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洗手规定

2024-05-09

手术室洗手规定(通用9篇)

篇1:手术室洗手规定

手术室卫生保洁制度

1、保洁人员分工明确,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需有明显标志。

2、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手术部清洁工作应在每天手术结束后净化空调系统运行时进行,达到自净时间后关机。

3、手术部用物必须保持整齐、清洁,物面无尘,地面无碎屑、无污迹。定期清洗与保养。

每日保洁:当天手术结束后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包括壁柜、无影灯、仪器、器械车、手术床、操作台面、地面。在无明显污染情况下,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内外走廓、辅助间地面每天湿式拖抹二次,(上午第一场手术开始后和当天手术结束后各一次)。

每周保洁:室内外环境卫生彻底清洁,包括天花板、窗户、墙壁、空调机滤网等每周清洁擦拭一次。

手术结束后迅速清理手术床及用物,并进行空气消毒>30min。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按不同级别关闭手术间,达到自净时间,进行下一台手术。术中被手术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面和地面,应用及时用醇类或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清洁的顺序应遵循从相对清洁到污染的原则,避免污染扩散。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进更衣室前先换拖鞋,然后更衣、戴口罩、帽子,手术室内不应穿袜子或个人内衣,避免细菌扩散。

2、严格划分三个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限制区(无菌区)。

3、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清洁无灰尘,无血迹,私人物品及书报一律不准带入手术间,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打包。

5、灭菌包应储存在无菌物品柜内,有效期为1周,过期应重新消毒布类敷料包皮无残缺破损及缝补,不潮湿。

6、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及灭菌日期。无菌包打开后虽未使用,视为污染,必须重新灭菌。

7、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麻醉物品应当一用一消毒,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8、病人手术使用过的器械处理: 手术后立即清洗器械,去除器械上的血垢等污染,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尽量张开或拆开,进行彻底洗刷,然后用流水冲净,擦干或晾干,完成预处理即可。

9、手术间每日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以1、5w/m³,消毒时间为30分钟,每日2次。每月1次空气微生物监测。紫外线灯管用95%酒精擦拭,每周1次。

10、手术室手术间严格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湿式擦拭清洁消毒,墙体表面擦拭高度为2—

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每周1次彻底卫生清扫,使用的扫帚、拖把严格按区分开。

11、传染病患者的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诊断,其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手术。术后器械、物品及环境仪器等进行终末消毒。

12、接送病人的平车每周消毒或专人专用套;室内车、室外车分别使用;隔离病人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13、术后污敷料定点放置,按规定处理。手术废弃物置于黄色塑料袋,封闭运送指定地点。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14、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15、洁净手术间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手术结束后30分钟关闭,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一次,对新风入口过滤网,1周左右清扫一次,检查网眼是否堵塞。

层流手术间管理规定

一、服装要求:

1.工作人员进入层流无菌区时,应按要求更换手术室专用鞋、口罩、帽子及洗手衣裤。做到头发、鼻子不外露,内衣的领口、袖口不露在洗手衣裤外。

2.病人尽可能在手术前一日沐浴。手术当天贴身换上干净的病号服。

二、人员控制和管理:

1.严格控制手术室人数。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出入其他手术间。尤其不允许由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2.患有呼吸道感染、疖肿或身体暴露部位有炎症、破、溃 层流手术间管理规定

一、服装要求: ● 工作人员进入层流无菌区时,应按要求更换手术室专用鞋、口罩、帽子及洗手衣裤。做到头发、鼻子不外露,内衣的领口、袖口不露在洗手衣裤外。遵守《更衣室管理有关规定》。● 病人尽可能在手术前一日淋浴。手术当天贴身换上干净的病号服。

二、人员控制和管理: ● 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每间手术间只限2人。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出入其他手术间,尤其是不允许由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 患有呼吸道感染、疖肿或身体暴露部位有炎症、破、溃的医务人员不得参与手术和进入手术间。● 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减少开门次数。避免大声说话、交谈。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 不得将手机、呼机等通讯工具带入无菌区。更不准在手术间内使用。● 参加手术人员必须按《洗手规则》严格洗手消毒。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各项无菌操作。在手术间内应服从手术室护士的无菌技术管理。● 参加手术人员术中不得接听电话,也不得离开手术间。因器械清洁处理标准 清洗消毒是处理病人使用过又须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材,任何残留的有机物质,如血块、脓液、粘液和油污等都会妨碍微生物与消毒气体的有效接触,而且会产生细菌的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故清洗是灭菌前非常重要的准备,同时经过正确的去污处理可减少器械受损。

一、清洗消毒的安全处理原则:

1、清洗消毒应防止污染扩散,由专人或专车回收使用过的污染物品及器械。在回收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周围环境,在固定专用的房间里拆包,分类后采用适宜、有效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

2、工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更换鞋子。

3、所有的回收物品皆须按感染性物品处理。

4、在处理去污过程中戴橡胶或塑料手套,如果手部有伤口,则应有效包扎并戴双层手套。

二、清洗的方法

1、普通器械:浸泡在1:80的康力里20分钟,浸泡时所有器械的关节要打开,尖锐的器械要尽量分开泡防止损坏。

2、感染器械:浸泡在1:20的康力里30分钟,浸泡时所有器械的关节要打开,尖锐的器械要尽量分开泡防止损坏。

3、大三阳、结核、可通过空气传播的器械不可撤出房间,要放在房间里泡,泡在1:20的康力消毒液内等30分钟后撤出来清洗。所有器械里都要放指示卡,还要贴3M胶带,标签上要签名,感染器械还要标消两遍三个字。

三、器械的保养: 所有清洗完的器械都要放在烤箱(90-94)里烤15-20分钟后取出,然后上石腊油,防止生锈也可延长器械的寿命,也可防止细菌繁殖,造成交叉感染或院内感染。

四、包装原则

1、灭菌包不宜没过大,一般尺寸应小于(30cm×30cm×25cm),重量不得超过7kg,使蒸汽能完全渗透,过大、过重的灭菌包都会影响灭菌效果。

2、包装时应分类包装,例如金属类布类不可混合在一起,以免影响蒸汽的渗透及灭菌后的干燥。

3、包布在包装物品时皆需用两层,其尺寸大小必须能将器材物品完整而又紧密的包裹在内。

4、包装时松紧应适中,包裹太紧会影响蒸汽的渗透。

5、包装手术器械时,最好选用有孔的方盘,外面再用包布,以便空气排出,而蒸汽易于渗透。

6、包装完整后。外层必须贴上“灭菌指示带”以区别是否灭菌。

五、器材检查

1、各类器材在包装之前要经过严格检查以确保器械性能。

2、有关节的器械如夹、钳等,必须检查关节的活动性,检查时将器械咬合并放开数次,查看关节的松紧度,只有关节运动灵活才能使咬齿尖端容易咬合及咬紧。

3、有齿的器械应特别检查两边齿的对合情形,应将夹钳合并检查,两边咬齿是否对合,尖端闭合有无扭曲变形,确保咬合功能及咬齿的功能良好。

4、尖锐边缘及锐利的器械如剪刀、骨钳、骨凿等要测试其锐利性,刀口不应钝、卷曲或裂开,针或有螺丝钉的器械要检查其完整性以及是否有松脱的现象。

手术室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均由医院统一采购后请领入室,不允许使用任何非医院渠道进货的物品。

2、由总务护士每周四请领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入、出库时须详细登记,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物品下发。

3、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之处,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

4、使用前须严格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

5、一次性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

6、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分类放置在密闭的黄色塑料袋内,由医院专门机构派专人回收。

非常重要的,并定期检查与考核。2严把消毒灭菌关。认真进行监测2.1空气我院手术室无层流装置,手术间配制了多功能动态消毒机程控设置,定期消毒,规定接台手术增加消毒一次(适用于人在时室内空气消毒),每周固定消毒日,每月大搞卫生,加用薰蒸消毒,即过氧乙酸之成品二元(A、B)包装产品,按20ml/m。~40ml/m。用液量进行喷雾,常温下密闭6OminE。2.2手与物体表面。2.2.1卫生洗手每个洗手池上方都贴有六步洗手法的操作步骤,清晰易懂,一目了然,此外备有洗手液与吹干机,各级医护人员及保洁员在上岗前均进行正确洗手方法的培训。2.2.2外科洗手每个刷手间都贴有外科刷手规则以及我院使用的鑫永泰外科洗手方法,参加手术人员,尤其是实习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2.2.3物体表面于手术前后,均用500mg/L健之素抹布进行擦拭,术中有污染立即处理。2.3器械所有手术器械及医疗用品均首选高压蒸汽灭菌,腹腔镜、关节镜等高危内镜的灭菌,使用时代5000型卡式内镜灭菌器,手术中急用少量器械,采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对于不耐高温、高湿的物品,采用戊二醛气体薰箱消毒,蒸汽无法穿透的油纱等,均采用干热灭菌,并制定了器械清洗程序。确保了灭菌效果。2.4其他物品止血带、抹布、拖布、拖鞋、洗手液等均保证一用一消毒,拖布严格区分区域,分两批使用。以上物品消毒与灭菌、监控护士严格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定期监测,并及时分析监测结果,实施了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3对医疗废物进行科学分类。制定处置流程。3.1科学分类生活垃圾(办公垃圾、食品垃圾以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外包装袋等)用黑色垃圾袋放置,锐利废弃物(刀片、穿刺针、安瓿等)放人黄色利器盒内,感染性及少量药物性废弃物装入一个黄色袋内,病理性、损伤性、化学性废弃物,分别装入医疗垃圾袋内,待3/4满时,采取有效扎口。3.2合理处置制定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医疗废物袋外注明手术室,医疗废物种类、产生日期,然后由保洁员与专门收集人员签字交班,密闭运送到医疗垃圾暂存处(放置不超过48h)然后集中焚烧。4传染病严格隔离。做好终末处理。特殊感染手术,同定于隔离手术间,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术后器械处置,用1000mg/L~2000mg/L健之素浸泡3Omin一清水冲洗擦干一打包一高压灭菌一上油一再次高压灭菌,台面、地面及推车,用109omg/L健之素擦拭,污桶及吸引器瓶血水用1000mg/L健之素浸泡30rain,术中敷料及卫材均用一次性套双层黄送焚烧,病理标本用甲醛固定套双层袋立即送检,空气用过氧乙酸及多功能消毒机同时消毒。5一次性医疗用品合理保管。正确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使用前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如遇过期,不合格、不配套、被污染、潮湿、外包装破裂、字迹模糊不清的不可使用一。做为一名兼职监控护士以来,严格履行职责,积极配合感染办的工作,发挥了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作用,降低了医院手术感染率,保证了医疗安全,为我院去年顺利通过全省首家地市级“三甲”医院评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路明.适应医院感染特点变化,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篇2:手术室洗手规定

手术室洗手护士职责

1.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悉所实施手术步骤及与术者密切配合。2.洗手前检查手术所用器械、缝针、刀剪、敷料是否齐全适用。3.手术开始前 15 分钟刷手,铺好无菌器械台,检查器械,并与巡回护士共同清 点器械、纱布、纱布垫、缝针等,协助医师铺无菌单。4.手术开始后注意手术进行情况,随时准备好所需器械、敷料,传递器械要迅 速、准确、主动,注意无菌操作。5.术中保持器械台、升降台、术野整齐,用过的器械随时拭干血迹。保持正确 站立姿势,不要压器械托盘。6.关闭胸、腹腔前,与巡回护士仔细清点纱布垫、器械数,防止遗留在体腔内。7.手术标本用纱布包好,术后将标本放在 10%甲醛溶液内固定保存,送至病理 科作病检。8.协助包扎伤口,清洗吸引器,污染敷料放在污衣袋内,血纱布垫放在指定污 桶内。

技术能力要求

1.具有护士资格证书。2.熟练掌握手术室基础操作如穿针、包器械包等。3.能熟练掌握各专科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清洗、维护保养。4.掌握各专科手术步骤及相关解剖知识。熟悉每位术者的操作习惯,有针对性的进行配合。5.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工作中自觉遵守;并能指导参与手术人员的无菌操 作。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沉着应对手术中出现的意外,做到头脑冷静,熟练 配合。


篇3:手术室洗手规定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期间, 对来自不同院学校的56名实习护生进行洗手情况调查, 其中本科1名、大专41名、中专14名;年龄最大22岁, 年龄最小17岁, 平均年龄 (19.54±1.65) 岁。

1.2 方法

在护生实习根据卫生部洗手规范设计观察量表[1], 对手术室实习护生洗手情况进行观察, 按照洗手技术和洗手指证标准的要求, 进行规范洗手的行为教育。实习结束后由固定观察员再次观察, 评估教育前后手术室实习护生洗手指证和洗手技术的掌握情况, 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

1.2.1 教育内容有副护士长和手术室固定观察员对实习护生进行洗手指证和洗手技术标准的讲解和操作规范。

1.2.2 行为教育干预措施

对全体实习护生集中讲座, 全员培训;张贴洗手流程图, 发放洗手宣传册;提供免洗手消毒剂, 建立有效的洗手监督机制;教育者不断的进行技术指导, 以切实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1.2.3 观察过程

选派观察员, 选定由手术室统一培训的主管护师以上的带教老师作为固定观察员, 跟踪观察手术室实习护生洗手的情况。采用卫生部洗手规范要求的观察量表, 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表包括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所从事的操作、是否按照洗手指证标准的要求洗手, 洗手的技术是否达标等。

1.2.4 样本采样及处理

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液的棉拭子, 往返涂擦被检查者的指根到指端的双手指屈面两次并随之转动棉试子, 用无菌剪刀剪去操作者接触部位后, 将棉拭子放入10m:采样液的试管内震荡, 采样液适当稀释后接种平板, 放置在35℃培养箱中培养48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并进行细菌, 计数[2]。判断合格标准1、2类区域工作人员手的细菌数标准:细菌数≤5cfu/cm2, 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3]。

1.3 统计学方法

采样SPASS 11.0统计软件包作为数据分析工具, 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手术室实习护生洗手指证执行情况 (表1)

注:干预前后实习护生洗手指征执行情况比较, P<0.01, 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2 干预前后实习护生洗手技术掌握情况比较 (表2)

注:干预前后实习护生洗手技术执行情况比较P<0.01, 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3 干预前后实习护生洗手后细菌菌落数检测结果比较 (表3)

注:实习护生进行操作洗手后, 干预前后细菌菌落数检测结果比较χ2=8.059, P=0.005 (P<0.01) , 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1) 由表1可见行为教育前手术室实习护生以入厕前后、下班前, 接触血液体液、被污染物后洗手执行率高, 与万荣等[4]的调查结果一致, 表明手术室实习护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 控制交叉感染意识薄弱。脱污染手术到无菌手术之间、自身接触后洗手率偏低。特别是自身接触最低, 与护生自身接触洗手率为 (5.76±20.84) %[5]基本相符, 可能是实习护生认为自身接触不存在污染, 因而忽略了洗手。干预后实习护生自身接触洗手率仍然最低, 表明还未引起手术室实习护生的高度重视, 管理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考核力度。由于手术室实习护生普遍缺乏系统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有的实习护生认为洗手是为了减少自身感染, 而对预防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的实习护生受身边医护人员不良洗手行为的影响, 没有执行正确的洗手方法。所以为提高手术室实习护生洗手的依从性, 应进行全方位的努力, 包括在相关知识上确保实习护生具有足够的认知水平, 建立促进行为改变策略, 加强技术训练等, 使实习护生建立“知-信-行”的链条, 自觉正确地执行洗手行为。

(2) 由表2研究结果提示手术室实习护生在教育前洗手次数合格率为32.14%、洗手时间合格率为44.64%, 比李文玉等[6]的研究结果53.9%、73.7%低。擦手用具合格率为26.79%、洗手范围合格率为39.29%、外科洗手法合格率为53.57%, 比张晓春等[7]的研究结果13.5%、32.5%、20.5%高。经过行为教育后手术室实习护生各项洗手技术合格率比较P<0.01, 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此行为教育可以直观有效地纠正手术室实习护生不正确的洗手行为。并以事实为基础, 促进手术室实习护生确立良好洗手行为的信念, 使手术室实习护生不因工作繁忙、任务重、时间紧等因素的影响而忽略洗手, 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贯彻执行洗手规范, 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3) 表3结果可见护理行为教育干预前后细菌菌落数检测结果比较P<0.01, 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符合卫生部洗手规范所规定的细菌菌落数要求, 进一步证明了行为教育可以提高手术室实习护生洗手的依从性, 有利于规范洗手行为的持久坚持。

(4) 由于手术室实习护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其教学要求各不一致, 护生的学历也高低不等, 因此获得的感染知识相对较少, 大多局限于消毒、灭菌及无菌技术等, 再加上理论不能联系实际, 使得手术室实习护生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未能严格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因此, 笔者认为学生除在课堂上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培训外, 在实习前应强化培训屏障隔离技术, 如正确的洗手方法、口罩、隔离衣的使用等, 使学生能正确执行标准预防的措施, 既保护好病人又能预防自身感染洗手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 做好卫生洗手是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8]。

(5) 实践证明单纯的教育可能达到暂时的提高自觉性, 对行为的改变不一定持久。洗手的关键在于落实与持久, 因此必须从严格管理入手, 不断改善洗手条件, 提高手术室实习护生洗手的依从性。如改善洗手设施:水龙头的安装高低要合适, 开关以非触摸式最好, 如感应式、脚踏式、臂式;冬季提供热水洗手设备, 洗手完毕最好用干手机或一次性纸巾擦干, 杜绝在工作服上擦干双手或使用公用毛巾的现象;另外高效、安全, 价廉、护手的免洗手消毒凝胶的应用,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也是保证手术室实习护生能坚持进行手清洁与消毒的重要措施。

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 医院感染多为接触性传染, 主要是通过侵入性检查和治疗, 以及患者或医护人员的手使细菌移位而导致感染[9]。而洗手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 做好卫生洗手是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因此, 对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实习护生进行持续的护理干预及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使其能严格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 以切断经手传播医院感染的途径仍然是当前医院管理及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手术室实习护生洗手知识的培训方式目前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取。本研究证实以行为教育为主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室实习护生执行规范洗手的依从性, 并进而形成良好的洗手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S].2009:10.

[2]孙业秀, 牛家兰, 张静, 等.4种不同方法对手清洁消毒的监测[J].临床护理杂志, 2006, 5 (2) :5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二分册[S].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2009:10.

[4]万荣, 曾韶美, 郑慧瑛.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洗手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 2006, 20 (2) :401.

[5]尚少梅, 郑修霞, 王宜芝, 等.临床护理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 (6) :455~456.

[6]李文玉.某医院312名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1, 19 (4) :303.

[7]张晓春, 林树德, 吴建明.200名护士洗手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 (4) :263.

[8]张有平, 侯铁英.行为教育对实习护生的洗手依从性的作用[J].现代医院杂志, 2005, 5:104.

篇4:洗手间(卫生间)管理规定

为保持洗手间的干净、整洁、卫生,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素养及公共保护意识,特制定本规定。适用公司各楼层洗手间,细则如下:

1.讲究卫生,保持洗手间内清洁、干净,无异味。

2.爱护公共设施,对故意损坏的,按价赔偿,非人为损坏的,及时申报维修。

3.严禁在洗手间的门窗、墙壁上乱写、乱划(画)。4.文明用洗手间,严禁向洗手间内扔杂物。5.严禁在洗手间内抽烟。

6.对洗手间地面较滑的,应在门口明显处贴警示标示。7.洗手间内应放置清洁剂并及时更换。

8.节约用水、用电,用后即关闭水龙头,人走后即随手关灯。9.做好卫生间及附属设施的目视化管理。

10.清扫时,应悬挂“现正清扫,请稍侯10分钟”提示牌,员工在清洁工清扫时,严禁上洗手间。

11.各区域责任人及负责人需对洗手间进行管理,区域责任人及负责人必须对清洁员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

12.管理成员对各洗手间(洗手间、盥洗盆)进行不定期检查,于每月至少组织1次卫生间,卫生间清洁清扫维护由区域责任人根据要求定期自行安排,并检查,区域负责人每周至少检查1次。

篇5:手术室管理规定(新修订)

2018年2月制订

手术室借物规定

1、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原则不外借,特殊情况报护士长批准。

2、临床科室借低值一次性耗材如缝线等,值班护士必须查看是否为在院的病人,方能外借,并在借条上加签借物者的姓名并交班,以免漏费。

3、如遇抢救病人等特殊情况,在不影响科室急诊手术使用的前提下,值班护士请示护士长后在借出。

手术室护理备班规定

1、所有手术室工作人员手机24小时开启,如工作需要,随叫随到;备班人员如离开市区应告知护士长。

2、遇电话号码变更首日必须告知护士长。

3、下夜班第二天为二行政,第三天为三行政,第四天为四行政,依次类推。

4、工作日:二线备夜班急诊手术;节假日:按二行政-三行政顺序备急诊手术。

5、叫听班顺序:二行政-三行政-四行政……依次类推。

6、听班人员在接到值班人员急诊手术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科内(原则上30分钟以内)。

7、听班人员因个人原因电话不畅通,或未在限定时间内到达科室,给患者造成了后果,应追究听班者的责任。

手术通知规定

1、各手术科室择期手术,应于术前一日上午十二时前,将手术医嘱发送至手术室;周一择期手术医嘱于周日十二时前发送。

2、手术室统筹安排,按照小儿及重症手术优先原则,在收到手术医嘱当日12:00前合理安排好。

3、急诊手术应在病人入室前,由手术医生电话或口头通知手术室值班人员,并及时补写手术通知单。

器械、敷料管理规定

1、器械、敷料包分类摆放于无菌间及低温间架上,有配套标识。

2、根据器械使用的频次及性质,分别采用布类、无纺布及纸塑包装。

3、无菌间固定器械包及低温间器械物品,每天清点检查一次。

4、报损的器械及时更换,保证器械功能状况良好。

5、对需修理的器械应先消毒或灭菌后送修并登记。

手术间管理规定

1、手术间内大件物品应标明房间号,定位放置,保持序号与房间号一致。

2、手术间内悬挂物品定位示意图、手术间日检查登记表,物品按示意图放置,每天检查登记,以利于管理。

3、每日夜间由值班护士对手术间进行全面检查。

4、每日术毕,由巡回护士负责物品归位及卫生清洁的检查,终末评估手术间并签名,以备随时开启使用。

5、总务班护士负责每日对手术间物品的补充,每周四由质控护士对手术间所有物品进行全面质控检查。

手术平车使用管理规定

1、工作日:手术平车,专人负责,定位放置;每日晨、手术结束后进行性能检查及清洁保养,并做好记录。

2、手术平车在每次使用前,均要进行性能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上报护士长,并通知维修科进行维修维修。

3、手术平车床单一人一换,被服污染随时更换,每周对被服进行统一清洗更换一次。

4、清洁保养要求:有明显污渍,用含氯消毒液布巾进行擦拭,无明显污渍时,用清水布巾进行擦拭。

手术室冰箱管理规定

1、手术室冰箱专人管理,放置在药品间。

2、冰箱内规范放置医用物品,禁止存放私人物品。

3、每日药品间护士查看冰箱温湿度,并进登记。

4、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护士长并通知维修科进行维修。

手术室公用液体管理规定

1、每日下午由药品间护士对当日所用的液体进行录入。

2、每周液体库定期下送液体到科室,由恢复室护士负责对液体进行检查。

3、每日由恢复室护士对手术间内液体进行补充和检查。

4、液体架上及液体厨内所有液体遵循左拿右放、前拿后放原则。

连台手术管理规定

1、在前一台手术结束后立即进行室内的清洁消毒擦拭。

2、擦拭完毕,待净化空气处理系统运转至达到自净时间后,接台手术病人方可进入房间;每个房间的自净时间:1间≥15分钟、2—5间≥25分钟、5-14间≥30分钟。

3、安排接台原则:先无菌手术、后有菌手术。

4、特殊感染手术病人严禁接台。

5、接台手术病人入手术间前,必须将上一台手术后丢弃的物品全部清理出手术间,以免混淆。

取用无菌溶液要求

1、取用无菌溶液时先检查外包装、名称、有效期、质量等。

2、往无菌台倾倒溶液时距离适宜,避免液体外溅。

3、玻璃瓶装液体一次未用完,注明开启时间,2小时内有效;塑料瓶装液体应一次性倾倒完毕。

4、术中需加温的液体,术前放入恒温水箱中,依据医嘱供应适宜温度的无菌溶液;已经加热但未开启使用的无菌溶液超过4小时未用禁止再用。

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要求

1、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及灭菌。

2、清洁消毒原则: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原则,特殊感染手术遵循特殊感染手术隔离制度。

3、灭菌原则:耐热、耐湿选择预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快速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裸露的耐热、耐湿物品,4小时内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适用于不耐热、耐湿器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器具灭菌,不适用于布类、纸、水、油、粉剂等材质的灭菌。

4、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操作流程。

无菌间管理规定

1、物品分类、分架存放,固定位置,标识清楚,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2、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离墙5 cm,距天花板50cm。

3、温度及湿度:温度21-25℃,相对湿度30-70%。

4、有效期:棉布包装为7天;医用无纺布及纸塑袋包装为6个月。

5、无菌物品遵循左拿右放、前拿后放的原则。

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1、参加手术者应按规范操作,配合默契,避免针刺伤及锐器伤。一旦发生,应严格按照职业暴露处理原则去处理。

2、手术使用C型臂∕X线摄片时,医务人员手术前应做好自我防护,放置铅屏风、穿戴铅衣制品。

3、手术使用C型臂∕X线摄片时,巡回护士应对患者做好防护,除手术部位外均应遮盖铅衣制品。

4、长期站立应原地活动双脚,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静脉曲张。

篇6:手术室洗手规定

一、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严防混淆。

2、无菌敷料及无菌器械包,均有专人(人员名单)负责,保持柜厨清洁、干燥。

3、灭菌后物品应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室的专用柜内(离地面20cm、距天花板50 cm、离墙5cm以上),无菌包注明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先灭菌的先用,日期近的排在后面,排列整齐清楚,以便于保管和使用。包外要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化学指示带、签名。

4、负责人(值班)应每天检查无菌包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在未污染及包布未破损情况下保存7天,纸塑包装为6个月,过期或包装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包一经打开,24小时内有效,过期重新灭菌。二、一次性物品管理

1、一次性物品的购入需经过院管理部门的严格把关和审定。

2、对进入手术室内的一次性物品要严格把好包装、产品质量、消毒灭菌情况和价格关。对产品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项目逐一按要求确认。

3、每次使用一次性物品打开包装前,必须再次确认灭菌方法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有无破损、潮湿。

4、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存放在专用的无菌物品存放库内并设专人定期检查,进货、发放、管理,不许与非灭菌物品和其他仪器存放一起。

5、使用和开启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6、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或毁形,不得随意丢弃。锐利的物品,血液及其他有机物污染的物品应单独专门处理。

7、开启但未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原则上不得自行重新灭菌,制造商通过广泛的管理及测试手段保证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清洁、无毒、无致热性,具有相容性,无菌并质量稳定,自行重新灭菌便解除了制造商的责任。如必须重新灭菌的一次性物品,就要对使用中的安全和效用负责。

鄂伦春旗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篇7:手术室洗手规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手术室124位医务人员进行相关调查, 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 对该124位医务人员进行洗手依从性管理。调查结果显示, 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与实际需求并不一致。

1.2 方法

作为管理人员, 对于医院卫生方面的工作要足够重视, 要深刻认识到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低的现状, 而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通过不同的措施, 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1.2.1 开展教育工作

主要是采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对于洗手依从性的认识, 让他们能够认识到洗手是非常重要的, 是在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同时也是对患者健康的有力保障。另外, 洗手也是保护自身不被感染的一项措施。通过教育, 使医务人员能够自发养成规范洗手的良好习惯[1]。还应该教育医务人员如何进行洗手, 正确洗手, 而不是应付差事, 草草了事。对于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开展比赛等活动, 让大家能够很好掌握。不定期、不定时地对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进行抽查, 发现没有坚持者, 要给予教育批评并要求改进[2]。

1.2.2 提高医院洗手相关设备和资源

研究表明, 方便的手部卫生用品能够显著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3]。因此, 可以采用在手术室内配备无水乙醇类洗手凝胶, 一般使用3 m L凝胶约1 min即可, 方便洗手, 提高洗手依从性。医院要配备足够的经费, 支持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 支持手术室卫生, 防止感染。比如一次性手套的使用, 再如无水乙醇类洗手凝胶等。在做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等处理的时候, 要戴一次性手套, 切忌一副手套反复使用, 而且对于使用后手套也要做好处理, 避免扩大污染。

2 结果

经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后, 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有了显著提高。见表1。

3 讨论

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对于患者手术感染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合理地进行洗手, 才能有效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4]。对于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首先, 医务人员对于手术无菌操作和手术预防感染的认识不到位。手术室医务人员比较多, 有的医务人员还可能会为多例患者服务, 很容易引发交叉感染。有些医务人员甚至认为只要不接触脏东西就可以了, 没必要总是洗手。这样的想法是很不正确的。其次, 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时候, 医务人员有时候也是需要洗手却是力所不能及的。手术室的洗手设备多配备在手术室外面, 而手术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手术室门开闭, 否则会影响手术检测效果, 还可能造成手术室污染, 导致患者手术感染[5]。即使可以出去洗手, 那么根据标准规定, 洗手的时间在2 min左右, 那么完成一次手术仅洗手等待的时间就接近半小时了。这样的情况对于患者手术也是很不利的。

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状况是医院卫生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方面管理的好, 才能够降低手术感染, 提高医院工作质量。从采用管理措施前后的调查结果对比可以发现, 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可见, 从教育的角度和改善设施的角度进行手术室管理, 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为防止各类感染提供了保障。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124名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洗手行为进行调查分析, 研究其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管理对策。结果管理前后, 各阶段洗手依从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对于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意义深远。

关键词: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倪乐丹, 张美芬, 李晓璐, 等.手术室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2) :236-237.

[2]孙立新, 刘翠青, 刘素哲.医务人员洗手效果的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7) :958-959.

[3]方欢, 刘莉, 张秀辉, 等.院长查房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9) :1296-1297.

[4]胡新华, 祝仲珍, 王占科.综合性医院老年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1, 22 (3) :167-168.

篇8:医院手术专用电梯规定

为了保证手术专用电梯的正常运行,保证手术、急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的畅通,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医院职工上下班期间禁止使用手术专用电梯。

二、取药及送物品到供应室、清洗中心的禁止使用手术专用电梯。

三、手术、床旁心电图及床旁彩超可以使用手术专用电梯。使用时做好电梯开关门工作,上下电梯时禁止无关人员乘坐。

四、医院将不定期查看电梯监控,如发现违规使用此电梯者,每人次罚款200元。

五、此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篇9:围手术期管理规定

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确保手术疗效和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一、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治疗之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围手术期管理规定的第一责任人。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四级手术分级参照省卫生计生委《江西省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的《江西省医疗机构临床科室手术分级目录试行》执行。

二、术前管理:关键环节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风险评估、手术耐受力评估与分级、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审批、术前麻醉会诊、手术查对、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核查等。

1)对拟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遵循规范化诊疗原则,尽可能明确诊断,并有明确的手术或手术探查适应证。

2)在存在多种手术方式的情况下,主刀医师应根据病情、患者的意愿及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选择相对先进、损害小、预后好的术式。

3)术前应完成必要的检查,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好有关检测。有感染伤口或乙肝标志物阳性或其他特殊感染患者的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上如实标明感染和感染的菌种或病毒。

4)手术医师术前应根据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做好风险评估和手术耐受力评估,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纠正患者的相关脏器功能不全情况,使患者能在可耐受的状态下安全度过术中和术后的治疗过程。

5)医护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供选择手术方案及优缺点、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等方面,以恰当的言语对患方进行解释,协助做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6)术前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同患方进行谈话,但危重患者、毁损性、探查性以及新开展的手术经由主刀医师同患方谈话,并有科主任签字认可。外院专家来院主刀手术,应由第一助手(限本院医师)同患方进行术前谈话。

7)对手术患者应严格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在主刀和实施麻醉的医师向患方作出详细介绍和解释后,由医患双方签署手术、麻醉、输血等知情同意书,各项医疗文书书写完整并打印好(择期手术),否则不可实施手术。但为抢救患者生命而需紧急施行手术时,在患方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由院长或院长授权的负责人(分管院长或医务科长,夜间及节假日为医院总值班人员)签字后方可施行手术。

8)常规开展的二级及以上手术均要进行术前讨论。毁损性、探查性、较少开展的二级及三级以上、新开展的手术及危重患者、高龄伴重要脏器或系统疾病患者的手术,均应进行科内术前讨论。但术前讨论一般应在手术前完成。

9)严格执行手术审批制度。为了手术统筹安排,本院规定所有择期手术由主持工作的科主任或经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医师或二线班医师审批,重大(特殊)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主管医师填写《重大(特殊)手术审批表》,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审批。

10)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当班(或值班)医师遇来不及办理审批的手术,应尽快通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决定,但事后应即时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并在48小时内补办审批手续。

11)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应按手术资质准入制度和相应的手术类别规定安排手术。各级医师担任手术的范围如下: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二级手术。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高年资主治医师:在熟练掌握二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三级手术。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熟练掌握三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四级手术、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12)外院专家来院手术,须由有关科室填写邀请外院医师手术会诊申请单,由科主任审核、签字,报医务科审批并经被邀医院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参加手术。

13)麻醉医师应对每一位需麻醉的患者做好术前麻醉访视工作,并根据手术类别、患者状况及有关辅助检查结果,选择好麻醉方式和实施麻醉前用药,充分做好麻醉准备工作,合理选择用药。

14)主刀医师(特殊情况下可由第一助手)术前应做好查房工作,仔细核实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手术需要,尽早通知手术室做好特殊器械和一次性植入物的准备工作。拟在术中实施冰冻切片检查的,应提前一天将申请单送至病理科,并详细填写患者的病情。

15)将手术患者送手术室前,应给患者佩戴标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并对手术部位按规定进行标示,以便手术安全核查。16)巡回护士和器械(洗手)护士应在手术开始前,共同清点、核对手术所用的无菌包及各种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并逐项准确记录。

17)在麻醉实施前,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主持,与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项目。

18)在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19)手术安全核查应按照上述内容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如无麻醉医师参加的手术,则由手术主刀(特殊情况下可由第一助手代替)主持并填写表格。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三、术中管理:关键环节包括术中改变手术方案的告知、意外处理、术中用药、输血、标本送检、器械和敷料清点等。

1)对按规定进行术前讨论和术前谈话的手术,手术医师在实施手术时,原则上应按已定的方案执行。术中若遇到意外或疑难问题,需改变手术方案或更换主刀医师时,必须及时向患方交待清楚,并做好记录和请患方签字,同时应向上级医师汇报。

2)巡回护士和器械(洗手)护士应对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即时记录,在手术结束缝合前,应共同严格清点台上和台下的器械、敷料,确认数量核对无误后,告之手术医师并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双签名。清点时,若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护士应当及时要求手术医师共同查找,若医护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应由决定方签字,并在手术记录单内如实记录。

3)器械(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手术结束缝合后,应再次共同清点台上和台下的器械、敷料,确认数量无误后记录。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

4)术中用药、输血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5)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及麻醉操作程序应规范,如发生麻醉、手术意外及遇到技术困难或较棘手的问题时,应及时抢救处理,并及早向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台上台下应相互配合,切忌相互埋怨或推卸责任。

6)术中切下的组织或标本应按要求及时处理,及时送检,并做好交接登记,防止标本污损、差错或遗失。病理科在收到术中切下的实施冰冻切片检查的标本后,应根据手术医师的要求取样,按规范尽快完成诊断和发送报告。

7)术中置入患者体内的医用内植物的标识,由手术医生核对后粘贴于手术记录纸背面。8)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在手术台上不得使用手机等。上级医师或带有轮转、实习、进修医师的主刀医师,应在手术完成后方可下手术台。

9)手术器械商或代表在手术期间,临时提供手术所需的器材或植入物,需经设备管理科审批同意,并提前在本院设备科办理准入证明,经备案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四、术后管理:关键环节包括麻醉复苏、离开手术室前核查及并发症的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等。

1)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巡回护士主持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上签名。

2)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3)对实施全身麻醉、硬脊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平面较高)以及老人、幼儿等患者术后的麻醉复苏应实施全程观察,应选择合适的体位,做好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等监护工作,管理好呼吸机,适时拔除气管插管,待麻醉清醒及有关监测指标正常稳定后,方可将患者送回病房。

4)术后患者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护送回病区,与病区医务人员实施交接。5)对术后患者,经管医护人员应根据诊断、施行的手术及全身不良情况,制定缜密的术后治疗计划,包括监测方法、止痛、抗菌药物应用、伤口护理、静脉输液以及各种管道、插管、引流物、吸氧等处理,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尽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促使早日康复的目的。

6)手术后需要监护的患者应送重症医学科,患者在入或出重症医学科时相应科室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

7)术后应根据麻醉、手术类别、术式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疾病严重程度等选择合适的体位,科学合理地调整输液的用量、成分比例和输注速度等。

8)对置有引流物(乳胶片、引流管、烟卷式引流、胃肠减压管等)的患者,应经常检查放置的引流物有无阻塞、扭曲等情况,换药时要注意引流物的妥善固定,以防落入体内或脱出,并应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视具体情况及时拔除引流物。9)术后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并做好术后谈话记录。主刀医师应按规定做好术后查房工作,要注意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如出血、发热、低体温、感染、切口裂开等。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并发症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10)加强术后并发症治疗工作,并对手术结果进行评估。对术后出现大出血、器械物品残留、严重渗漏等需要再次手术者,发现者必须如实地向科主任汇报,以便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术后科主任应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向有关部门和分管领导汇报、备案。

五、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违反该规定每次给予50-200元处罚;连续3次督查不合格,加倍处罚,直至停手术权限整改。

六、该规定于2016年11月4日执行。

七、该规定由医务科、质控办负责解释。

上一篇:《拔河比赛》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下一篇:课程与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