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2024-04-11

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共8篇)

篇1: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收集整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论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篇2: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论文关键字 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建议

论文摘 要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要从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文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

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篇3: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了人类最早时期的文明。追溯中国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积淀,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了下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一)学习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开辟疆土,为我们创造了今天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文化,身为华夏子孙尤为自豪。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从春秋末年至今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用儒家思想统治底层人民,现代社会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使之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文化瑰宝中,人们尤为珍惜,从老祖宗遗留下的宝贵财富中择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信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部分融入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去。

(二)全球设立孔子学院

截止到2015年年底,据调查在乌兹别克斯坦、美国、英国、法国、韩国、俄罗斯等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所中小学孔子课堂,且仍有70多个国家的200所大学都在积极申办孙子学院,由此可见中国汉语言文学及古代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阐述了“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活下去,就必须回顾2000年前,吸收孔夫子的智慧”这一理论,顿时在全世界引起广大反响。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必须全面地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性,保留、继承和弘扬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思想与文化,齐心协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从古文化汲取智慧

虽然高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比较乏味,一些文史类的专业仅将此课程作为辅修课,学生对该门课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但中国文化是教育的根基,如果不认真对待,将会与老祖宗的智慧失之交臂。如今全球已开始重视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孔子学院每年都在增加,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是有必要汲取和继承下去的,中华儿女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不是让外国人告诉中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多优秀。时代的发展告诉每一位华夏儿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

(一)教学的基本内容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文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让广大莘莘学子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将这种文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广义上来讲,中国的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文学思想皆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化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文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音乐、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帮助。

(二)针对性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就业方向非常广,对其总结主要为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文字写作和阐述、影视评论、影视出版以及汉语言研究与教学相关工作。工作的性质基本与文字打交道,重点在于对文字的组织与推敲,要求每一句发言稿或宣传稿不仅能够突出主办方的意愿,而且能够达到社会的共识,这对稿件撰写人的文字组织水平具有很高要求。事实证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莘莘学子,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来说,语言组织能力较高,非常适合做报纸、电台、电视等相关媒体的编辑、编导或宣传工作。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加自己的内在涵养,而且能使自己的工作更优秀。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该专业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文坛上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一代更热衷于现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一)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高校开设的课程并不能全面地介绍中国几千年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精髓。重点是一些高校并未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程,而是作为文科类专业辅修课程,学生对此兴趣不高,这些都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无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另外,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书名的命名和质量也参次不齐,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文化通史等。纵观这些书籍所阐述的内容基本一致,大多是从宗教、艺术、教育、科技等方面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未对宗教、艺术、教育、科技等形式和发展做更深入的阐述与说明。

(二)解剖中国文化形成

除了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深度解剖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这些正是喜爱中国历史的学生最关注的部分。一般来说,这类教程从中国文化的源头先秦时期开始讲起,贯穿了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细细解剖和阅读会发现趣味众多,中华文化的经典也正是在这其中体现出来。无论是两汉时期的经学,还是隋唐时期的佛学,无论是宋明时期的理学,还是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所有教程均将中国的演变史与历史人物和事件结合起来,总结出每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阐述了中华古老文化对该时期的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用高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方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文化。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子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礼节和习俗嗤之以鼻,甚至认为某些思想退化或属于封建守旧思想,不值得继承和发展。正是因为这一现象,高校更应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大学生全面、准确、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承与弘扬中国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汉语言文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世界知名学府都在申办孔子学院,研究孔子哲学,作为中华儿女更有义务学好中国文化并将此发扬光大,向世界展示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是高校改革的必备条件,它让文字、图形、视频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成为现实,能够让学生更直接了解课本的内容,增加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古代文学、文字与历史的内容较多,学生一旦不理解则无心学习,而多媒体教学让传统的教学提升到另一个层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从高校基础配置来看,95%以上的学府都设有电子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这些都是利用现代化科技资源来拓展高校教育的渠道和模式。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能够更直观、更方便、更形象地还原出课本内容。

(三)实地感受中国文化

通过实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最有意义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时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的资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和考察,了解当地历史的演变、风俗习惯、礼节礼仪等传统文化,并多选取几个不同的城市作为比较和研究,会发现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们生活习惯和风俗皆不相同,各有差异,这也正是中国56个民族不一样文化的特色。另外,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剪纸、戏剧、刺绣、饮食、制茶工艺等,别小看这些民间艺术,许多已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更应该利用互联网工具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古老智慧。

五、结语

篇4: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篇5: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受过良好的写作训练、思维严密活跃、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比较强的高素质应

用型中文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语文教育、语文研究、编辑出版、新闻传播、文化宣传工作,也能从事文秘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应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具有优良的品德和

高尚的审美情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职业追求。

2、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新闻观点和语言文字观点,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处理古今语

言文字材料的能力懂懂得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具有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并具有从事文秘工作,或新闻采访、编辑出版工作的能力。

3、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通过学习能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

业的研究新成果,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本专业的科研

能力,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情况下,开辟新的领域。

4、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5、英语达到国家4级水平。

6、能用计算机进行语言文字处理。

三、主干学科及说明:中国语言文学

四、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现当代、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作

学、美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计算机上机训练、写作训练、军训、现代礼仪、普通话培训、汽车驾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四年

七、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篇6:汉语言文学专业

试论曾树生的人生困境

姓名: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考生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邮 编:400047电 话: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提交日期:年月日 答辩日期:年月日 主考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2012年月日

目录

一、社会与现实环境之困„„„„„„„„„„„„„„„„3

二、家庭关系之困„„„„„„„„„„„„„„„„„„„4

三、自我精神之困„„„„„„„„„„„„„„„„„„„5

四、结语„„„„„„„„„„„„„„„„„„„„„„6

试论曾树生的人生困境

重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2010级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曾树生的形象是巴金四十年代小说《寒夜》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巴金小说中非常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人物具有复杂的内涵,她在冲突和选择中,面临着现实和精神的困惑与茫然。她是受一个五四时期新思想思潮影响的新女性,但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 对面去与留两难的矛盾,面临着精神家园与尘世喧嚣的困惑与茫然 ,失去了皈依与稳定感,她逐渐走向沉沦。曾树生是“五四”之后代表着许多知识女性生存状况的形象,通过她,作者向我们显示出了“五四”启蒙后的知识女性的尴尬命运。

关键词:《寒夜》;曾树生;形象;矛盾;沉沦

在巴金小说的人物中,《寒夜》中曾树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女性。曾树生是一个纠结的人物,她因为性格的多元化,使她一直在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责任之间挣扎。她崇尚物欲、逃避现实,但也有可贵的向往自由的精神。在面临总总的人生困境时,她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煎熬、挣扎,直到最走走向沉沦,家破人亡。

一、社会与现实环境之困

战场失利、物价飞涨、人心浮动、谣言四起,“陪都”人民整天地躲警报、喝酒、吵架、死亡„„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人会顾及曾树生、汪文宣他们 “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理想,严酷的现实树生理想格格不入。在这种社会制度下没有人会理会这些小知识分子、这些普通老百姓。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血淋淋的、老百姓已被推入到苦难深渊里,正在挣扎呼号的画面。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曾树生还面临着一个最大的诱惑就是陈经理的诱惑,因为能够帮助曾树生摆脱生活的困苦、实现自由的人只有陈经理。陈经理的外貌从汪文宣口中描述出来是这样的:男人似乎是银行里的同事,有一张不算难看的面孔,没有戴帽子,头

发梳得光光。他的身材比曾树生高半个头,身上一件崭新的秋大衣,一看就知道是刚从加尔各答带来的。那时陈经理和曾树生走进了一家漂亮的咖啡店,而汪文宣那一点薪水是不可能常去咖啡店的。只是陈经理在背后的诱惑实在太.他在曾树生面前总是提她最痛心的事.让她的决定一直在飘摇,他说:“你不应该为你家里的人牺料,他们都不关心你,你何必管他们的事,你不能这样白白浪费你自己啊。”曾树生跟他在一起时看到的都是一些淑女贵族们的生活。而她自己呢?在战争中消失了的青春,自己追求幸福的努力,灰色的前途,更何况曾树生才三十四岁,还有着旺盛的精力。她为什么不应该过得好?

二、家庭关系之困

汪文宣这个忠厚老实的知识分子在旧社会里工作了这么多年,地位越来越低、生活越来越苦、意气越来越消沉,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悔的小公务员。他为了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位置,为了那不死不活的生活,不惜牺牲了自己年轻时候所宝贵的一切,甚至自己的意志;汪文宣老实怯懦,虽然心里还存有反抗精神,但从不把想法与别人分享,只是把所有苦闷都憋在自己心里,一个人默默的忍受所有不公平的待遇和不顺心的遭遇。每次曾树生向他倾诉,他心里虽然开心,但嘴上只是淡淡地一句安慰。这对于一个充满激情、正值青春的女人来说太过于冷淡和沉闷了。作为丈夫,汪文宣并不能给予曾树生生活上乃至于心理上的依靠和支持,所以曾树生才在外面“交男朋友”来寻求家中得不到的心理安慰。

曾树生的不幸最大的导火索无疑源于这个自私、善妒的婆婆。婆婆是封建的典型代表,她扼杀着新事物,竭力打压。她嫉妒曾树生的自由恋爱,而且这个“姘头”分享了她的儿子的爱,在她心里,儿子是她的,她也嫉妒曾树生的美丽年轻。因此在这个濒临破碎家庭里,这个刁蛮婆婆处处刁难儿媳,骂她是儿子的“姘头”,曾树生当然不甘示弱,她厌恶这个婆婆,可她还算尊敬婆婆,很多时候都是在忍让,有时甚至会同情这个可怜的“二等老妈子”,文中曾有这样的描写:半掩的房门突然大开了,母亲捧着饭锅子进来。“她也在吃苦啊,”她看见母亲那种吃力的样子,不禁这样想道。可她不是弱者,也不是封建时代下的唯命是从的“好儿媳”,她敢正视婆婆的恶语,她选择还击。这样一个不讲理的老妇让她守着她的宝贝儿子吧,曾树生潇洒的离开了。她离开了,这个故事却没有结束,汪对她的痴情更是引发了婆婆的醋意,这一种“双面胶”的夹缝求

生终于让这支残烛血尽人亡。至此,家破人亡。

曾树生在对儿子方面是亏欠的,她没有给予她母亲的温情,她对儿子可谓没有感情她做的一切只是在尽自己的责任,她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她以为用金钱弥补,让儿子上所谓“贵族学校”念书就是对他全部的爱了。她不象一般母亲关心儿子那样地关心他,他对她也并不亲热。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是婆婆质问她 “可是小宣呢?可是小宣呢?我跟宣两个人你可以不管,小宣是你亲生的儿子,你不能丢开他啊!”母亲挣红脸,大声说······“小宣有学校照顾他,用不着你们操心,”曾树生冷冷地说。“好的,这样你可以跟着男朋友到处跑了。我从没有见过象你这样的妈!”母亲咬牙切齿地骂道。“对不起,我不是你那样的人,我也不想活到你那样的年纪,”曾树生开始变脸色,大声回答。她在享受她所谓“自由”的时候,头脑里连儿子的影子也没有。最后在小说的“尾声”里,“死的死了,走的走了。就是到了明天,她至多也不过找到一个人的坟墓。可是她能够找回她的小宣吗?她能够改变眼前的一切吗?她应该怎样办呢?走遍天涯地角去作那明知无益的找寻吗?还是回到兰州去答应另一个男人的要求呢?”她将找儿子称作“明知无益的找寻”她到最后心里还是只有自己的一个自私的母亲。

三、自我精神之困

曾树生的女性形象是复杂而丰满的,是随着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她既有理想、有抱负,又要做出违背理想的选择;既心地善良,疼爱丈夫,又要冲出牢笼,寻找新的幸福;既果断坚决,又在生活中痛苦挣扎;既自尊自强负担起全家人的生计,又爱慕虚荣,沉醉于上流社会的社交;既向往独立自由,又摆脱不了享乐主义的诱惑。

小说中处处都是无法实现幸福的矛盾,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身处社会,痛苦的两难选择之下,却无一能够带来好的结局。一方面,曾树生渴望一个家,作为女性都希望的温馨的家庭生活,而她的家庭却无法令她美满;另一方面,她又不得不在社会中获得生活的满足,而这依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在这个家里,婆媳有矛盾,但丈夫终究是她自己选择的。因此,她倒也“我在外面,常常想到家里”。有时想到儿子,也写信给他,汪母缝好了儿子的衣服,曾树生也为此

“对她含笑地说过几句感谢的话”。可是这个家里是阴黑、单调、沉闷而无半点生气。作为一个男性,汪文宣毫无能力带给她幸福。他只会对着她哭,她已经厌恶了他哀求的眼光,陈主任一句“我想你在家里一定很寂寞”,她就“觉得末一句话挠着了她的痒处”。

社会给了她另外一个喧嚣的世界。她也是矛盾的,银行的工作使她感到的是委屈与无奈的愤懑。因她是学教育的,却在银行当花瓶。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在浮华的社会上艰难地谋生,使她茫然无措。

四、结语

曾树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接受过高等教育。曾树生经也满怀梦想,但是社会时局的动荡不安、现实的残酷,让她的梦想毁灭。她追求追求物质生活,爱慕虚荣,加之淡漠的家庭关系动摇了曾树生了内心,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家庭。同时她也是善良的,为了家庭,她甘愿在银行做花瓶,她爱丈夫、渴望温暖的家庭,因此在出走时内心十分的挣扎,矛盾。从始至终曾树生在一种两难的选择之中,难舍难分,可不安定之感与虚伪之惧困着她,最后在一种精神困顿中走向毁灭。

参考文献

篇7: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

笼统地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现于19世纪末,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等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三是各学校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所开设的一些选修课。在理论上,其毕业生应获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六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汉语言文学学生主要应该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和素质:

文化底蕴和素养。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习这一专业要具有相当的素养。这种素养首先就是有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底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许多文学和文化传统至今仍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有比较好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尤其是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的修养,对历史上的文学流派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

比较深厚的历史、哲学方面的学科基础。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虽然分属不同的学科范畴,各自的学习要求也不太一样,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古代,这三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划分并不那么鲜明,往往连在一起。例如,魏晋玄学、六朝美学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上都会反复提到的内容;毕达哥拉斯、柏拉图、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人和他们的思想也是在西方文论、西方哲学史这些课上多次出现的内容。社会发展到现代,学科内部的分类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渗透也越来越多,用民俗学、神话学、文艺美学等其他学科角度研究文学的情况越来越多。因而,只有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才能在广博的基础上厚积薄发,触类旁通。

具备形象思维的能力。文学是形象的艺术,文学创作要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提炼加工,塑造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典型形象,借此传达一定的理解和认识,而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说教。所以,学习汉语言文学,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善于现象和联想,能够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异同。

篇8: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1. 侧重学术能力培养, 技能能力有待提升

地方高师院校, 长期以来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侧重学术研究型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 早在1898年近代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前身) 创办之初, 就设有“文学”科目, 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 将培养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后, 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相继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新建高校, 在建校伊始80%也都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 并以北京大学等高学府为标榜, 注重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这使地方高师院校, 长期以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上, 以部属高师院校马首是瞻。不得不承认, 这种无差别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对提升就业水平、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更加细化, 乃至于1999年伊始的高校扩招, 这种无差别、整齐划一的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弊端愈加明显。

从目前形势看,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师院校老牌优势专业, 无论是专业设置历史, 还是录取分数上都要高于其他专业。但是这种优势具有很强的相对性。一方面, 与非高师院校相比, 人才培养区别不明显。从培养方案看, 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别于综合院校的非师范类专业, 强调通过实践教学培育教师职业素养和训练教学能力。但是由于实践课程在培养方案上占有的份额偏低, 虽然各高师院校在增加实践课程的份额, 但是仍然达不到很好地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高师院校与非高师院校, 在培养方向上虽然有所不同, 但培养方案的极大相似性, 使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突显技能优势。另一方面, 与技能型院校相比, 技能能力优势不强。与由职业技术学校等注重技能能力培养的院校相比, 由于实践课程占有的份额偏低, 加上在教学和考核中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掌握能力, 使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虽具有技能能力, 但是与技能院校相比, 理论知识转为实践的能力不强, 动手能力偏弱, 衍生的交流、沟通、应变等能力, 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

2. 市场需求的低迷与多样, 引发培养模式的变革

现阶段, 因市场需求的低迷, 使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文革使教育在长达近十年处于几乎停滞状态, 文革的结束, 为教育累积了近十年的社会需求和之后几十年的社会发展需求。所以, 在很长一段时期, 随着社会发展, 高校毕业生呈现供小于求, 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就极大消解了地方高师院校“重学术型人才培养, 轻技能型人才培养”所带来的弊端。1999年高校扩招, 为更多高中毕业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 也极大提高了高校毕业生数量。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 高校扩招之前,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个年级仅一个班50人左右;高校扩招之后, 汉语言文学专业班额扩招为4个班200人左右, 毕业生数量提升了近4倍, 吉林省其他高校均如此。从高校角度看, 因供大于求, 超出了社会的接受能力, 使一定数量的毕业生满足不了就业需求;从市场需求看, 因需求量相对以往的减少, 使市场需求处于相对低迷状态。于是使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呈现就业难现状。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对单一, 使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因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面临就业难困境。历数吉林省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各高校均强调以培养适合中学语文职教工作为核心目标。所以, 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空间几乎囿于初高中语文老师。这种就业倾向, 一方面从供求关系看, 在大学毕业生供小于求的时候, 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不愁没有就业出路, 不存在就业困难。但是高校扩招之后, 一个就业岗位多人甚至几十人去竞争, 就业困境自然而然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关注的内容。一方面从中学语文教师需求看, 随着各初级中学班额尤其是班数的减少, 加之新老教师更替的速率, 使各用人单位只能提供为数甚少的岗位需求, 更甚者有的用人单位存在短时间无法提供岗位需求的状况, 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难就业的困境。一方面从市场需求看, 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加深, 社会为人类提供愈来愈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 同时消费者不断提升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在一定意义上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量新兴产业不断成为时代的宠儿。基于此, 市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要求呈现多元化倾向。而面对多元的社会需求, 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味固守培养中学执教语文教师的倾向, 这样既不能解决自有的就业需求, 也不能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多元的需求。

二、基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

作为吉林省高师院校的老牌专业, 从专业建设的历时性宏观看, 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调整, 存在“一偏一弱”倾向。“一偏”指单纯强调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学术水平。以老带新、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在职教师考博、加强学科建设等, 无不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水平得到提升, 促进了吉林省高师院校的发展。但是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 单一强调基于专业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弱”指基于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 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他学科纵深延伸的能力弱, 尤其是技能型能力。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其一, 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学术水准的基础性作用。虽然“一偏”在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中存在一定的弊端, 但是其基础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其依托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支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吉林省高师院校均依托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适合专业特点的专业发展规划。以老带新、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在职教师考博、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各类科研工作, 依然是保持汉语言文学专业常青的动力源泉。

其二, 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实践教学水平, 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由“学术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的“学术型”水平, 经过不断的提升, 现有任课教师硕博在各高师院校中占有的比例已呈逐年上升趋势, 师资的学术水平竞争力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注重学术水平的提升, 在一定层次上忽视了技能能力的提升, 以至于有些教师从未有过指导教育实习或从未有过指导实践性课程的经历。所以, 在调整培养方案的同时, 更应加强师资技能能力的培养。一方面, 给教师提供指导教育实习的机会, 同时鼓励非实践性课程教师开设实践课程。一方面, 可以与技能型院校联姻, 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 充分利用“他山之石”, 提升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的技能能力。

2.“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其一, 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由学术型向技能型转变。“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 它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 是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的指导文件。”[1]针对原有汉语言人才培养模式, 吉林省各高师院校均结合各校实际情况, 转变教育理念, 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案, 重新制定培养方案, 增加实践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份额, 同时尝试将实践课程由主要集中在大四, 转为延伸到其他各学年。

其二, 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过渡。吉林省高师院校针对市场需求, 采取从出口往回找的方式, 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过渡。由单一培养中学语文教师, 转为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 考研、文秘、对外汉语等多线并行的培养模式。依据学生个人需求, 将学生在原有班级的基础上进行分流, 并依据分流情况, 选派相关业务精熟教师指导。这样, 极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想平, 刘绍平.更新教育观念, 制订面向21世纪的专业教学计划[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9, 01.

[2]查志琴, 高波.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及评估体系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5, 03.

[3]陈润生.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5.

[4]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 2009, 27 (11) :103-106.

上一篇:海瑞名言下一篇:红石公园小学作文