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内涵及发展历程综述

2024-04-11

研究性教学内涵及发展历程综述(共6篇)

篇1:研究性教学内涵及发展历程综述

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发展历史综述

(仅供教师参考)

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系统研究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研究性教学是中外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的,以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当代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通过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的教学方式。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转变,人们发现建立在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的仅关注行为改变的联结学习理论和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的只强调知识获得和加工的认知学习理论对于解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逐渐产生了关注个体情感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主动建构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当代学习理论。这些理论的特点就是注重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研究问题,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和发展个性。这些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它认为人是自然的实体,人的成长来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够影响个体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教育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性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潜能自动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学生学习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去探索、发现而吸收的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它认为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知识在各种情景下,并不能简单地套用,而需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通过自主建构来完成的,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是在特定学习情景下,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从而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构的过程。

当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的获得、积累和重构的过程。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不断构建心理结构而实现的,同化和顺应是其两种基本形式。心理结构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同化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自己已有的心理结构中,从而丰富和加强原有的心理活动结构。顺应是改变原有的心理结构以适应环境因素。知识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在头脑中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影响知识掌握的因素包括学生的主动性、有关知识的准备和心智技能的掌握三个方面。知识学习包括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基本环节。领会包括教材的直观和教材的概括两个环节。教材的 直观是学生对感性的教材做出的能动反映。包括实物、模像和言语直观三种形式。教材的概括包括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两种类型。它是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在知识的领会过程中需要启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和思维活动,主动发现和讨论,获得知识。在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环节更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应用和创新性的专题训练。

二、研究性教学的特征及形式

研究性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科学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等不同类型的研究过程,通过主动研究问题来获取知识,发展科学研究能力。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教学内容的问题性、教学方法的探究性、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它主要包括学生自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教学和单独设臵的研究性教学课程三种类型。包括问题探讨法和课题研究法两种方式。问题探讨法包括多种形式的问题讨论和探究。课题研究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课题的研究。

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性质的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形式、探究的方法、学生主体性和教师引导性的发挥都是各不相同的。比如问题可以是已经发现的基本原理,也可以是科学原理的实际应用课题。探究方法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科学家发现定理的原始情景,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想象和思维活动分析解决问题,发现科学定理。也可以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后在课外文献收集、科学实验、专家访谈等调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课堂研讨,解决问题。

三、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构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教师通过研究性教学实践,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相关基础和应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也能够从学生活跃的思维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求高校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育部在2005年1号文件和2007年2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已成为一种传统,吸引学生参与科研,在讲授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将自己的科研心得和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研究和解决等也是高校教师普遍自觉探讨的教学方法。同时高校课程体系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每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专业理论课较容易与实践应用问题相结合。这些都为研究性教学的广泛实施打下了基础。因此,在高校开展系统的研究性教学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四、研究性教学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研究性教学是在古代教育家对心理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近现代哲学、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早期的研究性教学主要包括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法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学法等。

在基础教育领域,20世纪初在经验哲学和本能心理学基础上产生了实用主义教学思想,主张以“儿童、活动和经验”为中心,代替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和教材”三中心。20世纪5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产生了结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学习结构、早期教育和发现式教学法”。这两种思想都对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它们实行发现教学法,以学生主动发现和研究问题为中心,学生难以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下滑,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随着20世纪60、70年代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8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人们对创新和个性发展的倡导,研究性教学在90年代以来又成了世界教学改革的主流。

在我国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从小学到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的一个模块之一。并针对传统课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研究和动手。从此,研究性学习不仅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还作为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全面开展。针对研究性教学方式存在的“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学生不能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对课程体系安排、每门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内容与研究性教学方式的配合、研究性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配合、独立设臵的研究性课程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较完善的改革办法。

在高等教育领域,1810年德国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国外逐渐兴起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和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之风。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哈佛大学做了《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探究式学习方法”。90年代末,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全国委员会在《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蓝图》报告中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实施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标准,本科生的每一门课程都应提供给学生一种运用发现为本的方法而获得成功的机会;建立以探索为本的新生年;将交流与沟通技能和课程学习结合起来;最后一个学期要集中在一个专业项目上,充分利用前几年学到的研究与交流技能。当前,国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性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设臵独立的研讨式课程、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教学等形式。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了普遍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和素质教育改革研究。同时广泛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了基础课程的比例,加强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创新教育等环节。改革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计专题让学生自主研究,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部分高校积极开展了在理论课程中系统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比如清华大学 在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少、精、宽、新”,教学方法方面要求一般课程都配套设臵讨论课或者项目课程等。

高校广大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方面积极研究和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在理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方面,在2005年北京市高校获得的124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中,有53项是关于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其中有47项是基于研究性教学的单门课程或者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6项是基于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组。这些成果中有些出版了以问题为主线的教材或者配套的研究性专题训练教材,有些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分类,配合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实施。比如,清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提炼课程基础性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设计深化和延升内容以典型实例分析和专题讲解方式进行,拓展内容由学生自主研究学习,新近前沿知识以典型文献讲解方式进行。

五、我国高校研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虽然一直在教育思想和实践发展史中占居重要地位,但在基础教育中,历史上几次兴起的以研究性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改革运动却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因为研究性教学方式存在“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学生不能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的问题。目前中小学在广泛实施研究性教学时已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较科学的对策。而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目前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中也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1)在高校,合理处理课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与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关系问题。如何科学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既能保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又具有综合性、问题性和实践性;如何在单门课程中,在保持科学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基础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够通过问题研究性学习发展研究能力,又能够掌握较系统的学科知识是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中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2)在高校,独立设臵的研究性教学课程体系(新生研讨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创新等)还不够完善,不能系统加强学生基本研究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如何与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配合,科学设计研究性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进行各类基础学科研究和较深层次的综合性专业研究,系统培养基本研究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高校本科生还没有普遍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篇2:研究性教学内涵及发展历程综述

(2009年10月30日)

青岛开发区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85年3月动工兴建,规划面积20.02平方公里,接受其辐射的行政区——黄岛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204个社区,人口58万,其中户籍人口31.2万。建区以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创业和全区人民的不懈努力,青岛开发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昔日的一片荒原渔村、盐碱滩涂,已经发展成为今日一个以大港口、大工业、特色旅游为主要特色、以开放型经济为主体、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对外开放整体格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自身建设和发展历程

20多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开发区战略定位的调整与充实,青岛开发区在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2年,为探索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项目上马‛的工作方针,致力于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了一些中小型的项目。在建设安排上,“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尽力而为”的原则,采取“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做法。本着这一精神,青岛开发区拟制了“大规划,小开发”的实施方案,既着眼于远景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规划控制面积,同时又立足于现有的条件,从小范围入手,启动实际开发工程,力争收到“扎实起步,滚动发展”的效果。到1992年青岛开发区已建成10平方公里,引进建设了三美电机、青岛正大、统一产业、中达化纤、美得视、广裕实业等一批内外资项目。文教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期间,1989年12月份,国家级青岛新技术试验区在开发区成立;1992年11月份,青岛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第二个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为二次创业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转折点是1992年的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青岛开发区与青岛市黄岛区的体制合一。在这10年期间,青岛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体制安排、规划调整、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功能定位上,青岛开发区根据自身远离青岛母城的实际,对‚三为主、一致力‛的办区方针进行了创新和充实,认为开发区不能搞单一型的工业区,明确提出开发区要向现代化的国际性的新城区方向发展,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城区。在体制安排上,青岛开发区逐步建立起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新型政府运行机制,与一般行政区相区别、精简高效的新型政府管理体制,完成了区直企业改制,推动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特别是始于1992年终于1994年的两区体制合一,开了全国沿海城市把经济区与行政区融为一体的先河,标志着新区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新阶段,为推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3月至今,其标志性事件是青岛市委、市政府历史性作出了‚挺进西海岸、构建青岛经济发展重心‛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青岛开发区要作为所在城市乃至更广区域的‚增长极‛,‚构建青岛经济发展重心,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区‛的战略定位,从而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完成了发展战略调整。在此期间,青岛开发区确立了‚经济国际化、以港兴区、科教兴区、城市化‛等四大发展战略,着力培育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四个经济亮点‛,突出打造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城市建设精品荟萃区和环境优美的首善之 区等‚四大特色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余年保持在30%左右的发展速度。期间,2006年5月份,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在青岛开发区设立;2008年9月份,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在青岛开发区设立。

二、主要成就和成功经验

建区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青岛开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开发区鲜明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始终注重发展质量、效益和速度的有机统一,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增速居全市之首,比重占全市15.1%。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8.2亿元,人均近2万美元,是1985年的65倍,是1999年的11.1倍;工业总产值2015.6亿元,同比增长44%,是1985年的111.8倍,是1999年的15倍;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亿元,是1985年的116倍,是1999年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亿元,是1999年的12.3倍,年均递增32.3%;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是1985年的25.6倍,是1999年的5.7倍。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集群化布局、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的工作思路,着力引进高、精、尖项目,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已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引进总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416个,投资过亿美元大项目17个,世界30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6个。对内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海尔、海信、中船重工、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区,引进总投资过十亿元内资项目21个。

(三)现代制造业规模持续壮大。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重点培育建设的港口、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六大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产业链条拓展延伸,产业发展主体框架基本形成,逐步进入产出期,集群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4以上,全区工业总产值占青岛市的1/4。港口产业,是中国大陆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港、冷藏箱和原油进出口港,集装箱吞吐能力最终将达2400万标箱,跨入世界大港前列。家电电子产业,已形成从整机到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液晶模组最终将达年产500万片的规模,是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石化产业,目前世界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1000万吨炼油、70万吨芳烃项目建成投产,是全国重要的环保型石化基地。造修船产业,国内最大的造修船基地投入使用,世界最先进的船用发动机、大型船用曲轴、船用电力推进系统等核心配套项目建成或开工,将形成年造船468万吨、修船220余艘的生产能力。海洋工程产业,拥有世界先进钻井平台生产技术的中海油、中石油、武汉船厂海洋工程公司等投资的海洋工程项目投产或开工,将建成世界重要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汽车产业,上汽通用五菱30万辆整车和35万台发动机项目建成投产,工程机械和零部件项目形成批量生产规模,年产能最终将达100万辆。预计到2012年,全区制造业产业集群总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建成胶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对青岛西海岸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推进现代物流、特色旅游、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四大突破‛,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业,COSCO、马士基等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著名物流公司纷纷落户,将逐步发展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特色旅游业,国际游艇俱乐部、海上嘉年华、银沙滩度假酒店等总投资200余亿元的一批高端旅游和高星级酒店项目落户,将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最佳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影视之城、创意新区‛文化品牌,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颁奖典礼、国产电影交易会、国际儿童电影节等三大主题电影活动永久落户,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山海经文化产业基地等项目纷纷入驻。服务外包,普加商务搜索引擎在同类网站中全球领先,拓谱学院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启立软件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将逐步成为青岛西海岸服务外包聚集区。

(五)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深入实施‚双十高工程‛,提出在3-5年内引进建设10家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孵化器,10家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强化‚科技园区、技术中心、企业品牌‛三个载体,实施‚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孵化‛四管齐下,全面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全区已取得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科技成果23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奖励6项,引进建设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孵化器38家,109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发展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132家,山东省名牌50个,中国名牌22个,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4338件和1321件。高新产业结构已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家电电子领域扩展到了汽车、造船、海洋工 程、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高科技产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30%左右。

(六)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以循环经济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把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努力以最小的环境损害、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抓好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级的循环,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建设等‚七项工程‛,加快涉及家电电子、港口物流、石油化工、修造船、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九大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坚持‚关口前移‛,在项目引进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突出抓好石化基地和港区的环保,投资近7000万元建设了石化区环保监控中心。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抓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和环境友好型项目,华欧海水淡化已形成2.6万吨/日的供水能力,成为国家级海水淡化基地,全国首个社区海水源供热制冷项目投入使用。目前,全区重点企业重复用水率达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达100%;2008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按可比口径下降5%、水耗下降9.3%。

(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着眼于建设最适合人居和创业发展的精品荟萃区,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系统意识和人本意识,着力建设精品工程和城市亮点,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坚持以战略的眼光规划城市,率先成立规划委员会,实行票决制决策,形成了科学、民主、开放有机结合和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新机制,保证了规划的高起点、高水平。坚持高标准建设,突出抓好行政中心轴线工程、唐岛湾滨海公园工程、城市骨干交通工程、水资源工程、热力工程、国际贸易中心工程、小康新居工程、‚大学城‛、城 市化工程、绿化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3平方公里。坚持建管并重,推行网格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为市民创造优美、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成功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座精品荟萃、特色鲜明、最适宜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在胶州湾西海岸迅速崛起。

(八)和谐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使民生得到极大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大力发展富民经济,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50元,同比增长1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6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59元,同比增长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898元。紧紧抓住‚教、医、养、业、居、安‛六个关键问题,深入实施‚五项民心工程‛,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一体化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户籍人口全覆盖,形成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住有所居的良好局面。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教文体卫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和谐社区建设全国领先,六型社区与和谐社区建设地方标准被国家民政部誉为‚黄岛模式‛、‚全国首创‛,顺利通过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评估验收。以‚平安西海岸‛建设为载体,以健全体制机制为重点,构建了政府调控与社会协调互联、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互动、政府力量与社会调解互补的社会管理格局,先后四年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

(九)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按照与国际惯例接轨 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努力营造一流投资环境,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按照‚小政府、大社会‛思路,逐步建立起以两区体制合一为基础、以开放为主要特征、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全省率先整建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面启动了省级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年内完成试点总体方案的报批,重点在多区港联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实现突破,争取用3-5年的时间将西海岸规划建设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政策最集中的开放先导区和示范区,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为企业松绑,先后四次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由1054项精简到104项,与项目引进和建设相关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中心,实现‚一站式‛办理,并按照法定时限减半的要求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坚持为企业减压,积极推进‚零收费区‛建设,面向工业企业的区属收费项目由原来的334项减少到目前的2项,每年可以减轻企业负担2亿多元。在规划、工程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投资体制、环境管理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率先实行票决制。今年,青岛开发区获得首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称号。

回顾20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岛开发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经验:

(一)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20多年来,青岛开发区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解放思想、反骄破满,探索建立起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新型运行机制。特别是1992年以来,为破解新区发展的空间瓶颈制约,我们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建立起了特殊经济功能区带动行政区发展、行政区服务 经济功能区的行政运行机制,不仅适应了西海岸统一规划建设、形成整体合力、减少行政运营成本、促使资源合理布局的需要,而且对于突破青岛开发区远离母城和‚三为主、一致力‛传统开发模式的制约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完全符合新时期开发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将上级政策、精神与区域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积蓄发展后劲。

(二)必须始终坚持集约持续科学的发展路径。20多年来,青岛开发区始终致力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立足自身优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深入探索发展的最佳路径,认为产业集群式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确定了六大功能区布局,在全省较早确立了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群化的思路,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积极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适时确定了重点培育的‚六大产业集群‛,积极实施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大项目,带动上下游配套项目发展,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实践证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形势下,都要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不放松,既要在‚快‛上做文章,更要在‚好‛上下功夫。

(三)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不动摇。20多年来,青岛开发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中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突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事业建设,集中精力、财力、物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于新区发展,受益于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只有从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让群众更多地从发展中受益,才能使各项决策赢得群众的拥护。

(四)必须始终坚持队伍建设不动摇。20多年来,青岛 开发区始终坚持党要管党的方针,按照‚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形成一个好的作风‛的思路,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决策,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实行票决制。注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重点抓好教育、制度、监督、查处、一岗双责‚五个关键环节‛,落实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转让、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农村财务管理、干部人事任免‚五个重点领域‛的六个监督办法,努力把党的组织建好,把干部选准,把班子配强,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回顾开发区这25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缩影,更是几代开发区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辉煌历史。实践证明,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部队伍开拓进取,广大党员奋发有为,是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青岛开发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继续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扩大开放的‘排头兵’,成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打造城市圈、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的要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市委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机遇,围绕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的目标,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培育‚四个经济亮点‛(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四大特色区域‛(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城市建设精品荟萃区和环境优美的首善之区),更好地发挥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努力建设蓝色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环湾保护、拥 湾发展‛的桥头堡和重要增长极。

(一)千方百计深化改革,着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动开发区功能创新、优势再造,努力破除体制和机制障碍,推动开发区由单一功能区向综合功能区转变。一是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经济区。按照目标新、功能新、体制机制新的原则,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开展全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为平台,充分发挥青岛开发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和黄岛区、青岛前湾港区的区位功能优势,将‚五区一港‛的功能政策优势整合叠加,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经济区,推动新经济区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力争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二是积极开展全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打造省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多、政策最集中的开放先导区和改革示范区。重点是深化‚三项改革‛,实现‚三个突破‛,即:深化‚大通关‛改革,在以青岛开发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前湾保税港区为主体的‚多区港联动‛体制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区域经济运行体制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政府职能转变和区域经济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实现突破。

(二)全力以赴调整结构,着力开创科学发展新格局。按照集群高端化、高新规模化、结构协优化、生态集约化、发展人本化的‚五化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争取用5-10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以高科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与功能优化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相协调的产业新格局。通过产业优化加速推进开发区的转型升级,逐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带动能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经济带,打造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具 体做到‚两个并重(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两个突出(即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循环经济水平)‛。一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在‚六大产业集群‛主导框架基本形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省、市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前沿,大力引进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国内外高端项目,力争在装备制造业、石化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建成融入国际产业链、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海西湾‚海上重工‛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清洁环保型石化基地。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推进特色旅游、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四大突破‛,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特色旅游业方面,围绕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北方最佳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突出‚一山、一湾、一岛‛特色,加快金沙滩、银沙滩、唐岛湾、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大景区‛开发。现代物流业方面,以前湾保税港区封关运营为契机,加快南港区开发建设,推动港口转型发展,建设区域性集装箱核心港和国际航运重要枢纽港;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和专业化物流服务公司,大力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及管道物流,打造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方面,加快拓谱学院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普加搜索引擎、凤凰岛影视动漫创意城等项目发展和建设,努力打造青岛西海岸服务外包聚集区和创意新区。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引进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重质油加工利用研究中心、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实验室、中船重工725所海洋环境试验站等研发机构建设,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的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发挥好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驻区高校和区科技创业园等创新平台的作用,完善与产业相融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 域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形成一批在产业发展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和产业转化项目,带动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树立生态文明新观念,重点抓好节能降耗减排、集约利用土地和环境保护,提升循环经济水平,确保实现各项约束性指标,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区。

(三)坚持不懈扩大开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开放优势,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打造全省对外开放和面向东北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门户。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紧紧围绕‚四个经济亮点‛,集中优势招商资源,集聚高端发展要素,下大气力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循环经济项目。大力发展货物贸易,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发挥国家级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引进建设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带动型项目,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建设与周边组团产业协作、主体功能突出的国际一流经济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依托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发挥好海湾大桥桥头堡的优势,引进建设高端制造业项目,将北部工业区建成出口加工区的辐射带动区和西海岸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聚精会神优化环境,着力建设精品荟萃功能完善新城区。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建设西海岸辐射和带动功能更强的中心城区。一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规划建设凤凰岛、唐岛湾、滨海大道周边等重点功能区域,建成‚两片‛ ‚三线‛重点项目,高质量打造一批展现开发区特色的精品工程。争取到2012年,行政商务中心 区等主体功能区全部建成。二是协调推进海湾大桥、海底隧道、黄连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要疏港交通设施和隧道连接线等城市道路建设,建立融入青岛主城区的快速交通系统,形成集公路、铁路、海路、航空等为一体的高等级综合集疏运体系。三是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实施水资源工程,加快推进棘洪滩水库引水复线工程建设,推行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确保2012年城区日供水能力达40万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2%左右。实施热力工程,加强南北城区、北部工业区及辛安等重点片区供热管网建设,努力扩大集中供热面积。

篇3:大数据发展历程综述

大数据(big data),又称海量资料,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其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能帮助政府机构和企业进行管理、决策的资讯。

二、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通常具有4V1O的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Online(在线)。

Volume(大量),即数据体量庞大,包括采集、存储和计算的量都非常大。数据时代刚刚来临的时候,一般的数据存储容量、体积多以M为单位。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现代IT应用设备和网络正在飞速产生和承载大量数据,使数据的增加呈现大型数据集形态,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个T)、E(100万个T)或Z(10亿个T)。

Variety(多样),即数据类型繁多。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数据种类和格式日渐丰富,已冲破了以前所限定的结构化数据范畴,囊括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Value(价值),即价值密度低。由于数据产生量巨大且速度非常快,必然形成各种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错杂的状态,因此数据价值的密度大大降低。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但是,众所周知,大数据的合理利用会给使用者带来很高的价值回报,所以,如何结合业务逻辑并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来挖掘数据价值,是大数据时代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Velocity(高速),即要求处理速度快,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数据中心前总监傅志华还提出了大数据的第五个特点1O:即:数据是在线的(Online)。数据是永远在线的,是随时能调用和计算的,这是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最大的特征。

三、大数据的发展历程

1、国际发展历程

大数据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 1887—1890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尔瑞斯为了统计18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发明了一台电动器来读取卡片上的洞数,该设备让美国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原本耗时8年的人口普查活动,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数据处理的新纪元。1944年,卫斯理大学图书馆员弗莱蒙特·雷德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行了预见。他出版了《学者与研究型图书馆的未来》一书,在书中他估计美国高校图书馆的规模每16年就翻一番。1961年德里克·普赖斯出版了《巴比伦以来的科学》,在这本书中,普赖斯通过观察科学期刊和论文的增长规律来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他得出以下结论: 新期刊的数量以指数方式增长而不是以线性方式增长,每15年翻一番,每50年以10为指数倍进行增长。普赖斯将其称之为“指数增长规律”。

1980年4月I·A·特詹姆斯兰德在第四届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大规模存储系统专题研讨会”上做了一个报告,题为《我们该何去何从?》。在报告中,他指出所有数据正在被无选择地保存以避免错失有价值的信息。1981年匈牙利中央统计办公室开始实施了一项调查国家信息产业的研究项目,包括以比特为单位计量信息量。这项研究一直持续至今。1986年7月哈尔·B·贝克尔在《数据通信》上发表了《用户真的能够以今天或者明天的速度吸收数据吗?》一文,预计数据记录密度将大幅增长。

1993年,匈牙利中央统计办公室首席科学家伊斯特万·迪恩斯编制了一本国家信息账户的标准体系手册。 1997年10月,迈克尔·考克斯和大卫·埃尔斯沃思在第八届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关于可视化的会议论文集中发表了《为外存模型可视化而应用控制程序请求页面调度》的文章。这是在美国计算机学会的数字图书馆中第一篇使用“大数据”这一术语的文章。1999年8月,史蒂夫·布赖森、大卫·肯怀特、迈克尔·考克斯、大卫·埃尔斯沃思以及罗伯特·海门斯在《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讯》上发表了 《千兆字节数据集的实时性可视化探索》一文。这是《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讯》上第一篇使用“大数据”这一术语的文章。

2001年,美国一家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具有权威地位的咨询公司Gartner首次开发了大数据模型。2001年2月,梅塔集团分析师道格·莱尼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题为 《3D数据管理:控制数据容量、处理速度及数据种类》。十年后,3V作为定义大数据的三个维度而被广泛接受。2005年Hadoop项目诞生。Hadoop是由多个软件产品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这些软件产品共同实现全面功能和灵活的大数据分析。2007年,著名图灵奖获得者Jim Gray在的一次演讲中提出,“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将成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2008年末, “大数据”得到部分美国知名计算机科学研究人员的认可, 业界组织计算社区联盟 (Computing Community Consortium),发表了一份有影响力的白皮书《大数据计算:在商务、科学和社会领域创建革命性突破》。它使人们的思维不仅局限于数据处理的机器,此组织可以说是最早提出大数据概念的机构。2008年,在Google成立10周年之际,著名的《自然》杂志出版了一期专刊,专门讨论未来的大数据处理相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和挑战,其中就提出了“Big Data”的概念。

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逐渐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2009年印度政府建立了用于身份识别管理的生物识别数据库,联合国全球脉冲项目已研究了对如何利用手机和社交网站的数据源来分析预测从螺旋价格到疾病爆发之类的问题。2009年中,美国政府通过启动Data.gov网站的方式进一步开放了数据的大门,这个网站向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政府数据,这一行动激发了从肯尼亚到英国范围内的政府们相继推出类似举措。

2010年2月,肯尼斯库克尔在《经济学人》上发表了长达14页的大数据专题报告《数据,无所不在的数据》。库克尔在报告中提到:“世界上有着无法想象的巨量数字信息, 并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科学家和计算机工程师已经为这个现象创造了一个新词汇:‘大数据’”。库克尔也因此成为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2010年12月,美国总统办公室下属的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 和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PITAC)向奥巴马和国会提交了一份《规划数字化未来》的战略报告,把大数据收集和使用的工作提升到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

2011年2月,IBM的沃森超级计算机每秒可扫描并分析4TB(约2亿页文字量)的数据量,并在美国著名智力竞赛电视节目“Jeopardy”(危险边缘)上击败两名人类选手而夺冠。后来纽约时报认为这一刻为一个“大数据计算的胜利。”2011年5月,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全球研究院(MGI)发布了一份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域》,这项研究估计2010年所有的公司存储了7.4EB新产生的数据,消费者存储了6.8EB新数据。大数据开始备受关注,这也是专业机构第一次全方面的介绍和展望大数据。2012年1月份,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大数据是主题之一,会上发布的报告《大数据,大影响》(Big Data, Big Impact)宣称,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类别。

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那些精于数字计算的数据挖掘团队把传统的投票放在一边不用,而是利用“大数据”来规划这次选举将如何进行。如利用房产记录、选举记录甚至是期刊的订阅注册等来预测人们对候选人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否能被改变,以及为此要采取怎样的措施等。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在白宫网站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这一倡议标志着大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2012年3月22日,奥巴马政府宣布2亿美元投资大数据领域,是大数据技术从商业行为上升到国家科技战略的分水岭,在次日的电话会议中,政府对数据的定义 “未来的新石油”,大数据技术领域的竞争,事关国家安全和未来。2012年4月,美国软件公司Splunk于19日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大数据处理公司。 Splunk成功上市促进了资本市场对大数据的关注,同时也促使IT厂商加快大数据布局。2012年7月,联合国在纽约发布了一本关于大数据政务的白皮书 《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全球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本白皮书总结了各国政府如何利用大数据响应社会需求,指导经济运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并建议成员国建立“脉搏实验室”(Pulse Labs),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2014年4月,世界经济论坛以“大数据的回报与风险” 主题发布了《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第13版)》。报告认为,在未来几年中针对各种信息通信技术的政策甚至会显得更加重要,接下来将对数据保密和网络管制等议题展开积极讨论。2014年5月,美国白宫发布了2014年全球“大数据” 白皮书的研究报告《大数据:抓住机遇、守护价值》。报告鼓励使用数据以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框架、结构与研究,来帮助保护美国人对于保护个人隐私、确保公平或是防止歧视的坚定信仰。

由于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和重要性,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数据科学”的概念,即数据处理技术将成为一个与计算科学并列的新的科学领域。

2、国内发展状况

为了紧跟全球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浪潮,我国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大数据也予以了高度的关注。

2011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上,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被提出来, 其中包括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 这都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7月,为挖掘大数据的价值,阿里巴巴集团在管理层设立“首席数据官”一职,负责全面推进“数据分享平台”战略,并推出大型的数据分享平台“聚石塔”,为天猫、淘宝平台上的电商及电商服务商等提供数据云服务。随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2年网商大会上发表演讲,称从2013年1月1日起将转型重塑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业务。阿里巴巴也是最早提出通过数据进行企业数据化运营的企业。

为了推动我国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发展,2012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起组织了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CCF专家委员会还特别成立了一个“大数据技术发展战略报告” 撰写组,并已撰写发布了《2013年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2013年4月14日和21日,央视著名“对话” 节目邀请了《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作者维克托·迈尔 - 舍恩伯格,以及美国大数据存储技术公司LSI总裁阿比分别做客“对话”节目,做了两期大数据专题谈话节目“谁在引爆大数据”、“谁在掘金大数据”,国家央视媒体对大数据的关注和宣传体现了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国内的学术界和工业界也都迅速行动,广泛开展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2013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73计划、核高基、863等重大研究计划都已经把大数据研究列为重大的研究课题。

清华信息学院、国家实验室也成立了数据科学院,并于2014年12月22日举办了“大数据论坛———数据科学与技术”,对大数据发展战略和各大数据专项进行了探讨。

摘要: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作为一项新兴且潜在价值巨大的资产,正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宏观经济、农业、商业、金融、医疗保健、社会安全等领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数据相关文献的回顾,结合最新国际国内发展情况,包括亲身经历,对大数据的国际国内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以期对大数据研究相关领域和人员提供一点有用的参考。

篇4:研究性教学内涵及发展历程综述

一、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内涵的研究综述

1.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反映两种不同经济现象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收入的增长,侧重于量变;而经济发展则是侧重于质变,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要求社会其他因素发生质变。世界上关于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以美国经济学家Todaro·M·P、Meier·G·M、金德尔伯和赫里克、鸟居泰彦等为代表。

在中国,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三个时期。毛泽东提出,经济发展是以实现工业化为核心,之后又提出了现代化的概念。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邓小平阐述了经济发展的内容,包括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1989年之后,江泽民提出经济发展的内容应该包括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城镇化等六个方面。

2.社会发展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界定颇多,从社会结构、制度、关系、机制等的变革和社会适应能力、生产力、冲突调节能力、个人自由发展能力的提高这两个方面来看,主要有一下几种:(1)生产关系和相应“上层建筑”的进步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经济结构的进化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应提高;(3)社会冲突调节机制的进步和冲突调节能力的提高;(4)人们之间沟通方式的进化和各种交往能力的增强;(5)人的束缚的减弱、人的解放或自由程度的提高。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發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这是我国学者在综合Heal、J·L·Simon和J·M·Harris等一批发展经济学家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得出的结论。这一内涵主用从“经济的可持续性”、“环境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这三个角度加以表述。

二、国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研究

二战结束之后,国际上出现了一批探索如何衡量人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如何衡量现代化的学者和机构。这里代表性的体系有:城市发展现代化评级指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和社会发展评价指标。

1.城市发展现代化评价指标。布莱克从经济发展和社会流动水平的角度来反应社会发展的差距。他提出关于现代化的10项标准说。但由于其所指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能源消费、劳动力就业比例、经济结构比例、经济支出比例、城市化率、教育普及率、健康状况、信息交流和收入分配这些指标概念缺乏统计上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未能在实际测度现代化进程中得到有效应用。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荚克尔斯教授提出了度量现代化的11项标准。他的这一指标体系被视为现代化评价的经典方法,但是却无法反映中国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二元性”特征。

2.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1992年UNCED制定的《21世纪议程》号召全世界建立和运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主要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英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社会发展指标。美国在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社会指标和多元社会指标的基本思想。之后出现了很多在社会发展评估指标研究领域影响较大的指数,如VNDP于1990年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一指标主要从寿命、知识、生活水平、性别和收入分配五个方面来反映;美国海外开发委员会提出的物质生活质量指标(PQLI),这一指标主要反映一个国家在满足其人民基本需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美国理查德.J.埃斯蒂斯教授于1984年提出了社会进步参数(ISP),这一指标成为评价社会发展状况的有效工具。

4.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研究。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各个角度,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如中科院现代化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这些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不仅为我们对社会领域的观察、研究、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同时也为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打下了基础。在查询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指标领域的成就之后,值得本研究的借鉴之处是:(1)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和内在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作为衡量标准;(2)指标体系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效避免了单纯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片面性;(3)更加重视环境指标,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4)指标简明扼要,初步具备地域横向比较和历史纵向比较的功能。

5.新中国实施的11年五年计划和规划的发展指标。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我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解和考察也以此展开。十一个五年计划,每一个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尽相同,其规划的侧重点也各有差异,作为规划内容载体的各项指标在形式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资源与环境发展指标三大方面。但是,目前为止五年计划所使用的指标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逻辑不一、简单堆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很难全面衡量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程度及进展。与此同时,下级指标的选取不能全面体现上一级指标的发展状况。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考量和修改,设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篇5:研究性教学内涵及发展历程综述

CIO发展历程比较分析及我国CIO发展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CIO对我国已经不再陌生.本文详细列举了CIO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展历程,并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CIO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和比较,提出我国CIO发展的对策,为我国CIO发展做理论指导.

作 者:梁红 王守宁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刊 名:图书馆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EARCHES IN LIBRARY SCIENCE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CIO 发展对策 历程分析

篇6:研究性教学内涵及发展历程综述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来源:顺德区统计局

改革开放30年来,顺德全区上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开放,以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壮丽篇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整个顺德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国民经济实现腾飞,综合实力令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经济社会迅速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远远高于1949~1978年平均增长速度,也大大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与1978年相比,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0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8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524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618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综合实力空前增强。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7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8年的156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倍、475倍和594倍。从1978年开始,生产总值上升到1984年的超10亿元用了6年时间,上升到1988年的近30亿元用了3年时间,此后至1999年的11年间增长了近10倍,平均每年上升23.4亿元,1994年突破100亿元大关,1996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进入新世纪,顺德经济发展迈入高速增长期,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2008年突破1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成百倍增加,由1978年的612元上升到2007年的107991元,增长了176倍。

经济规模的扩大,带来了财力的增加。1978年顺德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0.98亿元,1986年翻了一番,达到2.06亿元;1998年跨上10亿元台阶,达到11.18亿元;2000年跨上20亿元台阶,达到21.60亿元;2002年突破30亿元大关;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又分别突破50亿元、60亿元大关;2008年达到79.3亿元,1978~2008年年均增长15.8%。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经济实力在县域经济中的排位迅速提升,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之首。

二、产业结构发生巨变,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30年来,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顺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由1978年的36.83:44.93:18.24调整为2008年的2.16:64.87:32.97。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34.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9.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4.73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加速形成。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66.7亿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1.2%。其中,水产业产值占39.65亿元,比1978年增长77.9倍,年均增长15.6%;种植业产值13.76亿元,增长9.9倍,年均增长8%;畜牧业产值10.03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11179元,增长48倍,年均增长13.8%。

工业经济创造辉煌。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结构深刻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增长为主向以工业经济增长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进而实现了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迈进的历史性跨越。经过30年的发展,顺德成为国内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医药保健、包装印刷、家具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汽车配件、金属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小企业加快成长。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81.4亿元,比1978年增长375倍,年均增长21.9%。2007年底,累计申请专利45541件,授权31107件,专利申请和授权连续12年位居全国县级区域第一位。大中型工业企业从1978年的2家增至2008年的227家,总产值从1.18亿元增至2324.66亿元,拥有美的、科龙、万家乐、科达、德美化工、碧桂园6家上市公司,美的、格兰仕集团进入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目前,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中国名牌产品3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9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9个。同时,顺德还被授予“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中国涂料之乡”、“中国鳗鱼之乡”等20多项国家级区域品牌。

商贸服务日益繁荣。改革开放给顺德的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区域内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0.2亿元,增长170倍,年均增长18.7%。零售业态从单一走向多种多样,百货店、超市、专业店、购物中心等遍地开花,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等逐渐兴起。现代商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大良商圈、容桂商圈和乐从、龙江三大城市商圈初步形成。流通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先进流通经营管理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30年来顺德服务业不断实现跨越,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仅0.86亿元,2007年达到439.74亿元,增长507倍。

三、体制改革引领先风,对外开放成绩斐然

30年来,顺德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变革同促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把坚持自主创新同参与对外经济结合起来,破除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发展模式,焕发了顺德大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生机。体制改革领先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顺德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改革的“顺德模式”,令全国瞩目。进入九十年代,顺德紧紧抓住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实施了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包括机构改革、农村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配套改革的综合改革,一举成为全省全国的改革先锋。正是以石破天惊的改革创新气魄,顺德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资产营运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全新的经济社会体系,创造了全国少有的自主资本、自主品牌、自由市场的优势条件,从而使经济社会快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对外开放硕果累累。30年来顺德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外经外贸加速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重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1993年跃上20亿台阶,达到20.45亿美元;1998年跃上30亿台阶,达到31.84亿美元;此后速度不断加快,2001年突破50亿大关,发展到54.94亿美元;2004年突破100亿大关,增加到114.13亿美元;2008年达到159.15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7倍。从1999年以来,进出口总体保持高速增长,在2001年超过50亿美元后,仅用六年时间就实现了从50亿到150亿的突破,其中2003年、2004年增速分别达到30.1%和35.0%。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提高。

对外经济质量稳步提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逐步上升,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上升最快。在2007年的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出口87.23亿美元,服装及纺织品出口7.63亿美元,家具产品出口5.34亿美元。在出口市场上,美国市场出口26.26亿美元,欧盟市场出口26.06亿美元,港澳地区市场出口21.15亿美元。全年对美国、欧盟、港澳地区的出口额达73.4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1.4%。同时,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以来,为了弥补区域内资金、技术、设备、管理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顺德利用外资迅速进入扩张时期,而且外资进入领域不断拓展,贡献也不断提高。1978~2007年,全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平均每年1.8亿美元。

四、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城乡面貌根本改观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长,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农业、能源、原材料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区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科教文卫体设施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得到根本改善。1978~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0.16亿元发展到301.7亿元,增长1885倍,年均递增28.6%。

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全区公路、水运、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快速扩张,各镇街均贯通了高等级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形成了水陆交通畅顺的交通运输网络。1995年,顺德就已经成为全国第二个“村村通公路”的县区,全区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居全国县区之冠。到2007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4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53.7公里/百平方公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029万吨,年均增长8.7%。2007年,顺德货运量为4539万吨,比1978年增加15倍,年均增长10.08%;客运量为6127万人,比1978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2.74%;货物周转量为618254万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87.8倍,年均增长16.73%;旅客周转量为113219万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14.05%。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催生对通信基础网络的需求,邮电通信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发展最快的基础产业之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遍及千家万户。2007年,全区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80.63万门,比1978年增长287倍,累计增加80.35万门。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可比价)为69.5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56倍,年均增长35.67%。本地电话年末用户110.82万户,比1978年增长553倍,累计增长110.8万户;移动电话271.81万户,比90年代初增加271.67万户。信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运用,直接带动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2007年互联网已达207631户,其中宽带用户205131户。

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顺德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区建设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品位和功能,改善了农村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顺德以“一山、二路、四河”为建设轴线,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建成德胜广场、行政服务中心、演艺中心等一大批市政标志性建筑,由大良、容桂、伦教和新城区组成的城区面积达219平方公里,百万人口中心城区加速成型。在建设中始终注重环境治理,着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城市综合环保工程,目前生活污水、垃圾日均处理能力分别达到13.3万吨和1300吨。与此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电网、文化卫生教育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五、社会事业和谐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事业逐步加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顺德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明显增强。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是顺德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富裕安康历史性跨越的30年。

科教文卫事业成效卓著。2007年全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8217人。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65.0%,高中毕业升学率90.0%,初中毕业升学率98.3%,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在校中小学生人数28.37万人,比1978年增加13.9万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建成,2007年末全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468个、病床5796张、卫生技术人员8928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形成了可以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全区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4个、从事文化事业工作人员382人,公共图书馆11间、总藏书量193.5万册,发行《珠江商报》8251万印张、《顺德广播电视报》272万印张,电视台和电台各1个、有线传输网络站10个。体育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竞技体育取得连续跨越,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显著增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构筑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是党和政府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3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末,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14万人,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1.89万人、53.83万人和59.44万人。200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每月320元/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0年来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速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0.5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50.10亿元,增长2212倍,年平均增长达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456.50元增加到2008年的26442元,增长了57倍;人均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444.87元增加到2008年的25165.5元,增长了49倍。富裕起来的居民,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时尚、用讲究高档、住讲究宽敞,精神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反映居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9.5%下降到2007年的28.0%。到2007年底,顺德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91台、电冰箱104台、洗衣机104台、家用电脑99台、空调器237台、家用轿车44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85年的20.99㎡增长到2007年的42.66㎡;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由2000年的742.25元增长到2007的1274.03元,增长71.7%。

30年改革开放,谱写了顺德激荡人心的雄浑乐章,成就了今日顺德的光荣与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就一定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再创新的辉煌。

上一篇:挪威留学行前如何准备下一篇:北师大七下 第二章平行线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