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5-06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共9篇)

篇1: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

圆锥的认识一课,我用实物来给学生演示,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来发现圆锥的特点,一个底面是圆形,还有一个侧面是曲面;有的学生说就象圆柱的一个底面缩成一点,学生们发言非常积极、涌跃,在教学高有几条时,学生们通过分析、讨论,判断出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学习效果较好。

圆锥的体积:

本节课我先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极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知识的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整节课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2

圆锥的认识一课,我用实物来给学生演示,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来发现圆锥的特点,一个底面是圆形,还有一个侧面是曲面;有的学生说就象圆柱的一个底面缩成一点,学生们发言非常积极、涌跃,在教学高有几条时,学生们通过分析、讨论,判断出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学习效果较好。

圆锥的体积: 本节课我先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极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知识的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整节课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3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数学十二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体积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人是圆锥应不成问题,再加上学生们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前端分析之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改革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学什么,想怎样学,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认识圆锥体的基本特征时自己的设计是先认识底面,在认识侧面,教师演示教具后再认识高。在学习中,有圆锥转化到圆锥后,学生们先说出了高,我也就及时着学生先讲高。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这一教学任务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们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示。

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

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

2、圆柱被削下去多少,还剩下多少?

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4、消下去的部分是留下的几倍? 通过自学提示的设计,让学生在回顾削铅笔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及学校教学工作中的要求,我在教学设计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并不空洞,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着。本课我渗透的德育思想是“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学生们在动手探究的实践中体会到了,而且在课后的小结中自己总结了出来。 教学下来感到基本比较顺,在课中有几点惊喜:

一、学生们的想象力已经初步形成,这对于学生们认识图形很有帮助。这一点体现在:

1、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很清楚:在没有课件演示的情况下,通过老师的讲解:圆柱的上底面收缩变小,在收缩变小,最后收缩成了一个点,这样圆柱也就转化成了圆锥。学生们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很快地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2、对高的认识与测量:学生们通过观察、测量,理解了圆锥侧面积上的直线是扇形的半径,但半径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测量。

3、直角三角形沿一条高旋转一周之后就是圆锥。

二、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正在逐步地形成。

通过学生们课上精彩的发言,体会到学生们已初步具备了推理的能力,并在利用这一能力进行新知的学习。

三、教师的灵感更闪光。

在原教案中,自己设计的是老师先进行演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1/3,之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学。在进行教学中,学生们对圆锥体的基本特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己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先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后老师再进行演示,效果一定会更好。果不其然,学习的效果真的很好。这使我再一次体会到老师灵活驾驭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4

该学习“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这部分知识了,想到在学生的生活中,纯圆锥的物体并不多见,所以这样安排本部分内容的教学。

第一节课带领学生做圆锥,画圆——剪圆——再剪出圆心角不同的扇形——把两条半径无缝隙的粘住,放在桌上,一个圆锥成型了,如果你想粘上底面也可以,可是得知道底面的半径啊!(拓展怎样知道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的度数,求出圆锥底面半径的大小)

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圆锥,对它的认识肯定是比较深刻的——圆锥由一个底面和一个曲面围城,底面是圆,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还有强调对圆锥的高的理解。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可以得到一个圆锥,让学生试一试,想象一下。

第一节课圆锥的认识,因为加上了让学生动手制作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出奇的好,也为下一节课做好的铺垫。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5

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

我们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式。我们教师教学观念有很多不同,并直接导致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的不同。笔者的备课曾有这样三种想法:

(1)直接把公式教给学生死背公式,通过大量做练习来记公式。

(2)教师直接给学生演示实验,得出圆锥体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1/3。

(3)为学生准备好学具,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圆锥体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1/3。

本人考虑:第一种教法是灌输式教学,教师不做任何理解层面的讲解,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第二种教法虽然好一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旁观者,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第三种,由于班级授课制时间方面的限制,而难于为广大教师所采用。

本人在教学时实际上将第二种和第三种进行了整合。课堂检验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从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从始至终都应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教师则应该成为一个高明的宏观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

二、不要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

熟悉数学课堂教学的人都知道,数学教师(尤其是高年级)最重要的教学技巧在于:精练!

比如对某一个数学概念也好,解题方法也罢。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始终做到言简意赅、清晰明了的话,那这位教师的学生将是幸福的,同时也是优秀的。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师为了把自己心中认为的重难点或易错点在一节课中讲清楚,会反复的、近似于无休止的强调。

任何知识点都想面面俱到,这只会导致一系列糟糕的后果:概念不清,判断出错,形成不了应有的知识结构。最终还会把责任归咎于学生,没少听到老师这样的抱怨:“唉!都说了n遍了,还错,真笨!”

想让我们的学生能一口吃个胖子,这可能吗?

这节课中,教学目标很明确,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公式是如何推导来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圆柱体积的1/3。而目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花费了相当的时间来进行绕口令式的练习“巩固”,但效果是学生越搞越糊涂,不知所以。

其实,数学教学中很多更深刻的判别、推理能力,还是需要时间的,让学生自己来逐步体会吧!

三、缺不了的真实

每每谈起公开课,很多老师(不管是上课的,还是听课的)都会或多或少的去感受这节课的真实性。然而在这个纷繁复杂、标新立异的时代,体验“真实”已不在容易。

或许,在很多专家看来,有的课会博得阵阵喝彩!但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去看,就会是一节“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曾经听过这样一位教师开课。

教师在实验操作前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做实验要注意的方法。之后就去让学生去做实验。当然,大部分材料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只有一组的材料不等底等高。

之后,同学们汇报合作情况。大家分析为什么那组实验验证的结论和其他小组不一样呢?先是扯到什么水没有装满,后来又扯到水在倒的时候泼掉了……这个时候,一位同学发言了:“是因为他们用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

这节课,从表面上看来,好象很有层次性,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探究。但细细评味,总觉得怪怪的:凭什么学生能快速的得出这样一个特性: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因为每组同学只是在做自己的实验,他们没有经历各组间比较、交流、发现的过程。他凭什么来说某个小组发现的3倍关系是正确的,而另一小组发现的5倍关系是错误的呢!实验操作的“一对一单挑”怎么好说明“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这个各小组材料间隐含的共性呢!

我们不竟要问:这样的回答是真实的吗?学生在回答出“等底等高”时,他真的明白了这个含义的发现之旅和真正内涵了吗?

当然,或许老师只是在课前是向学生透露了点,也或许学生在课前做了若干预习。但当老师的这种课前渗透成为一种经常,学生这种朦胧的预习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的教学真离“真实”二字真的就越来越远了……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6

《圆锥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体积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认识圆锥应不成问题,再加上学生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前端分析之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改革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学什么,想怎样学,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认识圆锥体的`基本特征时自己的设计是先认识底面,再认识侧面,我先用教具演示后再认识高。在学习中,有圆锥转化到圆锥后,学生们先说出了高,我也就及时的让学生指一指高。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这一教学任务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问。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

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

2、圆柱被削下去多少,还剩下多少?

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4、削下去的部分是留下的几倍?

通过自学提示的设计,让学生在回顾削铅笔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7

一、对圆柱的认识进行重点引导

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圆柱,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并对圆柱的侧面教学作了重点说明。

二、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然后,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三、注意对比: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有层次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课前钻研教材,准备学具、教具花的时间多些,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脸蛋,我心里和孩子一样乐滋滋的。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8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体积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人是圆锥应不成问题,再加上学生们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

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前端分析之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们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

(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

(2)圆柱被削下去多多少,还剩下多少?

(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通过自学提示的设计,让学生在回顾削铅笔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下来感到基本比较顺,在课中有几点惊喜:

1、学生们的想象力已经初步形成,这对于学生们认识图形很有帮助。这一点体现在:

(1)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很清楚:在没有课件演示的情况下,通过老师的讲解:圆柱的上底面收缩变小,在收缩变小,最后收缩成了一个点,这样圆柱也就转化成了圆锥。学生们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很快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2)对高的认识与测量:学生们通过观察、测量,理解了圆锥侧面积上的直线是扇形的半径,但半径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测量。

(3)旋转一周之后就是圆锥。

2、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正在逐步地形成。通过学生们课上精彩的发言,体会到学生们已初步具备了推理的能力,并在利用这一能力进行新知的学习。

3、教师的灵感更闪光。

在原教案中,自己设计的是老师先进行演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体积的关系,之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学。在进行教学中,学生们对圆锥体的基本特征真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己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先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后老师再进行演示,效果一定会更好。果不其然,学习的效果真的很好。这使我再一次体会到老师灵活驾驭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9

本课中,我将学具和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圆锥体,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列举了生活中的圆锥。如: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削过的铅笔头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圆锥的表象。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圆锥的特征,在实践中去理解概念。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学生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得出了测量圆锥高的方法。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测量手中圆锥模型的高,小组同学配合默契,很快地测量出了圆锥模型的高。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又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测量圆锥的高,再次强化了知识。

设疑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我提出了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圆锥体立体图形展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猜一猜,有的学生说:“是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快动手进行验证吧!学生马上动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他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接下来我在学生面前进行了直观演示,又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圆锥展开的过程,圆锥高的测量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同时,我还注意了知识间的对比,在学习完圆锥的认识以后,我让学生把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展开图进行了有效地对比,让学生回答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从而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通过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能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教具和学具准备的不充分,我在示范画圆锥立体图形时,没有用三角板去画,而是用手去画,画完的圆锥立体图形不够规范和美观。还有学生的学具(圆锥模型)没有达到人手一个,这样给动手操作带来不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重视教具和学具的准备工作,确保教学效果更完美。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0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体积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认识圆锥应不成问题,再加上学生们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前端分析之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改革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学什么,想怎样学,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认识圆锥体的基本特征时自己的设计是先认识底面,再认识侧面,我先用教具演示后再认识高。在学习中,有圆锥转化到圆锥后,学生们先说出了高,我也就及时的让学生指一指高。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这一教学任务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们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问。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2、圆柱被削下去多少,还剩下多少?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4、削下去的部分是留下的几倍?

通过自学提示的设计,让学生在回顾削铅笔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下来感到基本比较顺,在课中有几点惊喜:

一、学生们的想象力已经初步形成,这对于学生们认识图形很有帮助。这一点体现在:

1、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很清楚:在没有课件演示的情况下,通过老师的讲解:圆柱的上底面收缩变小,在收缩变小,最后收缩成了一个点,这样圆柱也就转化成了圆锥。学生们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很快地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2、对高的认识与测量:学生们通过观察、测量,理解了圆锥侧面积上的直线是扇形的半径,但半径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测量。

3、直角三角形沿一条高旋转一周之后就是圆锥。

二、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正在逐步地形成。

通过学生们课上精彩的发言,体会到学生们已初步具备了推理的能力,并在利用这一能力进行新知的学习。

三、教师的灵感更闪光。

在原教案中,自己设计的是老师先进行演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之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学。在进行教学中,学生们对圆锥体的基本特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己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先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后老师再进行演示,效果一定会更好。果不其然,学习的效果真的很好。这使我再一次体会到老师灵活驾驭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1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再加上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认识圆锥应不成问题。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之后,我在导入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对圆柱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对于圆柱是从面(面的个数、面的特征)、直观图、高(什么是高、高的条数)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我引入课题:“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圆锥?”我请孩子们拿出自己带来的圆锥,通过让学生看、摸、剪、说、辩等小组活动来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看:看圆锥的形状;摸:摸一摸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剪:剪开看看侧面和底是什么形状;说:说一说圆锥的特征;辩:辩一辩圆柱和圆锥的相同与不同。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再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在这一堂课中,让学生结合旧知自主参与圆锥特点的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营造了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操作观察、动手实践,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提出问题。把学生对圆锥的认识主要建立在亲自对圆锥“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等具体的感知动作上,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与“说一说”“辩一辩”帮助学生建立起圆锥的表象。在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这一次教学尝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于学生感到很陌生的圆锥体,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抽象出圆锥体的特征。让学生在实践中生成智慧。也让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编排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就能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2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课的延伸,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学生通过自由的结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索,利用现有的知识进行再设计,设计出的圆柱、圆锥合情合理……,这样的体验,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会因为数学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导入就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跨上探索的道路。当学生发现问题,在其内力的驱使下开展探索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民主,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在这个充满体验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学会学习。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3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导入就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跨上探索的道路。当学生发现问题,在其内力的驱使下开展探索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民主,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在这个充满体验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学会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怎样学,想学什么,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我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的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圆锥体的特征、高的特点以及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我理解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是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我设计的问题主要有七个(不含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3、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学数学首先是为了应用,应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鉴以此,我在教学中出了这样一道课后思考题“如果有一堆圆锥形的沙,你能测出这个沙堆的高度吗?课后分小组完成作业”。让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轻松而愉快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培养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课我还渗透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这一观点。例如:“将一个圆锥沿顶点到底面的一条直径垂直切开,切面是个等腰三角形”。“我用一个直角三角板沿一条高旋转一周之后就是一个圆锥,圆锥的高就是这个直角三角板的高,圆锥的底面半径就是直角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等。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教学重点、 难点:

认识圆锥体,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准备:

圆锥体物品、生活中圆锥体的应用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形状的物体——圆锥(板书课题) 什么形状的物体是圆锥形的呢?

(实物呈现)

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二、探究体验。

1、观察圆锥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

生可能提出:

a、我想知道圆锥的特征。

b、我想知道圆锥有几条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

c、我想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发现什么?

a我们发现圆锥上面细,下面粗。

b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c圆锥有一个弯曲光滑的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侧面。这个面是曲面。 d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e我们还发现圆锥的底面朝下立者,尖朝下不立者。

归纳: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有一个顶点。

2、圆锥的高

师:这个圆锥高多少?

学生就会想高在哪里??

师再说明什么是圆锥的高:

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师:圆锥的高有几条呢?(1条)

画图表示

3、测量圆锥的高。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我们知道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那怎样来测量圆

锥的高呢?

学生自由测量??汇报

师再课件演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过程 。

三、课堂总结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分析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教学时首先列举生活中大量的圆锥实物,在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形体的基础上引入。再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互说圆锥的特征,加深对圆锥的认识。课后让学生创作一个圆锥的物品,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

本节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体现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知道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式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在本课中,无论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找及测量方法的探索,老师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中进行,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大家积极发言,争先操作,参与率很高。

3 、加强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理念来看: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的能力可能比不上数学家,但通过类似的数学活动,也可以很好的获得数学或理解数学。在本课例中,老师积极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去探究问题.通过 “看一看 ”, “摸一摸 ”, “想一想 ”,“玩一玩”, “猜一猜 ”等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 “找 ”中学,在 “测 ”中学,在 “思 ”中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 “动 ”起来、 “活 ”起来,让学生在 “做 ”中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 合理运用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课中,将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大量圆锥形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圆锥的表象,以及动态演示圆锥侧面的展开过程、圆锥高的测量方法等,有效地突

破教学中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5

圆锥体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很少见的立体图形,学生疏于了解,对圆锥体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因此,我认为如果直接按照教材的设计,开始就认识圆锥体的特征,学生会由于生活经验积累不够,而不能够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圆锥体的特征。为了使学生对圆锥体有更多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第一手的资料,我设计了首先让学生制作圆锥体,再来认识圆锥体的特征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制作圆锥体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圆锥体是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围成的立体图形,而且还发现了扇形的弧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这一关系,以及扇形所在圆的半径要大于底的圆的半径等等教材中并未讲到的有关圆锥体的特征。

试想,如果没有学生动手制作的体验,如果没有在制作过程中积累的充分的感性认知,仅凭观察实物,是肯定不会对圆锥体有这样深刻、全面的认识的,学生的语言也不会这样丰富,对圆锥体特征的描述也不会这样准确。

这一次的教学尝试,也让我认识到:尽管数学概念,数学定律,数学公式等是抽象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就能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这一次教学尝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于学生感到很陌生的圆锥体,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抽象出圆锥体的特征。即让学生在实践中生成智慧。

篇2: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们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式。我们教师教学观念有很多不同,并直接导致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的不同。笔者的备课曾有这样三种想法:

(1)直接把公式教给学生死背公式,通过大量做练习来记公式。

(2)教师直接给学生演示实验,得出圆锥体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1/3。

(3)为学生准备好学具,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圆锥体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1/3。

本人考虑:第一种教法是灌输式教学,教师不做任何理解层面的讲解,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第二种教法虽然好一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旁观者,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第三种,由于班级授课制时间方面的限制,而难于为广大教师所采用。

本人在教学时实际上将第二种和第三种进行了整合。课堂检验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从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从始至终都应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教师则应该成为一个高明的宏观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

二、不要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

熟悉数学课堂教学的人都知道,数学教师(尤其是高年级)最重要的教学技巧在于:精练!

比如对某一个数学概念也好,解题方法也罢。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始终做到言简意赅、清晰明了的话,那这位教师的学生将是幸福的,同时也是优秀的。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师为了把自己心中认为的重难点或易错点在一节课中讲清楚,会反复的、近似于无休止的强调。

任何知识点都想面面俱到,这只会导致一系列糟糕的后果:概念不清,判断出错,形成不了应有的知识结构。最终还会把责任归咎于学生,没少听到老师这样的抱怨:“唉!都说了n遍了,还错,真笨!”

想让我们的学生能一口吃个胖子,这可能吗?

这节课中,教学目标很明确,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公式是如何推导来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圆柱体积的1/3。而目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花费了相当的时间来进行绕口令式的练习“巩固”,但效果是学生越搞越糊涂,不知所以。

其实,数学教学中很多更深刻的判别、推理能力,还是需要时间的,让学生自己来逐步体会吧!

三、缺不了的真实

每每谈起公开课,很多老师(不管是上课的,还是听课的)都会或多或少的去感受这节课的真实性。然而在这个纷繁复杂、标新立异的时代,体验“真实”已不在容易。

或许,在很多专家看来,有的课会博得阵阵喝彩!但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去看,就会是一节“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曾经听过这样一位教师开课。

教师在实验操作前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做实验要注意的方法。之后就去让学生去做实验。当然,大部分材料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只有一组的材料不等底等高。

之后,同学们汇报合作情况。大家分析为什么那组实验验证的结论和其他小组不一样呢?先是扯到什么水没有装满,后来又扯到水在倒的时候泼掉了……这个时候,一位同学发言了:“是因为他们用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

这节课,从表面上看来,好象很有层次性,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探究。但细细评味,总觉得怪怪的:凭什么学生能快速的得出这样一个特性: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因为每组同学只是在做自己的实验,他们没有经历各组间比较、交流、发现的过程。他凭什么来说某个小组发现的3倍关系是正确的,而另一小组发现的5倍关系是错误的呢!实验操作的“一对一单挑”怎么好说明“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这个各小组材料间隐含的共性呢!

我们不竟要问:这样的回答是真实的吗?学生在回答出“等底等高”时,他真的明白了这个含义的发现之旅和真正内涵了吗?

篇3: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古希腊的几何学家对圆、球、柱、锥进行研究, 而且还对其他的多种曲线如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等的性质进行研究, 获得杰出的成果。[1]这三类曲线统称为圆锥曲线, 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小学生认识圆柱与圆锥, 学习相关的测量, 为进一步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打下基础。下面从概念引入、转化方法与学生理解三个方面, 讨论教材的设计, 比较不同教材的编排方式, 分析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一、概念的引入:分类与抽象

不同教材引入圆柱与圆锥的方式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从图形的分类中引入, 一类是从实物的抽象中引入。

从分类中引入。教材提供众多的直柱体与正锥体, 让学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在分类的活动中认识圆柱与圆锥区别于其他柱体与锥体的特征。如韩国2006年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 在小学六年级图形的教学内容中, 安排了角柱 (棱柱, 下同) 与角锥 (棱锥, 下同) 的性质、圆柱与圆锥的性质, [2]在认识棱柱与棱锥的基础上学习圆柱与圆锥。台湾版《国民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 (南一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8月版) , 以“角柱与角锥”为单元标题, 先是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直棱柱与正棱锥, 按照是否有尖顶分成柱体和锥体, 再根据底面形状把柱体分成圆柱与角柱。如下图:

无论是研究问题还是认识图形, 分类都是重要的。通过以上两级分类, 学生可以把柱体与锥体、圆柱与棱柱清晰地区分开来。认识图形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哪一种图形叫什么名字, 学会区别图形,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图形分类, 认识某种具体图形的教学只是个案, 只有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分类才使教学具有一般性。[3]分类的核心是建立分类的标准, 只有那些可以作为分类标准的性质才是图形的重要特征。在分类的过程中, 既要关注图形的共性, 也要关注图形的差异, 而共性和差异都是抽象的结果, 是抽象的具体体现。[4]因此, 分类不仅是学生认识图形的手段, 也是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途径。

从抽象中引入。从实物图形中抽象出几何体, 也是认识几何图形的重要方法。这个抽象的过程, 舍弃了图形的颜色、材质等物理属性, 只保留空间、大小、位置等数学属性。国内的教材大多采用这种方式来引入圆柱与圆锥。如人教版教材 (下左图) 与北京版教材 (下右图) :

不过, 抽象似乎并没有确切的定义, 从实物图抽象到几何图, 究竟哪些属性应当保持不变, 不同教材其处理的方式也有差异。以上两个版本的教材, 实物图与几何图形的大小是一致的, 或者说抽象前后基本保持1 ∶ 1的大小比例关系。以前的教材似乎并不注意这一点。如下图:

笔者的理解是数学中的抽象也是分层次的。如果从不同大小的实物图形中抽象出一个几何图形, 属于比较高层次的抽象, 这时抽象得到的几何图形具有“类”的特征。换句话说, 从大小不同的实物中抽象得到的几何图形, 只是数学研究的对象, 在现实世界中并不真实存在。

二、转化的方法:立体与平面

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思路是转化为平面图形。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通过观察、操作, 认识圆柱与圆锥, 认识圆柱的展开图。[5]这些观察、操作的活动主要是图形的观察比较, 图形的展开折叠, 平面图形的旋转, 立体图形的截面, 等等。从教材的呈现上看, 包括看一看、比一比、转一转、做一做、截一截。

看一看。观察是认识图形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如下图人教版教材:

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 积累了许多观察图形的经验, 比如分析平面直线图形可以观察它的边与角, 分析长方体可以观察棱和面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这些经验不容易直接迁移到认识圆柱的活动中来, 教材需要设计更加直观与丰富的活动。

比一比。圆柱与圆锥联系密切, 同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存在确定的倍数关系。通过对这两类立体图形进行比较, 学生容易找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北师大版教材把认识圆柱与圆锥安排在同一课时, 使比较成为认识图形的现实途径。如下图:

转一转。由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立体图形, 这是旋转体独有的特征, 这种特征体现了平面与立体的奇妙关系, 也为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许多教材都安排了将平面图形进行旋转的活动, 浙教版教材在要求学生观察想象的同时, 还要进一步思考平面图形的边长与立体图形底面半径的关系。如下图:

做一做。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 比较直观的方式就是展开与折叠。人教版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圆柱的特征之后, 通过展开与折叠的活动, 发现立体图形的组成元素与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为学习表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如下图:

截一截。用一个平面去截立体图形, 也是认识立体图形性质的一种途径。如下图北师大版教材:

朗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 在6A学段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圆柱或圆锥截面。如下图:

对于圆柱, 用一个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去切割, 所得的截痕是一个圆, 如果割面和转轴不垂直, 则截痕是一个椭圆。对于圆锥, 用一个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去切割, 所得的截痕也是一个圆, 如果割面和转轴不垂直, 则截痕是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

三、学生的理解:特征与反例

为了解学生对圆柱特征的理解水平, 笔者对浙江省某城镇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的113名学生进行了测查。教学使用北师大版教材, 两个班由同一个教师执教。测查安排在上完“面的旋转”这节新课之后进行, 时间20分钟。测查题目为北师大版教材第4页的一道练习题, 如下图:

测查的问题是:上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体, 哪些不是?想一想圆柱有什么特点, 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描述是否完备?二是反例是否支持学生改善特征描述?

圆柱的组成元素包括底面、侧面、高等, 这些元素包括形状、大小、空间关系。这项研究主要考查学生从哪些角度描述圆柱特征, 研究的方法是对学生描述的特征进行归类分析。主要包括: (1) 底面是形状一样、大小相同的圆; (2) 侧面是曲面, 展开是长方形; (3) 有无数条高, 这些高都相等; (4) 由长方形旋转得到, 是圆平移的轨迹。结果如下:

可见, 对于底面的特征学生比较容易把握, 而对于圆柱的动态形成过程印象并不深刻。其中, 特征描述中包含 (1) (2) (3) 这三项的有34人, 占30.1%。可以这样说, 这部分学生对于圆柱特征的描述比较完备。或者说, 与那些“顾此失彼” (只描述一项或两项) 的描述相比, 约1/3的学生对圆柱特征的描述比较完备, 可以理解为他们对图形特征的掌握比较好。

正例与反例对于概念学习有各自不同的价值, 正例用于概括, 反例推动反思。调查时先让学生独立写下圆柱的特征, 然后提示学生:再想一想, 你写的话有没有把上面不是圆柱的例子排除在外, 如果没有排除外, 应当怎样修改你写的话。对113名学生进行分析, 描述中包含了许多错误或不够清晰、严谨的地方, 但在教师提示学生对照反例后, 对描述作了修改的有23人, 占20.4%。这样看来, 反例对学生改善图形特征的描述所起的作用比较小, 这是在教学时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句至理名言, 它对数学概念教学也有启示意义。教材提供的实物或几何图形, 各种属性是混杂在一起的, 它是“现象”。抽象、分类、转化与概括正例、思考反例, 这些活动就像一个个筛子, 把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分离开来, 帮助学生“看透”概念的本质, 形成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项武义著.几何学的源起与演进[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3:130~131.

[2]曹一鸣主编.十三国数学课程标准评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224.

[3][4]史宁中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57.

篇4:“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圆珠笔,它上面有我们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像这样的图形数学中把它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2.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

学生举例说明。如:建筑物屋顶上的造型,冰淇淋桶,沙子堆的形状等等。

(实物投影搜集的一些圆锥形的图片,并出示圆锥的几何图形)

设计意图:从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锥形实物图入手,找出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征,使学生对圆锥进行初步的感知。接着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巩固圆锥的表象。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认识顶点、底面、侧面

师:生活中许多地方用到圆锥的特征,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呢?与圆柱有哪些不同呢?请同学们拿出实物教具(一个圆柱、一个圆锥)进行观察。

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2)教学圆锥侧面展开图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那圆锥的侧面展开后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准备的圆锥展开侧面,再合拢),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感受实物的面,从“体”到“面”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向抽象逐渐提升,在自主学习中进一步加深对圆锥特征的理解,从而发展了学生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两个高矮不一的圆锥,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圆锥更高?学生汇报。

那圆锥的高在哪儿呢?分小组讨论,指出自己认为的高。

2.教学测量圆锥的高

同学们能直接量出圆锥的高吗?你用什么办法进行测量呢?

分组讨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并小组合作测量圆锥的高。

(小组汇报测量的方法及结果)

师: 今天老师自己也制作了一个测量圆锥高的工具(介绍测量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同时演示测量的过程)。这个测量圆锥高的工具怎样?

师:测量圆锥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才能量得更准确呢?(教师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造。加深对圆锥高的认识,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玩”中学习加深认识

师: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小旗旋转一周后,看看转出来是什么形状?

快速转动小旗,学生自己体验,验证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又一次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的特征。

四、巩固深化,发展能力

1.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圆锥?(略)

2.小旗转动后是什么形状?请连一连。

五、归纳小结(略)

教学评析: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圆珠笔”入手,找圆珠笔上我们学过的图形(圆柱体)同时也发现了没有学过的图形(圆锥体),又借助我们的生活经验,说一说生活中具有圆锥体的物体:建筑物房顶、沙堆、冰淇淋桶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本节课教师组织了一系列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探索、认识了圆锥的特征和掌握测量圆锥高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物体的高,教师安排了分组自主测量的活动,学生一方面掌握测量的方法,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这节课教师将研究图形的特征及测量圆锥的高为本节课的重点。在研究其特征时,让学生用从“体”上找“面”的方法研究圆锥的特征及高,教师组织有序,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测量其高,总结测量方法。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自主探索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在交流中进行梳理,集中小组同学的智慧,从而使学生感悟小组合作的力量,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院子弟小学)

篇5: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改革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学什么,想怎样学,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认识圆锥体的基本特征时自己的设计是先认识底面,再认识侧面,我先用教具演示后再认识高。在学习中,有圆锥转化到圆锥后,学生们先说出了高,我也就及时的让学生指一指高。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这一教学任务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问。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

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

2、圆柱被削下去多少,还剩下多少?

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4、削下去的部分是留下的几倍?

篇6:《圆锥的认识和体积》的教学反思

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圆锥,对它的认识肯定是比较深刻的——圆锥由一个底面和一个曲面围城,底面是圆,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还有强调对圆锥的高的理解。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可以得到一个圆锥,让学生试一试,想象一下。

篇7:小学数学《圆锥的认识》反思

1、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怎样学,想学什么,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我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的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圆锥体的特征、高的特点以及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篇8: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课前游戏, 叩开思维大门

课前, 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猜猜它是谁?游戏规则:教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袋子, 里面装着各种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长方体、正方体。一个学生上台在袋子里任意摸一个图形, 并描述摸到的这个图形的最典型的特征, 使下面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这个图形的名称。谁用的时间少, 谁就获胜。在紧张激烈的游戏过程中, 学生体会到, 要让大家根据提示语很快猜出正确的图形, 必须用尽量简短的语言把图形的特征描述清楚。这样就对学生自主探索并描述圆柱、圆锥的特征做了很好的铺垫, 也让学生知道了与众不同的地方才叫特征, 而这正是接下来课堂研究这两个立体图形的重点, 为学生后面更好地去发现并交流打下基础。

二、看、摸、滚、量, 重点体验特征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一课正好可以充分让学生亲近实物, 通过探索交流感受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高等部位的特征。

体会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的时候, 我让学生摸一摸、在桌面上滚一滚, 虽然一开始学生介绍侧面的特征时都是诸如“弯弯的”“很光滑”这样比较感性的词语, 但一揭示“曲面”这个特征时, 学生因为有了亲身体验, 所以都是欣然接受的。

三、联系生活, 感悟特征

新课标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联系, 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 以生活实践为依托, 将生活经验数学化, 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而生活中的圆柱形状随处可见, 如果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圆柱的特征, 那对学生的建构来说是苍白的, 不丰满的。

比如在教学圆柱的底面时, 出示木材加工厂的原木图片, 让学生根据图片知道有时像横躺在地面上的木材的两个底面, 通常称为横截面。而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而且可以直线滚动的时候, 启发学生想想平常生活中的哪些物体就是利用这个特征做成了圆柱形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 有的说轮胎就是圆柱形的, 有的说油漆工用的粉刷墙面的滚轮也是圆柱形的, 有的说擀面杖需要在桌面上来回滚动, 也是做成圆柱形状。学生此时情绪高涨, 纷纷冥思苦想生活中的圆柱体。就在这样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 学生对于圆柱的特征越来越明晰。在教学圆柱高的这个环节时, 我又告诉学生生活中有的时候还会把“高”叫做其他的名字, 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经过大家的一番讨论, 知道了圆柱形状的深井的高称为“深”, 薄薄的银币的高一般叫做“厚”, 压路机的大滚轮这个圆柱是横躺在地面上的, 因此它的高又叫做“长”。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思维火花后, 肯定对圆柱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从生活中探讨了圆柱的特征后, 对它又多了一份亲近, 我想这才是我要追求的理想课堂吧。

四、迁移对比, 自主认识圆锥

认识圆锥与认识圆柱有类似之处。这个教学环节上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寻找和总结圆锥的特征。我先播放了一个圆柱的上底面逐渐缩成一个点, 圆柱慢慢变成等底等高的圆锥的动画,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联系圆柱的特征说说圆锥又有哪些特征。学生们在你一句我一句的发言中知道了圆锥在圆柱的基础上, 一个底变成了一个顶点, 而正因为只有一个顶点, 所以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也就是由顶点到底面的距离, 圆锥的侧面也是一个曲面……通过对圆柱学习经验的迁移, 大家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 在交流中不断互补, 不断完善, 圆锥的特征也逐渐在学生脑海中由模糊变清晰, 他们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篇9: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推导公式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3.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能求出圆锥的体积。

生1:变成圆柱体。

生2:变成长方体。

生3:放入水中求上涨的水的体积。

生4:把空圆锥装满水倒入量杯或量筒。

…………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都是把圆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一种更为一般的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你愿意选择哪一种立体图形来作为研究的工具?

生:圆柱体。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和圆锥的共同点很多,都有一个曲面,而且底面都是圆形。

生:我猜想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师:请各小组从实验器材(两只圆柱和两只圆锥容器)中选一只圆柱和圆锥,做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二、动手实验,合作探索

师:请小组合作,利用圆柱容器、圆锥容器、水进行实验,共同探究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6个小组展开合作实验:有的拿着圆柱,有的拿着圆锥,用圆锥装水往圆柱里倒,有的用圆柱装满水再倒入圆锥,有的观察水的高度,有的记录实验数据。必须说明的是,其中三个小组使用的圆柱和圆锥分别是等底等高的,另外三个小组使用的分别是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或底高均不相等的。

三、汇报交流,引出冲突

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何发现?

组1:我们实验时,用圆锥三次装满水连续倒在圆柱里,圆柱正好装满。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组2:我们用圆柱装满水往圆锥里倒,等到圆锥第三次装满水,圆柱里的水也正好倒完。这说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组3:我们组实验的结果与前面两组基本一致。

组4:我们用圆锥三次装满水连续往圆柱里倒,圆柱并没有装满,所以,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1/3。

组5:我们组实验时,用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倒完第二次后圆柱就满了。

组6:我们还要快,圆锥第一次装满水倒入圆柱后,圆柱就满了。

师:根据这些实验组的汇报,把结论分成两大类: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2、圆锥体积不是圆柱的的三分之一 。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同样的实验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开始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回顾。

生:是不是我们实验所用的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差别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开始用各种方式比较各组所用的圆柱和圆锥,也有的拿起尺开始测量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

四、柳暗花明,又一春

师:请小组相互间交流一下,找一找结论不一样的原因。

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实验小组互换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生再次汇报交流,经过辨析,得出结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如果不等底不等高,圆锥的体积有可能不是圆柱的1/3。

概括公式V锥=V柱=1/3sh

(等底等高)

五、巩固练习

(一)判断:用手势来回答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2.一个圆柱,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体积是20立方分米( )

3.把一个圆柱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 )

(二)思考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你手中圆锥体的体积吗?说说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等底等高V=1/3Sh

七、反思

1.注重体验,引导发现

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体验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体验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在圆锥体积公式的学习,关键是建构“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形成,靠文字解释和直观形象的观摩演示,都是苍白无力的,它需要学生发自内心、倾心投入的亲身体验。于是便有了上述实验,学生们借助不同的学具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同样的实验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呢?”再次发问引发了学生对实验材料的对比与反思。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认知重点因充分体验而获得深刻领悟。

2.精心预设、有效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案的预设中,必须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所估计,使教学成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直接经验的逻辑归纳和引申,增加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和生成性。文中先通过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方法自由地想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再加以巧妙引导,使学生自然想到选择“圆柱”作为研究工具。由此看出,我们不但要使学生能够进行某种目的和意义的实验操作,还要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样才真正体现实验操作的价值。

3.尊重选择,发展个性

上一篇:灾后重建实施方案下一篇:九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