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手术室论文

2022-04-15

【摘要】预防与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保障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关键词】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防控措施手术室护士必须接触各种手术患者,要清洗、整理患者手术后的各种器械、敷料、仪器等,若自我防护措施不规范,不仅自身可能感染病原体,甚至发生交叉感染。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危险手术室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危险手术室论文 篇1:

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手术室护理现状,分析手术室护理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对策。结果:手术室护理感染与性别无关系,但与年龄、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无菌操作、参观人员、引流管数量、合并症有关。结论:多方面因素均可能造成手术室护理感染,临床上,需采取一系列可行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减少手术室护理感染事件。

关键词:手術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对策

手术室是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也是感染的高发地带。手术室护理感染,不仅会影响手术疗效,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而且会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影响预后[1]。本研究探讨研究了手术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现将研究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手术室护理感染风险因素

手术室(operating room)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重要技术部门[2]。手术室感染,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影响预后,甚至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败血症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积极控制手术室护理感染,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手术室护理感染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年龄因素:由于年龄大,各项机能衰退,加之合并症多,容易遭到病原菌侵袭。(2)急诊手术:急诊手术,准备仓促,无法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未能及时纠正基础疾病,没有彻底消毒皮肤,容易导致感染。(3)手术时间: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切口长时间暴露在外,细菌数量增加,感染风险系数高。(4)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若未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原则,则容易导致感染。(5)参观人员:手术操作中,有参观人员时,人员流动大,手术室内空气质量差,病原菌数量多,易感染。另外,引流管数量多与合并症也增加了感染风险系数。

2感染来源

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来源于病人、医护人员与医院环境。外源性污染是引起清洁伤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可来自于工作人员和环境,病人也可自身携带细菌。清洁伤口以外的感染主要来源于呼吸道、胃肠道等部位。(1)病人:一是人体应对感染的三种防御机制,即皮肤和黏膜、炎症反应与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二是自身感染。(2)医护人员:手术团队各类成员是手术切口感染的潜在来源,一般可采取刷手、洗手、穿戴手术衣及手套等方式,对细菌形成屏障。(3)环境:空气中的飞沫、尘埃,会携带有微生物,成为散播细菌的媒介。手术器械、医疗用品、药物等无菌状态也是手术室护理感染的一大来源。

3对策

第一,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可行的手术方案,及时处理纠正影响手术的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术中,护士积极主动协助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控制手术时间,减少组织暴露与牵拉的时间。术前评估时,根据手术需求,进行针对性指导,保持病人于最佳状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值,防止围手术期出现高血糖症状。吸烟会延缓伤口愈合,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系数,因此,术前鼓励患者戒烟。对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需增加营养,改善营养不良情况,术后在可进食的情况下,多吃高蛋白及高热量食物,改善局部及全身状况,增强机体防御能力,促进切口愈合,预防感染。

第二,术中,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原则,全面实施消毒管理制度。手术室工作紧张、繁忙,切勿忽略无菌技术,违反无菌原则,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手术室感染。术中,手术衣或者手术巾被血液、汗液、体液浸湿后立即更换。手术中,使用过的器械及时擦净血迹,减少细菌污染机会。

第三,对于手术时间长且创伤大的手术,如骨科手术、胃肠手术及肝胆手术等,尽量选择层流手术室。针对非层流手术室,注意消毒灭菌,抑制病原菌数量。严格落实卫生清洁、消毒制度,每天清晨术前30 min,湿式清洁和消毒所有水平表面。手术结束后,进行彻底的湿式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室内安装空气过滤装置,每周固定卫生日彻底清洁,每月大扫除,每季度监测空气及物体表面的消毒灭菌情况。

第四,手术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科学置管,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引流管,做好引流管及切口护理工作,密切留意切口状况,若有异常,及时处理。

第五,手术过程中,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参观者一般要求与手术台相距1m以上,减少人员流动。手术开始后,手术间的门尽量处于关闭状态,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必须分室进行,如果条件不允许,必须先进行无菌手术,再进行污染手术。两台手术间,需做好环境净化处理,强调清洁消毒。

第六,对于急诊手术,术前30min备皮,如果能够应用脱毛霜,首选脱毛霜。如果条件不允许,需彻底清洗后,再通过剪或剃毛的方式进行备皮。择期手术,术晨常规备皮,备皮时,如果误伤皮肤,需等到皮肤伤口愈合后,再行手术。

参考文献:

[1]章琳. 手术室护理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7):89-90.

[2]赵媛媛. 手术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2):103-105.

[3]包秀英.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9):187-188.

作者:杜鲜粉

危险手术室论文 篇2:

手术室职业危险预防措施浅析

【摘要】预防与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保障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手术室护士必须接触各种手术患者,要清洗、整理患者手术后的各种器械、敷料、仪器等,若自我防护措施不规范,不仅自身可能感染病原体,甚至发生交叉感染。为保障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有效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必须加强护士的教育培训,认真执行规范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与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

一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 生物性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结核等微生物感染。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而成为传染源。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手术配合过程中常使用锐利器械如刀、剪、针、骨钩、锯片等,因工作节奏快,传递器械频繁,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污染的针或锐器刺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研究表明,约有11.7%手术室人员存在意外的血液接触。

1.2 化学性危险因素 手术室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甲醛等。这些常用的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不良影响,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接触以上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重者中毒或致癌。

1.3 物理性危险因素

1.3.1 电离辐射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中摄片及电透直视下手术不断开展,手术室人员接触放射线的机会不断增多。特别是骨科手术使用“C”型臂的频率很高,长期小剂量接触可导致局部皮肤变硬,乏力、头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植物神经紊乱综合征;长期照射,可致白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严重可引起免疫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女性有月经失调,在妊娠时会引起自然流产、死胎、先天性畸形和发育障碍等。

1.3.2 电器及锐器伤手术室用电设施及锐利器械很多,如操作不规范可能损伤自己或他人。

1.4 环境因素

1.4.1 噪声污染 安静手术室内背景噪音约13dB。术中连续噪音来自麻醉呼吸机、吸引器及麻醉排污系统;间断噪音来自多功能高频电刀、麻醉报警及运用手术器械、物品及仪器移动声等;室内人员的谈话声约为60dB。骨科手术还包括骨锤敲击声、电锯、电钻、磨钻发出的噪音,长期接触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体判断力和持续记忆力减退,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1.4.2 麻醉废气的污染 主要是异氟醚、安氟醚,可从面罩活瓣、罗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内空气。长期接触可导致麻醉废气在机体组织内逐渐蓄积而达到危害机体健康的浓度,并可产生慢性氟化物中毒和遗传影响及其他影响如白细胞减少等。

1.4.3 烟雾的危害烟雾中的漂浮颗粒含有炭化了的组织、血液成分和各种化学物质及气体,可能含有一些可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暴露于烟雾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常主诉恶心、头痛、眼睛和上呼吸道不适等。烟雾是否能直接导致人体发生肿瘤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1.4.4 高浓度CO2据王娟报道,手术进行中手术室空气中CO2浓度可达0.11%。CO2主要来自人体的呼吸和电刀的烧灼,当浓度达到0.1%时,空气状况开始恶化,出现不良气味,人体会感觉不适。

1.5生理、心理危害

1.5.1 生理危害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常处于被动体位,长时间站立,身体重力集中于下肢,久之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时常保持颈椎前屈位15~20度,连续站立时间约5~7h或更长时间,这种姿势易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手术室工作近乎于一种静态作业,即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维持体位。这种作业极易疲劳,局部肌肉乳酸堆积,造成肩周炎及腰肌劳损。手术室是一个全封闭的空间,空气净化需要层流来洁净,长期空调制冷制热保持恒温可引起风湿、关节酸痛,封闭的手术间含氧量不足,造成缺氧,引起头痛、头晕、困乏等症状。

1.5.2 社会心理危害手术室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连续工作,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紧张、超负荷工作以及长时间饮食不规律等,可造成身心疲惫,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手术室工作要求精准度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需要配合不同性格的医生,丝毫不能出错,导致护士心理压力特别大,特别是新护士,可导致或诱发神经衰弱、慢性头痛等。

二防护措施

2.1 生物性危害的防范 术前应完善手术患者生化检查,准确了解手术患者HBV及HIV等病毒携带情况,做好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

2.2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对于戊二醛、骨水泥、甲醛等有害物品,必须戴上防护手套、防护目镜等,操作完毕后应到空气流通处深呼吸,加快气体交换。

2.3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骨科手术中要行X线透视的,上台前必须穿好铅衣,并在手术间安全的范围内设置铅屏风,妊娠期间避免接触。定期维修电器,遵守用电原则,熟悉仪器的操作步骤,避免发生电击或灼伤等。

2.4 环境因素的防护 手术室内应尽量减少躁音,保持手术室的安静。手术间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建立良好的排放系统,使用密闭性好的麻醉机,把泄漏量降致最低,术中使用负压吸引随时抽排废气。

2.5掌握正確的自我防护措施

2.5.1 手卫生洗手是防止医院院内感染传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我科通过增强洗手意识,掌握“七步洗手法”,培养良好的洗手习惯,切断了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

2.5.2 戴口罩 为防止交叉感染,需要遵循以下规程:每一台手术更换新口罩;调整好口罩系带;压紧口罩上的密封条使口罩紧贴口鼻周围;术中口罩如被血液、体液溅射污染应及时更换;口罩使用完后马上按规范处理。从而降低由于口罩使用不当引起的交叉感染。

2.5.3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手术室业务学习,手术中熟练配合,动作协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使误伤和污染的机会明显减少,从而减少因技术生疏、动作不协调所致的损伤和感染。

2.6 生理、心理健康的防护 尽量减轻行为负荷,借助有效条件,节约体力和能量,改善工作条件,术中交替活动下肢,平时加强体育锻炼,穿弹力袜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护士长应合理安排和调整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避免长期做单一持续的工作。手术室工作者早餐应吃高热量、营养丰富的固体食物,延长胃排空时间,针对大手术,应人性化地安排人员替换吃饭,避免饥饿工作,不利身体健康。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有时难以顾全家人,家人应给予充分理解与支持,护士自身也应学会正确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总结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医药用品的广泛应用,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也在产生新的变化,只有不断正确认识手术室工作环境中现存及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防护意识,采取规范的防护措施,才能既有效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又维护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手术室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田秀苹

危险手术室论文 篇3:

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摘要】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认识,加强防护意识。在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方面,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职业危害,及护理工作人员职业危险的原因,分析总结。提出防护措施。改变不良习惯护理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临床护理工作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

手术室是手术治疗抢救危重患者的医院重要科室。各种手术都应该有护理人员密切配合。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质量的护理业务。还需要健康的体质。手术室是密闭的空间。特殊的环境护士在这个环境中长期工作。职业具有的压力,造成医护人员疲劳、紧张、生物钟改变,还有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形成危害护理人员健康的因素。加强护理工作人员自身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 危险因素

1.1 职业压力 手术室手术多,工作量大,特别急症手术多时,抢救危重患者,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专业压力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护士紧张状态就造成身心疲劳。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精神高度集中,时间长产生心理疲劳。动作协调性差。动作缓慢,思维判断失误,出现差错。容易患一些躯体疾病,手术室护士长时间站立工作,频繁走动,长时间低头工作。就容易患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胃下垂、慢性腰背腿疼痛、饮食不规律,易患胃溃疡、低血糖、肠道紊乱。

1.2 生物因素 手术室护士接触患者带有病原菌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感染机会就多。手术过程中使用锐器刀片、剪刀、拉钩,手术中传递、术后清洗,就容易误伤自己他人,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受感染。污物分泌物溅落皮肤粘膜等处。被职业物质感染机会约占80%。

1.3 化学因素 手术室是密闭的空间,空气流通差,挥发性强的物质如碘伏、乙醇、一乙醚等。化学灭菌剂过氧乙酸、甲醛,麻醉剂异氟醚等、废气和骨科手术用的骨水泥。这些物质气雾剂或者分子形式在空气中,对皮肤、呼吸道和神经系统损害。严重出现过敏、致畸、致癌。长期接触引起呼吸道异常和职业皮炎。麻醉气体对孕妇可以引起流产或者畸形。

1.4 物理因素 各种放射性、消毒的紫外线、噪音和电损伤有害因素对手术室护士带来一定伤害,患上各个系统疾病。手术中C型臂X线照片直视下手术,激光手术。致急慢性放射性病,基因突变累计可以致癌。噪音污染,手术室内电刀、吸引器、电锯、电钻、空调等噪音都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影响。

2 预防措施

2.1 减轻心理压力,调整好的心态 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对手术情况步骤。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做好应对措施。手术配合医生准确度提高,医生和患者满意度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增强。职责范围明确。工作顺心顺手。心情愉快,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工作之外时间充分休息,参加一些有益社会活动,劳逸结合,以最佳的状态工作。

2.2 合理安排膳食营养,促进体力恢复姿势 不影响手术配合的情况下,做一些头颈部头后仰活动。手术后按摩颈部。或者手术间歇改便站立走动的姿势。工作中平底鞋弹力袜。允许情况下,调整站姿。左右腿交叉支撑身体,活动下肢。休息时间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锻炼腰背部肌肉。预防腰背部损伤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2.3 预防锐器伤,保护皮肤粘膜 各种血液传染病有潜伏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都是传染源。操作时戴手套。仔细洗手。手术中有可能有危险物质如血液、体液、分泌物或者骨碎片溅出情况下,带好防护面罩、防护目镜,穿一次性围裙操作。

2.4 做好自身防护,防止自身感染 手术台上操作时,一定要正确放置刀、剪、针等锐器,传递时放在盘中,不要直接传递。防止皮肤刺伤。熟知手术步骤,手术中使用特殊器械熟练应用。配合手术过程有条不紊。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使用带弹簧保护夹。静脉给药使用三通并带延长管的。操作时不慎被刺伤。应该立即采取防护措施,脱手套,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挤出血液,减少受污染程度。用碘伏清理消毒创口。被乙型肝炎或者携带者患者污染,注射丙种球袋白,确定有无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存在。进行医学观察。

2.5 室内勤通风,加强空气流通 手术室消毒紫外线照射要严格掌握消毒时间。正在消毒时严格禁止人员入内。手术室内消毒不要使用甲醛熏蒸及臭氧消毒。建议采用空气净华层流装置。

2.6 化学消毒选择高效、广谱、低毒,配制浓度准确,不要过量,避免浪费原料。配制时操作人员带口罩、帽子、手套和护目镜。装消毒液的容器加盖保存。高压灭菌的干式持钳物代替湿式持钳勿,减少消毒物发挥。

定时检查麻醉剂和管道的密闭程度,吸入麻醉时,有无漏气情况,麻醉剂废气排除管道应连续接到室外,室内空气污染减少。

手术室使用的电刀同时使用吸引器,使用电刀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伤害的异味气体烟雾吸掉。减少污物对手术人员的伤害。

2.7 物理因素预防对策 手术室设置防X射线穿透的房间。没有防X射线穿透房间可设置铅板隔离屏障。手术有X线操作穿防护衣,妊娠期间避免接触X线。

3 总 结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在手术间禁止打手机,禁止大声讲话。禁止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到手术间。手术使用的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检查维修,每个人要掌握安全用电常识。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和整理手术及其他器械时动作要轻柔。手术间的各种车器械台使用静音轮子。以免噪音干扰。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要对手术室环境污染,手术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设施,减少有害物质的刺激伤害,保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保障医疗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林少芬.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04).

[2] 徐建鸣.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分类与相关立法[J].上海护理,2010(03).

[3] 包旭波,马雄英.浅谈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新疆医学,2010(11).

[4] 张海连.浅谈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1).

[5] 周卫,牛杰.护理职业风险研究进展[J].護理研究,2010(09).

[6] 王婷.中心供应室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1(18).

作者:张铁梅

上一篇:现代移动通信论文下一篇:公路工程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