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读后感

2024-05-21

《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读后感(通用9篇)

篇1:《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读后感

《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读后感

李葱葱

假期里,读了朱家雄教授主编的《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这本书汇集了当今国际上居于与学前教育有关领域最前沿的专家学者的论述,这些专家学者来自美国、欧洲、澳洲、日韩等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所发出的声音虽然不尽相同,却能让我聆听到精彩的、高质量的、大师级的对话,在一口气读完这些文章以后,给我带来的有思考、有联想,有享受,《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读后感。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课堂教学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聚焦课堂教学,在问题、情景、合作中优化教育行为:

1、围绕集体教学活动的质效,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找寻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如“让幼儿有效地学习”等,使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能获得多种经验的提升;使教师们在实践、研究、反思中做到集体活动的价值更本质、互动更灵活、细节更精心,读后感《《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读后感》。

2、以教研组为载体,积极开展教学研讨。营造开放互动的教研氛围,让每位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促教师在课改的“问题情景”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与调整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以“案例分析、录像观摩、骨干教师专题引领、网上教研、教师自主式轮流组织教研、实践反思式教研”等形式,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以“好课共享”、“一课多研”、等教学研讨活动,从活动的设计、组织等方面拓展教师使用新教材的思路,改变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形成团结合作的研究氛围,使课堂教学呈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篇2:《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读后感

《教育的国际视野》通过对早期教育中外差异、学校教育中外差异、学生素质中外差异、中国教育现实问题四个方面的阐述,使我们开阔了教育视野,帮助我们对当前中外教育中的优劣有更清醒的认识,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此书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分析问题,它所分析的正好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面对、感到困惑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是两种常见的对立的指导思想。对于知识教学中的直接传授、满堂灌,已经是广受批判、不得人心的;体验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但出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我们的教育教学还经常不得不采用直接传授、满堂灌的方式。例如在英语语法的教学方面,我们的学生主要是依赖课堂上教师的讲授,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来掌握语法知识。其实,我们知道都知道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我们也知道语法是要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去慢慢体会的。但是,我们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不可能让学生通过在生活中“慢慢体会”去获得外语或是母语的语法知识的。因此,我们老师也只好采用直接传授、满堂灌的方式。在我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想我会努力让学生做到“四解放”:

1、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自己学会观察;

2、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

3、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操作;

4、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自己学会表达。

我国的教育趋向于“熟能生巧”、“勤能补拙”,把培养学生的毅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当作是成功的指向标,而国外则非常注重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特性发展的道路。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外的成功教育有着更为宽阔的视角,更加地注重人性化教育。虽然我国现在的教育教学也在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听课、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但更多的是服务于升学考试的,还没有真正切实地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来考虑,我们经常把素质教育挂在嘴边,可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又有多少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并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育的国际视野》一书使我站在新的角度反思当前的教育和自己的工作,有不少先进的教育思想值得借鉴。我们以课本为世界,而人家是以世界为课本,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不仅使学校面向社会,使学生了解社会,而且不断地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正在面临的问题变成学校的教学内容。我国基础教育亟需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应加强“课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将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出来,以便使学生的视野能从狭小的“课本世界”扩展至广阔“生活世界”。

篇3: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文化教学

一、文化

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下过定义。《大百科词典》将文化与自然相区分, 指出文化是“人通过对自然的加工而创作的世界之总和”。泰勒从民族学的角度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社会成员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 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辞海》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文化做出定义:“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现代汉语词典》采用了《辞海》中对文化广义方面的定义, 并强调 “特指精神财富”。

二、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多年来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文化语言学学科的形成使语言与文化联系得更加紧密。然而在汉语国际教育中,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存在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无论语音、文字、语义、语法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语言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与特性, 代表着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一个民族在各个时期所创造的文化财富, 都深刻的保留在自己的语言之中, 而各民族的语言又与该民族所拥有的其他文化成分构成自己民族文化的整体。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同样, 离开语言, 文化也会失去传递信息的载体。

(二)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这种联系, 就决定了在汉语国际教育中,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汉语国际教育从本质上说, 是一种第二语言的教学, 其目的在于使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有效地掌握汉语这一工具进行交际。由于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因此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必须对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进行讲解。另外, 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种物化的表现形式, 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 文化中所包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 都是影响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因素。

三、文化因素教学与文化教学

(一) 文化因素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定位。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中涉及的文化方面的教学问题, 本文倾向于将其分为“文化因素”教学和 “文化”教学。

所谓“文化因素”教学, 就是对由语言表现出来的, 或隐藏在语言系统中的文化进行教学。而“文化”教学则包括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交际习惯, 以及在汉语学习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文化知识的教学。文化因素教学包括汉语语音、文字、词汇和语言结构内部中的文化因素, 语言教学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因素, 以及语言运用的文化背景因素的教学。 文化教学也并不是将所有的文化内容都作为教学内容丝毫不差的教授给汉语学习者。本文所说的文化教学, 主要指的是“民族传统文化”, 即作为一个整体体现民族特点的文化。

(二) 文化因素教学与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 汉语国际教学界对于怎样开展文化因素教学和文化教学, 是否要设置专门的文化教学课程, 以及文化教材、文化知识内容的选择都持有争论的态度。

有些学者以来华学习汉语和在国外学习汉语作为是否开设文化教学课程的区分, 认为由于教学环境的不同, 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学生不需要单独开设文化教学课程, 只需要在进行语言教学时, 将本课涉及的文化在语言教学课堂进行简单说明即可, 因为这些学生处于中华文化的语言环境中, 在不知不觉中, 就会了解中国文化;而在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 由于他们并不处于中华文化的语言环境中, 因此要加强这些学生的文化教学, 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

关于文化教材及文化知识的选择, 目前专门介绍中国文化知识的教材并不多见, 且在这些仅有的教材中, 所选内容相差甚远。以中级水平的文化知识教材为例, 《文化全景——中级汉语教程》主要涉及中国节日、景点、工夫、诗词歌赋、中国的传统工艺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以民风民俗、文学艺术、山水景观、园林建筑、科学技术、历史人文为教授内容;《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阅读教程》中的文化知识则包括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中国礼俗, 中国的皇帝制度, 传统的中国家庭, 读书做官: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几个部分。由此可以发现, 各教材对文化知识的选择并不统一, 甚至出现很大的偏差, 其中有些文化知识并不适合中级阶段的学生学习, 但仍然出现在教材之中。

(三) 文化因素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建议。本文认为,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学习汉语, 都需要同时进行文化因素教学和文化教学, 地域不应该成为课程设置的标准。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学生, 如果他们没有熟练掌握汉语, 即使处于中国文化圈内, 也不能或很少主动感受中国文化;而在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 如果他们对中国充满了极大的兴趣, 即使他们不处于中国文化圈, 也会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国文化, 使自己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并使用汉语进行交际。

篇4:华茂:国际视野下的艺术教育

这座建筑恢弘、声名远播的美术馆是由宁波华茂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徐万茂个人出资5000多万元建起来的,是一座公益性的民营美术馆。那天,徐总就在美术馆的接待室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美术馆成了艺术教育的大课堂

“书藏天一阁,画集华茂堂。”美术馆从建馆伊始,就坚持“收藏为了教育,建馆旨在育人”的宗旨,无偿向公众开放,让这些艺术精品为社会所共享。

徐总对我们讲述了他创办美术馆的一大夙愿:希望更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参观者,都来这里感受美、发现美。希望给宁波、给社会留下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一片文化高地。

如今,华茂美术馆每年都要举办10次以上高品质展览。短短几年就已经吸引了近35万人次前来参观,其中可喜的是有20万人次的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临摹,更有数千名学生的原创作品在美术馆展出。如今的华茂美术馆已经成为实施艺术教育的大课堂。

同时,徐总也希望通过美术馆这个大课堂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让教学和艺术能在这里实现完美的结合,承担起华茂美术馆的历史使命。

原来与美术馆一墙之隔的便是华茂外国语学校。徐总今年已年届古稀,创业40多年来,他对文化与教育情有独钟,心诚志坚。

1999年,由宁波华茂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入6亿元人民币,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办起了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它是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50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小学、初中、高中共110个班级,4500名学生,教职员工550名,高级职称教师占60%,其中省特级教师13名。

徐总还掰着手指告诉我们,近年来学校陆续引进了50多位外籍教师。外教给学校带来了与本土教育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中外教育理念碰撞常常会迸发出美丽的火花。这对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开展艺术教育大有好处。

艺术教育是一种提高个人素质、艺术修养的新兴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今艺术教育已经逐步占据教育体系的主要地位。

总裁助理何玉花让我们观摩华茂外国语学校的教育录相。我们从录相片中看到,“华外”的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习基础课与专业知识,而且在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影视、戏曲、工艺美术等方面接受美的教育。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美丽的校园里挥毫书画、欣赏影视、吟诵诗词、载歌载舞,尽情地展示他们的才艺。

陈列着众多中外艺术大师作品的美术馆,日夜陪伴着校园里的莘莘学子,浸润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拿徐万茂的话来说,这是“环境育人”。

走教育国际化之路,

自信与世界对接

办学15年来,“华外”坚持走有自己特色的教育国际化之路。从坚持自己的外语特色,到与国外知名院校合作办学;从多元文化中心的创立,到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得到国际IB组织的认证;从单一的韩国留学生到有十多个国家的200多名外籍留学生;从单一的十二年一贯制模式到开设国际幼儿园、国际课程项目。

一走进“华外”大门,人们就能看到巍峨的圆顶大楼,在繁花锦簇的弧形艺术长廊上镌刻着“承认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发展”的办学方针。华茂一直秉持这样的办学理念。

“可选择、多元化”。该校注重抓好学生的基础教育和艺术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开始,无论文化课还是艺术班,都给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徐总告诉我们,不同年龄、不同学制、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年限、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毕业去向,在“华外”都可以选择。在十二年一贯制中,学生在小学阶段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既可以选择五年学制也可以选择六年学制,进入初中之后既可以选择三年学制也可以选择四年学制。起点可以选择通常的十二年一贯学制,也可以选择国际幼儿园衔接IB国际课程,还可以选择国民教育过渡班(双语班)。到了高中段,可以选择国内高考,也可以选择IB课程进入国外名校,还可以进入教育部备案的“中加班(中国与加拿大)”双文凭通道。

“华外”的国际办学有别于国内其他国际化办学的学校,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发展模式。这是“华外”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学校韩国班对外汉语教师崔日花,对国际化教育谈了自己的想法:“我已经在这承载着梦想的校园里度过了十年的时间。在不知不觉间,这里已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他们有不同的肤色,说不同的语言。世界需要复合型人才。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站上世界的舞台。因此除了常见的影视欣赏、国画、棋类等课程以外,还可设国际礼仪、科学探究、英语配音、柔道等多种体验课程。同时在中加班、韩国班成立多个学生社团,包括文学社、广播站、辩论社等。校园的各类标志、宣传展板、设施等,都在不自觉地展现出一个国际性的校园,学生穿梭校园间,便感受到世界各大洲的文化。”

实现教育国际化目标的关键是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准的师资队伍。

在“华外”,中外教师是一个团队,大家统一思想,在教学上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学校对教师招聘、培训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外教在重点科目,如经济学、理化、艺术、财会等科目占主导。外教的业务资质也必须过硬,如ESL(专业英文课程)外教,必须有不同级别ESL的教学经验、ESL教学资质等。除专业知识外,外教本身具有各自特长,如舞蹈特长、工艺特长、摄影特长等,利用这些特长,给学生开设艺术选修课。在教学方面,外教教学形式多样灵活,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比如,课堂上外教根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搬动课桌配合教学的需要;设计不同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等。在国际部工作的外教,大都经验较为丰富,工作时间都在3年以上。

东钱湖畔的艺术教育博物馆

实践教育国际化之路,永远是一个动态概念,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徐万茂现在正在抓紧做一件近乎痴狂的事情:在风景秀丽的宁波东钱湖畔投资20亿元,创建国际教育论坛。这是一个开创性的文化教育事业项目。

这位思维超前的董事局主席向我们细细介绍

国际教育论坛项目占地面积276亩,主要由论坛国际会议中心、艺术教育博物馆、机构楼群等构成。国际会议中心是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的核心设施,主体采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定的“鱼化龙”的民俗符号,象征文化化人、育人,建成后将具备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条件。

艺术博物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艺术专馆分别为“刘开渠艺术博物馆”、“罗工柳艺术博物馆”、“贺绿汀艺术博物馆”。三个艺术专馆呈现“三星托月”的格局。

论坛项目还包括机构楼群,以及艺术一条街等度假、休闲场所。其中,机构楼群共20幢,由世界知名设计师设计,即曾获得日本建筑最高奖HOUSEF的建筑大师坂本一成和中国“非常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分别设计其中的3幢和12幢,另外5幢由葡萄牙西扎先生设计。艺术教育博物馆总设计师由葡萄牙著名设计大师阿尔瓦罗·西扎担纲,他于1992年获得建筑界最高的普利茨克奖。

当谈到艺术教育与艺术博物馆时,徐总神采飞扬,如数家珍。

他说刘开渠是浙江美院的第一任院长、中国美术馆的首任馆长。更为重要的是,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教育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可以称为“中国现代雕塑之父”。主题为“青铜白石·雕塑人生”的刘开渠艺术专馆陈列大纲已经完成,按照大纲,博物馆将分“序厅”、“上下求索”、“生命赞歌”、“历史丰碑”、“动乱春秋”、“不悔追求”、“其艺永存”7个部分来展示刘开渠的艺术人生。

知名油画家罗工柳是中国油画教育奠基人。他的绘画技法和教学方法对中国油画创作和油画教学有着广泛影响。罗工柳艺术专馆的陈列按时间顺序分为“时代的召唤”、“革命历史画”、“在苏联”、“油画研究班”、“如水年华”、“向传统致敬”、“新风景油画”、“设计人民币”、“写意传神韵”、“柳影永存”等10大板块,将一位革命者、画家和教授的“激情燃烧的人生”呈现给参观者。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音乐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他的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和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至今都是各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曲目。他还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建成后的“贺绿汀专馆”,将按照大师的艺术生平,采用乐章组合的形式来组织布展,以“序厅”、“乡音·清唱·大曲”、“上海·钢琴·电影”、“救亡·战歌·延安”、“上海·学院·民族音乐”、“磨难·意志·责任”和“尾声”七大部分组合成一曲人生奏鸣曲,表达人们对贺绿汀大师的追思与缅怀。

素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犹如璞玉一般,天生丽质。那天渔歌晚唱之时,我们来到烟波浩渺的东钱湖畔,察看国际教育论坛项目。在建筑工地我们看到项目的一幢幢楼宇已初展秀姿。

三位艺术教育家和三位建筑教育家的作品集合于东钱湖,是国际教育论坛理念的艺术阐释,其可触可试可听的特色,与呈现创造性教育思想的独特方法相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博物馆形态。英国国立美术馆馆长、牛津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彭尼首次中国之行,就是专程来考察由华茂集团创办的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的建设情况。彭尼教授对此充满了憧憬:“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将打造出具有独特性的全新的文化综合体。学者或普通参观者来到这里,会看到风景、实验室、博物馆、图书馆等,会一直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西方博物馆界有句名言:“博物馆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

徐万茂和他的华茂集团在国际视野下创办国际教育论坛,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践行实业内循环的教育生态链。搭起艺术教育平台,展示其与世界艺术教育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篇5:国际视野下的作文

一、作文在语文课程中的位置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形态就是“以阅读为核心”组织教学。首先,语文课本主要呈现的是阅读文选,课文构成教材的基本内容,“听、说、写”等语文课程目标附着于阅读教学,且不成体系,与其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 地位很不相称;其次,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课文阅读为中心组织的,阅读是主线,听、说、写教学须见缝插针,其轻重取舍须服从阅读主线的需要,在超强势的阅读教学面前,听说写教学很容易遭边缘化,很难按照本身规律施教;第三,从教学时间看,阅读课时数一般要占四分之三甚至以上;最后从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看,语文课除了两周一次作文课,学生主要就是读课文,或者是听教师讲课文,每学期法定写的作文只有6~8次。以“阅读为核心”的语文课程形态,使得作文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位置一直未能真正得以体现。

事实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语文课程是以“表达”为重点建构的。比如日本“国语课”非常明确地认定其性质是“从言语教育立场出发的国语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美、英等国也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母语课程首要任务。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的母语教材将“语言”和“阅读(文学)”分开编写,母语课程主要教材是“语言”,而不是“阅读”;美国、澳大利亚的有些学校,阅读课甚至没有教材,就是到阅览室读书。

再从语文课时分配看,许多国家小学阶段阅读课时数在语文课中的比例一般不到500/0,表达课时间超过阅读课时间。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光村版《国语》第2册教材共9个单元,有4个单元侧重于阅读,每单元一篇课文,全册教材编选课文仅4篇,而偏重于写作的单元有3个,偏重于语言知识学习和综合表达活动的单元各1个,写作和听说领域学习时间远远超过阅读领域。

当下语文课程非常强调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以阅读为中心”的课程形态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功能,其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样的课程形态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就是难以保证“表达”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其实“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难点,也是评价学生语文程度的 主要标志,但在我们语文课程中过于强势的阅读活动挤压了“说”“写”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严重影响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批评是“话说不好”,“文章写不通”,这些批评击中了语文课程在表达能力培养方面的软肋,然而,我们却始终如一地坚持“阅读为重点”的课程取向,没有将“表达”提升到相应的位置,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语文课程的重点取向如果不能加以调整,那么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过关也许永远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二、关于习作文体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以记叙文为重点展开,“小学以写记叙文为重点”多次被写进语文教学大纲。直至2001年颁发的课程标准,才将小学习作文体修改为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其实,把文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论说文和应用文四类,并非各国中小学作文教学通行的分类方法。日本的野村芳兵卫将作文分为三类:文学文章、实用文章、学问文章。前苏联聂恰耶娃把小学生作文分为记叙文,看图作文、听音乐作文,以及读书笔记等三类。英国尼尔森小学英语教材将习作文体分为“写实作文”和“非写实作文”两大类,写实文包括说明文、信息文、信件等写实文章,非写实文多为童话、故事、诗歌等可以虚构的文体。

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规定了每个年段写作的文体,主要有见闻、书信、调查报告、记叙文、报道、课题报告、记录报告等等。美国小学习作文体分类更是呈多元化态势,各州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习作文体各异,比如纽约州奥尔巴尼市《小学英语语言艺术课程说明》中列出的习作文体有17种之多,包括个人记事、日志记载、事件报告、友好书信、对作品的回答、诗体文、自传、用法说明、现实小说、邀请信、寓言、民间故事、书籍报告、说明文、劝说信、写人的文章、商务信函,基本涵盖了学生生活中可能用到的主要文体。

世界各国五花八门的文体分类,反映出作文教学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偏重于文学写作的取向和偏重于实用文写作的取向。英国尼尔森教材习作分类和苏联聂恰耶娃的习作分类体现出对文学作品的崇拜,在作文训练的起始就把与文学创作最接近的记叙文体写作和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放在作文训练的重要位置,其写作心理经历与作家创作心路历程十分接近;而美国和日本的文体分类凸现的是实用文写作的取向,完全是按照生活中对各种文体的不同需求划分,其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增强其生存能力和竞争力。我国小学习作文体分类的取向基本倾向于前者。

作文写什么内容,一直是我国小学生作文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学生也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到了作文课上看作文命题,不少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其实这个问题的产生与记叙文写作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以记叙生活经历和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体,其习作内容大多为回忆性的生活事件,因而对写作者的生活积累以及对生活敏锐的感悟力和观察力要求很高。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缺乏和对生活缺少感悟而造成习作材料的困难,所以教师不得不把作文教学重点转移到作文内容的指导上。其实这些问题的产生归因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就能解决的。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表示“小学生不能从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开始,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日本“生活作文”的写作理念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不写回忆性的记叙文,而写观察作文,写调查报告,要求教师事先让学生进行观察、进行调查,为写作文准备好充分的材料,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写作内容的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写作文,学生写出的文章质量可能有高有低,但是绝对不会产生无米下锅的现象,避免了学生作文无内容可写的尴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以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为主,改变了长期以来小学以写记叙文为重点的提法,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小学生认知规律的。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强调个性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协调个性发展与实际需要的关系成为语文课程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无疑这反映着人文精神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也必然涉及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实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二者失衡的方向是不同的,当在某一方向严重失衡时,就要向相反的方向平衡,这是必然的。平衡是相对的,失衡是绝对的。从人的未来发展来看,二者不可偏废。

三、关于作文练习的方式

许多国家以表达为重点的语文课程取向,不仅体现在语

文课程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还渗透在语言课、阅读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通过考察各国习作教学方面的资料,可以发现许多国家母语课程中习作练习并不限于作文课范围,在其语言课、阅读课里也安排大量时间进行作文练习。

1.语言课上的写作练习。

美、英、法、俄等**语教材中专门安排有语言知识教学,包括语音、词汇、句子、标点等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语言知识教学不是单纯地讲解知识概念,而是结合语言知识的运用设计大量写话练习。

美国米弗林公司出版的二年级英语课本安排有五个单元语言知识教学。每单元均围绕所学的语言知识细分为15课,每课都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写作练习,称为“写作热身”,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写几句话或一篇短文。比如第一单元第1课是“认识句子”,第3课是“认识谓语部分”,写作热身题目分别是:

第1课写作热身:写句子

先为你的玩具画一幅画。

写一些关于玩具的句子。

大声朗读你的句子。

指定你的同学来说说这件玩具有什么作用或是你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第3课写作热身:写一张清单

写三句话。列出你的学校或班级同学所做的工作。

朗读你所写的句子。

指定你的同学说出句子的谓语部分。

讨论你们是否喜欢这些工作。

如果按照一册教材五个单元,每单元15课统计,学生一年仅小练笔次数就达到75次。

2.结合阅读的习作指导。

日本国语教材有侧重阅读的单元,也有侧重写作的单元。但即便是侧重阅读的单元,一般也不完全是阅读训练,日本阅读课教学中每篇都要让学生写读后感。除此之外,阅读单元常常还结合课文设计若干听说和写作练习。比如光村《国语》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题目是《三个愿望》,课后安排了以下听说和写作练习:

听说练习:根据以下话题,选择一个进行发言。

自己经历的因为小事与好朋友发生争吵的事情。

和争吵的人成为好朋友,自己觉得很开心的经历。

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

写作练习:将自己刚刚发表过的谈话内容写成信,寄给课文中的人物“比克塔”或“诺比”。

互相扮演“比克塔”或“诺比”,给好朋友回信。写信方法:(略)

日本国语课本中侧重阅读的单元不多,但是每个阅读单元(即一篇课文)安排的教学时间少则6课时、8课时,多的有15课时。这么多课时,其中很多是用于听说练习和写作练习。每项写作活动大约都有2—3课时教学时间保证,这也是日本国语教学一篇阅读课文(即一单元)动辄需要上十来课时的原因。

英国、美国的语文教材,除了前面介绍的语言和阅读分开编写的教材,也有综合型的语文教材课,比如美国《开放阅读》教材,就是听说读写综合教

材,教材呈现方式也是阅读课文+课后练习。表面看与我国的语文教材接近,但在课后表达练习题目设计方面与我们有很大区别,其练习题所占篇幅大大超过课文篇幅,而且练习目标和内容都非常具体。用这样的教材上语文课,用于表达训 练的时间一般会超过用于阅读的时间。

据了解,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英国本土的英式母语教学大多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先阅读课文,然后再根据课文设计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的课不是写作课,更不是单纯的阅读课,它囊括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应该 说是完整意义上的语文课。这样的课渗透着一种理念,就是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言语能力。

结合阅读进行习作练习,将听、说、读、写语文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是许多国家母语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我国的许多语文教师也赞同这样的做法,提倡读写结合,在阅读中适时地安排写作练习,这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只不过我国阅读教学安排写作练习,往往是教师个人行为,属于课堂教学中的自选动作,而不是教材的规定,因而在教学时间上往往得不到保证,因为课时计划中没有这样的安排。教师要在阅读课上安排习作练习,必须想方设法挤出时间,而这又会影响到课文阅读的质量。

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大部分教师就会很自然地放弃自选动作的选择,而完成教材的规定动作。因此,尽管广大教师都知道结合阅读的写作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十分有效,但受制于现行的语文课程形态和教材内容,同时缺少教学课时的支持,能够另外设计表达练习并挤出时间在课堂内实施,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做到。

四、关于作文指导过程

以上介绍的是外国语文知识教学和阅读教学中的作文练习,那么国外的作文课指导过程是怎样的呢?从收集的资料分析,国外作文课指导往往不像我们这样用两节课指导写一篇作文,而是围绕写作设计一个个综合性的作文活动,围绕作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观察、收集材料、起草修改、发表展示等一系列活动。

美国麦克劳希尔《语言艺术》五年级课本有六个写作单元,每单元的作文都安排有“读范文、预写、收集资料、草稿、修改、发表”等六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指导意见和明确的练习要求,每一步任务完成以后还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清单和提示各种作业的小贴士,所占篇幅有20多页。每单元教学时间可能会1个月甚至更多,这和我们2节课写一篇作文完全是两个概念。

除了课时上的差别,美国学生写一篇作文经历的过程和我们习惯了的作文指导过程也有相当大的差异。下厩我们分析其中的几个环节。

预写,即作文构思。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和阅读对象,要胸中有读者,要换位思考读者的喜好,这样就使学生从社会交际这一层面来理解写作目的,从读者的角度去确定文章的主题和思路的组织。不为老师而写,为社会交际而写,其写作态度也由被动转为主动。

收集材料。这一步是解决学生作文材料问题的关键。美国学生作文材料一般不要求当场回忆,而是安排充分的时间到图书馆查阅或者上网检索,完全是开放式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材料,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容面对写作,而且能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

.作文修改。修改步骤要求十分具体,先是对照清单自我修改,然后是同伴互改,换个视角审视作文,最后还要根据清单校对自己的作文。其实我们的作文课也强调学生修改作文,也许因为缺少明确的修改步骤和可供操作的修改要求,因此效果并不理想。当然其间还有时间安排上的原因。

发表。美国综合性作文课都安排“发表”环节。不同的作文有不同的发表形式。比如写一篇自述文,可以采用演讲的方法来发表;如果写故事,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来发表。每篇作文如何发表,教材都有具体指导。这样的发表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表达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发起写作兴趣,更加投入地写好每一篇作文。

五、关于我国作文教学改 革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学习语文旨在掌握一种社会交际工具,而工具的掌握重在运用,不在理解

许多国家小学语文课程取向不约而同地指向“表达”,而“表达”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然而我国语文课程重点取向于阅读,语文课程与基础均呈现出以“阅读为核心”的构建形态。当下语文课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因而解读文本内容往往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活动。单元主题的显性呈现,使得文本的人文教化任务进一步强化,而语文知识、技能教学的不确定性,使得原本教学目标就不清晰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虚浮飘渺。每篇课文的人文教学目标是确定的,而语文教学目标,包括教学哪些知识,学习哪些表达方法,进行哪些表达训练,往往需要教师自己去揣摩,去选择,去添加,这就给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平添诸多障碍。

教师如果能够深刻认识我国语文课程形态的特点,增强语文课表达训练的意识,那么就能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方法,这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长期难以解决的中小学生“语文不过关”瓶颈问题或许 就能迎刃而解了。

思考之二:改变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重点的观念,努力降低学生习作材料的难度

小学生写作文,首先要有写作的内容,然后才是书面表达。“写什么”和“怎么写”,历来是指导学生作文的两个重点,其他国家也不例外。由于我国小学作文是当场命题,而且以写回忆性的记叙文为主,因而“写什么”的矛盾特别突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生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实用文,为我们改变以记叙文为重点的写作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

如何化解学生作文材料的矛盾,国外同行的一些做法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前苏联提倡小学生写观察作文;新加坡小学华语课程目标规定学生看图作文和材料作文,或者是“改写、扩写短文”;日本小学写生活作文,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而且题目事先布置,材料事先收集,作文时材料就不会成为大问题;美国小学作文虽然没有“生活作文”的概念,但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访问调查,收集材料,也化解了学生作文内容困难的矛盾。国外同行的这些做法能为我们解决小学生作文材料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或借鉴,很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思考之三:重视写作方法 的指导

在上世纪80年代,写作方法的指导一度成为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当时人教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编写了读写例话和习作例文,提示了中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习作方法。广东的丁有宽、东北的常青等不少教师,对写作方法 教学作了深入的研究,使我国的作文教学在走向科学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下语文课程改革高扬人文性大旗,作文教学改革重视对内容的研究,对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这当然不错,但忽视了对习作方法指导的研究,使得上世纪的这些研究成果没能得以继续,这是非常遗憾的。其实学校教育的价值就在于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许多国家的写作教学除了重视学生的文体经验,非常重视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

思考之四:培养读者意识,增强写作的社会功能

许多国家的写作教学很重视“读者意识”的培养,认为写作者心中要有读者,明确读者对象,如写旅游,若写给父母看,就要以汇报为目的;写给兄弟看,主要以介绍为目的;写给游客看,则要以愉悦为目的了。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表达方式自然就不一样。

其次是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目的。文章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社会交际,学生学习写作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交际当然有所区别,但如果能在学生写作时赋予社会交际方面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写作的动机。许多国家的作文训练十分强调体现写作的“交际功能”,引导学生写“学以致用”的作文,为参与交际而写作文。让学生置身于一种非写不可的情境中,例如本地召开体育大会,便要求学生为外地运动员、参观者、记者等写本地导游书,而且要写出个性、特点。假如本地发生水荒,组织学生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发出节约用水的呼吁书等。

篇6:国际化视野下的科技园区发展

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作为各国经济与科技发展重要源头的科技园区,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与挑战。如何通过合作创新,推动世界各个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创新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创新理念,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新的动力,是摆在每个园区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国家领导人曾预言,在科技产业方面,本世纪最重要的创意将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如今,科技园区的发展恰如所言,它对世界经济及科技的影响日益深重。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在不断冲击世界经济的同时,由克服危机引发的新一轮创新高潮也在席卷全球,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焦点,占据未来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高新科技园区被寄予厚望。

在日前举办的2010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发展趋势及国际科技园区合作与交流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试图从新技术的影响、革新与合作、改善发展环境、创新合作模式以及交流借鉴创新文化等方面,为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新技术带来的冲击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无论国家还是企业,此刻既承受着经济停滞带来的压力,又经历着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的冲击。

在全球经济技术发展带来的冲击下,如何处理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之间的融合?如何调整全球供 应链以及为工厂提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何把技术创新进行商业化?对于这些令企业担心的问题,加拿大渥太华研究与创新中心国际发展部行政总监迈克尔·达奇 认为,只有创新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经济危机之下,作为加拿大重要政治中心的渥太华,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同时依托成熟、稳定的经济系统,经济发展相对平稳。

在此过程中,渥太华研究与创新中心的主要经验和成功之处即在于,把很多加拿大的重要城市联系起来,实现资源一体化,一起研究怎么应对当前的形势。

迈克尔·达奇在会上强调,从长远看,创新在未来重新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供应链将影响未来的生产力。而关注供应链,则需要注重那些在未来发展中增长更快、力量更强、潜力更好的部门;注重那些引领未来发展的产业,从而明确政策支持的方向。韩国大邱自由经济区在IT、生物等领域拥有技术潜力。这个位于韩国东部、约有550万人口的经济区,却以通过技术发展、技术转移增强产业活力为特色。

“未来的技术将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大邱自由经济区厅长朴寅哲在会上表示,“为了回应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挑战在内的全球技术发展趋势,韩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战略团队,重点进行未来新技术的研究,以及如何实施新技术以及高技术的转移转化。”

目前,在绿色技术方面,经济区正重点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在高技术领域重点关注 IT、生物制药和医疗等,此外在增值产业如教育、软件等服务业方面也有较快发展。未来,经济区将在移动通讯、二极管、医疗设施、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形成主导 产业,并推动产业朝向智能化方向前进。

创新与合作并重

面对全球新技术的迅猛冲击,规模庞大的制造业首先成为响应的对象。各国制造业企业厉兵秣马,纷纷在研发、技术工艺、生产流程、销售等环节引入创新思维和创新要素,以期加速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的过程。

制造业革新的重要之处在于,它能不断降低产品的费用,使产品小型化,并提高其性能,彰显其与众不同的概念和特色,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然而对制造业而言,把革新和创造有机结合起来,既是一个恒久的命题,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日本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推进机构代理理事长二宫 清在会上指出,从全球化视野促进一个易于革新的环境的形成,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高新科技园区应在人、技术、商业三个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据介绍,日本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是以京都府为主体,结合大阪、奈良等共同开发的日本国家 级科技园区,拥有30多所知名大学,近百家研究机构。园区以电子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从2005年开始,该园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了包括人才、技术、商业在内的日益密切的交流合作。

近些年,韩国大邱自由经济区加快了其绿色能源走廊的建设步伐,政府投入及世界知名企业入驻数量均快速增长。为了配合绿色能源走廊的建设,当地特别兴建了一批医疗设施和国际型医院,在完善基础配套的同时,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身,从而带动了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据介绍,上述产业的发展与密切的国际合作和开放式的创新密不可分。国际合作是手段,达到开放创新才是目的。把研发、制造、市场营销结合起来,只有进行充分的知识创新。朴寅哲认为,虽然知识在不断创新,但未来园区的发展方向是不变的,即园区必须要与外部保持接触,这种接触不仅是为了吸引投资和关注,更因为开放的创新比封闭的创新更有生命力。

此外,建立更有效的信息化网络,注重行业协会之间的互补性合作,管理好科技方面的合作交流,推广合作共赢的全球哲学,将使创新体制与机制变得更加活跃和富有成效。

基于合作创新已成为推动世界各个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 员会副主任陆健在会上指出,园区管理者应该共同致力于各地科技园区的创新合作,鼓励和支持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共同致力于尊重和保 护知识产权,相互学习、借鉴科技园区的创新文化。

作为中国最富效率的高新区之一以及最早设立的高新区,深圳高新区历经改革开放30年,积聚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涌现出一批在中国有影响力的企业,成为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区。

走国际化道路

天津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目前已形成绿色能源、软件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近几年,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今年其核心区GDP将达到300亿元。

回顾天津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通过吸纳国内外高端要素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高端人才引进上,高新区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高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吸引海外高技术人才到天津创业,加快了高新区的国际化进程。

高新区的国际化,应该包含国际化的产业支撑、国际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国际化的配套设施三层含义。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尹继辉在会上强调,只有在国际化上不断加大力度,才能跟上世界范围的高科技产业化的潮流,不断提升主导产业国际竞争能力,逐步成长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和高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

据介绍,天津高新区未来的国际化战略将侧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环境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通过增加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高新区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有20多年历史的海德堡科技园,虽然规模不大,却是一个发展迅猛的国际科学园,专门为从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医药技术和环境技术研究的公司提供设施和管理服务。该科技园主要通过加入国际性科技园、建立战略性联盟网络的方式加速国际化进程。

德国海德堡科技园首席执行官克劳斯·普拉特在会上介绍,海德堡科技园在国际化上奉行“双轨事业”的原则,即国际化既包括吸引外国公司进入园区,也包括为园区企业提供进入国际层面的机会,国际化是双方共同的方向。

该科技园的国际化战略及部分项目还受到欧盟的支持。例如欧盟最近正在支持的一个“卫星”项目,旨在通过竞争、建立联盟等方式,鼓励科技园发现其他园区的特色、亮点、需求等,寻找彼此合作的契机和价值。该项目实质是为了解决科技园和不同合作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动力问题。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云帆在会议发言中指出,对中国企业而言,国际化却存在一些先天的劣势,比如语言、签证等具体的障碍。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包括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例如中关村的联想公司在7年前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的事业部,使其年收入从30亿美元成长到今天超过200亿美元。通过这样的收购,联想同时进入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实际上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目标也是要走向国际化,尤其是通过投资、兼并等手段进入国际市场。我相信通过国际园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可以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周云帆说。

不断改善环境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从1991年至今,已发展成为区域自主创新企业的摇篮和高科技产业的发源地,创新成果丰硕,始终位居国内科技园区前列。然而令开发区管理者忧心的是,尽管有不俗的成绩和排名,但距离中央对上海提出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于晨在会上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任务还很艰巨,不仅发展空间日益有限,管理体制的突破创新也急需加强,科技园区未来如何发展,迫切需要向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

据介绍,上海企业的技术骨干流动非常快,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目前,一般企业3年以上技术骨干的留存率约为50%,而成熟企业相应指标应不低于70%。此外,开发区的产品受地域限制,输送成本较高,不利于技术、产品的转移。

张江开发区遇到的发展问题对国内其他园区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上述现状所折射出来的,是科技园区在环境建设方面的诸多不足。

于晨表示,高新区的管理和经营必须重视环境的改善,除了自然环境,还包括软环境的营造,最核心的内容是提供非常便利的服务。但要避免政府对企业或园区的过多干预,遵循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

周云帆认为,虽然政府在环境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无可推卸的责任,但政府不能替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企业的成功必须在市场中得到证明。而处理好政府支持、政府进行环境建设、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科技园区管理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技术交流带动文化交流

中关村科技园区诞生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于2006年获批一区十园的规划,2009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2020年的远景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关村的发展,除了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外,创新创业文化的培养和凝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东西,但却左右着人们进入某个区域的创业热情和生活的持久性。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深圳,借助改革开放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前去创业,产生了 一批成功的公司,其中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周云帆介绍,中关村一直坚持“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精神,通过这种文化的形成来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这种文化氛围强调:创业失败了并不是耻辱,反而要继续创业,直至成功。“只有营造这样一种创业文化,才能让这个区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让企业拥有周而复始的创新活力。”

二宫 清认为,目前层出不穷的创新的概念,归根结底还是属于人类文化的范畴。技术融合于文化之中,即技术的文化化已成趋势,技术变成文化的过程将会越来越快。传统的文化交流和技术交流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而未来将通过技术交流带动文化交流,从而加速两者的融合。

篇7: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幼儿教育终结

胡剑彬 张丽娟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长春 130024)

[摘要]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视野下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包括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别悬殊、园际间差异明显、阶层差异显著等问题。为促进幼儿教育公平,提出了相关建议:应加大教育投入,扶助落后地区,加强幼儿教育法制进程,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育公平对策

近几年来一些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的教育投入会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相当高的回报率,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教育公平问题也是教育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试从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分析幼儿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并提出建议。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公平是平等与公正的统一体。公平既有对公正的追求又有对平等的向往,公平需要以平等为基础,同样需要在公正的内在要求下对存在的差异进行不平等的关怀。由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和社会障碍,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借用价值规律的表达方式,即公平就是公正围绕平等上下波动。

因此,教育公平可以理解为“人们能够公正平等的接受社会所提供的公正平等的教育。”

[1]教育公平涉及到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教育机会的均等,强调国家给予个体或群体同等的受教育的可能性,然而绝对的机会均等也是不存在的而且是不现实的;二是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遵循公正的原则,即将受教育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应有所区别,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我国目前教育资源,特别是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频频出现入园难、入园贵等社会现象。因此,教育公平必须要有区别的分配教育资源,保障教育机会的均等。

二、幼儿教育中不公平的现象

(一)地区差异大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上形成了巨大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上的不同步导致了教育投入的不均衡,教育投入的不均衡进一步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巨大差异。如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了学前三年入园率80%以上,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内蒙古、甘肃、青海等,截至2000年学前三年入园率基本上只能达到35%左右。

(二)城乡差别悬殊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比较而言,城市的经济发展更占优势,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则处于弱势地位,随即带来的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造成了幼儿教育在城乡之间失衡的现状。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弱势体现在:

一方面,幼儿教育资源配置欠缺。我们把幼儿教育资源分为实物资源和制度资源两大类,相应的实物资源包括资金投入、幼儿园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等;制度资源包括政府的法规政策、相关的文化氛围等等。由于以民办园为主体的农村地区经费支持稀缺、教育意识淡薄、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农村幼儿园硬件普遍比较简陋,大多使用民房且有饮食卫生和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入园幼儿比例低。在我国城市地区的幼儿基本能解决入园问题(城市中出现的“入园难”现象主要是指入好的公办园难,并非无园可入),然而,“中国广大的农村也只有七成的孩子能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2]这也加剧了学前幼儿入园机会的不均等。

(三)园际间差异明显

我国幼儿园可以分为省、市、县、乡、村五级,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后发现,差异都十分显著。比如机关幼儿园每年能获得政府较多的经费支持,更容易吸引优秀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较高,而一般的民办园、改制园没有政府的补贴,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往往转而向家长收取更高的费用。幼儿接受幼儿教育,却要付出不同的代价,这本身就是对幼儿追求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体现。

(四)阶层差异显著

按照收费和教育资源,笔者将幼儿园大体分为如下几类:第一,质量较高、收费较低的公办园。比如,政府机关幼儿园等。他们招收的群体大多是国家公务员的子女;第二,质量较高、收费较高的民办园,这类幼儿园由于收费高,面向的群体大多是收入较高的公司白领等;第三,质量低、收费低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主要针对没有经济实力或者受地域、交通限制的幼儿家长。由于不同类型幼儿园招生对象隐含的阶层划分,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儿童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差别显著。

三、解决幼儿教育公平失衡的对策

(一)加大幼儿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幼儿教育投入,例如,目前各省都已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国各地新增财政投入1000亿以上,内蒙古预计从2011年到2013年新建847所、改扩建633所幼儿园,这无异于为广大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幼儿教育机会。另一方面,政府财政投入应避免集中投向公办教育,从而导致扭曲的学前教育供给格局,对民办幼儿园也可采取评优奖励、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对民办幼儿园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区分和管理工作也迫在眉睫,这样才可能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教育投入的结构可参考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针对省、市、县、乡、村五级幼儿园,分别设立幼儿教育专项资金,由各省向省内各地市级、县级、乡级、村级教育部门分配和转移教育财政经费,从而实现地方区域内幼儿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二)扶助贫困落后地区,采取向弱势群体倾斜政策。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木桶的容量最终只取决于那根最短的木板的高度。在我国幼儿教育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不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我们就难以实现国民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

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这也是国家在政策上向弱势群体倾斜的体现。对贫困落后地区实施补偿教育,能够使那些没有机会获得教育的幼儿接受教育,也可以使一些已经接受幼儿教育但处境不利的幼儿获得更好的教育,这对于缩小弱势群体与良好环境下成长的幼儿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幼儿教育法制建设,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幼儿教育既有和其他阶段教育融合发展的普遍性,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明确幼儿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明确政府主导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确立相关部门分工协调合作的机制等,最终都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界定和约束。因此,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是保障幼儿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立法已经开始提上议程:2007年11月,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立法的工作重点,并列入了2008年工作要点。[3]学前教育立法一方面可以参考国内北京、上海等一些已经制定了地区性的《学前教育条例》的经验,另一方面,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也都确立了学前教育法,世界各国学前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经验都可以为我国学前教育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宗顺.教育公平应从重视学前教育开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23

[2]蔡迎旗,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2004(2):34

篇8:《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读后感

STS课程是当代西方科学教育改革的产物,它的出现折射出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科学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型。

此书的绪论部分系统地阐述了STS教育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概况,使读者进一步认识到,STS教育强化了科学教育的价值维度,摒弃了科学教育的精英主义传统,倡导民主的、实用的、大众的科学教育。STS教育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体现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和融合;在课程实施上强调参与和探究的方法,体现实践性取向。这些对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从事STS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实践颇有助益。

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毕比(Bybee)曾针对科学教育的执行过程提出了“目的(purpose)——政策(policy)—计划(programs)——实践(practices)”四个不同阶段的“4P模式”,用来说明教学实践具有由上而下的连贯性。他指出,所谓的“实践”是指科学教师将“政策”转化为教学实践应用的过程,在任何教育改革中,这个过程的品质优劣决定改革的进程。

此书将STS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通过阅读使中小学理科教师不仅能够在理论上理解STS课程的性质、组织和实施原则,更能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运用相关技术确立课程目标、选择丰富的课程内容、组织跨学科的多主题的课程、开展多种方式的课程实施和多维度的课程评价。

此书对科学哲学、建构主义、综合课程等作为STS课程之理论基础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全面地阐释了STS课程的性质与目的、内容与组织、实施与评价。基于这些理论研究,此书的后续部分考证了主要发达国家STS课程的实践及案例。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第三次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浪潮中,其中心是个人、社会和文化对科学知识形成产生的影响,重视科学与文化、社会相关联的科学素养理念得以普及。随着在早期科学课程改革运动中占主流地位的科学概念问题的衰退,STS课程运动不断兴起和发展,国际科学教育界开始对科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逐渐重视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本质和STS教育内容,认为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强调师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以及科学探究学习和教学实践。

此外,由于在发展科技、生产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环境教育是公民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该书的实践部分也有阐释。

篇9: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分流

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可以说是全球职业教育及培训的最新政策共识和行动走向,议程要求,“提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也明确提出,中国将“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可见,在未来15年内,我国政策框架必然会对联合国的系列倡议(包括教育领域在内)作出响应,并立足基本国情向前推进。

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其目标是“到2030年,确保所有女性和男性平等获得可负担的、优质的包括大学在内的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涉及职业教育的内容是:“从中等教育及包括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开始,为年轻人和成年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减少技能发展、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障碍势在必行。在不同教育层次上提供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大学以及成人学习、教育与培训在内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都是终身学习中的重要因素。促进终身学习需要采用跨部门的解决路径,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人的正规、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有必要为大龄成年人提供平等的进入大学的机会,尤其要关注成年人中的弱势群体。”

该文件在职业教育的指示性策略方面倡议:“开发针对职业技能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和技术同高等教育的跨部门政策,加强科学与政策发展之间的联系,以便同不断变革的环境保持同步和关联;促进有效合作,尤其是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让雇主和工会都参与合作实施过程。制定开发政策与项目,为促进高等教育中优质远程学习的供给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技术应用,包括互联网、向大众开放网上课程以及其他满足提高入学率、可接受的质量标准的各种模式。为所有年龄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大学以及成人学习、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改善和调整自己的技能,特别关注性别平等,包括消灭建立在性别基础上的障碍,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初步勾勒了未来15年世界范围职业教育及培训的发展前景。

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具有可比性的框架——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2011年版的ISCED对职业教育的最新定位是:“主要为学习者掌握在某一特定的、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艺和能力而设计的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可能有基于工作的成分(即实习)。成功完成这类课程后,可获得由相关国家主管当局和(或)劳务市场以从业为目的而认可的与劳务市场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ISCED也为职业教育分流树立了标杆。

如图所示,中等职业教育(ISCED2-3级),分别相当于我国初中和高中阶段,教育课程和相关资格证书划分为4个子类别,获得其中一个本级学历文凭便可直接通向5级及以上第一个高等课程。中等后非高等教育(ISCED4级),在中等教育基础上提供学习机会,为进入劳务市场和高等教育做准备,对象为期望获得知识和技艺、能力低于高等教育复杂程度的学习者。高等职业教育(ISCED5级),相当于我国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有些国家划分普通高等教育和专业(专科)高等教育,有的国家完成ISCED5级课程者便可参加ISCED6级(相当于学士)或ISCED7级(相当于硕士)教育,各国学历学位授予方式差异很大。

综观各国教育纵横交叉的分流模式,其中有许多国家的政府主导作用甚于市场调节作用,在法律政策层面就明确了政府、学校、企业、社会乃至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成本分担的责任。目前,没有什么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能在政府完全放任不管、单靠企业需求驱动的情况下取得良性发展,另外,也很少见到由政府包办职业技术学校、完全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成功范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的职业教育及培训正彰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不仅成为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升级的基础条件,还成为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业态的强劲动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提高职业教育及培训的质量(用户获得有用性)和效率(资源配置合理性),同时也着眼于个体的发展,促使终身学习尽可能地涵盖学校学历教育,并与在职培训融为一体,把职业教育体系打造成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正在努力优化教育结构体系,推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衔接,与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培训相互连通的“立交桥”。展望未来,作为教育体系同劳动力市场关联最直接、最紧密的领域,职业教育与培训必将成为贯穿公民学习和发展路径的重要枢纽、环节。

上一篇:庆祝中秋大型晚会主持词下一篇:2022马来西亚高中留学条件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