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论 读后感

2024-04-10

赋税论 读后感(精选6篇)

篇1:赋税论 读后感

《赋税论》读书笔记

商学院工商管理1003班范沁宇2010811112

作者资料:

威廉·配第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事过水手、医生等职业,晚年成为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还先后创办了渔场、冶铁和铝矿企业。马克思对配第的人品是憎恶的,但是,对于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写作背景:

英国在16和17世纪,正处在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时期,在政治上是君主专制时代,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专制君主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持奢华生活,需要耗费大量金钱,而过多的赋税便会妨碍工商业的发展,并同市民阶级 之间发生矛盾。由此,赋税问题成为君主、贵族、官僚和使命之间斗争的核心问题,成为1640年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配第为王权谋划,对改革爱尔兰以至全英国的赋税制度提出建议,实际上是为了使赋税的征收和使用都有利于自己所在阶级的利益。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最先表达了产业资产阶级的自由发展经济的要求,最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公共经费的主要组成1.国防所需经费:平时不少于其他项目,而非常时期要更胜许多

2.行政官吏的俸禄:保障其具备自然的权力、自我培养,包括私人之间的、国家或公共团体和某些成员间的纠纷所耗、惩处不法行为所耗。

3.基本教育项目及其教授人员:诵读、写作、算数等科目,普及道德标准及基本技能所需,优厚待遇吸引人们从事教育工作使更多人受益。

4.孤儿、无家可归的儿童以及弃婴的抚养费和对失去工作能力及其他失业者的赡养费:此处有疑问,对于所谓其他失业者提供赡养费是否也是一种对那些可以自力更生靠自己劳动生活的人的花费更大的赡养费。

5.公共交通等公共福利事业(据列举的以及为区别于以上,此处应指可以方便人们生活、经营的公共福利事业)。

第二章公共经费增加的原因及削减策略

公共经费增加的原因:

1.人民拖延和推诿缴纳,增加不必要的征收经费的开支。

2.缴纳经费时间及形式的不灵活性。

3.征收权含糊不清(可通过立法解决)。

4.货币缺少和铸币混乱(我国现状已解决)。

5.人口少,尤其是劳动者和工匠(不适用于我国)。

6.对国家人口、财富、产业的情况不了解造成无谓的开支循环和追缴新增加补税额的不必要的财力物力的浪费(我国现状有所改善)。

7.军费增加,包括非必要的进攻性战争带来的损耗(我国目前没有),对潜在需要防御的战争的准备不足即和平时期军队没有维持戒备状态,宗教纷争、处罚的耗费(我国没有),国内动荡和战争(我国目前基本没有,但在国家经费统筹和开支时应考虑尽量公正以避免和安抚人心)。

削减策略:

1.精简教区数量、行政及司法官职以减少开支(我国虽没有有统治性质的宗教组织,但此

举也可实适用于国家管理机关的人员、层级等的精简,能者多劳,合理分配岗位,以减少开支、提高管理效率及资金的有效利用)。

*此处论证了赋税的心理误区,实际上若每个人都按比例合理纳税,谁也不会变得更富或更穷。

2.削减各大学的学费(实际上此举不太合理,作者是否有些过于理想主义,事实证明即使社会秩序等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和稳定,诉讼案件、法律纠纷等并不会大幅度减少;即使科学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人们生病的概率并不会明显降低,并且即使一些疾病能够防治,新的疾病也在不断产生,单以死亡表是不能涵盖就诊情况的。但是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可以精简大学的数量,使一部分没有足够教育资源的大学的资源和不适于高等教育的人员用于技工等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社会分工的更合理规划)。

3.削减商人数量(我国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商业基础和资本积累,合并和精简商人数量,增加实业、农业生产人口非常适用)。

4.增加贫民救济,让失业的贫民投入到国家的公共建设中去,并依次提供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至此可以)。

第三章人民不甘心赋税的原因及相应措施

1.元首的索要超过他应缴的税款,导致没有足够资金增值。

按需征收而不是预收税款。

2.公共经费重新分配不能绝对公平导致的百姓的不平衡心理。

3.对某人的课税多于周边的人(我认为这个视角划分不好,前面的都是带有宏观视角,这一点突然深入人们生活中去了,根据其描述,是否可以归纳为征税官员的失误)。

4.公共经费被用于宴乐、排场而使人民不满。

作者认为实际上这是人民不应有的一种心理,但是若宴乐、排场过度或是没有被合适地安排这很显然也是一种公共经费的浪费。

5.君主按照个人喜好的不平衡分配。

作者也认为这实际上不需要被考虑,然而君王所宠爱的人不一定有足够的资格拥有它并且会合理运用这些钱财,即使这些钱财最终通过交易用于人民,这也是货币本身的性能,不能混淆为最终为人民所用。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威廉配第一定程度上是倾向于国王,为国王辩护的。

6.对人口、财富、产业的不了解,不能合理、合时、合情征税,引起人民不满(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完全克服的,只能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加以改善)。

7.征税权模糊不清。

8.人口少(我国的事实证明人口少会带来弊端但也是一个益处,人口多会加重税款征收各方面的负担)。

9.货币不足(这应是当时短时期的问题,现今对货币已有足够解决这个问题的研究,已不是长期原因,但货币实际价值改变引起的征税货币额的动荡以及征税调整的滞后性也会扰乱民心)。

10.不能合情、合理、合时灵活征税(这一点基本上可以与第6点合并)。

第四章征税办法

此章在假设上述几章讨论的问题都圆满解决的情况下论述。

经过计算后确定应按人们全部土地和劳动的一定比例征收税款。

然后,一是按照土地征税(适用于新的国家),这种方法会导致对土地交易的不平等征课。二是从房屋租金中征课,由于房屋的交易和拆建更加容易频繁,这种方法更不稳定,并且更

加难以评估,但有时这可以作为解决临时问题的方法(如现在房价过高的时候)。

13节的假定是否过于苛刻和简单,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态度。并且对于之后货币真实价值、使用权价值的辨析不予讨论,实际上这已经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解决了。

第五章论地租和利息

1.作者一开始对利息的讨论中,对于活期借款不也有利息这一点提出了质疑。事实上,所拥有的资产多少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一个主体的经济决策,这种沉默成本是不能被忽视的。而且,若考虑到单体的想法就太过复杂,无法形成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政策。

2.作者建议调查各土地的形状、面积、位置(固有价值)及货币计量的产出(附属价值),其中附属价值是浮动的,不确定的,需要大量计算和评估。然而确切可靠的信用价值只有通过这样的计算确定,从而使产业能够有效投资。

3.如果有了精确的计算,国家可以依此精简经费开支,并且人民了解并愿意缴纳这些税款,可以使国家经费更加有效地征收和运用。

第六章论关税和自由港

1.作者认为,关税最初是为了保护进出口货物免遭海盗掠劫给君主的保险费,因此可以保证货物安全进出港口。出口关税的标准应是在保证国内商人利润的情况下对外国人的售价比他们能从其他国家获得该商品的价格稍低一些以保证出口的竞争力,同时不能超过走私的花销(这一点显然目前无法做到,因此海关应根据法规严厉防止大量的非法走私)。产成品的进口关税的标准应是在算上税率及其他运输费用后国外的进口产品价格稍稍高于国内产品,以保护本国产业,但应权衡走私该产品的低价和风险来征税以避免人民甘愿冒此风险进行走私。而原料由于国内确实缺乏,应根据需求适当降低关税。

2.原料类关税的弊端:需要人力物力的征收成本、人民逃避关税的风险成本以及需要其他税制进行辅助。

3.作者提出的改善关税征收的方案:

一种是只征收吨税,这样需要较少的人力物力来监督和收取并且这样关税作为运输费用的一部分而变得合理。另一种是变关税为保险费使人民和商人为规避风险而更乐于缴纳。

4.提高国内生产的产品的竞争力应从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国内劳动力等资源入手,而不是一味征求过沉的关税。利用关税解决这一问题应只是暂时性的。(但各国人口、资源确实存在悬殊的差异,劳动力原料价格无法完全达到平衡,在商品全球化的当今,适当的关税反而能带来更加可靠稳定的进出口状况,这时应尊重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地追加关税)。、5.设置自由港应设置小额关税,既保证足够的货物供给也能防止过大的逃税损失。

第七章人头税

1.根据人们的荣誉称号、官职征的人头税,给爱虚荣的人们以身份和虚报的财力从而获得国家经费。

2.受施舍的人头税由教区缴纳。

3.未成年儿童的人头税由双亲缴纳。

4.徒弟等无收入的人头税由师傅或行东缴纳。

5.2、3、4种人头税的弊端:不公平。益处:征税成本小,易计算,促使人们尽快按其特长进行劳动。

第八章彩票

一方面买彩票所征收的税款是此种投机行为的成本因此应与其小概率获利相称,另一方

面征的税额应足以限制过多的人们耽于纯粹的投机行为而不去从事正当劳动。

第九章献金

益处:可以避免一些行为引起的非全体利益而想全体人民征税,更加公平。

弊端:

1.捐献的金额之间的比较会对部分捐献的人带来不相称的评价

2.捐献会使人们的财力杂某些方面不必要地透明化。

3.会引起一些投机行为的发生。

4.破产者的不适当不负责任的捐献负担最终会落到维持公共福利的爱国者头上。

第十章刑罚与罚款

国家杀其成员,切断成员肢体或将其投入监狱,无异于惩罚国家自己,应将其尽可能改为能增加劳动和公共财富的罚款。

然而,由于爱尔兰人口较少,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又难以管理并且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来说,罚款是否有其足够的警戒力是值得讨论的。同时若施加以极端的罚款,使其难以生存甚至剥夺其人生自由,也是对犯人人身和心理的极大惩罚。因此,大量废除刑罚在我国现阶段也是不可取的。

第十一章独占(即垄断)与官职

独占使用情况及理由:

1.保护发明权(如当今的商标保护、专利设置等),在这一点上,作者未能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可能与当时的发展速度有关。现今这种垄断以成为较为正当及合理的类型,随着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若没有这种保护,发明者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竞争力并且被夺去大量资源,也不能促进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对特有生产技术的保护。

3.对特定官职(管理、语言等能力)的优厚俸禄。对不能和不想避免通过官员来解决问题的人们所设置的租税。

第十二章 什一税

当作租税而被征收的一部分物质或财产。

被征收的物质是水陆土地的直接产物即原材料,用货币的缴纳的什一税是从对用交过什一税的原材料从事生产工作所得的收益中收取的。反映了该地区的生产和劳动能力。它被指定用来支付全国公共经费和教会开支(可以说是宗教的特殊产物),由于有两种缴纳方式,并且由于货币交易及本身价值的浮动和不确定性,其中可能会产生投机行为,并且会给征收及其保证制度带来繁重的负担。

第十三章零星的筹款方法

1.国家充当经营所有货大部分货币的出纳员,从中获得利息。(如我国的银监会)

2.国家作为公贷人。

3.国家作公共保险人。

4.控制特定商品的垄断权(如我国对钢铁、煤矿等资源的垄断)。

5.国家作为公共募捐人。

6.国家作为不完全行为能力人的保护人。

7.经营公共剧场和娱乐场所。

8.国家对房屋的火险(自然灾害)。

9.对公共道路等征收通行税。

10.遗产的一部分上缴。

11.对外国人征特殊课税。

12.对人们财产征收一部分税款。

第十四章货币价值的浮动

国家通过发行货币控制货币紧缩或膨胀实行经济的宏观调控。

这里是指国家对发行货币的实际价值进行调控,区别于对现行纸币数量的调控,但其效果是一样的。

第十五章 国内消费税

每个人按照他所得到和实际享受到的纳税,即为自己开支中的公共部分纳税。

仅对产成品课税。当产成品可以被消费时对其原料及所包含的劳动逐一课税。因此对所消费的货品不重复征税。

炉税或烟筒税比较公平可行。

征国内消费税的益处:每个人按其实际享受公平纳税、约束人们勤俭、不重复课税、使国家对国内的产出、消费等经济状况有更好的了解。

篇2:赋税论 读后感

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名著,如以1882年上海美华书馆印行《富国策》[英国经济学家H.福西特(1833~1884)《政治经济学指南》(1863年)中译本]为开端,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回顾这段不算很长然而曲折的历程,不难看出它同中国社会百多年来的巨大深刻的变迁密切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思想界特别是经济思想界潮流和走向的某种折射和反映。单就建国以来对西方经济学名著的翻译出版来说,窃以为明显呈现出各有特点的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几十年间,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其宗旨在于提供批判的对象和资料。对于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可避免发生及其长短是非,人们的看法和评价可能不尽一致,但此种局面不能再原封不动地维持下去已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出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短短二十多年间,翻译出版数量之巨,品种之多,速度之快,影响之广,均前所未有,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是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进步,主流无疑是好的;但也难免有选材不够精当和译文质量欠佳之嫌。

华夏出版社推出这套新的《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可谓正逢其时。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中国经济学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我们需要更多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西方经济学;而以往几十年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正在变成宝贵的财富,使我们将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名著这项事业,得以在过去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会以实践为标准,比以往更恰当地把握选材范围和对象,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西方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将各历史时期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著作纳入视野;我们对译文质量会以人所共知的“信、达、雅”相要求,尽力向读者推出上乘之译作。我们还会认真听取广大读者和学者的任何批评和建议,在分批推出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

篇3:论赋税理论在行政法中的地位

一、早期赋税理论对行政法律关系的影响

“税收权力关系说”是早期赋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最早由德国行政法学家奥托·迈耶提出。该理论指出税收法律关系实质是一种权力关系, 税收为实现统治阶级的国家职能而发挥作用, 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人民隶属于国家, 国家主权至上, 而税权作为国家主权的派生权力既印证也进一步催化了该权力关系。税收权力关系说认为: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人民作为纳税人则处于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客体地位, 依法纳税是纳税人的义务。传统行政法学理论认为行政主体基于职权, 就特定的具体事件所做出的行为是发生公法上效果的单方行政行为。很大程度上, 行政主体均可以单方的意思形成法律关系。根据早期赋税理论, 国家机关向人民征税的行为, 属于国家机关以单方面意思作出的行政决定。人民作为行政客体, 仅享有对征税决定不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权利。并且只有经有权机关依法撤销或变更, 否则即使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原则上也不停止其执行。此与私法上的债务关系, 双方当事人之间有对等的意思力, 两造之争必以民事判决确定后, 才能据以申请强制执行, 也有相当差异。

受传统国家学说的国家分配论和国家意志论影响, 税收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税收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方式之一具有无偿性。也正是由于税权派生于国家权力, 税收法律关系本质是单方权力关系, 因此代表国家权力的行政主体当然地享有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 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往往以行政机关为重心, 强调行政机关的权力、手段;强调相对人的义务。而不是以相对人为中心来设计各项行政法律制度, 以确保相对人行政权益的实现。

二、赋税理论促进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平衡关系的建立

近现代税收契约论取代了国家分配论。税收契约是人民与国家间解决权利义务平衡问题形成的契约。传统的赋税理论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行政主体以单方意思表示形成的权力关系。而契约则强调当事人是平等的, 没有哪一方只享有权利或者义务。契约关系往往是相互的, 一方的义务保障的是另一方的权利。税收契约可以被解释为人民通过履行纳税义务, 向国家让渡其自然财产权利的一部分, 而国家则以履行国家职能来保障人民对于秩序的需求。人民让渡部分自然财产权利完全是自由意志的选择, 并且人民也没有失去该权利, 只是这部分权利转化为寻求国家的公权力救济, 促进自身福利水平的权利。从税收契约论的角度,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 人民与国家处于平等地位, 国家无权以单方意思作出征税决定, 甚至人民作为纳税人, 对于该税收财政收入的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以防止公权力滥用。由此, 公民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再仅仅只是被管理者的角色,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平衡关系的建立成为可能。

税收契约能否履行取决于纳税人而非国家, 而税收契约中双方地位是否平等又影响着纳税人是否遵从税收。税收契约论认为, 国家和纳税人作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 地位平等。唯有如此纳税人才能遵循自由意志行使权利满足自身需求并且自愿履行纳税义务。如果按照传统税收权力关系理论, 纳税人处于行政客体地位, 没有自由意志可言, 履行了义务但不能保障获得权利, 那么极有可能出现税收不遵从现象, 此时更加不利于国家征税, 只会徒增行政管理成本。税收契约理论和税收遵从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强调国家与纳税人的平衡权利义务。纳税人享有的监督权、隐私权等权利和对征税机关权力的制约也体现了行政相对人地位的提升。

早期赋税理论深受传统行政法学的影响, 认为税权来源于国家权力, 税收法律关系自然是一种权力关系。在传统税收法律关系中, 国家处于支配地位, 可以以单方意思表示作出征税决定, 而纳税人作为行政客体服从命令便是其唯一合法行为。在这种权利义务极不平衡的状态下,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是一种对抗关系, 该关系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 既不利于统治阶级也无法实现人民对自身需求的满足。但到了近现代, 随着税法逐渐独立于行政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以及学者对于国家管理与国家权力更加深刻的认识。税收契约,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遵从理论以及税收债务关系说等理论应运而生。这些理论充分结合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指出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地位已发生实质变化, 平衡性行政法律关系的建立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刘剑文, 熊伟.中国税法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法学, 2001 (2) .

篇4:赋税论 读后感

关键词:威廉·配第;赋税论;税收思想

一、前言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的经典著作《赋税论》

(A Treatise of Taxes and Contributions)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以《赋税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为例,分为15章。):第1-2章可以视作是配第对于国家财政的经费论,第3-15章则是他对于国家财政的收入论。其中收入论又可分为税源论和赋税负担的社会经济效果论。他在该书的第一章就介绍了公共开支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公共开支、政府公共开支、神职人员的薪俸、教育开支、社会福利和保障开支等。第二、第三章探讨了英国当时公共开支增加的原因。在第四章他主要介绍了三种筹集经费的方法:征收王领地税、征收估价税和征收房屋租金税。第五章至最后一章,威廉·配第阐述了他的一些税收观点,主要包括关税、人头税、什一税、国内消费税等。

二、《赋税论》中税收原则

(1)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最开始出现在《赋税论》的第三章“导致国民不甘心承担赋税的原因如何才能减少”。其中配第在这一章指出:“不管赋税多么重,如果政府能一视同仁,按照合理的比例对每个人征税,那么相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会负担了赋税而使自己的财富减少,人们的财富关系不变,每个人都保持了原有的地位、尊严和身份”“使纳税人感到最为不满的,是对他们课征的税额高于对他们邻居课征的税额” ,本质上代表着税收原则中的横向公平原则,即有纳税义务的人都应纳税并且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数量的税收。配第在讨论在对“人头税”时,认为“征收人头税的方法其缺点是非常不公平,能力不同的人都要纳相同的赋税” ,这实际上就是在论述纵向公平的税收原则。(2)确实原则。在第三章,配第也涉及到了税收的“确实原则”。他认为,“由于政府对本国的这些状况了解不够,原来只需要课征一种赋税的情况,现在却要课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甚至再加倍,使得国民的负担加重,倍感艰辛。”配第特别提到了“船舶税”,这个税种作为确实原则的反例出现在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船舶税”是查理一世因为西班牙与法国的战争导致财政严重困难的情况下,未经议会同意就强征的关税,因此其真正的征税权是非常模糊的,同时它的征收范围以及赋税负担也是不明确的,“它是整个王国二十年来所发生的所有灾难的重要原因” 。配第在此处表明税收要有可估性,即纳税人可以准确地预计何时需要缴纳多少税,更重要的是税收制度要确定,不能有任何模糊的地方。(3)节省原则、便利原则以及效率原则。配第在《赋税论》中也提到了以下税收原则:节省原则、便利原则以及效率原则。对于节省原则,配第认为其实质在于国家的税收管理经济效果要好,即政府应该只用所收到的税中很少一部分支出用于管理税收;对于便利原则而言,配第认为纳税义务人的纳税要尽可能方便;对于效率原则,配第在讨论“人头税”时集中分析,他要求税务机关在征税人头税时“征收速度快且费用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配第对于几大基本税收问题的讨论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现状紧密结合的,更可以看到尽管没有在书中明确指出税收原则,但是配第在论述的字里行间中已经涵盖了现代税收原则理论的基本要素,也为后面亚当·斯密正式集中提出税收四原则理论作了铺垫,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基础。

三、《赋税论》中涉及的税种

(1)地租。配第认为地租相当于一定购买条件下的土地价格,并把地租的本质定义为剩余劳动的产物,同时提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租的大小取决于雇佣工人的数量。在这一点上,他已经认识到了“土地价值无非是资本化的地租” ,并且正确的理解了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来源。配第还是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的经济学者。配第在《赋税论》中认为级差地租是由于土地丰度不同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引起的。(2)关税。“关税是对出口和进口各国国王领地的货物课征的一种赋税。关税的税率不是参照各国商人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市场价格制定的,而是参照各个国家协调了有关各方面之后所规定的商品的固定价格制定的。”对于征收关税的原因,配第在《赋税论》中指出:关税“最初是为了保护进出口货物运输免遭海盗劫掠而送给君主的报酬”,因此在实质上它相当于一种保费。(3)人头税。人头税是国家对人身课征的一种税,它或者绝对的无差别地针对所有的人征收,或者根据某些世人所共知的头衔和徽号有针对性地征;根据头衔和徽号征收的人头税是不考虑由此产生的富裕和贫困的差别、收入和支出的多少以及获利和损失的大小。(4)献金。献金是指国家为开展某事业,而向该事业受惠者所征收的赋税。配第在书中指出,献金很可能因为君主与贵族之间的人事关系及政治关系的不正常而存在许多弊端,向部分特定的贵族成员征税容易导致不满,不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5)什一税。“‘什一就是按十分之一比例征收的税收,或者也可以叫做按十分之一比例扣除的财富。” 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比例税,类似于当时的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什一税不仅仅指的是一种赋税,它还指着种赋税的内容以及缴税方式,即什一税是圣德者对生产的果实征收的薪俸,并采用实物缴纳。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什一税几乎是可以支付全国公共经费和教会开支的最公平的税种。(6)罚款。配第对于罚款这一类税种的定义是:“对无力缴交罚款的窃贼,与其将其处死,为什么不罚他们作奴隶呢?” 或“把对它们改为能增加劳动和公共财富的罚款” 。他认为罚款作为一项赋税收入是有利的。 (7)国内消费税。国内消费税是对人们的实际财富征收的一种税,是与人们从国家受惠多寡成比例的一种税。配第在《赋税论》中把消费税定义为“对每一种已经成熟到可以消费的特定必需品征收的赋税” 对于国内消费税税率的确定,配第提出“每个人都应当根据他们自己所得到的和实际享受的多少来缴纳税款。”

配第认为,最好的课税办法是施行国内消费税和人头税。这两种税制是使全体国民都来负担赋税的有力手段。配第极其提倡面向全民的国内消费税,认为国内消费税可以使向有产阶级征收的直接比例税增加。进一步地,他将消费税当作最优税种,并认为对生活必需品征课消费税是最适当的。

四、结论与启示

《赋税论》中主要阐述了由配第围绕赋税问题而建立起来的财政学说。全书所讨论的是财政收支观点、赋税基本原则及征收方法。都是针对当时封建的赋税制度所存在的弊端为基础,并对此加以批判而建立起来的。配第从增加国家财富观点出发,探讨了通过经费支出的合理使用来促进国家财富积累的路径。

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认为对于现象的片面讨论实际上都是属于复杂的“上层建筑”,真正的改革必须从基础入手——各种各样的赋税,无论经历多少更改与转嫁,最终都是归结到土地和劳动的收入上。因此他提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其父”的理论,这也成为他在书中讨论劳动价值,赋税原则以及财政问题的根基。他在《赋税论》中系统讨论的赋税问题直到今天都还影响深远。

从《赋税论》中,不仅对税收思想有了全面了解,而且对税收的思想研究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配第书中所论及到的税收研究不仅包括各种具体的税收,还包括财政收支及其他各种社会现象。这启示我们:任何国家在考察和研究国民赋税的问题时,都不能仅仅考察名义上的赋税给人们带来的税收负担,更要考察各种财政收支和一些社会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实际税收负担是多少。只有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理论的创新与改革才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真正带来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威廉·配第. 赋税论[M]. 邱霞,原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篇5:古代赋税与户籍制度总结

2017-06-24历史学考研和就业赋税与户籍制度 三代时期

特点:劳役地租→井田制下公田、私田的区分,先公后私的耕作顺序。

有亡荒阅:周文王时期,为稳定社会秩序制定了“有亡荒阅” 的法律。荒:大;阅:搜捕,是用以保证追捕逃亡奴隶,交还原主的共同规约。说明了周文王时期已经有了使用奴隶和奴隶逃亡的现象。

不籍千亩:周宣王时期,井田制难以为继,被迫废除借助民力耕作公田的制度,改将公田予以农民耕种,收取一定的田租,此即“不籍千亩”。由此,井田制下的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转变,封建生产关系发展起来。

料民于太原:是西周晚期一项旨在补充兵员、开拓财源的政策,以征收赋税和征发兵役。料民,即调查核实户口。这一举措遭到了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春秋战国时期

特点:承认私田的合法性,按地亩纳税,实物地租。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律“履亩而税”。

作丘甲:前592年,鲁国在初税亩的基础上,实行“作丘甲”,以16井为1丘,按丘出军赋,增加了国人的军赋负担。

用田赋:前483年,鲁国季康子实行“用田赋”的政策,进一步增加赋税。

蒍掩书土田:前548年,楚国实行“蒍掩书土田”,即将土地分为9等,按照土地的面积、质量量入修赋,以增加军赋收入。

作封洫:前543年,郑国子产实行“田有封洫,庐井有伍”的改革,将井田上的居民按照什伍制编制,以便于履亩而税。

初租禾:前408年,秦国实施“初租禾”,大体上与鲁国初税亩相似。

上计制:上计制度是战国到秦汉时期,官员在每年的年终向中央汇报地方各项情况的制度。战国时期,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长官每年将自己辖区的户口、垦田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劵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劵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劵,臣下持左劵。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处报核,国君持右劵亲自考核,或由由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官员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秦汉时期

上计制:秦汉时期,由县令将所辖地区的户口、垦田数、财政收支编为“计簿”,呈送郡国,郡守或者国相再加以汇编,送报中央。负责入京执行上计的人员被称为“上计使”。编户齐民:两汉时期对全国人口管理实行严密的户籍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编户齐民。为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保证赋役征派,两汉政府推行编户制度,以户籍作为政府收取赋税、征发徭役兵役的主要依据。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但不准无故迁移,对国家的负担主要是土地税(田租)、人口税(算赋口赋)、代役税(更赋)。由于西汉田赋较轻而人口税和更赋较重,这一制度对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是不利的。

案户比民(案比制):案户比民,简称案比,是两汉时期户口登记和核查制度。案比是户籍管理的基础,在案比的基础上,政府编造户籍,写明每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貌特征﹑土地 财产﹑社会关系等,每年例行检查。

算赋口赋:算赋和口赋是两汉时期按人口为标准征收的人头税。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是政府的税收。汉制,民15至56岁,无论男女,每人每年缴纳一算(120钱)的赋税以充军费,奴婢、商人加倍征收。口赋是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为皇室收入。口赋起初为3至14岁缴纳,后元帝时期改为7至14岁;税额最初为每人每年20钱,武帝时期改为23钱,沿用至东汉。算赋、口赋是封建国家最大的一项财源,在两汉赋税中居重要地位。人头税的负担者主要是农民,而封建官吏和地主则有免税的特权。

更赋:更赋,即代役钱。汉制,民20岁(昭帝时期改23岁)至56岁须服兵役、徭役。兵役分正卒(戍守地方)、戍卒(戍守京师或边境),各一年,不愿亲自服役的,每月出300钱,由政府雇人代役;徭役称更卒,每人每年到政府服役1个月,不愿亲自服役者,出300钱,由政府雇人代役,称“过更”。魏晋南北朝时期

曹魏租调制:200年(建安五年),曹操在人口流散,货币几近废弃的情况下,对汉代赋税制度进行改革,推行新的赋税制度,是为租调制。规定:每亩地征收田租四升,每户征收绢二匹、绵二斤,废除其余杂税。这一改革,以定额田租代替两汉时期的定率田租,以户税代替两汉时期的人头税。租调制下,田租较低,租额固定,增产不增租;户调以户为单位,增人不增调。这一赋税方法也被孙吴所采用。租调制的实施,免去了以物易钱交税的中间损失,符合当时军队的需要和经济条件,使得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有所恢复。

西晋户调制:西晋沿用曹魏的租调制,并有所发展。晋制:①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子或次丁男户减半;边郡征收额则为2/3或1/3;少数民族视距离远近则征收布匹一匹或一丈,米三斛或五斗或折钱28文。②另有课田制,即田租制。丁男无论占地多少,须纳50亩课田的田租共4斛。因此,西晋的课田制实际是以丁为对象的丁租,不利于小农而有利于地主。③缴纳赋税实行“九品相通”,即按照资产评定户等,按户等高低征收。东晋和南朝时期的租调制:①330年(咸和五年),东晋度田收税,即丁租和亩税并举,遭到了豪族地主的反对和抵制;362年(隆和元年),被迫降低亩税;376年(太元元年),取消度田收税制,实行口税制度,彻底向地主让步。②南朝宋、齐沿用东晋制度,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租调折钱缴纳的现象,反映了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梁、陈的租调制,不仅亩税、田租并存,还增加禄米;户调则变为丁调,加征禄绵,对小农剥削日趋加重。④同一时期的北方,在十六国时期后,基本沿用了租调制,但是滥征滥发现象十分严重。⑤这一时期的租调制,虽然看似公平(计赀定课),但由于官吏和地主富户相勾结,使得大部分的赋税压力转嫁到小农身上,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加重了农民的困苦。

黄白籍、却籍:东晋、南朝时期①称政府的正式户籍为“黄籍”。②称南渡侨民的户籍为“白籍”。“土断”即是将白籍的侨民编入政府的正式户籍(“黄籍”)中。③对户籍的审查称为“却籍”。

北魏九品混通制:是北魏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魏制,每户平均纳帛一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实际操作中,则按照北魏政府的规定,由县令计赀定课,分为“三等九品”。三等指的是将赋税按等级送到不同的地区,而九品指的就是赋税的等级,上三品的进入京师,中三品的进入别的州的重要粮仓,下三品的留在本州,这就是所谓的九品混通。隋唐时期

大索貌阅:自两晋南北朝以来,由于赋役沉重,户口隐漏情况很严重,大大减少了国家赋税的来源。隋建立后,严厉检查户口。583年(开皇3年),隋文帝下令各州县“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体貌来核查户口,以防丁壮诈老诈小逃避租役,以彻底清查户口。结果得44万余丁,164万余口,使大量逃避租役的丁壮和隐匿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输籍定样:是隋朝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的方法。为了防止地方官吏、豪强在户籍、户等、赋税方面营私舞弊,585年(开皇五年),隋文帝采纳高颎的建议,在全国实行输籍之法,即由政府规定各界民户所应负担的赋税徭役数目,并从轻定额,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于依附农民的剥削,再由政府规定划分户等的标准,作为定样,颁发各州县,使依样划分户等。这一办法颁布以后,许多原来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他们,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赋役的来源扩大,削弱了豪强地主的经济实力。隋租调力役制:隋朝的赋役制度包括租、调和力役三部分。隋制,18岁至60岁的男子为丁,要负担租、调、力役。租为田租,丁男一床(一夫一妇),每年纳租粟三石;调为户调,每年桑田者,输调绢一匹,绵三两,麻田者,输调布一端,麻三斤,无妻室的单丁与奴婢纳一半租调;每丁每年服役一月。583年,隋文帝规定丁男年龄由18岁提到21岁,受田年龄(18岁)不变;调绢输一匹减为输二丈;力役每年一个月减为20天;590年,规定年50以上者,可以纳布帛代替力役,是为“输庸代役”。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农民负担有所减轻,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唐租庸调制:唐代的租庸调是按丁征收的。均田制下,农民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叫做“租”;每年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叫做“调”;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若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三尺七寸五分,是为“输庸代役”)称为“庸”。官僚贵族享有蠲免租庸调的特权。与隋相比,唐代“庸”确立并制度化,同时,隋制50岁以上的人才能输庸代役,唐制则不再受年龄的限制。唐中期赋税制度改革:两税法。

计账:为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代政府每年一造计账,作为户籍的底稿,三年一造户籍,作为推行的依据。

手实:是唐代在基层官吏的监督下,由居民自报户内人口、田亩以及本户的赋役承担情况的登记表,是制订计账和户籍的主要依据,每年申报一次。因其是按照一定的格式,由户主亲自据实填报,故称“手实”。手实制度在宋代熙宁年间也一度推行。

社邑:社邑是一种沿传很久的民间互助团体组织。社邑除了组织春秋两次社祭外,平时还起着基层政权结构的辅助组织作用,与乡村中的里正、乡长一起催督耕作,团练防盗,应付官差。除了官府控制的社邑外,唐代私社更为兴盛。其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从事佛寺活动的佛社,一种是从事经济活动和生活互助的民间社团。私社在乡间、城镇皆有,也有跨地区的职业性组织。这时期的社邑早已脱离了早期血缘关系的束缚,演进成为了从事共同事业的社会组织。

乡里组织:隋初沿用北朝旧制:三长制。开皇九年(589)改党为里,每里125家;500户为乡,设乡正管理;成为保里乡三级制。唐沿隋制,保里乡分别为5家、100家、500家,主体是乡里,故称之为“乡里制”。唐时整编户口主要以乡为单位,即一乡一册。这时的乡已经是自然村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组织。户口稽查、田地授受、赋役征发都要依据乡里编制。辽宋金元时期

五等户籍:宋代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五等户籍制度经宋初三朝逐步完备。主户指占有田地、承担赋役的人家。按照他们财产(主要是土地)的多少,分为五等,每逢闰年更造一次,第一、第二、第三等户称上三等户[1],其中第一等户是大地主阶层,第二、第三等户属于中、小地主。第四、第五等户和客户属于农民阶级,其中第三等户中的一部分和第四等户属于自耕农阶层,第五等户多数属于半自耕农。客户指没有田地产业的人家,主要是佃户,但也是国家编户。主户和佃户的关系是由契约形成的地主和佃户的关系,表明了佃户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支移:为了移有余补不足,宋制,纳税人需要改变送交的地点,移此输彼,移近输远,称“支 移”。由于北宋边境战事频仍,税物大多规定送至周边地区,运输费用则由纳税者负担。不愿意支移的人,则须按照货物的数量,每斗交一定数额的钱,称“纳脚钱”。沿纳:是两宋时期在两税之外,形形色色的杂变之税的统称。

折变:宋代对交纳政府的税物类型有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官府按照实际所需,改变纳税 物品,或者以钱折麦、以麦折钱,或者以麦折绢、以绢折钱,是为“折变”。这样一折再折 后,农民负担愈发加重。

通检推排:金朝实行的对民户家庭资产总额“物力”进行评估核实的制度。始于世宗大定四年(1164),以后大体上十年一次。官方根据“物力”征收一定的“物力钱”,并结合户等划分上中下三等。金朝赋税之制,猛安谋克户缴纳定额牛头税,汉民根据地亩数缴纳两税。同时所有人都要缴纳物力钱。其余杂税与差役,再照物力钱多少与户口等级摊派,钱多多担,钱少少担。然而后期出现官吏为求速度而不究实情的情况。尽管其有种种负面影响,但其平均赋役的思想值得肯定。

元代赋税制度:①“五户丝”:元制,每五户出丝二斤供给本投下,称“五户丝”。五户丝主要推行在北方地区。②在北方推行“税粮科差”制:税粮即丁税,每丁每年纳粟三石,驱丁每人每年纳粟一石;科差则包括丝料(每两户出丝二斤供于政府,与“五户丝”合称为“二五户丝”)、包银(每户每年纳银四两,其中一半折为丝绢等物)、俸钞(每户每年纳钞一两,作为所在路的诸官吏俸禄)。③南方行两税法,沿用宋代旧制,按地亩分夏秋两税收取,夏税交布帛、丝绵等物,秋税纳粮。南方另有科差,包括包银、户钞(每万户交钞百锭,以供

份地主人,相当于北方的“五户丝”)。

元代户籍制度:①以民户为主体,其中上户和次户(即“中户”)一般是地主;下户负担沉

重的赋役,一般是自耕农或半自耕农,占民户的大多数。②佃户分为官佃和私佃。③除民户外,元代还有军户、匠户、灶户、医户、儒户等。

诸色户计:元代各种人户的定称。色是种类之意,计是统计之意。元代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户种,常见的有十种,如民、军、站、匠、盐、儒、道等等。其中军、站、盐、匠等户是国家强制签充的,儒、道、僧是通过考试或者其他方式认可的,每种户都对国家承担特定的封建义务。他们的赋役负担各不相同,统称为诸色户计。其户籍划定后,世代沿袭,不得移易。反映出了对普通百姓的人身控制加强。

四等人制:元朝建立后,为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与维护蒙古人对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根据民族被征服的先后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中亚、西夏、回回等。第三等是汉人,指金朝统治区域内的汉、契丹、女真等。第四等,南人,指南宋统治区域内的汉人和西南各族。四等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拥有不同的权利。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利用民族矛盾及制造等级差别,来达到统治全国的目的。明清时期

赋役黄册:是明朝的户口册,每10年更造一次。明制,110户为一里,每里之中推选丁粮最多的10户为里长,其余100户分编为10甲,每甲之中推一人为甲首。每年轮流由一户里长统领一甲服役。户口册上载明各户的姓名、籍贯、丁口、年龄、田宅、资产数等,鳏寡孤独者附于册后,不派徭役。户口册由里长、县、府、布政使司层层造册,最后统报于户部。因送给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又因黄册是政府征派赋役的依据,因此又称赋役黄册。黄册的编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矿监税使:是明代统治者为摆脱财政危机而派往各地开矿征税的宦官。从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起,明神宗派遣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分往各地开矿征税。这些宦官无不疯狂掠夺,或借口开矿强占土地,或巧立工商税名目横征暴敛,甚至随意捕杀人民,处置地方官吏,引起了一系列城市居民反对矿监税使的斗争。

三饷:“三饷”是明末征收的三种附加税,即辽饷、剿饷、练饷的合称。其中,辽饷是用于与后金作战的军费开支,剿饷和练饷则用于镇压农民起义。万历时期为与后金作战,每亩加赋银增至9厘,三年得银520万两,相当于全国总赋额的三分之一以上,称为辽饷;1637 年,兵部尚书杨嗣昌为镇压农民起义,增派田赋银280万两,称为剿饷;1639年,明政府加派练饷730万两,用以大量练兵镇压农民起义。三饷的加派,使广大人民群众深陷绝境。带征与预征:带征指历年拖欠未完的钱粮,于征收当年正额时带征若干份。预征是指应纳当年的赋税外,提前征收来年的一部分钱粮。征税时,地方官又往往趁机加派,满足私欲。赋税加征,使百姓不堪重负,被迫逃亡,走向对抗官府的道路。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一条鞭法。清代赋税制度改革:摊丁入亩。

耗羡归公:是清雍正年间推行的财政措施。1724年(雍正二年),清廷推行“耗羡归公”,规定火耗每两不过二钱,将原属官吏自行处理的耗羡银收归政府控制,一部分弥补官府亏空和补助地方经费,大部分分配给各级官吏做养廉银。火耗遂变为朝廷的一项收入。这一改革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的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州县官于征火耗外,又暗中加派,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

篇6:赋税论 读后感

(1)赋税制度的沿革 ①春秋初税亩

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②秦汉赋税: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

影响:A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C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D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③隋唐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作用: A以庸代役,一方面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另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B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是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同时也促使开垦荒地;C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D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④唐中后期两税法。

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

内容:A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B征课内容: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

C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D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F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两税法提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

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

作用:A两税法统一了税制,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扩大了征税面,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D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E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局限性: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⑤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内容: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实行方田均税法,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后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

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实质: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⑥明后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背景: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土地集中、阶级斗争的产物。目的: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化繁为简、平均赋役,内容:A赋役合并: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B折成银两,C部分“摊丁入地”: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意义:A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

B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C赋役统一征银的办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对豪强漏税有一定限制作用。

结果: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

⑦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原因:①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②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③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内容: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地丁合一又叫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评价: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2)规律总结:

①特征分类(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 A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如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B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如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

C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D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另外,还有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②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趋势(演变特点):

A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B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C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D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E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F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上一篇:大连沿海水路运输管理规定下一篇:理财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