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2024-05-04

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精选12篇)

篇1: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一、主导思想

针对生物学科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访谈人员

生物全组教师。

三、访谈对象、时间

1、对象:学校七、八年级学生。

2、时间:5月3日

四、拟定访谈题目

1、你对生物学的兴趣程度?

A.浓厚B.一般C.没兴趣

2、你的生物成绩在班上属于:

A.优秀B.一般C.不太理想

3、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A.讲授B.实验C.游戏式的教学活动

4、你喜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吗?

A、喜欢B、一般C、不喜欢

5、你愿意担任合作小组的小组长吗?

A、愿意B、不愿意

6、你喜欢怎样组成学习小组?

A、自由组织B、老师编排

7、你喜欢怎样的合作方式?

A、轻松B、自由C、严谨

8、在小组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你一般

A.积极发言B.感觉与自己无关C.等待老师给出答案

9、你认为这种合作方式对学习的帮助程度如何?

A、帮助很大B、一般C、没有帮助

10、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生物老师?

A.严厉型B.活泼型C.幽默型

11、你最想对你的生物老师

说。

篇2: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学生及师生之间的自主合作与交流,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被纳入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举例浅析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运用,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126-01

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生物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借助合作学习模式能把教师从繁重、低效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使教师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理论与实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使生物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体系下的初中生物教育目标。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组建实力均衡的合作学习小组,可以将6人分为一组,每组设一名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们积极参与生物合作学习活动,讨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展理论知识践行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如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指导组长和组员一起学习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按照具体流程逐步完成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撰写实验报告,从中获取知识体验,加强实践技能与合作能力[1]。另一方面,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顾全大局,对每个小组进行适当地指导,提供思路,同时还要处理好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注意平衡独立与合作学习的桥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开展有序的小组合作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有序的小组合作活动,首先,应全面认知合作学习对自身的要求,准确定位自己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位置,革新传统教学观念,完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这样能确保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顺利开展;其次,教师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前准备工作,重视实现当代初中生物教学目标,准确判断本次合作学习活动是否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以及能否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实践人才;最后,教师要全面观察合作学习的进程与效果,了解学生的进步程度,做好合作学习的点评工作,结合学生的进步程度和知识与实验技能缺陷予以相应的表扬、鼓励和指导[2]。

此外,教师不能忽视合作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要求,应该综合指导学生认知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了解自己的具体学习状况,告知学生:要努力克服生物学习困难,争取更大的进步,理应积极投入到合作学习活动中,不断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促进合作学习优势互补[3]。选择挑战性学习任务

教师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目标,精选合作学习内容,为学生布置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分工完成,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全面提高生物实验技能。如在讲解《了解生物圈》这一章节时,让学习小组合作完成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每个合作小组有六名学生),在开展课堂实验之前,由两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室外采集各种各样的植物标本,做好其保鲜工作;在进行课堂实验过程中,让两名学生调节显微镜,然后将提前采集的植物置于显微镜下,接着让小组成员轮流观察,发表自己的所见所感;实验活动结束后,由另外两名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教师耐心引导学生在报告中认真撰写实验分工、流程、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实验心得体会和针对本次实验所提出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弥补传统课堂模式的缺陷,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教学状况,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实验能力、合作能力、学习态度和书面成绩均纳入评价标准范围内,以此确保教学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正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科学组建合作小组,为学生开展有序的小组合作,精选合作学习任务,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篇3: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动机

因为每个人的个性的不同,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有能力解决问题, 不屑与他人合作, 也有一些内向不善言辞性格的学生, 不肯主动与他人交往。如果一个人没有合作的意愿, 合作学习就会失去合作的基础。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合作的动机。让他们知道,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 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 学会合作, 学会生存”, 是学生未来工作、适应社会的基础。俗话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 使群体的力量更加强大。我在教学实践中, 常常讲唐僧取经的故事, 唐僧师徒四个就是一个合作小组, 他们团结合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

二、通过选择, 把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由于提倡合作学习, 存在什么地方都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用小组合作来解决一切问题。开展合作学习, 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不能滥用。小组合作的最佳时机是学生最想与人交流、最需要向外部力量寻求帮助的时候。比如, 当自己不能独立完成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 学生就会乐意交流;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或有争议时, 他们就愿意共同探讨;当遇到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协作时, 学生自然地希望分组合作。

三、通过训练,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

1. 学会分工。

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会看到, 当老师宣布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 课堂气氛热闹无比, 个个兴趣高涨, 然而仔细一看, 很多同学只是和同桌或前后桌相互取笑, 而且讨论内容与课堂毫无关系。到全班汇报交流时, 有不少同学不知道要讲什么。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流于形式, 组内同学因为没有明确分工, 所以在合作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因此在组建好学习小组后, 各小组需自行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人员的合理分工, 明确职责任务。

一般情况下, 在每个合作小组内要设组长、记录员、交流员各一名。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监督由组长负责, 保证每次合作学习能够有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失败, 较大程度与组长相关, 组长应该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并且由同组同学选出。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下小组讨论、探究的要点便于向全班交流汇报。交流员的职责是向全班汇报交流该组讨论、探究的成果。由于不同组员的能力有差异, 他们分担的任务的难度也有不同, 这样可以保证分担的任务能够顺利地完成。经过重新优化组合的学习小组, 更加合理科学, 为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创造了基本条件。

2. 学会表达。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让同学们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这样才能进一步合作探究。语言表达是人和人交往和互动的桥梁, 只有学会表达, 才能与他人顺畅地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如何训练学生学会表达呢?这就要克服不敢说的心理, 要求小组成员大胆地说, 人人都说。

3. 学会倾听。

小组成员之间应做到善于倾听和质疑。为防止大家争先恐后, 或粗暴打断别人的情况出现, 让同学们进行换位思考, 当自己在发言时其他同学不听会你愿意吗?懂得倾听是一种礼貌, 是尊重和理解。

当然, 质疑是学会倾听的另一面, 如果有不同看法时, 要敢于提出, 有疑问, 应及时追问, 大胆质疑, 对其他同学没有想到的, 没说完整的, 要勇于补充。

4. 学会讨论。

讨论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 学生小组讨论时, 学习优秀的学生说的多, 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同学说得少, 这样使讨论流于形式, 也不能体现讨论的价值。究其原因, 还是学生不会讨论。合作学习中, 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是学生讨论的前提。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讨论犹如空中楼阁, 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老师应要求学生:讨论前, 小组成员必须先独立思考, 小组长控制时间;然后, 小组长安排每个组员说出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商讨, 最终形成共识。由于小组中每个同学都进行了深思熟虑, 每一位同学都得到了进步。同时在别的同学的发言中找出了自己的不足, 对于问题解决又会有新的启发, 小组合作讨论的价值这样才真正得到体现。

四、通过评价, 让学生感受小组合作学习的愉悦

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的合作, 不断增强学生参与的意识。合理运用评价, 既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使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评价可以是老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己评价。评价最好能全面、合理、科学, 渗透到合作学习的每一环节, 评价内容包括小组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的变化。当然, 评价应以正面评价为主, 多鼓励, 多表扬。

篇4: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关键词 生物课堂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34-02

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实现小组成员全面进步的目的。但是怎样才能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取得实效呢?总结经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选择好适宜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

(一)某些有一定探索性、挑战性的内容。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可以让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而某些复杂、综合的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仅靠个体的力量往往不能解决,学生会觉得有讨论的需要和必要,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我在教《现代生物技术》时,提出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如何?你们怎么看待转基因产品?”这一具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取得个人独立学习所难以取得的学习效果,从而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二)某些方法、结果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出现不同意见后,教师可不加任何评论,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争议,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执教《生命的起源》一课时,提出了“关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有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化学进化论和宇宙生命论,你最支持哪种说法,为什么?”这时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我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辩论。为了使自己一方的观点成立,理由充分,同学们合作协商,交流探讨,挖掘信息,辩论精彩纷呈。

(三)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可以改善学习效果。如我在教《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一课时,提出了“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什么问题?我们应如何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这一颇具开放性的话题,并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交流中,许多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这种创造火花的闪现恰恰得力于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中思维的碰撞。

(四)大部分学生都有意见想发表的教学内容。有时,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后,学生举手如林。这时,教师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发言的需要,便可以让学生相互说说,满足学生倾述的欲望。如我在执教《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时,让学生“列举出你知道的一些动物的取食行为或其他行为”。这时班上大多数学生争相举手发言,为让每位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内发言交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看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现。

二、应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时开展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思考的时间。

三、精心组织、明确分工

1.分好组。按性别和学习情况以及上课的表现6-8人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

2.做好分工,合理安排角色轮换。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着“主持人(小组长)、书记员、发言人、检查员、控时员、纪律员”等的责任,并且各角色间每天轮换一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

四、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的指导作用表现为: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当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时,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当小组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任务……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篇5: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当前,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地理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的在于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自己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目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二、整改和实施策略

1、增强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地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地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时,可以引导小组合作制作地球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3、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篇6: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列五中学

罗昭均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一年多了,从最初的困惑到现在,已经有许多的体会.。通过一年多的实施,现在总结出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应该是基础。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加强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①、激发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等诸方面应获得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②、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读书离不开思考,自学更是如此。“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学就是两者的桥梁,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新指示有关的旧知停靠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③、质疑问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贵有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质疑问难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把“你今天学到可什么知识?”转变为“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明确提问不仅使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其次,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课结束前,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提问人”和“最佳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

3.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需要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并不高。原本以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终于有一学生道破了天机:老师,这些问题我们不用讨论也都知道嘛!为什么还要讨论?原来如此,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时机,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

篇7: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学生姓名 班级

亲爱的同学你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深入。你们肯定与我一样希望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对学习的效率及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为此,我想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问题。因此我希望同学们能配合我如实填写这份问卷,感谢你的支持!

1、你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感受?

A、很有乐趣,学习效果较好

B、本组的好同学总说,我也想发言可抢不着。

C、太吵了,大多时候我喜欢自己一个人学习思考

2、你认为生物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否提高了你学习生物的兴趣?

A、是 B、否 C、不清楚

3、你认为生物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否提高了你学习生物的效率?

A、是 B、否 C、不清楚

4、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大多时候你们怎么处理的?

A、请其他小组介绍怎么解决

B、老师直接告诉你们正确答案

C、先筛选问题,有价值的共同讨论解决

5、当看到其他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会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吗?

A、主动去帮助他 B、等他过来问我 C、不闻不问,管好自己

6、当别人的意见与您不一致时:

A、仔细听取,考虑这些意见的合理性。

B、努力找出彼此一致的地方,作出必要的让步,达成一致性意见。

C、明确地充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一定不让步.D、别人的意见总是合理的,我对自己自信心不足

7、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时,你觉得什么方式最有效率?

A、小组成员每人说一点

B、谁愿意就让谁说

C、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8、你认为你的同学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否能合理地评价你们组的表现?

A、是 B、否 C、不清楚

9、你认为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的方式对你的生物学习有无促进作用?

A、是 B、否 C、不清楚

10、你认为在对其他小组评价的过程中你的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

A、是 B、否 C、不清楚

11、你认为老师在课堂上对你的评价对你学习生物是否有促进作用?

A、是 B、否 C、不清楚

篇8: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求知的指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可以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 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对历史进行深入、广泛的探究, 提高课堂效率, 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人生体验, 感化学生心灵, 为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良好基础。

⒈创设浓郁的历史小组学习情境, 让学生轻松走近历史

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情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史料情境、故事情境、角色情境等各种教学情境, 渲染出历史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 引领学生走近、感悟、理解历史。

历史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 也离不开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古老厚重的历史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 这就需要历史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历史学习情境, 符合学生求知欲、心理认知和历史学科特点, 也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让学生轻松走近历史。

2. 开展历史游戏活动,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比较简单、外显, 情感活跃, 他们以学科直接兴趣为主, 喜欢参与教学, 喜欢直观、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 为此, 设计历史故事游戏活动比较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状况。

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和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在教育界广为流传, 正是因为它独具魅力, 它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而历史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正是各种学习方法的综合体现, 历史学习中, 学生要养成运用此途径获得知识的习惯。

1. 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和学习内容, 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

历史知识大体上有相同的特点或规律, 如历史背景、原因、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和影响等, 所以介绍方法大致相同, 如果千篇一律, 学生肯定不感兴趣, 但如果让学生分组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且选择内容相同的相互组合, 形成多个合作小组,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有帮助。

2. 自主合作探究, 弄清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和感应力

在教学中, 笔者让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 (如抓重点、自我介绍、角色扮演等) , 认识和评价各种典型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 通过不同的途径合作, 完成共同的任务, 最后小组合作归纳, 完成填空、选择、简答等课堂练习, 弄清历史知识的特点和感应力。

3. 小组合作探究, 展示学习成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无论是小组讨论、历史剧的编演, 还是历史古迹考察活动的开展, 都营造了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 加强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小组之间的交流, 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学习中, 学生为共同目标而互相合作, 彼此激励, 争取共同的成功。

三、百家争鸣, 培养学生敢于寻新求知的意识

“活跃思维是想象力的储蓄器”“想象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历史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课本, 探寻课本外的知识, 不断挖掘潜能, 拓展学生探究学习视野,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爱和向往。

1. 呵护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小组合作学习中, 鼓励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往往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这是对所学内容的进行深入思考的表现。培养和呵护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 对于学生寻新求知、思维能力、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2. 活跃思维, 引导学生学会历史思维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历史思维方法, 教会学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问题。

在学习苏俄“新经济政策”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途径、效果三个角度分析: (1) “我们”是谁, 当时国内现状是怎样的? (2) “我们”解决的途径:美国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 帮助改变现状? (3) 学习了美国之后会有什么效果?从而得出结论。

篇9: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通过实践,我认为从以下方面进行,会比较有效。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小组成员的组成对合作学习的效果影响颇大。因此每个小组的组员不宜太多,4—6人比较适宜。组员的特点也非常重要,如果几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分在一组,在讨论时会出现安静、沉闷,谁也不先开始发言的状况,组员之间没有出现交流。而几个活泼开朗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则容易出现各自说各自的,不聆听其他组员说什么,也一样没有达到组员交流的目的;况且初中生物探究活动许多需要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如鼠妇、蚯蚓、萌发的种子等,成绩优秀的学生未必会将准备这些材料放在心上,而那些调皮好动的学生倒是不少会热情满怀备足备好实验材料,让其他学生对他们刮目相看。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性格、兴趣等方面,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保持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能进行公平竞争,并且定期解散那些没有意义的小组。

2有序开展小组内合作

小组组建后,在操作小组活动时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某些小组就形同虚设或者出现课堂难以调控的局面,无法正常进行探究学习。如何引导小组正常有效的学习,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控。

2.1制定小组遵从活动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笔者所授班级的班组合作是这样规定的: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合作学习必须要以个人独特的见解和认知作为基础。只有在每个学生都有所思、有所感后再展开讨论、进行操作,小组内才有可能出现争论、交流的局面,才显得更加真实、有效,才能使问题愈辩愈明。没有自己深思熟虑而匆忙地展开讨论或操作,容易出现个别优秀学生的“表演”,这与合作学习宗旨相违背。不遵从活动规则的小组,记一次小组违规,违规达到一定次数,予以惩罚。

2.2组内成员分工合理明确

合作与分工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效合作离不开合理分工,合理分工是为了有效合作。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小组成员之间相得益彰,合作学习才会更加有效。每小组设有小组长一名,一名纪律员,一名操作员,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各成员的职责不同,各自行使好自己的职责,让探究活动顺利进行。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稳定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我们班是一个月),小组长会调换他们的任务,纪律员的下个月去担任汇报员,这个月担任操作员的下个月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四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2.3活动记录进小组档案袋

教师设计记录表,记录每次讨论的过程、结果,每个组员承担的角色,方便及时查阅,也是对的学生合作学习行为起到督促作用。

3精心选择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初中生存在好奇心强,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任务,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安排探究活动时应精心设置学习任务,比如在上“种子萌发的条件”这一节课的前一周,布置学生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个实验。上课时,学生带自己的实验成果来。教师到课堂上一看,大失所望:学生带来的种子虽有萌发的,也有没萌发的,但是大多在不同学生手上。有的所用的种子数量只有可怜的几个,能称得上对照实验的廖廖无几。看来前面虽学了好几个探究实验,但学生对实验原则的掌握真是不容乐观。这时笔者想为何不好好利用这次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探究实验的原则和基本步骤呢,于是提出这样一个学习任务——尝试用你已做的实验方案来说服组员认可你所实施的方案具有科学性。

注意:个人尝试根据以下7个方面进行尝试说服。①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②你的假设是什么?③你实验的变量是什么?④你是如何控制变量的?它是不是本实验的唯一变量?⑤你有无设置对照组?⑥你认为你的实验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是什么?⑦你从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讨论的问题:①通过讨论,你们组探究出环境条件中哪些因素影响种子的萌发?你们认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还有哪些?②你们认为需要设计几组对照实验才可以探究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③种子具有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否一定就会萌发?为什么?这个任务一出现,学生们个个“磨拳擦掌”,恨不得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来“忽悠”组员,可组员也要“忽悠”别人,于是在聆听过程中一个个竖直耳朵试图揪出他人的一点差错,为自己的“演说”作好准备,人人“斗志昂扬”,激情四射。由于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使得小组讨论时争辩得厉害,小组汇报时归纳得相当详细、准确,不但归纳了环境条件连内部条件也归纳出来了,作为教师除了表现赞许之外不需再做什么了。

教学过程中,只要细心观察,这样的学习任务还有很多,比如在探究蚯蚓的实验中提出:你们用蚯蚓还能设计哪些探究活动?父亲有酒窝,母亲无酒窝,孩子有酒窝,能否确定有酒窝是显性性状?……

4合理建立评价体系

评价小组活动是对小组成员所付出行动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也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评价最好能全面、合理、科学,并渗透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

4.1注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评价

学生的参与要不时进行跟踪调查,及时评价,比如经常提出下列三个问题:①你会用哪一个词描述小组今天的情况?②你会用哪一个词描述你希望小组成为什么样子?③每个人都在参与吗?是的,总是____,通常____,偶尔____,很少____;不,从不_____。

或者问:你是否在尽力使彼此感觉良好?你是否在倾听而且真的想回答这些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程度和合作学习的内容,每月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及不合作小组,连续两个月被评为不合作小组给予解散。

4.2档案袋评价

哈特把档案袋定义为“承载学生技能、思想、兴趣必成就的容器”是真实性评价的一个有效形式。长期保存的学生档案袋为评估学生的成就和发现学生的不足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

档案袋的项目包括书面作品的样本;标准化的记录表;小组报告;测试和小测验;调查结果;其他同学的意见;学生活动的录像带;获得的奖励,自我评估等。

比如测试,有时合作小组共同进行一些测试,在测试的前一天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复习,考试当天,学生先单独参加测试,在交上试卷后,小组成员聚在一起讲座答案,然后再交上第二份答案,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两次测试的表现评定成绩并存入学生档案。

4.3现场评价

小组汇报课能直接观察各小组的现有水平及所付出的努力,因此有着较高的效度。每学年(或每学期)定期举行一次小组汇报课,各小组自主选择一个探究课题或是调查报告,可以以幻灯片、展示板、演讲等行式向班上同学呈现小组的成果,由同学们作出评价,也可以请教师来当评委,并给予点评。

篇10: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学理念的有效更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文首先对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包括开展原则、存在问题等,之后文章对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包括: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明确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前提;引入竞争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恰当的引导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催化剂等方面。

【关键词】初中生物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1.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简称合作学习,是以合作互动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创新的教学理论与方略[1]。合作学习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系统利用生物课堂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促使学生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其最大特点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去,这对于枯燥乏味的应试教育有着变革性的作用。本文拟通过对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丰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概述

开展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等方面同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而当我们在初中生物的教学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有明确的小组讨论主题,或需解决的学习任务;(2)小组内各成员要面对面互动;(3)小组内要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

1动的气氛;(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如果能按上述原则落实到位,真正开展起来的话,对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应该会有很大的提高。但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很多地方都是流于形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一般就显示为:分组的随意性大、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的合作意愿不强、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深、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明显等。根据实际显示,初中生物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很多学校的实施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见开花,不见结果”,到最后往往都会出现合作过程热热闹闹、气氛热烈,汇报过程冷冷清清,学生你眼看我眼,争着往后退,没人站出来发言。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要让它在初中生物的教学里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找到有效的实施策略,并使之落实到位。

3.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分析

3.1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班里几十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小学,自身的智力发育、潜力倾向各不相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但传统教学模式是标准化、统一化的模式,当然这种模式有着工作量小、易于管理等优点,但从长远来看,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步脱离了教育实际。所以,尊重差异、面向差异,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这就成为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学的“必由之路”。科学分组为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但科学的分组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前期工作,通过家访、谈话、调查、课堂

表现等综合观察为学生分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让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在小组内部获得合理的搭配。分组时应避免 “就近原则”与“一成不变”的原则,即不能因为学生座位离得近就分成一组,也不能只分了一次组之后就再也不重新分组。而应该根据组内学生个体的变化,以及学习内容的变化,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的重新分组。

3.2明确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前提

在有了科学分组的基础上,就要合理并且明确地进行分工,职责到人。一般可以采用6人小组制,对每个合作小组,要设立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监督员和信息搜集员等不同职务。其中,组长负责本组的全面工作,主持组内讨论,分配发言任务,协调学习进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记录员负责记录组内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意见情况;报告员负责搜集组内意见,组织语言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学习结果;监督员负责检查本组成员的学习和纪律情况,做好登记;信息搜集员主要是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资料的采集整理,辅助记录员落实组内学习遇到问题的处理工作。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结合实际情况互换身份,让每个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以达到全面共同发展的目的[2]。教师要定期对各个小组的考核成绩进行检查,并结合各种考核成绩,对进步程度不同的小组和人个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考核出现下滑的小组,要及时总结差距,找出原因,制定解决措施,最终使全班成绩共同进步。

3.3引入竞争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一方面是要尊重各组之间的差异,努力促使各小组共同进步,但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要促使学生进步,又必须引入竞争。针对初中生的年龄,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要想取得

一定的成效,都应该建立在竞争的前提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初中生物教学所建立的较为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以一定教学目标为导向,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基本形式,以教学过程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教学机制,并且要形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在组间开展有序且良性的竞争。这种竞争可以采取两组为一个搭档,互相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纪律情况、课堂表现等方面,互相帮助、互相竞争。每月选出一组进步楷模,让各组学习。以此实现各小组你追我赶,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3.4恰当的引导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催化剂

在初中生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关注的是要学生起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与自我学习的能力,但教师在每个环节所起到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包括导学案的设计、活动内容的安排、考核模式的制定、竞争方式与途径的规划等等,都需要教师充分的前期工作和大量的准备[3]。一般来讲,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设问一般不宜提出太多的内容,最好是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以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作为载体,以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使用现代科教等手段去主动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为途径,以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独立性为目的,最终形成每个学生的最大效率的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4.结语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地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方式,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明显的作用。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虽然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进步的理念是显而易见的[4]。所以,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一定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 郭凤云 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

篇11: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一、变教师指导为小组讨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作文课的开始,文题一出示时学生往往反响很大,那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看到作文题,孩子们会议论纷纷,甚至眉飞色舞,这个时候正是学生思维极其活跃的时候。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遏制住他们的思考,把我们的看法强加给他们?为什么不因势利导,让他们的思绪发散开去?于是我们利用合作小组,把教师指导改为小组讨论。既然他们有话要说,那么就让他们畅所欲言。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围绕文章题目自由讨论5~10分钟,然后用5~10分钟让各小组汇报刚刚热议的内容,最后教师依据讨论和发言的情况作总结、提示或者强调。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不受老师指导的约束,联想和想象非常丰富,能够充分调动孩子平时的生活积累,让他们很快找到写作材料。讨论中学生受到对方发言的启发和引导,思维会变得更为活跃,使选材的范围更广,角度更新,不落俗套。各个小组讨论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审题,有的侧重于选材,有的侧重于主题立意。小组发言中各小组之间的观点和看法能互为补充,老师的总结,又可以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补充,也可以对讨论中没有涉及的方面给予提示和强调。小组讨论,完成了老师指导的任务,却回避了老师指导给学生作文带来的弊端。又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二、变课后批改为当面指导

第二个环节是学生写作,这几乎要占用两节作文课中一半的时间,因为学生在写作文,老师一般无事可做。这其实是对教学时间的极大浪费。而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而使写作不能顺畅地进行,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就只能把作文草草了事,这势必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对写作失去兴趣。这正是学生对写作方法和技巧有迫切需求的时候,这正是教给他们写作知识的最佳时机,如果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困惑,教给他们写作知识,必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而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对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在学生写作的前二十分钟左右不打扰他们,让他们专注的完成选材立意和整体构思。二十分钟后,大部分学生的文章整体构思成形,文章的雏形已现,此时老师巡视教室,了解学生写作情况,对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当面指导:一是对个别仍在苦思冥想而无所得的学生进行指导,这些学生往往写作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帮助,老师可以了解他的想法,帮他们选定材料,确定写作内容。使他们走出困境。二是关注写作的具体内容,比如,学生作文的开头,材料的取舍,详略分配,主题的挖掘乃至语言特色等等,对处理得好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处理不当之处,给予点拨指导。教师的指导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每生必到,可以把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作为指导的重点,也可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指导的重点。

这样的指导能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既是“鱼”,能解燃眉之急,也是“渔”,能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既是理论又是实践。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感到困惑,思路堵塞,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老师适时地点拨,会让他们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这样的欣喜,会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这是最可贵的东西。当面指导,还可以把评语中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楚的东西进行详细解说,此时传授的技巧和方法,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写作技能。另外,对学生进行当面指导,也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写作中,也可以借此机会充分了解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评讲时更易于对症下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变老师批改为学生互批

我们利用合作小组变老师批改为学生互评,在课内进行。即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同学互相批改作文,因为是学生评改,评改前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评改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改错别字、病句;二是品评语言;三是评文章的主题、立意、结构等等。评改形式上的要求也要具体明确规范,因为毕竟学生能力有限,要求明确才能便于操作。

小组成员互相为对方批阅作文,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批改一篇,批完以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传阅,交流批改写作心得。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篇佳作荐给老师。对于推荐出来的优秀习作,小组给出推荐意见,即小组评价。小组评价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完成。

这样,原来要花费老师大量课外时间的作文批改,利用学习小组,在课内就可以完成。在互相批阅的过程中,学生表现的非常认真专注。这不仅仅是批阅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得到锻炼。老师在学生批改的过程中巡视,给予适当的指导。同时,掌握学生写作及批改的第一手资料。

篇12: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    小班化

1.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

初中生物是一門基础自然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系统性很强,从微观上看,学生要掌握显微镜下病毒的结构,从宏观上看,要对整个生物系统有所认识[1]。当前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教学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小班化教学的开展。其次是教师对新课标缺乏认识,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生物教师还未完全从“用教材教”转变为“教教材”。而且大多数教师对现有可利用教学资源的关注不够,很多学校虽然都设有生物实验室,但基本上都闲置。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生物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也产生很大的阻碍[2]。就农村初中生物课堂而言,问题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教师认识不到位、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二是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划分不合理,组间差异过大、课堂秩序混乱等问题突出;三是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及现有考试制度等的影响,导致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多重限制[3]。

2.农村初中生物课堂开展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1转变教师角色

生物课堂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于当前的教学模式、方法等及时做出调整,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师生关系的重构引导课程改革,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一系列改革的前提。

小组学习的前提是合作学习。要学生学会合作,教师首先要积极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进行合作,增强集体备课、交流互助、合作共享的意识。教师在小组学习中,应成为学生的向导者、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要学会与家长的合作参与、合作管理、合作监督,将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的课堂转化为学生主导、学生主演的课堂。要教会学生实践,变理论学习为实践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七年级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中,让每个小组自制模拟胸廓教学模具,通过小组内探究胸廓模具在什么时候气球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让学生感知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以及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等,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合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营造愉快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教学时,让学生小组分析、解释农作物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科学道理;移载植物多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的生物学原理,等等。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有意识地创设争辩、讨论情境,并在小组讨论中适当引导,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呼吸运动,吸气、呼气过程中(肋间肌、膈肌、膈、胸廓、肺)的变化情况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难的,而使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可以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形象呼吸过程,从而让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吸气、呼气(肋间肌、膈肌、膈、胸廓、肺)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表格对比让小组归纳。这种学习方式易被接受,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3优化合作学习的内容

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活动,如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这些探究性活动的开展仅靠个人是很难独立完成的,如果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则既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果与乐趣。但农村初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师可依据学校的实际及学生能力,对探究性活动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因地制宜地确定探究活动的内容,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2.3.1调查类活动的开展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如:“调查校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调查五个步骤:调查范围的选择、制订活动方案、实施调查、归类整理、汇报与评价,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

2.3.2实验探究类活动的开展

实验探究是学习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如七年级上册的“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从鼠妇的采集到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都可采用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锻炼。又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探究实验,教师在上课前的一周安排各小组回家完成这些实验。上课时各小组将实验结果带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实验探究操作能力。

2.4加强合作能力培训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涉及分组、教师参与、学生参与及评价等问题,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异质分组方式,而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也使得其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速度并不统一,为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主要是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以优带差,帮助其学会分析问题,逐步提高其成绩,在此过程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对知识会有更深入理解。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采取适合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分组方式,组织类型可以多样化,但是小组规模不宜过大,应进行异质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培养竞争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应引导学生学会良性竞争机制,并努力创造良性竞争环境,让每一个知识点都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其处在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中[4]。我从以下几点加强合作能力培训,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

2.4.1树立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理念

美国明尼达大学的戴准“W”约翰逊和罗速约翰逊对合作理论进行了40多年的研究,他们认为学习的动机是由社会关注、相互依赖等因素决定的。在学习中,积极的合作、消极的合作、无效的合作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充分感受积极合作带来的好处,从而克服单干、消极合作、无效合作等排他性的习惯。因此,树立正确的小组合作理念,是事关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2.4.2加强小组成员的培训

2.4.2.1小组长的培训

在小组建立初期,观察班级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小组长人选要求:a.有强烈的责任心,愿意为同学们服务;b.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c.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选出小组长的人选后进行集中培训使其了解组长的职能、权利和义务,领导艺术,形成技能。教师对各组小组长的工作表现要作出积极的评价并给予鼓励,及时召开小组长经验交流会议,针对各组长提出的困惑给予及时解答。同时采用定期转换“竞争上岗”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4.2.2学科长的培训

学科长是由小组中生物学习较好且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学生担任,然而这些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愿与其他学生交流分享。在培训中,我们要解决学生的这个问题。新学期的头一个月生物课上有意地多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予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心理素质,并不断地激励他们。生物实验课上有意让这些学生担任老师的小助手帮助其他学生完成实验,使其从中得到乐趣,从而使这些学生成为乐于助人、态度积极、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的学科长。

2.4.2.3记录员的培训

记录员是小组学习中问题的集中体现者,在小组讨论中产生的问题由记录员记录。在培训中,要求记录员利用统一的格式登记,培养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能记录好讨论的内容,又能积极参与讨论的习惯。

2.4.2.4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如中心发言人、控制员、服务员等)的培训

如:互助意识、倾听能力、表达能力、总结能力等培养。上述小组成员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小组合作效果适时调整。

2.4.3组内学习

组内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关键,要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进一步进行细化、优化,提高成员质疑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达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必须实行组内结对子。

2.4.3.1小组座位的编排

当前农村初中班生数较少,每组五六人依据学生生物成绩、生物素养、能力水平、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对组内学生进行编排,每组成员划为A1,A2,B1,B2,C1,C2(A:学习成绩优,能力强,B:学习成绩一般,C:学习成绩较差)。

三种小组座位编排的模式

2.4.3.2小组的课内评价

课堂小组的评价是检测学生的合作效率、效果,增强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小组合作的成绩评价,以此鼓励学生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可以使学生更注重合作过程的行为表现,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经历中不断体验成功,评价还可以使教师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对合作小组的组织和教学目标活动的设计,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发展更有效的合作学习。每一堂课上,根据设计的合作内容,都要对小组的合作成绩进行定性评价。主要是好、中、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从表达水平、认知水平、是否进行合作方面进行评价。

2.4.3.3小组的课外评价

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在校寄宿,学校提供晚自修服务,如何有效地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延伸,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a.预习(10分钟):小组长负责召集,由小组依据导学案讨论学习,发现问题提交。

b.作业(20-30分钟):由小组长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先独立完成,由学科长负责检查,并针对小组出现的问题,学科长讲解解决,学科长解决不了的由记录员记录题型,交由任课教师下节课解决。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激发学生合作意识,我采用了“累计积分制”,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十分有好处。如每周有小组排行榜,每個单元有合作标兵组、优胜组、进步组等激励性的表扬。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如期末市统考中,大部分生物学困生成绩有显著提高,生物平均成绩在全市排名,由半期考的10名进到第5名。

总之,在建立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小组合作的学习价值,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强调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真正让学生在有效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生物课堂中换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于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4,10(3):20-21.

[2]张清忠.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0(1):4-5.

[3]高岩.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有效性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档案工作自我鉴定范文下一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