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

2024-05-04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共2篇)

篇1: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

当前,全国检察机关正在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作为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好地在国家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职能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并着重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化对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一些基层检察院,对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重视不够、部署不力、成效不大,与反贪、公诉、侦监等业务部门相比,在机构设臵和警力配臵上人少力弱;侦查设施、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加之渎职侵权案件构成复杂法律适用复杂,发现难、突破难、处理难等特点,渎侦干警有畏难情绪,士气不高,斗志不强,这些因素导致渎检工作的办案力度和执法水平处于低层次的薄弱状态。其根本原因是对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把握,对此,我们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深化对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树立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理念。查办渎职侵权犯罪阻力大、干扰多、处理难,必须主动依靠党委领导,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工作氛围,以保证办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的领导,不仅是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政治保证,也是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和法律原则。

(二)树立加强渎职侵权检察是为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理念。渎职侵权检察一方面是对国家司法、执法管理活动中工作人员执法犯法,弄权渎职构成犯罪实施法律制裁,另一方面是检察机关其他监督职能的必要补充和重要支撑,是强化诉讼监督的重要手段,这两个方面的职能有力地保障了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三)树立加强渎职侵权检察是实现执法为民重要途径的理念。渎职侵权检察通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务中滥用权力或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不仅直接保护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不受侵犯,而且规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对于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具有重要作用,从而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树立加强渎职侵权检察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重要法律手段的理念。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依靠法制的保障。渎职侵权检察通过对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不正确履行法律职责的监督制约,确保了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五)树立加强渎职侵权检察是服务大局职能体现的理念。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每一项监督职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把渎职侵权检察工作臵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去思考、去研究、去部署,使这项工作始终围绕大局、服务大局。

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渎职侵权检察的能力建设 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就是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切实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一)以人为本强队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面临的特殊使命和任务,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这是取得工作成效的关键和前提。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从事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的骨干人才缺乏,难以驾驭适应此类案件的侦查工作,这应引起各基层院领导的重视。一是在机构建设臵和人员配臵上予以重视,特别是要抓住成立反渎职侵权局这一机遇,选调优秀人才充实到渎检部门,使机构设臵和干警的人数、素质与所担负的任务相适应;二是在教育培训上予以重视。在渎检部门要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五种能力,即收集高质量案件线索发现犯罪的能力,突破嫌疑人口供的能力,收集固定证据的能力,运用侦查谋略的能力,运用科技手段的能力。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干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三是在对干警的待遇上予以重视。渎侦干警工作辛苦、生活待遇不高,更应在政治上、荣誉上多予鼓励,生活给予关心和爱护,为其创造宽松、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事业引人,感情留人,成绩骄人的浓烈氛围。

(二)加大投入强保障。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开展工作所应具备必要的交通、通讯、侦查器材得不到保障的状况在一些基层院普遍存在,甚至认为办理渎职侵权案件“投入大”,“产出少”,更加轻视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保障能力建设,严重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应当下大力气,逐步予以解决。加大费用投入,为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购臵必备的侦查设施和器材,在物质装备上予以保障;领导精力要向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倾斜,特别是主管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带头办案,在组织领导上予以保障中;加强向常委、人大的请示汇报,争取上级院的领导,组织协调外部关系,排除办案中的干扰、阻力,在执法环境上予以保障。

(三)创新机制强管理。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应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先导,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侦查机制,推动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建立情报信息机制,广辟案源渠道。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应建立情报信息资料库,主动搜集各类犯罪信息情报,统一管理,定期分析研究,敏锐把握渎职侵权犯罪的特点、规律和动向,为确定侦查方向,划定侦查范围提供决策依据,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建立联系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渎检部门首先应与院内其他业务部门加强联系协作,寻求渎职侵权检察与其他检察业务部门互为促动的契合点;其次是加强与公安、工商、税务、药政、土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作,寻求渎检部门在与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中发现犯罪的切入点;再次加强与基层群众组织、新闻媒体、重点知名企业的联系,寻求渎检工作在服务大局中获得案源信息的结合点。

建立侦查指挥机制,确保侦查工作运转有力。要形成一套统一指挥,各负其责,运转有力,反应快速的侦查组织机制,构建内线与外线相结,集中作战与分散取证相结合,审讯与查证相结合的侦查组织格局。

建立案件质量考评机制,严把案件质量关。从案件线索的收集,筛选评估到初查、立案都要有科学的流程管理,严格的事实证据标准,严把案件事实证据关、定性关、法律适用关,确保每起案件立得准、诉得出、判得了。

建立办案安全防范机制,确保办案安全。主要是健全办案工作区制度,实行检警合一,实行安全预案措施,做到办案安全万无一失。

建立侦查一体化机制,整合侦查资源。积极探寻以市级院渎检部门为主体,纵向指挥有力,横向联系紧密的侦查一体化机制,进而实现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人才资源,整合力量资源。

三、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不断加大查办渎职侵权犯罪的工作力度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紧紧围绕“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明确渎职侵权检察的任务和目标,强化工作措施,不断开创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新局面。

(一)突出办案重点。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围绕检察工作全局,根据区域内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确定工作重点。把工作的重点始终放在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种因素上,放在危害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重大事件上,通过加大查办重点案件的力度,形成一定的办案声势,推动整体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积极查办新领域渎职侵权犯罪。检察机关对查办刑讯逼供、非法拘禁、玩忽职守等传统罪名的犯罪案件积累了一定经验,工作往往能主动开展,但对新罪名的案件查办不多,影响了打击效果。因此,应以新的观念、有效的方式、务实的作风,深入到房地产开发、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税收征管、国有资产管理等热点行业和部门,积极查办新型渎职侵权犯罪,实现打击重点从传统领域到新领域的转变。

(三)大胆使用“以事立案”。渎职侵权犯罪一般是结果犯,侦查工作从危害结果入手,逐步深入,是突破案件的有效方法。使用“因事立案”一是可以适时的采取各种侦查措施,获取、固定有力证据,查明犯罪嫌疑人;二是有利于隐蔽侦查意图,增强侦查工作的主动性;三是可以避免办案中的干扰和阻力,为侦查破案赢得有利时机。

(四)采取“查系统,系统查”的方法。渎职侵权犯罪的隐蔽性较强,不为大众所知,往往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密切相关,在权力集中、经济热点部位和环节发案的机率高,有时会与其他犯罪相互交织。通过“查系统,系统查”的方法,就可以对这些重点部位和环节中隐蔽较深的渎职侵权犯罪及时发现。

(五)强化初查。重视每一起案件线索的被查,制定周密可行的计划,夯实责任,步步深入,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查微析疑,获取关键证据。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肯定有理,否定有据。

(六)加强举报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方式,深入持久地宣传渎职侵权检察的作用和工作成效,凸显渎职侵权检察的重要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积极性,营造打击渎职侵权犯罪的强大社会力量。

篇2: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2006年要在全体政法干警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检察机关来说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检察人员作为履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定政治方向,端正执法思想,既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正确履行各项检察职能、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基层检察院人员多,承担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与社会各界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是这次开展教育的重点。基层院如何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队伍建设推动业务工作,落实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有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平安和谐宾县建设?笔者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达到思想上统一,行动上一致。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建设平安和谐宾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正确认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平安和谐宾县,必须不断推进依法治县,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检察工作中,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为人民用好权、执好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执法公正、一心为民;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和他们对检察工作的要求和愿望,努力赢得理解和支持;要树立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观念,认真履行好法定职责,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地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要做到清正廉洁,正确对待金钱和权力,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正确处理私情与法律的关系,不徇私,不枉法。

3、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更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就是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做到秉公执法,在执法活动中出于公心,态度公允,摒除邪恶,弘扬正气;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证据关、法律关,正确适用法律,确保实现公平和正义;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质量与效率并重;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执法公开,增强透明度,促进和彰显执法公正。

4、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开展检察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全县政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5、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平安和谐宾县,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把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过程。

二、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要辩证地处理好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学习借鉴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进的法治理念的进步性,更有立足现实、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性。忽略其进步性,容易导致固步自封;忽略其具体性,则容易导致不切实际的空想,甚至丧失基本的政治立场。一些人对西方法治思想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缺乏起码的政治鉴别力,有的甚至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了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还有一些干警受“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创新意识不强,特权思想严重,依法治国的观念并没有真正牢固树立起来。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中的有益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现实国情,剔除其糟粕,消除其不良影响。作为基层检察院,更要从实际出发,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干警思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抵制、勇于驳斥错误的思想言论,始终保持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取得并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的关系

任何法律都具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双重功能。检察机关一方面通过强化监督、公正执法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使法律的人权保障功能得以实现,也就是使办案的法律效果得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处理矛盾,解决纠纷,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则是检察工作社会效果的体现。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表现集中,社会关系极不稳定,法律的人权保障功能与社会秩序的维护功能就经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有的案件从认定事实到适用法律并不存在明显的问题,但当事双方的矛盾是否有效地得以消解,是否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仍存在问题,或者说单纯局限在办一案上,影响不大,社会和群众认可程度不高。因此,要跳出案件研究案件,自觉从整体上全面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不仅从检察职业的角度去认识、办理案件,还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观察判断问题;不仅要加大力度,从重从快,还要轻轻重重,宽严相济;不仅要善于从“案件之中”来研究案件,而且还要善于从“案件之外”和“案件之上”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思考问题,在办结案件的同时,有效消解案件背后的矛盾纠纷,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决不能就案办案、单纯办案。

第三,处理好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推动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

只有树立正确的执法指导思想和法治理念,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检察本色,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改进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检察队伍健康深入发展。为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应做到“三个结合”,强化“六种意识”。“三个结合”即: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与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相结合。强化“六种意识” 即:强化道德意识,树立公德心;强化大局意识,树立爱党心;强化群众意识,树立爱民心;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爱检心;强化法律意识,培养公正心;强化廉洁意识,培养廉耻心。具体到每个检察干警,通过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必然体现在其公正执法、依法办案和一心为民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其加强学习和岗位锻炼的素质提高中,整个队伍的面貌就会有大的改观。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上一篇: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生访谈方案下一篇:赊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