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卫生监督所

2024-05-01

岱山县卫生监督所(通用8篇)

篇1:岱山县卫生监督所

动监信息

第 21期

皮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皮山县开展乡镇屠宰点检查整治工作

根据地区畜牧兽医局(关于加强动物屠宰检疫监督工作){2011}70号明电要求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带领下5个人去了4天时间全县15个乡镇10个羊牛屠宰点克科铁热克乡,阔什塔格乡,克里阳乡,皮西那乡,木奎拉乡,木吉乡,桑株乡,藏桂乡,杜瓦镇,皮亚勒玛乡等乡镇的屠宰点进行检查我县乡镇屠宰点70年代修建的屠宰点是条件差,对检查当中发现的有一些卫生条件屠宰点现场给警告整改意见。

篇2:岱山县卫生监督所

根据市发改委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全面开展了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深入学习,严格纪律,强化监督,边学边改,圆满完成了学习动员阶段各项规定任务,确保作风整顿建设活动顺利开展,现将我所学习动员阶段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建立了检查所作风整顿建设活动领导小组,所长孔云飞任组长,负责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全面工作;副所长杨爱民任副组长,负责具体工作;李文正、彭冬梅、代成福、尤冬梅、王文玲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本股室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精心安排,编制方案。

根据我委纪律作风整顿办公室的要求,我所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切合实际的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将作风整顿工作分为:学习动员阶段、自查自纠阶段、整改提高阶段、巩固发展阶段,从时间上、内容上,操作上都进行了精心安排,使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工作思路清晰,做到了心中有数。

三、严格方案实施,全面完成规定动作。

(一)开好动员会。由我委负责传达学习、区委关于开展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动员会精神,围绕树立“三观”、回答“三

问”、解决“三心”问题开展了热烈讨论,通过传达学习动员和讨论,提高了认识,调动了全所干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每位同志能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二)全面学完了规定的学习文章,每人有完整的、统一的学习笔记,每人一篇心得体会在学习专栏中交流,都完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文章。

四、严格纪律、监督到位。

从纪律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开始,所领导在全体职工会上就约法三章,对作风整顿活动进行了严格要求、严格考勤、严格检查学习笔录,严格编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严格开展“四个一”活动,严格强调不能有背离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行为发生。作风整顿的全过程的监督由所长负总责,分层次,分级别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负责人的责任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奖惩挂钩。

五、边学边改,转变作风,全力服务于百姓。

(一)加强石油价格的监督检查。2月14日零时,当国家发改委下调石油价格后,我局2月15及时安排价格监督检查人员对25家民营加油站进行检查,健全了各加油站物价信息员联系制度。

(二)加强农资价格、农副产品价格和部分应急商品价格的市场监测。监测市场、店、站25个,总类10大类,品种104种。

(四)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教育乱收费居首位,通信价格、成品油价格、电力价格违法案件数量增多的信息80份。

篇3:岱山县卫生监督所

1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现场调查和部分统计年鉴。为了对调查质量进行控制, 现场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集中培训, 调查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协商, 统一调查口径和标准。调查内容涉及通山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经费、房屋、设备等卫生资源的配置现状。对收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 并根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区域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推荐的计算公式[1]对区域卫生人力、床位资源等进行供需平衡分析。

2 结果

2.1卫生服务机构数与床位配置情况

截至2008年底, 通山县共有各类卫生服务机构241个, 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个, 专科医院1个, 中心卫生院13个, 乡镇卫生所13个。全县拥有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 185个行政村中有178个配设了村卫生室, 共设置卫生室207个, 其中村建的有60个, 私人承办的有147个。

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共设置床位593张, 平均每千人床位数为1.32张。床位资源分布为:县级医疗机构362张, 占总床位数的61.0%, 其中县人民医院300张, 占总数的50.6%, 乡镇卫生院179张, 占总床位数的

2.2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截至2008年底, 全县、乡卫生机构共有工作人员1466人, 乡村卫生院共有人员907人, 其中在岗在编464人, 临时工150人, 外出打工124人, 退休169人;专业技术人员602人, 其中在编在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416人, 临时工中专业技术人员72人, 外出打工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117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取得乡村医生证的有181人, 取得助理执业医师证24人。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医护人员32人,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人, 中专学历25人, 中专学历以下2人, 具有中级职称10人, 初级职称22人。

2.3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状况

2008年, 通山县财政支出共计3.82亿元, 其中卫生事业经费支出905.5万元, 仅占总财政支出的2.37%。乡镇卫生院共有用房面积4.96万平方米, 其中业务用房面积占2.29万平方米, 生活用房面积占2.66万平方米, 其中危房面积达2.05万平方米, 占总用房面积的41.4%;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达1.57万平方米, 其中属集体建设的有6285平方米, 属私人承办的有9399平方米;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为租赁用房, 房屋面积共计750平方米。

2.4卫生服务机构资产分布构成状况

2008年, 通山县卫生服务机构固定资产分布构成中, 县级医院占70%, 县级防保机构占10%, 各乡镇卫生院占20%;千元以上仪器资源分布构成中, 县级医院占78%, 乡镇卫生院占22%。在13所乡镇卫生院中, 9所乡镇卫生院共配有200毫安X光机11台;11所乡镇卫生院共配有B超16台;8所乡镇卫生院共配有半自动化分析仪8台;7所乡镇卫生院共配有麻醉机7台;12所乡镇卫生院共配有洗胃机18台;3所乡镇卫生院共配有呼吸机3台;2所乡镇卫生院共配有血液分析仪2台;1所乡镇卫生院配有纤维胃镜1台。村卫生室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只配备有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氧气袋、急救包等常规医疗设备。

3 分析与讨论

3.1医疗机构床位资源总量不足, 分布失衡

根据卫生服务供需平衡计算公式得出, 通山县合理的床位供给数应为1271张, 但2008年通山县床位总数仅为593张,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通山县每千人口床位数不及全国水平的一半, 床位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这一方面与通山县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卫生服务需求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有关;但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总体趋势也是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 床位资源分布结构也出现失衡, 全县61.0%的床位分布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其中县人民医院就占50.6%, 作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枢纽的乡镇卫生院, 其床位数仅占全县床位的30.2%, 资源分布总体上呈倒三角形。

3.2 卫生人力总体素质偏低, 结构失调

据调查结果显示, 通山县卫生人力资源中临床专业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高, 防疫、护理专业人员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城区内的卫生工作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高, 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卫技人员、乡村医生学历层次均较低。全县卫生工作人员中, 执业医师共计118人, 执业助理医师共计67人, 执业药师4人, 第一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仅有20人, 占职工总数的2.3%;乡村医生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只有9%, 初级卫技人员的比例偏高;业务骨干外流严重, 外出打工技术人员占到专业技术人数的28.1%。全县卫生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 为医疗安全埋下了隐患,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医疗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

同时, 卫生人力资源的专业结构失调, 部分专业人力资源短缺严重。全县医护比例为1∶1.2, 与卫生部配备标准的1:2的比例相差较大[3], 护理专业人员严重短缺;全县防保人员总数仅为4名, 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同时, 中医药专业人员和急诊急救专业技术人员也严重缺乏,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利用, 卫生服务提供能力亟待提高。

3.3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2008年通山县财政支出共计3.82亿元, 增长幅度为38.1%, 但同期卫生财政投入仅为905.9万元, 占同期财政支出的2.37%, 这一比例同往年相比虽有所增长, 但与卫生部要求的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总额8%的比例差距仍然较大, 卫生事业费投入仍显不足, 尤其在通山县卫生服务提供能力亟待提高的情况下,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显得愈发重要。

4 政策建议

4.1 明确政府责任, 加大政府投入, 提高服务提供能力

医疗卫生事业是国家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 各级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有效改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维护居民基本的健康权利。各级政府应当明确其在卫生事业投入中的主导地位, 加大对卫生事业尤其是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 把农村卫生事业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在政策上、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 健全农村预防保健网络, 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环境, 旨在为居民提供安全、可及、有效的卫生服务, 最大程度上满足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

4.2 加强对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 提高卫生人力素质[4]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基础, 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卫生服务的提供水平和质量, 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医师培训教育, 对现有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 建立大中小医院医师走读、兼职制度, 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供求失衡的现状。加强县城对乡村的指导力度, 在城乡医疗机构之间, 建立从人才培养、业务指导、疾病会诊等方面长期的可操作的帮扶制度, 明确各级卫生机构的职责范围, 重建和完善县乡村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 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总体服务水平。同时, 尽快建立和完善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机制, 加快卫生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促进高层次卫生人才流向基层。

4.3加强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规划和调整

如何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这比单纯强调加大卫生投入更加重要和实际。政府应当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加强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监管, 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 对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优化和再分配, 通过“合、并、转、兼”的形式, 避免功能重复和无序竞争[5]。以需求为导向, 对闲置的效率低下的卫生资源进行再分配, 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 引导人们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消费观念, 实现病人的合理分流, 避免资源过度利用和浪费, 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区域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报告[J].区域卫生发展研究通讯, 1995, (9) :11.

[2]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zsdw04/200804/16302.htm#

[3]郭永松, 郭常平.论我国卫生资源短缺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 (10) :612~615.

[4]杜惠峰, 季大伟.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缺乏问题的对策研究[J].前沿, 2008, 3:130~131.

篇4:《监督法》出台所想到的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开始走向正轨,经济活动日渐活跃。但由于处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双轨运行阶段,一些体制上的弊端凸现,例如 “官倒”现象和权力腐败等,当时党和政府十分警惕这些不良的苗头,希望通过健全民主监督和法制加以遏制,出台一部《监督法》是当时的共识。但由于80年代末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使《监督法》的制定走走停停,长期未能成文。

9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经济却高速增长,腐败现象也日趋严重,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两个轮子不同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引起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最近颁布的《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

对于《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的出台,我们关注的不是它的象征意义,而是可操作性。以往的经验证明,出台难以执行的政策法规,受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威信。例如1995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后来实际上成了官样文章。《审计法》1994年颁布,人们对“审计”寄予厚望,但时至今日,不少部门仍阳奉阴违,公众则陷入“审计疲劳”。政策、法令出了中南海或人民大会堂,往往就走样。要使《人大常委会监督法》不再出现有法不依的情况,关键要有体制保证。

这部法律将监督限于各级人大常委会,将监督范围限于“一府两院”,马上有人提出权限、范围太小,还有人提出“谁来监督人大代表”的问题。这关系到人大代表和常委的产生方式和构成,代表名单、特别是常委名单是内定的,很多代表是党政官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还有些忙碌的明星代表,对于政事并无兴趣,却硬要勉人所难。代表当然是越广泛越好,但人数多却不专职也不专业,就难免表决机器之嫌。

在人大监督缺位的背景下,一些重大事件和案件往往是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才得以披露的。近来还出现一种有趣现象:某些垄断部门要出台新规定,往往先利用媒体放空气试探,如果公众反弹强烈,就赶快收回,宣布这消息是谣言。

篇5:岱山县卫生监督所

2012年是动物卫生监督标准化示范创建的关键年,兴山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在市畜牧兽医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县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为宗旨,以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为重点,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强化监管,不断加快动物卫生监督标准化建设、严格推行兽药店GSP达标整改、严格开展动物经纪人登记备案管理,认真落实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严厉打击畜牧兽医行业违法违纪行为,有力促进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现将我县今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不断加强监督执法体系和执法队伍建设

1、结合我县实际不断完善监管工作体系。根据有关文件精神,2009年成立了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确定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3人(含派驻乡镇人员),加挂 “兴山县动物检疫站”牌子。在这23人中,去年已退休两人,今年又有四人先后到达退休年龄退休,实际工作人员只剩下17人,其中还有三人年龄较大加上身体原因在家休养。在岗的17人中,防疫监督员4人,检疫员13人;具备副高级职称的1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9人、高级工1人;年龄在50岁以上5人,40—50岁7人,30—40岁4人,30岁以下没有;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4人,中专学历9人。监督所从97年以后没有再进一名工作人员,最年轻的也有38岁了,工作人员严重老化,为了我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能持久、健康发展,今年申请县政府和相关部门,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本科毕业生一人,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人,现在实际工作人员19人、省局确认官方兽医17人。主要承担全县动物防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动物产品安全和饲料兽药等行业监管、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等工作职能。今年初,根据工作需要又加挂了“兴山县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大队”的牌子,同时在八个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基础上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并建立了十五个动物检疫申报点,派驻了官方兽医,明确了工作职责。

2、多方筹集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结合我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县畜牧兽医局先后筹集资金三十多万元,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配备了动物卫生监督防护服,为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监督分所配备了办公桌椅、档案柜、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照相机、显微镜、检疫工具箱、采样箱等设施设备,在申报点悬挂了报检灯箱,公布了报检电话和监督电话。进一步完善制度、明确职责,不断规范基层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

3、积极开展法规宣传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为面对日益复杂的执法环境和更加严格的执法要求,监督所在畜牧兽医局的统一组织下,对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专门培训,对全县的动物防疫监督员、检疫员和协检员进行了一次培训,执法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法律法规、办案程序、文书制作和生猪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规定,检疫员和协检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动物检疫程序、检疫证明填写等内容。除了县内组织的培训外,还派出部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参加了省、市各种监管执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下半年,监督所还利用标准化养殖培训机会,对我县部分养殖大户宣传了《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了畜禽养殖大户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我们还通过电视、短信平台、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对全县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场、畜产品经营市场进行了大力宣传。在加强宣传培训的同时,狠抓监督执法队伍管理,一是完善监督执法队伍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执法队伍结构;二是严肃工作纪律,认真贯彻执行农业部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和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十不准”;三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所有监督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开展监督执法和动物检疫工作,自觉维护部门形象,严格依法办事,对各种违法行为和不按规程执法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严格把关、狠抓动物检疫检验。

1、加强产地检疫工作。在今年年初的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会上,谭局长重点强调了产地检疫工作在整个检疫个中的重要性,要求严把畜禽出栏产地检疫关,始终不放松产地检疫工作。并组织动物卫生监督所、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乡镇分所、动物检疫申报点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分析了我县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困难;想办法不断完善检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解决在动物检疫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根据研究决定,我县在乡镇人口集中地区、交通要道共设立动物检疫申报点15个,在96个行政村设立了动物报免(检)室。畜禽出栏时由户主在村级报免(检)室报检,填写报检单,村级防疫员到现场进行临栏检疫,经初步检疫合格的畜禽再到申报点进行检疫,检疫合格的畜禽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今年我县截止目前共出栏生猪30.2万头,牛羊 15.3 只,家禽38.5万羽,实际开展检疫生猪 30.07万头,牛羊 15.1万头,家禽37万羽。产地检疫开展面100%,产地检疫率达到98%以上。

2、狠抓屠宰检疫工作。我县在古夫、昭君、航行三个屠宰场派驻了专职动物检疫员,设立了检疫办公室,配置了检疫检测工具,做到制度上墙,责任明确。其他五个乡镇的屠宰量比较小,由分所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检疫工作,县监督所不定期对其进行监督检查。驻屠宰场检疫人员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查验入场动物的检疫证明、标识佩带等情况,认真开展“瘦肉精”等违禁物检测,今年共抽检生猪尿样820头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严格落实同步检疫,规范检疫记录和台账。我县截至目前共计屠宰检疫生猪2.4万头、牛1730头。共检出不合格生猪12头,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三、强化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1、强化养殖环节监管。一是加强养殖环节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根据《畜牧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局组织执法人员对规模以上,特别是纳入国家有关项目的养殖场的选址、布局、设施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规定,对存在的问题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今年我县共有审查发证41家。二是加强养殖环节畜产品安全检测力度,今年专门制定了我县“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我县“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对存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进行了抽检,今年以来我局“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共抽检生猪养殖大户174户,共抽检生猪尿样865头份,现场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三是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大户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落实。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1】163号)和《湖北省农业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经费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鄂农函【2012】45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工作,兴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于今年初开始,组织各乡镇分所,会同县乡财政部门,对全县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上报的生猪无害化处理数量,进行每月逐场逐户核查,如实填写生猪无害化处理登计表,统计核实工作做到了“三见”,即见猪、见证明、见无害化处理结果,确保不虚报、无遗漏。经全面核查,2012年全县共有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化养殖户总户数 332户,其中有77户规模养殖场(户)出现病死猪,共对死亡的1499头生猪实施无害化处理。

2、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一是加强动物经纪人管理,根据《湖北省动物经纪行为管理办法》,我局于今年5月23日组织召开了动物经纪人大会,参会人员122人,会上谭局长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广大动物经纪人要正确认识动物经纪工作在畜牧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提高守法意识,加强行业自律,做到有序经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所在会上宣讲了《动物防疫法》、《湖北省动物经纪行为管理办法》、《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在日常经纪活动中必须注意的相关事项。疫控中心主任张天习讲解了畜禽重大动物疫病临床症状和相关防护、处理措施,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共登记备案动物经纪人206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动物经纪人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后下发了动物经纪人登记备案卡,要求所有经纪人在日常的动物经纪活动中必须持卡经营,依法经营并做好经纪档案。二是加强集贸市场、超市等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单位的管理。我局对古夫新安市场、永安市场和昭君镇集贸市场;古夫雅斯、汇金等超市指定专人进行监管,监管工作人员不定期、不定时对市场、超市进行巡查,对进入市场交易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严格检查,一旦发现未经检疫或者是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市场必须严肃处理。三是加强经营性动物产品冷藏场所的管理,我局今年以来共组织执法人员对我县的三牧公司冷库、航行食品冷库、银海食品公司冷库进行多次监督检查,要求所有经营性冷库经营的动物产品必须是经过检疫的,必须凭检疫标识和检疫证明出入库,今年我局执法人员检查经营性冷库冷冻动物产品五十多吨,没有发现违法违规现象。

3、加强动物产品加工、使用环节监管。一是根据《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精神,今年初,监督所与我县的餐饮单位、学校食堂、肉食品加工等122家单位签订了《动物卫生责任书》,下发宣传单500份。严格要求各餐饮单位、食堂等使用检疫合格动物产品并做好记录。二是组织执法人员对动物产品加工使用环节进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对在整治行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通过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使得我县餐饮业和集体伙食单位的依法经营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三是加强对熏腊制品加工单位监管。十月份我局又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对在我县进行熏腊制品加工的单位进行专项监督管理,主要是各熏腊制品加工单位所使用的动物产品必须是经过检疫的合格动物产品,要求各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质量安全,对每批次购进的动物产品进行详细登记,在进行腌制前要进行报检,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腌制加工。得到了县委、政府等领导的一致好评。

4、加强兽药、饲料经营市场的监管。一是加强兽药店的管理。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从去年年初开始对我县所有兽药店进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SP)达标整改,经过一年的整改,共19家兽药店通过我局兽药店达标验收小组的验收,其余26家兽药店自动退市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处理了剩余的兽药和拆除了广告牌。今年主要是加强这十九家兽药店加强后期管理,要求必须做好经营记录和购销台账;时刻保持药店店面、仓库整齐干净;设施设备运行正常,今年共组织执法人员对兽药市场进行了4次专项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发现有两家兽药店记录不规范、两家兽药店仓库摆放符合要求,监督所按照规定对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二是加强了饲料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根据新《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精神,监督所共印发养殖企业告知书、承诺书;饲料经营单位告知书、承诺书400份,分别与养殖企业、饲料经营单位签订了承诺书。对所有饲料经营户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凡是在本县经营饲料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对所经营的饲料品种、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备案,监督所不定期进行检查。

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

今年,共立案查处一起,一般程序8起。立案查处的一起是我县古夫镇7位村民联合在县政府信访办上访,说是有一外地养蜂户未经允许在当地放养,并提出了几条意见。接到报案后,我们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了调查,后来通过古夫镇政府、镇信访办、镇司法所进行调解,达成了一致意见。行政执法做到了处理及时,程序适当。

五、存在问题

1、执法力量薄弱,人员少,我们局现在虽然有农业行政执法人员10人、防疫监督员6人,但分布在办公室、疫控中心等单位,真正参与执法的人员缺乏,同时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2、无害化处理工作有利于畜牧业健康发展,养殖户也弥补了一定的损失,但我们工作开展起来难度比较大,特别是我们山区,往往养殖户死一头猪,可以得到补助80元,而我们下去监督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所开支的远远不止这个数。还有就是养殖大户的生猪出现死亡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相应补助,而散户出现的病死猪没有补助,容易形成矛盾。

3、产地检疫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今年虽然在产地检疫工作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具体工作中还是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4、规模养殖户监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几年对生猪养殖大户管的比较多、比较细、但牛羊、家禽等其他养殖大户的监管还需要加强。特别是养殖档案,防疫条件、“瘦肉精”等违禁物自检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5、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执法办案经费相对缺乏,监督所虽然纳入全额预算,工资有了保障,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量大,责任重,需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工作,经费开支较大,监督所2011年财政下拨以及检疫收入共计77.84万元,实际支出115.75万元,资金缺口38万元,全部由畜牧兽医局想办法从各种渠道进行解决。

六、2013年主要工作

兴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2013年将严格按照市所和县畜牧兽医局总体部署,以动物卫生监督标准化示范创建和我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为主线,扎实抓好动物检疫检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动物卫生监管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分所工作环境和执法条件。二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检疫培训,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协检员进行法律法规、检疫规程等内容的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和协检员工作水平。三是始终坚持狠抓动物产地、屠宰检疫监管,严格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畜禽出栏、动物进场、同步检疫等环节检疫工作,保障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严格养殖大户监管,督促完善防疫条件、养殖档案并开展“瘦肉精”等违禁物自检工作。督促规模化养殖场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对其申报的无害化病死猪指定专人监督进行无害化处理。五是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加大对动物经纪人的培训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并依法加强对其经纪活动的管理。增加对集贸市场、超市、经营性冷库的监督检查次数和检查范围,督促建立完善购销台账。六是继续加强对动物产品使用环节监管,督促各加工、使用单位完善台账,依法查处不按规定加工、使用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七是继续加强兽药、饲料等投入品市场的监管,依法组织执法人员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检频次,严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兽药、饲料及违禁物的单位和个人。八是加大执法查处和打击力度,对违法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处理。九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十是积极申请政府有关部门在人才引进,招考方面给予方便,适当增加信息血液,为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做的更好,更完美打下基础。

篇6:秀山县卫生局绩效工资汇报材料

秀山自治县卫生局

2012年8月13日

为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我县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绩效考核、突出公益、合理引导、分类实施为原则,按照先启动后完善,逐步改进的工作方法,于2009年10月1日在全县公共卫生单位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启动绩效工资制度,经过半年多的实施,通过总结实施经验,于2011年6月在全县其他卫生事业单位启动绩效工资制度。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秀山自治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辖18个镇,6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267个村(居委会),1881个村(居)民小组,65.98万人。卫生系统实施绩效工资范围包括:5家公共卫生事业单位,3家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4家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3家其他卫生事业单位和2家公立医院,核定编制2331名,共有在职在编职工1249人,退休人员466人,临聘人员368人。

二、工作进展

1.细致摸底、精确测算。为了给县委、县政府提供可靠的实施绩效工资决策依据,逐一对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卫生

1事业单位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到“三清楚”:一是人员清楚。卫生局联合人事局、编办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职在岗位以及临聘人员进行了摸底、造册。二是收支清楚。我局联合县财政、审计等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逐一深入对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近三年的收支状况、药品购销及库存等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三是收入清楚。对全县所有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卫生事业单位工资收入、资金来源等情况进行了测算。

2.研读政策,制订标准。推行绩效工资既是热点更是难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工资标准和体系模式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关键。经反复研读政策,结合近三年基础数据,经逐级讨论、反馈、修正,制定出台了《秀山自治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 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和《秀山自治县其他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试行)》。统筹兼顾各种因素,确定我县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额度和津贴补贴构成。

3.创新管理,严格落实。实施绩效工资是一项重大变革,涉及广大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为了稳步推进此项工作,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下定决心“改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我局按照乡、村逐级考核的工作思路,将每项指标细化分解,制定并下发了《秀山自治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建立了以岗位责任、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制度。创新管理模式。我局多方筹资,积极准备,计划在本系统建立卫生信息平台,平台的建立将实现对各卫事单位收支状况、药品销售等情况实行全程监管。启动了财务管理系统。成立了秀山自治县卫生会计核算中心,安装使用了一系列财务管理软件,制定并下发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专(兼)职报帐员,基层卫生事业单位每日收入统一存入专户,全面实行报帐制。两个管理系统相辅相承,全面提升了卫生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县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偿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4.落实经费,保障有力。⑴全县5家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全部在职在编人员的工资、津贴由县级财政全额保障。⑵县政府根据测算数据,为确保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医改政策的落实,依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绩效考核”的原则,逐月将补偿款拨付到卫生会计核算中心。⑶实现了全县离退休职工退休工资和生活性补贴全额保障。财政的有力保障充分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困难

1、思想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原有事业单位工资分配

观念在部分职工思想中根深蒂固,对绩效工资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部分职工认为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就是变相的涨工资,只关注个人收入水平高低,对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并不清楚,导致职工在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过程中参与度低;有的职工还有着“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导致绩效工资分配存在你有我有全都有的老路,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难以充分有效实现,背离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初衷。

2、绩效工资总量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由于几次绩效工资执行时间、核定办法不统一,致使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与其他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不一,存在很大差距,呈现的矛盾比较突出。

3、考核制度不完善,评价标准不规范。特别是岗位较多的其他卫生事业单位,要对众多的岗位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标准难度较大。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很容易由于内部沟通不畅和各岗位间平衡难度大而无法做到公平合理,导致绩效考核方案难产。

4、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绩效工资分配涉及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卫生事业单位情况尤其复杂。目前大多数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缺少专门机构和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绩效考核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篇7:岱山县卫生监督所

根据《茂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信息查询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彝政办通〔2009〕144号)文件精神,我局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情况自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专人负责。

我局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年终考核内容。为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提高本局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政务信息公开机制;由办公室负责,配备专职人员收集信息,将收集好的信息好的信息进行整理、精简后经局内审核后给予公开、公告;明确责任内容、加强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二)有计划,经费有保障。

我局于年初制定了卫生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工作计划,并落实经费为办公室每人配备了电脑,有力的保障了政务信息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

我局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培训工作,全年一共对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各卫生单位政务信息负责人进行了4次宣传和培训。

(四)完善制度,认真开展工作。

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及时公开我局政务信息,同时严格遵照保密审查程序,确保应公开的信息及时公开,不应公开的信息不公开。每一条信息发布前,都要经过分管领导审核后才能发布。我局分管政务信息的领导还不定期对政务信息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查找问题并及时整改。

二、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情况

(一)公开信息情况。

我局于年初按规范编制、公布《茂山县卫生局信息公开指南》、《茂山县卫生局信息公开目录》和《茂山县卫生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8报告》,将职责范围内确定公开的内容全面、准确、及时的公布,并严格按照内部保密审查制度、程序执行。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目录的内容,09年添加了“四项制度专栏”和“卫生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专栏”。

(二)公开信息的形式、途径和发布情况。

公开形式及途径:

1、互联网。公众可通过搜索茂山县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务信处公开工作才刚起步,公开的内容、时限、措施还有待规范和完善;

2、计算机操作平台的水平和技能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3、各下属单位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4、公开的形式还有待拓宽和创新。

(二)改进措施

1、积极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计算机平台操作水平。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下属各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程度,增强工作主动性。

茂山县卫生局

篇8:岱山县卫生监督所

1 建立背景

独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地处贵州最南端, 与广西南丹县接壤, 是贵州省乃至大西南进入两广出海口的必经之地, 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2 442.2 km2, 总人口为35万人。独山县是贵州省农业生产重点县之一, 2012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 407 hm2, 粮食产量108 194 t, 蔬菜产量281 217 t, 水果产量8 562 t, 茶叶产量4 350 t[1]。

2001年以来, 独山县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特别是无公害蔬菜产业通过市场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支撑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实现了产地规模逐步扩大、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 每年向沿海地区外销蔬菜20万t以上, 成果十分显著。但是, 对农产品的监管还处于起步阶段, 产品监督检测人员、仪器设备、工作经费缺乏, 生产发展与监管缺位的矛盾日趋突出, 因此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 对于提高独山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 为确保外销蔬菜产品质量, 独山县人民政府印发了《独山县农产品安全使用农药的规定》, 拉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序幕;2004年, 首批3 287 hm2蔬菜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5年, 番茄、菜豆、大米等产品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7年, 开始实施贵州省首批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 配套了第一批农残速测设备;2008年, 独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正式成立;2009年, 开始实施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并于2012年先后通过州级和省级验收;2014年即将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农产品质检机构考核。通过近10年的发展, 独山县实现了农产品监督检测从无到有, 从速测到定量检测的跨越式发展。

2 建设情况

2.1 目标及原则

独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 (2006—2010年) 要求, 通过建设实验室及相关业务用房, 购置安装仪器设备, 配备交通工具, 培训从业人员等, 旨在满足辖区内农产品采样及样品前处理需求, 满足农产品中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定性速测及定量分析需求, 同时满足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实际需要。

2.2 内容与规模

通过项目建设, 独山县完成了以下5个方面工作:一是完成实验室及办公用房建设582 m2, 包括前处理室、气相色谱室、液相色谱室、天平室、常规仪器室、收样室、药品室、办公室、档案室、培训室、贮藏室等。二是完成仪器设备购置共76台 (套) , 包括实验台、通风柜、试剂柜、器皿柜、热水器、除湿机、空调等实验室基础设备, 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大型通用分析仪器, 旋转蒸发仪、氮吹仪、食品加工机、旋涡混合器、磁力搅拌器、回旋振荡仪、离心机、分散机、组织匀浆机、真空泵、固相萃取装置、定量加液器等样品前处理设备, 分析天平、冰箱、冰柜、干燥箱、纯水机、超声波清洗机、水浴锅等实验室常规设备, 农药残留速测仪等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酶标仪、荧光增白剂检测仪等其他仪器设备。三是完成办公设备购置24台 (张、个) , 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办公桌椅、沙发、文件柜等。四是购置采样及应急车1辆。五是外出培训实验室从业人员14人次。

2.3 项目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和能力培养, 独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已基本具备承担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检测任务, 能够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开展相关定性和定量检验检测的能力, 并能向县内相关机构开展技术咨询和业务培训等, 项目建设达到了预期目的。

3 主要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责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离不开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支持[2]。独山县自项目立项以来, 县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将其列入当年政府工作的“十件实事”之一, 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 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 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立项目建设实施小组, 进一步明确责任, 理顺关系, 确保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2 规范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

严格依法依规按程序采购项目物资是资金规范使用和管理的前提[3]。独山县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严格按照上级发改部门的招标核准方案进行, 全部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 县监察、审计、政府采购等部门全程跟踪监管, 招投标工作规范有序。同时, 项目资金到位后设立专账, 严格按实施方案进行使用和管理, 项目实施结束后顺利通过审计部门的资金审计。

3.3 加强部门协作

在项目获省、州批复立项后, 因土建部分工程由装修改造变更为新建, 因此涉及国土、规划、环保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众多部门, 加强沟通联系和积极协作, 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和确保建设进度的有效保障。

3.4 及时反馈建设信息, 配合督促检查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着严格的信息报送和调度规定[4]。项目建设期间, 独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跟踪、填报项目进展情况, 分别向省、州、县级农业、发改、监察等部门报送项目建设进度、自查报告等相关材料100余期次, 在为相关部门提供第一手资料的同时, 也便于及时发现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3.5 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资金相对不足是工程建设中的普遍问题, 因此只有积极多方争取, 力争最大限度获得支持, 才能使相关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在县农业主管部门的积极争取下, 独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得到了省、州、县的大力支持, 先后获得相关经费30余万元, 2012年县人民政府正式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3.6 加强人员配备

人员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独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在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调岗、选配、招考等方式, 先后安排5人到岗工作, 实现了人员按编全额配备, 为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4 存在的问题

就全国而言, 县级质检机构由于数量众多, 规模庞大, 因此中央资金投入有限, 特别是先期建设的项目县更是如此, 资金不足是项目建设中最为普遍的问题。独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项目虽然已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 但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中, 独山县是贵州省内最早启动建设的县之一, 由于建设时间早, 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相对较少, 同时项目建设资金较后续建设的县市要少, 因而在仪器设备配备方面尚有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二是质检站虽然按编制配备了从业人员, 但总人数仅5人, 与《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建设标准》 (NY/T2245—2012) 要求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总数10~15人的规定相差悬殊, 相关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三是由于地方财力薄弱, 使得质检站在业务范围拓展、能力提升等方面受到较大制约。

5 对策

独山县在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合独山县实际, 一是应继续争取各级资金支持, 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要求, 根据填平补齐原则, 尽可能添置相关仪器设备, 确保达到或优于县级建设标准;二是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以实际工作业绩获得党委、政府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可, 在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上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 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以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农产品质检机构考核为契机, 不断拓展业务面, 以业绩提升谋求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汉成, 夏亚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经济学分析及政策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12) :320-322.

[2]李淑文, 赵晓英.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体系[J].湖南农业科学, 2010 (15) :94-97.

[3]李哲敏.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概况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12) :582-585.

上一篇:咏破屏风,咏破屏风姚合,咏破屏风的意思,咏破屏风赏析下一篇: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