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温多少正常

2024-05-05

人体体温多少正常(精选11篇)

篇1:人体体温多少正常

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生活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生病发烧,所谓发烧就是指我们人体的体温超过了正常值,体温一旦超过这个正常值我们就会觉得人体不舒服,有时还会有头痛、恶心、呕吐等感觉。相信大家很想知道那么人体体温的这个正常值的概念,那么究竟人体体温多少才是正常?下面就让科学研究来告诉大家。

科学研究表明,在一天当中的不同时刻人体的不同部位的体温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男女老少的体温在各个时段各个身体部位都存在着差距。而且人体的正常体温也不是一个固定值,但是它会在一个很稳定的范围内波动。

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2℃~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5℃,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2℃~0.6℃。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0.8℃。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5℃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2℃),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

人体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了解了我们人体的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所以我们平时可以在家中配备一个体温计,通过这个正常值来判断我们身体的体温是否正常。若有异常,也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医治,以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

篇2:人体体温多少正常

很多人对人体体温多少度正常并不是很了解,在对这类问题上也是可以进行详细咨询,使得对这类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在解决的时候,都是有着很好的方法。

人体体温多少度正常: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5-37.5℃),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5℃(范围36.0℃-37.0℃)。

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性别因素

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年龄因素

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肤汗腺发育又不完全,从而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容易波动。儿童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故体温偏低。

昼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4-8时体温最高,其变动范围约在0.5-1℃之间。这种昼夜有规律的波动,是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动、代谢、血液循环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所形成的。而长期从事夜间工作者,周期性波动则出现夜间体温升高,日间体温下降的情况。

情绪与运动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运动时骨骼肌收缩,均可使体温略有升高。

此外,外界气温的变化,进食等均可使体温产生波动。

篇3:运动中人体核心体温的测定方法

直肠温度测定方法是应用温度计医用探针直接测定肛门括约肌内部10~12cm位置的体温,温度计探头细而柔软,是目前科学研究实验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测定核心体温方法之一[1]。Roelands[2]等在正常和高温环境下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抑制其性能的实验中运用直肠温度测定方法对人体核心体温进行监控。同时许多研究人员除对直肠温度进行监控外,还对人体的四点皮肤温度(包括胸、上臂、大腿和小腿)进行监控,继而计算出皮肤的平均温度再进行进一步分析[3,4,5,6,7]。此外,还有实验研究中心在运动员进行恒定负荷蹬Monark828E自行车80min内全程监控运动员直肠温度,并未出现直肠温度计探针掉出或数据不稳定的情况。另外,该测试方法软件操作部分简单易懂,数据导出方便简洁,且该测量方法计数稳定,受外界影响较小。

但是,直肠温度测定方法容易给运动员造成不舒服感,且在跑台等大幅度身体运动中无法全程监控直肠温度。此外,在运用直肠温度测定方法进行运动中核心体温测定时,需提醒运动员中途禁止去卫生间,并做好温度计探针的消毒工作,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2 胶囊式胃肠道温度测定方法

胶囊式胃肠道温度测定方法是应用胶囊装一次性无线传感器测定机体胃肠道温度作为人体核心体温的方法。CorTempTM人体核心温度检测系统是测定胃肠道温度的一个系统,其中,传感器直接测试的胃肠道温度转变成无线电频率传输到无线接收器中,以数字格式实时显示体温信息,并可以下载数据用于研究[8]。传感器传输距离可达到90m,佩戴心率带可以同时监控心率。系统配有报警装置,当受试者的体温或心率到达设定的最低或最高数值时将发出警报声。传感器是一个小的电子装置,长约为0.88cm,直径约为0.42cm,传感器可正常吞咽并安全地通过肠道。传感器在出厂前已经校正并置于密封塑料袋中,一旦传感器塑料袋被打开就需要立即使用,再将传感器旁的小磁铁移除,传感器就会被激活。该测定方法不会对受试者产生任何身体上的不良影响或心理障碍,并且能够实现运动中全程监控的目的,一次性无线传感器胶囊也会安全地随粪便排出体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服下一次性传感器胶囊后,不能够饮水或者运动饮料。再者,此种方法的一次性无线传感器胶囊价格也比较高,比较适合科研经费充足的研究团队[1]。

3 直肠温度测定方法和胶囊式胃肠道温度测定方法优缺点对比

在运动中全程监控核心体温方面,胶囊式胃肠道温度测定方法比较占优势,虽然直肠温度测定方法在运动员进行蹬自行车运动中可以全程监控,但在跑台、游泳等运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胶囊式胃肠道温度测定方法就可以做到。直肠温度测定方法研究者需要时刻注意温度计探头是否移动或掉出。

在运动范围方面,胶囊式胃肠道测定方法的传感器传输距离为90m,而且佩戴心率带可进行心率的同时监控,而直肠温度测定方法的测定范围只能根据温度计探头线的长度来进行测定。

在运动条件方面,胶囊式胃肠道温度测定方法在运动中监控核心体温时,禁止受试者进行饮水,而直肠温度测定方法可根据研究者的实验设计需要为受试者进行补水。

在监控准确方面,胶囊式胃肠道温度测定方法和直肠温度测定方法的数据监测方面都比较准确稳定,并且受外界影响也较小,只是两种方法监控的核心体温的位置不同。

在软件操作和数据导出方面,直肠温度测定系统和CorTempTM系统均可根据研究团队的需要,自行设定每个核心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和全程监测的时间。胃肠道温度测定系统最多可编辑99个传感器,同时接受99个传感器发出的数据,并储存最多25000个数据。而直肠温度测试系统每次只能监控一名受试者的核心体温。这两种监控核心体温系统的数据均可通过Excel轻松导出。

在适用人群方面,胶囊式胃肠道测定方法不适用于胃肠道有疾病的人群、肠道做过手术的人群、患有食道疾病的人群以及装有心脏起搏器等其他电子设备的人群。而直肠温度测定系统大部分人群均可适用。

在受试者接受程度方面,胶囊式胃肠道温度测定方法较容易为受试者所接受,而直肠温度测定方法较容易让受试者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舒服感。

在价格方面,胶囊式胃肠道温度测定方法价格比较昂贵,并且是一次性使用。而直肠温度测定方法只要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可以重复性使用。

4 结语

篇4:人体血糖的正常值是多少

人们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血糖正常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200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其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糖尿病学会也采用了美国糖尿病学会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006年,人们又对这一诊断标准进行了补充修订,修订后的诊断标准为:凡空腹血糖两次检验的结果均超过7.0毫摩尔/升,或者餐后2小时或一天之中任何时间的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者,即可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此外,在该诊断标准中还提出了两个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新概念:空腹血糖受损和葡萄糖耐量受损。所谓空腹血糖受损(IFG),是指患者的空腹血糖在5.6~7.0毫摩尔/升之间,这样的患者被认为存在空腹葡萄糖受损。所谓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是指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这样的患者被认为存在血糖耐量受损。

在临床上,空腹血糖受损和葡萄糖耐量受损均属于糖尿病的前期病变。存在这两种情况的人必须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来明确自己是否患了糖尿病。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到8%,该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糖尿病患者若能尽早地确诊,并接受正确的治疗,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就会降低。因此,人们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同时,在检测血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严格遵守血糖的检测时间,即在用餐8个小时以后(空腹时)或在饱餐后2个小时进行抽血化验。②要抽取静脉血进行化验。该方法虽然有些麻烦,但结果比较准确。利用小型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只适合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进行血糖的动态观察,其结果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③必要时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判断,刘先生两次化验血糖的结果均在5.6~7.0毫摩尔/升之间,符合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也说明他正处于糖尿病前期。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刘先生必须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还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需要指出的是,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虽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也应该注意控制饮食,尤其要避免肥胖,同时还要加强锻炼,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以防止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为最新的研究证明,人们即使处于糖尿病前期也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篇5:1岁宝宝正常体温是多少

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体温可以波动于一定范围。如宝宝吃奶的时候体温会高一些,还有宝宝在一天当中的体温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晚上的体温高于早上的。现在天气热给宝宝多喝点白开水。

宝宝体温不但与自身情况有关,还与外界环境有关。不同年龄的孩子正常体温都不同。一般情况下,婴幼儿(1―6个月大)的腋下体温应在36―37摄氏度。如腋下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属稍热;体温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属低热;如超过38.5摄氏度,则属高热了。

腋下温度加上0.5度代表体内温度,只要在 36.2-37.5都是正常的温度.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可以有0.5-1度的波动.测量的时候一定测量10分钟,而且一定要夹紧,保证测量准确。

篇6:量体温多少度才算正常

2、测口温:正常范围为:36.3~37.2℃;发热范围为:上午大于37.2℃,下午大于37.7℃。

3、测肛温:正常范围为:36.6℃~37.8℃;发热范围为:大于等于38℃。

量体温前的注意事项

1、测量前20~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冷热水、沐浴或者是进行冷热敷。

2、测量时如选用水银温度计,应检查有无破损,保持腋下干燥。

3、口腔测温30分钟前不能吃任何食物、吸烟或者喝水,防止结果不准确。

篇7:小孩体温37.5是正常吗

宝宝正常体温范围约36~37℃,37.5不用处理。

当腋下温度为37.5到38度为低热,但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或者体力运动后这个值会有所改变。 同一天里,每个人的体温也是有它自己的变化规律:往往是早上偏低,下午偏高。此外,体温的波动还会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孩子吃奶的时候或刚吃过奶之后测量体温,就会比平常的时候高一些;腋窝部位有汗的时候测量体温,可能会比无汗的时候低一些;孩子哭闹的时候测量体温也会偏高。因此,测量体温一定要在同一种条件下测量,才比较准确。千万不要盲目的给孩子进行退烧。以防宝宝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

篇8:体温“不正常”要紧吗?

所谓的“正常体温”存在吗?

很多人认为正常体温为37℃,这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医生(卡尔·文德利希)在测量了数千患者的体温后提出的。1992年,美国的研究者对此数据进行了重新评估,他们的结论是36.8℃更加正常。两个数据看起来相差不多,但是在判断身体健康状况时差距其实很大,例如在评测女性的生育能力时,些微的体温差异就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虽然科学家们给出了确定的数字,不过人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变幅在0.6℃之内。通常来说刚醒来时体温较低,因为身体各部位都在休息,开始从事各项活动后体温就会上升。而老年人的体温一般较低,身体发生感染后即使发烧了,体温可能也不会上升到38℃以上。专家称,这是因为老年人调节体温的能力衰退了,他们在高热的温度下也不容易流汗,身体散热很快,在寒冷的天气中也难以保暖,容易出现低体温症。

发烧有时候是好事

人们通常认为发烧是坏事,因为严重的高烧可能造成大脑损伤,甚至致人死亡。不过现在科学家已经知道,发烧可以提高免疫力,如果引起发烧的病情不太严重的话,不需要吃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退烧药,患者服药后很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别人。这是因为高温不利于病毒的繁殖,患者发烧时其体内的病毒数量能得到抑制。加拿大的一些研究者估计,在流感季节因服用退烧药而增加的流感患者,至少有数万人。

英国相关部门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孩子只是发烧并不感觉难受的话,不用给他们吃退烧药。如果感到担心的话,可以给他们脱几件衣服,给他们扇扇子,或用温水给他们洗澡,这些方法都能降低体表温度。

女性体温高时生育力强

在一个月的生理周期内,女性体温升高的时候表明她们已进入怀孕能力最高的时期。排卵期刚刚结束时女性的体温会上升0.2℃左右,这可能是因为此时她们体内的孕酮数量增加。

在为怀孕做准备的女性通常会使用一个精密的体温计,来推算排卵期。现在更有一些手机软件可全天监测女性的体温变化。

专家称,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保证准确性。而且所谓受孕能力最强的时间其实很短暂,从排卵结束之后算起,卵子可以被授精的时间只有24小时,也许你在12个小时后还没测出体温变化,但机会就这么过去了。

男性体温低时有助于怀孕

准备生孩子的男性需要保证睾丸的温度比正常体温低1℃~2℃,这样精子才能正常产生,这也是睾丸没有藏在身体中的原因。

男性如果经常洗热水澡,或者长时间在炎热的环境中开车,或是喜欢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就可能使睾丸温度升高,进而影响精子的质量和活力。有研究称,四角内裤有利于给睾丸降温,而紧窄的三角内裤则不利于降温。

更年期女性在晚上6:25容易发热

更年期热潮红发作的时机受到女性自身生物钟的影响,不过她们最容易发作热潮红,感觉身体发热的时间是晚上6:25。发作时,体温升高的幅度可达0.9℃,导致出汗、夜间无法入睡等情况。75%的更年期女性都会出现热潮红现象,它并不是毫无好处的,据悉,热潮红可以降低冠心病、中风的发作几率。

低温有助于减肥

人在感觉到冷的时候,也许可以减肥。因为身体会通过消耗脂肪来产生热量。近来,一些科学家又提出,在寒冷的空气中,人体免疫系统会将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并用其来消耗体内储存的脂肪能量。

在我们研制出特效减肥药之前,将室温控制在19℃左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的供暖系统一般把室温定在23℃,屋里太暖和了。

体温低的人能长寿

篇9:怎么预防人体体温低于36度

体温低于36.0℃是不正常的,如果体温低于36.0℃,常见于严重感染的病人,这个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之一。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0.8℃。具体的个体差异性也很大,因为你没有其它症状,应该是没什么事。不同的人测量出的体温也有一定的差异,比方说当腋窝有汗时体温就较正常低,还有体温计放置的位置是否正确,时间是否够长等因素都会影响结果。

日本专家的研究表明,50年前,孩子们的平均体温都在37℃左右,成人的平均体温在36.5℃~36.8℃。而现在,人们的正常体温大多已经不足36.5℃了。紧张的生活、不合理的饮食和错误的生活习惯已经使现代人的正常体温下降了1℃。而很多常见疾病的发生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体温过低,导致自身免疫力的下降。

有资料显示,体温下降1℃,人体抵抗疾病入侵的免疫力就会下降30%。冬季感冒的人多,就是因为到了冬天,身体会变冷。身体变冷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异常状况,也容易促使心肌梗塞、脑梗塞及其他威胁生命的重症的频发。事实上,免疫机能的状态就是通过体温直接表现出来的,所以体温是“免疫之镜”,体温的微小波动都能关乎人的生死。体温上升1℃,免疫力可增犟5~6倍。

要获得体温上升带来的健康并不难。只要坚持慢走等健身运动,多摄取姜红茶、胡萝卜苹果汁等提高体温的热性食物,坚持晚上泡澡等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将体温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

篇10:洗涤剂干扰人体正常代谢

2.果蔬不能浸一下水就入口 很多人洗水果时用洗涤剂,然后简单冲水后就开始吃。为避免洗涤剂进入体内,洗苹果、桃子等水果,浸水后,可以在表皮撒点盐轻轻搓洗,再用水冲干净。杨梅、草莓类水果,不易清洗,可先用水冲洗几分钟,去除大部分农药、污物后,在淡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可杀灭病菌与寄生虫等。淘米水能有效去除残留有机物,很多买来时就清洗过的蔬菜,也要用流水冲1分钟左右,但不宜在水中泡时间过久。

3.洗手没必要用洗手液 洗手液质量参差不齐,颜色特别粉或特别绿的洗手液,尽量不要用。公共场所的洗手液质量大多不过关,容易引起过敏。临床上有很多因频繁用洗手液洗手而出现湿疹的情况。洗手最好用香皂,没有香皂,用水冲洗最好冲40~60秒。

(王华)

篇11:人体物理知多少

一、与“光学”相关的

1.眼睛成像:晶状体(含玻璃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成像的光屏,物体通过晶状体(含玻璃体)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观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曲度(焦距)来调节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使视网膜上始终能成清晰的像,所以眼球相似于一部全自动的照相机。

2.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会成像于视网膜前,需要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而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时,物体会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所以需用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眼镜的度数=1/f[透镜焦距f(以m作单位)的倒数]×100。

3.双眼观物定位置:

人一只眼睛也能看到物体,但不能感觉到它的空间位置;当双眼观看物体时,每只眼睛看到的是同一物体角度稍有不同的一幅侧面图,当把这两幅图所成的像在大脑里重叠在一起后,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的效果,这就是平时看到的物体具有空间位置感的原因。

4.人穿的衣服的颜色是由布料能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例如:穿红衣服的人在自然光照射下,呈红色的原因是这种衣服布料能反射红色光,其他颜色的光被布料吸收了;而穿白衣服的人在自然光照下,会呈白色是因为这种布料能反射各种色光,不吸收任何一种色光。

二、与“声学”相关的

1.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发出的。处于青春期的男同学说话的声音的音调比女同学的要低,是由于男同学的声带振动的频率比女同学的要低。声音的大小(响度)是由声带振动的振幅决定的。不同人说话的音色不一样,是因为声带的器质材料、结构等差异造成的。

2.耳朵的耳廓搜集声波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镜,能对声波有会聚作用。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3.人说话时,自己听自己的声音与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会不一样,这是因为声音传播的路径不一样,自己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声带到耳间的骨骼、肌肉等人体组织传声的结果,而他人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

4.人耳能听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赫兹)—20000Hz。超声波与次声波引不起听觉。

5.人体受环境噪声的刺激,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失去听力。

三、与“力学”相关的

1.呼吸的完成靠呼吸肌的活动引起肺的扩张与收缩,使肺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形成气压差。当吸气时,胸腔的容积会增大,外界大气压大于肺内气压,空气被吸入;当呼气时,胸腔的容积会变小,使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废气排出体外。

2.人体内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它们使脊椎像一个弹簧,能使人完成弯腰、后仰等动作,在剧烈运动时能缓冲对大脑的振动,在人运动时,有利于维持身体平衡。

3.运动系统中的杠杆原理:如上肢的屈肘运动,肘关节相当于支点,肱二头肌收缩产生的拉力作用在桡骨上,相当于动力,前臂本身和手持重物的重力,相当于阻力,这应是一个费力杠杆。

4.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起润滑作用的滑液,这样的结构使人在运动时,可减小骨与骨间的摩擦。

5.人走路靠鞋与路面间的静摩擦力完成:人洗脸、洗澡都要靠摩擦力。

6.人体的平均密度很接近于水的密度,即约等于1000kg/m3,所以人浸没在水中时,接近于悬浮状态。

7.心脏的跳动具有一定的频率(脉搏),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5次/分;心室收缩产生的动力使血管内的血液具有血压(血对管壁的压强),健康成年人收缩压的范围为12—18.7kPa,舒张压的范围为8—12kPa。

8.人体长期生活在约1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体内的血压、气压、细胞间的液压等是与它相适应的,所以宇航员、潜水员等必须要穿上特制的衣服才能到太空、深水中等非常规气压环境中去;人到海拔较高的高山上因气压偏低也会出现“高山反应”。

9.人体对地面的压强:双脚站立时,约15000Pa;在行走或单脚站立时,约30000Pa。

10.人牙齿的功能也与物理关系密切:门牙也叫切牙,长得宽而扁,像一把刀,在用相同的力时,产生的压强较大,容易切断食物;尖牙又叫犬牙,长得尖,也能产生很大的压强,能撕碎食物:磨牙又叫臼牙,长得粗壮而宽圆,其表面凹凸不平,像磨子一样靠压强和摩擦把食物嚼碎磨细。

四、与“热学”相关的

1.冬天很冷时,人们把冻僵的双手相互搓一搓会变暖和,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也可以向手掌不停地哈热气,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为了保持人体正常体温,人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都会和环境中的物体进行热传递。如人在冬天,需从电、气等取暖器处来吸收热量;而人在夏天时,可通过风扇吹风,靠汗液的蒸发吸热来降温,或到河水中洗澡与水发生热传递而散热。

3.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在生病的状态下会上下波动,所以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

4.体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在同细胞内的废物与二氧化碳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时,是因为浓度差而发生扩散来完成的。

5.人在夏天,一般要穿浅色的衣服感觉凉爽,而在冬天一般要穿深色衣服才会更暖和,这是因为浅色衣服的布料对热辐射吸收能力较弱,而深色衣服的布料对热辐射吸收能力较强。

6.冬天人在呼吸时,呼出的“白气”是从肺内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形成的雾状小水珠。

7.人体是由大量的细胞组成的,而每一个细胞又是由大量的有机物分子和无机物小分子构成,每一个分子又是由更小的原子组成,这与自然界中其他物质的组成相当。

五、与“能量”相关的

1.人在完成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将体内营养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能)等。

2.人在参加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时,需不断地将体内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如人在跑步时,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而人获得了机械能。

六、与“电学”相关的

1.人在冬天穿的毛衣与其他衣服间会摩擦起电,夜间脱衣服时会出现电火花。

2.人体是导体,人体电阻大约在500Ω—10kΩ,它与所加电压、皮肤干燥程度、角质层厚度等有关。对人体而言,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

3.研究表明:生物体内有电流。人体心脏的跳动,就是由电流控制的。在人的胸部和四肢连上贴紧的电极,就可在仪表上看到控制心脏跳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心电图,通过心电图,可了解人的心脏工作是否正常。

上一篇:解读天津积分落户政策下一篇:如何让促销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