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心得

2024-05-09

课程与教学心得(共9篇)

篇1:课程与教学心得

课程与教学理念重构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我对新形势下的课程与教学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程改革的成效主要通过课程实施来检验,而课程实施的落脚点主要在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的核心,因而教师如何理解和运行课程实施就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育过程的推进中,教师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而在学生这一级,也最容易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教师的这种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其他角色无法代替也无法企及的。下面就此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应该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课程资源观。现代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教育,而是在此意义上升华的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锻炼实践能力,探究性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等多角度、多层面的多维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每个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相信“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人才”,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其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应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如教师与校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教师与课程专家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应该清楚,所要开发的课程学校是不是支持,学生是不是喜欢,社会是不是认可。和其他教师的沟通合作能力如何,能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这些关系,都需要教师好好协调。

另外,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应考虑自身的特长。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专长,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具有自己的个性。其主体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开发的课程才能最大可能地获得成功。

教师应该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课程资源观。现代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教育,而是在此意义上升华的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锻炼实践能力,探究性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等多角度、多层面的多维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每个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相信“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人才”,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刚刚开始,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提高。我坚信只要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一定会使我们体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篇2:课程与教学心得

新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中思1班

xxx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究教学策略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在学了《课程与教学理念的重构课程与教学理念的重构》专题内容后我获益匪浅。课程与教学论是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目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探讨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提出新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而且要求教师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广大教师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质水平。通过这次培训,我充分认识到新课标应该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一、努力学习、虚心求教、改变观念、重新定位

如果我们用老经验去对待新问题,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就会被淘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虚心求教。同时课程的设置与时代的发展需要和要求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改变观念,重新定位,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尽快使自己进入新的角色。

二、深挖教材内涵、备好教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直接操作和影响者,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探索知识储备点及相关链接的知识点,课前要充分准备好教学用具及课件,才能做到驾驭课堂,胸有成竹,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对学习参数浓厚的兴趣。

积极互动、创设引导、教学有序

作为学生学习场所的学校管理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改就是要改变学习的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交流,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篇3:《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教学心得

关键词:汽车营销,高校课堂,提高课堂质量

在高职教育注重改革的新形势下,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早已不是新鲜词汇,我时常在思考:这些真的适合我们吗?有了这些,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吗?有了这些,我们的学生真的就能学到知识吗?甚至,有了这些,我们的学生就真的能完满就业吗? 如今,高职院校面临重新洗牌,学生学情发生群体改变,我结合《汽车营销实务》的教学实际,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谈谈自己在课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1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讲课

备课时先对教材内容吃透,再翻阅相关的教辅资料,看看别人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讲解,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作好充足的教学准备。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和技能老师必须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去给学生上课,否则你不可能让学生透彻地掌握正确的知识与技能;自己如果都是迷迷糊糊的,那学生肯定更是云里雾里的。这哪谈得上高效呢?照本宣科只会令学生生厌,久而久之就是误人子弟了。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绝不能把自己都不懂的东西去教学生。

教材内容老师吃透了但不一定就能保证学生学会。在自己掌握的情况下,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自己的讲课。难懂的知识要通俗的讲,易混的知识要复习着讲,已会的知识要简略的讲,能自学的知识让学生来讲。难懂的理论、概念我先和学生一起看一遍书上的定义,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最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自己的理解。 这样,在我的三遍“啰嗦”之下,这个知识点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再加上复习、做作业,就巩固的差不多了。在讲到易混的知识时,我借机复习已讲过的内容,然后再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强调两者的不同。如,汽车推销、汽车促销、汽车营销三者的区别,我会把网上看的有趣的说法跟学生讲,提起学生的兴趣[ 我是最棒的, 我保证让你幸福,跟我好吧。——这是推销。男生对女生说:我老爹有3处房子,跟我好,以后都是你的。——这是促销。男生根本不对女生表白,但女生被男生的气质和风度所迷倒。——这是营销。]. 对学生已会的知识,不再重复书上的理论,以运用的方式来讲解,把知识点接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那些能自学的知识,我采取“分组”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分享他们的见解, 然后一起点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2搞好教学互动,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互动并不是简单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这样的“互动”只会给学生造成气氛的紧张和思考的压力。教学互动应以“高效”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为主要目的。我认为好的教学互动来源于优良的教学设计, 来源于教师对本堂课程内容的熟练掌控。 互动式教学的实施,一是“动”在教学热点上。选择大部分学生熟悉,最好是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些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的课程,热点互动问题还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有所准备。二是“动”在教学重点上。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动”在教学疑点上。“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换来学生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激活。

3注重课堂纪律、有效组织教学、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一堂课45分钟,很多因素会导致学生在这一堂课内“开小差”,教师必须注重调节课堂纪律,有效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一味强调“认真听讲,不能玩手机不能睡觉”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想到自己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教师本身和学生一样是构成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只有教师能了解与满足学生的愿望和心理需求,学生了解教师的要求与纪律允许的范围,师生行动协调一致,良好的课堂纪律自然容易形成。老师应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的能力、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不对立,不姑息。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4课后勤于总结,并将总结结果运用到下一节课堂中

要创建高效课堂,除了课前认真备课,课中认真组织教学,课后的总结也不少。因为我们无论事先如何准备,在上课时都会有很多出入,这就需要课后的总结,将课堂上临时发挥的好的地方记下以备以后发扬,课堂上做得不好的即使进行调整改进,这样,下堂课总比上一堂课效果好。

5充实自己,让课堂更精彩,所教知识更实用

篇4:课程与教学心得

关键词: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教学方法过程考核探索

《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对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液压传动》和《采掘机械》是两门独立的课程,而对于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这两门课程合并成一门课程,但总学时只是其中一门课程的学时,这样就存在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机械知识基础较薄弱,本门课程实践性又很强,如何让学生在很少的学时里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是老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组织

本门课程分为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两篇,采掘机械部分包括采煤机械、支护设备和掘进机械,这三类设备广泛使用液压传动,所以液压传动是基础,液压传动部分的基础打牢了,采掘机械部分就容易理解了,因而,在学时分配上,略向液压传动部分倾斜。

1. 注重基础知识

由于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机械知识基础较薄弱,对机械工程知识体系没有完整的概念,因而在绪论课上,我首先以掘进机为例讲述机械设备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原动机、工作机构和传动系统,进而引出传动系统的作用和三种传动形式,即机械传动、流体传动和电气传动,而液压传动又是流体传动的一种,是目前工程实际普遍应用的一种传动形式,这样同学们对机械知识体系和液压传动就有了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和理解。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对采煤工艺比较熟悉,因而在讲采掘机械概述时,我结合采煤工艺,讲解煤矿所用到的八大设备及其作用,即采煤机械、支护设备、掘进机械、运输机械、提升设备、通风设备、压气设备和排水设备,这样学生对煤矿设备就有了一个总体上的把握,也深刻了解了本门课程所讲述的采掘机械在煤矿设备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和自己的采矿专业结合起来了。

由于学时的限制和采矿工程专业的特点,并不要求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地很深入、很全面,而是要深刻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因而在教学内容上,对一些难点问题和非重点章节不讲或略讲,有些学生容易理解的部分自学。比如讲解液压元件基本原理时,有流体静力学的知识就够了,涉及到流体动力学的地方很少,这部分内容就不讲;支撑式液压支架、全断面巷道掘进机等目前在煤矿应用较少,可简单介绍。这样就可以节省学时,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

2. 前后呼应

虽然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两部分内容可以独立,但作为一门课程,必须让学生感到两部分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织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意两部分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在讲解液压传动部分时,笔者基本上都是以采掘机械为例,比如讲液压油分类和使用时,就重点介绍液压支架、掘进机、采煤机所用液压油的种类,讲液压锁时就以采煤机调高系统为例,讲采掘机械部分时,涉及到液压元件和系统时,再进行回顾和启发,这样就把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两部分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3.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采掘机械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教材内容相对落后,比如目前所用教材上有较大篇幅介绍采煤机液压牵引,而液压牵引目前已基本淘汰。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教材建设,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更新讲义。在编写新教材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介绍,同时要跟上采掘机械发展的现状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相对教材建设,更新讲义更快速,更容易与目前现场使用的典型设备和老师的科研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应用

《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机械知识基础又相对薄弱,因而在授课时,必须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同学们容易理解并提高课程学习兴趣。

1. 类比教学法

采用具体的、学生熟悉的事物或经验来类比抽象的原理,学生对所学知识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记忆深刻。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这一方法,比如在讲述液压泵概述时,就把液压泵类比为人的心脏,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源,液压泵则是整个液压系统的动力源;讲柱塞泵工作原理时,类比了学生都熟悉的注射器;讲液压支架基本工作原理时,类比了革命战争中“敌进我退”这一作战指导原则,液压支架就是通过后退而获得对顶板支撑力的稳定,保护了液压支架不被压坏。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和类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

2. 实践教学

《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同学们基本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因而在课程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实验课,注重与科研和实际的结合,这样同学们才能对所学内容有感性的认识,明白所学知识的用途。在讲液压传动基本参数时,为了让同学们对压力单位兆帕有一个直观的概念,给同学们看了高压水射流切割钢板的视频,并提醒同学们在以后从事液压实际工作时,要注意安全,切记拆液压管路前要先让系统卸压。讲液压支架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液压支架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给学生介绍了课题组所做的“液压支架大流量安全阀研究”这一科研课题。

不管是各种液压元件还是采掘机械,实物教学是最直观的,因而要特别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我要求同学们每次实验课前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搞清楚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由于采掘机械比较庞大,实验室里只有模型,为了让同学们见到实物,联系了相关采掘机械生产厂家,把实验室搬到工厂去。在讲解液压元件时,把相应的元件带到课堂,对照实物讲解,把实验室放到课堂。

3.多媒体教学

不管是在实验室还是工厂,同学们见到的实物都是有限的,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把所讲内容具象化,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了不同种类的液压元件和采掘机械的视频和照片。采掘机械和液压元件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在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部分内容实物和照片也难以完全表现,结合其结构图和工作原理动画来讲解,不仅好理解而且提高了讲课效率。在讲解液压基本回路和液压支架等设备的液压系统时,笔者用Fluidsim软件对相应液压系统进行了动画模拟,不管液压系统多么复杂,其工作过程和原理都能直观地展示出来。

三、成绩考核

合理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是对学生成绩的公平评定,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定成绩时,要特别重视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安排两次小测试,作为总评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样避免了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前临时突击。实验成绩的评定也不仅仅看实验报告,而是把学生在实验课上动手能力和独立实验能力作为重要评定依据。由于学生先学了液压传动知识,课程后面采掘机械液压系统的有些内容就要求学生自学,课堂上分组讨论,学生的报告和答辩情况也纳入成绩总评,不仅节省了学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学习主动性。

四、结论

篇5:《课程与教学论》学习心得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民主的发展,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教育工作者在向学生灌输平等思想的同时,是否意识到师生关系已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由于受传统思想“师道尊严”、“尊师重教”等影响,教师都希望自己被学生“尊重”,希望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希望自己对学生所说都是“圣旨”。当然,每一位教师都是为学生好,为学生着想,想法固然正确,但做法却不尽人意,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一生。

每个班级可能都有几个问题学生,上课不听课,作业不交,家长不管,老师越批评他,他就越破罐子破摔,仇视老师,在班级欺负同学,搅的班级鸡犬不宁。常常惹的老师火冒三丈,和老师的关系极度紧张。

再者,也有这样的同学,怕老师,有什么问题也不敢跟老师说,看到老师都要绕路走。我带一年级时,就有一位非常文静胆小的女孩,从来不跟老师交流。一天,她的母亲找到我,反映了她的情况,这个女孩怕老师怕到上课时想上厕所都不敢跟老师说,几次都尿湿了裤子。可想而知,老师在她心目中的样子。

我曾经看过陶行知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一群高三的学生为了放松一下自己,结伴去郊外踏青,不想这件事让班主任知道了,班主任把他们叫到办公室狠狠的批评了一顿,警告他们现在不是玩的时候,应以学业为重。这些学生对老师的做法很不理解,觉得老师太不了解他们了。

还有一个初中男生,数学成绩一向不太好,但有一次他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的任课老师不但没有对他的努力进行肯定,反而问他考试有没有抄袭他人的。这件事给他的打击很大,他不再努力学习,进而发展到逃课,毕业后整天无所事事,最后因为结识社会上的闲杂人员,结伙进行偷窃而锒铛入狱。我们也常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学生因为遭到老师的羞辱,跳楼自杀”,“某某学生遭到老师的殴打,其家长与老师对薄公堂”,“某某学生因为老师的一句话,离家出走”等等。

我做过一个调查,在一个小学班级60位学生中,问及“你是否喜欢上学,如果不喜欢理由是什么?”有58%的学生认为“不喜欢老师”;在“你认为师生关系不好的原因是什么?”中,有76%的学生认为“老师太凶,难以沟通”、“老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是错的”、“老师不了解我们的想法”等; 在“你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是什么?”中,有95%以上的学生写了“朋友”。可见,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甚至社会和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孩子的性格具有不稳定性,同时也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表扬”,孩子固然能接受,但“批评”,老师就要注意自己的方式,能不在同学面前批评的就不要在同学面前批评,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特别是经常违纪、学习差的学生,更应注意这一点。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态。在师生关系发生矛盾时,教师应理性地退让,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也尊重了自己。事后,教师要真诚地找学生沟通。沟通时,教师应有一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姿态,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做法欠妥之处,真诚地向学生解释原因并表示歉意。我相信教师如果有这种宽广的胸襟就能臝得学生的理解与信任。学生也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省。相反,如果教师仍然余怒未消,坚持己见,指责学生,那就很难缓解或消除师生关系的紧张。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合作和信任。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他们虽然是学生,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克服过去那种“教师是对的”的认识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第二,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才敢接近老师,才乐意接近老师,才能真正的爱老师,师生之间才能互爱。我对学生进行情感管理时,一般都采用和风细雨、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

第三,教师要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有位优秀教师在其手记中写道:“我把每节课都作为与学生交流的契机;跟他们一块儿打雪仗变成雪人……课下的交流与欢乐为教育教学搭建了心桥……”这位教师的成功首先就在于他对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激情构建。优秀的教师总是能够凭借自己对学生的一颗真诚之心去构建一种平等、信任、民主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这种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师生间充满了诚挚的情感。作为教师,我们要能“把自己当学生”,“把学生当自己”,经常换位思考。我们要耐心倾听并善于倾听,倾听每一个孩子,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真切的感知、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这样就不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育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我们要做到,课堂上是学生的严师,而课堂下是学生的益友。

第四,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人格修养和师德修养,建立具有感召力的新型师生关系。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只有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同时,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师生关系中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本身就有一种“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培养和发展。教师要做身先士卒的将军,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应先提前到达教室;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批改作业、试卷就要及时;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劳动时老师也应带头参加,这样才能一呼而百应。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知识的要求。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而教师必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无论在学识,还是在做人等方面都要真正为人师表,努力成为学生敬佩的楷模。通过“言传”“身教”,建立起具有感召力的和谐师生关系。

第五,教师要善于发扬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责任感,建立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我经常对学生讲:“班级就好象一个大家庭,同学们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班级的荣辱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每个同学都要为班集体出力,积极向老师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发动学生向老师写信,每当我收到信后,马上找时间找机会和学生交流,合理的意见采纳,合理的要求给予满足。对老师有意见,若批评对的,我主动向学生表示诚恳地接受;若不合理的,则给予适当的解释,让学生心服口服。同时,我还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把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自主的制定集体的活动计划,积极的开展工作与活动。学生主人翁意识加强,建立了民主的班风。

陶行知曾经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更是教育的追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虹桥小学 黄

篇6: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探讨心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作为与学生身心健康有关的重要学科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许多高校中,开展了良好的体育教育,这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学生增强体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和优势,那么好的体育教育必须能够与学生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制定发展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但是体育运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体育教学作为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是集教与学于一体,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和基本技术,对于学生的意志力的整体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在教学改革的不断的深入,体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体育人才培养与普通教学是不同的,它不仅仅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实践活动,现在有很多院校的学生很多考学就是走的高水平运动员通道,考上以后就是体育特长生,他们对体育进行训练和学习,多半就是为了以后的职业生涯和工作,其教育和学习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因此,目前的体育教育专业性有余,但是综合能力十分的欠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意识到学生自身的需求,因此使得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过于注重学生体能的提高,像我们户外专业的课程,不同的年级、每个周都分别要跑6公里、8公里、10公里,大家都很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也没有领会到精神所在。很多教师对于体育精神及活动的实际开展并不重视,这就使得学生只能开展相应的体能拓展活动,而无法对体育真正的精神和内核进行学习。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一线工作者,对于建立完整的教师团队尤为重要。在当前的体育教育中,尽管大多数教室都是从专业学院毕业的,但是他们的真正教学能力却无法实现。特别是传统教学观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影响,许多教师出于教学目的过于关注学生考试,而最终把重点放在主要学科的教学上,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不仅导致许多高校在设计课程时忽略了体育课程,而且在体育活动教学设备的配置上显得不完善。许多学校无法及时更新旧的教学设施。这对教学课程产生了严重影响,对学生的安全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社会事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不能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盲目地遵循以前的课程体系,而必须能够以学习为动力,改变以前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实践知识。随着数字教育的不断深入,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在我国以往的教学体系中一般来说是以实践为主,并不注重理论教学的开展,在体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体育的概念出现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融入了竞技和健身等新型的教学观念,对于体育的基本精神和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之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实际的参与,在其他环节必须以基础的理论知识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完成。

与过去相比,我国目前的体育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中国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的体育改革势在必行,体育界的相关学者和教授也对体育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希望改变现状,改革体育教学模式,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互联网+”是人们口中常说的词组,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互联网似乎可以与所有行业结合,创造新的增长动力。一些传统行业,通过与互联网结合,被更多的人所熟悉,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产业模式,迅速打开市场,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环境下,高校的学生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习惯运用网络处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抓住学生的这种特点,在改革中注重与互联网相结合,以探究出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身潜能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是将互联网与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优势,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提高教育质量。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室只是一个公共活动场所,并未发挥其专业作用。通过互联网+教育,可以使用大数据的综合分析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学习潜力更大。此外,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体育教师可以借鉴其他大学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汲取教学灵感,提高专业技能,设计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互联网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教师将通过互联网从学生那里获得更多的教学反馈,并促进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还可以使用微视频,在线MOOC等互联网形式的在线教学平台,利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提高体育能力,正好符合我国的疫情现状教学。将传统的大学体育课转变为融合专业精神,乐趣和多样性的新课。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观念不断变化。教师必须能够改善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吸收和吸收新时代的教学观念,为体育改革注入新鲜血液,并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匹配,以知识水平不断完善。

良好的身体是学习活动的最重要前提。学校和教师必须意识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主题,而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重视体育活动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师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更深刻地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开展各种评估或培训活动,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评估学生的过程中,甚至有必要提高体育教学评估的比例,并反过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此外,学校还应更换各种成就的运动器材,为体育运动提供更强大的硬件设备。这样,我们可以从方向和根源上对体育课程设计进行全面的改革。在过去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实践是理论的升华,而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后要求相关机构更加系统地进行实践教学。完善体育理论体系,有机结合两者。在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视野,而不仅限于教科书或基础理论活动中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成为实践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一般而言,在体育改革的初期,有必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来规划高校的体育改革方案,以确保以后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一方面,教师可以继续分解自己的经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项运动的内涵;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变得更好。了解运动的学生可以通过浏览体育网页来清楚地了解学校当前的体育教育计划,从而了解学校的体育知识,教育原则,并对学校的体育课程有更清晰的了解,以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另外,互联网的使用使学生的选课过程更加方便,并且还使体育教师的体育考试工作更快地完成。学生的体育信息清楚地发布在体育教学网页上,从而确保体育运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在学校的一些休闲建设活动中心,可以适当地采取收费处理,让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运动时间,从而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如学校的羽毛球馆、乒乓球馆以及篮球馆的建设花费了学校大量的经费,采取有偿收费制度也是合理的。当然,学校里大部分体育设施都是不收费的,如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等,通过收费和不收费之间的弹性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加强锻炼,加强对各项体育技能的提高,培养自身的体育精神和经济精神,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高校可以借鉴“体育锻炼走廊”的方式,在学校某处专门设置用来锻炼的“走廊”,学生进出“走廊”必须打卡,每个学期必须有足够的打卡数量,才能完成一定的体育学习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将体育教学制度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

篇7:高一地理新课程教学心得与反思

心得体会:

1、课前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解读课程标准,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除了课程标准外,教材作为教学的参考,也非常重要。教材不仅限于课本,还包括各种其它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在平时备课时,大量翻阅各类教辅材料,上网查询与教学有用的各种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认真落实教材系统中的阅读、读图思考、活动、案例分析、问题研究,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尤其重视“过程和方法”的价值取向,要求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新课中的这些环节,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试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困惑与反思:

1、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对新课改的评价体系顾虑重重,始终在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是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的关键。

2、新教材、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教材与课程标准、教材与辅导材料不配套,尤其是我们用的第二教材,难度过大,不适合高一的学生,还有诸多实践活动缺乏设备(如地球仪)等。

3、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对于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应如何把握?还有教材中众多的探索、阅读、案例研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心中没底。此外,部分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也不符合教学实际或学生的实际,活动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很难在课堂上实施,有些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

应对措施:

1、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必须要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只有这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等。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学习具体情况出发。布置作业时,要求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地图的分析,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3、课堂教学中可适当采取多种方式,根据教学所需,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课本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可以将书中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来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吸引力。

篇8:新课程下数学教学心得

一、教师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一直在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新课程新教材则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素养、唯物辩证素养等。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 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 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 而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 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 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 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 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

比如, 在上指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的时候, 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张三的百万富翁, 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 一个叫李四的人对他说, 我想和你订个合同, 在整整一个月中, 我每天给你10万元, 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 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张三非常高兴, 他同意订立这样的合同, 如果是你们, 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 看到我笑后又想想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约, 那么到底谁更为合算, 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 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这样, 教师成功的创造了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情境。

二、提倡探究性学习

新课改后, 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题型, 这一反传统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 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的集体参与, 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 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 应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 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探究, 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 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三、课外提倡合作式学习

成立学习活动小组, 按照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平行的学习小组, 任命学习小组组长。通过每次月考, 在各小组之间进行评比, 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每次月考之间各小组多次进行学习活动, 制订计划和措施, 探讨学习方法, 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法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转变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给每个学生的组织和创造能力培养创造了机会,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同时在指导同伴练习时看到同伴的成功也会激发自己在学习中更努力, 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合作”的方法其实是通过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来促进学的过程, 学生不仅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进行学习, 使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刻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四、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

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 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 评价方式呆扳,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后在评价学生时, 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 评价方式更科学、全面、客观, 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比如对模块的综合评价成绩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成绩=德育×20%+月考15%+实践与探究活动×15%+统考成绩×50%

篇9:职业中学课程改革与教学心得体会

【关键词】职业中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职业中学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的进步之中,课程领域中的教学实践已经运用到了课堂中来,而且收获了不少教学成果,在逐渐的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为了构建新世纪完善的职业中学教学体系,因此就要对职业中学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从中领悟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新的体会。

2职业中学课程改革的方针策略

职业中学与普通中学不同,职业中学的课程要具备鲜明的专业特色和水平,也因此与普通中学的课程改革方法也不同,职业中学的教程改革有以下几种基本策略:

2.1课程和实践相结合

现在的职业高中生,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观念不自主,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观念将难以改善。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强,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点出发,让学生去动手实践,也就是说,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教材如果跟不上生活实际联系就会失去教材本身的价值。所以说,要想让课程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解决的方法就是以学生的专业为基础,把学生按照专业性质分出文科和理科,这样再根据文理科来编制教材,进行不同学生的分类实践操作。真正的实现课程和教材的实践。

2.2教材的编制要体现出专业特色

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习是有专业区别的,教材也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分类选择。所以,不同的专业要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材,就是说要有各个专业的特色教材。教材是为学生服务的,专业课程的专业教材要体现出学科的重要性和学科的目的性。学生的文化课要紧紧与专业特色挂钩。所以,在课程的选择和教材的编制上要有一定的选择性,要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定制这个专业的学科知识框架,根据专业内容需要安排一些辅修的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课程的编制,我认为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

①把课程的基础常识性知识点作为所有職业高中生的公共课,扩充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文化交流。

②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把具备专业特色的科目作为专业的核心科目,把和专业有一定相关程度的科目作为选修科目,这样就能够很好的突破文化课的枯燥性,让文化课更加的丰富,也体现了课程改革服务与学生的思想。

③课程的选择要有实用性。实用性的意思就是说,这门课程适合学生在学校学习同时也能够在未来的时间里能够供学生和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来说,教材上有关于工农业之间的应用问题,但是应用题的选择性少,而且对于学生所学的专业来说,专业性质不强,因此,对于应用题的设置要放开拓宽宽度,与生活相关具有实用性才是重点。

2.3要加强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业方面有所健硕,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是改革的重点。因此,要对教师队伍进行职业培训。职业高中的老师与普通高中老师相比,除了在学科性质不同以外,传授的知识和方法也不同,作为职业中学的老师首先要清晰自己所教授的科目是为了学生的专业服务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科的专业知识弄清楚,如果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涉及领域很少,这样就会给教学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3改革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职业中学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先进的知识文化人才。因此在改革教学中,最大的心得体会就是“以人为本”。

3.1以学生的个性学习为出发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提出市场经济需要和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但是进一步研究分析,实质上来说要从学生本身出发,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都是需要人的劳动来实施的,职业岗位也是对学生的最基本的需求。职业中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他们在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个性化分析,分析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各自专业的特色,从而确定教程改革的指导方案和思想。

3.2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

职业中学教育的特点就是职业性和目标性,他们的职业性和日后所从事的岗位息息相关。学生一旦学习了这个专业,那么在日后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从事这个岗位。在学校中,学生由于处于专业的控制下处于一种受教育的地位,个人的学习意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就是说,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潜力开发,所以在教材编制上或者在课程的编制上都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要把学生的想法放在第一位,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

4总结

教学改革的是使职业高中课程不断走向完善的必经之路,在改革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不断的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就是要在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教育改革的路程是漫长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探索研究,把职业中学的改革之路走得更好,更上一层台阶。

参考文献:

[1]马建军.改革农村职业中学课程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教育界》,2014年10期

[2]杨超.职业中学课程教学设计的“三化”原则.《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20期

[3]李雅丽.职业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南北桥》,2013年3期

[4]李春涛.探索农村职业中学课程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教育界,2014年9期

上一篇:手术室洗手规定下一篇:英雄在我心中班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