表示什么意义,认识还比较模糊。【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分数在具体情境中表示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等直观操作活动,感受、经历抽象出分数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感受分数在现实生活中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

通过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等直观操作活动,感受、经历抽象出分数的过程,知道分数在具体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

感受分数在现实生活中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课堂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中秋节这天,猴妈妈带回来3个桃子,猴兄弟俩可高兴了,(PPT出示分 桃子的场景)同学们,3个桃子,要分给两只猴子,你们觉得怎样分才公平呢? 学生很快就知道,每只猴子各先分1个,剩下的1个一只猴子分一半。师:分一半是怎样表示的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一半吗?请大家先想一想,尝试着用画图、数字等方式来表示“一半”。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来展示自己表示一半的方法,有的同学可能画了一个桃子,从中间分开,表示一半;有的同学可能画了一个圆或长方形,但分得不平均,教师要让其他学生指出并帮助他加以改正,让学生感受到一半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开,其中的一部分是一半。

可能有的学生写了1/2,先让学生自己解释一下这个分数的意义,请其他同学结合情境帮助补充说说对1/2的理解,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理解1/2表示1个桃子的一半,既平均分成两份中的1份。教师带学生读一读1/2,并示范写1/2。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先让学生用图形来表示’“一半”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抽象出1/2这个分数。引出今天的课题“认识分数”。

(二)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1.涂一涂,写一写

对1/2有了一点感觉了吗?请你涂出下列图形的1/2,有没有信心?学生独立完成时,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同时以“你为什么想这样涂呢?”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学生对1/2的理解。

全班交流时,教师有意识的先展示不是平均分的作品,让其他同学帮助改正,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再展示同一个图形,表示1/2的不同的分法,“他们的分法不同,都可以表示这个图形的1/2吗?”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交流中明确: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是1/2。2.折一折,涂一涂。

现在,知道1/2表示什么意义了吗?你还想知道什么分数呢?请几个同学 快速说一说。如3/

5、1/4等。把你想知道的分数先写在练习本上,信封袋中有不同形状的白纸,你可以从中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先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知道的这个分数,等会,我们选一些表示不同分数的同学上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让学生根据想到的分数,自己画图来表示,借助画图来理解分数的意义。

全班展示时,先让1个学生上来说说自己表示的分数,重点让学生把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过程说一说。

“还有谁也想到这个分数了,你又是怎样画图表示的呢?”让表示同一个分数,但表示的图形不一样的同学上来展示,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可以用不同的图形表示。

再出示一个同学的作品,“他表示的是哪个分数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在学生说清楚图形表示的意义后,再快速出示几个学生的作品让其他学生说分数,反过来让学生学会看图用分数表示,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认一认,读一读

对于分数的定义,教材并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本节课只是让学生在动手 做一做,说一说的活动中,能借助具体情境说一说对分数的理解。而对于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怎样读、写分数这些了解性的知识,我采取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自学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读一读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并指定一个分数让学生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你能再想出一个分数,并画图表示它的意思吗?这一开放性的活动,目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个分数意义。通过学生展示互动交流,让全体学生认识不同的分数以及不同的表示方法,拓展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四)总结本课,在总结本课环节,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说一说活动经验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如“3/4表示什么意思?” “你可以怎样表示3/4?”等。从而增强学生的活动经验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6: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2017年12月14日执教了认识分数这一课,在课前,我提前2个星期备好课,做好课件,期间又小范围改动了一些,花的精力最多的地方,就是在指导学生几分之一的概念环节,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对于二分之一的认识,我设计了非常细致的环节,在给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句话之后,我先问学生“它指的是谁?”然后又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比较关键,接着把这句话藏起来,让同位互相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的,最后让几个孩子站起来说说,又集体说了一遍。之说以处理的这么细致,是因为我觉得这句话叙述的是分数的意义,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孩子之前也没有说过类似的话。经过这个细致的环节,孩子在后面叙述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就说的比较完整,也很顺利。

在教学几分之一的一般性的环节,我先设计的根据给出的三分之一选择图形,然后在选择能表示4分之一的图形,然后在这个环节给出了一个反例,强调了平均分,又对比了不同图形能表示相同的分数,让孩子发现几分之一的真正意义和内涵。最后通过对比板书上几个分数,让学生讨论得出“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

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目标完成较好,但也有一些遗憾:

1、习题第二题,估计第三个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时,有的孩子比较困难,我在做课件的时候,应该先出示平均分成3份的图示,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孩子再估计;

2、最后一个环节,给出的多美滋广告的视频,有的孩子说出了9分之一,其实在视频中是没有出现9分之一的,我在预设的时候也有考虑,如果出现9分之一让孩子怎么解释,是假设一开始就平均分成9份,每份才是9分之一,但当时课上,由于时间很紧,我没有让孩子说一说;另外,小男孩分享给朋友的1小块,我问了是不是整个蛋糕的2分之一,但是没有继续追问,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一,孩子们整节课掌握很好,思维也比较活跃,这种跳跃型的问题,是可以出现在课堂上的,会成为一个亮点。

3、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有个学生说“分子都是1,分母越大,分数越小”,由于教师用书上指明,本节课不给出比较分数大小的一般方法,所以这个孩子在这样回答的时候,我选择了回避。实际上,这是课堂上自然生成的一部分,我已经根据他的回答继续提问,“为什么分母大了,分数反而小呢?”这样把孩子的解释,继续引到分数的意义上来。

篇7:三上认识分数教案

龙川小学 孙桂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1)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今天小红、小明一起去野餐,先来看他

们都带了哪些食品?

(2)他能帮他们分一分吗?看,分得的结果怎样?

数学上,我们把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板书:平均分)(3)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呢?(板书:一半)

(4)半个可以用1/2来表示,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1)我们刚才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小红分得了它的1/2,那小明呢? “它”指的是谁?

(2)蛋糕的1/2是怎样得到的?请同学们回忆刚才分蛋糕的过程。(同桌互说)

(3)带着学生边比划边“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板书)

(4)认识了1/2,想写一写吗?

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1)师讲解,出示: 1 ┄┄ 分子

—— ┄┄ 分数线 2 ┄┄ 分母

(2)讲解:这根线叫做分数线,表示这个蛋糕被平均分。2表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

(3)全班学生齐说1/2是怎样得出的?

3、(1)刚才我们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1/2,我们不仅可以表示蛋糕的1/2,还可以表示其他物体的1/2,老师这有一张长方形纸,请你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它的1/2。

(2)你是怎么折出二分之一的?(展示不同形状的1/2,说说为什么折法不 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不同,都能用1/2表示)

4、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里画“√”。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想法,第5幅图,介绍1/3.5、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想想做做”第1题)(1)提问:“这个图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2)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6、同学们,我们认识了1/

2、1/

3、1/9,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请同学们拿出纸折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选择1/2和1/4,说说这两个分数哪个大? 选择1/8,它比1/2和1/4怎么样?1/10它会比1/8大还是小?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2。

讨论:每个图形都分成了4份,为什么有些图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4来表

示,而有些却不行?

2、“想想做做”3。

(1)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条,告诉学生我们用“1”来表示。

(2)出示第2张,提问:“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3)出示第3张,提问:“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4)提问:“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分数就越?你还能继续往下平均份吗?”

3、“想想做做”6。

独立估一估,交流估计时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延伸

篇8:《认识分数》教学实录与反思

一、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轻松有趣。师:同学们, 今天正式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森林里住了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 他们是松鼠淘淘、淘淘的孪生妹妹琪琪以及它们的爸爸妈妈。淘淘和琪琪生日那天, 它们得到了三个很大的松果, 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们多分点, 两个懂事的孩子也希望爸爸妈妈也能分到, 因此最后决定淘淘和琪琪各一个松果, 剩下的一个松果爸爸和妈妈一人一半。师:同学们, 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生1:淘淘的爸爸妈妈分别得一个松果的几分之几?生2:淘淘和琪琪分别得全部松果的几分之几?师:这两个问题不错, 老师给你们记下来。大家都很不错, 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反思:新课开始, 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 学生很乐意听, 也容易被吸引。通过故事设疑,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另外,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也顺利完成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

二、借助素材, 揭示课题

1. 突出平均分。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松鼠爸爸和妈妈分别得一个松果的几分之几?生:二分之一。师:怎样想的?生:把一个松果分成两份, 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师:同学们想一想, 能随便分吗?那是怎样分?生:不能, 应该平均分。师:只有把一个松果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才是这个松果的二分之一。 (板书1/2) , 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师:想一想, 如果把淘淘得的一个松果也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是这个松果的几分之几?生:二分之一。师:很好, 但是同学们, 大家刚才有没有注意到我说的“平均”两个字?并不是把一个东西随意分成两份, 每份就是其中的二分之一, 而必须是平均分。比如说夏天吃西瓜, 你把一块西瓜切成两块, 一块大点、一块小点, 那每块西瓜是原来西瓜的二分之一吗?生:不是。师:可见, 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1/2来表示。反思:平均分是分数里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 给学生加深印象, 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为之后分数的学习奠定基础。师:我们已经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也知道1/2的意思, 下面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第53页, 看看“涂一涂”, 大家用彩色的笔涂出图形中的“1/2”, 涂完之后再相互交流, 看看都是怎么涂的?在学生涂的过程中, 老师可以到学生中巡视, 并现场与几组学生交流。师:刚才老师观察了几位同学的涂法, 发现涂的不完全一样, 现在请几位同学带着书上来展示一下你都是怎么涂的。学生展示交流。师:同学们, 这几位同学的涂法对吗?生:对或不对。师:其实这几位同学涂的都是对的, 因此, 只要是平均分, 任何一部分都能表示出“1/2”。反思:通过及时动手涂画, 学生既有兴趣, 又可拓展思维, 更直观, 也更方便学生理解。师:同学们, 我们刚才学习的是把一个物体分成两份, 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份呢?生:能或不能。师:老师现在有6个苹果, 如果只平均分给两个同学, 那每个同学能得几个苹果?生:3个。师:那每个学生得的苹果数是总苹果数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师:我想请一个同学说说你的结果, 请这位同学说说。生:二分之一。师:对, 说说你的思路。生:把每个同学得的3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 也就是一份, 那么6个苹果就是两份, 所以每一份就是其中的二分之一。师:很好, 同学们, 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也可以把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反思:加深理解“1/2”的含义, 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再更深一步,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让学生形成多思考的学习习惯。

2. 认识其他分数。

(1) 独立思考, 师:我们再来看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也就是“淘淘和琪琪分别得全部松果的几分之几”。师:我们知道淘淘和琪琪分别得一个松果, 松鼠一家一共得了三个松果, 同学们, 大家思考, 淘淘和琪琪得到总松果的比例应该用什么样的分数表示呢?如果把每个松果都平均分成两份, 那淘淘和琪琪得的松果又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呢?同学们可以在纸上画一画。 (2) 小组交流。师:把你的想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了解信息。) 师:哪位同学想把你们小组的想法跟同学们交流?师:这个小组吧。生:淘淘和琪琪各得一个松果, 总的有三个松果, 所以淘淘和琪琪分别得到总松果的1/3;如果每个松果都分成两份, 那么总的就有六份了, 这样, 淘淘和琪琪分别得总松果的2/6。师:很好, 其他组的同学也是这样的结果吗?学生交流。师:同学们, 老师再提一个问题, 爸爸妈妈共得了一个松果, 他们分别得这个松果的二分之一, 那么他们分别得全部松果的几分之几呢?生:三个松果每个都平均分成两份, 这样就有六份了, 爸爸妈妈分别得了一份, 所以他们得的松果是全部松果的1/6。师板书相应的几个分数。师:说的很好, 老师根据大家刚才说到的分数都写在了黑板上, 同学们看看, 像“1/2, 1/3, 1/6, 2/6”这些都是分数。同学们通过自己思考发现了这么多分数, 是不是觉得很高兴啊?生:是!师:那好, 我们接下来再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反思:在同一个小故事里让学生自己找出不同的分数,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同时很顺理成章地引导出新课题, 既不生硬又很有趣。

3. 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刚才写的这些分数, 看看这些分数都有什么特点, 每个分数都有几部分组成?你知道每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吗?师单独再板书。师:同学们, 咱们以“1/6”这个分数学习分数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师板书分数各部分名称。师:请同学们跟着我读一读这几个分数。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分数, 也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那我们再来练习练习。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 给大家提个建议啊, 如果用左手表示分子, 右手表示分母, 你能用手势表示图的意思吗?并大声说一说。生:总的有六个球, 把这六个球看作一个整体, 那么每个球是这些球的1/6。师:这一副图呢?生:每个蘑菇是这些蘑菇的1/5。反思:给学生出示直观的学具, 及时巩固所学的分数知识, 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分数各部分的数值, 这样对于分子、分母的概念的认识更形象。

三、巩固拓展, 提升认识

师:同学们, 老师这里还有两幅图, 大家看看有几种分数表现形式。 (出示图片)

师:第一幅图中, 每份是这些苹果的?生:三分之一。师:第二个呢?生:二分之一。师:都是把6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 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每份就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三份, 每份就是它的1/3, 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就是它的1/2。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师:对, 很好。我们再多练习练习, 下面请大家再把书翻到第55页, 看看第2题, 拿出你最喜欢的颜色的彩笔, 按照题目要求涂一涂, 看看大家都有几种涂法。学生练习, 师在学生中巡视, 并参与到学生中进行指导。反思:如何把概念真正的理解, 必要的练习是不可少的,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 做到用好教材, 对教材中练习题进行改编, 有利于突出重点, 引起学生的思考,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轻松结课, 留下悬念

师:同学们, 通过这节课, 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啊?学生自我总结归纳, 老师引导, 并将学生归纳的知识板书, 带领学生回顾本次课的知识要点。师:最后, 老师把我们故事中涉及到的几个分数再给写一写 (板书) , 同学们都知道, 淘淘的爸爸妈妈分别得松果的1/6, 淘淘和琪琪分别得松果的2/6, 那么他们谁得的松果多呢?另外, 淘淘和琪琪分别得松果的份数可以用2/6表示, 也可以用1/3表示, 这两个分数是不是相等呢?同学们回去之后再思考思考。课后反思:我执教的“认识分数”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本次课内容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节课在设计的时候, 突出了以下几点。

1. 趣味导入。

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所以导课时尽量不感觉突兀, 因此在导课时我选择了一个童话故事,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较顺利地提出了问题, 为学生理解分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灵活运用教具。

本节课的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把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概念,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我特意在课上拿出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苹果作为教具, 这样学生比较直观, 也好理解。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通过交流, 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全面提升。

在讲授每个知识点之后, 及时让学生做相关练习, 并在练习题的设计上, 我突出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 既有基础练, 又有变式练, 更有发展练。这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通过比较揭示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从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摘要:为奠定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制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为教学内容, 对认识分数教学实录进行反思。

上一篇:谈笑容优美散文下一篇:会计司法鉴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